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体重体脂称和体重秤区别秤用户免费使用是怎么回事?

已取消收藏
不要被体脂秤忽悠了,YUMAI 云麦 好轻&MO 两款体脂秤使用体验
智能体脂秤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东西,市面上从百元到千元的产品有很多,然而体脂秤可信吗?我们拿出2个不同价位和品牌的产品对比下看看。
一款是不足百元的,京东评论数量最多的云麦好轻 智能体脂秤,另一款是售价600元左右的MO 智能体脂秤,实物照片如下所示
如何测体脂
体脂率是怎么测出来的呢?我们来看一下被奉为健身测试金科玉律的《ACSM运动测试与运动处方指南》(还有一本资料指南)上面的介绍,简单叙述如下:
体重指数,根据BMI来的,与人种、年龄、性别等也有很大关系,存在较大标准差(±5%脂肪);
维度,就是通过测量腰围、臀围、小腿围等数据,若具备最初有效人群的特征切测量工具较准确。围度测量的准确度在2.5%到4%;
皮褶测量,在使用正确技术和公式的前提下,皮褶厚度预测体脂百分比的准确性在±3.5%;
身体密度法:水下称重,利用陆上和水中测得的体重之差算体积,骨骼肌肉密度比水大,脂肪比水少,还有一种是容积描记器测量,与水下称重比只是把水换为气体,比水下称重更准确,密度确定后再根据很多因素算出体脂来
其它科技手段,DEXA技术、TOBEC法、BIA等,如下所示:
体脂秤是怎么测得体脂的呢?市面上所受的体脂秤几乎都是采用的BIA生物电阻抗测量法。上面也简单说了,这种技术不是最准的,只是性价比最高的方法,这也不是新技术,都研究了二三十年了。BIA生物电阻抗测量法听着挺高大上吧,其实就是用户站在体脂秤上会有微弱电流通过人体,按照体内脂肪不导电,体内水分导电的规律,测出一个电阻值,最后得出体脂率。
实测体脂秤
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个结果,所以很多宣称采用BIA生物电阻抗测量法的体脂秤直接作假,根据测得的体重和填写的身高等数据直接用算出一个结果展示给你。所以,对于这些体脂秤我们测试的第一步是看它有没有电流通过,微电流我们就不用电流表什么的了,用人人都可以试的方法。
既然有电流,那用绝缘体一试就知道了,所以我们穿着鞋踩上去就行(因为刚跑步回来鞋子比较脏,找了两块绝缘的泡沫垫在了称上),两个称经过实际测试均无法得出体脂率,看来是有微弱电流的。
有电流是不是就可以了呢?肯定不是的,BIA生物电阻抗测量法要测电阻,肯定要形成一个回路,我们看下这个云麦好轻的四个角上都有电极片,我们要踩上去才能形成回路。其它的体脂秤也都是或明或暗的分成四块,这个电极片的看着就比较明显了。
所以一只脚站上去或只踩3个电极片测不出体脂才是真的BIA生物电阻抗测量法测体脂。
那么测出的体脂率准确吗?同一时间,设置同样的数据两台体脂秤分别测一下,结果如下:
两台体脂秤测出的体脂率不一样(体重都差0.2kg),体脂率能差2%,肌肉率差3.5%,为什么呢?很简单,数据模型不一样。那这个跟什么有关呢?我们做个小实验,我们用一台体脂秤设置4个角色,设置不同的性别和身高,生日一样,然后同一个人站上去称量,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
从左到右依次为身高180女,身高180男,身高160男,身高160女,实际上称重的都是我自己,只是用不同的身份数据(性别与身高不同)去称重得到的数据迥然不同。结果可以很明显的看出这个体脂率是根据你的身高、性别的等因素算出来的,用的模型公式合适不合适你也不知道,不同的体脂秤得到的数据还不相同,也许某个版本改进下算法同一个体脂秤测的都不一样了。所以体脂率这个参数我们就别太在意了,体脂率就跟体重、BMI一样只是反正身体状况的一个参数,仅仅一个参数而已,而且不会特别准。
说了这么多,体脂率有用吗?首先不准确的数据本身就没有多大的用处,体脂秤的准确性还有待验证。即便是准确的体脂率对一般人和一般的健身来说也只是一个数字,并不会有太多的帮助,如果结合医学的知识分析也许会有一些帮助,但那也是绝大多数人接触不到的范畴了。
市面上绝大多数的体脂秤都是用BIA生物电阻抗测量法测量的,BIA是众多测体脂手段中的一种而且不是最准的,但是性价比比较高,这个BIA已经有二三十年历史了,不是多高大上的新科技。
不同的体脂秤称得的结果不同(甚至体重都有差异),因为数据模型不同,准确率都有待验证。
对一般人来说体脂率是仅仅是一个人体状态参数,与体重、BMI没有太大的,对一般人来说就是像减肥看体重一样把体脂率当成一个目标来看还行,对锻炼的意义不大,何况还不一定准确。
首发SMZDM。
文章所述内容仅代表文章原作者的个人观点
微信朋友圈YoYo带你瘦
作为体脂秤卖家,最经常面临顾客的问题就是,体脂秤和体重秤有上面区别啊?
可能在很多人眼里,不都是一个电子秤吗?不都是称体重吗?所谓体脂秤就是能测脂肪的电子秤,当然不只是局限于脂肪跟体重,还有蛋白质,肌肉量,水分等多项指标的。
全民减肥时代,很多人认为减肥就是减重,对于减肥成功的定义往往在于站上秤后看到体重数字的明显下降。可多数人的烦恼也随即而来——体重减了,身材却没有变化是为什么?
首先小编要在这里解释一下很多人减肥的误区,减肥不是单单的减体重,还要结合脂肪,肌肉,水分的综合变化,这样减下来的肥才不会轻易反弹。
体脂称和体重秤在外观上最大的区别,就是上面多了四块金属片。 且不说是不是一体机,是不是G型高精度传感器,体脂秤的秤面都会有电极片,有些是外露的,有些是ITO镀膜的,但是电极片是必要的。
因为体脂秤的原理就是通过人体跟电极片的接触,再利用脂肪不导电原理,通过两点间阻抗的变化,来测算出脂肪含量的。
通过智能体脂秤+智能APP的软硬件结合方式,以数据和图表的形式将用户身体指标展示出来。连接用户手机后,测出的体重、脂肪、肌肉等身体指标能通过同步上传,实时感受身体指标的细微变化的同时,直观地感受身体变化。
夏天是最适合运动和减肥的季节,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科学的减肥方法就从减脂开始,从拥有一台智能体脂秤开始。打算要减肥,或者正在减肥的你,不妨测测自己是否真的脂肪过量?体脂率是多少?
运用Yolanda云康宝智能体脂秤,监测身体肌肉、水分、脂肪等指标的变化,配以科学的减肥计划,从而达到只减脂而不减其他营养成分的目的,轻松打造好身材。智能体脂秤到底准不准?为此我们去了趟医院
“连体重都控制不了,何以控制人生?”虽然只是一句网友的口胡,但也说明了大家对自己的体重还是很看重的。在一次小组会议上,小编们聊起体重秤,发现大部分编辑家里都会备上一台,还有个别潮编用的是智能体脂秤。这时主编大佬突然问起了一个相当有难度的问题:“这些体脂秤测得准吗?”会议上编辑们顿时鸦雀无声,场面一度非常尴尬,好在用智能体脂秤的潮编率先发话,打破了尴尬:“呵呵。”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借来了4款售价都是199元的有品体脂秤S1 Pro、荣耀体脂秤、小米体脂秤、以及云麦好轻体脂秤进行测试。参考淘宝
的体脂秤,按销量排序,除个别型号外,大部分热销商品都落在200元以下的价格区间。加上4个都是市面上比较热门的体脂秤品牌,相信这4款体脂秤还是很有代表性的。由于本文较长,所以我们先给大家奉上4款体脂秤的体脂测量准确性对比结果,数据对比的依据是广州一家三甲医院的检测报告,感兴趣或者对结果有疑问的朋友可以看看后面的详细解释。什么是体脂秤?我们又为啥需要它? 智能体脂秤,顾名思义就是一把集成人体脂肪含量检测功能的体重秤。过去人们往往更关注体重,但随着健身概念的普及,体脂便取代了体重成为更加科学的胖瘦指标。体脂秤可以与手机上专属的App配对,并根据用户输入的年龄、性别、身高及测得的体重、体脂计算出用户的身体状况,类似医学上的人体成分检测。体脂秤的分析令身体状态变得更直观“一拍肚皮就能知道的事,还整得挺复杂。”这大概是不少网友对智能体脂秤的第一印象。确实,一个人胖不胖,我们从他的身材就能轻松判断出来,何必特意买个秤来告诉自己到底胖不胖?道理是不错,但体脂秤的功能不止是知晓,更重要的是把感觉转换成可视化的数据和图表,并对结果进行记录和分析。4款体脂秤可检测的项目体脂秤可以根据你的身体状况给出恰当的建议,对于想要保持健康身材的用户来说还是有一定帮助的。有品PICOOC App中的健康建议体脂秤到底准不准? · 体脂秤的测量原理 市面上的体脂秤测量体脂含量的原理基本是一样的,就是生物电阻测量法。这种方法利用电极向人体发放电流,进而测量人体的电阻值,根据测得的值和用户提供的身高、体重、年龄和性别等信息进行计算,得出用户的体脂率和其它的一些人体成分数据。切忌在锻炼后立刻测量体脂这种技术由于成本低而且操作简便,已被医院和健身房广泛应用。不过我们看到不少网友吐槽健身房的体脂测试仪器不准,这里小编特别提醒一下,人体的电阻值受很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测量前身体不能缺水,也不能做剧烈运动,否则测量结果会出现很大的误差。所以下次去健身房可以先测量再进行锻炼,或者在锻炼后1小时再测量。· 让权威数据证明谁测得更准 为了搞清楚哪款体脂秤最接近人体真实的体脂水平,我们专程派一胖一瘦两编辑到广州一家三甲医院进行人体成分检测。同时我们也捎上了4台体脂秤,以便在相近的时间内获得医院和4台体脂秤测量的数据。两位编辑的基础身体信息医院营养科门诊的体脂仪机器自动显示测量结果医院里的体脂仪同样是使用生物电阻测量法,不过除了赤脚站到仪器上外,还得手拿显示屏两边带金属电极片的手柄,更多且更大面积的电极有助于提高数据的准确程度。可惜的是医生只让一名患者进入诊室,所以我们无法拍到具体的测量过程,大家将就脑补一下吧。奉上医院的测量结果,由于报告比较复杂,我们会在后面摘取一些体脂秤对比会用到的数据,大家知道这些数据真的来自医院检测结果即可。根据医院检测的体脂和体重数据,和我们现场做的体脂秤测量数据进行对比,可以看出4台体脂秤数据是否准确。值得注意的是,医院检测的体重结果是减去了1kg的衣服重量,所以瘦编辑连衣服体重是52.7kg,胖编辑是97.2kg。测试数据表明,荣耀体脂秤在体重和体脂方面的误差最少,而小米也还不错,体脂误差仅为8.3%,我们认为两台体脂秤的结果都算令人满意的。其中小米在测量瘦编辑体重时出现了较大误差,不过平时的测量倒是比较正常:瘦编辑在小米体脂秤中的体重记录,低谷的三点是20日在医院中测量的结果至于有品和云麦两款产品出现了较大的误差,其中主要是在测量两位编辑的体脂率时准确度较低,结果和医院检测报告差别有点大。 最终结果来看,我们认为荣耀体脂秤和小米体脂秤在体脂测试准确度上都非常不错,至于有品和云麦两个产品准确度就差得有点多了。 · 体脂秤里面的数据到底值不值得参考? 上面我们对比了4款体脂秤在体重和体脂方面的数据,但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关注度可能并不高的数据供用户参考,这些数据到底又准不准确?我们同样根据医院的测试报告,比较看这些产品的数据是否可靠。先给大家来一些名词解析,一般体重秤会出现下面几个测量数据,并对用户的数据进行分析,给出合理的运动和作息意见。我们就用4款中分析最直观的有品体脂秤S1 Pro中瘦编辑测量的数据给大家举例:BMI:身体质量指数,BMI指数=体重(公斤)/身高(米)的平方。国际上常用它来衡量人体的肥胖程度,但没有把体脂计算在内,因此意义不大,下面也不会拿来做比较。水分率:顾名思义是水分占体重的百分比,正常男性约50~65%,女性约45~60%。基础代谢率:是指人体在清醒而又极端安静的状态下,不受肌肉活动、环境温度、食物及精神紧张等影响时一天消耗的总能量。这个数据可以用体重和年龄计算,但体脂秤一般会用减去体脂的去脂体重计算,会准确一点,但其实只能算是估算值,可供参考。内脏脂肪等级:内脏脂肪指腹腔内内脏间隙附带的脂肪,以等级表示,一共15级,一般不高于5级即是标准的水平。等级过高意味着容易引发血脂、高血压等疾病。肌肉量:就是人体的肌肉含量。骨量:骨量是用来代表骨骼健康情况的指标,其中荣耀体脂秤App用“骨盐量”表示,虽然骨盐和骨量不能划等号,但其App上显示的标准同样是骨量的判定标准,因此指代的数据是一样的。蛋白质:蛋白质占人体体重的百分比,即蛋白质含量。4款当中只有小米体脂秤无蛋白质测量项目。然后我们就来对比一下医院报告和4款体脂秤测量结果:表格比较长,其中云麦在到医院当天测试时一直连接不了手机,回到编辑部后瘦编辑的数据离线同步成功,而胖编辑的不行,说明云麦可以保存最后一次的离线数据,胖编辑的数据就无法比较了。另外小米没有计算蛋白质含量的功能。幸亏云麦支持直接显示体脂,否则上面的测试连体脂数据都弄没了总体对比结果依然是荣耀体脂秤和小米体脂秤胜出,两者测量的结果和医院检测结果只有不到10%的平均误差,数据比较可靠。虽然有品的数据分析和建议做得最直观易懂,但数据误差为还是大了点。至于云麦好轻的表现就比较差了。 综合两方面的数据,我们认为荣耀和小米两款体脂秤都是数据更具参考意义的产品。这里小编提醒大家,体重秤的数据无论如何准确,都只能作为参考,关于身体健康状况的问题还请咨询医生。 买了不准的咋办?不纠结,看变化 体脂秤不准是不是就废了呢?还没有购买的读者可以根据本文进行判断再购入设备,而对于已购入的小伙伴们,不必太纠结准确度,关键是看变化。· 科学地使用体脂秤 影响体脂秤结果的最大元凶在于运动和身体水分的变化,因此在测量前不能做剧烈运动,也不要在大量进食、喝水和沐浴后进行测量。剧烈运动过后别急着做测试一般比较合适的测量时间段是起床后1小时、睡觉前1小时和三餐后1小时,不过也可以结合自己的习惯进行测量,注意每次测量在每天的同一时间进行,然后注意以上要点即可。· 看一段时间内的体脂变化 体脂秤的准确度虽然差点,但注意科学使用的话,长期收集起来的数据还是有一定参考意义的。通过掌握自己身体体脂的变化合理地调整作息和生活习惯,同时根据体脂秤附带的一些运动指南开展适当的运动,对身体健康会有一定的帮助。 因此,如果已经购入了体脂秤,大可不必纠结其准确度,而是注意记录观察变化,从中及时调整自己的作息饮食和运动规划即可。 总结:购买体脂秤的一些建议 体脂秤比传统体重秤更能如实地反映一个人的肥胖状况,这点是毋庸置疑的,所以对于想要减肥的用户来说,我们还是建议入手一台体脂秤。而在选购除了精准度外,还有其它地方值得注意:对于有智能运动设备的用户,我们建议购买该品牌旗下的体脂秤,我们手上的荣耀和小米体脂秤都可以和自家的运动设备联动,获得更详细的运动建议。而对于一般用户,可能就没有那么多讲究。其次,我们推荐使用ITO电镀膜的产品,ITO电镀膜和电极片到底谁准其实更多是玄学范畴了,但ITO电镀膜因为不像电极片那样受导电范围的限制,站秤时可以更加随心所欲一点,而且ITO电镀膜的产品外观也会相对好一些。小米(左)和荣耀(右)体脂秤采用不同的导电材料最后,小编认为体脂秤只能作为一个参考,虽然本文论证了4款体脂秤的准确性,但我们还是建议有需要的读者可以去医院咨询医生相关的意见,一般医院的营养科是可以做人体成分分析的,而且费用大都在100元以下。为什么需要有一台体脂秤?
对于用户已经有意识买一台体脂秤的事情,相对于太多的人而言,在减肥减脂的道路上已经是巨大的意识进步了。至少他不是最小白的人群,至少已经知道体脂率与减肥减脂之间有关联了,也知道体脂秤是衡量体脂率的一个工具。
没错。体脂秤的学名就是“人体脂肪测量仪”。
先容我赘述下,体脂率的问题。
所谓体脂率,是指人体内脂肪重量在人体总体重中所占的比例,又称体脂百分数,它反映人体内脂肪含量的多少。
正常成年人的体脂率,男性的正常范围在15%~18%之间,女性的正常范围在25%~28%之间。若体脂率过高,体重超过正常值的20%以上就可视为肥胖。
接下来的一个问题是,如何测量体脂率?
网上已经教了很多方法,比如通过图片的对比目测,比如用BMI公式算,比如用绳子测量,还有有皮脂钳夹皮肤的皱褶的。这些方法确实能有参考,但都不够准确。
比较准确的是,用专用的脂肪测量仪器,但是需要在医院等专业机构进行,对周围环境的要求比较高。当然,业内认为,更准确的是水下称重法,但测量一次非常麻烦。
问题来了,对于我们普通的减肥健身用户,有没有一个折衷的方法呢?
这个答案很简单,那就是有一台体脂秤就够了。
体脂秤的称重测脂原理其实并不神奇。这个方法也比较成熟,属于国际上通用,叫BIA生物电阻抗测量法。
测量的方法很简单,用户光脚(要让人的皮肤和测量电极接触)站在体脂秤上,微弱电流通过,按照体内脂肪不导电,体内水分导电的规律,测出一个电阻值,根据用户的身高、年龄和性别,带入大数据样本模型测算得出。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人体的电流非常微弱,对人体无害。
接下来,又一个问题来了。既然是一种脂肪测量仪器,自然要涉及精确度的问题。
如何判断一台体脂秤的测量结果是否精确呢?
这个问题也不难回答。主流的观点来看,决定体脂的测量结果是否准确主要取决于以下几点:
第一,自然是硬件本身了。
这个不难理解,很多人用不同品牌的手机,外观和材质会第一时间带来不同的不同的感受。所以哪怕苹果iPhone推出一款土豪金的手机,仅仅是换换颜色都可以让用户疯狂。
秤没有手机那么贵,但同样讲究内外兼修。而且不能光靠颜值,更多的是“看不见的成本”决定了秤本身的品质。
笼统来讲,硬件本身采用的材质,材质不但是外面的玻璃、外壳,还有里面看不见的传感器,甚至铜线等都是一分钱一分货,采用的材质好,相对而言,更美观,也更耐用,当然也更精准了。
第二个,是体脂秤的大数据样本模型。
这个对普通用户相对抽象了。简单而言,一个用户的体脂测量用户要和大数据样本去做比对才会更准确。这就涉及到比对的模型是否准确的问题。
但是由于人种和个体的差异性所致,现在的样本模型主要有三个派别:以欧美地区的白种人用户打造的样本模型、以亚洲黄种人用户打造的样本模型,以及由运动员等受过特殊训练的人群打造的样本模型。
前面说过,BIA生物电阻抗测量法由于在国际上探索多年也比较成熟,在欧美和亚洲(主要是日本)已经验证多年。所以白种人和黄种人的样本模型是主流。运动员由于长期的训练和普通人的人体肌肉占比不同,所以需要单列一种模型。
显然,以黄种人打造的样本模型与中国的普通用户的真实身体状况更相符合。
目前有个问题是,医院、健身房等专业机构多数都是直接引入国外设备,所以使用的模型也是白种人模型,和我们黄种人的真实身体状况有所差异。
第三个是样本数量。
这个不难理解。
所谓的大数据,从样本正态分布和趋势统计的角度而言,样本数量与测量结果的准确度成正比,样本数量越大,对用户的分类和定义的颗粒度会越精细,所以侧算出来的准确度会更高。
样本模型和数量其实是一家体脂秤厂商能否从“玩具”走到医疗级应用的壁垒,不过大多数体脂秤厂商都不想讲太多,因为这些厂商自身的实力还没法构成真正意义上的壁垒。
第四个因素,测量方式。
现在的脂肪测量仪有双手手持测量和双脚站立体脂秤测量,以及手脚并用混合测量三种方式。
这几种方式各有优劣。
手持式的脂肪测量仪主要是通过双手的人体电阻推算脂肪比例,这样测试出的人体脂肪只是双手及上臂部分。
体脂秤采用人双脚站在秤上面的方式进行测量,测试出的人体脂肪能覆盖人体80%的范围,相对于手持式的,覆盖的脂肪范围会更多。
手脚并用的脂肪测量仪多存在医院、健身房等专业机构中,并不适合家用。
当然,具体到每一次的测量,如果用户的站姿不正确还会有一些误差。总之,体脂秤的测量就像用户的采血化验一样,反应他此时此刻的身体变化,所以,每一次测量都会有些微的不同。
在这个意义上,体脂和体重的趋势变化显得更重要。
有品PICOOC如何改变体脂秤行业?
对于体脂秤界而言,有品PICOOC并不是一个开创者的角色,它更像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在有品PICOOC诞生的2013年之前,体脂秤已经存在很多年,前面也讲过,BIA测量方式非常成熟,在各个发达国家都已经有应用。
但是,有品PICOOC依然给体脂秤行业带来了向新的力量。
一个是以智能化的方式首次引入家庭。
这与2013年中国科技行业开启的智能硬件风潮有关系。彼时手环、水杯,血糖、血压等测量仪器都在智能化。传统的体脂秤也存在输入数据繁琐,不能连续记录的问题,但体脂秤的智能化实现了体重体脂趋势的可视化。有品PICOOC正应运而生。
体重体脂趋势的可视化为何如此重要?
对于减肥减脂的刚需人群而言,受饮食运动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时的体脂和体重降低或者升高并不是决定因素,而一段时间内趋势的变化对于减肥减脂才具有参考价值。
二是价格的平民化以推动智能体脂秤的普及。
2013年之前,国外的体脂秤价格在千元所有,第一代智能体脂秤Latin开始售卖时, Latin将国外体脂秤的价格打了对折,降到几百元。两年的时间,现在体脂秤的入门价格已经是百元了。
今年有品PICOOC的两款99元新品C1和CC,首次将家用体脂秤降到百元以下,并同时保持专业精准的医疗级设备称重体验。
三是通过软件、算法等给人们称重测脂以自由。
这样说稍微有些抽象。
当用户站在有品App称重时,有品App会呈现体重、体脂、肌肉率等9大数据。但显示不是结束,真正意义的在于趋势的对比。
举个例子,一个用户由于饮食、运动以及肠容物等多个因素的影响,一天到晚会有几公斤的体重波动。人们要想看看自己到底瘦了还是胖了,会刻意选择同一时间,同一条件称重。所以,大多数用户都选择早上刚起床或者晚上临睡前,来看体重数据的波动。
有品App会让人更自由的称重。通过算法,有品智能体脂秤会把每天分成早上、中午、下午、晚上和凌晨5个时段,不管用户什么时候称,用户的称重结果会和之前某天称过体重的同一时段的称重结果对比,来体现体重变化趋势。
这样不仅消除了用户刻意称重的心理负担,而且同一时间的体重对比确实更准确。
有品PICOOC和其他体脂秤有什么不同?
当然,有品体脂秤给科技行业还带来了一大变化,甚至是对自己市场地位不利的变化,那就是在有品PICOOC的体脂秤在取得市场验证的阶段性成功后,一大波竞争对手来了。
2013年,有品PICOOC最先做智能体脂秤。但2014年,已经有很多创业公司开始考虑这个方向。到了2015年,小米甚至也推出了智能体重秤。当然,小米出品体脂秤还尚待时日。
秤这个行业特别有趣,虽然它属于精密仪器,但大多数玩家都不够精密。秤不是一个暴利行业,所以电子秤领域没有特别独占鳌头的品牌,反而是鱼龙混杂,即使如此,各种不知名的电子秤加起来,每年的出货量在3000万台左右,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如果有品PICOOC想颠覆掉这个千万级的市场,其他玩家也看准了这个机会。
此时有品PICOOC要和其他玩家形成差异化,要拼什么呢?
第一,自然是硬件。
前面所述,硬件本身采用的材质,材质不但是外面的玻璃、外壳,还有里面看不见的传感器,甚至铜线等都是一分钱一分货,采用的材质好,相对而言,更美观,也更耐用,当然也更精准。
比如有品采取交流电,四电极,但有些竞品(就不提名字了)采用直流电和两电极,所以有些公司会提示用户洗洗脚再测,其实是为了增加脚上的水分。
包括塑料外壳的模具注塑,是一次注塑成型,还是为了节省成本二次利用的“水口料”,秤的抗压抗摔能力肯定不一样。
当然,更具竞争力的是芯片和电极片等,有品的芯片会经过上百道测试,需要在芯片高温、低温、强湿度状况下都可以保持良好的稳定性,芯片需要72小时盐雾试验,要有极强的抗氧化能力。
不过这些,如果有品PICOOC自己不说,用户在拿到秤的第一时间都没法感知到。
好在,有品PICOOC还拿到了一张足以彰显秤品质和精确度的“王牌”。今年7月中旬,有品PICOOC智能体脂秤旗下S系列体脂秤已经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许可证。去年9月有品PICOOC曾经获得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要知道两证在手的体脂秤的厂商非常少。
第二个是软件壁垒。
很有趣的是,智能硬件非常难做,但却无法真正构成壁垒。但软件可以构成壁垒,包括数据样本模型,还有样本数量。
在白种人模型和黄种人模型之间,有品PICOOC基于黄种人样本模型打造了一套大数据算法。如前所述,这肯定是更接近中国普通用户群体的。
另外,从一开始,从2013年公司创立开始,有品PICOOC和芝加哥大学联合使用超过60万的黄种人用户样本去打磨算法和数据,更接近普通人的真实身体状况。起点的高度就决定了自身能走多远,这是毋庸置疑的。
第三个,拼App的智能。
创业公司,要打造好的产品,要有好的团队是必须的。
毫不夸张的说,目前有品PICOOC产品团队是国内唯一能够覆盖营养学、运动心理学、运动生理学、数据建模等跨学科领域的团队,这样有品PICOOC在人体体重、体水、体脂肪、基础代谢等多重维度的算法和动态数据模型拥有充足优势。
同样是体重和体脂数据呈现,有品App可以比其他App更智能。结合天气给用户运动建议、记录用户运动数据(目前主要是计步)、学习用户的饮食起居行为曲线,通过体重体脂的变化看用户的减重方式是否健康,体重增长到底是肌肉增长还是脂肪增长,同一时段的体重变化的样子,这些“小心机”都隐藏在有品App中。
另一个是产品迭代的前瞻力。
这样说稍微有些抽象了。换句话说,当其他厂商还在照着有品做体脂秤的时候,有品已经开始着力做用户数据的交叉分析了。未来用户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称重,用户的身体状况是什么样的,用户做了什么样的运动会有什么样的效果,用户处在什么阶段,需要什么样的包括减肥、健身、饮食等的内容和服务。
将来,用户只要打开用品App,所需要的饮食健身建议,将一一展现在用户眼前。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米体重秤和体脂秤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