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性咽颊炎炎会化脓吗?

中招咽峡炎,高烧39 六天,实录斗争过程,附崔玉涛访谈:疱疹性咽峡炎爆发
我的图书馆
中招咽峡炎,高烧39 六天,实录斗争过程,附崔玉涛访谈:疱疹性咽峡炎爆发
疱疹性咽峡炎,一种对我来说不陌生的儿童疾病,儿子小玉米11个月的时候突发高烧,直接飙到40°以上,当时孩子就在我怀里,我看着体温计噌噌的往上走,一到40°我立刻把体温计抽出来了,实在不敢看最后能升到多少度,后来得知得的是咽峡炎。咽峡炎是一种名为柯萨奇的肠胃病毒引起,特征就是持续高烧39-40°,咽部会有疱疹,所以嗓子特别疼,因此孩子精神烦躁,食欲差,不吃东西不喝水,小宝宝还会流口水。那一次小玉米同学真是受了不少的罪,接近一个星期的高烧,两个星期几乎汤水不进,嘴巴口水流个不停,胸前的口水巾换个不停。就是那一次,我认识了疱疹性咽峡炎的厉害。今年看到各种媒体报道,疱疹性咽峡炎爆发,特别是在上海,我没有特别的在意,想着都快九岁了,应该不会得了。放端午节的前一天周五,小玉米学校放假,早晨起来小玉米说嗓子疼,我说白天多喝点水,上午爸爸打来电话说发烧了,38度多一点,我说没有关系,多喝水不到39不用吃药。到了下午就已经烧到39以上了,赶紧让爸爸喂上美林,很快出汗退烧。当天晚上接到小玉米同学妈妈的电话,说孩子高烧39+五天不退,去了医院化验C敏高,医生给开了头孢,吃了当晚就没有发烧了。担心小玉米也是细菌性感染,第二天去医院做了化验,中性粒子细胞高,C敏高,医生看了咽部,有轻微的红肿,判断是细菌感染的扁桃体炎,开了头孢和柴桂颗粒回家。回家后五天,每天持续39度以上的高烧,尤其下午和晚上,美林吃下去一个小时之内降到37+,7-8小时之后美林失效又上到39+,特别是晚上,有两次都烧的迷迷糊糊说胡话了,我完全听不懂的“宇宙语”。这个时候我已经开始怀疑是咽峡炎了,这种持续不断的高烧加嗓子疼,咽峡炎的可能性很高,如果是咽峡炎就不用太担心,咽峡炎病毒的自限行很强,过几天之后病毒自己就自灭了。如果不是咽峡炎,这么样的高烧就有些担心。到了第六天下午美林失效后,再次升到39+,跟爸爸商量再去医院了,出发前我让爸爸看了一下小玉米咽部,爸爸说有白色溃疡的点,我这下彻底放心了了,果然咽峡炎,果断的跟爸爸说,医院不用去了,去了也白搭,在家好好休息,估计很快体温就不会再高了。果然,当天晚上19:00最后服下美林后体温没有再升高。晚上跟儿子说话,他发音跟平时不同,我问他嗓子怎么了,他说感觉咽部有脓,我知道应该是疱疹溃疡,化脓了,离着痊愈也就不远了。期间小玉米的几个同学都因为高烧,嗓子疼,呕吐,腹泻病假在家,多半也是咽峡炎。总结经验,分享给家有孩子的父母:咽峡炎传染性很强,因此最好少去人多的公共场合,如果学校和幼儿园有小朋友高烧,嗓子痛,呕吐症状,及时隔离,勤洗手,大人不要用孩子的被子,碗勺,以免大人带病毒不发病,传染孩子突发性39度以上的高热伴嗓子疼,首先就要考虑咽峡炎,自己或者医生仔细看咽部是否有疱疹,疱疹一般出现在发烧24小时以后,所以开始看没有不能疏忽大意。确诊是咽峡炎后,就不用太过担心了,即使连续高烧,只要控制好体温就好,美林,泰诺林,物理降温。关于咽部疱疹引起的疼痛,饮食困难,还是需要鼓励孩子多喝水,多吃点流质食物,比如稀饭。稍微好一点了可以面条煮烂一点。咽峡炎吃抗生素没有用,所以最好及早确诊,以免当细菌性感染误用抗生素,这次我们吃亏在去医院太早疱疹没有出现,误诊为细菌性扁桃体炎,白吃三天抗生素。下面分享:崔玉涛访谈:疱疹性咽峡炎爆发     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组肠道病毒  问:疱疹性咽颊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崔玉涛:疱疹性咽颊炎是一种肠道病毒引起的,肠道病毒分很多种,什么埃柯病毒、柯萨奇病毒等等。大家都知道手足口病,其实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颊炎是一类病毒造成的,绝对不是一种,是一类病毒。  问:严重了就是手足口病吗?  崔玉涛:对,手足口,手脚也有疱了,光嗓子就是疱疹性咽颊炎,他们是一类病毒造成的。   为什么会突然发高烧?    病毒来得快,反应强烈   问:为什么会一下子就发高烧?  崔玉涛:因为这种病毒来得快,反应强烈,一定时间后会自然消失,所以我们管这种病叫自愈性疾病,一来就会高烧,39、40度,恨不得上午还好着呢,下午孩子就开始蔫,蹭就发高烧了。   病程是如何发展的?    从病毒增生到自然消退   崔玉涛:整个的病程就是病毒复制期,病毒复制期一般3—5天。什么叫3—5天复制期,就是它在增生增生。  但是后期就不再增生,不再增生之后停滞,到最后自然在体内衰败,好了。所以我们说病毒感染没有什么药可用,你不可能快速的杀死他。  有人说我用了药病几天就好了,其实不用药,那么多天,也该好了,所以我们一直说,疱疹性咽颊炎或者手足口病,主要不是杀病毒,而是在病毒感染时期控制体温,包括局部的症状。  比如嗓子刚开始是水疱,是水疱的时候还不觉得疼,所以高烧的时候,孩子可能不觉得特别疼,一退烧了还能吃点喝点。但是等到所谓的不烧了,孩子反而不吃不喝了,有的还流着口水,哭哭咧咧的,为什么?疱破了,破了之后就是溃疡期了。  我们一看,溃疡期了,学得快好了。说快好的那几天,实际对孩子来说是最难受的几天,因为他不能吃不能喝了,所以是这么一个过程。  由开始的疱疹,就是水疱期,高烧阶段,到后来的水疱破了,溃疡期,一般体温是低烧或者退了,到最后完全好。  所以这样一来病的恢复时间就要两周。3—5天复制期,到溃疡,逐渐再好,到痊愈基本上是两周的时间。所以整个的病程是两周。  在两周中有人说,为了好得快一些,是不是可以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先说病毒本身不是抗生素能够杀掉的,而且现在也没有发现什么特别的药物真能杀死病毒,包括病毒唑和一些抗病毒药物其实真的不能杀,不好意思,真的不能杀。这样一来我们就需要很好的保护孩子。   抗生素能预防感染?   一点儿道理都没有   崔玉涛:抗生素预防感染是一点道理都没有的,因为抗生素没有预防感染的作用,只有杀菌的作用。我们体内有没有细菌?我们体内到处都有细菌,口腔内、耳朵里、鼻子里、肠道里头都是细菌,但是这些细菌我们叫正常细菌,我们和细菌是共存的,并不是说细菌一进来就是敌人,就是坏蛋,我们就要把它赶走。这时候你要是给孩子用抗生素,就会导致整个菌群紊乱,菌群紊乱以后,一是可能导致抗生素相关的腹泻,拉肚子,再就是可能会导致霉菌的感染。有时候看到的溃疡,就是所谓的小儿鹅口疮,就是因为抗生素把细菌压得太厉害了,没有有益菌钳制霉菌,使霉菌得以滋生,无形中用了抗生素延长了病程,加重了病情。   用抗生素会好得更快?    正确的护理更有效果   崔玉涛:病程延长不是说病毒感染加重了,是又一层的损伤开始了。  所以这时候应该怎么样预防感染?这时候口腔里有创面,孩子又不吃不喝,这时候肯定有细菌,细菌停留在这里就可能会繁殖,因为黏膜一破,无形中渗出来一些东西,这些东西对细菌来说也是营养,所以这时候一定要鼓励孩子多喝凉水?哪怕忍着喝两、三口水,一会儿喝一点,一会儿喝点,凉的,凉点不是好咽吗?而且本身凉水还有点镇痛的作用,所以鼓励喝点凉水,逐渐的,把创面冲刷干净,不感染了,好的会更快。  有的家长会问说邻居的孩子比我们早得的,为什么好得比我们晚?就是因为我们少用药了,我们不用抗生素了,我们正确的护理了,所以好得更快。这是我们对待疱疹性咽颊炎和手足口病的原则。  手足口病本身比疱疹性咽颊炎会厉害,程度会重。但是绝大部分,绝绝绝大部分就是一个病毒感染的过程。真正说到脑子里了,有没有可能?肯定有,包括感冒还可能会死人呢。但是我们发现的很多重症病例,最关键的是因为早期没有很好的控制病程,比如说发烧的问题,比如我说的漱口的问题。孩子最后真正转化成了细菌感染,甚至严重的成了脑膜炎。如果早期象我说的那样加强护理,就可以预防。  有人会说你看没用抗生素就这样了,用了就没事了,其实当初用抗生素更麻烦,问题在哪儿?如果抗生素把细菌杀死了还好,一旦抗生素杀不死细菌,就会产生耐药菌。   孩子发烧了马上去医院?    24小时以后再考虑   崔玉涛:现在耐药菌太多太多了,有时候家长说,你看我这孩子到医院看病反而严重了,因为孩子到医院接触的细菌都是耐药菌,你如果知道,在家里能控制住孩子的病情不去医院,很可能病程会短一点。  所以能在家控制的病,就在家控制,不要上医院。到医院很可能交叉感染,整个病程会延长,孩子的痛苦会更大。  你到医院去目的是什么?如果仅仅是退烧,那在家就可以完成退烧。如果发烧的过程中又发现了什么新的问题,你觉得这个问题解决不了,或者你不理解,可以带孩子到医院去,那样你的目的性很强。  疱疹性咽颊炎早期就是发烧,刚发烧的时候根本不知道是疱疹性咽颊炎。只有3—24小时以后嗓子红了,起疱了才能确诊,总有这么一个过程。所以我们建议家长,开始出现发烧症状的24小时尽可能自己护理,24小时以后如果再不放心,或者再有问题再到医院来,医生也可以给你一个相对准确的检查,包括取血检查,或者物理检查。   高烧表示有细菌感染?    往往高烧更代表病毒感染   问:孩子高烧是不是就一定表示有细菌感染?  崔玉涛:高烧不一定代表细菌感染,往往高烧更代表病毒感染,病毒来得快,反应强烈,所以不要以发烧程度的高低判断病情的轻重。  有家长说,给我们上抗生素吧,我说现在没必要。现在38度了没必要,那38.5度有必要吗?39度有必要吗?39.5度有没有必要?上不上抗生素不是以体温的高低作为标准,家长基本上都认为体温高就重,体温低就轻,其实不是这样的。   白细胞高一定是细菌感染?    要看总数,还要看分类   崔玉涛:查血的时候,发现白细胞总数高了,白细胞包括什么?淋巴、中性、单核、嗜酸、嗜碱这几类细胞,白细胞总数高并不意味着就是细菌感染。所以我们除了要看白细胞总数,还要看下面的分类。分类一般要看淋巴细胞占的百分比,中性粒细胞占的百分比,还要看其他的几类占的百分比。  比如,化验结果白细胞13,中性细胞占了80%,是不是就考虑细菌感染?这个时候其实需要做个涂片,人工查看一下结果。目前医院里所有的检测血液的机器都不是专门为孩子做的,是以大人的检测标准值来查看结果的,经常淋巴细胞会被机器误认为是粒细胞,因为粒细胞相对偏大,淋巴细胞相对偏小。一般中性细胞超过75%就需要做人工涂片,结果会发现很多都与机器的检测结果有很大的差距。  如果要的是中性细胞占了80%,白细胞不应该才13,很可能是18、20。   烧退了就不会传染了吗?    完全恢复以后才不传染   问:疱疹性咽颊炎潜伏期有多长时间?  崔玉涛:潜伏期大概有3—5天。  问:传染期呢?  崔玉涛:按理说从潜伏期开始,一直到完全恢复。为什么呢?因为疱破了以后,虽然有抗体了,但是很可能还会扩散给其他人,所以大概两周时间。  问:通过什么途径传播?  崔玉涛:飞沫,唾液呀,口腔接触的这些东西。   得过以后就不会再得?    会有重复,但机率不是太高   问:疱疹性咽颊炎会重复得吗?得过一次以后会不会有了免疫性?  崔玉涛:引起这种病的是一组病毒,不是一种病毒,所以会有重复。这次感染的是这种病毒,下次可能是另外一种。但是,人体对这组病毒会有交叉免疫,所以反复得的机会不是太多,但绝对不是说不会反复得。   抗病毒药物有利于病情治疗?    副作用更可怕   问:很多地方的大夫会开抗病毒药物利巴韦林。  崔玉涛:病毒唑里边就有利巴韦林的成分。  抗病毒药物对细胞的分化都有抑制作用,通过抑制来治疗。为什么不鼓励杀病毒?因为抗病毒药物杀病毒抑制病毒复制的同时也会抑制正常细胞,正常的细胞一旦被抑制,出了问题,就会变成癌症,所以肯定的是,除非是特殊的病毒,抑制它真的是为了救命,否则不主张用抗病毒的药物。  问:抗病毒的药还是尽量不用?  崔玉涛:对,什么利巴韦林、阿昔洛维,因为抗病毒药物会致畸致癌致突变,这是所谓抗病毒药物的副作用。这种副作用,比抗生素类药物引起的副作用还要可怕。  中成药有利于病情恢复?  主要是补水和退烧。  问:疱疹性咽颊炎这种病,您会给开中成药吗?  崔玉涛:很少开中成药,回家多喝水。  喝点水,吃点含片,局部疼痛减轻,主要是补液和退烧。  崔玉涛是JO妈非常欣赏的一位医师,相信各位麻麻对这位”师奶杀手“都不陌生。然而我本人却没有深入地读过他的著作,为什么呢?因为每次看他的微博和一些关于婴幼儿护理的文章,都忍不住大言不惭地说句:英雄所见略同(仰天长笑)~~~尽管对于病理和医学专业知识并不了解,但是JO妈实施的是自然疗法,坚持一个原则:孩子生病了不是一件坏事,不要第一时间送医院打针开药,在家仔细地观察和细心地护理,很多时候孩子是可以自愈,从而加强自身的免疫系统。  我们家俩娃哥哥6个月幼儿急疹第一次高烧上了医院(这次经历更加坚定了我实行自然疗法的信念)、妹妹8个月锁骨骨折去过医院,其余时候发烧、咳嗽、感冒,我都是坚持在家护理。高烧只要不超过40度,我就让娃休息,物理降温,多喝水,精神好的时候和他们玩,做让他们开心的事情,出一身汗,出汗后注意不要受凉,基本上烧个两三天就痊愈了;咳嗽也是注意不要受寒,做川贝炖雪梨、盐蒸橙子或者柠檬蜜给他们吃,多休息多喝水;感冒那就根本不用管它,有位麻麻说过:感冒吃药7天好,不吃药一周好。。。通过排汗、排尿、排便把病毒排出体外就好了。不过如果病程拖得久,JO妈会去开点中药调理,虽然是药三分毒,但是我还是觉得中药药性相对弱些,而且以调理为主。  这次的疱疹性咽颊炎,兄妹俩的病症不尽相同。哥哥发烧后出现呕吐的现象,而且明显肠胃不好,连着两天都是晨起排便后退烧;但无饮食障碍,说明口腔内无疼痛感,喝了一天白粥后胃口大开。而妹妹就是连续两天高烧,明显口腔不适(也许出牙同步进行中),只喝奶很少进食。确诊是疱疹性咽颊炎后,我观察哥哥的上颚是许多小红点,而妹妹当时是好几个小水泡,两天后目前变成溃疡状的白点,也开始能进食了。因此,尽管症状不同,但都是染上了疱疹性咽颊炎,主要观察口腔内是否出现小水泡、溃疡和红色斑点。但是基础护理都是一样的。  这里再贡献大家一个小偏方,来自一名儿科医生:每天两个猕猴桃打成汁加蜂蜜,我的理解就是要吃维生素C丰富的水果加缓解口腔不适。感觉有用的文章点个赞再走吧!(主文原创,崔玉涛访谈部分作者小星星,转自星星大爱,瑞敏个人微信号ruiminsh)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疱疹性咽颊炎和扁桃体炎的区别,疱疹性咽颊..._百度宝宝知道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化脓性扁桃体炎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化脓性扁桃体炎
(suppurative tonsillitis)为各种致病微生物引起的腭扁桃体的急性化脓性炎症,为临床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咽部黏膜和淋巴组织的炎症。属于中医学“乳蛾”范畴。病原体多数为溶血性链球菌,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等。以春秋两季多见,常在气温变化、劳累、受寒等免疫力下降时发病。儿童和青少年是其高发人群。临床特点是起病急,咽痛明显、多伴有高热、畏寒,体温可达39℃以上,易反复发作。可诱发风湿热、关节炎、心肌炎和急性肾炎等多种疾病。
本词条认证专家为
国家卫生计生委权威医学科普传播网络平台
化脓性扁桃体炎病因
主要致病菌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腺病毒也可引起本病。细菌和病毒混合感染也不少见。细菌可能是外界侵入的,亦可能系隐藏于扁桃体隐窝内的细菌,当机体抵抗力因受凉,劳累,体质虚弱,烟酒过度,有害气体刺激等因素降低时,细菌繁殖加强可致化脓性扁桃体炎。有时则为急性传染病的前驱症状,如麻疹及猩红热等。
化脓性扁桃体炎临床表现
化脓性扁桃体炎起病急,局部症状和全身症状均较重。
1.局部症状
以扁桃体肿大伴剧烈咽痛为主要症状。咽痛开始于一侧,继则双侧咽部均明显疼痛,吞咽时疼痛加剧。疼痛可放射至耳部。颈部淋巴结肿痛,有时可致使转头困难。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扁桃体显著肿大时,可导致呼吸困难。炎症可波及周围组织可引起扁桃体周围脓肿、急性中耳炎、急性鼻窦炎、急性淋巴结炎、咽旁脓肿等局部并发症。
2.全身症状
畏寒、高热,体温可达39℃以上,头痛、食欲差、四肢肌肉酸痛、疲乏无力、周身不适、大便秘结。小儿可因高热而引起抽搐、呕吐及昏睡。
化脓性扁桃体炎检查
查体可见患者呈急性病容,面色潮红,精神不振或萎靡。局部可见咽部充血,以扁桃体和双侧腭弓最为明显。肿大的扁桃体上面有黄白色脓点或脓苔,颈部淋巴结可肿大,触痛明显。隐窝内充满脓性渗出物,在隐窝口处有黄白色或灰白色点状豆渣样渗出物,有时连成一片形似假膜,易于拭去。
血常规检查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可明显增高。血沉加快,C反应蛋白增高。
病原学检查首先应作咽试培养。治疗前用拭子采集患者扁桃体脓性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其阳性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采样方法和标本培养方式。
化脓性扁桃体炎诊断
根据高热,咽痛,扁桃体肿大,咽部充血等典型症状和体征及血常规检查可做出临床诊断。
化脓性扁桃体炎鉴别诊断
由白喉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咽部黏膜形成灰白色假膜及白喉外毒素所致的全身毒血症为主要特征。轻症患者发病较缓,多为低热,体温38℃左右,咽痛较轻。重症患者起病急,咽痛剧烈,可出现高热、烦躁、呼吸急促、发绀及循环衰竭等症。鼻、咽等咽拭子涂片及培养可找到白喉杆菌。
2.樊尚式咽峡炎(溃疡膜性咽峡炎或溃疡性扁桃体炎)
由梭形杆菌及樊尚螺旋体感染的亚急性扁桃体炎,特征为明显的局限性炎症反应和溃疡形成,多为单侧咽痛,可伴有头痛、背及关节疼痛,多为低热,一般不超过38.5℃。病变局限于一侧扁桃体,也可累及腭弓、牙龈及咽壁,病变处覆有厚而污秽的假膜,呈黄色或灰白色,易于拭去,拭去后溃疡面上有小出血点。
3.粒细胞缺乏性咽峡炎
起病急,多伴有高热、精神萎靡,迅速出现衰竭状态,局部假膜有黑绿色坏死组织,假膜下有溃疡,血白细胞数极低。
4.单核细胞增多症性咽颊炎
发病急,小儿多见,一侧扁桃体红肿,伴全身淋巴结肿大,单核细胞可达40%~80%,异常淋巴细胞占白细胞总数10%以上。
化脓性扁桃体炎治疗
1.首选有效抗生素
本病主要是细菌感染,多为链球菌感染,抗菌消炎可首选青霉素类抗生素。根据病情轻重决定给药途径。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头孢霉素或喹诺酮类等。初始治疗2~3天后病情无好转者,应分析其原因,或根据药敏试验选用其他种类抗生素。
2.对症治疗
扁桃体炎并发高热头痛及全身酸痛时可选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便秘者应服牛黄解毒片,既能通便,又可消炎消肿。
3.局部用药
通过含漱、含片和喷药等方式,达到止痛、消毒、清洁口咽及帮助排除黏稠分泌物的目的。可选用3%双氧水、1%氧化锌溶液、1%~2%碘甘油、10%鞣酸甘油等涂布扁桃体表面,每日1次,10次为一个疗程。含漱液可选用复方硼砂溶液、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或1∶5000呋喃西林液。小儿患者也可用温热糖开水含漱。
4.一般疗法
卧床休息,进流质饮食及多饮水,加强营养及保持大便通畅。本病具有传染性,应适当隔离治疗。
5.中医中药
治疗以清热解毒、消痛散结为主。常用的有银翘柑橘汤或清咽防腐汤。中成药有清开灵、六神丸等。
化脓性扁桃体炎预防
受凉、烟酒等因素是化脓性扁桃体炎的诱因,因此应戒除烟酒,多饮水,加强营养;注意休息、避免熬夜、劳累;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抵抗能力。慢性扁桃体炎常反复发作者,待病情稳定时可考虑手术切除。
主任医师 唐山市人民医院 耳鼻喉科
百度百科与权威机构合作...
提供资源类型:内容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77被浏览173,806分享邀请回答6087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12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咽颊炎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