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智慧:如何面对人生种种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久

《论语》智慧:如何面对人生种种不如意?
[摘要]孔子告诉我们要学谦谦君子,“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对自己要求的多一点严一点,对别人少一点求全责备,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要谨言慎行,要正确对待自己的过错,如此便是真君子。文/弓难张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一个人要在社会上安身立命,首先要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要有服务社会的本领和特长,还要学会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因为人不可能生活在真空状态,总要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有各种不如意之事发生。那么我们该如何面对这种不如意呢?孔子告诉我们要学谦谦君子,“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对自己要求的多一点严一点,对别人少一点求全责备,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这样长久坚持下去,与人交往时就会远离埋怨和困惑,而多些乐观豁达,在自己周围达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在社会上也就可以做到游刃有余了。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资料图 图源网络)谨言慎言民间有俗语曰“饭可以多吃,话不可以乱讲。”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不可能不说话,但何时该说,何时不该说,或者该说多说少,看似简单实则是个大问题,一定要经过大脑认真思考。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孔子告诉我们,不说则已,一说就要能说到点子上,而且说出的话一定要有根据,不可以凭空捏造,更不可以说大话空话。常言道覆水难收,而说出去的话如泼出去的水一样很难收回。一旦大言不惭地随意说话,说出了却做不到,或者遭遇事实“证伪”,那自己在别人面前不光丢脸,久之还会“失信”,那样别人就再不相信你,不会和你来往了。覆水难收(资料图 图源网络)孔融十岁时候随父亲到了洛阳,他曾独自一人去拜访当时的朝廷名士李膺。孔融对李家门卫说我们两家是世交,李膺接待后就疑惑地问是什么亲戚。孔融从容道:“从前我的祖先孔子曾经拜您的祖先老子为师,所以我和您是世代通好。”李膺和众宾客都对孔融的话感到惊奇,对他的少年睿智感到叹服。太中大夫陈韪随后到了李膺家,其他人把孔融的言行告诉他之后,陈韪随口说道:“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当时在场的孔融接口道:“我想您小时候一定很聪明吧。”陈韪为自己的说话随意付出了代价,孔融的话让他很尴尬,甚至无话可回,导致在李膺众宾客家人前面出了丑。承认错误需要勇气(资料图 图源网络)正确对待过错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犯了过错不要紧,重要的是要采取正确的态度面对过错。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孔子说犯了过错而不改,那就是真的过失了。有了过错要勇于纠正,如果坚持错误不知悔改,那就是错上加错,到最后造成无可挽回的过错了。子贡说君子的过失就像日食月食一样,大家都看得见,一旦纠正了大家都仰慕他。承认错误需要勇气,而改正错误则体现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君子做人襟怀坦荡,有了错误敢于直面,勇于纠错,“浪子回头金不换”,改过自新后照样可以得到他人的谅解和尊重。闻过以喜(资料图 图源网络)但小人就不一样了。爱慕虚荣的小人总是不愿承认自己的过错,甚至刻意去隐瞒掩饰,生怕被别人发现,一旦被发现也拒不承认是自己的过错,或者向别人身上推责任,文过饰非是小人的最爱。但问题是,文过饰非只可以掩藏一时难以长久,时间久了漏了陷必将遭到周围人的不屑和唾弃。所以《论语》教导我们不要去学这种文过饰非的小人,而应闻过以喜,像颜回那样做到吃一堑长一智,知错就改,“不迁怒,不贰过。”如此则离君子不远了。版权声明:本文为腾讯儒学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敬请关注腾讯儒学微信公众号“ruxue_qq”,收看更多精彩文章。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liuyuanliu
扫一扫,用手机看新闻!
用微信扫描还可以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论语》智慧:如何面对人生种种不如意?
我的图书馆
《论语》智慧:如何面对人生种种不如意?
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一个人要在社会上安身立命,首先要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要有服务社会的本领和特长,还要学会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因为人不可能生活在真空状态,总要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有各种不如意之事发生。那么我们该如何面对这种不如意呢?孔子告诉我们要学谦谦君子,“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对自己要求的多一点严一点,对别人少一点求全责备,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这样长久坚持下去,与人交往时就会远离埋怨和困惑,而多些乐观豁达,在自己周围达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在社会上也就可以做到游刃有余了。谨言慎言民间有俗语曰“饭可以多吃,话不可以乱讲。”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不可能不说话,但何时该说,何时不该说,或者该说多说少,看似简单实则是个大问题,一定要经过大脑认真思考。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孔子告诉我们,不说则已,一说就要能说到点子上,而且说出的话一定要有根据,不可以凭空捏造,更不可以说大话空话。常言道覆水难收,而说出去的话如泼出去的水一样很难收回。一旦大言不惭地随意说话,说出了却做不到,或者遭遇事实“证伪”,那自己在别人面前不光丢脸,久之还会“失信”,那样别人就再不相信你,不会和你来往了。孔融十岁时候随父亲到了洛阳,他曾独自一人去拜访当时的朝廷名士李膺。孔融对李家门卫说我们两家是世交,李膺接待后就疑惑地问是什么亲戚。孔融从容道:“从前我的祖先孔子曾经拜您的祖先老子为师,所以我和您是世代通好。”李膺和众宾客都对孔融的话感到惊奇,对他的少年睿智感到叹服。太中大夫陈韪随后到了李膺家,其他人把孔融的言行告诉他之后,陈韪随口说道:“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当时在场的孔融接口道:“我想您小时候一定很聪明吧。”陈韪为自己的说话随意付出了代价,孔融的话让他很尴尬,甚至无话可回,导致在李膺众宾客家人前面出了丑。正确对待过错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犯了过错不要紧,重要的是要采取正确的态度面对过错。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孔子说犯了过错而不改,那就是真的过失了。有了过错要勇于纠正,如果坚持错误不知悔改,那就是错上加错,到最后造成无可挽回的过错了。子贡说君子的过失就像日食月食一样,大家都看得见,一旦纠正了大家都仰慕他。承认错误需要勇气,而改正错误则体现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君子做人襟怀坦荡,有了错误敢于直面,勇于纠错,“浪子回头金不换”,改过自新后照样可以得到他人的谅解和尊重。但小人就不一样了。爱慕虚荣的小人总是不愿承认自己的过错,甚至刻意去隐瞒掩饰,生怕被别人发现,一旦被发现也拒不承认是自己的过错,或者向别人身上推责任,文过饰非是小人的最爱。但问题是,文过饰非只可以掩藏一时难以长久,时间久了漏了陷必将遭到周围人的不屑和唾弃。所以《论语》教导我们不要去学这种文过饰非的小人,而应闻过以喜,像颜回那样做到吃一堑长一智,知错就改,“不迁怒,不贰过。”如此则离君子不远了。
TA的最新馆藏[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你好。结婚到现在一年多了,但由于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实在是不敢想像在继续生活下去要怎么面对 - 110网免费法律咨询
您的位置:
&& 查看咨询        今日活跃律师: &&&&&&&&&&
该问题已关闭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你好。结婚到现在一年多了,但由于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实在是不敢想像在继续生活下去要怎么面对
贵州&09-09 01:15&&悬赏 0&&发布者:ask201…… & 回答:(1)
你好。结婚到现在一年多了,但由于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实在是不敢想像在继续生活下去要怎么面对,现在宝宝四个多月了,平时候我和男方说过要是有天离婚了他同意孩子归我,但口说无凭,谁知道真的到离婚的那天他还是不是这样,但他现在就是不同意离婚,我该怎么办,求解
您也有法律问题? 您可以 发布咨询,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贵州-遵义]
回复时间:
协议不了,可以诉讼离婚
问题答案可能在这里 →
无锡推荐律师
最佳律师解答
(梁静飞)()&
(李保忠)()&
(柴海艳)()&
(黄守鲁)()&
最新回复律师
人气:469125
北京 朝阳区
人气:65740
上海 长宁区
人气:62398
人气:62204
人气:283844
人气:7756【】1&从今天起,不要再花过多精力在“如何消除负面念头”之上,而是花绝大多数的精力在“当下美好生活”之上。这就如,一盘杂烩菜中,我们不是忙于挑出所有我们不吃的,而是用心
『如意』智慧专题
生活也许有不如意,但心态必须是阳光的!在不如意的日子,要学会给生活加点糖。生活不如意不理想,你也要过好它,这是必备能力,把不如意的事做好,把不如意的生活过好,是人生智慧。当面对不如意时,要懂得朝下看,朝后看,看出生活幸福来。当面对生活的不如意之时,你可以选择生气,也可选择不生气,你可以选择愤怒,也可以选择幸福。智慧的人懂得,生活总有不如意,要学会把阳光收藏在心里,多朝好处想,快乐和笑容就多了,把握平衡,接受种种不如意事,生活中的烦恼自然就少了。
&有些人就算遇到困境,也会做出积极的选择,从而幸福地生活着。就算每个人遇到相同的情况,不同的选择也会衍生不同的结果,比如愤&据我了解,很多上班族之所以不快乐,皆起因于“得不到想要的东西”,想进的公司进不去,希望做的工作做不到,期待的薪水拿不到。&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季节。善于忘却的人,往往心胸广阔,追求远大理想和未来,能够除却私心杂念,坦然面对人生。忘却是快&世上没有什么完美的事情,不可事求完美,事实上,只有选择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另外,当我们总是要求对方如何如何的时候,也&人生,有不如意才有如意,有不欢欣才有欢欣,有不顺畅才有顺畅,有不成功才有成功,所以,如意时不要傲傲然目空一切;失意时也不&心态必须是阳光的,快乐是自找的。也许我们没有令人羡慕的优越家庭出身,可是我们可以努力去拼搏;也许我们不如一些人那样富足无
美国一次舆论测验,有一题为“你认为人一辈子最重要、最幸福的事情是什么”。许多人认为,“能够做自己喜欢的工作,并且从中挣钱,这是人生最重要、最幸福的事情”。  可是,人的一生中有多少○智慧指数:★★★★
大学毕业都7年了。一位女大学生却一直过着足不出户的生活,她的父亲不得不带她去看心理医生。  “我的女儿快30岁了,大学毕业后一直待在家里,不敢出门,跟外界没有任何交往。要她出去找点○智慧指数:★
你是不是在抱怨生活多么不如意?是不是上司对你太刻薄,同事对你不友好,爱人跟你越来越没话说,孩子总是那么不听话?其实,生活是美好的,只是很多细微的美好你没有注意到。当我们学会下面这些○智慧指数:★★★★
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失意的苦恼总是时不时地来袭,令我解不开疙瘩。这些年来,为了生活我疲于奔波,来去匆匆中始终是朝前看,根本忽略了向后看。  一天,我边走边看,朝后看、朝下看,倒看出○智慧指数:★★★
请问,你的人生目标是什么?是愤怒?还是幸福?  在回答这个问题以前,你有必要先了解如下一个事实。那就是,愤怒与幸福是不能共存的。即,当你感觉到愤怒时,幸福就会离你而去。相反,当你的○智慧指数:★★★★★
我有一个做公务员的哥们,似乎总是很快乐,从未见他有忧愁。他从没有过因职务升迁或工作调动而大发牢骚,总是在脸上洋溢着甜蜜,工作上充满动力,生活中充满活力。  每次同学聚会,未等到别人○智慧指数:★★★★
小时候学习声乐,在一首曲子没弄熟之前,总会吹出一两个不和谐的音符。正是这一粒老鼠屎,坏了整锅汤,好几次音乐比赛,我都与大奖失之交臂。  到了学生年代,这种不和谐的音符还在泛滥。比如○智慧指数:★★★
有一位有学识的长者,他虽年过八旬,但身板硬朗,精神好,谈吐很有哲理。  问其有何养生之道?他只说了四个字:“学会忘记。”细细品来,还真有几分道理。  从医学上追根求源,能够忘却的人○智慧指数:★★★★★
金丝雀公开向全社会招聘如意郎君,声明:收入不限、职业不限、人品不限、相貌不限、婚史不限,条件只有一个――必须有房。  第一天,来了一个电话。  “你有房吗?”  “当然有,而且是纯○智慧指数:★★
人生这部书,是用两支笔书写的:一支笔书写如意的欢欣,一支笔书写失意的苦痛,这部书才能有精美的故事,才能经得起品味。  人生在世,会有许许多多的希望、期待、渴盼、梦想……然而,有许多○智慧指数:★★★★
你总是想自己事如意?总是想为什么别人都可以心想事成,偏偏只有自己事与愿违?如果你经常有这种想法与心情,就代表你的选择可能缺乏弹性,需要增加自我弹性,培养多元选择的习惯。那么你可以从○智慧指数:★★★★★
引:把生活的痛苦包进一种对苦尽甘来的信仰之中,冲淡痛苦;用微笑擦拭阴霾,在沉重的日子里以积极的心态改变现状;用满腔的热忱把生活的种种负担和磨难换算成对幸福的向往和期盼。这是一道减法○智慧指数:★★★★
有一天,在南卡罗来纳州的一所学院里的所有学生面前,一位非常重要的人士发表了演讲。当时,整个会堂全都坐满了学院的学生,每一位学生都对有机会聆听到这位大人物的演讲兴奋不已。  在州长简○智慧指数:★★★
共 13 篇智慧&&首页 | 上一页 | 1 | 下一页 | 尾页
&45篇智慧/页&&转到第页
◎栏目最近更新智慧◎
◎慧友们还在做什么?◎
◎本周智慧学习排行◎
◎相关智慧学习排行◎
◎相关推荐智慧◎
◎随机推荐智慧◎在智慧的人生里徜徉——初读《人生智慧丛书》--《读书文摘》2016年14期
在智慧的人生里徜徉——初读《人生智慧丛书》
【摘要】:正何谓人生智慧?《论语》中孔夫子对弟子颜回曾做出过评价。孔子夸奖颜回:"贤者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是呀,颜回吃得不好,喝得不好,住得不好,别人为他的贫穷忧愁,可是颜回却一如既往地快乐。孔子之所以称赞颜回,不是因为颜回能够捱过生活中的困苦,而是因为颜回的生活态度。人生百年,孰能无憾?在我们的一生中,总会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也许这样或那样的事实我们无力
【分类号】:I207.67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义堂;;[J];今日浙江;2007年08期
崔朝辉;;[J];兵团工运;2008年03期
章睿齐;;[J];成才与就业;2009年Z3期
杨伟明;;[J];思维与智慧;2011年24期
雨田;[J];音乐天地;1994年12期
孙晓静;[J];档案与建设;1996年04期
班俊义;;[J];保健医苑;2013年12期
晓雪;;[J];北京服装纺织(时尚北京);2007年06期
殷卫;;[J];东西南北;2007年02期
张学东;;[J];作家;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徐雪梅;;[A];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中期研究报告论文集[C];2004年
陈晶晶;陈绍平;;[A];中国水文化(2014年第3期)[C];2014年
何南;;[A];2013年4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赵来喜;;[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王义堂;[N];人民日报;2007年
赵亚刚;[N];石油管道报;2007年
卢卫平;[N];卫生与生活报;2006年
邵生余;[N];新华日报;2007年
谭肸;[N];大众卫生报;2009年
周萍;[N];卫生与生活报;2003年
李干荣;[N];中国国门时报;2007年
齐树友(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N];中国图书商报;2012年
本报记者 叶志卫;[N];深圳特区报;2007年
阿飞;[N];市场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韩风敬;[D];上海师范大学;201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生十有八不如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