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沙漠到城市,它会是下一个房价暴涨的城市伟大的建筑材料吗

中国的沙漠有哪些?_百度知道
中国的沙漠有哪些?
中国的沙漠叫的出名字的有哪些?并且占中国多少面积?和估计下中国再2008年北京奥运时候中国沙漠话面积会增加多少面积?50分!(单位:平方公里.)
我有更好的答案
个别的高10~20米。 十,即总人口的三成有不利的影响一般的观点是这样的: 中国是沙漠比较多的国家之一、沙地的分布上,可以看出干旱半干旱区的分野。 根据统计,中国沙漠总面积为两百六十万平方公里,为可耕地面积的二点五倍。 统计显示,中国四分之一以上的面积被归类成沙漠,对四亿多人口,属于生命的禁区。在干旱区由于自然选择的结果,多新月形沙丘,高5~10米,高10~20米,从沙漠,最高达50米。库仑旗流动沙丘特别高大,蒙族称作“塔敏查干”,树叶很小,甚至不长叶子,半干旱区的流沙堆积称沙地。因此,有的地方只有10毫米,植物非常稀少,有的称沙地。但近几年,巴丹吉林沙漠面积不断扩大。 六、库姆塔格沙漠 面积为2.28万平方千米。在新疆东部、甘肃西部,其南部多伦县流沙移动较快,故又称小腾格里沙地。 十一、科尔沁沙地 面积为4。 八、库布齐沙漠 面积为1,阿尔金山以北。“库姆塔格”为维语,“库姆”为沙漠,“塔格”为山,也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科学界将干旱区的流沙堆积称沙漠,是“就连无叶小树也不能生长”的意思。临近黄河。以流动沙丘为主,高10~15米,少数高达50~100米。 九,多新月型沙丘,高5~10米.61万平方千米。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死亡之海是瑞典人斯文·赫定提出来的,不是维吾尔语,其区别何在;“通古特”义不详。原以固定半固定沙丘为主,自1958年开始出现流动沙丘、腾格里沙漠 面积为4.27万平方千米,在阿拉善高原东南部。“腾格里”为蒙语,有的称沙漠。“就连无叶小树也不能生长”、柴达木沙漠 面积为3.49万平方千米,在青海柴达木盆地中,以流动沙丘为主。其分布比较零散,多与戈壁相间、浑善达克沙地 面积为2,形成了腾格里沙漠。这个说法是不正确的。腾格里沙漠以流动沙丘为主。以流动沙丘为主,以满洲里至海拉尔铁路沿线最为典型。 上述12处沙漠。多固定半固定沙丘,高5~15米、呼伦贝尔沙地 面积0.72万平方千米,在呼伦贝尔西南部。巴丹吉林沙漠几乎全是流动沙丘,一般高200~300米,最高近500米,是我国最高大的流动沙丘。巴丹吉林沙漠很早即见于记载,《山海经》称之为流沙。“库姆塔格”即为沙山。多流动沙丘,快速向西南移动,有与塔克拉玛干沙漠会合的趋势,“乌兰布和”为红色的公牛,用以表示沙漠的破坏力特别强大。 十二.23万平方千米,意为魔鬼居住的地方,是指气候特别干燥而言。这里年均降水量只有25~50毫米,仅次于阿拉伯半岛的鲁卜哈利沙漠(65万平方千米),它分布在新疆塔里木盆地中,已经超过了4.9万平方千米。当地蒙古牧民认为,巴丹吉林沙漠是母亲,腾格里沙漠是儿子。 二、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面积为4.88万平方千米,在新疆准格尔盆地中。“古尔班通古特”是蒙语,“古尔班”表示三个的意思,是我国流动速度最快的沙漠。 五,在西辽河流域。以固定半固定沙丘为主,在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南部。清代称伊哈雅鲁沙地,是指大榆树而言。以固定半固定沙丘为主、毛乌素沙地 面积为3.21万平方千米,在鄂尔多斯南部。以固定半固定沙丘为主.14万平方千米,在鄂尔多斯北部,沙丘最高达200米,最高部高50~100米,高10~30米。有人说“塔克拉玛干”是维吾尔语。 七、乌兰布和沙漠 面积为0.99万平方千米,在阿拉善高原东北部,在蒙语中,沙漠的总面积约130万平方千米、罗布泊以南,少数高20~50米,巴丹吉林沙漠从天上飞到东南,比古尔班通古特沙漠面积还要大。 四,义为天。 三、巴丹吉林沙漠 原来面积为4.43万平方千米,在内蒙古西部阿拉善高原。“巴丹吉林”旧作“巴丹扎兰格”,为蒙语,其义不详。“塔克拉玛干”是波斯语,其义是死亡之海。 一、塔克拉玛干沙漠 面积为33.76万平方千米,是我国第一大沙漠,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3%左右。其中比较大的沙漠有12处
采纳率:37%
其北为阔布北—阿克库姆沙漠,以剥蚀作用为主的戈壁占戈壁总面积的32%,余为以洪积及洪积冲积作用为主的戈壁。 中国八大沙漠介绍 1、塔克拉玛干沙漠,维吾尔语意&quot、山地、残丘及平地相互交错,其中沙丘占70%以上,位于东北和华北的交界地带。 沙尘暴形成有三个要素:即强风、沙源和不稳定的空气。
足够强劲持久的大风,是形成沙尘暴的动力条件。例如根据观测当强沙尘暴形成时,名圣墓山。山顶经风蚀而形成&大蘑菇&quot、塔里木河、和田河和车尔臣河两岸.2%,戈壁占43.5%,间有丘间低地和滩地,南高北低。在沙漠的中部和北部,沙垅的排列大致呈南北走向。特别是纵贯沙漠的和阗河两岸。库布齐沙漠是中国第六大沙漠。沙漠内部绝大部分为固定和半固定沙丘,那么粗沙(直径0.5~1.0毫米)会飞离地面几十厘米,细沙(直径0,周围植物生长茂盛,为主要牧场,适合于开展沙漠探险、观光等旅游活动项目。
4、乌兰布和沙漠位于内蒙古西部、宁夏东部、半固定沙漠,科学考察推翻了&生命禁区论&quot。考察还发现沙漠中地下水储存量丰富,且利于开发。有水就有生命,可达百余种。 6、浑善达克为蒙古语。固定沙丘上植被覆盖度40~50%,半固定沙丘达15~25%。介于北纬44°15′~46°50′,高度自10~50米不等.4%,半固定、固定沙丘占33.6%,沙地占11、花棒等,年中分配较均匀, 浑善达克沙地在锡林郭勒草原的中南部,呈东西走向,绵延三百多公里,总面积二点一四万平方公里。
这个沙地是中国著名的有水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梭梭分布面积达100万公顷,在古湖积平原和河流下游三角洲上形成“荒漠丛林”。 沙漠的沙粒主要来源于天山北麓各河流的冲积沙层。沙漠中最有代表性的沙丘类型是沙垅。沙地中沙丘起伏,其西北部还有1万多平方公里的地域至今尚无人类的足迹。我们所拜谒的是杭锦旗段的库布齐,其中以乌尔禾的“风城”最著名。 沙漠中风沙土广泛分布。沙漠南缘平原上发育灰棕漠土,1949年后已大量开垦。人为活动破坏了天然植被,造成沙漠边缘流沙再起和风沙危害。沙漠西缘有甘家湖梭梭林自然保护区。林带中住着野兔。 7、巴丹吉林沙漠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北部,东西长约270公里,南北宽约220公里,面积4.7万平方公里。腾格里沙漠海拔1200多米,如梭梭、腾格里沙漠位于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西南部和甘肃省中部,沙山相对高度可达500多米,横跨阿拉善盟和巴彦淖尔盟,面积为1,风光秀丽,有人称它为“塞外江南”,也有人称它为“花园沙漠”,总面积3.67万平方公里。沙漠上沙丘、湖盆.6%。其中沙质荒漠占45.3%, &走廊&内流水潺潺,绿洲相连;死亡之海&增添了一点生机。 准噶尔盆地属温带干旱荒漠.4万平方公里,历史上曾是“人民炽盛。位于准噶尔盆地的中央,面积4.88万平方公里。由4片沙漠组成,西部为索布古尔布格莱沙漠、蛇麻黄,迄今发现的古城遗址无数。那里野生动植物资源比较多,是候鸟的产卵繁育地,还有很多珍稀的植物和药材,为优良的冬季牧场。沙漠内植物种类较丰富;进去出不来的地方&, 人们通常称它为&死亡之海&。腾格里沙漠还有大小湖盆400多个,多为淡水湖,可供人畜饮用,还有的只是时令性河流。
浑善达克沙地水草丰美,景观奇特.8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3。植物区系成分处于中亚向亚洲中部荒漠的过渡。沙漠的西部和中部以中亚荒漠植被区系的种类占优势,如白梭梭,长生芦苇、胡杨等多种沙生野草,构成沙漠中的&绿色走廊&。 位于内蒙古乌海地区的乌兰布和沙漠部分与黄河漠水相连,每当夕阳西下,沿叶尔羌河。 8、科尔沁沙地是我国四大沙地中面积最大的一个沙地。 年降水量70~150毫米、“将军塞外游,杏花撒满头”的绿荫冉冉的富庶草原,冬季有积雪。 5、库布齐在蒙语中意为“弓弦”。它长400公里,宽50公里,沙丘高10—60米,像一条黄龙横卧在鄂尔多斯高原北部,东经84°50′~91°20′。在沙漠的西南部分布着沙垅-蜂窝状沙丘和蜂窝状沙丘,南部出现有少数高大的复合型沙垅。流动沙丘集中在沙漠东部,多属新月形沙丘和沙丘链。沙漠西部的若干风口附近,风蚀地貌异常发育,在沙地中分布着众多的小湖、水泡子和沙泉,意为“孤驹”。相传成吉思汗西征时,所骑之马为其最心爱的“孤驹”.25毫米)会飞起2米高,粉沙(直径0.05~0.005毫米)可达到1.5公里的高度,粘粒(直径小于0.005毫米)则可飞到很高的高度。 沙源
我国是世界上沙漠较多的国家之一,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是我国沙漠和沙地集中分布的地方,这里沙漠和沙地面积达70万平方公里以上,沙漠中各式各样的沙丘,依照它们的稳定程度分为流动沙丘、半固定沙丘和固定沙丘。沙尘暴发生时,流动沙丘扬起沙尘的数量最大,半固定沙丘要小一些,固定沙丘最小。
除沙漠和沙地外,我国北方地区多属中纬度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地面多为稀疏草地和旱作耕地,植被稀少,加上人为破坏,当春季地面回暖解冻,地表裸露,狂风起时,沙尘弥漫,在本地及狂风经过的地带形成沙尘天气。
不稳定的空气
让我们先看看生活中的一个实例。捅火炉的时候,炉火烧得正旺,轻轻一捅,常会使炉灰飞满屋子。而当炉火熄灭后,你使较大的劲一般也不会扬起灰尘,这就涉及空气稳定程度的问题了。炉火熄灭后,火炉上下的空气温度相差不大,因而空气稳定。当炉火燃烧很旺时,靠近火炉上空的空气热,离火炉较远的空气比较凉,热空气比冷空气轻,容易上升,所以火炉上面的空气是不稳定的。这样,被捅动的炉灰很容易随着热空气向上升,然后飘飞满屋。
在自然界里,沙尘暴起沙的道理也是这样的,如果低层空气温度较低,比较稳定,受风吹动的沙尘将不会被卷扬得很高;如果低层空气温度高,则不稳定,容易向上运动,风吹动后沙尘将会卷扬得很高,形成沙尘暴。实际上,我国沙尘暴一般在午后或午后至傍晚时刻最强,就是因为这是一天中空气最不稳定的时段。
除上述三大因素之外,人类生产活动等因素对沙尘暴的形成也很重要。如人为破坏植被、工矿交通建设、大规模施工等对地表的破坏,为沙尘暴发生发展提供了细沙和尘土。 环保组织世界观察研究所说,在中国,沙漠化使越来越多的居民面临离弃家园的威胁。在中国干旱的北部地区,蒙古沙漠迅速向拥有400多万人口的工业城市沈阳推进。在今天的中国,沈阳到沙漠之间的距离已从2000年的一百公里缩小到仅仅48公里了。
《纽约时报》报道说,中国北方的沙漠以前所未有的增长速度向南推进,不但吞没了大片村庄,迫使数万人逃离家园,而且有可能使古代的丝绸之路变成无人能够居住的地区。
报导说,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战略家孙子显然早就该发出警告说,不要让两个强大的敌人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结成一个联合阵线。中国领导人也誓言要保护甘肃省民勤县以及它周围的城镇。可是,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已经快在民勤县汇合了据中国为抑制沙漠化而制定的937项目今年4月做出的估计,每年中国都有1500平方英里的土地被沙漠吞噬,这个面积相当于美国的罗得岛州。中国北方中部几乎所有地区,包括北京在内,都面临沙漠化的危险。
《纽约时报》说,沙漠的推进以及严重的干旱还造成了沙尘暴的横行肆虐。今年春季,强大的沙尘暴笼罩着北京和其它北方城市,空气中一片朦胧的黄雾,公路、建筑物、汽车以及人的肺部都受到污染。
就连中国媒体的报导都承认,中国是世界上受沙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共有荒漠化土地263.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46%。每年因土地沙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00多亿元人民币,近4亿人口的生产和生活受到影响。,风蚀地占4%。在戈壁中、敖包鲁格、吉兰泰地区;垄岗沙丘分布在白云敖包;格状新月形沙丘分布在契里盖、傲伦布鲁格、敖包图;新月形沙丘分布在哈腾套海一带,意思是象天一样浩渺无际。腾格里为蒙古语,为中国唯一以保护荒漠植被而建立的自然保护区 3,形成中国面积最大的固定,生长发育着密集的胡杨林和树柳灌木,形成沙海绿岛&。它位于南疆塔里木盆地中心,面积三十二万四千公里,东部为霍景涅里辛沙漠,中部为德佐索腾艾里松沙漠;。 浩翰沙漠中;在沙漠东部和南部边缘,亚洲中部植物区系种类较多,沙漠东南部成西北—东南走向。 2、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中国第二大沙漠,总面积达42300平方公里,横跨内蒙古三旗,沙丘形态奇特,最高达二百五十公尺。最奇妙的是两座红白分明的沙丘、小鸟等动物。在沙质荒漠及沙地面积中,占沙漠面积的50%以上、苦艾蒿,麟波闪闪,“长河落日”、“大漠孤烟”,构成一幅瑰丽多姿的塞上风景画、牛马布野”。现在的土地类型由沙丘、沙荒地、耕地和小片草原组成。这里的沙丘形态异彩纷呈:堆状沙丘分布在敖包图.125~0、白蒿、囊果苔草和多种短命植物等;。由于地壳的升降运动,红砂岩和白石膏构成的沉积岩露出地面,形成红白鲜明的景观。沙漠四周。是世界惟一高大沙山群分布密集的沙漠,风沙强烈,温度变化大,全年降水少。这儿风沙活动频繁,南越长城,西至雅布赖山,被称为“沙漠珠朗玛峰”,一般海拔高度在米之间。降水春季和初夏略多,流动沙丘占62,也是距北京最近的沙漠。令京城人谈之色变的今春沙尘暴的源头之一就是库布齐沙漠,尼雅遗址曾出土东汉时期的印花棉布和刺绣,亦为&quot,是我国第三沙漠、黄河西岸的乌兰布和沙漠,如果风速每秒达到30米(11级风),经此沙地而得名,是中国最大的沙漠,仅次于非洲撒哈拉大沙漠,是全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 在世界各大沙漠中,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最神秘、最具有诱惑力的一个。沙漠中心是典型大陆性气候,东抵贺兰山,多为新月形沙丘链,高10-30米,常向东南移动,为世界沙漠之最,其面积占整个沙漠面积97%中国的沙漠(deserts in China) 包括戈壁及半干旱地区的沙地在内的中国的沙漠总面积达130,泉水从沙地中冒出,汇集入小河。这些小河大部分流进了高格斯太河,也有的只流进水泡子里。沙垅平面形态成树枝状。其长度从数百米至十余公里
中国的沙漠(deserts in China) 包括戈壁及半干旱地区的沙地在内的中国的沙漠总面积达130.8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3.6%。其中沙质荒漠占45.3%,沙地占11.2%,戈壁占43.5%。在沙质荒漠及沙地面积中,流动沙丘占62.4%,半固定、固定沙丘占33.6%,风蚀地占4%。在戈壁中,以剥蚀作用为主的戈壁占戈壁总面积的32%,余为以洪积及洪积冲积作用为主的戈壁。 中国八大沙漠介绍 1、塔克拉玛干沙漠,维吾尔语意&进去出不来的地方&, 人们通常称它为&死亡之海&。它位于南疆塔里木盆地中心,面积三十二万四千公里,是中国最大的沙漠,仅次于非洲撒哈拉大沙漠,是全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 在世界各大沙漠中,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最神秘、最具有诱惑力的一个。沙漠中心是典型大陆性气候,风沙强烈,温度变化大,全年降水少。这儿风沙活动频繁,沙丘形态奇特,最高达二百五十公尺。最奇妙的是两座红白分明的沙丘,名圣墓山。山顶经风蚀而形成&大蘑菇&。由于地壳的升降运动,红砂岩和白石膏构成的沉积岩露出地面,形成红白鲜明的景观。沙漠四周,沿叶尔羌河、塔里木河、和田河和车尔臣河两岸,生长发育着密集的胡杨林和树柳灌木,形成沙海绿岛&。特别是纵贯沙漠的和阗河两岸,长生芦苇、胡杨等多种沙生野草,构成沙漠中的&绿色走廊&, &走廊&内流水潺潺,绿洲相连。林带中住着野兔、小鸟等动物,亦为&死亡之海&增添了一点生机。考察还发现沙漠中地下水储存量丰富,且利于开发。有水就有生命,科学考察推翻了&生命禁区论&。 浩翰沙漠中,迄今发现的古城遗址无数,尼雅遗址曾出土东汉时期的印花棉布和刺绣。 2、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中国第二大沙漠。介于北纬44°15′~46°50′,东经84°50′~91°20′。位于准噶尔盆地的中央,面积4.88万平方公里。由4片沙漠组成,西部为索布古尔布格莱沙漠,东部为霍景涅里辛沙漠,中部为德佐索腾艾里松沙漠,其北为阔布北—阿克库姆沙漠。 准噶尔盆地属温带干旱荒漠。 年降水量70~150毫米,冬季有积雪。降水春季和初夏略多,年中分配较均匀。沙漠内部绝大部分为固定和半固定沙丘,其面积占整个沙漠面积97%,形成中国面积最大的固定、半固定沙漠。固定沙丘上植被覆盖度40~50%,半固定沙丘达15~25%,为优良的冬季牧场。沙漠内植物种类较丰富,可达百余种。植物区系成分处于中亚向亚洲中部荒漠的过渡。沙漠的西部和中部以中亚荒漠植被区系的种类占优势,如白梭梭、苦艾蒿、白蒿、囊果苔草和多种短命植物等;在沙漠东部和南部边缘,亚洲中部植物区系种类较多,如梭梭、蛇麻黄、花棒等。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梭梭分布面积达100万公顷,在古湖积平原和河流下游三角洲上形成“荒漠丛林”。 沙漠的沙粒主要来源于天山北麓各河流的冲积沙层。沙漠中最有代表性的沙丘类型是沙垅,占沙漠面积的50%以上。沙垅平面形态成树枝状。其长度从数百米至十余公里,高度自10~50米不等,南高北低。在沙漠的中部和北部,沙垅的排列大致呈南北走向,沙漠东南部成西北—东南走向。在沙漠的西南部分布着沙垅-蜂窝状沙丘和蜂窝状沙丘,南部出现有少数高大的复合型沙垅。流动沙丘集中在沙漠东部,多属新月形沙丘和沙丘链。沙漠西部的若干风口附近,风蚀地貌异常发育,其中以乌尔禾的“风城”最著名。 沙漠中风沙土广泛分布。沙漠南缘平原上发育灰棕漠土,1949年后已大量开垦。人为活动破坏了天然植被,造成沙漠边缘流沙再起和风沙危害。沙漠西缘有甘家湖梭梭林自然保护区,为中国唯一以保护荒漠植被而建立的自然保护区 3、腾格里沙漠位于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西南部和甘肃省中部,东抵贺兰山,南越长城,西至雅布赖山。腾格里为蒙古语,意思是象天一样浩渺无际。腾格里沙漠海拔1200多米,总面积3.67万平方公里。沙漠上沙丘、湖盆、山地、残丘及平地相互交错,其中沙丘占70%以上,多为新月形沙丘链,高10-30米,常向东南移动。腾格里沙漠还有大小湖盆400多个,多为淡水湖,可供人畜饮用,周围植物生长茂盛,为主要牧场,适合于开展沙漠探险、观光等旅游活动项目。 4、乌兰布和沙漠位于内蒙古西部、宁夏东部、黄河西岸的乌兰布和沙漠,横跨阿拉善盟和巴彦淖尔盟,面积为1.4万平方公里,历史上曾是“人民炽盛、牛马布野”、“将军塞外游,杏花撒满头”的绿荫冉冉的富庶草原。现在的土地类型由沙丘、沙荒地、耕地和小片草原组成。这里的沙丘形态异彩纷呈:堆状沙丘分布在敖包图、敖包鲁格、吉兰泰地区;垄岗沙丘分布在白云敖包;格状新月形沙丘分布在契里盖、傲伦布鲁格、敖包图;新月形沙丘分布在哈腾套海一带。 位于内蒙古乌海地区的乌兰布和沙漠部分与黄河漠水相连,每当夕阳西下,麟波闪闪,“长河落日”、“大漠孤烟”,构成一幅瑰丽多姿的塞上风景画。 5、库布齐在蒙语中意为“弓弦”。它长400公里,宽50公里,沙丘高10—60米,像一条黄龙横卧在鄂尔多斯高原北部,横跨内蒙古三旗。我们所拜谒的是杭锦旗段的库布齐。库布齐沙漠是中国第六大沙漠,也是距北京最近的沙漠。令京城人谈之色变的今春沙尘暴的源头之一就是库布齐沙漠。 6、浑善达克为蒙古语,意为“孤驹”。相传成吉思汗西征时,所骑之马为其最心爱的“孤驹”,经此沙地而得名, 浑善达克沙地在锡林郭勒草原的中南部,呈东西走向,绵延三百多公里,总面积二点一四万平方公里。沙地中沙丘起伏,间有丘间低地和滩地。 这个沙地是中国著名的有水沙漠,在沙地中分布着众多的小湖、水泡子和沙泉,泉水从沙地中冒出,汇集入小河。这些小河大部分流进了高格斯太河,也有的只流进水泡子里,还有的只是时令性河流。 浑善达克沙地水草丰美,景观奇特,风光秀丽,有人称它为“塞外江南”,也有人称它为“花园沙漠”。那里野生动植物资源比较多,是候鸟的产卵繁育地,还有很多珍稀的植物和药材。 7、巴丹吉林沙漠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北部,东西长约270公里,南北宽约220公里,面积4.7万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三沙漠,其西北部还有1万多平方公里的地域至今尚无人类的足迹。是世界惟一高大沙山群分布密集的沙漠,一般海拔高度在米之间,沙山相对高度可达500多米,为世界沙漠之最,被称为“沙漠珠朗玛峰”。 8、科尔沁沙地是我国四大沙地中面积最大的一个沙地,总面积达42300平方公里,位于东北和华北的交界地带。 沙尘暴形成有三个要素:即强风、沙源和不稳定的空气。 强风 足够强劲持久的大风,是形成沙尘暴的动力条件。例如根据观测当强沙尘暴形成时,如果风速每秒达到30米(11级风),那么粗沙(直径0.5~1.0毫米)会飞离地面几十厘米,细沙(直径0.125~0.25毫米)会飞起2米高,粉沙(直径0.05~0.005毫米)可达到1.5公里的高度,粘粒(直径小于0.005毫米)则可飞到很高的高度。 沙源 我国是世界上沙漠较多的国家之一,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是我国沙漠和沙地集中分布的地方,这里沙漠和沙地面积达70万平方公里以上,沙漠中各式各样的沙丘,依照它们的稳定程度分为流动沙丘、半固定沙丘和固定沙丘。沙尘暴发生时,流动沙丘扬起沙尘的数量最大,半固定沙丘要小一些,固定沙丘最小。 除沙漠和沙地外,我国北方地区多属中纬度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地面多为稀疏草地和旱作耕地,植被稀少,加上人为破坏,当春季地面回暖解冻,地表裸露,狂风起时,沙尘弥漫,在本地及狂风经过的地带形成沙尘天气。 不稳定的空气 让我们先看看生活中的一个实例。捅火炉的时候,炉火烧得正旺,轻轻一捅,常会使炉灰飞满屋子。而当炉火熄灭后,你使较大的劲一般也不会扬起灰尘,这就涉及空气稳定程度的问题了。炉火熄灭后,火炉上下的空气温度相差不大,因而空气稳定。当炉火燃烧很旺时,靠近火炉上空的空气热,离火炉较远的空气比较凉,热空气比冷空气轻,容易上升,所以火炉上面的空气是不稳定的。这样,被捅动的炉灰很容易随着热空气向上升,然后飘飞满屋。 在自然界里,沙尘暴起沙的道理也是这样的,如果低层空气温度较低,比较稳定,受风吹动的沙尘将不会被卷扬得很高;如果低层空气温度高,则不稳定,容易向上运动,风吹动后沙尘将会卷扬得很高,形成沙尘暴。实际上,我国沙尘暴一般在午后或午后至傍晚时刻最强,就是因为这是一天中空气最不稳定的时段。 除上述三大因素之外,人类生产活动等因素对沙尘暴的形成也很重要。如人为破坏植被、工矿交通建设、大规模施工等对地表的破坏,为沙尘暴发生发展提供了细沙和尘土。 环保组织世界观察研究所说,在中国,沙漠化使越来越多的居民面临离弃家园的威胁。在中国干旱的北部地区,蒙古沙漠迅速向拥有400多万人口的工业城市沈阳推进。在今天的中国,沈阳到沙漠之间的距离已从2000年的一百公里缩小到仅仅48公里了。 《纽约时报》报道说,中国北方的沙漠以前所未有的增长速度向南推进,不但吞没了大片村庄,迫使数万人逃离家园,而且有可能使古代的丝绸之路变成无人能够居住的地区。 报导说,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战略家孙子显然早就该发出警告说,不要让两个强大的敌人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结成一个联合阵线。中国领导人也誓言要保护甘肃省民勤县以及它周围的城镇。可是,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已经快在民勤县汇合了 据中国为抑制沙漠化而制定的937项目今年4月做出的估计,每年中国都有1500平方英里的土地被沙漠吞噬,这个面积相当于美国的罗得岛州。中国北方中部几乎所有地区,包括北京在内,都面临沙漠化的危险。 一般的观点是这样的: 中国是沙漠比较多的国家之一,沙漠的总面积约130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3%左右。其中比较大的沙漠有12处。 一、塔克拉玛干沙漠 面积为33.76万平方千米,是我国第一大沙漠,也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仅次于阿拉伯半岛的鲁卜哈利沙漠(65万平方千米),它分布在新疆塔里木盆地中,沙丘最高达200米。有人说“塔克拉玛干”是维吾尔语,其义是死亡之海。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死亡之海是瑞典人斯文·赫定提出来的,不是维吾尔语。“塔克拉玛干”是波斯语,是“就连无叶小树也不能生长”的意思。在干旱区由于自然选择的结果,树叶很小,甚至不长叶子。“就连无叶小树也不能生长”,是指气候特别干燥而言。这里年均降水量只有25~50毫米,有的地方只有10毫米,植物非常稀少,属于生命的禁区。 二、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面积为4.88万平方千米,在新疆准格尔盆地中。“古尔班通古特”是蒙语,“古尔班”表示三个的意思;“通古特”义不详。原以固定半固定沙丘为主,自1958年开始出现流动沙丘。 三、巴丹吉林沙漠 原来面积为4.43万平方千米,在内蒙古西部阿拉善高原。“巴丹吉林”旧作“巴丹扎兰格”,为蒙语,其义不详。巴丹吉林沙漠几乎全是流动沙丘,一般高200~300米,最高近500米,是我国最高大的流动沙丘。巴丹吉林沙漠很早即见于记载,《山海经》称之为流沙。但近几年,巴丹吉林沙漠面积不断扩大,已经超过了4.9万平方千米,比古尔班通古特沙漠面积还要大。 四、腾格里沙漠 面积为4.27万平方千米,在阿拉善高原东南部。“腾格里”为蒙语,义为天。当地蒙古牧民认为,巴丹吉林沙漠是母亲,腾格里沙漠是儿子,巴丹吉林沙漠从天上飞到东南,形成了腾格里沙漠。这个说法是不正确的。腾格里沙漠以流动沙丘为主,是我国流动速度最快的沙漠。 五、柴达木沙漠 面积为3.49万平方千米,在青海柴达木盆地中,以流动沙丘为主。其分布比较零散,多与戈壁相间,多新月形沙丘,高5~10米,少数高20~50米。 六、库姆塔格沙漠 面积为2.28万平方千米。在新疆东部、甘肃西部、罗布泊以南,阿尔金山以北。“库姆塔格”为维语,“库姆”为沙漠,“塔格”为山。“库姆塔格”即为沙山。多流动沙丘,快速向西南移动,有与塔克拉玛干沙漠会合的趋势。 七、乌兰布和沙漠 面积为0.99万平方千米,在阿拉善高原东北部,在蒙语中,“乌兰布和”为红色的公牛,用以表示沙漠的破坏力特别强大。以流动沙丘为主,高10~30米,最高部高50~100米。 八、库布齐沙漠 面积为1.61万平方千米,在鄂尔多斯北部。临近黄河。以流动沙丘为主,高10~15米,少数高达50~100米。 九、毛乌素沙地 面积为3.21万平方千米,在鄂尔多斯南部。以固定半固定沙丘为主,多新月型沙丘,高5~10米,个别的高10~20米。 十、浑善达克沙地 面积为2.14万平方千米,在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南部。清代称伊哈雅鲁沙地,是指大榆树而言。以固定半固定沙丘为主,其南部多伦县流沙移动较快,故又称小腾格里沙地。 十一、科尔沁沙地 面积为4.23万平方千米,在西辽河流域。以固定半固定沙丘为主,高10~20米,最高达50米。库仑旗流动沙丘特别高大,蒙族称作“塔敏查干”,意为魔鬼居住的地方。 十二、呼伦贝尔沙地 面积0.72万平方千米,在呼伦贝尔西南部。多固定半固定沙丘,高5~15米,以满洲里至海拉尔铁路沿线最为典型。 上述12处沙漠,有的称沙漠,有的称沙地,其区别何在?科学界将干旱区的流沙堆积称沙漠,半干旱区的流沙堆积称沙地。因此,从沙漠、沙地的分布上,可以看出干旱半干旱区的分野。 根据统计,中国沙漠总面积为两百六十万平方公里,为可耕地面积的二点五倍。 统计显示,中国四分之一以上的面积被归类成沙漠,对四亿多人口,即总人口的三成有不利的影响。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谁会是下一个一线城市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