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2NO+2CO&#cfxb40fc8633q 75;N2+2CO2,这个反应中如果通入O2,NO的转化率如何变化?

更多相关文档2014年高考化学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试题汇编解析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2014年高考化学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试题汇编解析
作者:佚名 资料来源:网络 点击数: &&&
2014年高考化学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试题汇编解析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
文章来源莲山 课件 w ww.5 YK J.COM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试题分类汇编专题八 化学反应中的热量变化1.(;重庆理综化学卷,T6)已知C(s)+H2O(g)=CO(g)+H2(g)&&&& ΔH=akJ•mol-12C(s)+O2(g)=2CO(g)&&&&&&&&&& ΔH=-220kJ•mol-1H-H、O=O和O-H键的键能分别为436、496和462kJ•mol-1,则a为(&& )A.-332&&&& B.-118&& C.+350&&&& D.+130【答案】D【解析】设两个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①②,根据盖斯定律②-①×2得: 2H2(g)+O2(g)=2H2O(g)& △H=-(220+2a)KJ/mol,则有:2×436+496-4×462= -(220+2a),则a=+130,答案选D。2.(;上海单科化学卷,T9)1,3-丁二烯和2-丁炔分别与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CH2=CH―CH=CH2(g) + 2H2(g) → CH3CH2CH2CH3(g) + 236.6 kJ&CH3-C≡C-CH3(g) + 2H2(g) → CH3CH2CH2CH3(g) + 272.7 kJ由此不能判断&A.1,3-丁二烯和2-丁炔稳定性的相对大小B.1,3-丁二烯和2-丁炔分子储存能量的相对高低C.1,3-丁二烯和2-丁炔相互转化的热效应D.一个碳碳叁键的键能与两个碳碳双键键能之和的大小&& 【答案】D【解析】根据盖斯定律可得CH2=CH―CH=CH2(g) →CH3-C≡C-CH3(g) ―36.1kJ,这说明1,3-丁二烯(CH2=CH―CH=CH2(g))转化为2-丁炔(CH3-C≡C-CH3(g))是吸热反应,故在质量相等的前提下,1,3-丁二烯(CH2=CH―CH=CH2(g))的能量要低于2-丁炔(CH3-C≡C-CH3(g))的能量,1,3-丁二烯(CH2=CH―CH=CH2(g))的稳定性要低于2-丁炔(CH3-C≡C-CH3(g)),通过上述分子可知ABC均正确。3.(;全国新课标I化学卷,T9)已知分解1mol H2O2放出热量98KJ。在含有少量I 的溶液中,H2O2分解的机理为:&&&&&&&&&&&&&&&&&&& H2O2+ I&&& H2O+IO &&&&&&&&&&&&&&&&&&& H2O2+ IO&& H2O+O2+ I &&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速率与I 浓度有关&&&&&&&& B.IO 也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反应活化能等于98KJ mol-1&&&&&&&&& D. 【答案】A 【解析】决定化反应速率的主要是慢反应,所以I-浓度越大,则整个反应速率越快,A正确、B错误;98KJ•mol-1是该反应的△H,活化能不能确定,C 错误;把两个方程式处理得到:2H2O2=2H2O+O2,v(H2O2)=v(H2O)=2v(O2),D错误。4.(;全国新课标II化学卷,T13)室温下,将1mol的CuSO4&#O(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降低,热效应为ΔH1,将1mol的CuSO4(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升高,热效应为ΔH2;CuSO4&#O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O(s)&& CuSO4(s) +5H2O( ),热效应为ΔH3。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ΔH2&Δ H3&&&&&&&&&&&&&&&&&&&&&& B.ΔH1&ΔH3C.ΔH1+ΔH3=ΔH2&&&&&&&&&& D.ΔH1+ΔH2=ΔH3【答案】B【解析】根据题意,发生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uSO4&#O(s)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该过程为吸热过程):CuSO4&#O(s)&& Cu2+( )+SO42-( )+5H2O( )& ΔH1&0&&& CuSO4(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升高,该过程为放热过程)&&&&&&&&&&&&&&&&&& CuSO4(s)&& Cu2+( )+SO42-( )&&&&&&&&&&&&&&& ΔH2&0& CuSO4&#O(s)受热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uSO4&#O(s)&& CuSO4(s) +5H2O( )&&&&&&&&& ΔH3根据盖斯定律可知:ΔH3=ΔH1-ΔH2&0&& A、根据上述分析,ΔH2&0,ΔH3 &0,所以A错误;B、ΔH3=ΔH1-ΔH2(ΔH2&0),所以ΔH3&ΔH1,B正确;C、ΔH3=ΔH1-ΔH2,C错误;D、ΔH1+ΔH2&ΔH3,D错误。5.(;江苏单科化学卷,T10)已知:C(s)+O2(g)=CO2(g)& △H1CO2(g)+C(s)=2CO(g)& △H22CO(g)+O2(g)=2CO2(g)& △H34Fe(s)+3O3(g)=2Fe2O3(s)&& △H43 CO(g)+Fe2O3(s)=3CO2(g)+2Fe(s)&& △H5下列关于上述反应焓变的判断正确的是A.△H1>0,△H3<0B.△H2>0,△H4>0C.△H1=△H2+△H3D.△H3=△H4+△H5【答案】C 【解析】根据反应特点,碳燃烧放热,△H1&0,二氧化碳和碳反应吸热,△H2&0,CO燃烧放热,△H3&0铁和氧气反应放热△H4&0,CO还原氧化铁放热,△H5&0;△H1=△H2+△H3& ,C正确;根据反应3△H3=2△H4 +2△H3 ,D错误。 6、(;海南单科化学卷,T8)某反应过程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过程a有催化剂参与&&&&&&&&& B、该反应为放热反应,热效应等于△HC、改变催化剂,可改变该反应的活化能D、有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的活化能等于E1+E2【答案】BC【解析】A、由图可知,反应过程a需要的活化能比b要高,所以a没有催化剂参与,A错误;B、由图可知,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所以该反应属于放热反应,反应的热效应等于反应物与生成物能量之差,即△H,B正确;C、使用催化剂,改变了反应进行的途径,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C正确。7、(;海南单科化学卷,T4)标准状况下,气态分子断开1mol化学键的焓变称为键焓。已知H―H,H―O,和O==O键的键焓△H分别为436KJ/mol,463KJ/mol,495KJ/mol,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H2O(g)==H2(g)+1/2O2(g)&&&&&& △H =―485KJ/molB、H2O(g)==H2(g)+1/2O2(g)&&&&&& △H = + 485KJ/molC、2 H2(g) + O2(g)==2 H2O(g)&&&&& △H = + 485KJ/molD、2 H2(g) + O2(g)==2 H2O(g)&&&&& △H =―485KJ/mol 【答案】D【解析】根据“H―H,H―O,和O==O键的键焓△H分别为436KJ/mol,463KJ/mol,495KJ/mol”,可以计算出2mol H2和1mol O2完全反应生成2mol H2O(g)产生的焓变是436KJ/mol×2+495KJ/mol×1―463KJ/mol×4= ―485KJ/mol,所以该过程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 H2(g) + O2(g)=2 H2O(g)& △H = ―485KJ/mol,D正确。8.(;安徽理综化学卷,T26)(14分)Na、Cu、O、Si、S、Cl是常见的六种元素。&& (1)Na位于元素周期表第&&&&& 周期第&&&&& 族;S的基态原子核外有&&&&& 个未成对电子;Si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 (2)用“&”或“&”:&& 第一电离能&离子半径&熔点&酸性Si&&&&& S&O2-&&&&& Na+&NaCl&&&&& Si&H2SO4&&&&& HClO4&& (3)CuCl(s)与O2反应生成CuCl2(s)和一种黑色固体。在25℃、101KPa下,已知该反应每消耗1 mol CuCl(s),放出44.4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4)ClO2常用于水的净化,工业上可用Cl2氧化NaClO2溶液制取。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答案】(14分)(1)三、IA& 2&&& 1s2s22p63s23p2(2)&&& &&& &&& &(3)4CuCl(s)+O2(g)=2CuCl2(s)+2CuO(s)& △H= 177.6KJ/mol(合理答案均给分)(4) (合理答案均给分)【解析】(1)Na( )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周期第IA族;Si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4,核外电子基态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2。(2)同一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大,所以第一电离能:S&Si;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所以离子半径:O2-&Na+;一般来说,原子晶体(Si)的熔点高于离子晶体(NaCl)的熔点,故熔点:Si& NaCl;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因为非金属性Cl&S,所以酸性:HClO4& H2SO4;(3)根据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可以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4CuCl(s)+O2(g)=2CuCl2(s)+2CuO(s)& △H= 177.6KJ/mol;(4)在此中(Cl2+2ClO2―=2 ClO2+ 2Cl―),氧化剂是Cl2,还原剂是ClO2―,转移的电子数为2e―,所以用单线桥表示为 。9.(;北京理综化学卷,T26)NH3经一系列反应可以得到HNO3,如下图所示。&(1)I中,NH3 和O2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其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II中,2NO(g)+O2 2NO2(g)。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分别测得NO的平衡转化率在不同压强(P1、P2)下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右图)。&①比较P1、P2的大小关系:________________。②随温度升高,该反应平衡常数变化的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3)III中,将NO2( )转化为N2 O4( ),再制备浓硝酸。①已知:2NO2( )& N2O4( )△H1&&&&&&& 2NO2( )& N2O4( ) △H2&&&&&& 下列能量变化示意图中,正确的是(选填字母)_______________。& & &&&&&&&&&& A&&&&&&&&&&&&&&&&&&&&&&&&&&& B&&&&&&&&&&&&&&&&&&&&&&&& C②N2O4与O2、H2O化合的化学方程式是___ ______________。(4)IV中,电解NO制备 NH4NO3,其工作原理如右图所示,为使电解产物全部转化为NH4NO3,需补充物质A,A是_____________,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答案】(14 分)(1)4NH3+5O2&&&& 4NO+6H2O(2)①p1&p2& ②变小(3)①A&& ②2N2O4+O2+2H2O=4HNO3(4)NH3& 根据反应8NO+7H2O 4NH4NO3+2HNO3,电解产生的HNO3多&【解析】(1)NH3 和O2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产物是NO和H2O,所以反应的方程式为4NH3+5O2&&&& 4NO+6H2O;(2)①由2NO(g)+O2(g)& 2NO2(g)可知该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温度相同,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NO的平衡转化率增大,根据图示和坐标含义,判断p1&p2;②再看同一压强线,温度升高,NO的平衡转化率降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常数减小。(3)①降低温度,NO2(g)转变为N2O4(l),则ΔH2&0,反应物能量高于生成物能量,C错误; N2O4(g)转变为N2O4(l)需要放出热量,所以NO2(g)转变为N2O4(g)比NO2(g)转变为N2O4(l)放出的热量少,B错误,所以正确的图示为A;②N2O4、O2和H2O反应生成硝酸的反应方程式为2N2O4+ O2+2H2O===4HNO3。(4)根据工作原理装置图,可以确定阳极为NO失去电子转变为NO-3,阴极NO转变为NH+4,根据电极反应书写电极反应式为:阳极:NO-3e-+2H2O===NO-3+4H+阴极:NO+5e-+ 6H+===NH+4+ H2O然后根据得失电子守恒,硝酸根离子物质的量比铵根离子物质的量多,所以需要向溶液中加入的物质为NH3(即8NO+7H2O=====电解3NH4NO3+2HNO3)。10.(;福建理综化学卷,T23)(15分)元素周期表中第VIIA族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用途广泛。(1)与氯元素同族的短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能作为氯、溴、碘元素非金属性(原子得电子能力)递变规律的判断依据是&&&&& (填序号)。a.Cl2、Br2、I2的熔点&&&&&&&& b. Cl2、Br2、I2的氧化性c.HCl、HBr、HI的热稳定性&& d. HCl、HBr、HI的酸性(3)工业上,通过如下转化可制得KClO3晶体:NaCl溶液& NaClO3溶液 KClO3晶体①完成I中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NaCl+□H2O=□NaClO3+□&&&&& 。②II中转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该反应过程能析出KClO3晶体而无其它晶体析出的原因是&&&&&&&&&&&&&&&&&&&&&&&&&&&&&& 。(4)一定条件,在水溶液中1 mol Cl-、ClO-(x=1,2,3,4)的能量(KJ)相对大小如右图所示。&①D是&&&&&&&&&&&&&&&&& (填离子符号)。②B→A+C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用离子符号表示)。【答案】(15分)(1) (2)b、c(3)① 1 NaCl+ 3& H2O== 1& NaClO3+ 3& H2↑&& ②复分解反应&&&& 室温下,氯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明显小于其他晶体&& (4)①ClO4―[来源:Z,xx,k.Com]&&&&&&& ②3 ClO―( )==ClO3―( )+2Cl―( )&&&&& △H= 117KJ•mol―1【解析】(1)与氯元素同主族的短周期元素位F,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能作为非金属性判断的依据是单质之间的氧化性顺序,b正确,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顺序,c正确;单质的熔沸点和氢化物的酸性不是判断依据。(3)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得失电子守恒,1 NaCl+ 3& H2O== 1& NaClO3+ 3& H2↑;氯酸钠与氯化钾反应生成氯酸钾,反应类型为复分解反应,能析出晶体的原因是氯酸钾的溶解度小于其他晶体。(4)根据图像,D物质中化合价为+7,则D是ClO4―则根据化合价可得反应方程式为:3 ClO―( )==ClO3―( )+2Cl―( )&&&&& △H=63+0-3×60=-117 KJ•mol―1。11.(;广东理综化学卷,T31)(16分)用CaSO4代替O2与燃料CO反应,既可提高燃烧效率,又能得到高纯CO2,是一种高效、清洁、经济的新型燃烧技术,反应①为主反应,反应②和③为副反应。① CaSO4(s)+CO(g)&& CaS(s)+CO2(g)&&&&&&&&&&&&& ∆H1= ―47.3kJ∙mol-1 ② CaSO4(s)+CO(g)& CaO(s)+CO2(g) +SO2(g)&&&&&&&&&& ∆H2= +210.5kJ∙mol-1③ CO(g)&& C(s)+& CO2(g)&&&&&&&&&&&&&&&&&&&&&&& ∆H3= ―86.2kJ∙mol-1 (1)反应2CaSO4(s)+7CO(g)& CaS(s)+ CaO(s)+6CO2(g)+ C(s) +SO2( g)的∆H=___________(用∆H1、∆H2和∆H3表示)( 2)反应①-③的平衡常数的对数lgK随反应温度T的变化曲线见图18,结合各反应的∆H,归纳lgK-T曲线变化规律: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向盛有CaSO4的真空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CO,反应①于900℃达到平衡,c平衡(CO)=8.0×10-5 mol∙L-1,计算CO的转化率(忽略副反应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4)为减少副产物,获得更纯净的CO2,可在初始燃料中适量加入____________。(5)以反应①中生成的CaS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经原子利用率100%的高温反应,可再生CaSO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在一定条件下,CO2可与对二甲苯反应,在其苯环上引入一个羧基,产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 【答案】(16分) (1)∆H=4∆H1+&#&#分)(2)a)反应②为吸热反应,温度升高K值增大,lgK也增大(2分)b)反应①③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K值减小,lgK也减小(2分)(3)99% &CaSO4(s)+CO(g)&& CaS(s)+CO2(g)初始浓度(mol/L)&&&&&&&&&&&&&& a&&&&&&&&&&&&&&&&&& 0转化浓度(mol/L)&&&&&&&&&& a- 平衡(CO)&&&&&&&& a- 平衡(CO)平衡浓度(mol/L)&&&&&&&&&&& 平衡(CO)&&&&&&&&&& a- 平衡(CO)依题意,K= ,a=8.08×10―3 mol∙L―1CO的转化率:&(5分)(4)氧气& (2分)(5)CaS+2O2 CaSO4& (2分)&& (1分)&& 【解析】(1)根据盖斯定律,①×4+②+③×2得:2CaSO4(s)+7CO(g)& CaS(s )+ CaO(s)+6CO2(g)+ C(s) +SO2(g),所以∆H=4∆H1+&#∆H3;&&& (2)结合图像及反应的∆H可知,反应①③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K值减小,lgK也减小,反应②为吸热反应,温度升高K值增大,lgK也增大。(3)由图可可知,900℃时 CaSO4(s)+CO(g)&& CaS(s)+CO2(g)的lgK=2,即K=100,K= ,可知平衡时c(CO2)= 8.0×10―3 mol∙L―1,CO的转化率为 =99%;&&& (5)CaS转化为CaSO4,从元素守恒角度分析,CaS与O2按照1:2反应转化为CaSO4,才能满足原子利用率100%,所以化学方程式为CaS+2O2 CaSO4;CO2可与对二甲苯反应,在其苯环上引入一个羧基,因为对二甲苯 的苯环上的氢原子只有1种,所以结构简式为 。12.(;全国新课标I化学卷,T28)(15分)乙酸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可由乙烯气相直接水合法或间接水合法生产。回答下列问题:&& (1)间接水合法是指现将乙烯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氢乙酯(C2H5O SO3H),再水解生成乙醇,写出相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 甲醇脱水反应&&& 2CH3OH(g)==CH3OCH3(g)+ H2O (g)& = 23.9 KJqmol-1&&& 甲醇制烯烃反应& 2CH3OH(g)== C2H4(g)+ 2H2O (g)&&&& = 29.1 KJqmol-1乙醇异构化反应& C2H5OH (g) ==CH3OCH3(g)&&&&&&&&& =+50.7KJqmol-1& 则乙烯气相直接水合反应C2H4(g)+H2O(g)==C2H5OH(g)的 =______KJqmol-1。与间接水合法相比,气相直接水合法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图为气相直接水合法乙烯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其中 =1:1)&①列式计算乙烯水合制乙醇反应在图中A点的平衡常数Kp=_______(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②图中压强( 、 、 、 )的大小顺序为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③气相直接水合法常采用的工艺条件为:磷酸/硅藻土为催化剂,反应温度290℃,压强6.9MPa, =0.6:1,乙烯的转化率为5%,若要进一步提高转化率,除了可以适当改变反应温度和压强外,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CH2=CH2+H2SO4& C2H5OSO3H;C2H5OSO3H+H2O CH3CH2OH+H2SO4(2)―45.5;减少污染;减少对设备的腐蚀。(3)①0.07 Mpa-1 ②P4>P3>P2>P1;反应分子数减少,相同温度下,压强升高乙烯转化率升高。③增大n(H2O)Un(C2H4)的比值,及时把生成的乙醇液化分离【解析】(1)乙烯与硫酸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硫酸氢乙酯,硫酸氢乙酯再通过取代反应得到乙醇。CH2=CH2+H2SO4& C2H5OSO3HC2H5OSO3H+H2O CH3CH2OH+H2SO4 (2)通过盖斯定律,―△H2+△H1-△H3=―45.5KJ•mol-1比较两种流程,可看出气相直接水合法减少反应步骤,增大产物的产率,同时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不用硫酸作反应物,减少对设备的腐蚀。(3)①A点乙烯的平衡转化率是20%。根据反应:CH2=CH2+H2O& C2H5OH起始&&&& 1mol&&& 1mol&&&&&&&&&&& 0转化:& 0.2mol&& 0.2mol&&&&&&&&& 0.2mol 平衡&&& 0.8mol&& 0.8mol&&&&&&&&& 0.2mol则平衡时乙烯的分压:P(C2H4)=7.85Mpa×0.8mol/1.8mol=3.4889 Mpa水蒸气的分压:P(H2O)=7.85Mpa×0.8mol/1.8mol=3.4889 Mpa乙醇的分压:P(C2H5OH)=7.85Mpa×0.2mol/1.8mol=0.8722 Mpa则平衡常数Kp=P(C2H5OH)/ P(C2H4)× P(H2O)=0.8722 Mpa/3.4889 Mpa×3.4889 Mpa=0.07 Mpa-1②通过反应可以看出压强越大,乙烯的转化率越高,通过在300℃时转化率可得出:P4>P3>P2>P1。③可以增大H2O的浓度,及时分离出生成的乙醇。13.(;全国大纲版化学卷,T9)(15分) 化合物AX3和单质X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化合物AX5。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AX3的熔点和沸点分别为-93.6 ℃和76 ℃,AX5的熔点为167 ℃。室温时AX3与气体X2反应生成lmol AX5,放出热量123.8 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反应AX3(g)+X2(g) AX5(g)在容积为10 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起始时AX3和X2均为0.2 mol。反应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反应体系总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①列式计算实验a从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时的反应速率 v(AX5)=&&&&&&&&&&&&&&&& 。②图中3组实验从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时的反应速率v(AX5)由大到小的次序为&&&& &(填实验序号);与实验a相比,其他两组改变的实验条件及判断依据是:b&&&&&&&&&&&&&&&&&&& 、c&&&&&&&&&&&&&&&&&&&&&&&&&&&&&&&&&&&&&&&&&&&&&&&&&&&&&&&&&&&&&&&&&&&&& 。③用p0表示开始时总压强,p表示平衡时总压强,α表示AX3的平衡转化率,则α的表达式为&&&&&&&&&&&&&&&&&&&&& ;实验a和c的平衡转化率:αa为&&&&&& 、αc为&&&&&&&&&&&& 。【答案】(15分)(1)①AX3( )+X2( )=AX5( )△H= ―123.8kJ•mol―1(2分)(2) = 1.7×10―4mol/(L•min)解:开始时no=0.4mol,总压强为160KPa,平衡时总压强为120KPa,则n为,&& , = =0.30molAX3(g)+X2(g) AX5(g)初始 (mol)&&&&& 0.20&&&&& 0.20&&&&&&&&&&&&&& 0&&&&& &平衡 (mol)&&&& 0.20-x&& 0.20-x&&&&&&&&&&&& x&&&& &&&& (0.20-x)+(0.20-x)+x=0.30,则x=0.10&&&&& = 1.7×10―4mol/(L•min) (3分)②bca(2分)& 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加快,但平衡点没有改变(2分);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但平衡点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或反应容器的容积和起始物质的量未改变,但起始总压强增大)(2分);③α=2(1- )(2分);50%(1分);40%(1分)。【解析】(1)因为AX3的熔点和沸点分别为―93.6℃和76℃,AX5的熔点为167℃,室温时,AX3为液态,AX5为固态,生成1mol AX5,放出热量123.8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为:AX3( )+X2( )=AX5( )△H= ―123.8kJ•mol―1, (2)①起始时AX3和X2均为0.2mol,即no=0.4mol,总压强为160KPa,平衡时总压强为120KPa,设平衡时总物质的量为n,根据压强之比就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有: ,n=0.30mol。AX3(g)+X2(g) AX5(g)初始 (mol)&&&&& 0.20&&&&& 0.20&&&&&&&&&&&&&& 0&&&&& &平衡 (mol)&&&& 0.20-x&& 0.20-x&&&&&&&&&&&& x&&&& &&&& (0.20-x)+(0.20-x)+x=0.30,则x=0.10&&&&& = 1.7×10―4mol/(L•min)②根据到abc达平衡用时的多少可以比较出反应速率的大小为:b>c>a;③用p0表示开始时总压强,p表示平衡时总压强,α表示AX3的平衡转化率,根据压强之比就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有: = , = AX3(g)+X2(g) AX5(g)初始 (mol)&&&&& 0.20&&&&&&& 0.20&&&&&&&&&&&&&& 0&&&&& &平衡 (mol)&&&& 0.20-x&&&& 0.20-x&&&&&&&&&&&& x&&&& &&&& (0.20-x)+(0.20-x)+x=n,则x= 0.40-n=0.4― 则α= =2(1- )∴αa=2(1- )=2(1― )×100%=50%;& αc=2(1- )=2(1― )×100%=40%。14.(;天津理综化学卷,T7)(14分)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有广泛用途,请根据周期表中第三周期元素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稀有气体除外),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均减小b.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c.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减弱,酸性增强d.单质的熔点降低(2)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名称为________,氧化性最弱的简单阳离子是________。(3)已知:&化合物&MgO&Al2O3&MgCl2&AlCl3类型&离子化合物&离子化合物&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熔点/℃&4&191工业制镁时,电解MgCl2而不电解MgO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制铝时,电解Al2O3而不电解AlCl3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晶体硅(熔点1410 ℃)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由粗硅制纯硅过程如下:Si(粗)DD→Cl2460 ℃SiCl4DD→蒸馏SiCl4(纯)DD→H21100 ℃Si(纯)写出SiCl4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在上述由SiCl4制纯硅的反应中,测得每生成1.12 kg纯硅需吸收a kJ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P2O5是非氧化性干燥剂,下列气体不能用浓硫酸干燥,可用P2O5干燥的是________。a.NH3&  b.HI& c.SO2& d.CO2(6)KClO3可用于实验室制O2,若不加催化剂,400 ℃时分解只生成两种盐,其中一种是无氧酸盐,另一种盐的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4分)(1)b (2)氩 Na+(或钠离子)(3)MgO的熔点高,熔融时耗费更多能源,增加生产成本&& AlCl3是共价化合物,熔融态难导电(4)&& SiCl4(g)+2H2(g)=====1100 ℃Si(s)+4HCl(g)& ΔH=+0.025a kJ•mol-1(5)b(6)4KClO3=====400 ℃KCl+3KClO4【解析】(1)除稀有气体外,第三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逐渐减小,而离子半径不一定减小,如r(Na+)<r(Cl-),a错误;同一周期的主族元素随原子序数的递增,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b正确;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至右,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减弱,酸性增强,c错误;单质的熔点不一定降低,如Na的熔点低于Mg、Al等的熔点,d错误。(2)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次外层电子数为8,故该元素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也为8,该元素为氩;简单离子的氧化性越弱,对应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元素的金属性越强,第三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Na,因此Na+的氧化性最弱。(3)由题给数据表知,MgO的熔点比MgCl2的熔点高,MgO熔融时耗费更多能源,增加成本;AlCl3是共价化合物,熔融态 时不电离,难导电,故冶炼铝不能用电解AlCl3的方法。(4)SiCl4属于共价化合物,其电子式为 ;由SiCl4制纯硅的化学方程式为SiCl4(l)+2H2(g)=====1100 ℃Si(s)+4HCl(g),生成1.12 kg即40 mol纯硅吸收a kJ热量,则生成1 mol纯硅需吸收0.025a kJ热量。(5)NH3是碱性气体,既不能用浓硫酸干燥,也不能用P2O5干燥;HI是具有还原性的酸性气体,可用P2O5干燥,但不能用浓硫酸干燥;SO2、CO2既能用浓硫酸干燥,又能用P2O5干燥,综上分析,正确答案为b。(6)KClO3(Cl的化合价为+5价)受热分解生成的无氧酸盐是KCl,另一含氧酸盐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必须比+5价高,可能为+6价或+7价,若为+6价,形成的盐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不可能为1∶1,只能是+7价,故该含氧酸盐为KClO4,据此可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5.(;浙江理综化学卷,T27)(14分)煤炭燃烧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SO2,严重破坏生态环境。采用一定的脱硫技术可以把硫元素以CaSO4的形式固定,从而降低SO2的排放。但是煤炭燃烧过程中产生的CO又会与CaSO4发生化学反应,降低脱硫效率。相关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CaSO4(s)+CO(g)&& CaO(s) + SO2(g) + CO2(g)&&& ΔH1=218.4kJ•mol-1(反应Ⅰ) CaSO4(s)+4CO(g)&& CaS(s) + 4CO2(g)&&&&&&&&& ΔH2= -175.6kJ•mol-1(反应Ⅱ)请回答下列问题:⑴反应Ⅰ能自发进行的条件是&&&&&&&&&&& 。⑵对于气体参与的反应,表示平衡常数Kp时用气体组分(B)的平衡压强p(B)代替该气体物质的量浓度c(B),则反应Ⅱ的Kp=&&&&&&& (用表达式表示)。⑶假设某温度下,反应Ⅰ的速率(v1)大于反应Ⅱ的速率(v2),则下列反应过程能量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 。&A&&&&&&&&&&&&&&& B&&&&&&&&&&&&&&& C&&&&&&&&&&&&&& D⑷通过监测反应体系中气体浓度的变化可判断反应Ⅰ和Ⅱ是否同时发生,理由是&&&&&&&&&&&& 。⑸图1为实验测得不同温度下反应体系中CO初始体积百分数与平衡时固体产物中CaS质量百分数的关系曲线。则降低该反应体系中SO2生成量的措施有&&&&&&&& 。A.向该反应体系中投入石灰石B.在合适的温度区间内控制较低的反应温度C.提高CO的初始体积百分数D.提高反应体系的温度⑹恒温恒容条件下,假设反应Ⅰ和Ⅱ同时发生,且v1>v2,则下,请在图2中画出反应体系中c(SO2)随时间t变化的总趋势图。&【答案】(14分)(1)高温 (2) (3)C (4)如果气相中SO2和CO2两种气体的浓度之比随时间发生变化,则标明两个反应同时发生。(5)A、B、C (6) 【解析】(1)由△G=△H-T△S&0时自发,△H&0,则T要大,故应选择高温。(2)根据固体的浓度为常数,则反应的平衡常数为Kp= ;(3)反应I为吸热反应,产物的能量高于反应物,反应Ⅱ放热,产物的能量低于反应物,反应Ⅰ的速率(v1)大于反应Ⅱ的速率(v2),反应Ⅰ的活化能低。 (4)反应Ⅰ中生成二氧化硫,监测SO2和CO2两种气体的浓度之比随时间发生变化,则标明两个反应同时发生。(5)向该反应体系中投入石灰石,产生二氧化碳,使反应Ⅰ逆向进行,课降低反应体系中二氧化硫生成量,A正确;在合适的温度区间内控制较低的反应温度,由图可以看出最低温度的硫化钙的含量最高,B正确,D错误;由图可以看出提高CO的体积分数,可以提高硫化钙的含量,C正确。(6)反应Ⅰ的速率(v1)大于反应Ⅱ的速率(v2),故二氧化硫增加的快,反应到达平衡快;随着反应Ⅱ的进行,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大,使反应Ⅰ逆向移动。 文章来源莲山 课件 w ww.5 YK J.COM
上一个试题: 下一个试题:
? ? ? ? ? ? ? ?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d05469.d013.8633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