宫颈癌家兔颈动脉插管灌注介入术后插管处痛疼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放疗联合介入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评价.pdf 2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生2 箜 鲞 筮 !
doi:10.3969/j.issn..7
· 论 著 ·
放疗联合介入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评价
戴钰辉 李小娟
【摘要】 目的 探讨放疗联合介入化疗治疗 中晚期宫颈癌的应用价值。方法 60例宫颈癌患者随
机分为综合组和对照组,根据WHO判断标准、CT、彩超的实际测量2组治疗后肿瘤的缩小程度进行比对,
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综合组总有效率(CR+PR)83.3%高于对照组的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综合组的肿瘤复发率、转移率及临床症状缓解率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中晚期宫颈癌放射结合介入治疗可提高近期疗效。
【关键词】 宫颈肿瘤;介入化疗;放射治疗
【中图分类号】 R71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3—02
患者由于 自身体质及病变情况不能行手术治疗,只能常规
的依据。按 WHO制定 的实体瘤疗效评 定标准:完全缓解
选择放疗 ,实体肿瘤乏氧细胞对放射治疗有明显的抗拒性 ,导
(CR):肿瘤瘤体消失 ;部分缓解 (PR):肿瘤体积缩小50%以
致肿瘤复发率和转移率非常高,5年生存率低下,一旦肿瘤复发
上;无变化 (SD):肿瘤缩小不足 50%或增大 25%或出现新的病灶。每个宫颈
的介入放射学现已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张国玲等…首先报道
癌患者治疗前后均经 CT及彩超测量肿瘤实际大小。总有效 =
了妇科癌症的介入治疗后 ,介入治疗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妇科
恶性肿瘤的治疗,并成为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一种有效手段。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 ±s
伴随着介入治疗的发展,放疗后行选择栓塞肿瘤供血动脉,成
表示,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 x检验 ,P<0.05为差异
为现在研究的热点。介入治疗由于创伤小 ,并发症少,一次可
有统计学意义。
灌注化疗药物量大等优点 ,越来越受重视。本文主要探讨宫颈
癌的放疗联合介入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近期疗效。
2.1 2组治疗后疗效评价 2组近期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x =4.929,P <0.05)。见表 1。
1.1 一般资料 随机收集我院2009年 3O例宫颈癌放疗后行
表 1 2组疗效评价
n=30,例(%)
介入治疗的病例为综合组和 3O例只接受放疗的病例为对照
组 ,年龄36—68岁,平均年龄56岁。2组均有病理确诊及影像
注 :与对照组 比较,P <0.O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 (放疗):患者均采用直线加速器外照
2.2 2组治疗后复发及临床症状缓解比较 肿瘤的复发率、转
射全盆腔,总量 DT50Gy/25次/5周 (DT30~35Gy时中线遮
移率及临床症状缓解率明显好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挡4em);3周时,高剂量率 内照射 (铱一192),DT5—7Gy/次,1
(x=6.546,P<0.05)。见表2。
周 1次,应用5~7周。A点剂量 :内照射2/3、外照射 1/3;B点
表 2 2组治疗后复发及临床症状缓解疗效评价
剂量内照射 1/3,外照射2/3。综合组 (放射治疗+介入治疗):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您现在的位置是: &
宫颈癌术前介入治疗17例近期疗效分析
□ 陈应富 柏则宜 唐华
江苏省大丰市人民医院,江苏大丰224100
摘 要:目的:探讨宫颈癌术前子宫动脉或髂内动脉灌注化疗、栓塞的近期疗效。方法:对17例病理证实的Ib2-IIa期宫颈癌患者术前采用双侧子宫动脉或髂内动脉灌注化疗加明胶海绵栓塞术,10—14d后行广泛性全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结果:根据WHO实体肿瘤疗效标准,完全缓解1例,部份缓解13例,无改变3例。有效率82.35%。临床症状改善率100%。结论:宫颈癌术前介入治疗能使肿瘤体积缩小,减少术中出血,有利于肿瘤切除,提高患者生存率。
作者单位:江苏省大丰市人民医院,江苏 大丰 224100【摘要】&
目的:探讨宫颈癌术前子宫动脉或髂内动脉灌注化疗、栓塞的近期疗效。方法:对17例病理证实的ib2~iia期宫颈癌患者术前采用双侧子宫动脉或髂内动脉灌注化疗加明胶海绵栓塞术,10~14d后行广泛性全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结果:根据who实体肿瘤疗效标准,完全缓解1例,部份缓解13例,无改变3例。有效率82.35%。临床症状改善率100%。结论:宫颈癌术前介入治疗能使肿瘤体积缩小,减少术中出血,有利于肿瘤切除,提高患者生存率。
【关键词】& 宫颈癌;动脉灌注化疗;栓塞
宫颈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长期以来手术、放疗是宫颈癌的主要治疗方法。对于4cm以上的巨块型宫颈癌手术切除难度大,术中大出血难以控制,预后较差。随着介入放射学技术的发展,术前子宫动脉或髂内动脉灌注化疗栓塞,10~14d后行全子宫手术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为中晚期宫颈癌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我院从2004年10月到2008年11月对17例宫颈癌进行术前介入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17例患者年龄38~57岁,平均49岁。病理分型:鳞癌16例,腺癌1例。按2000年figo标准分期:ib2期12例,iia期5例。临床表现为阴道不规则出血12例,其中接触性出血3例,阴道异常排液4例,月经紊乱及下腹部疼痛 1例。有3例伴有体重下降。妇科检查16例肿块呈菜花型,直径均大于4cm。
  1.2 方法:使用seldinger技术,经右侧股动脉穿刺,置入4.0f导管鞘,插入4.0f cobra导管,将导管头放置于左髂内动脉,用300mgi/ml碘海醇10~15ml做血管造影,观察左侧子宫动脉开口,进一步将导管头超选择性插入到左侧子宫动脉,做左侧子宫动脉造影,观察肿瘤血供情况,经导管内注入稀释后的cddp40~50mg,长春新碱0.5~1mg,平阳霉素4~8mg。再用高温高压消毒后的明胶海绵颗粒1mm&1mm&1mm 10~20粒及明胶海绵条1mm&1mm&10mm 1~2条进行血管栓塞,栓塞后5~10min左右,使用3~5ml碘海醇做左侧子宫动脉造影,根据子宫动脉栓塞情况,决定是否要追加明胶海绵栓塞。栓塞成功后,退出导管,采用导管成袢技术,将导管头放置于右侧髂内动脉及右侧子宫动脉做血管造影,同左侧做灌注化疗栓塞术。右侧子宫动脉插管困难者可尝试改用子宫动脉导管。如介入术前明确有盆腔淋巴结转移、宫旁及阴道有癌灶浸润,则将导管头置于髂内动脉前干,避开髂内动脉壁支即可,不必将导管超选到子宫动脉。双侧肿瘤靶血管栓塞结束后,拔管压迫止血15min加压包扎后送患者回病房。术后患者右下肢保持伸直6~8h,卧床24h,腹痛、呕吐等预以对症处理,静脉水化3d,使用广谱抗生素3d。
  1.3 疗效判定:在介入术后观察患者阴道出血、流液、腰骶及下腹疼痛、坠胀等情况,10~14d后即手术前做b超检查及妇科检查,测量宫颈肿块大小、了解宫颈局部及盆腔情况有无变化。按who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完全缓解(cr)为肿瘤完全消退;部分缓解(pr)为瘤体缩小50%以上;无改变(nc)为肿瘤体积缩小50%以下,在治疗中无新的肿瘤灶发现;进展(pd)为肿瘤体积增大大于25%或有新病灶出现。cr+pr为有效。
  2 结果
  2.1 近期疗效:17例患者均在术前做一次介入治疗,12例阴道出血者于术后3~10d内停止,4例阴道异常排液者术后7d明显减少。介入术后10~14d行妇科及b超检查,宫旁组织变软,肿瘤体积缩小,其中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13例,无改变3例,没有发现进展病例。总有效率82.35%。
  2.2 手术及病理所见:术中见子宫颈肿瘤体积缩小,肿瘤表面苍白,有明显的坏死灶,术中出血量减少,约400~600ml,易剥离,手术时间缩短,平均3.2h,手术难度降低。术后病理标本有1例未见癌细胞,其余16例患者病理同术前,盆腔淋巴结转移者3例,ib2期2例,iia期1例。出院后转外院补充放疗。
  2.3 并发症: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恶心、呕吐、腹部疼痛等症状,有5例有低热,经对症处理1周后消失。有1例出现盆腔小血肿,直径约1.5cm,经止血,局部理疗2周后吸收。
  3 讨论
  3.1 宫颈癌术前作子宫动脉或髂内动脉灌注化疗、栓塞的理论基础是:宫颈癌的血供主要来自髂内动脉的分支子宫动脉,同时盆腔内血管又有丰富的侧支循环。本组病例双侧子宫动脉插管13例,双侧髂内动脉插管4例,近期有效率82.35%,与文献报道相同。宫颈癌术前髂内动脉或子宫动脉插管灌注化疗的区域集中,子宫、阴道、及周围组织可获得较高的药物浓度,能有效杀死肿瘤细胞[1];又避免了某些药物如顺铂在未到达病变部位而与血浆蛋白结合失去作用[2]。肿瘤供血动脉灌注化疗加供血动脉栓塞以后,一方面缺血、缺氧使肿瘤细胞膜通透性增加,有利于抗癌药物进入细胞内,增强抗癌药的化疗效果;另一方面阻断了肿瘤血供,肿瘤坏死更加广泛、彻底。瘤体缩小,有利于肿瘤切除;宫旁浸润情况有所改善,降低手术分期,为手术创造机会;术前介入治疗降低了癌细胞的活力,消灭微小转移灶,减少术中播散及术后复发的潜在危险[3]。
  3.2 栓塞剂的选择:明胶海绵是一种中期栓塞剂,具有价格低廉、取材容易、制作方便、组织相容性好等优点,血管栓塞后一般14~19d开始吸收,1~3个月后完全吸收,本组病例采用高温高压灭菌后的明胶海绵颗粒栓塞,10~14d左右手术切除子宫,完全能够达到栓塞供血动脉主干的目的。
  3.3 不良反应及并发症:介入治疗创伤小,全身反应轻微,常见的一般反应有恶心、呕吐、下腹部疼痛、低热等症状,经对症处理3~7d后消失。本组有1例在右侧子宫动脉插管时,盆腔出现直径约1.5cm小血肿,分析发生的原因是导丝插入时用力过猛,动作不够轻柔,致盆腔小血管破裂,于是在髂前动脉前支进行了栓塞,栓塞术后,血肿未见增大。
  宫颈癌术前介入治疗疗效确切,全身不良反应小,操作简便,可作为ib2、ii期宫颈癌患者术前的辅助治疗。
【参考文献】 ......(未完,请点击下方“在线阅读”)
特别说明:本文献摘要信息,由维普资讯网提供,本站只提供索引,不对该文献的全文内容负责,不提供免费的全文下载服务。
金月芽期刊网 20184灌注化疗栓塞治疗宫颈癌28例临床分析_百度文库
您的浏览器Javascript被禁用,需开启后体验完整功能,
赠送免券下载特权
10W篇文档免费专享
部分付费文档8折起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4灌注化疗栓塞治疗宫颈癌28例临床分析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10-02-05 &匿名提问
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摘要】医疗器械与药品一样,是医生诊断和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我国的医疗器械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产品种类也从当初单一的常规器械日益多样。但是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医疗器械技术含量不高,国产医疗器械大部分属于中低端产品,因技术不足、稳定性欠佳等问题而无望涉足高端产品领域。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国医疗器械的发展势必与国外市场接轨与看齐。   【关键词】医疗器械产业 发展现状      一、中国医疗器械产业结构分析      尽管医疗器械行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知识密集、资金密集型的高技术产业,进入门槛较高,但进入医疗器械的企业却有增无减。按经济类型分析,2005年外商及港澳台投资医疗器械企业总产值为246.8亿元,占总产值的47.7%;股份制企业总产值为126.2亿元,占总产值的24.4%;国有企业总产值为16.8亿元,占总产值的3.2%;集体企业总产值为8.1亿元,出现了多种所有制成分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同时,发达国家的医疗器械企业为了降低制造、研发和临床试验等费用,纷纷在发展中国家寻找加工成本低,又无需转让核心技术的外包业务“车间”。中国目前成为国际医疗器械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区,这也给中国医疗器械企业提供了学习借鉴的机会。中国的医疗器械外包业务可以粗略分为4个部分,即金属配件、塑料配件、电子配件和增值服务,其中,利润最高的金属配件制造和增值服务提供业务增长机会最大。   从地域分布来看,我国医疗器械行业集中在东南部沿海地区。市场占有率居前六位的省份占全国市场80%的份额,显示了医疗器械行业较高的地域集中度。   在产品布局上,我国病人监护系列产品市场需求量大,机电一体化技术复杂性和加工难度相对而言不大,生产厂家较多。中档产品在国内外市场已创建较好声誉,2006年出口数量超过5万台。医学影像设备品种多,生产队伍也大。五大医学影像设备品种中除核医学成像设备PET、SPECT外,都有境内产品上市,多限于中档产品,其中B型超声成像仪器和X射线诊断系统的出口数量接近2.5万台,但B型超声成像仪绝大部分是C、D档次的。临床实验室设备不断出现新产品,有两分类和三分类血球计数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半自动生化分析仪、血凝分析仪、酶免疫分析仪、尿液分析仪等。      二、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特点分析      由于我国具有庞大的消费群体和政府的积极支持,我国医疗器械市场发展空间广阔,产业发展呈现如下发展特点。   1、经济发展带动医疗服务需求升级,导致健康服务需求显著增加。医疗服务市场的逐步开放,使国内外资本投资中国医疗服务产业的速度加快,从而直接导致医械市场需求的增加。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器械的选用会越来越先进,其产品结构会不断调整,功能更加多样化,市场容量会不断扩大。医疗器械产业作为促进经济增长、提高国民福利的重要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以人为本发展理念的不断增强,中国的医疗器械产业将会获得更快发展。   2、医院信息化趋势引发医疗器械需求增长。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医疗领域的信息化和网络化是今后医疗管理的发展趋势,这个趋势会引发对影像化、数字化等高精尖医疗设备的需求增长。随着IT技术的发展及其与医疗技术的结合,造就出许多新的医疗方法。近年来,随着B超、CT、核磁共振装置、直线加速器、超声定位体外震波碎石机、神经电位诊断系统、正电子断层扫描机、伽玛照相机等一批尖端精密医疗仪器设备的广泛应用,医疗器械市场销售额增幅十分惊人。医疗领域的信息化和网络化给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医疗领域的信息化和网络化是今后医疗管理的发展趋势,这个趋势会引发对影像化、数字化等高、精、尖医疗设备的需求增长。医院信息系统的普遍建立又使得医院有了进一步建立以医学影像存档与通信系统为核心的临床信息系统的要求,占全部医疗信息90%以上的医疗影像信息的处理更是今后医院信息化的核心所在。医院信息化趋势给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市场空间。据推算,全国医学影像存档与通信系统市场的总需求达2l1.7亿元,如果考虑到由其衍生出的高档影像设备以及其他一些附属设备市场,PACS的市场容量将达到300亿元以上。   3、医疗器械产业向创造高附加值发展。产业的高风险性和高投入性必然需要高回报率来支撑,所以医疗器械产业研发费用的高额投入必然导致医疗器械新产品的高附加值,只有如此,医疗器械企业才能发展壮大,医疗器械产业才能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   4、医疗器械产业向相对垄断性发展。医疗器械产品需求的世界性和生产集中性,使医疗器械产品成为世界贸易最广泛的产品之一。由于医疗器械产业高技术、高风险等特征及市场竞争激烈程度,使得医疗器械制造业为少数大医药企业所垄断,使少数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医药市场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尤其自80年代以来世界医疗器械企业并购重组浪潮愈演愈烈,跨国企业兼并收购进一步加大了市场集中度。      三、中国医疗器械产业面临的问题      医疗器械制造业成为世界高技术产业中发展最为迅速的产业之一,它在我国的发展十分迅猛。但由于过度注重持续总量增长,而产生大量结构性矛盾,市场分散、集中度不高且管理不规范等问题使我国医药制造业总体水平比较低,国际竞争力弱。当前,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以下诸多问题。   1、医疗器械产业规模结构分散。我国医疗器械企业规模过小,产业组织结构分散,使产业竞争力水平处于较低水平。我国医疗器械制造业长期实行一种追求数量增长的外延式粗放型扩张战略,虽然近年来通过兼并重组,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生产集中度的问题,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2007年我国共有医疗器械企业近6000家,在如此多的医疗器械企业中,中小企业占80%以上,而大型企业所占的比例不足5%。产业集中度的严重偏低导致我国医疗器械制造业的规模效应和潜在生产力难以发挥,使医疗器械制造业的生产管理水平和生产利用率低,市场占有率低,抵御风险能力也偏弱。目前我国在研究、生产、销售等各环节已大力推行相应的ISO等各项质量管理规范,但由于我国医疗器械制造业整个行业的规模偏小,使企业质量管理体系难以推广,医疗器械产品的质量可靠性得不到国际承认,很难打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   2、医疗器械制造业产品结构重复。我国医疗器械制造业企业不仅规模普遍较小,而且长期存在严重的低水平重复建设,由于企业多、品种少,大量企业生产相同的产品,造成恶性竞争。例如河北霸州一带的民营医疗器械企业就有七八家,但生产的产品同样是技术含量不高的病床及周边产品。多个医疗器械企业重复研制生产同一产品品种会造成医疗器械制造业劳动生产率低下,能源消耗和物资消耗较高,并且污染严重,同时造成各企业分工不足,成本增加,低水平的过度竞争而造成许多效率低下的医疗器械企业出现亏损,最终导致整个医疗器械制造产业的严重亏损而无法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和悲哀的产业内耗局面。   3、医疗器械制造业技术结构落后。我国医疗器械制造业的技术结构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还有较大的差距,生产技术还十分落后,显著地反映在我国医疗器械商品进出口贸易中产品档次不高,专业化程度较低。失衡的进出口产品结构也造成了我国医疗器械制造业出口利润低效益差。  4、医疗器械制造业生产结构失衡。创新能力是医疗器械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其中技术创新的问题最为突出。国际医疗器械市场上产品的竞争主要表现在依靠创新研究成果来抢占市场垄断地位。我国医疗器械制造业是在50年代十分薄弱的基础上建立的,而国际上50年代和60年代却是医疗器械发展的黄金时期。我国医疗器械制造业这些年来的发展一直走的是以仿制为主的道路,医疗器械的研发与创新能力处于低水平重复状态。同时由于我国政府对于我国医疗器械制造业的政策导向不够,对于医疗器械研发的资金支持严重不足,及风险投资机制和信息市场建设尚不健全等原因,致使我国医疗器械制造业的新产品研究缺少鼓励创新机制和宏观环境,因此,众多的医疗器械企业不愿或不能研究和开发新产品,于是把焦点投到了开发时间短、见效快的仿制品种上,使得我国医疗器械制造业新品研发一直处在较低水平上。      四、影响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的原因      1、经济因素。经济因素制约了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的速度和方向。社会医疗卫生总费用的水平取决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以占国民生产总值(GNP)的比例来估计。我国在20世纪末社会卫生费用约占GNP的5%左右,远低于美国(早在1993年美国已经达到了19%)。现阶段,一方面由于人民消费水平有限、医院经济实力较差,大多数中、下层医院买不起也用不起昂贵的现代化医疗设备;另一方面受国家和企业财力的限制,资金投入相对较少,医疗器械开发能力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    2、技术因素。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技术水平相对较低,这是影响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的又一重要因素。资料显示,我国医疗器械产品的总体水平比发达国家落后15年,主要医疗器械产品达到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不到5%,产品可靠性差、性能落后,市场竞争力弱。即使是中低档医疗器械产品,我们也不能与发达国家相比。以呼吸机为例,产品平均无故障时间仅200小时左右,而国外产品高达3000小时。另外,当今医疗器械产品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产品被仿制的可能性大为减小,竞争壁垒大大提高。相对低下的技术水平,削弱了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竞争力,极大影响着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    3、社会因素。社会因素涵盖诸多方面的内容,比较复杂。诸如企业所有制结构的转换、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医疗保健体制的变革、国家政策的扶持等等,这些都影响我国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随着改革的深入,制约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的各种社会因素将逐步得到解决。      【参考文献】   [1] 常健:透视我国医疗器械市场[J].上海生物医学工程,2003(4).   [2]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2007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年鉴[Z].2008.   [3] 查明伟:医疗器械的市场、监管及发展策略[J].中国医疗器械,2003(6).   [4] 杨继鹏、于良军:发展我国医疗器械的思考与建议[J].医疗装备,2005(11). 【摘要】 &#160;目的 观察介入治疗对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对Ⅱb以上及手术和放疗后复发的24例宫颈癌患者,采用介入治疗的经皮行双髂内动脉或子宫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治疗1~3次,观察临床症状及肿瘤大小缓解情况。结果 经介入治疗后18例临床症状完全缓解,2例明显缓解,2例中度缓解,症状缓解率为91.7%。肿瘤缓解情况,CR 3例,PR 18例,总有效率为87.5%。17例分期不同程度下降,其中8例患者降期后行手术切除。结论 介入治疗对中晚期宫颈癌有一定的近期疗效,可以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部分患者降期后重新获得手术机会,是宫颈癌综合治疗的有效手段之一。 &#160;【关键词】 &#160;宫颈癌 介入治 动脉化疗 动脉栓塞
&#160; &#160;[Abstract] &#160;Objective &#160;To observe the efficacy of interventional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intermediate and advanced stage uterine cervix cancer.Methods &#160;Twenty-four patients were staged asⅡb or above or relapsed uterine cervix cancer after operation and radiotherapy was treated once to three times with arterial chemotherapy and embolotherapy by hibateral internal iliac artery and uterine artery per cutem.Results &#160; The overall symptomatic relief rate was 91.7%.The number of CR,PR and MR were 18,2 and 2 respectively.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umor was 87.5%.CR and PR were observed in 3 and 18 cases.Of all the 17 patients whose stages were lowed in different extent,8 were operated.Conclusion &#160;Interventional therapy is one of the effective treatments to relief symptom,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degrade the stage.The short-term effective was observed in this study.Some patients were medically operable after interventional therapy.
&#160; &#160;[Key words] &#160;uterine cervix cancer;interventional therapy;arterial chemotherapy;arterial embolism
&#160; &#160;宫颈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的宫颈癌采用手术的放射治疗均可获得较好的疗效,对于中晚期失去手术机会或手术、放疗后复发者往往难以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近年来,介入治疗的经双侧髂内动脉或子宫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应用于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在中晚期宫颈癌的综合治疗中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使部分患者获得了手术机会,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60; &#160;1 &#160;资料与方法
&#160; &#160;1.1 &#160;一般资料 &#160;2005年4月~2007年6月,接受介入治疗的宫颈癌患者共计24例,年龄32~72岁,平均53.6岁。按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标准分期Ⅱb 14例,Ⅲb 2例,Ⅳa 1例,术后及放疗后复发者7例。病理类型:鳞癌22例,鳞腺癌1例,腺癌1例。合并阴道出血者3例,宫颈癌合并子宫肌瘤者1例。24例患者中行1次介入治疗者5例,2次者16例,3次者3例。每次介入治疗间隔3~4周。
&#160; &#160;1.2 &#160;方法 &#160;采用Seldinger技术,将5F眼镜蛇或子宫动脉导管经一侧股动脉插入腹主动脉,成袢后分别选插入双侧髂内动脉或子宫动脉,先行造影了解肿瘤供血情况,根据肿瘤血供情况决定药物灌注量以及是否进行栓塞,主要供血侧灌注化疗药物总量2/3,对侧灌注1/3。常用化疗药物有:阿霉素(ADM)50~60 mg,顺铂(DDP)60~100 mg,氟尿嘧啶(5-FU)1 000~1 500 mg,博莱霉素(BLy)15~30 mg,2~3种药物联合应用。栓塞剂采用明胶海绵颗粒或碘化油乳剂,本组采用明胶海绵栓塞者8例,碘化油乳剂栓塞者2例。术毕拔管行加压包扎。
&#160; &#160;1.3 &#160;疗效判定标准 &#160;介入治疗后临床症状缓解率。症状包括:疼痛、下坠感、排便困难、阴道排液或出血、下肢肿胀等。症状缓解情况分为5级,0级:完全缓解;1级:明显缓解;2级:中度缓解;3级:轻度缓解;4级:未缓解或加重。0~2级为总缓解率,肿瘤大小变化按WHO的疗效判定标准。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无变化(NR)、进展(PD),介入治疗后每周查血常规两次,血生化一次,观察治疗引起的毒副反应。术后由专科医生行妇科检查、阴道脱落细胞或组织学及相关影像学检查。
&#160; &#160;2 &#160;结果
&#160; &#160;24例患者共行介入治疗46次,手术技术成功率100%。
&#160; &#160;2.1 &#160;临床症状缓解情况 &#160;18例临床症状完全缓解,2例明显缓解,2例中度缓解,症状缓解率为91.7%。3例合并阴道出血的患者治疗后出血立即停止。
&#160; &#160;2.2 &#160;肿瘤变化情况 &#160;24例患者中CR 3例,PR 18例,总有效率为87.5%。NR 2例,无肿瘤进展者。17例患者经介入治疗后均不同程度获得降期,其中8例患者降期后行手术切除,无手术机会及发生远处转移者同时行静脉化疗和放射治疗。1例Ⅲa期合并子宫肌瘤者经两次介入治疗后降至Ⅱb,子宫肌瘤亦缩小达60%。
&#160; &#160;2.3 &#160;手术所见 &#160;8例降期手术患者于介入治疗后10~14天行子宫广泛切除术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术中见被栓塞的子宫动脉增粗,肿瘤周围组织变得较易于剥离,与单纯手术相比,手术时间明显缩短,出血量减少。
&#160; &#160;2.4 &#160;不良反应及并发症 &#160;所有病例均不同程度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下降等消化道反应,行子宫动脉或髂内动脉栓塞者出现下腹部疼痛不适,重者出现臀部疼痛及下肢沉重感。经对症处理后缓解。3例出现白细胞减少,给予升白治疗。未出现明显肝肾功能损害者。
&#160; &#160;3 &#160;讨论
&#160; &#160;随着肿瘤化学治疗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的迅速发展,新型化疗的不断出现及给药途径和方法的改进,动脉化疗已经应用于许多妇科恶性肿瘤的治疗,特别是对宫颈癌的治疗,由于其疗效肯定,已成为宫颈癌综合治疗的有效手段之一,其主要应用于宫颈癌手术和放疗前的辅助治疗,宫颈癌急性出血的止血、中晚期和复发性宫颈癌的治疗。宫颈癌主要局限于盆腔呈浸润性生长,其血供主要来源于子宫动脉及髂内动脉前干的其他侧支,当选择性插管至肿瘤供血动脉并灌注抗癌药物时,局部抗癌药物浓度提高,从而增加了抗癌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文献报道动脉灌注化疗时癌组织中的药物浓度较静脉化疗高1.5倍[1]。经动脉灌注时由于存在“首过效应”,这使以游离型发挥作用的化疗药物直接到达肿瘤部位,减少了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而失去效应。顺铂在静脉给药时75%~92%为结合型,动脉灌注时可以提高游离型药物浓度,卡铂动脉灌注时其疗效可提高2~10倍[2]。文献报道对宫颈癌采用子宫动脉插管灌注化疗,其有效率可高达87%[3]。单纯动脉灌注化疗虽使局部药物浓度升高,但药物在肿瘤组织内停留时间短,药物与肿瘤细胞不能充分接触,而化疗栓塞则将化疗药物与栓塞剂同时注入靶血管,在缓释化疗的同时阻断了肿瘤组织的血液供应,使肿瘤缺血缺氧加速其死亡。陈春林等[4]研究发现在动脉化疗栓塞中将部分抗癌药物与新鲜明胶海绵混合后栓塞靶血管,与单纯灌注化疗相比并不能增加局部癌组织内的药物浓度。目前,宫颈癌化疗栓塞术大部分以行子宫动脉或髂内动脉前干灌注化疗+明胶海绵颗粒栓塞为主,仅是灌注化疗提高局部药物浓度,没有达到缓释化疗的作用,由于使用明胶海绵颗粒也不能达到末梢栓塞,同时盆腔存在广泛的侧支循环,所以使用明胶海绵颗粒仅能达到肿瘤组织暂时性部分性缺血缺氧。即便如此有学者报道采用此术式治疗宫颈癌亦获得了93%的有效率[5]。为了达到较彻底栓塞肿瘤血管和保持肿瘤组织局部化疗药物长时间高浓度的作用,笔者对本组2例患者先行子宫动脉灌注化疗,再用碘油化疗药物乳剂栓塞肿瘤血管,最后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子宫动脉主干,结果2例患者均达到了完全缓解(CR)的治疗效果。苏建新等[6]报道子宫肌瘤介入治疗后,可发生输尿管坏死梗阻及肾积水等泌尿系统损害的并发症。本组病例未出现类似严重并发症。子宫动脉输尿管支发出于子宫动脉主干下段,供应输尿管中下段血供,宫颈癌患者该动脉往往增粗,易被误栓而出现输尿管损伤。故在治疗时要通过造影仔细辨认,避免误栓,特别在使用碘化油这样的末梢性栓塞剂时更应慎重。笔者通过观察,宫颈癌单纯动脉灌注化疗术的疗效次于灌注栓塞术,用碘油化疗药物乳剂栓塞者疗效更好,但术后反应大,出现严重并发症的风险大。对宫颈癌合并出血者,应及时行双髂内动脉或子宫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这样既可达到杀死肿瘤细胞又可起到止血的作用。本组3例合并出血的患者治疗后出血很快停止,效果明显。
&#160; &#160;根据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治疗方式是非常重要的。宫颈癌的常用介入治疗术式有:(1)经皮双髂内动脉前干灌注化疗/灌注化疗栓塞术;(2)经皮双子宫动脉灌注化疗/灌注化疗栓塞术;(3)经皮子宫动脉宫颈支灌注化疗/灌注化疗栓塞术;(4)经皮血管内导管药盒子置入术。在诊断明确的前提下首先要明确临床分期和施行介入治疗的目的,通过妇科检查和血管造影观察肿瘤的部位、范围和血液供应情况,决定导管插入位置即选择靶血管,计划抗癌药物的分配比例及是否进行栓塞。Ⅰb2~Ⅱa患者由于瘤灶相对局限,仅手术难度增加,可选择术式(2)或(3);对Ⅱb者一般存在宫旁组织或盆腔阴道的浸润可选择术式(1)或(1)+(2);对Ⅱb以上或术后复发者可选择术式(1)或(4)。同时注意对主要供血侧化疗药物灌注比例应大于对侧,尽可能行子宫动脉栓塞,并行双侧同时栓塞,慎用末梢栓塞剂,注意避开子宫动脉输尿管支。
&#160; &#160;宫颈癌介入治疗后可以使瘤体缩小,宫旁浸润情况得到改善,从而使其分期下降为手术治疗创造机会。同时,通过动脉化疗可以降低癌细胞的活力,消灭微小转移灶,减少术中播散及术后转移。本组病例通过治疗总有效率达87.5%,与其他学者报道相似。文献报道[5]19例年轻宫颈癌Ⅰb2~Ⅱb期患者经过介入治疗后,均顺利进行了手术,其中17例术中保留了卵巢。本组介入治疗后有17例患者分期下降,其中8例重新获得了手术机会,其手术顺利,出血减少。对晚期病例、手术和放化疗后复发者行介入治疗,虽为姑息性治疗,但可以有效止血,抑制肿瘤生长和浸润,从而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
&#160; &#160;总之,宫颈癌的介入治疗技术已日趋成熟,对宫颈浸润癌各期治疗均有一定近期疗效,但其远期效果尚未完全确定。因此,宫颈癌的治疗仍应以手术和放疗为主,介入治疗仅作为其综合治疗手段之一。目前,宫颈癌的介入治疗尚需逐步规范和完善,如何将其更好地与手术和放疗配合,进一步提高宫颈癌的综合治疗效果,是今后研究的方向。
&#160; &#160;【参考文献】
&#160;1 陈春林,谭道彩,梁立志.动静脉灌注化疗子宫颈癌组织药物浓度的比较.中华妇产科杂志,):298. 2 王建华,王小林,颜志平.腹部介入放射学.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4. 3 庞义存,宋月卿.巨块型宫颈癌介入化疗疗效探讨.介入放射学杂志,0. 4 陈春林.妇科恶性肿瘤动脉化疗的历史现状和展望.实用妇产科杂志,7-230. 5 温宏武,陈秀英,朱丽荣,等.子宫颈癌患者术前血管性介入治疗的价值.中华妇产科杂志,0-771. 6 苏建新,刘长明.子宫肌瘤介入治疗致输尿管梗阻9例报道.中华泌尿科杂志,1.&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鼠动脉插管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