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期在学业上表现不错,老师关注学生哪些方面挺关注我的,我感觉我都有点自负了,如何克服自满的情绪?

我是复习生,还有三个月经历第二次高考,紧张,还是感觉什么都没准备好就有高考了,要_百度宝宝知道优秀教师的8种心理素质_起点中文网_小说下载
扫描下载起点读书客户端
  做一个最好的你
如果你不能成为山顶上的高松,
那就当棵山谷里的小树吧,
但要当棵溪边最好的小树。
如果你不能成为一棵大树,
那就当一丛小灌木;
如果你不能成为一丛小灌木,
那就当一片小草地。
如果你不能是一只香獐,
那就当尾小鲈鱼,
但要当湖里最活泼的小鲈鱼。
我们不能全是船长,
必须有人来当水手。
这里有许多事让我们去做,有大事,有小事,
但最重要的是我们身旁的事。
如果你不能成为大道,
那就当一条小路;
如果你不能成为太阳,
那就当一颗星星。
决定成败的不是你尺寸的大小,
而在做一个最好的你。
——[美]道格拉斯·玛拉赫
当一个人开始用主观自我对客观自我进行认识和评价时,即开始认识自己的身心特征时,他就开始有自我认识了。
大李目前在北京的一所普通中学任教,教龄10年的他,一向在学生和同行中口碑良好,可是最近却陷入青春期时的困惑: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是不是做得不好?我应该怎样控制自己的情绪?
大李的困惑来自不久前期中考试时发生的一件事情:考试时,一个学生偏头看旁边同学的考卷,大李走过去,对该生提出警告并要求该考生交卷,该考生先是拒绝不交,僵持一会儿后,突然将考卷揉成一团往大李身上一摔:“给你吧,有什么了起,大爷我还不考了呢!”
情绪激动的大李一把抓住该考生不放,让他把考卷捡起来,情急之中,大李推搡了该考生。
事后,该考生家长以大李打孩子为由告到学校。学校就此事对一向工作认真的大李提出了严肃警告。
此事让很少在学生面前发脾气的大李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突然对自己的工作能力产生了怀疑:我为什么控制不住自己?我是不是开始让人讨厌了?我是不是越来越不了解自己了?
“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我对自己是否满意?”“我能否悦纳自己?”
“我应该如何有效地调控自己?”“我如何改变现状,使自己成为一个理想的人?”
或许,我们每个人都曾这样问过自己。但研究发现,真正在问过自己后从中找出自己存在的问题并加以修正的人,只占很少一部分。
心理学家认为,要科学解决以上三类问题,需要当事人了解一些心理学常识,从人的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个层面去解决问题。心理学家认为,当一个人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整合一致时,便形成了一个人完整的自我意识。
当一个人开始用主观自我对客观自我进行认识和评价时,即开始认识自己的身心特征时,他就开始有自我认识了。人在有自我认识的基础上对自己作出某种判断,这种自我评价如果是正确的,就会对个人的心理生活及其行为表现有较大影响;如果一个人对自身的估计与社会上和其他人对自己的客观评价过于悬殊,他与周围人之间的关系就会失去平衡,从而产生矛盾。长期下来,将会形成稳定的心理特征——自满或自卑,不利于个人心理的健康成长。
当一个人对自身的认识而引发出内心情感体验时,就有了自我体验,这种体验是主观的我对客观的我所持有的一种态度,如自信、自卑、自尊、自满、内疚、羞耻等。心理学家认为,自我体验既与自我认知、自我评价有关,也和自己对社会的规范、价值标准的认识有关,良好的自我体验有助于自我监控的发展。我们通常对自己进行自我体验训练,就是让自己有自尊感、自信感和自豪感,不自卑,不自傲,不自满,随着年龄增长,我们懂得做错事应该感到内疚,做坏事应该感到羞耻。
当一个人开始对自身行为与思想言语进行控制时,就有了自我控制能力。人的自我控制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发动作用,二是制止作用,也就是支配某一行为,抑制与该行为无关或有碍于该行为进行的行为。通常,进行自我认知、自我体验的训练目的是进行自我监控,调节自己的行为,使行为符合群体规范,符合社会道德要求。通过自我监控,我们可以调节自己的认识活动,提高学习效率。
研究还发现,人的自我意识可分为四种类型:(1)自我完善型;(2)自我安慰型;(3)自我反差型;(4)消极补偿型。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当一个人心态积极健康,有自信心,能正确认识自己时,就会形成自我完善型的自我意识;当一个人为了获得一种心理平衡时,通常会认为得不到的东西是不好的,得到的东西是好的,从而形成自我安慰型的自我意识;当一个人盲目自信,过高估计“现实自我”的能力时,便会造成理想和现实的强烈反差,形成自我反差型的自我意识;当一个人以不正确的方式努力,以发泄和摆脱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所带来的痛苦,补偿“理想自我”的需要时,就会形成消极补偿型的自我意识。
“每个人看自己的前面,但我看自己的内部,对于我,只有自己是对象,我经常研究自己,检查自己,仔细探讨自己。”法国16世纪后期的思想家、作家蒙田曾说过这样一句令人深思的话。
中国也有句经典名言:“人贵有自知之明。”
可见,认识自己,对人生乃至人类是何等的重要!自知之明,就是自己能了解自己,自己能认识自己。
有的人可能会说:“我就是自己,怎能说不认识、不了解自己呢?”其实不然,有的人可以了解他人、了解环境、了解社会,甚至了解世界,但就是不太了解自己,这就是“当局者迷”。要真正做到有自知之明,的确很难。
每个人都要用一辈子的时间去认识和了解自己,但到最后仍然不能百分之百地认识和了解自己。对每个人而言,认识自己的程度是不一样的。认识和了解自己越多,走的弯路就会越少,不管是工作、生活还是爱情。有调查发现,每一个成功的人都是自我了解程度比较高的,只有认识和了解自己,才知道什么样的事情适合自己,才知道自己要用什么方法方式去面对!
怎样才能找到认识自己的方法呢?其实并没有什么具体的方法,人的一生都在不断地成长。想更多地了解自己,只能不断地去做事,不断地去犯错,不断地自我检讨,不断地自我总结,不时地安静下来进行自我对话,和自己沟通。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对于教师来说,更需要认识自己,只有正确地认识自己的性格特点、爱好特长、专业特点,才能进行合理的职业规划;只有认真地了解自己的学生,了解学生的需求,才能在教育工作中做到有的放矢,扬长避短,从而在教师职业生涯中体会到当教师的幸福。
自我意识 也叫自我认知,是一种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心理现象。心理学界通常认为,它由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三种心理成分构成。从形式上看,自我意识表现为认知的、情感的、意志的三种形式,分别称为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从内容上看,自我意识可分为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
1.用20个句子描述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要求尽量用一些能反映个人风格的词句,避免出现类似“我是一个男人”这样的句子:
①我是一个________的人。
②我是一个________的人。
2.将陈述的20项内容作下列归类:
A.身体状况(你的体貌特征,如年龄、身高、体形、是否健康等)。
序号:________
B.情绪状况(你常持有的情绪情感,如乐观开朗、振奋人心、烦恼沮丧等)。
序号:________
C.才智状况(你的智力、能力情况:聪明、灵活、迟钝、能干等)。
序号:________
D.社会关系状况(与他人的关系,如何应对进退,对他人常持有的态度、原则,如乐于助人的、爱交朋友的、坦诚的、孤独的等)。
序号:________
序号:________
(答案说明:分类是为了了解自己对自己各方面的关注和了解程度。某一类项目多,说明你对这方面关注和了解多;某一类项目少或没有,说明你对这方面关注和了解少或根本就没关注,不了解。健全的自我意识应能较为全面地关注和了解自己。)
3.评估你对自己的陈述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在你列出的每句话的后面加上正号(+)或负号(-)。正号表示“这句话表达了你对自己肯定满意的态度”,负号的意义则相反,表示“这句话表达了你对自己不满意、否定的态度”。
(答案说明:看看你的正号与负号的数量各是多少。如果正号的数量大于负号,说明你的自我接纳状况良好。相反,你的负号将近一半甚至超过一半,这显示你不能很好地接纳自己,你的自尊程度较低,这时你需要内省一番,寻找问题的根源,比如是否过低地评价了自己,是什么原因使你成为这样,有没有改善的可能。)
(祖伟 整理)
2.你有几个“我”
一个人只能有一个灵魂,可是有的人却有几个灵魂,这种可怕的裂变是一种病。
张老师教龄20年。40岁刚出头的他看起来苍老、精瘦、皮肤粗糙,双鬓有白发,但两只眼睛炯炯有神,像发光的灯泡,使肤色暗淡的脸看起来增色不少。
近来,他的妻子却跟他打起了离婚官司,原因是一向沉稳、话不多且不爱与别人交往的张老师,突然变得过分古道热肠,好几次借钱给他一个多年不往来的中学同学。妻子责备他,他却说,我这是投资,男人就是要做事的,我有能力,并且能力也很强。我借钱给他可以让我广交朋友,取得回报。每次争执时,张老师都会信誓旦旦地说:我要坚持做下去!
张老师的说话态度、言语内容、行为表现和原来明显不同,引起他妻子的怀疑、气愤和不理解。从张老师的话中可以看出他对自己能力的夸大,这种夸大明显超越了自身的客观情况,是一种病态的夸大。
而据张老师的妻子反映,有时,张老师的情绪又十分低落,会突然一言不发,垂头丧气。
心理专家认为,张老师在精神的亢奋中夹杂着情绪的低落,是双相情感障碍的典型表现。此类精神疾病是躁狂相和抑郁相交替出现。就好像一个人的灵魂裂变出两个子灵魂,这两个子灵魂的表现截然相反。当不同的子灵魂出现时,同一个人就以不同的人格状态表现出来。
躁狂相主要表现为:情感高涨,情感体验特别愉快,自我感觉良好,夸大自己的能力,但做事虎头蛇尾,有始无终,经常一事无成。抑郁相表现为:情感低落,抑郁悲观,自我评价低,有时自责自罪,工作能力和学习能力降低。
后来,张老师在妻子的督促下去看了心理医生,经过心理治疗,症状有了明显改善,不再乱借钱,夫妻关系也和谐了。
每个人对自己的意识不是一生下来就有的,而是在其自身发展和对外部世界、对他人的认识过程中逐步认识自己的。
有这样一种比喻,每个人都是一个心灵画家,不过,这个画家的水平是逐渐提高的,当我们对自己的认识达到以下水平时,我们对自己的画像就基本完成了。
(1)能意识到自己的身体特征和生理状况;(2)能认识并体验到内心进行的心理活动;(3)能认识并感受到自己在社会和集体中的地位和作用。
每个人给自己的画像都是从无到有、从差到好的,大体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个“我”——生理自我
3岁左右,生理自我形成。生理自我又称为物质自我,是一个人对自己身躯的认识,包括占有感、支配感和爱护感。心理学家奥尔波特等人认为,人出生以后,最初他们不能区分属于自己与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对于自己的手、脚和周围的玩具,都视为同样性质的东西加以摆弄。
3个月的婴儿能对人发出微笑,这表示婴儿对外界的刺激发生了反应。8个月的婴儿开始关心自己在镜子里的形象,但10个月的时候依然不知道镜子里的形象就是自己。一般认为,婴儿要到两岁零两个月以后,才会认识自己在镜子里的自我形象,大约与此同时,开始学会使用“你”这个人称代词。
心理学家认为,3岁左右的时候,儿童的生理自我基本成熟,这时候儿童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大都是以我为中心的,也开始更多地使用人称代词“我”字,经常会说“我自己来”“我要……”。同时,心理上开始出现羞耻心和嫉妒心等特点。
“三岁看老”正是折射出这一心理现象。
第二个“我”——社会自我
社会自我从3岁到青春期开始,到13~14岁的时候,个体通过幼儿园的学前教育和学校教育,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增强了社会意识,认识到自己是社会中的一员,尽量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标准。这个阶段称为社会自我阶段。
学校中的社会化过程,是个体自我意识形成的重要阶段。学校与家庭不同,在家庭中儿童往往是以我为中心,尤其是独生子女,而学校则是中性的,对任何人都一视同仁,老师对每一个学生都一样的关心,一样的严格要求。儿童在学校只能是班级和集体的一分子,而不能像在家里那样可以为所欲为地指挥别人,在学校他们必须承担一定的社会义务和社会责任,要完成这些义务和责任,本身就是一种压力,压力则使他们产生焦虑和不安的情绪。在家里可以听之任之的事,在学校则要认真对待,否则就要受到集体舆论的谴责。当一个人学习了文化科学知识,掌握了各种技能技巧,并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逐步地使自我实现的愿望和动机与社会的要求相吻合的时候,就最终能达到社会的自我。
第三个“我”——心理自我
心理自我又称精神自我,从14、15岁到成年大约10年的时间,个体性意识觉醒,抽象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大大提高,在生理和心理急剧发生变化的同时,促进了自我意识的成熟,人开始进入心理自我时期。
这时,人会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希望引起别人的注意,不再像以前那样自我满足,开始对自己不满意,希望改变自己的外貌、性格等。
心理自我是个人逐渐脱离对成人的依赖,并从成人的保护、管制下独立出来,表现出自我意识的主动性与独立性,强调自我的价值与理想,这是自我意识发展的最后阶段。这时我们能够透过自我意识去认识外部世界,而且这样的自我意识过程将伴随我们的一生。
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与他的心理发展得是否完善是密切相关的。只有心理发展完善的个体,才能够以客观的社会标准来认识社会和评价事物,树立正确的伦理道德观念,从而形成对待现实的正确态度、理想与信念等。
亲爱的老师,你希望受到学生的爱戴和尊重吗?那么请从了解自己、完善自己开始吧。
自我意识结构 指自我意识是由哪些心理成分和基本表现形式构成的。心理学家对自我意识结构的诠释不一,几种有代表性的理论是:美国实用主义心理学家詹姆斯的“躯体我、社会我和精神我”观,奥地利精神分析大师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和超我”观,心理学界从内容上来划分的“个人自我、社会自我和理想自我”观,心理学界从认知、情绪和意志上来划分的“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监控”观。
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观
本我(id)
本我是在潜意识形态下的思想,代表思绪的原始程序——人最为原始的、属满足本能冲动的欲望,如饥饿、生气、**等;包含要求得到眼前满足的一切本能的驱动力,就像一口沸腾着本能和欲望的大锅。它按照快乐原则行事,急切地寻找发泄口,一味地追求满足。本我中的一切,永远都是无意识的。
自我(ego)
自我处于本我和超我之间,代表理性和机智,具有防卫和中介职能,它按照现实原则来行事,充当仲裁者,监督本我的动静,给予适当满足。自我的心理能量大部分消耗在对本我的控制和压制上。任何能成为意识的东西都在自我之中,但在自我中也许还有仍处于无意识状态的东西。
超我(superego)
超我代表良心、社会准则和自我理想,是人格的高层领导,它按照至善原则行事,指导自我,限制本我,就像一位严厉的大家长。弗洛伊德认为,只有三个“我”和睦相处,保持平衡,人才会健康发展;而三者发生矛盾的时候,人有时会怀疑“这一个我是不是我?”或者内心有不同的声音在对话:“做得?做不得?”或者内心因为欲望和道德的冲突而痛苦不堪,或者为自己某个突如其来的丑恶念头而惶恐。这种状况如果持续得久了,或者冲突得比较严重,就会导致神经症的产生。
本我、自我、超我的关系
弗洛伊德打过这样一个比喻:本我是马,自我是马车夫。马是驱动力,马车夫给马指方向。自我要驾驭本我,但马可能不听话,这样一来二者就会僵持不下,直到一方屈服。对此弗洛伊德有一句名言:“本我过去在哪里,自我即应在哪里。”自我又像一个受气包,处在“三个暴君”的夹缝里:外部世界、超我和本我,努力调节三者之间相互冲突的要求,所以说自我永远是矛盾产物。
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可以从他们之间的联系中得到合理的解释,自我是永久存在的,而超我和本我又几乎是永久对立的,为了协调本我和超我之间的矛盾,自我需要进行调节。若个人承受的来自本我、超我和外界压力过大而产生焦虑时,自我就会帮助启动防御机制。防御机制有:压抑、否认、退行、抵消、投射、升华等。
(千红 整理)
3.学会自我接纳
——最爱你的人是你自己
每个人的内心深处,似乎都对完美有一种迫切的追求,但在实际生活中却总是事与愿违。
小刘,今年23岁,大学毕业后到一所重点小学教书。在外人眼里,身材高挑、性格活泼的她,不仅有个好工作,还充满着青春活力,可她总是对自己的长相不满意,眼睛不够大、皮肤不够白、鼻子不够高,“不漂亮”的想法整日纠结着她,小刘说,她经常有想去整容的冲动。
小刘的同事小罗,一个身高不到1.55米的女孩,在学生时代,小罗就一直被个子矮小困扰着,虽然她学习优秀,但总也抹不去心理的阴影,大学毕业找工作时也屡屡受挫。但幸运的是小罗心态一直都很积极,总是保持着昂扬的斗志,因为出色的专业成绩,她跟小刘一起被现在的学校录用,刚刚工作才一年,却因为备受学生和家长喜欢,受到学校的表彰。回想这一年来的成长,小罗感慨地说:“随着年龄的增长,现在我根本不会在意身高的问题,但正是这种情绪,激励着自己努力完善自我。有时候这种负面的情绪会转化成积极的正能量,成为前进的动力。”
我们身边像小刘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为了使自己更完美,很多人不惜让自己的身心受尽“虐待”。
心理学上有这样一个测试:如果让我们面对一张中间有一个黑点的白纸时,通常我们的目光总是喜欢聚焦在这个黑点上,而忽略了其他部分。心理学家认为,我们的不完美就如同这个黑点,被我们无限制地放大,认为这个点就是我们的全部,想方设法要改变它。
心理学研究发现,当你的注意力不再集中在自己的缺点上时,在别人面前才会表现得更加自然,这时你会发现,自己的这些不完美根本无足轻重。
专家认为,完整的人像一棵树,允许光辉的部分展露,也允许不完美的地方展露,当一个人承认自己的脆弱和不完美时,就能成就完美。
接纳自己,就是要接纳自己当下所有的反应,接纳自己的想法、情绪,这是非常重要的。从觉得自己不好到觉得自己好,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心理专家告诫我们:成长就是接纳自己、喜欢自己,这是最棒的人生态度。
可不可以让自己更加认同自己呢?这里为你推荐几种自我接纳的训练方法:
方法1:不与自己对立
不论自认为做了多少不合适的事,有多少不足,从现在起,都停止对自己的挑剔和责备:“不论我的现状如何,我选择尊重自己的生命的独特性。”
方法2:不苛求自己
允许自己犯错误,但在犯错误后一是要作出补偿,以弥补自己的错误造成的损失;二是要做到“不二过”,也就是同样的错误不犯两次。
“不论做错了什么,我选择从中吸取教训。”“我选择不二过,而不是不断地责备自己。”这类的行为暗示很重要。
方法3:不否认或逃避自己的负性情绪
如果产生了负性情绪,不要去抑制、否认或掩饰它,更不要责备自己,对自己生气。人产生负性情绪是很正常的,它提醒你对现状要有所警觉,是改变现状的先决条件。
方法4:无条件接纳自己
很多人以为只有具备某种条件,如:漂亮的外表、优秀的学习成绩、过人的专长、出色的业绩等,才获得被自己和他人接纳的资格。由于自己曾经被挑剔,也就逐渐习惯于用挑剔的目光看待自己,越看越觉得无法接受。
要学习做自己的朋友,站在自己这一边,接受并且关心自己的身体和心理状况,不加任何附加条件地接纳自己的一切。
“不论我有什么优点和弱点,我首先选择无条件地接纳自己。”
有一首歌叫《最爱你的人是我》,其实,最爱你的人应该是你自己,自己都不爱自己,他人怎么会爱你呢?
亲爱的老师,让我们一起来诵读一篇名为《接受自己》的祈祷文吧:“我不再把能量浪费在别人会怎么看我。我做我自己、我接受我自己、我接受我真实的样子,我接受我的每一个感觉,不管是好是坏,我开始学着爱我自己,我不再批判自己做得好不好,我不再处处与人比较,我不再活得那么辛苦,我做真实的我自己……”
自我接纳 指个体对自身以及自身所具特征所持的一种积极的态度,即能欣然接受自己现实中的状况,不因自己的优点而骄傲,也不因自己的缺点而自卑。
自我接纳加上能力,是构成自信的两大基石。能自我接纳,有不断自我完善的动机和行为,总有一天,就会具备能力,并最终自信。
悦纳自己训练法
题1:练习爱自己。
1.写下10个优点,写完之后默念三遍,然后闭上眼睛在心中默默地想并念三遍。
2.张开眼睛,伸出双手请别人压一压。
3.写下10个缺点,写完之后默念三遍,然后闭上眼睛在心中默默地想并念三遍。
4.张开眼睛,伸出双手请别人压一压。
相信你的两次实验结果是不同的。在默念优点之后,伸出的双手很难被压下来。为什么?因为它变得较有力。这个小小试验就是让你体验一下负面的、消极的及正面的、肯定的思想对一个人整体(生理、心理及精神的整合)的影响。
题2:跳出“与别人比较”,成为“与自己比较”的独立的自我。
1.写下自己的优点,每天早、中、晚念上自己的优点三遍。
2.每天记下自己所做的事。
3.在好事、好的表现,如努力、认真、勤劳等上面做一个记号;在需要改进的事及欠缺的方面,如骄傲、懒惰等上面做一个记号,在晚上做一个总记录。做完记录之后,好好地欣赏与肯定自己所做的好事。
4.对需要改进的事告诉自己说:明天我会改进,做得更好些。
5.需要谢谢今天所遇到的一切人、事、物,感谢他们给了你学习、改进和成长的机会。
6.用幽默的态度“嘲笑”自己做得不够好的地方,而不要责怪自己,把“你看,你又犯了这毛病,怎么搞的,你怎么这么笨,老是学不会,难怪别人都不喜欢你!”之类转换成“呵!呵!你看你,又以自我为中心了!我是很努力了,但下次要更小心点,更努力点,哈!哈!哈!”
(婧涵 整理)
4.当自我意识出现偏差时,你该怎么办
曾经有一个“你想什么,什么就是你”的观点在励志类书中常常出现。这说明,人的潜能是十分巨大的,我们能做的往往比我们想到的要多得多。
小白是去年9月刚分配到重庆一所初中当老师的大学应届毕业生。刚工作那段时间,小白常常出现做错事或说错话、爱紧张、着急等状况。由于总是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工作中难免被一些老教师指责,这也导致了小白每天工作时都战战兢兢,一直怕做错什么事。同时,她越来越觉得别人很讨厌或厌恶自己,从而更远离人。甚至觉得自己什么都不好,什么都不对,做什么都怕做错,由此变得自卑、敏感、多疑,直接影响到工作。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幅自我肖像,即关于“我属于哪种人”“我是谁”的自我观念定位。曾经有一个“你想什么,什么就是你”的观点在励志类书中常常出现。这说明,人的潜能是十分巨大的,我们能做的往往比我们想到的要多得多。
但是,由于受自身的心理成熟度、文化知识水平、生活阅历和社会交往等影响,人有时候不能多角度、多层次地认识自我,对现实的自我和理想的自我认识有着较大的偏差。
心理学研究发现,在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三个过程中,人的自我意识常常出现如下偏差:
偏差1:以自我为中心、从众等
现实生活中,不少青年教师未能处理好主观的我与客观的我这对矛盾,常出现两种自我意识的偏差,一种是只看重“自省”而发展为以自我为中心,另一种是一味受“人言”左右而变得丧失自我,也就是“从众”。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往往想问题和做事都从“我”出发,不能进行客观的思考和分析,表现得盛气凌人。这样的青年教师通常不能赢得别人的好感与信任,人际关系大多不和谐。
偏差2:孤独、自卑、自负等
一些学校教师团队随着“85后”“90后”的加入,由于年龄及文化差异等导致的“代沟”,使这些年轻教师与一些年长教师之间的交流减少。而且由于思想的深化、个性的分化,他们已不满足于在工作中一般朋友的交往,要求在更深层次上同知心的朋友互诉心声,达到情感共鸣。这时,这些年轻教师就往往会产生缺乏知音的孤独感。
而自负与自卑产生于现实我与理想我的矛盾中,同属于自信的误区。一般来讲,现实我与理想我总是不一致的,二者之间总是有着距离,如何看待这二者的距离直接关系着自我体验。
很多教师工作积极性很高,对自己也比较“自信”,认为自己可以努力提高“现实我”以实现“理想我”。但当一个人自信过度,自我感觉太好,骄傲、自大时,常常会一意孤行,这种自我膨胀过度的自信就是“自负”。自负的人缺乏自知之明,容易失败,也容易受伤。如果一个人将现实我与理想我作比较时,体验到的是“失望”,认为现实我与理想我的差距太大,对自己缺乏信心,目光总是盯着自己的缺点、不足,从而逃避、退缩,就会产生“自卑”情绪。
心理学研究发现,自负与自卑都会影响一个人的心理发展和人格成熟。
偏差3:失控、自我放弃、懒惰、逆反等
对于大部分教师而言,通常在工作中都会在自我控制上有明显的自觉性、主动性。但由于教学工作中难免存在困难和挫折,一些教师偶尔会出现情绪波动的现象,这时他们就会在困难面前望而生畏、自我放弃。
还有一些教师由于长期的职业倦怠,会出现消极懒惰的情绪。当这种情绪被一些制度所制约时,这些教师就会产生逆反心理,其表现为不分正确与否,一概排斥。
一个成熟的教师,应该准确了解自己并随时调整自己,要善于发现这些偏差,并努力将它们加以匡正。
自我意识偏差 由于受心理发育成熟度、文化知识水平、生活阅历和社会交往狭窄、自我认识参照点少等的限制,人不能多角度、多层次地认识自我,对现实的自我和理想的自我认识有着较大的偏差,主要表现为自我否定、自我矛盾、自我扩张、自我萎缩、极度以自我为中心等。
了解自我的方法
1.通过比较来认识自我:第一要看这个条件是不是具有可比性,第二要看和什么样的人进行比较。所以,确立合理的参考体系和立足点对自我的认识尤为重要。
2.通过他人的评价认识自我:周围的人对我们的态度和评价能帮助我们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我们要尊重他人对我们的态度与评价,冷静地分析,客观地判断,既不能盲从,也不能忽视。
3.通过实践活动认识自我:在实践活动中全面发挥和展示自己的才华,可以发现和验证自我,了解自己在哪些方面有突出的表现,在哪些方面不如别人。
4.通过自我反省认识自我:做一个有心人,经常反省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点滴表现,总结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找出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5.通过测量认识自我。
(红袖子 整理)
5.教师如何完善自己
教师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需要与意识是自我专业发展的内在主观动力。
“上周六,我偶然得知学校的小作家培训班又请来了一位专门指导孩子们写作的‘作家’叫周红。因为自己没有在里面任课,所以也就没往心里去。
日前去教导处,无意间翻到了来校讲座的作家给孩子们题词的本子。当看到我认为的‘作家’周红的题词是‘做个最好的自己’时,不由怦然心动。呵!好熟悉的话语。其实,咱们教室的墙上也贴着这么一行字‘做最优秀的自己’。片刻之间,我就觉得自己有点自我膨胀了:看,我引导孩子们做人做学问的话竟和‘名人’的话一样。看来我这老师还是蛮深刻、蛮有远见的嘛!
可忽然间我又想到:我怎么连周红这个作家都没听说过?作为语文老师,我为自己的孤陋寡闻自责了一番。于是上网去搜索,谁知,一上校园网才知道:周红老师是杭州天长小学的一位在作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方面颇有建树的优秀教师。我为自己和周红老师在这一点上的共鸣感叹不已。”
以上这段文字摘自一位青年教师的工作笔记。字里行间表达了一个青年教师渴求上进的积极心态。
美国人道格拉斯·玛拉赫有一首诗《做一个最好的你》,曾激励过很多人:
如果你不能成为山顶上的高松,
那就当棵山谷里的小树吧,
但要当棵溪边最好的小树。
如果你不能成为一棵大树,
那就当一丛小灌木;
如果你不能成为一丛小灌木,
那就当一片小草地。
如果你不能是一只香獐,
那就当尾小鲈鱼,
但要当湖里最活泼的小鲈鱼。
我们不能全是船长,
必须有人来当水手。
这里有许多事让我们去做,有大事,有小事,
但最重要的是我们身旁的事。
如果你不能成为大道,
那就当一条小路;
如果你不能成为太阳,
那就当一颗星星。
决定成败的不是你尺寸的大小,
而在做一个最好的你。
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教师当然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也有自己的爱恨情仇。因此,要做一个成功的教师,必须首先学会做一个成功的普通人。
今天,“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呼唤教师的自我发展意识,要求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全面发展和人格完善的人,应努力成为自觉创造自身职业生命的主体。教师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需要与意识是自我专业发展的内在主观动力,能使教师本人在专业发展中的能动作用得到极大的发展发挥,也使得实践终身教育思想成为可能,并可促使自我专业发展能力的形成,成为促进专业发展的新因素。
当然,教师发展的途径会因人因时而有所不同:
一是广泛的学习。教师应尽可能多地学习、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建立专业责任感,对自己的专业发展保持一种自觉状态,及时调整自己的专业发展行为方式和活动安排,努力达到理想的专业发展。
二是制订自我生涯发展规划。教师应制订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对影响专业发展的错综复杂的因素有效地加以综合,使职业发展的道路更为顺畅,成功的机会更大。
三是积极参与继续教育。在职学习与培训更是更新、补充知识、技巧和能力的有效途径,可以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机会。在职学习与培训让教师养成一种持续学习的习惯,成为自己专业发展的主人。
四是有计划地进行教育研究。教师参与教育教学研究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在研究中,教师可以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更好地理解课堂和改善教育实践,不断扩展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五是进行经常化、系统化的教学反思。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方式。成功的和有效率的教师倾向于主动地和创造性地反思其专业发展的实践和能力。教师在个人反思或集体反思的过程中,可以拓宽专业视野,激发不断追求超越的动机。
六是提高专业素养。教师专业发展是课程改革的重要支撑,而课程改革也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机会并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七是与他人相互合作、交流。自我专业发展要求教师主动、积极地追求专业发展,保持开放的心态,随时更新教育理念和专业知识。为此,教师要充分挖掘、利用各种可利用的有助于自我专业发展的资源。
自我完善 指个体的生命潜能和价值的有目的、有方向、有策略的延伸和扩展。其目标是:实现健康的身心、健全的人格与合理的知识结构、精深的专业学识、高强的创新能力的和谐与统一。
测试一下你的性格
请拿出一张纸、一支笔把你的答案写下来。
场景:你在森林的深处,向前走,看见前面有一座很旧的小屋。
1.这个小屋的门现在是什么状态?(开着/关着)
2.你走进屋子里看见一张桌子,这个桌子是什么形状的?(圆形/椭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
3.在桌子上有个花瓶,瓶子里有水,有多少水在花瓶里?(满的/一半/空的)
4.这个瓶子是由什么材料制造的?(玻璃/陶瓷/泥土/金属/塑料/木头)
5.你走出屋子,继续向森林深处前进,你看见远处有瀑布飞流直下,请问水流的速度是多少?(你可以从0~10任意选一个)
6.过了一会,你绕过瀑布,看见地上有金光闪烁。你弯腰拾起来,是一个带着钥匙的钥匙链。有多少把钥匙拴在上面?(你可以从0~10任意选一个)
7.你继续向前走,试着找出一条路来,突然你发现眼前有一座城堡。这个城堡是什么样的?(旧的/新的)
8.你走进城堡,看见一个游泳池,黑暗的水面上飘浮着很多闪闪发光的宝石,你会捡起这些宝石吗?(是/不)
9.在这个黑暗的游泳池旁边还有一座游泳池。清澈的水面上飘浮着很多枚钱币。你会捡起这些钱币吗?(是/不)
10.你走到城堡的尽头,发现有一个出口,你继续向前走,走出了城堡。在城堡外面,你看见一座大花园,花园里有一个箱子,这个箱子是多大尺寸的?(小/中/大)
11.这个箱子是什么材料做的?(硬纸板/纸/木头/金属)
12.花园里还有一座桥就在箱子的不远处,桥是什么材料建造的?(金属/木头/藤条)
13.走过这座桥,有一匹马,马是什么颜色的?(白色/灰色/褐色/黑色)
14.马正在做什么?(安静地站着/吃草/在附近奔跑)
15.哦,不!离马很近的地方突然刮起了一阵龙卷风,你会怎么做?(跑过去藏在箱子里/跑过去藏在桥底下/跑过去骑马离开)
心理测试题答案解析:
1.门如果是开着的,说明你是一个任何事都愿意与别人分享的人。
门如果是关着的,说明你是一个任何事都愿意一个人去做的人。
2.圆形/椭圆形——总有一些朋友陪伴着你,你完全地信任并接受他们。
正方形/长方形——你在交朋友的时候有点挑剔,你只和那些你认为比较熟悉的朋友有一些来往。
三角形——在对待朋友的问题上,你是一个非常吹毛求疵的人,所以你的生活里没什么朋友。
3.空的——你对目前的生活很不满意。
一半——你的生活只有一半达到你的理想。
满的——你对目前的生活非常满意。
4.玻璃/泥土/陶瓷——在生活里你是一个脆弱的人。
金属/塑料/木头——在生活里你是一个强者。
5.0——你根本没有**;1~4——你的**很低;5——中等水平的**;6~9——很强的**;10——哇噻!你有超强的**,生活里没有性根本不行。
6.1——生活中你只有一个好朋友;2~5——生活中你有一些好朋友;6~10——生活中你有许多好朋友。
7.旧的——显示你在过去的交往中有一段不好的或不值得纪念的关系。
新的——显示你在过去的交往中有一段很好的交往,现在仍然鲜活地驻留在你心里。
8.是——当你的伴侣在你身边时,你依然和周围的人调情。
不——当你的伴侣在你身边时,你绝大多数时间只会围着他/她转。
9.是——当你的伴侣不在你身边,你会和周围的人调情。
不——当你的伴侣不在你身边,你也会忠实于他/她。
10.小——不自负;中等——比较自负;大——非常自负。
11.硬纸/纸/木头(不闪光)——谦虚的性格。
金属——骄傲而顽固的性格。
12.金属——和朋友有非常紧密的联系。
木头——和朋友有比较紧密的联系。
藤条——周围没有很好的朋友。
13.白色——你的伴侣在你心目中非常纯洁而美好。
灰色/褐色——你的伴侣在你心目中的位置一般。
黑色——你的伴侣在你心目中好像根本不怎么样,甚至还很坏。
14.安静/吃草——你的伴侣是一个顾家的、谦虚的人。
在附近奔跑——你的伴侣是一个非常狂野的人。
15.这是最后一个问题但也是最重要的问题。故事的结尾是一阵龙卷风,你怎么去做呢?这里提供了三种选择:(1)跑过去藏在箱子里面?(2)跑过去藏在桥下面?(3)跑过去骑上马走?哪一项是你的选择呢?
现在,我们看看上面的这些事物代表的意思:
龙卷风——你生活中的麻烦箱子——你自己桥——你的朋友马——你的伴侣
(1)如果你选择箱子,说明你遇到麻烦你都会自己解决。
(2)或者你选择桥,说明你遇到麻烦时会去找你的朋友一起解决。
(3)又或者你选择骑马离开,说明你遇到麻烦时你都会和你的伴侣一起去面对。
(海燕 整理)
优秀教师成长感悟录
于漪·青年教师要完善自己学做“人师”
我想我作为一个教师,追求的应该是完美的人格,是真善美的境界。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才能达到人格完美的境界。
我做了一辈子的教师,但一辈子都在学做教师。汉代的韩婴在《韩诗外传》中讲:什么人才能够做“人师”呢?做人的老师,他必须具备这样的条件,就是“智如泉涌,行可以为表仪者”。“智如泉涌”,就是你的智慧要像泉水一样喷涌而出;“行可以为表仪者”,就是你的思想言行能够成为别人的榜样。
因为做“人师”不是做教书匠,对孩子不仅是言教,更重要的是身教。身教重于言传!教育家乌申斯基讲过,在教育工作当中,一切是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的,因为我们的教育力量,它只能是从教师的活的人格当中来,这是特殊的教育力量!不管教育行政机关有多么精细的、周密的规章制度,都不及教师人格的力量、人格的作用!因此我想,要做人师的话,首先是要完善自己的人格。
用榜样激励自己追求高尚人格
在我心目中有许多榜样,我不仅牢记“智如泉涌,行可以为表仪者”,而且我一直追求一些光辉的榜样。比如我非常崇敬鲁迅先生,他在北平师范大学教课的时候,不仅课堂上坐满了人,走廊也站满了人,走廊里站不下了,就到操场上去上课,把饭厅里的方桌搬到操场上,周围全都是学生,人山人海,他就站在方桌上讲课。那时候没有扬声喇叭,没有扩音器,他就站在那儿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听得全神贯注。师生的心灵交融,这是世界上最美的乐曲。我看到书上记载的这个场景,非常感动,我想,做老师做到这个分上,真是人师了!
比如历史上有个非常有名的教育群体,就是西南联大。那里师资真是精英如云,各种各样的老师,各种各样的个性,那是智慧的海洋。我们都知道,那时的条件是非常艰苦的,日本鬼子蹂躏我大好河山,所到之处,生灵涂炭,西南联大所在的地方也是不断地受到空袭的威胁。有一次在一个破饭厅改造的教室上课,主讲者说:“黄昏时分,从四面八方辐辏而来的鼓声近了,更近了,十分近了。神光照得天边通亮,满坛香烟缭绕……”
莘莘学子全神贯注,这是谁在上课呢?是闻一多先生在上课。闻一多先生我们都知道,他是激情洋溢的,他的那种诗,哪里是语言啊,他是心里头喷射出来的岩浆!他的课同学们非常珍爱,他简直是用音乐一般的语言在上课。为什么这些老师教课有如此的魅力,那就是因为其人格高尚,在他们的心里就是忧国忧民、为国为民,一辈子考虑的就是国家的兴衰、民族的存亡,他们是把自己所从事的教人的事业、育人的事业,和国运兴衰、民族存亡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他们学识渊博,研究到哪个领域,哪个领域就出成果!再看我们上海,我也是很幸运,有机会接触苏步青老先生、谢希德先生。
我站在他们的面前,我就感受到他们人格的魅力,我觉得他们人格高尚、学识渊博,总有“高山仰止”的感觉。在我面前,他们是巍巍高山,我是一个平凡的人,一个普教的老师,所以我总是仰着头看他们。但是我又想,他们也不是生下来就是这样的,完美的人格、渊博的学识,也是一辈子不断地追求、不断地修养自己的结果!
我们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你就是登上泰山之巅,也是要从泰山脚下一步一步攀登的。所以我就是以这一些伟大的老师为榜样,从山脚下起步,一步一回顾,走一走,回过头来看一看,自己提高了没有?问题在哪里?我想,做人要追求生命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也就是一步一步地攀登。古希腊的柏拉图在《理想国》里头讲过,教育就是把人从洞穴里头牵引出来,进入一个真实的精神境界,而知识、能力是攀登精神世界的阶梯。
我想我作为一个教师,应该追求的是完美的人格,那就是真善美的境界,不断地学习,以达到人格完美的境界。
“两把尺子”追求人格的完美
真正能够做一名合格的中学老师,必须追求人格的完美!第一个方面就是自我认识。
人是很不容易清醒地认识自己的,中国有句古话叫“人贵有自知之明”,为什么“自知之明”就贵呢?因为人多半是很糊涂的,很容易以己之长比人之短,越比心态就越不平衡,越比就越没有动力。能够清醒地认识自己是非常可贵的。在教师的素质里有一个基本素质非常重要,就是谦逊。谦逊是人的美德,对教师来说,尤其如此,因为他要育人!要育人就要不断地学习。虚怀若谷,你就能够听得进东西;而志足意满的话,就好像一杯水已经满了,那再倒也倒不进去了。什么叫聪明啊,我觉得就是“耳聪目明”,就是眼睛是亮的,耳朵能够听得进人家的东西。要“入目入心”就要虚怀若谷!
怎样才能清醒地认识自己呢?我有两把尺子,一把尺子是量别人的长处,一把尺子是量自己的不足。当我在原来的上海市第二师范学校第一次上语文课的时候,非常紧张。我们的老组长徐老师来听我的课,我清晰地记得当时我教的是王愿坚的小说《普通劳动者》。我教完了以后他就跟我说:“你当然有这个那个的优点,不过,这扇语文教学的大门在哪里,你还不知道呢!”我听了这句话,简直像五雷轰顶一样,作为一个语文老师,语文教学的大门在哪里都还不知道,我就不合格了!我问他“门”在哪里?他没有告诉我。这个对我刺激很大,打击也很大,于是变成了我一辈子追求的动力!我不仅要找到语文教学的大门,而且要登堂入室,我就不相信我找不到语文教学的大门。因此我就下决心一定要用把尺子去不断地去量别人的长处,学别人的长处。那时候我们教研组有18位老师,那时高中阶段男教师多,女教师就我一个。我想我把17位老师的长处都学来了,我就成长了,这是用一把尺子不断量别人的长处。
其次,就是用一把尺子量自己的不足。教课之前,我认真备课,问心无愧的。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备课,可以说每天是明灯陪我过半夜,常常要搞到凌晨1点。那时教两个班的语文,一个班主任,还是教研组副组长。高中的语文,学生写起作文来,两三千字是家常便饭,你要和他交流、要改,很多是通过自己的批点和学生心灵交流的,他写二三千字,你要批上个千把字。因为学生最喜欢看你的评语,他对你有一种企盼、一种渴望!我想到孩子怀着这样的心情,我就熬夜了,有的时候真是熬到天亮!一学期学生要写8篇作文,我还要求再写8篇小作文,16篇,那是怎么样的一个工作量!但是我在批改当中,真是感到学生的青春活力对我的教育,我特别感觉到那些男孩子,十七八岁,写起来真是慷慨激昂、淋漓尽致,要说我的成长,我真得感谢高中的那些学生对我的教育,那种青春的感染,使我觉得教师真正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业了!
我在课堂上要求自己一定要“要言不烦、一语中的”。当我有点含糊的时候,那就是废话最多的时候,为什么废话最多呢?因为自己吃不准。教师废话多了,学生就如坠云里雾中,所以我就每次记下自己的不足。比如说,你同样教景物描写,每一次的景物描写要教出个性,不同的文章、不同的描写,自己要深入其中,然后你才能讲出道道来,才有你自己的语言。所以等到教完以后,再回过头来看一看,真是遗憾多多,所以我每上一堂课,都有一个“教后”,很简单,1,2,3,4,5……记下学生的闪光点,记下自己的不足、缺陷。
有时学生学习能够超水平发挥,提出的一些问题会超出你备课的范围,我都会把它记下来。有些问题在备课的时候根本没有考虑到,学生对我的触发,帮助我思考这些问题,有的解答了,有的解答得不很完美,我就记下自己的不足。
学做“人师”还须德才兼备
智慧要如潮水、泉水一样喷涌而出。现代教学中,如果老师的教跟学生的学在一个平面上移动,学生是不服你的!你一定要棋高一着,也就是说在深度上要挖掘、在广度上要开拓,你对学科发展的前沿、对学科的走势、对学科的来龙去脉要有所了解。教课捉襟见肘是没办法上好课的。怎么样才能够左右逢源呢?那就是靠你宽广的文化底蕴!我读到学贯中西的钱钟书的书,觉得他句句话都是宝贝,读他的《宋词选注》,深感他的注释就是学问,就是创作!有一次读到苏东坡的一句诗,写牡丹“一朵妖红翠欲流”。我怎么也看不懂,这红牡丹妖红,流下来怎么是翠、是绿的?钱钟书先生他怎么解释呢?他说这诗里用词就好像用兵一样,可以虚虚实实、实实虚虚!红是实,翠是虚。虚虚实实、实实虚虚,红绿交错、红绿互映,造成一种幻觉。这种艺术的魅力就是文字特有的功能,它实际上比造型艺术的美还要成功!你说如果不读书的话,自己就无法理解,有的时候因为自己不懂,还误认为印错了,十分可笑。
学做“人师”更须拓展视野
做一个老师,更须拓展视野广泛学。为什么?因为现在的社会,它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有很多地方是可以交融的。教文科的老师应该学一点自然科学,教自然学科的老师应该学一点人文,因为这样可以打下比较宽的底蕴。
比如说,我教语文,过去我凭自己的个人爱好,喜欢看人物塑造非常精彩的小说。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中,独眼将军库图托索夫打仗的情景,在我脑子里活灵活现,对那种以情节取胜的小说,觉得没兴趣。但是后来我觉得不行,作为一个老师,了解小说的情节是很重要的。比如金庸小说全是武打情节。你作为老师,就样样要学!我上课时经常有被学生将住的情况,有的时候他们问一些科学的问题,我真的是讲不清楚。我们那个时候学的是经典物理学,他问爱因斯坦,我就讲不出来,这就逼得我再去学一学近代物理学。当霍金一出来,我马上就买《时间简史》看,不过看不懂。为了教育孩子,我还去研究美术,因为有的时候学生会拿画来问你,所以我家里画谱很多,经常读画。
“师风可学”与“学风可师”
在退休前,我比较强调“师风可学”,要完善自己的人格,教师身上要有凛然正气。为什么?因为社会不是真空,它总是有真善美和假恶丑的,作为教师,他代表着最先进的文化,是做人的模范,做人的榜样,因此他追求真善美,抵御假恶丑,这在世界教育中,古今中外莫不如此。作为“人师”,应力求“师风可学”!对假恶丑的东西应该是抵制的。因为现在强势文化的入侵太厉害了,思想浅薄、金钱至上、个人主义、垃圾文化、腐朽文化、黄色文化、凶杀文化,对我们没有生活经验的未成年人是极大的威胁,我们老师要坚守育人的阵地。我在“二师”做校长的时候,曾经提出来,不论你大环境怎样,我小气候一定要好,学校要有小气候,因为你代表社会最主流的、最健康的、最向上和最先进的文化,因此身上要有凛然正气,“师风可学”!
后来我考虑到,要做到“师风可学”,还必须“学风可师”。做一辈子的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我们老师比较注意“师风可学”,但是对我们青年同志来讲,我觉得“学风可师”是非常重要的。完善人格、提升思想、提升境界,锤炼感情,你的学风也是学生的榜样!我想如果这样,就能够完成我们国家和人民交给我们的光荣艰巨的任务。夸美纽斯讲过,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我体会到,教师不仅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而且是太阳底下永恒的事业,没有教育,社会是一片黑暗,没有教育,就出不了人才!教育事业是永恒的,而我们的教师育人也是永恒的,让自己的学生,踏着自己的肩膀,一步一步地攀登做人的高峰。
(红袖子 整理)
  谁不能主宰自己,谁就永远是一个奴隶;想左右天下的人,须先左右自己!
——苏格拉底
1.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人格
人格完善就需要个人对自我的成长有明确的目标,并规划自己的最佳性格组合。
一位校长曾经讲述这样一个故事:
一次,校长请新分配到学校的4位年轻教师小张、小王、小吕、小白去看电影。告诉他们电影7点钟开演。可当他们准时赶到电影院时,电影已开演。
只见小张顿时火从心头起,拿着票,冲着检票员一阵乱吼,并与检票员争执起来。
大个子的小王却不管三七二十一,径直往里闯,并快言快语地催促其他几个老师:“别说了,快进去比什么都强。”
这时候,小吕正在向另一个检票员询问着什么。
而小白呢,却什么也没说,在一旁细心地观察着。显然,他不想把事态闹大,也不愿招来更大的麻烦。
事后,这位校长找到学校的心理教师,请他分析这4个新教师的特点。心理教师认为,对待同一件事情,4个人的不同表现方式,恰恰反映了这4个人不同的性格特点。他们的气质、性格又决定了每个人不同的行为方式。从他们的不同行为方式来看:
小张属于胆汁质暴脾气性格的人;小王属于多血质急脾气性格的人;小吕属于黏液质小性子性格的人;小白属于抑郁质慢性子性格的人。
心理学上认为,性格就是指一个人对人、对己、对事的稳定的态度与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清楚地了解自己性格特点,就能有助于我们更有效地学习,有助于我们针对自己性格上的弱点自觉地加以矫正,从而在认识自我、提升自我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充分实现自己的价值。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说到“某某人人格高尚”“某某人人格卑劣”或“某某人缺乏人格”,这种说法中提到的“人格”是从伦理道德的观点出发的,与心理学所说的“人格”含义是不一样的。用心理学家的话说,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人格,因此,没有人会没有“人格”。所以,在心理学上,人格泛指一个人独特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模式。英国著名心理学家艾森克指出:“人格乃是决定个人适应环境的个人性格、气质、能力和生理特征。”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也曾提出,每个人都有两个自我: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其中,前者是个人在现实生活中获得的真实感觉,而后者则是个人对“应当是”或“必须是”等的理想状态。而只有当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达到结合的时候,人才能达到真正的自我实现。罗杰斯主张,人格的成长在于充分实现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的和谐,而两者之间的冲突会导致人的心理失常和不协调。
那么,怎样健全自己的人格呢?
在心理学界,对健全人格的理解受人性观、价值取向及方法论的不同而各异。例如,马斯洛认为,健康健全人格的人应为自我实现的人;奥尔波特认为是一个成熟的人;罗杰斯则认为应为一个充分发挥机能的人;等等。
有观点认为,衡量一个人的人格是否健全可以从以下几个特征去判断:
特征1:客观的自我认识和积极的自我态度
这里面包含三层意思,首先是有自我认识且这种认识是全面的、丰富的;其次是不歪曲自己的特性,即既不夸大也不缩小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最后是能够经常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感受到什么,并知道行为、体验缘何而起。所以心理学认为,积极的自我态度与自我认识有联系但不光全由后者决定,它指的是一种“尽管认识到自己有长有短、有好有坏,但仍然从总体上认可自己,接纳自己,对自己抱有希望”的态度。
特征2:客观的社会知觉和建立适宜的人际关系的能力
研究发现,人格健全者应能准确地从别人的言语、行为中体察别人的思想、愿望和感受,了解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态度。而且,人格健全者对别人的了解是建立在事实根据上而不是主观臆测。因此,人格健全者对人的态度特征和人际交往技能有助于其建立适宜的人际关系。
特征3:生活的热情和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
心理健康的人通常热爱生活,都有投身于工作事业和家庭的热情。要具有与自己年龄相适应的生活能力。
特征4:个性结构具有协调性
人格健全者通常都有统一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个性倾向的各部分,如需要、兴趣、动机、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等,二者之间都保持着一种动态的协调、平衡。而且,人格健全者的认识、情感和行为之间也保持着协调性。
可见,一个人要想人格完善,就需要对自我的成长有明确的目标,并规划自己的最佳性格组合。比如说,有的人太自卑,太敏感,非常想变得自信、随和起来。这当中他的现实自我就是自卑,理想自我就是自信。那么,他唯有不断地与自己作斗争,才能达到自我的人格完善——做一个不自卑、不敏感,从容自信的人。
人格指人类心理特征的整合、统一体,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结构组织。并在不同时间、地域下影响着人的内隐和外显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人格的属性包括整体性、稳定性、个体性、动机性、适应性、自然性、社会性等。由于人格的心理属性的变异(心理疾病)所导致的人格缺陷,成为家庭暴力、社会危害的重要源头和成因之一。
心理学家艾森克给人格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定义:人格是人所具有的、相对来说较为稳定的特质。它可由外因激发或促成,是生理冲动、社会环境及自然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产物。人格通常指的是情感——意志的特定品质、情操、态度、心理状况、无意识机制、兴趣和理想,它们能确定人的特性或特有的行为和思想。这一定义指出了人格的四个含义:(1)人格是稳定的,一个人不可能今天是这种人格,明天又换另一种人格;(2)人格的各种表征,如情操态度以及兴趣理想等等是相互联系的,它们都表现了人格的某一方面;(3)人格是人的生理机制与周围相互作用的结果;(4)每一个人的人格都是独特的。
血型与性格
性格通常指个体比较稳定的对现实的态度以及与之相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生理因素对性格的形成有决定性作用。其中血型是人的生理因素构成的重要因素,这也就决定了不同血型的人具有不同的性格特征。
A型人是完美主义者
血型为A型的人,具有为社会、为他人奉献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他们特别重视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与评价,对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强烈的渴望。A型人处事谨慎,待人诚恳。社会生活中的A型人深沉含蓄,感情不外露,但内心却潜藏着巨大的爆发力。因为A型人总是压抑自己,自制力越强,爆发起来也就越可怕。由于A型人崇尚完美,并且追求完美,所以通常过于介意缺点与不足,容易成为悲观主义者。这类人处理事情比较有条理,深入细腻,但是比较死板。
B型人是自由主义者
血型为B型的人和A型人恰好相反,这类人很少顾虑社会的反应与舆论的压力,喜欢独立地处理问题。通常B型人言行随便、不拘小节,反感限制与拘束,所以过激者容易发展到脱离集体。B型人处理问题的方式比较灵活,这点也和A型人相反,他们喜欢用科学的观点处理问题,就事论事,很少草率地下结论,所得的结论也具有很大的变通余地。B型人兴趣广泛,注意的广度比较大,但其注意力一旦集中到某一目标上,则会聚精会神、细致入微地处理好问题。B型人的思路比较开阔,富于创见,有较高的创造力。
AB型人是空想主义者
血型为AB型的人,具有强烈的社会意识和集体观念,他们通常有意识地融入社会活动,希望在社会生活中确定自己的位置,满足其强烈的归属感。这类人生性淡泊,厌恶竞争;这类人的逻辑思维比较见长,擅长分析和批评,但是由于喜欢站在第三者的立场,所以总是给人留下比较冷漠的印象。AB型人考虑问题比较全面,解决问题的速度也比较快,但是思考问题的深度不足。所以一般来说,AB型常常抱有超越现实的空想。
O型人是现实主义者
血型为O型的人,富于现实感,能够迅速、冷静、准确地对利害得失进行分析和判断;这类人的目的性比较强,确定目标后,会果断地采取措施,并且不达目的不罢休。O型人通常是现实主义者,关心自己的健康,热爱生命,但也不乏浪漫,喜欢运用优美的语言,欣赏有目的的生活。同时,喜欢让理想照进现实,某种程度上也是理想主义者。O型人渴望获得力量,注重集体的力量,重视人际关系。这类人属于容易相处的人,在其力量较小时,性格温顺、态度谨慎,设法托庇于强者;当其具有强大力量时,又会积极表现自己,发表个人的主张,显得很强硬。
(明华 整理)
2.你有人格缺陷吗
人格缺陷是人格的某些特征相对于正常而言的一种边缘状态或亚健康状态,可与酗酒、赌博、**、吸毒等恶习相关或互为因果。
37岁的张某是一所农村中学的代课体育教师。他脾气暴躁、倔强,遇事易冲动,不依他就发脾气打人,曾因与学生家长发生冲突将人打伤被判刑。其妻做小生意,抚养女儿并定期探监。张某于今年提前释放回家,没过多久便开始到处打听妻子是否做过“对不起自己的事”,并对妻子说:“我8年不在家,不会计较你的过去。”一天,张某与妻子商量好回娘家为岳父过生日,张某因自卑临时变卦。妻子第二天回家后因生张某的气而不理他,他百般迎合,仍受到冷落,就发脾气骂人,争吵中他持刀将妻砍成重伤。关押期间他对人说:“老子在家她都不回家过夜,不在家呢?”其心胸狭窄、心理扭曲可见一斑。
在心理学上,人格缺陷并没有一个标准的行为模式,所以鉴别时通常因人而异。一般来说,一个人存在性格偏激、行为异常、乖张、情绪控制能力差、性格孤僻、话语真假混淆等现象,可认定其有人格缺陷。其具体表现如下:
反社会性人格缺陷
如果一个人不断地违反法律法规,如行为冲动、不计后果、好斗易怒,有打架或攻击他人的行为,或者动不动就因其行为鲁莽而使自己或他人陷入危险的境地,或者对工作、学习、经济状况和家庭义务不负责任,或者缺乏自责,当自己给他人造成危害时,表现出漠不关心甚至认为是合理的……这类人从青春期开始就有反社会行为,成人后通常形成反社会性人格缺陷。
回避性人格缺陷
如果一个人常常表现出因害怕批评、不满意或被拒绝而回避他人;或者除非确定对方很喜欢自己,否则不会与别人保持很密切的关系;或很害怕在亲密关系中被羞辱和嘲笑;或者对批评和拒绝极其恐惧;或者因认为自己存在的不足,在人际关系中总是很沉默,认为自己不行、社交无能,或者因为害怕尴尬而拒绝各种活动等等。这类人的回避性人格缺陷很明显。
边缘性人格缺陷
如果一个人通常采取拼命努力的方式来求得不被抛弃,或者人际关系既热切又不稳定,常常不是把别人理想化,就是诋毁别人;或者自我意识和自我意象长期不稳定,具有毁灭特性,如乱花钱、吸毒、性乱等,或者频繁表现出自杀的倾向,甚至短期内会出现抑郁、焦虑、易激怒等,在压力作用下,变得偏执、抑郁或有分裂症状等。这类人的边缘性人格缺陷明显。
人格缺陷还是家庭暴力、社会危害的重要源头和成因之一。据一项调查显示,家庭暴力的六个成因是:恶习;性情暴戾;偏执、心胸狭窄;重男轻女;道德败坏;***变态心理。酗酒、赌博、吸毒等恶习都可能导致人格缺陷,有的甚至造成心理变异和心理障碍等。
研究发现,具有冲动、社会适应不良型人格缺陷特征者,性格暴戾,遇事易冲动,很容易激情犯罪。具有心胸狭窄、捕风捉影、疑神疑鬼、无端猜疑等偏执型人格缺陷者,生活中最为多见,也是家庭暴力的重要源头之一。***家庭暴力也是在人格缺陷的基础上的一种变异和心理障碍,其中的窥视癖和施虐癖行为是家庭的“隐***”。家庭暴力既可以是肉体虐待也可以是精神虐待,可造成受害人急慢性身心伤害,当这种伤害超过心理承受力底线时,会使受害人产生反击、报复或自杀行为(延迟性正当防卫),从而导致家庭解体和对子女的心理创伤。
人格缺陷不是人格障碍,只要找出自己的人格缺陷,通过适当的方式调整,人格缺陷是可以得到矫正的。
方法1:矫正悲观心态
垂头丧气、怨天尤人,如临重任、不挑战便自认无能为力甘愿失败,对前途失去信心心灰意懒……有一部分人遇到不如意、失落时,便会表现出以上的悲观心态。引起悲观心态既有人生态度、意志品质方面的原因,也有认知错误、人格不成熟的因素。有些人则是因为理想破灭、道路坎坷而灰心丧气。
人的悲观心态发展到一定状态,就会形成悲观心理,这种心理对人身心的危害极大,是一种严重的不健康心理。那么,怎样才能改变悲观,走出情绪低谷,培养乐观的人生态度呢?德国心理学家皮特·劳斯特建议用以下方法改变悲观心理:
(1)要懂得积极态度所带来的力量,要坚信希望和乐观能引导你走向胜利。(2)即使处境危难也要寻找积极因素。越乐观,克服困难的勇气就越会倍增。(3)以幽默的态度来接受现实中的失败。有幽默感的人才有能力轻松地克服厄运,排除随之而来的倒霉念头。(4)不要被逆境困扰。不要幻想出现奇迹,要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全力以赴去争取胜利。(5)不管多么严峻的形势向你逼来,也要发现有利的条件。如果一个人发现到处都有一些小的成功,自信心自然也就增大了。(6)不要把悲观作为保护失望情绪的缓冲器。乐观能赐给人以力量。(7)失败了要想到曾经获得的成功,这才是值得庆幸的。(8)闲暇时间努力接近乐观的人,观察他们的行为,从而在观察中培养乐观态度,乐观的火种就会慢慢地在你内心点燃。(9)悲观不是天生的。悲观不但可以减轻,而且通过努力还能转变成一种新的态度,这就是乐观。(10)如果乐观态度使你成功了,那么你就应该相信这样的结论:乐观是成功之源。此外,培养多方面的兴趣与爱好,多参加集体活动,多加强体育锻炼,多看幽默剧、相声等给人带来笑声的节目,都有助于培养乐观的性格。
方法2:矫正羞怯心态
害怕与陌生人打交道,路上见到异性同学会手足无措,见到老师便难为情,说话感到紧张……存在羞怯心态的人并不少。一般而言,害羞之心人皆有之,但过分地害羞就不正常了。它会阻碍人际交往,影响一个人正常地发挥才能,还会导致压抑、孤独、焦虑等不良心态。
研究发现,虽然羞怯的人格特征与神经类型有一定的联系,但更多的还是后天因素所致,所以通过有意识的调节可以改变。亲爱的老师,如果你是一个羞怯的人,请按以下方法尝试改变自己:
(1)对自己作一个具体分析,找到自己的所长和所短,发扬所长可增强信心并补偿不足。特别是要多看到自己的长处以增强信心。(2)放下思想包袱。事实上每个人都有怕羞心理,只是有些人善于调节,注意锻炼罢了。一个人说错话、办错事没什么可怕,也不必难为情,错了就改正。(3)不要太在意别人的议论。如果一个人总把别人说的话放在心上,便寸步难行,什么也不敢做、不敢说了。只要自己看准的就大胆去做。无论你做得多好,也不可能人人称赞。(4)有意识地锻炼自己。胆量和能力都是锻炼的结果。
方法3:矫正猜疑心态
猜疑,一猜二疑,疑是建立在猜的基础上,因而往往缺乏事实根据,有时也缺乏合理的思维逻辑。通常好猜疑的人都对人对事敏感多疑,比如,看到别人背着自己说话,就疑心是在说自己的坏话;某人没和自己打招呼,便怀疑对方是对自己有意见等。
猜疑是很有害的人格缺陷,它会导致人际关系紧张、伤害他人感情、无事生非等;自己则会陷入庸人自扰、惶惑的不良心境。有这种不健康人格品质的人应积极寻求矫治。
亲爱的老师,如果你是一个疑心重的人,试一试以下方法吧,你会变得大度开怀起来:
(1)当你产生猜疑时先不要外露,先仔细体察所疑的人和事,猜疑被证实,保持平和心态冷静处理;如果猜疑不成立,尽快打消疑心。猜疑不外露,就不会伤及他人。(2)加强沟通。由于误会或他人搬弄口舌是引起猜疑的重要原因,因此,当你遇到这种情况,应该主动地与被猜疑者沟通交流,以消除误会,改善、增进彼此的信任感。(3)抛弃成见和克服自我暗示,学会全面、辩证、发展地看问题,改变封闭式思维方式。(4)无私就无畏,坦坦荡荡地做人,坦诚相处,相信“日久天长见人心”。
方法4:矫正急躁心态
急躁,是常见的不良人格品质。表现为碰到不称心的事情马上激动不安;做事缺乏充分准备,没准备好就盲目行动急于达到目的;缺乏耐心、细心、恒心。性情急躁之人说话办事快,竞争意识强,容易冲动,心情常常处于紧张状态。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有急躁的毛病。凡事急于求成,当事与愿违时,就泄气,发怒,从而影响人际关系。
亲爱的老师,当你急脾气上来时,该怎样克制自己呢?请尝试以下方法:
(1)先思后行,行圆思方。首先,要加强自我涵养,自觉地养成冷静、沉着的习惯。在学习、生活中,对非原则性问题,尽量避免与人发生矛盾以致激化,把精力用到积极思考之中。(2)改变行为,细心、认真行事,想好了再说,不随意打断别人谈话;工作中改掉冲锋陷阵式的习惯,不着急,有条不紊地干。(3)控制发怒。“能忍则自安,退一步则海阔天空”,时时提醒自己遇事冷静。即使输了,也甘拜下风。(4)松弛疗法,坚持静养训练,常听轻松、幽雅、恬静的音乐,赏花悦心、书画静神、练练瑜伽闭目养神,使肌肉和神经都处于完全放松状态。
人格缺陷 人格缺陷是相对人格障碍而言的。人格障碍是一种病态,心理学上对其研究已较为丰富;而人格缺陷在正常人身上均有所体现。人格障碍的反面是人格健全。人格缺陷是人格的某些特征相对于正常而言的一种边缘状态或亚健康状态,可与酗酒、赌博、**、吸毒等恶习相关或互为因果,是介于人格健全与人格障碍之间的一种人格状态,也可以说是一种人格发展的不良倾向,或是说某种轻度的人格障碍。常见的人格缺陷有自卑、抑郁、怯懦、孤僻、冷漠、悲观、依赖、敏感、多疑、焦虑或暴躁冲动、破坏等等。这些都是不良的心理因素。它们不仅影响活动效率,妨碍正常的人际关系,同时还会给人蒙上一层消极、阴暗的色彩。但这样划分,并不是说这类人应该被社会所抛弃。
变态人格面面观
1.偏执性人格
主要特征:固执,敏感,多疑,情感不稳定,易躁易怒,心胸狭隘好嫉妒,自我评价过高。
2.分裂性人格
主要特征:退缩,孤僻,胆怯,沉默和怪癖,不爱社交。
3.情感性人格
主要特征:持续性情绪抑郁低落,或持续性情绪高涨,或两者交替出现。
4.爆发性人格
主要特征:情绪不稳,容易无节制地发生愤怒、仇恨和暴力行为,常因微小的精神刺激而突然爆发出非常强烈的愤怒和冲动,甚至会出现十分暴烈的攻击性行为,自己几乎不能控制。
5.强迫性人格
主要特征:在平时常有个人不安全感和不完善感,因而焦虑、过分地自我克制,过分地自我关注。
6.癔病性人格
主要特征:人格发展不成熟,情绪不稳定,常故意用过分做作、夸张和戏剧性的行为引起别人的注意。
7.衰弱性人格
主要特征:能力低下,缺乏主动精神,被动地服从别人的愿望占优势。他们常感精力不足,易疲劳,情绪易波动,缺乏生活乐趣,常为小事伤感。
8.无情性人格
主要特征:对人不真诚,不坦率,不可信赖,不肯尽社会义务,是极端的利己主义者。
(若千 整理)
3.怎样让自己更加具有人格魅力
健康的人格不是生来就有的,需要一点一点地积累起来。平时注意通过培养自己正确的思想观念、良好的心态、乐观的生活态度,来塑造自己的人格魅力。
大个子、大嗓门、大孩子,集中了这么多个性“商标”,想不出名都难。在南京某学校,几乎无人不晓一位名叫魏明的老师。他的课有着鲜明的“魏明特色”,幽默风趣又很实用。
一位学生描述,魏明身高1.84米,监考时,他刚往门口一站,教室里顿时“日月无光”,阳光全被他“拒之门外”了。
他教课的形式也十分新颖,经常让学生在课堂上开展辩论赛。“这种方式很好,让每个同学都能认真准备、查阅相关知识,同时又锻炼了口才和胆量。”有学生说。魏老师常背着一个印有“为人民服务”的大包,上课时他就指着鼓鼓囊囊的包告诉大家,最佳辩手会有奖品,大家可期待了。比赛结束,他从包里左掏右掏,掏出几本小书。“这是我自己买的书,价值一块钱。”无视大家的唉声叹气,魏明用他特有的大嗓门自顾自地介绍着,最佳辩手一人一本,都是不错的专业书。
在学生的眼中,魏明是一个传奇人物。有这样一个传说:有一次他备课到凌晨5点,到了8点才猛然发现居然还要上课。结果,他顺手抱着根柱子睡了一觉,据说睡眠质量还极高,睡醒后,神清气爽,课堂生动。
魏明老师之所以成为校园的传奇人物,在于他独特的人格魅力。
人格是一个人整体精神面貌的表现,是一个人的能力、气质、性格及动机、兴趣、理想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它是从人出生时就有并一直延续地发展下去,评价一个人不单单只看他的外表,而是综合多方面因素,例如:外貌、语言、心理、性格等,从中去发现他高尚的人格魅力,这是较高的境界,最重要的是要有健康的人格。如果一个人想让别人尊敬他,欣赏他,应该有自己的人格魅力,对自己本身的优、缺点有一定的了解。不自卑,不自傲,与身边的同事、朋友搞好关系,能重视自己的言行举止,不做有失风范的事。在遇到困难、挫折时,保持一种乐观向上的态度,使自己从挫折中站起来,变得更加坚强,使自己渐渐地成长起来。而在生活当中更要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自信地面对生活,享受人生,使生活变得更加的充实,多彩多姿。
健康的人格非生来有之,需要在生活中一点一点地积累起来。如果一个人平时注意培养自己正确的思想观念,保持良好的心态和乐观向上的态度,就能锻造出独具魅力的人格。
我们在生活中不难发现,有些人自然而然会成为“精神领袖”或“好人缘”的人,这种人通常具备以下特质:
第一,对他人和对集体真诚、热情、友善,富于同情心、乐于助人、乐于交往,关心并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严格要求自己,有进取精神,自励而不自大,自谦而不自卑;对学习、工作和事业勤奋认真。
第二,感知敏锐,具有丰富的想象能力;有较强的逻辑性,尤其是富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第三,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开朗、振奋豁达的心境,情绪稳定而平衡,与人相处时总能给他人带来欢乐。
第四,目标明确,行为自觉,善于自制,勇敢果断,坚韧不拔,积极主动。
“三岁看小,七岁看老,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人们一般认为,人的性格是与生俱来的,是难以改变的,但研究发现,现实生活中,人的性格是可以改变的。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不断了解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自我的过程。一个人的人格,在10岁之前基本上是父母基因遗传的作用,但以后则是个人努力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人格完善就是对个人的性格特点扬长避短,补善去恶。所以,江山易改,本性当移。
亲爱的老师,想知道我们怎样才能让自己更有人格魅力吗?请尝试以下方法:
1.学会自我挑战
人格完善就是指一个人不断认识自我、提升自我、完善实现的结果。在心理学上,人格泛指一个人独特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模式。英国著名心理学家艾森克指出:“人格乃是决定个人适应环境的个人性格、气质、能力和生理特征。”
所以,在生活中,别人怎么看你,怎么议论你,都在照射着你人格的优、缺点。对此,你只有不断改进,方可完善自己。也就是说,要随时给自己念紧箍咒,修正自己的言行举止。
2.坚定自我信念
在人生最初的10多年当中,先天遗传对个人的人格占主导作用,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后天培养的人格因素越来越占主导作用。因此,人格就是个体适应环境的一种行为方式。所以,人可以通过有意识的培养与努力,改变自己的人格。
3.学会自我批评
人必须学会客观评价自己。有时,人们容易自傲、忽略别人给予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但实际上,他人对自己的评价通常比自我评价更客观、具体。所以我们应该避免自我封闭,要信任他人,并虚心接受别人指出的不足,从而更全面、客观地认识和完善自我。
4.向榜样学习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人格的成长,需要不断地发现古往今来的榜样人物,并积极的效仿。
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曾提出著名的“自卑情结”理论,即指人在某些方面都会自卑,因此人需要不断克服自卑,不断成长,这才是人的基本需求。有趣的是,阿德勒本人的生活经历恰恰验证了这一点。阿德勒在家里六兄弟中排行第二,从小驼背,行动不便。他的哥哥体格健壮、蹦跳自如,所以阿德勒总是自惭形秽。为了超越哥哥,他不断地努力,直到有朝一日,他发现自己成为一个名满天下的学者,而他哥哥只是一个乡村小教师。早年,因为阿德勒学习差,其老师曾建议他去当鞋匠,但是当他在奋发学习后,他的人生完全是另一番风景。
5.确定目标
心理学上有一个“约哈里之窗”的理论,它假设了有关认识自己的四大范畴:一是公开范畴,你和你周围人都知道的;二是盲目范畴,别人对你了解,但你自己对此并没有清楚认识的;三是隐匿范畴,你对自己了解,但别人不知道的;四是未知范畴,你自身现在还没有表现出来,而且周围人都感觉不到的。
“约哈里之窗”提出了认识自我的办法,就是增加公开范畴,树立自知之明,要深刻地了解自己的长短优缺,并勇于挑战自己,完善自己。
6.进行自我磨炼
做行动的巨人。即使是很小的改变或象征性的计划,也比停留在脑子里的计划要好100倍。要相信自己能够成长,能够改变,相信行动是改变自我、接近理想人格的最佳途径。
7.学会自我监督
监督自己。“勇”字当先,行动起来,该出手时就出手。在行动的过程中,要注意两点。首先是在行动之前,坚定行动信念;其次是行动中要勇于接受失败。一旦开始实施自我完善计划,就要坚持到底,绝不可半途而废。即使遇到困难,也不要退缩。
8.要坚持不懈
在自我完善中要不断调整自己的进度,努力达到新的目标。
9.保持自我开放
我们生活在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所有的信息和事物都在不断地更新,这就意味着我们要不断重新审视自己的人格,随时与时代的发展保持紧密的联系,一旦有和这个时代不合拍的地方,就马上采取行动进行自我人格完善。
10.学会自尊自爱
学会接受自己。过度的完美主义很可能给自己带来压力与麻烦。不应该盲目追求“完美人格”,而是努力拥有一个“完整人格”。人应该学会客观认识自己,包容和接受自己;加强自己的优点,改变自己的“大”缺点,接受自己的“小”缺点并把它变成自己的特点。
一个人格完善的人,不会因为别人而勉强改变自己。自我完善是一个主动和积极快乐的行为与过程,我们永远不要为了追求八面玲珑而迷失自我。
人格魅力 指人品、能力、情感的综合体现,即一个人在性格、气质、能力、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的很能吸引人的力量。
人格魅力测试
1.你何时感觉最好?
A.早晨 B.下午及傍晚 C.夜里
2.你走路时是……
A.大步地快走 B.小步地快走 C.不快,仰着头面对着世界
D.不快,低着头 E.很慢
3.和人说话时,你……
A.手臂交叠地站着 B.双手紧握着 C.一只手或两手放在臀部
D.碰着或推着与你说话的人
E.玩着你的耳朵,摸着你的下巴或用手整理头发
4.坐着休息时,你的……
A.两膝盖并拢 B.两腿交叉
C.两腿伸直 D.一腿蜷在身下
5.碰到你感到发笑的事时,你的反应是……
A.一个欣赏的大笑 B.笑着,但不大声
C.轻声地咯咯地笑 D.羞怯地微笑
6.当你去一个派对或社交场合时,你……
A.很大声地入场以引起注意 B.安静地入场,找你认识的人
C.非常安静地入场,尽量保持不被注意
7.当你非常专心工作时,有人打断你,你会……
A.欢迎他 B.感到非常恼怒 C.在上述两极端之间
8.下列颜色中,你最喜欢哪一种颜色?
A.红或橘色 B.黑色 C.黄或浅蓝色
D.绿色 E.深蓝或紫色 F.白色
G.棕或灰色
9.临入睡的前几分钟,你在床上的姿势是……
A.仰躺,伸直 B.俯躺,伸直 C.侧躺,微卷
D.头睡在一手臂上 E.被盖过头
10.你经常梦到你在……
A.落下 B.打架或挣扎 C.找东西或人
D.飞或漂浮 E.你平常不做梦 F.你的梦都是愉快的
根据你的选项计算出你的总共得分:
1.A:2分 B:4分 C:6分
2.A:6分 B:4分 C:7分 D:2分 E:1分
3.A:4分 B:2分 C:5分 D:7分 E:6分
4.A:4分 B:6分 C:2分 D:1分
5.A:6分 B:4分 C:3分 D:5分
6.A:6分 B:4分 C:2分
7.A:6分 B:2分 C:4分
8.A:6分 B:7分 C:5分 D:4分 E:3分 F:2分 G:1分
9.A:7分 B:6分 C:4分 D:2分 E:1分
10.A:4分 B:2分 C:3分 D:5分 E:6分 F:1分
21分以下:内向的悲观者
别人认为你是害羞的、神经质的、优柔寡断的,是一个需要人照顾、永远要别人为你作决定、不想与任何事或任何人有关的人。
他们认为你是一个杞人忧天者,一个永远看到不存在的问题的人。有些人认为你令人乏味,只有那些深知你的人才知道你不是这样的人。
21分到30分:缺乏信心的挑剔者
你的朋友认为你勤勉刻苦、很挑剔。他们认为你是一个谨慎的、十分小心的人,一个缓慢而稳定辛勤工作的人。如果你做任何冲动的事或无准备的事,你会令他们大吃一惊。他们认为你会从各个角度仔细地检查一切之后仍经常决定不做。他们认为你的这种反应一部分是因为你的小心的天性所引起的。
31分到40分:以牙还牙的自我保护者
别人认为你是一个明智、谨慎、注重实效的人,也认为你是一个伶俐、有天赋有才干且谦虚的人。你不会很快、很容易和人成为朋友,但是是一个对朋友非常忠诚的人,同时要求朋友对你也有忠诚的回报。
那些真正有机会了解你的人知道,要动摇你对朋友的信任是很难的,而一旦这信任被破坏,会使你很难熬过。
41分到50分:平衡的中道
别人认为你是一个新鲜的、有活力的、有魅力的、好玩的、讲究实际的而永远有趣的人;你经常是群众注意力的焦点,但是你是一个足够平衡的人,不至于因此而昏了头。他们也认为你亲切、和蔼、体贴、能谅解人。
51分到60分:吸引人的冒险家
别人认为你是一个令人兴奋的、高度活泼的人,有相当易冲动的个性;你是一个天生的领袖、一个会很快作决定的人,虽然你的决定不总是对的。他们认为你是大胆的和冒险的,会愿意试做任何事至少一次;是一个愿意尝试机会而欣赏冒险的人。因为你散发的刺激,他们喜欢跟你在一起。
60分以上:傲慢的孤独者
别人认为对你必须“小心处理”。在别人的眼中,你是自负的、自我中心的,是个极端有支配欲、统治欲的人。别人可能钦佩你,希望能多像你一点,但不会永远相信你,会对与你有更深入的来往有所踌躇及犹豫。
(白雪 整理)
4.你是受学生喜爱的老师吗
网上曾热传过网友“愤怒的学生”发的帖子:一流老师靠人格魅力,二流老师靠学术,三流老师靠泄题,四流老师靠作业,五流老师靠点名,末等老师靠不停变换点名方法……亲爱的老师,您在学生心目中是几流的老师?
小余和小朱师范大学毕业后,同时进入一个新的学校。在最初的几个月里,看不出他们之间有什么差别,他们都是学校的“新老师”。可是一两年之后,他们的差别却逐渐显示出来:小余在工作中如鱼得水,越来越受学生欢迎,而且成为学校教师心目中的“好同事”;小朱却因为个性强,不善为人处世,不仅成为学生最讨厌的教师,而且学校的同事和校长也因为他的存在而感到不舒服。
为什么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青年教师,工作一段时间后会在群体中出现差异呢?显然,一个年轻教师以何种姿态进入一个新的学校,他以何种方式展开他的职业生涯,这确实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网上曾热传过网友“愤怒的学生”发的帖子:一流老师靠人格魅力,二流老师靠学术,三流老师靠泄题,四流老师靠作业,五流老师靠点名,末等老师靠不停变换点名方法……亲爱的老师,您在学生心目中是几流的老师?
“播下你的良好行为,你就能拥有良好的习惯;播下你的良好习惯,你就能拥有良好的性格;播下你的良好性格,你就能收获良好的命运。”英国著名心理学家李得的这段名言,深刻地揭示了一个人的习惯、性格及其命运之间的内在联系。而学生习惯的培养离不开教师。教师的人格是影响教育教学的重要因素,教育的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源泉中产生。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当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教师的人格对于学生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替代的,教师的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发展和形成。
一次“最受欢迎的教师”调查数据中显示:教师自制、体谅、热心、有适应能力、兴趣广泛、诚实、合作、文雅、细心、有活力、健康、仪表端庄、勤奋、可靠、好学、有创造力、敏捷、虚心坦诚、进取、节约等人格特质,都对学生的人格产生积极的影响。
教育维系国家的命运,老师承担着培养新一代的重任。时代对教师心理素质的要求要远远高出其他职业者。教师要完成历史的使命,就必须达到完善自我、塑造自我、培养良好的人格的目的。
亲爱的老师,我们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受学生喜爱的老师呢?如果你尝试以下方法,你会发现,有更多的学生喜欢、信任你了:
1.善于解剖自我、了解自我,承认自己的不足与缺陷
人贵有自知之明。我们应当经常自省,不仅要明了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对心理健康更要有点“自我感觉”。对自己意识不到的问题,求得组织、同事帮助认识它、承认它,通过各种途径予以调适而保持心理平衡。
2.能够以“平常心”对待一切事物
平常心是一种平静而稳定的心态,它不会为一点挫折而灰心丧气,也不会为一点成功而沾沾自喜。其实有些名言正是说明这种心态的,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知足者常乐”等,以此自勉,是有助于保持心理平衡的。
3.接纳他人,以诚待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不是孤立地生活,在一个群体或在社会交往中要与各色各样的人打交道,所以要善于接纳他人,即遇事不仅要为自己考虑,也要为他人着想,多想想别人的长处,多想想别人的困难,只要自己以诚待人,别人也一定会以诚对你。
4.扬长避短,培养自己良好的个性
每个人性格不同,在待人接物方面也各有不同的表现,要保持自己稳定的良好心态,就必须扬长避短。胆汁质、多血质的人,要保持自己热情、豪放、明朗、善交际等性格特点,注意克服冲动、浮躁、自傲、不易自制等弱点;黏液质与抑郁质的人要保持自己冷静、沉稳等性格特点,要克服孤僻、封锁、自卑等弱点。
5.对教育工作充满爱,为提高工作质量不断提高自己
没有爱,就干不好工作。培养人、教育人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作,需要我们教育者有较高的素质。因此,教育者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专业知识水平、教育教学业务能力。
6.善于发掘与善用各种有用资源,创造更多选择的可能
教师在工作和学习中应该充分利用各种有用的资源,丰富自己的学识,提高自己的处事能力和应变能力。
7.期望适度,步步落实目标,不断体会成功的快乐,增强自信心
人的期望是一种自我设定的目标。经过努力达到了目标,主观上便获得一种成功的体验,自信心便会增强;反之,未达到预期目标,即受到挫折,有可能产生沮丧心情,多次受到挫折,自信心也会受到打击。
8.拥有多种兴趣与爱好,不断陶冶情操
人是有思想的,在工作和生活中不可能没有烦恼,但是人们在业余时间从事自己感兴趣的或爱好的活动时,就会专心致志,仿佛把一切烦恼都抛到脑后。也许这是暂时的,但这些活动,比如旅游、绘画、书法、唱歌、跳舞等,能陶冶人的情操,提升人的思想境界。
9.合理安排生活作息,劳逸结合
心理失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身与心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身体健康、精力充沛,必然心情舒畅、开朗大度。所以,虽然教育教学工作繁忙,但生活作息安排一定要合理,劳逸结合、有张有弛。
10.家庭生活和美,生活既平凡又充实
家庭是人生幸福的港湾,辛勤劳作一天后憩息在这个港湾,既享受着那份温馨,又调养了精神。所以,一个好教师也应是一个好的家庭成员,在家中,互敬互爱,同甘共苦,共同承担赡老育幼的责任,共同料理家事,一起享受家庭生活的欢乐。营造和谐家庭生活氛围,能免除后顾之忧,能使人以更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
据有关调查发现,优秀教师的人格特征通常具有以下七点:
(1)具有强烈的从事教育事业的使命感。
(2)具有稳定而持久的职业能力。
(3)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上进心。
(4)具有获取成就的强烈动机与欲望。
(5)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与兴趣。
(6)具有良好的性格特质。
(7)对教育教学有高度的自我调节和完善能力。
人格特质 指在组成人格的因素中,能引发人们行为和主动引导人的行为,并使个人面对不同种类的刺激都能作出相同反应的心理结构。人格特质可概分为四种:直觉型(Intuitor)、思考型(Thinker)、情绪型(Feeler)和感觉型(Sensor)。
美国学者威蒂通过对47000名学生的调查,归纳出最受欢迎的和最不受欢迎的教师特征。
最受欢迎的教师特征:
(1)合作,民主。(2)仁慈,体谅。(3)忍耐。(4)兴趣广泛。(5)和蔼可亲。(6)公正无私。(7)有幽默感。(8)言行一致。(9)对学生问题有研究兴趣。(10)处事有伸缩性。(11)了解学生,给予鼓励。(12)精通教学技术。
最不受欢迎的教师特征:
(1)脾气暴戾,无耐心。(2)不公平,有偏爱。(3)不愿意帮助学生。(4)不合理地要求学生。(5)忧郁,不友善。(6)讽刺,嘲笑学生。(7)外表令人讨厌。(8)顽固。(9)啰唆。(10)刻薄。(11)缺乏幽默感。(12)缺少教学技术。
从中可以发现,学生喜欢的老师与其专业知识关系并不大,是爱心、责任心起着重要作用,换言之,教师的爱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老师关注学生的表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