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薪资写的和公司实际付出薪资成本上去的薪资不一样

千锋教育-做有情怀、有良心、有品质的IT职业教育机构
400-811-9990
当前位置:&>&&>& &>& 正文
千锋软件测试培训就业可以获得多少工资?
  很多朋友都说,软件测试工资不高,尤其是刚毕业的,更是城市底层。那么,事实果真如此吗?刚毕业工资能多少?千锋老师也不说什么大数据,就单说发生在千锋的真实的例子。
  &编程是公认的高薪行业,有开发的地方就需要测试,但相比整日埋首敲代码搭建页面,我更享受的是挑错的过程。为了能够迅速加入软件测试这个朝阳行业,给自己的职场路搭建高起点,我选择参加千锋班,在老师的指导以及自己的努力下,我学到了扎实的技术。毕业后经老师推荐,我以11.5K的薪资入职某知名企业,非常感谢千锋这个平台,感谢老师的关心和教导。&的小张如是说道。
  随着软件产业的发展,软件产品的质量控制与质量管理正逐渐成为软件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核心,几乎所有大中型IT企业都在招聘软件测试工程师,但真正满足企业要求的却少之又少。经过分析企业对于软件测试人员的技能要求可知,一个合格的软件测试人员需要掌握软件开发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测试与质保技术和基本的行业知识,而这些仅靠自学远远不够,真正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参加培训班。
  千锋课程内容是由名企技术官亲自进行深度参与研发的成果,涵盖了功能测试、性能测试、黑盒测试、白盒测试、界面测试、A/B测试、接口测试、PC端测试、移动端测试等技术点;授课讲师均是具备多年名企项目开发及测试工作经验行业大牛,采用全程面授、项目驱动教学模式,从前台到后台,从PC端到移动端,真正做到了全方位需求,打造的是精通全栈技术的高级软件测试工程师。
  如果你想从事一个越老越吃香的职业,那就选择软件测试;如果你想一次学习,终身受益,那绝对不要错过千锋!千锋依据企业需求制定课程大纲,依托10大学科为其竭力助攻,900多个课时全方位囊括了企业各式需求,让你技术更强,求职起点更高!
  千锋课程的授课模式采用全程面授,讲师成本虽高,但是效果却是显著的,和学员面对面沟通,了解到学员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动态地调整授课方式。及时有效地帮助学员解决疑难问题,提高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千锋官网每日更新最新软件测试基础知识内容,巩固日常学习中的基础技能。更有免费的帮助学员快速学习。
北京天丰利校区(总部)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宝盛北里西区28号天丰利商城4层
北京沙河校区:北京市昌平区沙阳路18号北京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广场服务楼2、3层
咨询电话:400-811-9990
面授课程:HTML5大前端培训、全链路UI/UE设计培训、PHP全栈+服务器集群培训、JavaEE+分布式开发培训、大数据+人工智能培训、
Unity游戏开发培训、Python培训、云计算+信息安全培训、全栈软件测试培训、智能物联网+嵌入式培训、Android培训、iOS培训、好程序员
深圳西部硅谷校区地址:深圳市宝安区宝安大道5010号深圳西部硅谷B座A区605-619
深圳大学城校区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留仙大道1201号大学城创客小镇16栋3楼
咨询电话: 5/(硅谷) 0-801(大学城)
面授课程:HTML5大前端培训、全链路UI/UE设计培训、PHP全栈+服务器集群培训、JavaEE+分布式开发培训、大数据+人工智能培训、
Unity游戏开发培训、Python培训、云计算+信息安全培训、全栈软件测试培训、智能物联网+嵌入式培训、Android培训、iOS培训、好程序员
上海校区地址:上海市宝山区同济支路199号智慧七立方3号楼2-4层
咨询电话:400-811-
面授课程:HTML5大前端培训、全链路UI/UE设计培训、PHP全栈+服务器集群培训、JavaEE+分布式开发培训、大数据+人工智能培训、
Unity游戏开发培训、Python培训、云计算+信息安全培训、全栈软件测试培训、智能物联网+嵌入式培训、Android培训、iOS培训、好程序员
郑州校区地址:郑州市二七区航海中路60号海为科技园C区10层、12层
咨询电话:0
面授课程:HTML5大前端培训、全链路UI/UE设计培训、PHP全栈+服务器集群培训、JavaEE+分布式开发培训、大数据+人工智能培训、
Unity游戏开发培训、Python培训、云计算+信息安全培训、全栈软件测试培训、智能物联网+嵌入式培训、Android培训、iOS培训
广州校区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元岗路310号智汇park创意园E座5层
咨询电话:020-
面授课程:HTML5大前端培训、全链路UI/UE设计培训、PHP全栈+服务器集群培训、JavaEE+分布式开发培训、大数据+人工智能培训、
Unity游戏开发培训、Python培训、云计算+信息安全培训、全栈软件测试培训、智能物联网+嵌入式培训、Android培训、iOS培训
大连校区地址:辽宁省大连市高新园区爱贤街10号大连设计城A座901
咨询电话:400-811-9990
面授课程:HTML5大前端培训、全链路UI/UE设计培训、PHP全栈+服务器集群培训、JavaEE+分布式开发培训、大数据+人工智能培训、
Unity游戏开发培训、Python培训、云计算+信息安全培训、全栈软件测试培训、智能物联网+嵌入式培训、Android培训、iOS培训
武汉校区地址:武汉市光谷大道61号智慧园21号楼2层
咨询电话:027-
面授课程:HTML5大前端培训、全链路UI/UE设计培训、PHP全栈+服务器集群培训、JavaEE+分布式开发培训、大数据+人工智能培训、
Unity游戏开发培训、Python培训、云计算+信息安全培训、全栈软件测试培训、智能物联网+嵌入式培训、Android培训、iOS培训
成都校区地址:成都市武侯区科华北路62号力宝大厦N(北楼)18楼
咨询电话:400-811-78771
面授课程:HTML5大前端培训、全链路UI/UE设计培训、PHP全栈+服务器集群培训、JavaEE+分布式开发培训、大数据+人工智能培训、
Unity游戏开发培训、Python培训、云计算+信息安全培训、全栈软件测试培训、智能物联网+嵌入式培训、Android培训、iOS培训
西安校区地址:西安市雁塔区高新六路52号立人科技C座西区4楼
咨询电话:029-
面授课程:HTML5大前端培训、全链路UI/UE设计培训、PHP全栈+服务器集群培训、JavaEE+分布式开发培训、大数据+人工智能培训、
Unity游戏开发培训、Python培训、云计算+信息安全培训、全栈软件测试培训、智能物联网+嵌入式培训、Android培训、iOS培训
杭州校区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九堡旺田书画城A座4层
咨询电话:400-811-893632
面授课程:HTML5大前端培训、全链路UI/UE设计培训、PHP全栈+服务器集群培训、JavaEE+分布式开发培训、大数据+人工智能培训、
Unity游戏开发培训、Python培训、云计算+信息安全培训、全栈软件测试培训、智能物联网+嵌入式培训、Android培训、iOS培训
青岛校区地址:青岛市市北区龙城路卓越世纪中心3号楼8层801
咨询电话:0
面授课程:HTML5大前端培训、全链路UI/UE设计培训、PHP全栈+服务器集群培训、JavaEE+分布式开发培训、大数据+人工智能培训、
Unity游戏开发培训、Python培训、云计算+信息安全培训、全栈软件测试培训、智能物联网+嵌入式培训、Android培训、iOS培训
重庆校区地址:重庆市高新区科园一路2号大西洋国际12-1
咨询电话:400-811-83009
面授课程:HTML5大前端培训、全链路UI/UE设计培训、PHP全栈+服务器集群培训、JavaEE+分布式开发培训、大数据+人工智能培训、
Unity游戏开发培训、Python培训、云计算+信息安全培训、全栈软件测试培训、智能物联网+嵌入式培训、Android培训、iOS培训
长沙校区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麓谷企业广场A2栋三单元306号
咨询电话:0
面授课程:HTML5大前端培训、全链路UI/UE设计培训、PHP全栈+服务器集群培训、JavaEE+分布式开发培训、大数据+人工智能培训、
Unity游戏开发培训、Python培训、云计算+信息安全培训、全栈软件测试培训、智能物联网+嵌入式培训、Android培训、iOS培训
哈尔滨校区地址:哈尔滨市松北区创新一路699号 科技创新城19号楼B座五楼
咨询电话:400-811-173191
面授课程:HTML5大前端培训、全链路UI/UE设计培训、PHP全栈+服务器集群培训、JavaEE+分布式开发培训、大数据+人工智能培训、
Unity游戏开发培训、Python培训、云计算+信息安全培训、全栈软件测试培训、智能物联网+嵌入式培训、Android培训、iOS培训
南京校区地址:南京市建邺区应天大街780号应天智汇产业园弘辉园1幢2楼
咨询电话:400-811-9990
面授课程:HTML5大前端培训、全链路UI/UE设计培训、PHP全栈+服务器集群培训、JavaEE+分布式开发培训、大数据+人工智能培训、
Unity游戏开发培训、Python培训、云计算+信息安全培训、全栈软件测试培训、智能物联网+嵌入式培训、Android培训、iOS培训
了解千锋动态关注千锋教育服务号
扫一扫快速进入千锋移动端页面
扫码匿名提建议直达CEO信箱
京ICP备号-3 京公网安备55号这个问题其实很有意思…… 尤其对我来说。我愿意用我的真实经历,表述一下我个人的看法,希望对一些人有用。&br&&br&&p&我猜,有一些人可能会与我一样,长期被这个问题所困扰。&/p&&br&&blockquote&&p&&strong&“你怎么这么不会来事儿?!”&/strong&&/p&&/blockquote&&br&&p&这句话,真的很像一个咒语。&/p&&br&&p&初次听到此话之后,就开始越来越频繁地被如此责骂或者怪罪,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总以为自己做错了什么,却又不知道究竟错在哪里 —— 我相信,没有人在遇到这种情况之后会坦然自若的 —— “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令人从内心最深处不由自主地恐慌。&/p&&br&&p&我个人在这方面各种“不开窍”,离开大学之前,就完全没有任何一刻成功脱离过此类的评价。说实话,谁不想做个“人见人爱”的人呢?谁不想“谁都不得罪,自己好好过日子”呢?谁不想自己就像是一块定制好的积木块那样,只要放到某个位置上就“正好”呢?&/p&&br&&p&但我就是做不到,最可怕的是,完全不知道为什么做不到,甚至根本不知道“如何才能做到?” —— 最后甚至几乎被逼到“开始不仅怀疑自己,甚至开始怀疑人生……”&/p&&br&&p&大学毕业之后,由于专业不精(大学里学的专业是会计,我自己对其全无兴趣,于是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做别的事情去了,直到毕业实习的时候才反应过来,原来那“天天帮别人数钱的”是出纳,而不是会计 —— 你说我是不是很笨蛋?),于是只能去做任何人都可以做的行当 —— 销售。&/p&&br&&p&做销售,基本上相当于“身处市场最前沿”,也就是说,身处的环境基本上真的是“赤裸裸的市场”。在那样的环境里,我突然“开窍”了。更准确地讲,是我突然开始反复被评价为“真会来事儿” —— 而事实上我完全不知道我是如何一下子从“真不会来事儿”跨越到“真会来事儿”的。&/p&&br&&p&在市场上,“会来事儿”是非常容易的 —— 因为在这里,大家的利益取向是透明的,每个个体都是逐利的 —— 不仅毫不隐藏,而且连指标都倾向于清清楚楚…… 任何一笔交易,都有人赚,赚到的人就会开心。若是某一笔交易令人赔了,那他就不会开心。若是你想出来的一笔交易在你赚到的同时别人也能赚到,那么所有人都会赞:“牛逼!漂亮!会来事儿!” 如果你想出来的交易结局是你赚到,对方赔掉,那么对方就会记恨你,通常会忍不住天天琢磨,终究琢磨出个什么办法找回来,甚至不惜使用“损人不利己”的方式让你“舒服不了几天!”于是,在市场里,所谓的“会来事儿”,只需要做几点正常的决策判断就可以了:&/p&&br&&blockquote&&ol&&li&想办法让别人也赚到;&/li&&li&损人利己的事儿坚决不做;&/li&&li&损人不利己,是智商有问题……&/li&&/ol&&/blockquote&&br&&p&但,这都是许多年之后,我都三十多岁了才有能力理顺并整理出来的思路 —— 这也是为什么我总是觉得自己没有别人以为的那么聪明,你看,连一个这么简单的道理都需要等到三十多岁才能彻底想明白(即便是这里那里总是听到人们说到这些,但就那样任其随风飘去):&/p&&br&&blockquote&&p&所谓的“会来事儿”不过是“懂得如何制造&strong&双赢&/strong&甚至&strong&多赢&/strong&局面”……&/p&&/blockquote&&br&&p&后来,因为父亲生病,我离开了市场…… 再后来,为了稳定的收入,我跑去新东方做留学考试培训教师 —— 瞬间又变成了“不会来事儿”的人。现在回想起来,理由很简单:因为在那个新的环境里,每个人的利益取向都不透明,或者说,起码都不够透明 —— 对我来说。&/p&&br&&p&我也真不知道应该有什么对策 —— 反正,经常被评价为“说话不得体”,最终甚至干脆把这个当做一个笑话,故意做一些不得体的事情让同事们开心一下……&/p&&br&&p&相对幸运的是,我用我的方式,获得了另外一个比较重要指标上的“认可” —— 每一期班下来,我总是被学生打分最高的那个,持续了一辈子(七年)。于是,“李笑来的不得体”,渐渐成了一个大家笑笑就算了的事情,甚至可以被评价为是一种特殊的风格。&/p&&br&&p&我也不是不进步的人,我也是经常反思的人,但,总是需要一些线索 —— 而那些线索可能明明就在那里,可我这种人的特点就是对那些显而易见的线索视而不见,却又苦思冥想“线索究竟在哪里?” 我反应很慢,慢到什么程度呢?很多时候都是“突然想起好几年前发生的事情,而后才反应过来,靠,原来是这样的啊!”&/p&&br&&p&当年我们有个小圈子,SARS 期间几个人天天一起打麻将,现在锤子科技的罗永浩,现在 Cobuild 基金创始人铁岭,现在的央视主持人张晓楠,现在 FreeS 的创始人李丰…… 这些人都是情商很高的人,我是其中一个,却经常“说话办事不得体”,于是基本上是被小心翼翼嘲弄的对象…… 为什么要小心翼翼呢?因为他们情商高,且知道我情商不高么!&/p&&br&&p&若干年后,李丰同学的一件小事儿突然间被我回想起来,然后我就暗自想:果然,相比来看,我自己确实是不会来事儿的人。&/p&&br&&blockquote&&p&不那么经常,但也不那么偶尔,李丰同学会在饭桌上笑嘻嘻地跟大伙讨论新东方的一些问题。我这种不会来事儿的人,自然不会把这个话题放在心上,只觉得有些争执“那都是神仙打架 —— 跟我有个屁关系”,所以,遇到这种问题,我只会插科打诨、胡说八道。当然,这种问题,李丰同学也不会喋喋不休,通常都是十来分钟之后就完事儿,大伙开始接着扯淡……&/p&&/blockquote&&br&&p&李丰同学就是那种被高度评价为“相当会来事儿”的人,离开新东方的时候,他的职务是副总裁。时间证明,李丰同学同时也确实是有能力的人,看看他现在做的 FreeS 就知道了。于是,反思后的我,对此的评价就是:&/p&&br&&blockquote&&p&早在很多年前,李丰同学就是那种有能力看透那些在我眼里并不明显的利益取向,进而总是相对能更多地创造出多赢局面的人。(虽然也不一定总是成功,但“更多”本身不也已经足够了吗?)&/p&&/blockquote&&br&&p&找到线索就好办了,不是吗?&/p&&br&&p&—— 真实的答案是:&strong&不是&/strong&。&/p&&br&&p&最终,对我这种“有些东西已经像是烙进了基因一样”的人,还是经常会露出马脚……&/p&&p&比如,2016 年 6 月份,我因为在微博上随口说的一句话,被黑出了翔(&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 class=&internal&&尤其在知乎上&/a&)。我说了什么呢?&/p&&br&&blockquote&&p&2016 年 6 月 3 日:“算了一下 一个普通人 只要不笨,一年是可以成长为 全栈工程师的。用不着一万小时。”&/p&&/blockquote&&br&&p&不仅被各种言辞黑出了翔,连我用来免费公开我的书(以及几本我搜集的好书)的网站,&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zhibimo.co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知笔墨&/a&,也被攻击,持续的 DDOS 攻击使得用户一直无法使用该网站。&/p&&br&&p&其实吧,我并不会因此生气(在过去的若干个节点上,我的性格发生了很多突变),只是那种过去体验过的恐慌又一次出现了:&/p&&br&&blockquote&&p&我靠,我(又)做错什么了?!&/p&&/blockquote&&br&&p&如果我真的做错了什么,我最好知道,是不是?&/p&&br&&p&我仔细想了想,结论是:&/p&&br&&blockquote&&p&我其实又处在一个新的环境里了,却没有深入思考过在这个新的环境里,我要面对的人群都有什么特性,如果我想要在这样的新环境里创造多赢局面,我应该认真考虑到哪些人的利益?&/p&&/blockquote&&br&&p&说来好笑,也再一次证明自己多笨蛋 —— 从另外一个角度望过去,我并没有身处新的环境,我从 2001 年开始就在网上公开实名生存了(在 1996 - 2001 这个期间,我在网上是匿名生存的),我早就该认真思考这事儿啊!大意了 —— &strong&竟然大意了两辈子&/strong&。&/p&&br&&p&你看,“不会来事儿”就是很吃亏的 —— 无论这世界是不是“有意与你作对”。反正我个人在这些年里,因为“不会来事儿”吃的亏自己知道有多少,自己知道有多严重,自己知道有多无奈。&/p&&br&&p&但,这世界正在变得更好 —— 多令人开心的事实啊!&/p&&br&&p&1) 即便你完全不会来事儿,只能独来独往,现在的这个世界也会给你一条还算不错的路。&/p&&br&&p&这是我出版第一本书《TOEFL 核心词汇 21 天突破》之后,第一次拿到版税之后的深刻感受 —— 这本书到现在卖了十三四年;再后来《把时间当作朋友》出版,到现在卖了七年多…… 在写书这件事儿上,真的不需要会来事儿”,你需要做的只不过是想尽一切办法,尽己所能,写出一本“有人认为值得买的书”,当然最好是“不断有更多人认为值得买的书”…… 在今天这个世界里,单干,不仅可能,事实上也确实挺好的。我父亲那个年代就不行了,结局会很惨。&/p&&br&&p&2) 只要认真面对,在任何环境里,都可能找到办法创造多赢局面。&/p&&br&&p&接着说我被黑出翔的例子。我确实没有想到我的言论“伤害”到了一些人 —— 以我的情商,确实完全想不到…… 但现在我知道了,那么说,那么做,可能会伤害到一些人,或者说,伤害到他们的情感或者别的什么。那我就不说了呗。至于我做不做,是谁都管不着的事情 —— &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mp.weixin.qq.com/s%3F__biz%3DMzAxNzI4MTMwMw%3D%3D%26mid%3D%26idx%3D1%26sn%3Dd4c2c307fdaaba5e6e8cf%23r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学就学呗,用不着别人允许&/a&;实践就实践呗,用不着别人允许;带一帮人学、带一帮人做,也一样用不着另外一帮人允许 —— 但少说呗。&br&&/p&&br&&p&那如何多赢呢?&/p&&br&&p&多赢的方法好像并不多,但我想出来的有这么一个:分享 —— 不分对象地分享。不管你是谁,哪怕是那个暗中 DDOS 攻击知笔墨网站的人,都能看到我的学习笔记,都能看到我分享的资源,哪怕只是其中的一部分……&/p&&br&&blockquote&&p&反正我全无恶意。&/p&&/blockquote&&br&&p&另外一个重要的武器是,“&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mp.weixin.qq.com/s%3F__biz%3DMzAxNzI4MTMwMw%3D%3D%26mid%3Didx%3D1%26sn%3Df4d463b84%23r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我坚决不参与争论&/a&” —— 真的没时间做这事儿,路还很长,有很多事儿等着去做,不是吗?&br&&/p&&br&&p&结论就是:&/p&&br&&blockquote&&ol&&li&我不太相信在今天的这个世界里,还会有很高比例的人“怀才不遇”,或者仅因为“不会来事儿”就永无出头之日 —— 世界正在变好,哪怕单干也有很多很多的机会。&/li&&li&我知道“不会来事儿”确实很吃亏……&/li&&li&如果“会来事儿”的意思是说“要善于创造多赢局面”的话,那这事儿还真的值得好好研究,好好实践。&/li&&li&全无恶意,是坦荡的根本。&/li&&li&说多说少其实都是浪费。&/li&&li&该干嘛就干嘛去。&/li&&/ol&&/blockquote&&br&&p&真心祝愿那些跟我一样“不会来事儿”的人,生活愉快,身心健康,一路顺利。&/p&
这个问题其实很有意思…… 尤其对我来说。我愿意用我的真实经历,表述一下我个人的看法,希望对一些人有用。 我猜,有一些人可能会与我一样,长期被这个问题所困扰。 “你怎么这么不会来事儿?!” 这句话,真的很像一个咒语。 初次听到此话之后,就开始越…
&p&这个问题非常经典,又臭又长地来灌个鸡汤。&/p&&p&先说我自己吧,我不是名校,背景一般,能力一般,在学霸如林的教师队伍中十分不起眼。但是凭借我不按常理出牌的教学风格,很受学生喜爱,很多小孩追着要我补课。出于教育局的规定避讳,我不能给自己的学生补课,于是我跨学科跨年级去外面补习,每周上班七天,每晚到八九点,刷知乎都是下课时间见缝插针休息一下。两年过去了,积累的口碑,生源,教育机构的人脉,家长的认可,在我离职前平均大约税前九千一万,寒暑假眼看可以到一万五两万的样子,由于本地无租房压力,基本都是净收入。我粗略算过,如果我继续做三五年,打造成某一学科的名师了,甚至于自己开培训机构了,一年几十万是正常的。按道理说女孩子,做教师,清闲,好听,好嫁人,好照顾家庭,一辈子就这样了也还是衣食无忧的。&/p&&blockquote&然而“我本来对这个行业也没有热情,做的事情并没有打从内心认同。表现出的工作能力还可以,无非还是有点责任心,吃人嘴短拿人手短。”&/blockquote&&p&几乎和题主一模一样的心态。我可以做老师,我喜欢小孩子,但是我总觉得憋着一口气,我不甘心于就一直如此,我觉得我的能量还没释放出来,我羡慕互联网行业紧张的生活节奏,我羡慕一线城市的多元化魅力,那和我的本身价值观更符合,更贴切。&/p&&p&同样的,舆论排山倒海的扑面而来。除了“转行穷三年”以外,更致命的是:&b&&u&北京遍地高手,你何德何能立足?&/u&&/b&&/p&&p&大多不敢转行的人,是死在了这句话上。你没有经验,没有人脉,没有技术,转行了就是一张白纸,和刚毕业的大学生没有区别,还可能会有更高的用人成本,你想去的那个行业凭什么要你?你自己是否能承受这个落差?&/p&&p&所以我不敢一概而论地说转行一定穷三年,每个行业千差万别,每个人的情况差别更大,你就为了一句顺口的段子作为圣旨去畏畏缩缩,活该一辈子没出息。去试试呀!&/p&&p&在我跳来北京的时候,试用期还要八折,确实薪水大幅度缩水。然而,但是,but,这是一周五天,晚上不用跑出去补课,如果单算时薪的话,和原先付出的劳动力相比,是大致相当的!并且,在这个飞速发展的行业,一旦你摸准了点,切进去,只需要两三年的经验,如果运气好点,混到了好的创业公司的期权和股票,那简直是火箭般地增长。穷三年?三个月都不一定需要。&/p&&p&我也曾经纠结过,对于前途和未来,每个人都是未知的迷茫的。有时候一失足难转百年身。确实会这样,确实有这么夸张。我有个叔叔,好好的事业单位二把手跳槽出来转行,本来积累好的人脉瞬间失灵,如今到处给人打工,高不成低不就,事业单位也回不去了。眼看着平步青云的职场被他玩次儿了。别说穷三年了,我估计十三年,三十年都是有可能的。这是基于对他个人能力和现状以及当地行业的分析得出来的,不要说我消极。那么,究竟该不该转行,人生的道路究竟该怎么选。&/p&&p&我的答案是:&b&&u&多线程操作,小马过河,不要鲁莽,粗中有细,勇中有稳。&/u&&/b&&/p&&p&想半路留学的,请先一边工作一边考雅思托福,看看自己到底几斤几两,能申请到什么样的学校,然后去该校论坛上多和前辈聊聊,问问实际的就业状况;&/p&&p&想半路换行业的,请先做好足够的市场调查,以及你自身的优势价值是否和行业匹配吻合。再不行,上招聘网站看看职业需求的热度以及整体的薪资水平。比如:&/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4a84f68b9c6b8db738bdf3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36& data-rawheight=&4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6&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4a84f68b9c6b8db738bdf3_r.jpg&&&/figure&&p&&br&&/p&&p&&br&&/p&&p&&br&&/p&&p&如果你觉得三五年后的薪资水平都不能令你满意的话,就不要转行了。。。同样的,你觉得职业需求的水平你达不到的话,也就算了,比如我还想做同声传译呢,但是我打死不会转行去做那个的,没这个金刚钻就别拦瓷器活了。去了会穷一辈子。&/p&&p&另外,从该行业的整体薪资水平和岗位提供的数量你也可以看出经济发展的真实趋势。凡是高速发展的行业,企业,都是在大幅度招人的,人才需求还没有饱和,你才可以赶紧顺风进入。如果只是零星的两三个岗位还是算了,万一做的不开心了,跳槽都没地方去。不要怕人才都一窝蜂扎进去。相信我,人和人的差别没那么巨大,只要机会足够多,会钻,&b&&u&瞎猫总会抓到死耗子&/u&&/b&的哈哈哈哈。&/p&&p&至于什么奔三了还追求什么梦想之类的这种屁话,你先去看看说这话的人自己什么水平,他的眼界,能力,是否丰富到足够指导你,入行也是这样,&b&&u&跟对人,比做对事,有时候影响更大&/u&&/b&。&/p&&p&也有很多人在做出这种纠结的选择的时候会去算一卦,我以前也会,直到我听到一句话送给你们共勉:&/p&&p&&b&&u&【牛人自带风水】 by &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www.zhihu.com/people/030bf5e6ac5& data-hash=&030bf5e6ac5& data-hovercard=&p$b$030bf5e6ac5&&@王豖&/a&&/u&&/b&&/p&&p&&br&&/p&&p&&br&&/p&&p&&br&&/p&&p&&b&&u&-----------------------------------------------------------------------更新的分割线---------------------------------------&/u&&/b&&br&评论中 &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www.zhihu.com/people/a1fe4f743fa7c063d071& data-hash=&a1fe4f743fa7c063d071& data-hovercard=&p$b$a1fe4f743fa7c063d071&&@快乐就好&/a&问:题主在文章的最后对于要转行的人士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多线程操作,小马过河,粗中求细,勇中有稳,我赞同题主说的,转行有风险,为了使代价降到最低,我们需要在一边工作的情况下一边结合自己的各方面条件包括能力,知识,人脉,自己的人生价值观等等以及转行的行业的发展情况以及岗位需求对自己做一个风险评估,自己能不能转行,不知道我说的对不对,这是我的理解,我在这其实想问两个问题,第一个,题主在论证转行有风险这句话时,举了两个列子,一个是自己转行成功的列子,一个是自己叔叔转行失败的列子,我的问题是题主能不能结合自己给转行人士提出的建议对这两个列子的结果做一个分析,为什么你自己转行成功了,而你叔叔转行却失败了,因为我想旁人来分析是一个答案,而题主自己做分析又是另一个答案,毕竟题主更了解你自己和你叔叔行的一个转行的过程,第二个问题,题主在文章最后一句话说到”牛人自带风水”,这句话不是很明白,百度上也找不到答案,还望题主点悟,题主有空解一下我的两个疑惑吧。&/p&&p&提问很有价值,我简单补充一下:&/p&&p&1.我叔叔是高材生出来进的体制,无限风光,顺风顺水,所以相当自负自信。而他选择的转行,是建立在保有现有光环和人脉资源的前提下去经商。然而一旦人走茶凉,人脉全部清零,之前在高位上的风光无两是被底下拍马屁的人给制造的幻觉迷惑了。他的转行的嫁妆是&b&&u&虚&/u&&/b&的,是寄托于权利之上的。而我现在并不能称得上转行成功,也十分踉踉跄跄,但是是可以存活发展下去的原因是,我转行的嫁妆是积累的影响力,以及形成的固有的网感,对文字的勉强的驾驭能力,对事物的一定的执行力。且这是从基层爬起的。可以理解为这是&b&&u&实&/u&&/b&的。而我叔叔是不可能从一针一线开始做起的。俗话说,&b&&u&车小好掉头&/u&&/b&。不是人人都是牛根生。再理解为铁饭碗是在哪里都有饭吃,而不是在一个地方吃一辈子。我叔叔的铁饭碗是后者,可他误以为是前者。而我不敢自称前者,但是填饱肚子还是有这个数的。因为我不像他我不是名校毕业,没有优越感,如果有必要,我可以上街发传单。而我叔叔肯定不会愿意的。&/p&&p&2.牛人自带风水还需要解释吗?当一个人具备了一定的素质,一套固定的做事方法,一副良好的心态,不论在哪里,做什么事情,都可以瞬间知识迁移。他不需要借助名言警句之类的来扰乱自己的心智和判断,更不会受困于“转行穷三年”这样的俗语纠结不已。祝好。&/p&&hr&&p&更多相关的文章请移步新书《跨越》,打通你的职业瓶颈。&/p&&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product.dangdang.com/.html&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link-card& data-image=&https://pic1.zhimg.com/v2-116ec774f0eb33addc19a30d9f1594a8_ipico.jpg& data-image-width=&350& data-image-height=&350&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跨越》(Lydia)【简介_书评_在线阅读】 - 当当图书&/a&
这个问题非常经典,又臭又长地来灌个鸡汤。先说我自己吧,我不是名校,背景一般,能力一般,在学霸如林的教师队伍中十分不起眼。但是凭借我不按常理出牌的教学风格,很受学生喜爱,很多小孩追着要我补课。出于教育局的规定避讳,我不能给自己的学生补课,于…
我不算是个学习大牛。但这几年来,我真想透了一套黄金自学方法,这方法让我学什么编程技术,甚至是不相关的业余才艺都能学得十之七八。&br&&br&这套方法如下:&br&&br&1. 去找一本「初级的实作方法」书,或者是去上大师开的「实作方法」课。快速的跟他们做,(请先一模一样的做,不要在这个阶段自作聪明地改,或者花过多时间去钻研底层理论)&br&&br&(不要花「边做边查理论」或「边做边修改成自己的样貌」,我晚点会解释。但这一点非常重要,千万别做一旦你做了,学习难度会爆升200% )&br&&br&2. 接着把「这份学习」成果去做一点修改。变成自己的东西。确保东西还能动。&br&&br&3. 去搞懂你在 step 1, step 2 到底做了哪些事情。然后洗掉重新练习,不看书自己做一遍。做到自己能够独立重制。&br&&br&4. 跟朋友炫耀你会了,让他们称赞你。&br&&br&五天重复这样的循环,你就学会了,而且可以掌握这套技术上手 60 分。&br&&br&&br&&b&&u&原理解释&/u&&/b&&br&&br&&br&&b&&u&一、Why、What&/u&&/b&&b&&u&、How&/u&&/b&&br&&br&我解释一下这套方法背后的哲学:&br&&br&人人都会想要「边做边查理论」的原因是:&br&&br&1. 初学者都有个毛病。想跟大师学,或者一开始就着急想要知道底层知识,否则心中会有股「浓浓的恐惧」,害怕不学好基础,事情会搞砸。 (这也怪伟大的工业教育把你混淆了)&br&&br&2. 你在别的领域自学成材,一开始是乱七八糟学起来的,站起来后发现自己基础知识不足,所以学得很艰辛。所以你觉得下次学习,我一开始就把基础知识补足,下次铁定学习得飞快。&br&&br&事实上人类学习最快的方式是:「模仿以及重复」。&br&&br&1. 模仿别人怎么做&br&2. 利用反覆练习,建立肌肉记忆&br&&br&事实上就算初学者不明道理去学一样东西,依样画葫芦,肌肉是可能还记得当初做什么的。而且学习者甚至可以从肌肉记忆中将当初的挫折与学习理论产生的顿悟连在一起,产生更强的记忆作用的。 (这里我提供一个连结,台湾有个精神科医师,向我学 Rails 开发,后来他课后写了一篇心得,说我提到的这事是真有科学根据的,叫 Ebbinghaus forgetting curve )&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a9412beaf73dac_b.png& data-rawwidth=&1085& data-rawheight=&84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5&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a9412beaf73dac_r.jpg&&&/figure&&br&&br&而我在这里另外要介绍一个概念「What, Why, How」&br&&br&工业教育一直洗脑我们需要「读基础」(Why)才能「做出东西」(What)。这事实上是错的。因为这个 Why 不是你的,甚至对你来说,是「未知的」。很多人大脑打结或充满挫折是因为:真的没法以「未知解释未知」。&br&&br&而 99% 人学不会一项技能的原因是因为:「挫折感太大」。&br&&br&所以当一开始学习时,千万别触发 Why -& What -& Why -& What 回圈。&br&&br&而应该要是 What (重复 3 遍) -& Why -& How (独立重制步骤)。&br&&br&这里我什至可以举两个例子让各位明白:&br&&br&1) 人人都说外国语言是最难学的。为什么?原因不为啥,人人熟知的母语恰巧是一门自己精熟却不察觉的「技术」。而你在尝试学「新的技术」时,会不自觉地想把「未知」remap 成「已知」。这时候就会不小心启动「Why -& What -& Why -& What 回圈」,接着你又会更慌,就去查词典试图想跳通,这更惨,直接就把脑子烧了。&br&&br&大家现在最推崇的学外语方法是什么?简单啊,搬去外国住啊。你每天模仿别人点餐买东西,跟朋友混在一起讲,这就学会了。不需先懂「文法」才能学会「说话」对吧。&br&&br&2) 我是很早沾技术的程序员,在 git 之前我们团队用 svn 管理代理(2007 前)。 2008 git 开始火起来之后,我们前辈说,那大家来换使用 git 吧。结果我们台湾这些早期学技术的大牛,当时学起 git 起来巨慢,大概要快一个月才能习惯。 (因为我们一直想要理解两者不同的逻辑,并产生映射)&br&&br&但是现在新手程序员,他要是没有三天看完教程学会 git,肯定我们会把它们开了,对吧?&br&&br&很多时候你教一张完全白纸的同事学编程或做事方法,他肯定比「要改行的同事」来的快吧。一样的道理。&br&&br&&b&&u&二、建立早期成就感,取得正向回馈&/u&&/b&&br&&br&&br&这是 「4. 跟朋友炫耀你会了,让他们称赞你。」的原因。&br&&br&真要说,人们变成一间商店的死忠客户(不论服务是否好坏),与养成一个习惯都是有 pattern 的。 ,在 &Membership Economy& 与 &Power of Habit“ 二书,都有一套同样的公式。&br&&br&Step 1: Remove Friction (消除疑虑与挫折)&br&Step 2: Deliver Immediate Value (立刻感受价值)&br&Step 3: Reward desired behavior (根据行为得到奖赏)&br&&br&任何「设计者」只要运用这个公式机制,就可以让「目标用户」产生「习惯」。&br&&br&曾经我认为,人要「学会」一件技术必须要有「天赋」。后来我一直不断实验探索这个问题。才渐渐发现「天赋」是个伪命题。真的根本不需要「天赋」。&br&&br&而是在学习新一门技术时,给定的初始条件,是否有办法触发「习惯」的这个「回圈」。&br&&br&比如说以下条件都可以大大把学习者尽量推向这个回圈:&br&&br&* 跟大师学习 (教学、习题都非常有一套)&br&* 结业马上能做出成品&br&* 朋友称赞你,感受自己是个天才 (即便不是)&br&&br&当人沉迷在这件事上,自然而然就会产生「热情」,「热情」又会推动你燃烧自己,最后你会认为这也许是「天赋」。&br&&br&当然真正「天才」与「努力的大牛」是有差距的,但社会上更多的是「努力的大牛」,但变成大牛却是真真正正的有方法的。&br&&br&这里我什至能够举几个例子:&br&&br&1) 人人都会沉迷电动刷手游对吧。但你能说自己是对电动有「热情」吗?不,那是厂商「设计」你的。现在开始,你可以仔细观察电玩的 &onboarding& (新用户引导)机制。是不是符合这样的公式:&br&&br&Step 1: Remove Friction (消除疑虑与挫折)&br&Step 2: Deliver Immediate Value (立刻感受价值)&br&Step 3: Reward desired behavior (根据行为得到奖赏)&br&&br&然后让你无意识的产生「习惯」,最后莫名奇妙就砸钱沉迷了。&br&&br&2) 长久以来,我一直认为自己是音痴,这辈子肯定是学不会弹钢琴了。小时候学钢琴贵,小学又只教直笛,国中教口琴。但来来去去我只能吹儿歌超没劲。&br&&br&我因为最近一年在搞程序员培训,一直在精进培训方法,试图找到公式。后来听说「智能钢琴」一类的 App 很魔的,会让人玩下去就沉迷,莫名其妙就学会弹钢琴。&br&&br&就想来研究他们怎么设计的,所以我下了 Simply Piano。结果这鬼东西真让我三天学成了双手弹和弦,现在我每天都觉得自己像是音乐天才一样。&br&&br&(好吧,比起真正从业人员,我程度还是很差,别笑我了。但三天就能双手弹琴弹和弦看复杂的谱,真让我觉得有莫大成就感)。&br&&br&我观察这个游戏设计有几点非常有趣,如何把我拐到这个境界的:&br&&br&a. 关卡制。我一向对破关卡有强迫症。没破当下这一关我会很不爽。&br&b. 马上带来的成就感。每一关的机制很小。&br&&br&会教一个 minimal action knowledge,然后藉由用这个技能破关。 minimal action knowledge 如:&br&&br&右手单音 -& 右手三音 -& 右手五音 -& 左手单音 -& 左手三音 -& 左手五音 -& 视谱技巧 -& 双手联弹 -& 和弦 -& 双手和弦。所以我现在会了好多個和弦。&br&&br&而在这当中他让我建立了:&br&&br&* 长期的成就感:每一个大关的大魔王是一首很好听的流行歌。我弹了冰与火之歌,Sugar,Baby,70-80 年代乐团金曲。弹完之后让我有感到天才的感觉&br&&br&* 肌肉记忆:&br&&br&每当教了一个小技巧之后,就会有一个 10 小题的练习关卡,让你一路弹下去,把刚刚教的技巧练至少 5 遍以上。突然间我的手就自然会弹了。&br&&br&&br&&b&&u&总结&/u&&/b&&br&&br&所以我发现学习一门新领域的技能(甚至是你觉得自己没有「天赋」的领域)真是有窍门的。不怕笑的,反而有一些「反常识」总结与步骤:&br&&br&1. 花钱找大师上课。或者是找「快快乐乐学习」书籍。让自己快速建立基础。&br&2. 初期不加强基础,反而著重在熟练做个 4, 5 遍。&br&3. 用 minimal action knowledge 建立一个 minimal braggable product (最小可炫耀作品)&br&4. 时时让自己学习时开心有成就感,别死逼自己。&br&&br&这样你就能在新领域,最速「学会」。&br&&br&不要再相信什么 10000 小时刻苦学习。该相信的是 20 小时开心「练习」。&br&=====&br&&br&一個月後,羅輯思維出了一集:怎么样成为一个高手 183
&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v.youku.com/v_show/id_XMTY4OTY3NjU3Ng%3D%3D.html%3Ffrom%3Dy1.7-1.2&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v.youku.com/v_show/id_X&/span&&span class=&invisible&&MTY4OTY3NjU3Ng==.html?from=y1.7-1.2&/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
我不算是个学习大牛。但这几年来,我真想透了一套黄金自学方法,这方法让我学什么编程技术,甚至是不相关的业余才艺都能学得十之七八。 这套方法如下: 1. 去找一本「初级的实作方法」书,或者是去上大师开的「实作方法」课。快速的跟他们做,(请先一模一…
5.15开通分答,到现在,使用了7天,回答了129个问题,被采纳3个提问,赚了2592元(还在不断增长中,因为所有回答包括提问一直在被偷听)。&br&&br&&p&提问多种多样,可真够考验人的,甚至包括如何练习写字,也幸亏平时兴趣广泛,知识积累比较丰厚,所以能够应付裕如。因为这些提问,也更加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br&&br&通过这些问题的思考和回答,我觉得口才也有精进。60秒的训练,如同电梯测验(麦肯锡训练陈述的方法:“在乘电梯的30秒内清晰准确地向客户解释清楚解决方案”)一样,反复进行,就可以帮助提升逻辑思考能力、快速组织能力和表述能力。&/p&&p&最开始的时候,我回答一个问题可能需要5分钟,而到了后来,可能一个问题平均只需要3分钟就够了。现在早晨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打开分答回答问题,因为一般总会有几个问题待回答。&br&&br&秋叶问我,几天来为赚几百元的零花钱乐不可支觉得真划算吗?&br&&br&我觉得划算,觉得很好玩,这就够了。&br&&br&划算与否,每个人有自己的算法,我通过分答回答提问,既赚到了钱,也帮到了人,让自己的知识发挥了用场,本身就是一个很开心的事情。另外我也去偷听了很多内容,不少内容也觉得非常受益,因为付费与否,的确不一样,通常来讲要比免费更加认真,毕竟有一个隐形的商业契约在里面,另外,被提问的人,通常也都会注重自己的个人品牌,所以并不会有很多特别水的答案。&br&&br&事实上,这就是一个大游乐场,每个人各取所需就行了,想求知的就求知,想娱乐的就娱乐,有人出招,有人接招,大家又学了习,又开了心,不是挺好吗?&br&&br&今天回答了一个问题,在豆瓣上收到回馈:&br&&/p&&p&刚刚跟你提问了关于自由职业者转变的问题,很快收到了你的回复很开心。分答如果有回复功能就好了。秋水老师,关注你很久了,也不记得到底是先认识的秋叶老师还是你,有一段时间还误以为你俩是同一个人,后来才知道你们是朋友。 &/p&&br&&p&谢谢你的中肯回答,我会开始做准备! &/p&&p&希望有一天,我的朋友圈里也有你,能看到你每天正能量的动态,能成为牛人中的一员。 &/p&&p&祝生活顺心^_^ &/p&&p&&br&我看了以后也很开心。&/p&&br&&p&我的玩法并不限于此,我写了《&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mp.weixin.qq.com/s%3F__biz%3DMjM5NTA5NjU0MA%3D%3D%26mid%3D%26idx%3D1%26sn%3D4e19af3a63ea30ascene%3D21%23wechat_redirec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你还不知道什么是分答的时候,别人已经用知识赚了上万元!&/a&》文章后,发在微信公众号上,获得了276元赞赏,又被果壳网和分答转载,增加了几百订阅用户。发在微博上,也被@姬十三 转发,带来了近万的阅读量。&br&&br&在我的微信公众号菜单上最右侧,我也增加了分答的页面。&br&&/p&&p&未来还可以怎样?&/p&&p&非常多的可能性,比如做成一个问答库啊!&/p&&br&&p&当初在行入驻深圳,我也是用很短的时间内玩转在行:&br&&/p&&p&入驻&br&拍专业照片&br&通过自己的微信公号和微博宣传,引发粉丝约见。&br&撰写体验文章,获得姬十三转发。&br&在短时间内密集地试验各种方法:&br&一对一约见、连续约见(有次在一个地方全天分别约见了4位学员)、一对多私房课、线上分享课、远程约见,目前为止,除了私教课,我都试过了,私教课是因为缺少时间进行,以后有机会还是要试的。&br&&br&优步,我也是这样玩的。&br&从第一次乘坐到现在,至少有几百次了,我不仅是做为乘客,同时会深入到背后去研究共享经济,结合在行的体验,做成在线分享课程,直到现在,我一直是用优惠码(uberqiushui)换来的乘车金和优惠码乘车,没有花到自己的钱,而同时也有很多人因为我的优惠码而受惠,获得首次乘车免费机会。&br&&br&我记得当时也有人问我,和对分答一样的担忧:&br&万一优步停掉了呢?&br&&br&停掉就停掉啊,这对于我们用户来说,并没有多大的影响。&br&&br&一个好的产品,而且赶在天时、地利、人和的恰当时候出现,肯定可以走得很远,它的命运本身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我们有没有足够的知识支撑以及敏锐力,能够把握住这些机会,尤其是产品发布时最宝贵的红利期。&br&&br&很多人害怕这些新事物是广告,害怕上当受骗,其实,这也是太强的自我保护意识作祟。&br&&br&我也不好评价这种心理。&br&&br&倒是想起以前经历的一个事。&br&一位朋友对另一位朋友很高兴地说:如果在百度搜索我的名字,第一个就是我啊!&br&另一位朋友很冷静地说:除了你以外,谁还会去搜你的名字呢?&br&&br&我们有时候把自己看得太重,仿佛整个世界的人都在想着法儿来骗自己,然而真的,其实我们可能并没那么重要。我们的重要度,不过是对家人等在乎自己的人才有作用,对很多其他人来说,可能什么也不是。所有平台需要用户,但也会筛选,有些用户,要了可能也是麻烦,就好像有些粉丝希望我做这个做那个,经常给我人生指导意见,面对这些关心,我总是礼貌地回复说谢谢然后希望取关。&br&&br&也有人高冷地说:真正赚钱的是平台,你们这些人都被人家玩了。&br&记得马云说过一句话,原话忘记了,大意是这样:如果我们帮别人赚500块钱,别人当然愿意给我们50块。&br&我通过在行和分答已经赚了几万块钱,当然不在乎他们提成10%,何况目前也只是分答有提成机制,在行还没有。&br&只知道索取和永远在防范别人赚自己钱的人,都是不容易赚到钱的。&/p&&br&&p&是时候改变我们对知识的看法了&/p&&br&&p&知识和普通的商品相比,有一些特殊之处。&br&&/p&&p&&br&知识最主要的特性是:可再生可重用。&br&&br&一般商品,往往是有使用期限的,知识也有,不过,相比商品,再生性和重用度都要好很多,比如《论语》到今天,仍然是经典。&br&&br&实体的物质不一样,比如你买了一个苹果,吃完以后,这个苹果的本体就消失了,就算有苹果的种子或者可扦插等方式繁殖,已经不再是这个苹果。&br&&br&但是,知识可以不断传递,无论是口口相传还是经由某些载体,可以长久流传。&br&你三年前写下的文章,今天也许还可以为你带来财富。&/p&&p&你六天前的提问,现在由于有人偷听,仍然在帮你赚钱。&br&&br&你有一个苹果,送了给人,你就没有了,你有一些知识,你分享给人,自己并无损失,反而可能会因为你的分享,获得了别人的感激(精神效益)和收入(经济效益),也造福于社会(社会效益)。&br&&br&人的颜值会随着岁月而衰减,知识却可能随着阅历而增值(前提:头脑不僵化)。必须坦率地说,有些人虽然还年轻,但是面对知识,面对新事物,却如一些老人一般老气横秋,反而有些老年人,与时俱进,始终抱有好奇心。我有位年近90岁的忘年交,有段时间研究摄影,那真是相当专业,他还把自己的摄影作品做成PPT,加上配乐,水平相当高超。&br&&br&&/p&&p&知识经济时代,互联网上,每一个人都同时是知识的创造者和消费者,既花钱也赚钱,这样交织的关系,使每一个人网罗其中。在共享经济中尤其如此,一个人可以既是优步司机,也会在某些时刻做为乘客,一个在行的行家,可以为他人提供咨询,也可能因为自己的需求而向其他行家请教。&br&&br&我很喜欢分答的这个设计:因为他人的偷听,而使知识持续增值。&br&你睡了,但你的提问和回答,都在帮你赚钱。&br&&br&这样的平台,只是大V们的舞台吗?&br&不尽然。&br&我们有位在线课程的学员@KK英语大爆炸 ,开通了分答(名字叫KK花花)以后,接到了不少关于英语方面的提问,把她忙得不亦乐乎,由于回答被偷听得多,又被分答推上了热门榜,就更加水涨船高,她给别人的提问也很火,被偷听多次。&br&普通人凭着一技之长,怎么就不能拥有更好的机会呢?&/p&&br&&p&所以问题其实是:&br&你的一技之长是什么?&br&&br&最后,我想分享凯文o凯利《未来的七个趋势》里提到的关于问题的重要性:&br&第七个趋势,问题会变的更重要。通常来讲,知识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在网上检索就能获得的,另一种是要经过训练才获得的。在未来,人类的这两种知识都会被人工智能超越。就拿现在来说,百度、谷歌已经基本可以给我们找出任何问题的答案了,那未来,这种情况只会被越来越强化。技能训练这块呢,现在,人工智能就能打败专业围棋手了,未来,一切技术更是不在话下。所以,在未来,一个好问题会变成稀缺品,因为想出一个让人大开脑洞的问题的能力,是人工智能无法企及的,也是未来人类具有的最大优势。&br&&/p&&br&&p&最后,附上一个自己做着玩的小海报,有问题可以来问我(因不涉及商用,所以也不算侵犯版权):&/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104c3dbac5f4c9186bbc9956abe9060c_b.jpg& data-rawwidth=&960& data-rawheight=&9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104c3dbac5f4c9186bbc9956abe9060c_r.jpg&&&/figure&
5.15开通分答,到现在,使用了7天,回答了129个问题,被采纳3个提问,赚了2592元(还在不断增长中,因为所有回答包括提问一直在被偷听)。 提问多种多样,可真够考验人的,甚至包括如何练习写字,也幸亏平时兴趣广泛,知识积累比较丰厚,所以能够应付裕如。…
&p&——&br&何为相见恨晚的知识?这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答主基于个人的知识和经验积累,试着分享一份重要知识列表,无法做到全面,但求言之有物。&/p&&ul&&li&&b&回答太长,不想读?&/b&&/li&&ul&&li&有空再读。记住四个字&b&“回归专注”,你就赚了&/b&&br&&br&网上虽然有知识宝藏可挖,但也有刻意吸人眼球的“垃圾信息”。若被这些垃圾信息吸引,很可能陷入思绪紊乱和内疚!&br&&br&【上网时请珍惜超链接的点击动作,不要漫不经心。】&br&每多点一次,思维关注点就偏离一点,想做的事就耽搁了一些……&br&连点三次后,可能会迷失方向,陷入无序信息的黑洞!!&/li&&/ul&&/ul&&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f5b6fbca9bbf0e61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42& data-rawheight=&37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2&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f5b6fbca9bbf0e61_r.jpg&&&figcaption&小心,别陷入无序信息的黑洞&/figcaption&&/figure&&ul&&ul&&li&如何做到&b&回归专注?&/b&&/li&&ul&&li&如果闲来无事,只是想通过上网漫游寻找某种&b&意外的舒适感或收获新情报&/b&:那么请牢记——&b&凡事有始必有终(Everything That Has a Beginning, Has an End)&/b&&br& 如果没想好上网漫游的活动何时停下来,怎样停下来,&br&&br&那么请在看到这则回答时【立刻停下来】&/li&&/ul&&/ul&&/ul&&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1b07d12d1354dbd75d78fba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1b07d12d1354dbd75d78fba_r.jpg&&&/figure&&ul&&ul&&ul&&li&如果是&b&替别人做事时&/b&失去耐心上网闲逛,那么请亲口说出自己当下&b&正在做什么事,自觉难度如何?&/b&&br&&br&如果&b&相对于自己当前的技能水平,这事的难度过高或者过低&/b&,那么试着与那人商量,逐步调整任务难度,&b&直到难度比自己技能水平略高一点,就有可能专注进去&/b&。可参考 &/li&&/ul&&/ul&&/ul&&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5%25BF%%25B5%%E8%25AB%2596&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link-car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心流理论 - Being in the flow&/a&&ul&&ul&&ul&&ul&&li&举个例子:&/li&&ul&&li&漫不经心地浏览网页,不求收获新知 =& 难度过低易迷失;&/li&&li&点开十多个超链接之后,还想保持阅读重点 =& 难度过高易内疚;&/li&&li&集中精力阅读单一主题&b&“如何看懂知识地图” &/b&=& &b&难度略高&/b&,容易专注进去&br&上述建议并不是答主的突发奇想,请看动画视频 &/li&&/ul&&/ul&&/ul&&/ul&&/ul&&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link-card& data-image=&https://pic3.zhimg.com/d7bba9dacf72c1ccfe53a12_180x120.jpg& data-image-width=&300& data-image-height=&188& class=&internal&&丹尼尔·平克在《驱动力》这本书里描述的工作驱动力究竟是什么?&/a&&ul&&ul&&ul&&ul&&li&你会发现高效的工作/学习的特点:&b&一要有自主权、二要熟练、三要有目的&/b&&/li&&/ul&&/ul&&/ul&&/ul&&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81ad0d42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45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81ad0d42_r.jpg&&&/figure&&ul&&ul&&li&如何才能彻底改变旧习惯,让自己更长时间地保持专注?&/li&&ul&&li&首先可参考【&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永持正念(Mindfulness)- 逝水的回答&/a&】&/li&&li&其次,请试着了解并且参加“葛印卡老师的内观禅修课程”&/li&&/ul&&/ul&&/ul&&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link-card& data-image=&https://pic3.zhimg.com/v2-cbb7fbaca37ae74d1ec9ede_120x160.jpg& data-image-width=&500& data-image-height=&774& class=&internal&&希望平复乱糟糟的情绪?这个方法值得一试。&/a&&ul&&ul&&ul&&li&内观禅修(Vipassana Meditation)是一种非常具体、通用而且实用的修炼方法。除了能让自己更长时间地保持专注,还会有更多超出想象的益处(特别说明:葛印卡老师的十日内观课程并不是宗教活动)。&/li&&/ul&&/ul&&/ul&&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f995e334aa6dbd8e93c5ae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77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f995e334aa6dbd8e93c5ae_r.jpg&&&/figure&&ul&&li&&b&言归正传,相见恨晚的知识&/b&是怎么回事?&br&1. 很可能是突然想解决一个问题(比如交友赚钱、治病等),但是发现需要掌握专业的知识才能做好它。&br&2. 以前可能从未听说过这种专业知识,或者虽然听过但是没有及时学起来。&br&3. 眼下这个时刻,内心特别想用它迅速解决问题,但却做不到,所以着急又懊恼。&br&&/li&&li&&b&怎样减少相见恨晚的情绪?&/b& &/li&&ul&&li&通过读书与交往增长见闻和经历,&b&拓宽视野&/b&&/li&&li&通过沉思与内心反省,&b&发现自身知识缺失&/b&&/li&&li&发现知识缺失后&b&立刻开始学习&/b&&/li&&li&学习不下去时&b&主动寻求智者点拨&/b&&/li&&li&因自律太差或遭遇人生变故导致以上方法都无效时,&b&勇敢面对别逃避&/b&&br&&/li&&/ul&&li&人类知识浩如烟海,&b&如何早点发现自己最需要的知识?&/b&&/li&&ul&&li&行万里路,要靠出行地图,读万卷书,要借助 &b&知识地图&/b&。&/li&&li&知识地图是什么样的?在哪里可以看到?&/li&&ul&&li&知识地图大部分存在于专家的头脑里,它的样子不固定,只能粗略地画出来。为了搞清楚知识地图是什么,应当先试着了解人类知识的概貌,以及人们对“知识海洋”的常见探索路径,请打开以下介绍资料阅读:&/li&&/ul&&/ul&&/ul&&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pimgeek.github.io/chat/what-is-phd/&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link-car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对话泡泡学知识:什么是博士?(大屏版)&/a&&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pimgeek.github.io/chat/what-is-phd-m/&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link-car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对话泡泡学知识:什么是博士?(手机版)&/a&&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ruanyifeng.com/blog/2010/08/illustrated_guide_to_a_phd.html&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link-car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什么是博士?(静态网页版,阮一峰的网络日志)&/a&&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cb245e20b0c2f781fea56a37edfee265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cb245e20b0c2f781fea56a37edfee265_r.jpg&&&/figure&&p&&br&&/p&&ul&&li&&b&既然人类知识是有边界的,那么在今天有哪些值得关注的前沿知识?&/b&&/li&&ul&&li&在庆祝 &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en.wikipedia.org/wiki/Science_%28journal%29&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CIENCE&/a& 创刊 125 周年之际,该刊杂志社公布了 125 个最具挑战性的科学问题。简单归纳统计这 125 个问题,其中涉及生命科学的问题占 46%,关系宇宙和地球的问题占 16%,与物质科学相关的问题占 14% 以上,认知科学问题占 9%。其余问题分别涉及数学与计算机科学、政治与经济、能源、环境和人口等。在今后 1/4 个世纪的时间里,人们将致力于研究解决这些问题。&br&其中,答主最关注的两个问题是:&br&&b&001. 宇宙由什么构成?002. 意识的生物学基础是什么?&/b&&br&其余问题分别是:&br&003 为什么人类基因会如此之少?004 遗传变异与人类健康的相关程度如何?&br&005 物理定律能否统一?006 人类寿命到底可以延长多久?&br&007 是什么控制着器官再生?008 皮肤细胞如何成为神经细胞?&br&009 单个体细胞怎样成为整株植物?010 地球内部如何运行?&br&011 地球人类在宇宙中是否独一无二?012 地球生命在何处产生、如何产生?&br&013 什么决定了物种的多样性?014 什么基因的改变造就了独特的人类?&br&015 记忆如何存储和恢复?016 人类合作行为如何发展?&br&…… 详见 &/li&&/ul&&/ul&&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cj.sina.com.cn/article/detail//395010&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link-card& data-image=&https://pic2.zhimg.com/v2-8cd1fb281b7d94e4aaae515_180x120.jpg& data-image-width=&640& data-image-height=&44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全世界最前沿的125个科学问题&/a&&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65ccdb0e64c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111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65ccdb0e64c_r.jpg&&&/figure&&ul&&li&&b&知识地图究竟是什么样的?是否有人绘制过?&/b&&/li&&ul&&li&&b&欧洲启蒙运动时期就有人绘制过——狄德罗与达朗贝尔:人类知识全图&/b&&/li&&/ul&&/ul&&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quod.lib.umich.edu/d/did/tree.html&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link-card& data-image=&https://pic4.zhimg.com/v2-f07c5a4d2cccaaa2f6ec8b6dda8b508f_180x120.jpg& data-image-width=&384& data-image-height=&10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The Encyclopedia of Diderot & d'Alembert Collaborative Translation Project&/a&&ul&&ul&&li&若希望看中文介绍,可参考一则知乎专栏文章学习:(感谢 &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www.zhihu.com/people/38e9d62dd391bf8d7da50& data-hash=&38e9d62dd391bf8d7da50& data-hovercard=&p$b$38e9d62dd391bf8d7da50&&@莫祥熙&/a& 贡献链接)&/li&&/ul&&/ul&&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link-card& data-image=&https://pic2.zhimg.com/8d50707fdaaad44aba0.jpg& data-image-width=&785& data-image-height=&1080& class=&internal&&莫祥熙:狄德罗和达朗贝尔之树&/a&&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9f6ce12d1267d10fbd7f576f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174& data-rawheight=&164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74&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9f6ce12d1267d10fbd7f576f_r.jpg&&&/figure&&p&&br&&/p&&ul&&li&上面的知识图脉络太多?年代太久?想看到&b&更简明,更现代的知识地图?&/b&&/li&&ul&&li&其一:请浏览 &b&&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learn-anything.xyz/learn-anything&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Learn Anything&/a&&/b& 在线思维导图,里面包含了各种主流学科的入口,并且在不同的知识节点之间建立了关联关系连线,便于学习者理顺各类知识之间的大概关系(图中所有内容开源并且公开发布到 GitHub 以便更多的人不断参与内容贡献工作,目前大部分内容都是英文的)。&/li&&/ul&&/ul&&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learn-anything.xyz/learn-anything&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link-car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Learn Anything&/a&&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c0921bef97cf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338& data-rawheight=&59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38&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c0921bef97cf_r.jpg&&&/figure&&ul&&ul&&li&其二:请参考 &b&自然科学的层次结构图&/b&&br&以下内容非原创,转载自科学松鼠会 &b&作者:曼斯·雷德&/b&&/li&&/ul&&/ul&&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songshuhui.net/archives/74603&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link-car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二十世纪最“反直觉”的伟大生物学发现:化学渗透&/a&&p&…… 自然科学中的各个领域,并不是齐头并进的,其中一些学科是另一些的天然基础。最主要的一个层次系统是这样的:&br&&br&&b&  物理学 → 化学 → 生物学 → 医学,人类学,心理学 → 社会科学&/b& &br&&br&越前面的越基础,每一种科学也许人类开始认识的时候是独立的,但追究到深处,你总是会发现你需要前面一层的大量知识才能产生认识突破。……”&/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88eb063caceb975be94bfa2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20& data-rawheight=&28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20&&&figcaption&自然科学的层次结构,示意图&/figcaption&&/figure&&ul&&li&手头已有知识地图,&b&怎样才能快速定位到自己最需要的具体资料?&/b&&/li&&ul&&li&善用图书馆,搜索引擎等信息检索手段。尤其在互联网上,&b&要掌握从海量资料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技能。&/b&关于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请参考以下教程和文章:&/li&&ul&&li&初级使用技巧&/li&&/ul&&/ul&&/ul&&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pimgeek.github.io/chat/google/&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link-car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Google 搜索引擎使用入门(大屏版)&/a&&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pimgeek.github.io/chat/google-m/&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link-car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Google 搜索引擎使用入门(手机版)&/a&&ul&&ul&&ul&&li&进阶使用技巧&/li&&/ul&&/ul&&/ul&&a href=&http://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link-card& class=&internal&&如何找到物理定律的英文原始文献?&/a&&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hintsnet.com/pimgeek//what-useful-info-could-we-find-with-the-help-of-google/&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link-card& data-image=&https://pic3.zhimg.com/v2-2a24496b41cabd605e1e24eebdx120.jpg& data-image-width=&2000& data-image-height=&1200&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善用 Google 搜索引擎,我们能找到哪些有用的信息?&/a&&ul&&ul&&li&&b&鉴于目前国内访问 Google 不顺畅,建议采用替代网站访问:&/b&&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dynalist.io/d/vTe7R1Lb7fg7_udlLuYe-Hke%23z%3DznQmF-tePHvb0A3QSrZ1ySBV&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Google 镜像&/a& &/li&&/ul&&/ul&&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80fa4bcab0351fdccb69c66fb55dcd00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44& data-rawheight=&18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44&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80fa4bcab0351fdccb69c66fb55dcd00_r.jpg&&&/figure&&ul&&li&随时都能从网上找到一些具体资料了,怎样把随手找到的资料尽快整理起来,&b&而不是仅仅放进浏览器收藏夹然后再不问津呢&/b&?&/li&&ul&&li&推荐一款数字化笔记工具 Workflowy,特别适合探索式学习者:&/li&&/ul&&/ul&&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link-card& data-image=&https://pic4.zhimg.com/dfccd1db07eb0a8f627a7_ipico.jpg& data-image-width=&1034& data-image-height=&1080& class=&internal&&如何玩转 WorkFlowy?&/a&&ul&&ul&&li&利用它,你可以把手头的资料&b&按照个人的学习目的,灵活便捷地整理起来&/b&。(也可以使用 &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dynalist.io&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dynalist.io&/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a& ,支持 Markdown 语法和直接贴图)&/li&&/ul&&/ul&&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2ba96c977c206a590794fbd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253& data-rawheight=&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53&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2ba96c977c206a590794fbd_r.jpg&&&/figure&&ul&&li&资料找到了,也得到了个人化的整理,&b&接下来该如何阅读呢?&/b&&/li&&ul&&li&读一读莫提默·J. 艾德勒的&b&“如何阅读一本书”&/b&&/li&&/ul&&/ul&&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ook.douban.com/subject/1013208/&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link-car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如何阅读一本书 (豆瓣)&/a&&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9ad9c7e1d74da6c871699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312& data-rawheight=&42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12&&&/figure&&ul&&ul&&li&关于网络阅读,请参考这则博客文章:&/li&&/ul&&/ul&&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pimgeek.github.io/jekyll/.html&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link-car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如何高效地使用电脑和网络 · 思圆笔记(BETA)&/a&&ul&&li&阅读策略有了,&b&先从哪个门类学起呢?&/b&&/li&&ul&&li&不确定学什么的话,可以先了解自身——学心理学,然后再沿着知识地图,向其它门类延伸。请参考这则博客文章:&/li&&/ul&&/ul&&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mindhacks.cn//escape-from-your-shawshank-part1/&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link-car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逃出你的肖申克:为什么一定要亲身经历了之后才能明白? by 刘未鹏&/a&&ul&&li&&b&心理学有什么用?&/b&不做心理咨询师也值得了解吗?&/li&&ul&&li&心理学在生活中有很多用处,比如:&/li&&ul&&li&买卖东西为何要设法让对方先开价?好消息与坏消息是否应该一起讲出来?看了《奚恺元:&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ook.douban.com/subject/1874488/&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别做正常的傻瓜 (豆瓣)&/a&》就明白了。&/li&&/ul&&/ul&&/ul&&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ook.douban.com/subject/1874488/&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link-car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别做正常的傻瓜 (豆瓣)&/a&&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baf5eda56fad885ca7fb17c479b99c7a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327& data-rawheight=&40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27&&&/figure&&ul&&ul&&ul&&ul&&li&作者奚恺元个人介绍:&/li&&/ul&&/ul&&/ul&&/ul&&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news.sina.com.cn/s//.shtml&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link-car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奚恺元和他的幸福学&/a&&ul&&ul&&ul&&li&为什么有些人总带着有色眼镜看人?为什么事故现场围观的人越多时出手帮忙的人越少?《戴维·迈尔斯:&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ook.douban.com/subject/147665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社会心理学 (豆瓣)&/a&》会给出讲解。&/li&&/ul&&/ul&&/ul&&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ook.douban.com/subject/1476651/&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link-car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社会心理学 (豆瓣)&/a&&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7b88bcccde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320& data-rawheight=&39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20&&&/figure&&ul&&ul&&ul&&li&发现自己有缺点为何不想主动承认?为什么仅仅被人言语拒绝也会有刺痛感?伤自尊时吃止疼片能缓解吗?认知神经科学中的“社会性疼痛”理论会给出有趣的解读。请参考另一个知乎回答:&/li&&/ul&&/ul&&/ul&&a href=&http://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link-card& class=&internal&&人都有弱点和黑暗面,为什么人们又习惯于惧怕暴露脆弱的一面?&/a&&ul&&ul&&ul&&ul&&li&英文好的读者请直接参考外文问答网站:&/li&&/ul&&/ul&&/ul&&/ul&&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cogsci.stackexchange.com/questions/3239/what-are-the-effects-of-social-rejection-on-the-brain&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link-car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What are the effects of social rejection on the brain? - Neurobiology&/a&&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18e4a97bacbf29deb464c6ac49781c2d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948& data-rawheight=&71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48&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18e4a97bacbf29deb464c6ac49781c2d_r.jpg&&&/figure&&ul&&li&看了社会性疼痛理论,感觉奇怪吗?&b&为何身体疼痛和情绪疼痛由同一脑区承担,导致肉痛心痛傻傻分不清?&/b&&/li&&ul&&li&想知其所以然,就要进入比心理学更低靠前一层的生物学寻找解答了:演化生物学和演化心理学会给出靠谱解释。&/li&&ul&&li&《迪伦·伊凡斯:&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ook.douban.com/subject/2157064/&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演化心理学引论 (豆瓣)&/a&》以漫画形式解释了人们在生物演化中形成的一些有趣的心理机制。(下图试图说明:腰臀比例为 0.7 很可能是人类公认的美女标准)&/li&&/ul&&/ul&&/ul&&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ook.douban.com/subject/2157064/&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link-car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演化心理学引论 (豆瓣)&/a&&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7f170caf06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95& data-rawheight=&69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5&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7f170caf06_r.jpg&&&/figure&&p&&br&&/p&&ul&&ul&&ul&&li&《刘夙:&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15yan.com/story/9I0QMqv99QO/&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新著世界科学技术文化史&/a&》虽然以科学、技术和文化的发展史为主题,但其中有很多演化心理学相关的讲解。&/li&&/ul&&/ul&&/ul&&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15yan.com/story/9I0QMqv99QO/&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link-car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新著世界科学技术文化史&/a&&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cff9f45d0a52b915fc6c616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00& data-rawheight=&4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cff9f45d0a52b915fc6c616_r.jpg&&&/figure&&ul&&ul&&ul&&ul&&li&第〇一讲 - &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15yan.com/story/9I0QMqv99QO/&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从古猿到智人&/a&&/li&&li&第〇二讲 - &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15yan.com/story/5I2s9BeD07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走向农业时代&/a&&/li&&li&第〇三讲 - &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15yan.com/story/0cK4I1c4s6v/&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文明的肇始&/a&&/li&&li&第〇四讲 - &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15yan.com/story/lcpX27DJ86c/&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科学的起源&/a&&/li&&li&第〇五讲 - &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15yan.com/story/5FSkrK9m6li/&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中世纪温暖期以前的技术&/a&&/li&&li&第〇六讲 - &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15yan.com/story/dHTFL09wrmU/&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地理大发现”的前因后果&/a&&/li&&li&第〇七讲 - &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15yan.com/story/2JEwp2HQ1b6/&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科学革命&/a&&/li&&li&第〇八讲 - &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15yan.com/story/e4Ji8y4xKWc/&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工业革命&/a&&/li&&li&第〇九讲 - &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15yan.com/story/i1WomOehV4R/&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科学与技术的联姻&/a&&/li&&li&第一十讲 - &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15yan.com/story/hCZShkPjU5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物理哲学和生物哲学的对抗&/a&&/li&&li&第十一讲 - &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15yan.com/story/23B8qj47icX/&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热兵器时代的战争&/a&&/li&&li&第十二讲 - &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15yan.com/story/2sbQzZpzOOq/&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二战后的技术和工业&/a&&/li&&li&第十三讲 - &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15yan.com/story/7wOG7Kihkq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实验生物学现代化和医学革&/a&&/li&&li&第十四讲 - &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15yan.com/story/i96IBziLmp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站在历史的转折点上&/a& &/li&&/ul&&/ul&&/ul&&li&若人类与其它生物都是演化的产物,那人类的优越感何在?人生的意义何在?&/li&&ul&&li&阅读《理查德·道金斯:&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ook.douban.com/subject/1292405/&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自私的基因 (豆瓣)&/a&》可以了解这些问题的回答,至少是一家之言。而关乎人生意义,可参考这则知乎回答:&a href=&http://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如何才能热爱生活,对生活充满激情?&/a& &/li&&/ul&&/ul&&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e4afa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303& data-rawheight=&43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3&&&/figure&&p&&br&&/p&&ul&&ul&&li&为了加深对基因、遗传和进化的感性了解,可以亲自观摩一段游戏动画&/li&&/ul&&/ul&&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bilibili.com/video/av&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link-card& data-image=&https://pic1.zhimg.com/v2-6deec249c3f178c0x120.jpg& data-image-width=&1234& data-image-height=&770&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boxcar2D】进化小车三个多小时的进化过程_哔哩哔哩 (゜-゜)つロ 干杯~-bilibili&/a&&ul&&ul&&ul&&li&通过这个动画,你会看到一辆随机“繁衍后代”的小车,需要经历多少代夭折才能多跑 100 米而不摔倒(官网链接 &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boxcar2d.co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BoxCar2D&/a&,只能在电脑上打开,不支持 iOS 打开)。&/li&&/ul&&/ul&&/ul&&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boxcar2d.com/&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link-car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BoxCar2D&/a&&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3dbdac5dba0ee8c6e3396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5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3dbdac5dba0ee8c6e3396_r.jpg&&&/figure&&ul&&li&读过《自私的基因》,“&b&人体不过是基因片段赖以存续的生存的机器&/b&”这样的断言是否令人感到难以置信?如果这是事实,那人类在某些情况下岂不成了基因的奴隶?&/li&&ul&&li&没那么简单。首先《自私的基因》一书会对这类问题做出澄清;其次,&b&人类对世界的观察和解释,也并非唯一确定。&/b&追问下去,很自然地踏入理论物理的讨论范围——什么是真理。&br&&/li&&/ul&&li&那么,理论物理学家怎样看待真理?&/li&&ul&&li&读一读《斯蒂芬·霍金:&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ook.douban.com/subject/5422665/&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大设计 (豆瓣)&/a&》可得到启发。这里摘录其中两个重要段落:&br&“……(在本书中)我们将采取一种特殊的解释现实的思路,我们把它称做&b&与模型相关的实在论&/b&。它基于这样一种观念——我们的大脑会为世界建立一个模型,并利用这个模型解释来自我们感觉器官的输入。&b&当模型能够成功地解释许多事件时,我们就会把现实的本质或绝对真相归因于这个模型&/b&,以及构成这个模型的元素与概念。&br&&/li&&/ul&&/ul&&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ook.douban.com/subject/5422665/&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link-car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大设计 (豆瓣)&/a&&ul&&ul&&li&但是对于同一个物理环境,不同的人可能会有很多种不同的方式为其构建模型,且每个模型都可以使用不同的基本元素和概念。如果有两种物理理论或模型都能精确预测相同的事件,我们就不能说其中一个模型比另一个更真实;而不妨说我们可以自由地选择其中任意一个(对自己而言)最便利的模型。……”&br&&br&英文原文见这则博客文章:&/li&&/ul&&/ul&&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hintsnet.com/pimgeek//stephen-hawking-model-dependent-realism-chinese-translation/&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link-card& data-image=&https://pic2.zhimg.com/v2-6cf8cff701_180x120.jpg& data-image-width=&2000& data-image-height=&1200&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英译中】斯蒂芬·霍金:“与模型相关的实在论” - 思圆笔记&/a&&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5b7acd2f175ec2f20e099e9d36ac23c7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297& data-rawheight=&44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97&&&/figure&&ul&&li&讨论真理/实在论太抽象?想体验具体的物理现象?&/li&&ul&&li&可利用望远镜和显微镜粗略浏览全世界乃至整个宇宙的大概面貌:&/li&&/ul&&/ul&&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e55aa949ef4c94a059e9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200& data-rawheight=&67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e55aa949ef4c94a059e9_r.jpg&&&/figure&&ul&&ul&&ul&&li&直观易懂的交互式 Flash 演示&/li&&/ul&&/ul&&/ul&&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anga.me/29956&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link-car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宇宙的刻度2 The Scale of the Universe 2&/a&&ul&&ul&&ul&&ul&&li&或直接打开演示地址(不支持 iOS):&/li&&/ul&&/ul&&/ul&&/ul&&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m.wanga.me/2013/04/Scale2.swf&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link-card&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m.wang}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简历期望薪资怎么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