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蔬菜草莓苗的常见病害彩图的几种病害

温室大棚蔬菜几种常见病害的防治办法_论文_百度文库
赠送免券下载特权
10W篇文档免费专享
部分付费文档8折起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温室大棚蔬菜几种常见病害的防治办法
中国最大最早的专业内容网站|
总评分0.0|
&&防治措施:
1.灰霉病:花期:在配好的2―4D或防落素稀释液中加0.1%的异菌脲可湿性粉剂或0.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进行蘸花或涂抹。结果期:可用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000倍或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倍等进行喷雾。
该文档仅有一页,您已阅读完毕,如需下载请购买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极大地刺激了我国农业的发展,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对于活跃农业产品市场、缓解蔬菜的供给和需求压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都具有无可取代的重要作用,大力发展大棚蔬菜种植和病虫害防治技术,不断增加大棚蔬菜种植的产量,提高农民收入成为必然趋势。本文主要针对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和病虫害的防治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大棚;蔬菜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尤其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乡居民膳食结构不断发生变化,对新鲜蔬菜的需求不断增加,促使我国蔬菜产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温室大棚种植技术作为一种反季节种植技术,近些年来,大棚蔬菜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极大的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然而,大棚内高温、高湿的环境也增加了病虫害发生的几率,严重影响了我国蔬菜产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本文对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和病虫害的防治技术进行了阐述。
  一、大棚蔬菜种植技术
  (一)温湿度管理技术
  蔬菜的种植过程中,必须根据作物本身的生物和生理特性,保障阳光、水、气和肥的充足合理,科学控制棚内温度和湿度,才能切实保证蔬菜的健康发育,最终实现大棚种植的增产增效。
  1.对棚内蔬菜进行科学的灌溉。根据蔬菜种类和生长阶段的不同对蔬菜进行科学灌溉,在育苗期应该保持土壤湿度偏大,在植株开花坐果的前期应该保证肥水的充足,在盛果时期应该保障水分充足,促使蔬菜果实饱满。在蔬菜的成长期则应该避免湿度过大或者不足,确保大棚内的排水系统完善,改变传统的灌溉模式,根据苗的生长和天气情况进行灌溉,同时在灌溉时还应该进行及时的放风排湿。
  2.对棚内温度控制。大棚蔬菜种植是一种反季节的蔬菜种植模式,在种植的过程中应该对棚内温度进行严格科学的控制,这样不仅可以有效防治病虫害,还可以提升蔬菜的产量和质量。在蔬菜的育苗期应该预防高温烧苗和冻害死苗的情况,在蔬菜定植之后,应该保持大棚内较高的温度,在蔬菜结果的时期,应该采用揭膜的方式提升昼夜温差,提高果实的含糖量。
  (二)运用二氧化碳技术进行施肥
  1.燃烧法。通过在大棚内燃烧秸秆的方法在棚内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和液体,或者是利用二氧化碳发生器燃烧石油、天然气和丙烷气等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但是应该注意使用安全性的燃料,防治人吸入有害气体造成危害。
  2.化学反应法。通过稀硫酸和碳酸氢铵进行化学反应产生二氧化碳,这样产生的二氧化碳浓度可以得到控制,而且成本比较低,是当前很多国家都采用的措施。
  3. 施用颗粒有机生物气肥法。 将颗粒有机生物肥按照一定的植株间距均匀的施撒在大棚内,保持80%的穴位土壤相对湿度,然后利用微生物发酵产生所需要的二氧化碳气体。
  4.二氧化碳需要注意事项。为了防治大棚内二氧化碳外溢,需要对大棚进行严格的密闭处理,以提高肥效。一般二二氧化碳都是早上施用,或者是在蔬菜的生产期内施用。
  (三)有害气体防治技术
  在大棚的蔬菜种植过程中会产生多种多样的有毒气体,但是我们可以施用有效的预防措施进行控制,将其危害降到最低。大棚内的有害气体主要是施肥产生的,因此,我们应该确保施肥的合理性,控制施肥的数量,防止施肥过多对植株造成损害,促进蔬菜的健康生长。同时,大棚内施用的有机肥料应该经过发酵后再使用,化肥应该选择优质的,保证施肥深度的合理性,在施肥过后要及时浇水,这些看似简单的操作,却对有毒气体的防治具有显著的效果。
  二、大棚蔬菜种植病虫害防治
  (一)农业防治措施
  1.选择抗病性强的优良品种。不同种类的蔬菜种子抗病能力相差很大,在大棚中种植的蔬菜,应该根据当地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主要的病虫害类型,科学选择高抗病性植株,有效防止大棚蔬菜病虫害的发生。
  2.加强对无病虫壮苗的培育。在蔬菜种植前期,首先应该做好晒种工作,并且注意对种子的消毒,采用嫁接育苗技术,有效防止温室蔬菜的土传病害。
  3. 异地客土育苗。如果一块土地连续多年种植蔬菜,容易在苗期发生立枯病和猝倒病等病害,因此,应该在没有种植蔬菜的田地上进行异地客土育苗,这样可以有效的防治苗期病害的发生。
  4.带药定植。在大棚蔬菜的幼苗定植前,应该对其进行一次喷药,并且淘汰那些病苗和弱苗,确保定植到大棚内的幼苗健康无病害,有效防治病害的发生。
  (二)生态防治措施
  采用大棚种植技术种植的蔬菜因为天气和环境的影响,经常容易产生大棚内通风条件不良、温度过高、湿度较大和大棚顶部滴水等问题,这样就导致了各种病虫害发生率明显增高。根据多年的种植经验,笔者发现大部分的病毒和病菌比较喜欢在酸性的环境下生存,因此我们可以通过生态调控的方法对病虫害进行防治,可以喷洒碱性的物质在大棚蔬菜的叶面上,这样就可以有效的对霜霉病和黑星病进行防治。并且保持一定实践的密闭,特别是在天气晴朗的中午,密闭的大棚可以使棚内温度大幅提升,提高病菌的杀毒效果。
  (三)化学防治措施
  在大棚蔬菜的种植过程中,病虫害的防治应该以农业操作为主,在这个基础上采用科学的化学施药措施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应该选用适当的农药进行喷洒,在施药的过程中严格按照施药标准施药,不能随意的加减农药剂量。同时,应该严格的按照施药说明在蔬菜施药安全期施药,尽可能的减少农药的施放次数,并且交替进行施药。此外,还应该改进施药的措施,将地面施药改进土壤处理,在阴雨天采用熏蒸来进行以此来防止棚内湿度的上升,提高施药效果。
  三、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大棚蔬菜种植成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在大棚蔬菜种植过程中,应该加强有害气体的防治,科学控制棚内温湿度,采用二氧化碳技术进行施肥,并且采用物理、化学等手段防治病虫害,切实提高大棚蔬菜种植效果,促进大棚蔬菜种植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高大成.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初探[J].北京农业, 2014(3).
  [2] 于丰年,朱天成.大棚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0(1).
  [3] 李凤梅,王彩玲,刘丽,张胜利. 大棚蔬菜种植技术探讨[J]. 现代农业科技. 2009(05).
  [4] 李俊,付乐乐. 大棚蔬菜种植的8种危害分析[J]. 中国园艺文摘. 2012(12).
  [5] 宋连喜. 在大棚蔬菜种植中应注意的技术要点[J]. 民营科技. 2014(01).
  作者简介:方阿丽(1979-10),女,汉,职称:助理农艺师,研究方向:大棚蔬菜种植。
www.731c.com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核心提示:近些年来,大棚蔬菜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极大的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然而,大棚内高温近些年来,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极大的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然而,大棚内高温、高湿的环境也增加了病虫害发生的几率,严重影响了我国蔬菜产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本文对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和病虫害的防治技术进行了阐述。
一、大棚蔬菜种植技术
(一)温湿度管理技术
蔬菜的种植过程中,必须根据作物本身的生物和生理特性,保障阳光、水、气和肥的充足合理,科学控制棚内温度和湿度,才能切实保证蔬菜的健康发育,最终实现大棚种植的增产增效。
1.对棚内蔬菜进行科学的灌溉。根据蔬菜种类和生长阶段的不同对蔬菜进行科学灌溉,在育苗期应该保持土壤湿度偏大,在植株开花坐果的前期应该保证肥水的充足,在盛果时期应该保障水分充足,促使蔬菜果实饱满。在蔬菜的成长期则应该避免湿度过大或者不足,确保大棚内的排水系统完善,改变传统的灌溉模式,根据苗的生长和天气情况进行灌溉,同时在灌溉时还应该进行及时的放风排湿。
2.对棚内温度控制。大棚蔬菜种植是一种反季节的蔬菜种植模式,在种植的过程中应该对棚内温度进行严格科学的控制,这样不仅可以有效防治病虫害,还可以提升蔬菜的产量和质量。在蔬菜的育苗期应该预防高温烧苗和冻害死苗的情况,在蔬菜定植之后,应该保持大棚内较高的温度,在蔬菜结果的时期,应该采用揭膜的方式提升昼夜温差,提高果实的含糖量。
(二)运用二氧化碳技术进行施肥
1.燃烧法。通过在大棚内燃烧秸秆的方法在棚内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和液体,或者是利用二氧化碳发生器燃烧石油、天然气和丙烷气等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但是应该注意使用安全性的燃料,防治人吸入有害气体造成危害。
2.化学反应法。通过稀硫酸和碳酸氢铵进行化学反应产生二氧化碳,这样产生的二氧化碳浓度可以得到控制,而且成本比较低,是当前很多国家都采用的措施。
3. 施用颗粒有机生物气肥法。
将颗粒有机生物肥按照一定的植株间距均匀的施撒在大棚内,保持80%的穴位土壤相对湿度,然后利用微生物发酵产生所需要的二氧化碳气体。
4.二氧化碳需要注意事项。为了防治大棚内二氧化碳外溢,需要对大棚进行严格的密闭处理,以提高肥效。一般二二氧化碳都是早上施用,或者是在蔬菜的生产期内施用。
(三)有害气体防治技术
在大棚的蔬菜种植过程中会产生多种多样的有毒气体,但是我们可以施用有效的预防措施进行控制,将其危害降到最低。大棚内的有害气体主要是施肥产生的,因此,我们应该确保施肥的合理性,控制施肥的数量,防止施肥过多对植株造成损害,促进蔬菜的健康生长。同时,大棚内施用的有机肥料应该经过发酵后再使用,化肥应该选择优质的,保证施肥深度的合理性,在施肥过后要及时浇水,这些看似简单的操作,却对有毒气体的防治具有显著的效果。
二、大棚蔬菜种植病虫害防治
(一)农业防治措施
1.选择抗病性强的优良品种。不同种类的蔬菜种子抗病能力相差很大,在大棚中种植的蔬菜,应该根据当地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主要的病虫害类型,科学选择高抗病性植株,有效防止大棚蔬菜病虫害的发生。
2.加强对无病虫壮苗的培育。在蔬菜种植前期,首先应该做好晒种工作,并且注意对种子的消毒,采用嫁接育苗技术,有效防止温室蔬菜的土传病害。
异地客土育苗。如果一块土地连续多年种植蔬菜,容易在苗期发生立枯病和猝倒病等病害,因此,应该在没有种植蔬菜的田地上进行异地客土育苗,这样可以有效的防治苗期病害的发生。
4.带药定植。在大棚蔬菜的幼苗定植前,应该对其进行一次喷药,并且淘汰那些病苗和弱苗,确保定植到大棚内的幼苗健康无病害,有效防治病害的发生。
(二)生态防治措施
采用大棚种植技术种植的蔬菜因为天气和环境的影响,经常容易产生大棚内通风条件不良、温度过高、湿度较大和大棚顶部滴水等问题,这样就导致了各种病虫害发生率明显增高。根据多年的种植经验,笔者发现大部分的病毒和病菌比较喜欢在酸性的环境下生存,因此我们可以通过生态调控的方法对病虫害进行防治,可以喷洒碱性的物质在大棚蔬菜的叶面上,这样就可以有效的对霜霉病和黑星病进行防治。并且保持一定实践的密闭,特别是在天气晴朗的中午,密闭的大棚可以使棚内温度大幅提升,提高病菌的杀毒效果。
(三)化学防治措施
在大棚蔬菜的种植过程中,病虫害的防治应该以农业操作为主,在这个基础上采用科学的化学施药措施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应该选用适当的农药进行喷洒,在施药的过程中严格按照施药标准施药,不能随意的加减农药剂量。同时,应该严格的按照施药说明在蔬菜施药安全期施药,尽可能的减少农药的施放次数,并且交替进行施药。此外,还应该改进施药的措施,将地面施药改进土壤处理,在阴雨天采用熏蒸来进行以此来防止棚内湿度的上升,提高施药效果。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大棚蔬菜种植成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在大棚蔬菜种植过程中,应该加强有害气体的防治,科学控制棚内温湿度,采用二氧化碳技术进行施肥,并且采用物理、化学等手段防治病虫害,切实提高大棚蔬菜种植效果,促进大棚蔬菜种植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在合理安排茬口的前提下,通过增施有机肥和平衡施肥等措施,根据作物种类、品种和栽培季节的特点,更加科学地管理土壤及其营养供....
有网友咨询:目前大棚蔬菜如何浇水?下面详细给大家介绍一下:冬季大棚蔬菜的浇水原则: 浇晴不浇阴 要根据不同的天气情况来选择....
大棚蔬菜是把生物技术、农业工程和环境控制有机结合在一起,创造最适合植物生长的环境条件,从而实现优质、高产、高效的集约化农....
本视频主要介绍:大棚蔬菜滴灌施肥技术,采用滴灌系统施肥可为精确施肥提供条件,非常显着的提高施肥、灌溉效率,降低生产....
近些年来,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对物质水平的要求也有所提高,尤其是对食品的卫生要求不断提高,因此,无公害的大棚蔬菜在市场....
114果蔬网是专业蔬菜、上市场,为您提供最新、信息,实时查看、以及最新、。
果蔬种植导航:解决大棚蔬菜重茬问题的一些常见措施
我的图书馆
解决大棚蔬菜重茬问题的一些常见措施
【亲】请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吧!随着大棚生产的发展,多种棚菜给农民带来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但是大棚在使用多年后,各种病害尤其是土传病害也日趋严重,已成为棚菜生产中必须引起重视的问题,解决重茬病最好采用综合措施,具体措施包括:  实行轮作倒茬:根据不同蔬菜作物的要求,间隔一定时期再种植,最好进行水旱轮作,如辣椒腾茬后种植一季水稻或者栽植水生蔬菜莲藕等。轮作对防止土传病害效果好。  采用嫁接栽植:利用耐(抗)病砧木嫁接栽植,提高蔬菜的抗病性。西瓜、黄瓜、番茄、茄子常遭黄萎病、枯萎病、根腐病、青枯病等致命性病害的危害,一旦发病,面临绝产和换茬。嫁接能很好地防止这些病害的发生,据测定,嫁接后西瓜、黄瓜、番茄、茄子病害发生率为零,而未嫁接的西瓜种植3年的发病率为90%,黄瓜种植3-5年后发病率为30%-50%。  进行无土栽培:不用土壤而是用营养液栽种蔬菜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节水节肥,产量高,品质好,无污染公害,生产快,效益好,可从根本上解决土传重茬病的问题,特别适合于工厂化的生产。无土栽培不受地域限制,广泛应用于多种蔬菜的生产,但技术要求比较严格。  药剂消毒:大棚蔬菜腾茬后,对棚内进行药剂消毒也有较好的效果。如防治真菌性病害可选用30%土菌消500-800倍液喷淋;也可用根腐宁或恶霉灵500-1000倍液喷淋或按每亩用药3-5公斤拌适量细土均匀撒施。防治青枯病、软腐病等细菌性病害,可选用80%水合霉素1000倍液、72%农用链霉素倍液或络氨铜适量喷淋。用这些药剂进行土壤消毒应在播种前进行。  高温闷棚:高温闷棚是一种预防蔬菜重茬病害经济有效的方法,即利用太阳能高温处理,消毒灭菌。具体方法是每年6-9月的高温阶段,一般在7月上旬至8月下旬进行,成本低、污染小、操作简单、效果好。利用两茬作物种植的间隔期,或结合换茬的整地施肥进行,杀死基施有机肥中的病菌。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是整地施肥:结合精细整地施入农家肥,可提高和维持地温,消毒效果更好。地整好后做垄或做高低畦,使地膜与地面之间形成一定空间,有利于提高地温。  二是灌水:土壤含水量与消毒效果密切相关,含水量过高,不利于提高地温,含水量过低,杀菌效果不佳,以田间最大持水量60%时灭菌效果最好。  三是药物处理:把氯化苦注射到畦内,每50平方厘米挖一个穴(深10-15厘米),每穴注4毫升,然后盖上地膜。在密闭大棚前对棚内物体表面喷施一次杀菌剂和杀虫剂。  四是密闭大棚:利用大棚膜和地膜进行双层覆盖。据测定,闷棚期间温室内温度可达52℃以上,地表下10厘米处最高地温可达70℃,20厘米处可达45℃,杀菌率可达80%以上。绝大多数病菌如菌核病、立枯病、黄萎病、疫病等病菌不耐高温,经10天左右热处理即可杀死,而根腐病、根肿病和枯萎病等土传病害,分布在较深土层中,必须处理30-50天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总之,必须结合棚内所种作物及相应病菌的抗热能力来确定闷棚消毒灭菌时间,采用大棚高温灭菌方法,消毒效果一般能持续2年。
馆藏&15326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大棚蔬菜病虫害的主要类型及防治措施
  摘要:文章介绍了大棚蔬菜主要病虫害的特点,以及从农业、物理、化学防治等方面对大棚蔬菜病虫害实施综合防治技术,以期为蔬菜病虫害防治提供参考。 中国论文网 /2/view-551691.htm  关键词:大棚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   中图分类号:S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085-1      0 前言   近年来随着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种植大棚蔬菜的农户越来越多。大棚是人为创造有利于蔬菜生产的温、光、水、气、肥等各种条件的设施,可人工操作,人工调控。棚内可以根据作物的生物学特性,人为的营造一个适合作物生长的小气候。同时,棚内与露地的环境不同,也导致了棚内与露地不同的蔬菜病虫害发生规律,因此,我们需要根据棚室蔬菜病虫害发生特点,采用综合防治的方法,突出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的措施,以满足对蔬菜生产质量安全的要求。   1 大棚蔬菜病虫害发生的特点   1.1 病虫害季节性发生弱化,危害时间较长   不论外界气候和季节如何变化,大棚都能够营造一个适合蔬菜生长的环境,在寒冷的冬季可以让蔬菜旺盛生长,在炎热的夏季可以让蔬菜郁郁葱葱,蔬菜生产时间大大延长。同时,这个适宜蔬菜四季生产的小气候也造成了病虫害无需冬眠,不断繁殖,全年都会造成为害,病虫害季节性发生的特点弱化。   1.2 喜欢湿润环境的病虫害发生较严重   大棚在冬季、春季进行生产时,为了保温,白天只能短时间、小面积的防风,晚间则需要密闭棚室,这样就造成了棚室内湿度比较大,相对湿度经常会达到90-100%,在这样的湿度下,喜湿的病害如灰霉病、菌核病、白粉病、软腐病、霜霉病、疫病等和喜湿的害虫如蜗牛等都会比较容易发生。   1.3 病虫害迅速蔓延,容易爆发   由于棚室内的湿度比较大,植株叶面容易结露,这种条件下病原菌会快速浸染,尤其在通风不良的情况下会迅速蔓延,极易爆发。在棚室内,害虫没有天敌、气候的威胁,环境极适宜害虫生长、繁殖。   1.4 棚室内土传病害比较严重   由于大棚的土壤的空闲时间很少,基本是一茬接着一茬,没有时间晒地,同时,棚室内的生产集中在瓜类、茄果类、豆类等作物上,很难实现科学轮作,这些也就造成了土壤中病原菌的不断繁殖,导致土传病害严重发生。   2 大棚蔬菜病虫害防治措施   2.1 综合防治   2.1.1 育壮苗 根据不同蔬菜的育苗标准,培育长势良好的壮苗,增强其自身对病虫害的免疫力。   2.1.2 合理栽培 深耕土地,科学施肥,增施腐熟有机肥,推广配方施肥,根据蔬菜种类的不同,合理配比N、P、K,尤其在蔬菜生长发育的中后期要增加施用磷肥、钾肥和微肥,从而增强蔬菜自身的抗病能力;加强水分管理,根据蔬菜生长情况,适时适量浇水,浇水后注意通风排湿;根据种植的品种不同,科学确定种植密度,在保证产量的同时,防止栽植密度过大,致使棚内通风透光不良;在蔬菜生长发育期内,及时摘除老叶及病虫叶以利通风透光;采用地膜覆盖栽培,以利增温,同时能够在膜下灌水,以利排湿;保证棚膜的干净,以增加棚膜的透光率;蔬菜收获后,要及时清理田间枯枝烂叶、病叶等,清除出田园,集中销毁。   2.2 物理防治   2.2.1 高温闷棚 种植前闷棚,在晴天的上午,将棚膜密闭,使温度能够达到60℃以上,密闭约7-10天,能够杀死土壤表面及棚内其它物体表面的虫卵和病原孢子,以降低这些病虫害对蔬菜的感染;种植中闷棚,在闷棚前,要将病叶、老叶摘除并带出棚,浇一次透水,然后选择在晴天上午,将棚膜密闭,温度保持在42-45℃大约2h,然后缓慢降温,同时加强田间管理,这样的处理对霜霉病等有较好的抑制效果。   2.2.2 种子处理 种子处理是一种简单的、有效的在源头防治病虫害的措施之一。首先在种子的选择上,在兼顾丰产性、品质好等特性的同时,要尽量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并且要注意不能长期种植单一品种。   种子的处理通常使用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温汤浸种,即将蔬菜在50-60℃的温水中浸泡5-15min,在浸泡过程中要不断搅拌,使种子均匀受热,这样就会杀掉种子表面所带的部分虫卵及病原孢子;另一种方法是药剂处理,可以用硫酸铜、高锰酸钾或福尔马林等药剂浸种,也可以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   2.2.3 深耕晒垡 在夏季,尽量使棚室内土地空闲出一段时间,揭掉棚膜,深耕土壤,在太阳下暴晒,以杀掉土壤中存在的病原菌,降低土传病害的发生。   2.2.4 用黄板趋避害虫 在棚室内悬挂黄板,以除掉棚室内的小型害虫,如白粉虱、蚜虫、美洲斑潜蝇。   2.3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是棚室内防治病虫害的有效手段之一,但是化学防治的同时也会带来安全隐患,因此,在化学防治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2.3.1 合理用药 根据不同蔬菜及病虫害发生的情况及种类,选择适宜的农药进行防治。   2.3.2 适时用药 根据病虫害的特点及发生危害的规律,选择最佳的防治时期及用药量。   2.3.3 避免产生抗药性 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要根据危害发生情况,交替使用具有类似作用的农药,以避免产生抗药性。   2.3.4 混合用药 为了增强药物的作用,在多种病虫害同时发生时,要混合用药。   2.3.5 灵活用药 根据外界环境及天气变化,灵活选用适宜的农药剂型及用药方式。   参考文献   [1] 王林贤,单晓明,孙明岩.大棚蔬菜主要病虫害及综合防治技术[J].山东蔬菜,-42.   [2] 何德良.大棚蔬菜病虫害的综合防治[J].中国植保导刊, -23.   [3] 梁天军,夏正汉.大棚蔬菜病虫害发生原因及防治[J].农村科技,-33.   [4] 谢琴淑.大棚蔬菜病虫害的简易防治[J].农业科技与信息,.      作者简介:白伍云(1968-),男,河南辉县人,就职于河南省辉县市冀屯乡政府。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蔷薇常见的病害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