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可以祖传秘方治疗骨肉瘤瘤吗,什么时候看中医最好

【中医中药】骨肉瘤(骨癌)的中医证候及其辨证治疗!
我的图书馆
【中医中药】骨肉瘤(骨癌)的中医证候及其辨证治疗!
&这是对癌症治愈率达到70-90%的珍稀中药材——“桑黄”。我们人类可是说是大自然的精灵,而为这个精灵保驾护航的除了中草药这个植物药之外,还有矿物药、动物药和菌用药,其中药用菌就是被现代人遗忘了大自然赐予我们人类健康的使者,请珍惜大自然赐予我们的健康奢侈品吧!!……&&&【中医中药】骨肉瘤(骨癌)的中医证候及其辨证治疗!&&&我最近几个月遇到了三位骨肉瘤患者的咨询,而且都是在西医的治疗下一步步从早期逐渐走向晚期,在西医宣布无法救治的情况下才来寻求中医中药的治疗。这样的悲剧原本不该发生,却实实在在的发生了。我的心依然是酸楚的。骨肉瘤(osteosarcoma)是常见的骨恶性肿瘤,虽然总体发病率不高,但是好发于青少年,具有易复发和转移、高致残率及死亡率的特点。对于骨肉瘤的治疗,目前主要的以西医的手术、放化疗为主要的治疗办法,可是生存率依然很低很低,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经济和精神负担,更多的是人财两空的局面。不可否认的是西医的大剂量化疗药在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也使化疗的并发症增多,甚至使化疗难以继续,严重影响着骨肉瘤的疗效及生存质量。随着中医药对化疗副作用维护的研究深入,中医药在化疗的同时使用,不仅可以明显减轻放化疗毒副反应,起减毒增敏进而增效作用,保证化疗足量全程进行,改善全身情况,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肿瘤生长、转移,延长患者生存期和改善生存质量。骨肉瘤致残、致死率高,中医药起减毒增效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肿瘤生长、转移,延长患者生存期和改善生存质量。然而事实上,骨肉瘤患者的治疗很少使用中西医结合,大部分单纯地使用西医的手术和放化疗,上演着一次又一次地悲剧。具有5000年历史的中医药其实在治疗癌症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而成熟的经验,都是我们祖先在与大自然的斗争过程中凝聚而成的智慧大成。中医药在稳定病灶、降低化放疗副作用、延长生存时间、改善生命质量等方面仍显示了独特的疗效和优势。为了让骨癌患者,尤其是骨肉瘤患者获得正确的治疗办法和减少悲剧的发生,我将我收集和研究骨癌的科研资料、心得体会在此与各位朋友们分享,但愿我的探究能给你带来康复的曙光!&一、骨肿瘤的中医探源。中医治疗癌症的历史可谓渊源悠长。早在公元前16 ~ 前11 世纪,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就有瘤的病名记载,是古人发现女人的乳房发生肿瘤“高突如岩顶,烂深如岩壑”之意,后人加上病字头才变成“癌”字。宋代东轩居士在所著《卫济宝书》中,第一次使用“癌”字病名,但从上下文来看,与恶性肿瘤并不完全相符,很可能是指痛疽的一种。真正用“癌”字称恶性肿瘤见之文献者,当首推公元1264年的杨士瀛。他在著述《仁斋直指附遗方论》中写到:“疼者上高下深,岩穴之状,颗颗累垂……毒根深藏,穿孔透里。”明代《外科启玄》中亦载有“论癌发”。之后,各家对癌的病因、病理、辨证治疗均有论述。可见,“癌”字作为恶性肿瘤的名称,相沿为习,由来已久。而关于骨肿瘤的记载、记述多散在于各种中医古籍中。根据中医古籍中记载的症状体征,与骨肿瘤有关的病名包括“骨瘤”、“石痈”、“石疽”、“胫阴疽”、“石榴疽”、“肉瘤”、“肉疽”、“多骨疽”等骨肿瘤称谓。中医学对骨肿瘤早在《五十二病方》已有骨睢( 疽) 的记载,并提出用白蔹等药物治疗[1]。《灵枢·痈疽》: “发于膝……色不变,寒热,如坚石。[3]”《灵枢·刺节真邪》已有“骨疽”记载: “已有所结,气归之,津液留之,邪气中之,凝结日以易甚,连以聚居,为昔瘤,以手按之坚。有所结,深中骨,气因于骨,骨与气并,日以益大,则为骨疽。[2]”汉·华佗《华佗神医秘传》: “( 石疽) 肿不变色漫肿疼痛,坚硬如石。”晋·陈延之《小品方》曰: “微热,热渐自歇,便极坚如石[5],故谓之石痈,难消又不自熟,熟皆可百日中也。”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痈疽病诸候上》:“石痈者,亦是寒气客于肌肉,折于血气,结聚而成,其肿结确实,至牢有根,核皮相亲,不甚热,微痛,热时自歇。此寒多热少,( 革卯) 如石,故谓之。”《诸病源候论·痈疽病诸候下》曰: “此由寒气客于经络,与血气相博,血涩结而成疽也,其毒偏多,则气结聚而皮厚,状如痤疖,革卯如石,故谓之石疽也[6]。”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中将肿瘤分成瘿瘤、骨瘤[7]、脂瘤、石瘤、肉瘤、脓瘤、血瘤和息瘤八类,首次提出“骨瘤”病名。唐·王焘《外台秘要》千金陷肿散,主二三十年瘤瘿,及骨瘤石瘤肉瘤脓瘤血瘤。或大如杯盂升斗,十年不瘥,致有漏溃,令人骨消肉尽,或坚或软或渍,令人惊惕,寐寤不安,体中掣缩,愈而复发,疗之方。乌贼鱼骨( 一分) ,白石英( 二分) ,石硫黄( 一分) ,紫石英( 二分) ,钟乳( 三分,研) ,干姜( 一两) ,丹参( 三分) ,琥珀( 一两,研) ,大黄( 一两) ,附子( 一两,炮) ,胡燕屎( 一两) 。上十一味为散,贮以韦囊,勿令泄气。若疮湿即敷之。若疮干无汁者,以猪膏和敷,日三四,以干为度。若汁不尽者,至五剂十剂止,勿措意不作也,着药令人不疼痛,若不消,加芒。这是古代的敷贴法。唐·孙思邈《千金翼方·瘿病第七》: “陷脉散主二十三十年瘿瘤及骨瘤、石瘤、肉瘤、脓瘤、血瘤,或大如杯盂,十年不瘥,致有漏溃,令人骨消肉尽,或坚或软或溃,令人惊惕寐卧不安,体中掣缩,愈而复发。治之方( 《千金》云陷肿散)∶乌贼鱼骨( 一分) ,白石英( 半两) ,石硫黄( 一分) ,紫石英( 半两) ,钟乳( 半两,粉) ,干姜( 一两) ,丹参( 三分) ,琥珀( 一两) ,大黄( 一两) ,蜀附子( 一两,炮去皮) 。上一十味,捣为散,贮以韦囊,勿令泻气,若疮湿即敷,无汁者以猪膏和敷之,日三四,以干为度,若汁不尽者,至五剂十剂止,勿惜意不作也,着药令人不疼痛,若不消,加芒硝二两,益佳( 《千金》有胡燕屎一两) 。”宋·陈自明《外科精义·论附骨疽》曰:“盖缓疽,石疽,皆寒气所作,深伏于骨髓之间,有肿与皮肉相似,若疼而坚硬如石,故谓之石疽。”明·陈实功《外科正宗·瘿瘤论第二十三》阐述“瘿瘤”、“骨瘤”不同病因: “……瘤者阴也,色白而漫肿,亦无痒痛,人所不觉……肾主骨,恣欲伤肾,肾火郁遇,骨无荣养而为肿曰骨瘤。[8]”又介绍其临证治疗:“骨瘤者,形色紫黑,坚硬如石,疙瘩高起,推之不移,昂昂坚贴于骨,治当补肾气,养血行瘀,散肿破坚,利窍调元,肾气丸是也。[8]”明·薛己《外科枢要》曰: “若伤肾气,不能荣骨而为肿者,其自骨肿起,按之坚硬,名曰骨瘤。”明·陈实功《外科正宗·多骨疽论》: “多骨疽者,由疮溃久不收口,气血不能运行,骨无荣养所致,细骨由毒气结聚化成,大骨由受胎时精血交错而结,肾主骨,宜服肾气丸、十全大补汤。”明·薛己《外科枢要·论瘤赘》: “若劳伤肾水,不能荣骨而肿者,其自骨肿起,按之坚硬,名曰骨瘤。”明·《医学入门》: “肾主骨,劳伤骨水,不能荣骨而为肿曰骨瘤。”清·王维德《外科症治全生集·石疽》曰: “初起如恶核,渐大如拳,急以阳和汤、犀黄丸,每日轮服可消。如迟至大如升斗仍如石硬不痛。又曰,久患现红筋则不治,再久患生斑片,自溃在即之证也,溃即放血,三日内毙。”清·祁坤《外科大成·内痈总论》骨瘤属肾。色黑皮紧。高堆如石。贴骨不移。治宜补肾行瘀。破坚利窍。如调元肾气丸。《外科大成·石疽》: 上石疽“石疽生颈项间,坚硬如石,皮色不变,由沉寒克于经络。气血凝结而成。”中石疽: “生腰胯之间,肿而无头,皮色不变,坚硬如石,属少阴阳明二经积热所致。”下石疽:“生膝部,肿色不变,漫肿疼痛,坚硬如石,此寒气之肿也。”清·许克昌《外科证治全书·卷四》: “又有贴骨瘤,贴骨而生,极疼痛。用枸杞根连皮骨、野菊花根连皮骨切片晒干,以多为妙,再加地丁根同煎,一服即愈。”清·吴谦《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瘿瘤》也继承陈氏的证治经验: “骨瘤尤宜补肾散坚,行瘀利窍,调元肾气丸主之。[9]”清·陈士铎《洞天奥旨·卷十一》( 又名《外科秘录》) 提出了“石瘤”的病名:“亦生皮肤上,按之如有一骨生于其中,或如石之坚,按之不疼痛者是也,故云骨瘤,亦名石瘤。”又说: “至于骨瘤、石瘤,亦生成皮肤之上,按之如有一骨在其中,或如石之坚硬,按之不疼者是也。皆不可外治,或用陷肿散内治则可。”清·顾世澄《疡医大全》: “凡瘤有六,骨瘤、脂瘤、肉瘤、脓瘤、血粉瘤。脓瘤,即胶瘤也。惟粉瘤与脓瘤可决,余瘤皆不可决溃,肉瘤尤不治,治则杀人。”清末民初,张锡纯创立活络效灵丹,针对“气血凝滞,痃癖癥瘕,心腹疼痛,腿疼臂疼”,开创了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恶性肿瘤疼痛的先河。&&二、骨肿瘤的类型&脑肿瘤一般有三种,一是原发性骨肿瘤,二是继发性骨肿瘤(由良性转为恶性),三是转移性骨肿瘤(由其他癌症转移而成,比如肺癌、乳腺癌转移成骨癌。),按国际组织学分类(世界卫生组织)对骨肿瘤的分类,具体如下:1、成骨性肿瘤良性①骨瘤;②骨样骨瘤及骨母细胞瘤。恶性①骨肉瘤(成骨肉瘤);②皮质旁骨肉瘤(骨旁骨肉瘤)。2、成软骨性肿瘤良性①软骨瘤;②骨状骨瘤(骨软骨性外生骨疣);③软骨母细胞瘤(良性软骨母细胞瘤、骨骺软骨母细胞瘤);④软骨粘液样纤维瘤。恶性①软骨肉瘤;②皮质旁软骨肉瘤;③间叶性软骨肉瘤。3、骨巨细胞瘤(破骨细胞瘤)4、骨髓肿瘤①尤文氏肉瘤;②骨网织细胞肉瘤;③骨淋巴细胞肉瘤:④骨髓瘤。5、脉管肿瘤良性①血管瘤;②淋巴管瘤;③血管球瘤。中间型或未定型:①血管内皮细胞瘤;②血管外皮细胞瘤。恶性血管肉瘤。6、其他结缔组织肿瘤良性①韧带样纤维瘤;②脂肪瘤。恶性①纤维肉瘤;②脂肪肉瘤;③恶性间叶瘤;④未分化肉瘤。7、其他肿痛①脊索瘤;②长骨'造釉细胞瘤';③神经鞘膜瘤(许旺schwann细胞瘤、神经膜瘤);④神经纤维瘤。8、未分类肿瘤;9、瘤样病变①孤立性骨囊肿(单纯性骨囊肿);②动脉瘤样骨囊肿;③关节旁骨囊肿;④干骺端纤维性缺损(非骨化性纤维瘤);⑤嗜伊红肉芽肿;⑥骨纤维异常增殖症;⑦骨化性肌炎;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棕色瘤'。&&&三、骨肿瘤特点&(一)、年龄特点:骨肿瘤有一定的性别特点,一般而言多发于男性,尤其是多发性骨髓瘤、脊索瘤;而在骨巨细胞瘤、纤维异常增殖症男女发病率相近。骨肿瘤的年龄特点更加明显,如尤文氏瘤多发生在8~12岁的少年,骨肉瘤则以15~25岁青少年最多;20~40岁多发骨巨细胞瘤;45~50岁以上则以骨转移癌、骨髓瘤及脊索瘤多见。(二)、部位:以四肢长骨发生肿瘤最多,如骨巨细胞瘤、骨肉瘤、骨软骨瘤;脊索瘤以脊椎为特发部位,尤以骶椎最多;软骨瘤多发于手、足部位。(三)、病程:通过对骨肿瘤部位,生长速度,以及肿瘤的大小、变化情况的观察,了解良性或恶性肿瘤。病程较长,是良性肿瘤或瘤样病变的表现;病程短是恶性肿瘤的表现;良性或瘤样病变,突然增大,剧烈疼痛是恶变表现。(四)、症状、体征1、局部表现①疼痛及压痛:为恶性骨肿瘤主要的,首先出现的症状,疼痛的程度、性质、持续时间,对诊断有重要意义。疼痛均局限于肿瘤部位,脊椎或股骨的肿瘤可产生一侧肢体的传导痛。有些只有轻微的酸痛或不适、不影响局部的活动与功能;疼痛开始轻,呈间歇性、继而持续性剧痛,夜间加重,止痛剂无效者,多系恶性骨肿瘤:隐痛、钝痛、间歇性轻微疼痛多是良性骨肿瘤。疼痛与压痛同时存在。良性肿瘤经数年或数十年后,疼痛突然加剧.考虑恶变的可能。合并病理性骨折时疼痛也加剧。②肿块:肿块是骨肿瘤的主要症状,逐渐增大,常与疼痛同时发生。位置浅在者,易早期发现,深在者或骨髓腔内不易发现:良性肿瘤肿块生长缓慢.症状轻微,体积不大,皮肤正常;恶性肿瘤肿块生长迅速,体积较大,皮肤发红、热感,皮下静脉充盈,有时有搏动感。有的肿块坚硬如骨;有的硬韧而略具弹性:肿块体积较人时有的部位软化而有波动:骨质膨胀变薄可有捏乒乓球样感觉。有的表面光滑,有的凸凹个乎而呈不整齐的分叶状。肿块推之不移。③功能障碍:多是因疼痛或肿块本身影响所致,但有很大差异;恶性肿瘤功能障碍明显,良性肿瘤一般无功能障碍。良性肿瘤恶变或病理骨折时。功能障碍显著。接近关节部位的骨肿瘤.常致关节功能障碍而就诊。④畸形:肿瘤本身生长,可使患部骨质膨胀变形,肿瘤组织破坏了骨质的坚固性,患肢负重,可引起弯曲变形。肿瘤影响骨的正常发育,可出现肢体畸形。⑤压迫症状:因肿瘤所在位置的解剖关系而产生不同的压迫症状。如颅面骨骨瘤向颅胖、鼻窦内生长引起压迫梗阻症状;脊柱的肿瘤产生不同的脊髓压迫症状、合并截瘫。⑥病理性骨折:是骨内肿瘤生长的结果。外伤是引起骨折的诱因;有时引起微细骨折,仅有部分骨小梁断裂,局部疼痛、压痛、肿胀,X线不易发现。以后可见骨膜增厚现象;有时为完全骨折.但骨折断端移动不多。2、全身表现:良性肿瘤一般无全身表现;恶性肿瘤可出现体温升高。营养不良,贫血,恶液质等全身表现。骨转移瘤可出现其他器官的病变,如消化道、泌尿系统、肺、甲状腺、肝及生殖系统的症状。体检电诊断影像诊断一、X线摄片是诊断骨肿瘤不可缺少的常规检查方法。骨肿瘤的X线表现具有如下特征:1、骨质破坏:可发生在松质骨或坚质骨。良性骨肿瘤一般无骨质破坏;若有破坏,发现骨质破坏区与周围正常骨之间常有明显界线,多是膨胀的、规则的、清晰的;恶性骨肿瘤骨质破坏区与正常骨之间无明显边界,呈浸润性,发展迅速,边界不清。2、骨皮质改变:肿瘤侵蚀骨皮质在X线上可见以下表现:①虫蚀样变,是肿瘤细胞沿骨皮质的内板、外板及哈佛氏管破坏吸收的图象。②筛孔样变,早期见于骨肿瘤中心,晚期见于骨肿瘤两端,主要是伏克曼氏管和哈佛氏管问时被肿瘤细胞浸润使之扩张,以及周围骨质被溶解所形成的图象。③骨皮质缺损,骨皮质呈凹凸、残缺、中断,是肿瘤细胞对骨皮质侵蚀性破坏的结果。3、肿瘤骨骨化:恶性骨肿瘤产生瘤骨具有密度高、结构紊乱的特点。4、骨膜反应:肿瘤自骨内侵犯到皮质骨外,产生各种不同形状的骨膜反应,对骨肿瘤诊断有重要意义。骨肿瘤出现骨膜反应,应视为恶性肿瘤。常见的骨膜反应有:葱皮样变、日光样变、放射状、毛发样变、花边样、波浪状以及柯得曼氏三角(袖口征)等。5、软组织中阴影:骨肿瘤穿破骨质、骨皮质后侵入软组织中产生的肿块。常提示骨肿瘤恶性程度高,或良性肿瘤恶变的结果。常见阴影有:棉花样、棉絮团样、斑点状、斑片状、象牙样等。6、畸形、病理性骨折:因肿瘤影响,可合并各种畸形,轻微外力即产生病理性骨折。&&&&&四、中医对骨肿瘤的病因认识&1、外因外受寒湿之邪,深中于骨,与正气相搏,气滞血瘀,伤骨耗髓,渐成肿物。如《灵枢·刺节真邪》曰:“有所结,深中骨,气因于骨,骨与气并,日以益大,则为骨疽。”这些外部邪气下陷肌肉皮肤,毒攻于内,伤筋蚀骨,或气血凝滞,经络受阻,日久结毒成瘤。&2、内外因外受六淫或山岚水气之邪,内因忧虑怒气七情所伤,而致气血滞瘀,痰瘀互结于骨而成肿物。如《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瘿瘤》曰: “瘤者,随气__留住,故有是名也。多外因之邪,荣卫气血凝郁; 内因七情,忧恚怒气,湿痰瘀滞,山岚水气而成,皆不痛痒……形色紫黑,坚硬如石,疙瘩叠起,推之不移,昂昂坚贴于骨者,名骨瘤。”&3、内因中医学也强调遗传因素的影响,认为先天肾气不足,或恣欲伤肾,以致肾火郁遏、骨髓空虚、骨失荣养而成瘤。如《外科正宗·瘿瘤论》云: “肾主骨,恣欲伤肾,肾火郁遏,骨无荣养而为肿曰骨瘤。”又如《外科枢要》云: “若伤肾气,不能荣骨而为肿者,其自骨肿起,按之坚硬,名曰骨瘤。”《中医外科学》: 骨瘤“肾主骨生髓,由于肾气不足,则骨无荣养,易为寒湿之邪侵袭,痰浊蕴阻骨骼,积聚日久,以致瘀血毒邪凝滞,络道阻塞,聚而成形,发为骨瘤。[10]”。&&五、骨肿瘤的中医证候中医诊断骨肿瘤的发生是外因、内因相互作用为患。外感六淫,临证可见热毒炽盛;七情所伤,肝气郁结,临证可见肝郁气结;气机不畅,气滞血辨,临证可见瘀血凝滞。肝木乘脾土,律液输布障碍,邪热煎熬为痰,临证可见痰浊凝聚;病久耗伤正气,临证可见正气虚弱。1、肝气郁结型:证候:骨骼肿块,伴胸胁作痛、郁闷不舒,或月经不调,肿瘤的发生、发展与情绪有关,舌苔薄白、脉弦。辨析:气郁血凝,故肿块及肿瘤的发生、发展与情绪有关。胸胁作痛、郁闷不舒、月经不调、舌苔薄白、脉弦为肝气郁结之象。2、痰血凝滞型:证候:骨骼肿块,或脏腑症瘕(癥瘕)、积聚,肿块坚硬,痛有定处,或肿瘤的发生与外伤有关。舌有瘀斑,脉弦涩。辨析:骨骼肿块、脏腑症瘕、积聚、质地坚硬、其发生与外伤有关,及是寂血所致。'肿瘤,脏腑症瘕、积聚的形成,其病机和瘀血有关。痛有定处,舌有瘀斑、脉弦涩是瘀血之象。3、热毒炽盛型:证候:骨骼肿块,或体表肿瘤破溃,灼热疼痛,脓血腥臭,发热,口渴,尿赤便秘,心烦,舌红苔黄、脉数。辨析:邪热侵袭、导致气滞血瘀、肿块形成,可见骨骼肿块,或浅表的转移,浸润而破溃;热邪为患,灼热疼痛;热盛肉腐为脓,故脓血腥臭;发热口渴,尿赤便秘,舌红苔黄,脉数为热毒内蕴之象。4、痰浊凝聚型:证候:骨骼肿块、不痛不痒不热、肢体麻木、肿块坚实、舌苔白腻、脉滑。辨析:气滞痰凝。故肿块不痛不痒不热,肿块坚实;痰浊内阻,经络不通,肢体麻木;舌苔白腻、脉滑为痰浊凝聚之象。5、正气虚弱型:证候:骨骼肿块迅速增大,坚硬高突,面色苍白,动则气短,身体瘦弱,头晕目眩,舌淡,脉沉细无力;或腰脊酸软、肢软无力、步履艰难、舌红少苔、脉细数。辨析:久病体虚、精气耗伤,故骨瘤迅速增大,坚硬高突;面色苍白,动则气短,身体瘦弱,头晕目眩,舌淡,脉沉细无力,为气血不足之象;腰脊酸软,肢体无力,步履艰难,舌红少苔,脉细数为肝肾亏虚之象。&&六、骨肉瘤的主要证候&气滞 1、主要脉症:病变脏腑或相应部位出现胀满、疼痛,苔薄腻,脉弦。 2、证候特征:气滞以胀满、疼痛多为主要症状,其疼痛为胀痛而非刺痛,部位可以游走不定,时作时止。&痰凝 1、主要脉症:咳嗽咯痰,神昏,痰核,肢体关节疼痛,病变脏腑出现痞块,苔白,脉滑。 2、证候特征:痰浊蕴肺表现为咳嗽咯痰,痰蒙神窍则见神昏谵语,痰滞肌肉筋骨而为痰核,痰阻经络则见肢体关节疼痛,痰凝于脏腑或与湿聚、血瘀等相互纠结而成痞块,肿块质地不硬,可伴有疼痛。&湿滞 1、主要脉症:咳嗽咯痰,食欲不振,纳呆,腹胀,泄泻,小便不利,苔白腻或白滑,脉濡。2、证候特征:水湿滞于上焦则咳嗽咯痰,滞于中焦则食欲不振,纳呆,腹胀,泄泻,滞于下焦则小便不利。&瘀血 1、主要脉症:病变部位疼痛,痛有定处,或有瘀点肿块,或致发热,面色黧黑,肌肤甲错,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或弦。 2、证候特征:血瘀以疼痛为最常见的症状,其痛以痛有定处,多为刺痛,久痛不愈,反复发作为特征。&毒聚 1、主要脉症:发热,出血,病变部位红、肿、热、痛,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数。 2、证候特征:毒为火之极,故以火热之征突出为特点。&气虚 1、主要脉症:精神萎顿,倦怠乏力,气短,眩晕,自汗,易于感冒,面白,舌质淡,苔薄白,脉虚无力。 2、证候特征:以一系列元气耗损、脏腑机能减退为主证。随发病脏腑的不同,症状侧重点有所差异。&血虚1、主要脉症:头晕目眩,神疲乏力,失眠健忘,心悸怔忡,面色苍白或萎黄,唇甲不荣,舌质淡,苔白,脉弱。 2、证候特征:本证表现为一系列血虚失养、脏腑机能减退的症状。其与气虚的主要区别在于,本证面色不华、唇甲不荣等营血亏虚的表现突出,且常有失血过多的原因存在。&阴虚 1、主要脉症:口干唇燥,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心烦失眠,腰膝酸软,皮肤干燥,大便燥结,舌红少津,脉细数。 2、证候特征:本证表现为一系列阴液亏少、失于濡润的症状。阴虚往往生内热,而多伴见虚热之象。&阳虚1、主要脉症:神倦嗜卧,少气懒言,形寒肢冷,心悸自汗,纳差,四肢水肿,面色苍白或萎黄,腰膝冷痛,阳痿遗精,大便溏泻,小便清长,舌质淡胖,有齿痕,苔白,脉沉迟。 2、证候特征:本证表现为一系列阳气虚衰、失于温煦的症状。阳虚则生内寒,而常见虚寒之征。韩海宁[12]在广泛查阅文献的基础上,结合专家意见,设计“骨肉瘤中医证候信息采集表”严格按照骨肉瘤的诊断标准入选病例,在广东省中医院住院部选定骨肉瘤病人100例子,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调查资料进行录入、核查,对建立的四诊信息数据库采用运用数据库及数理统计方法,以聚类分析为核心统计方法探讨骨肉瘤化疗后中医证侯分布及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广州地区骨肉瘤化疗后中医基本证型的分布情况。气滞血瘀、痰湿阻滞、肾阴虚型为骨肉瘤化疗后常见证候,气虚血瘀、肾虚血瘀、痰淤阻络、气血两虚、气阴两虚、肾阳虚型、脾虚湿困为骨肉瘤化疗后的可见证候。&附一、专方验方1、三骨汤(《肿瘤临证备要》):骨碎补、补骨脂、透骨草。用法:按病情酌量,水煎服。适应症:补肝肾,壮筋骨。适用于骨肿瘤疾患。2、大车螯散《卫济宝书》:车螯1个,大戟15g,芫花(醋炒)15g,漏芦15g,炙甘草15g,槟榔158,甘菊1梗,大黄1g,腻粉0.3g。用法:共为末,每服6g,车螯粉、腻粉拌和于更初,用爪蒌酒下。适应症:破积消症,用于骨关节恶性肿瘤。3、大黄蛰虫丸:《金匮要略》大黄1份,黄芩2份,甘草3份,桃仁1份,杏仁1份,芍药4份,于漆1份,蛀虫1份,水蛭1份,蛴螬1份,ZHE虫半份,蜜糖适量。用法:共为细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每服5丸,日服2次,黄酒送下。适应症:祛瘀生新,通络攻毒,用于骨肿瘤瘀阻实证。4、抗癌止痛散(经验方)引自《中医骨病学》三七1份,重楼1份,延胡索1份,山慈菇1份,芦根1份,黄药子1份,川乌1份,冰片2份。用法:共研细末,每服3g,每日3次。适应症:行气止痛,用于骨肿瘤疼痛。5、抵当丸《伤寒论》引自《中医骨病学》水蛭9g,虻虫9g,桃仁6g,大黄15g,蜜糖适量适应症:破瘀血、消Y瘕,用于各种骨肿瘤有瘀阻者。6、.消癌片:红升丹300g,田三七600g,牛黄180g,黄连150g,琥珀300g,陈皮60g,黄芩150g,黄柏1508,犀角98,贝母608,山慈菇300g,桑椹90g,山药300g,郁金60g,甘草60g,黄芪90g,双花90g,蕲蛭60g,白及300g。用法:研末压片,每片0.5g,每次1片,日服2~3次,饭后半时服。一月为一疗程,4~6月为一治疗期,每疗程后停药一周左右。服药期间禁食蒜、葱、浓茶、鸡、牛肉、鲤鱼等。在治疗期间、根据病人正邪情况予以辨证酌用汤药配合调治。适应症:解毒散结,用于各种恶性肿瘤。7、琥珀黑龙丹《外科正宗》:琥珀30g,血竭30g,京墨、炒五灵脂、海带、海藻、南星(姜汁拌炒)各15g,木香10g,麝香3g。用法: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3g,金箔为衣,每服1粒,每日2~2粒,黄酒送服。适应症:破瘀消肿、化痰软坚,应用于各肿瘤。&&附二:&孙桂芝治疗骨肉瘤经验&作者:王辉 指导: 孙桂芝 2012年(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肿瘤科,北京市宣武区北线阁5#广安门医院行政楼634,100053)关键词骨肉瘤/中医药疗法; 孙桂芝&孙桂芝教授是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第四批国家级名老中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从事肿瘤中西结合诊治40 余年,积累了治疗骨肉瘤的丰富经验。现将孙教授治疗骨肉瘤经验予以小述。&一、病因病机孙教授认为,骨由肾主,而肾为先天之本,《素问·评热病论》有云: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故骨肉瘤的发生当首先责之先天禀赋不足,肾气亏虚,肾精空弱,骨养无力,邪毒趁虚内侵,著而不去。后天因素如劳动过甚、房事不节,导致的肾虚不固也是发病的重要因素。孙教授指出,气血不和、痰浊内生也是骨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病机。《素问·调经论》曰: “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邪毒内侵后,占经阻络,气血不畅,瘀血内生,闭郁邪毒。另外情志不畅,精神刺激,忧思郁怒,亦可导致气血逆乱,促进该病的发生。《丹溪心法》曰: “凡人身上中下有块者,多是痰。”脾气亏虚,水湿不运,痰浊内生,与邪毒、瘀血相互胶着,终成瘤肿。且脾为后天之本,脾虚不运,先天肾精无以得充,加剧肾虚发病的进程。孙教授同时强调,对骨肉瘤病因病机中邪毒的认识,当仔细分清寒热。《灵枢·刺节真邪》云: “虚邪之入于身也深,寒与热相搏,久留而内著,寒胜其热,则骨痛肉枯; 热胜其寒,则烂肉腐肌为脓,内伤骨,内伤骨为骨蚀。”六淫之中,寒、湿为阴邪,暑、燥、火为阳邪,风为百病之长,他邪可与风邪相合,共同入体化毒而致病。若阴邪为甚,则毒从寒化; 热邪为甚,则毒从热化,故辨明寒热对于骨肉瘤的选方用药意义重大。孙教授还指出,血瘀在骨肉瘤的病因病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外伤暴力损骨,脉络受损,瘀血停着。或外感六淫,内伤七情,气血不畅,瘀血自生。瘀血在骨肉瘤发生发展的不同阶段亦有不同的意义。在疾病初期,痰、瘀、邪方始胶结,瘤毒尚未形成,此时血瘀可使恶邪郁闭,蕴久成毒,此时血瘀为消极因素。当疾病发生后,此时血瘀一方面使局部邪毒凝聚,不得化散,具有积极意义; 但另一方面,血络不通,药力无法达到病所,治疗受限。故对血瘀的辨证需要结合疾病具体阶段和治疗的需要。综上,孙教授对骨肉瘤的辨证,以本虚标实为基础,辨脾肾之盈虚,瘤毒之寒热、痰湿之有无和血瘀之利弊。&二、 证治规律&1、肾虚脾弱,骨不得养。孙教授认为,骨肉瘤的治疗,当以补益脾肾,强骨壮骼为第一要义,养正积自除。用药以温和之力平补为宜,竣补之力过于彪悍,体弱不受,亦恐助邪,同时需兼顾骨肉瘤的组织特异性。方以四君子汤合六味地黄丸加减,四君子汤易党参为太子参,取其平补益气生津之性,加黄芪、防风补气固表,断邪入里之路; 痰湿甚者,予清半夏、陈皮祛痰醒脾; 脾胃虚寒者,加砂仁、广木香温胃理气; 六味地黄丸三补三泻,滋养肾中之阴,阴生阳长,绵绵不绝。若癌毒偏寒,阴毒内盛,则酌加附子、肉桂,振奋肾阳,另以阳和汤之熟地黄、鹿角胶滋阴补血、补肾填精,桂枝少许,引动阳气。若癌毒属阳,则酌加金银花、天花粉、白芷清热解毒、疏风散邪,知母、黄柏清泻肾中虚火,防其助毒之火。外加川续断、骨碎补、透骨草、鹿衔草补肾强骨。&2、湿邪内蕴,痰浊留滞。孙教授认为,痰湿是骨肉瘤诸多病理因素的核心,其胶着之性可使恶毒、血瘀等合而为害,蕴而生变。骨肉瘤痰湿证,可见身困倦怠,四肢乏力,虚肿,肿处胀痛不适,或破溃流液,大便溏泻,舌淡胖,有齿痕,舌质暗,苔白腻。方选羌活胜湿汤合六君子汤加减,羌活、独活除周身之湿,川芎、赤芍活血和血,蔓荆子祛风胜湿,升麻、肉桂发越阳气,清除阴湿之气。六君子汤祛痰醒脾,内留之痰湿随脾之开运渐消。若湿重,舌苔白腻如渣,则加杏仁、生薏苡仁、白蔻仁去三焦之湿,竹叶、通草通利小便,湿从便除。若湿邪化热,低温连绵,酌选藿香、佩兰、荷叶、青蒿除湿清热。&3、瘀血阻滞,瘤毒胶结孙教授指出,对于骨肉瘤的血瘀治疗,不得见血瘀证即用活血药。若未接受手术,原位肿瘤尚在,则选用力量缓和的和血活血药,如桃仁、赤芍,并附以益气之黄芪、太子参等。手术后,原发肿瘤已切除,转移灶未见,证见面色灰暗,唇舌紫暗,舌暗有瘀斑,脉涩或细,可酌情予活血化瘀法治疗,但必须与益气、理气和解毒诸法合用,消除活血药单用之弊。方以身痛逐瘀汤加减,桃仁、水红花子、当归、川芎活血和血,牛膝、炒枳壳、广木香理气顺下、引药下行,乳香、没药、蜈蚣、炮山甲通经活络、攻毒止痛,鳖甲、龟甲滋阴软坚散结,山慈菇、草河车、生甘草解毒抗癌。&三、临证经验孙教授在数十年的临床工作中,总结摸索出一套在骨肉瘤诊治中行之有效的小组方和对药。阴寒透骨、疼痛剧烈,予细辛、荜茇、延胡索,温中行气止痛。肢体麻痹者,予丝瓜络、路路通、地龙、当归、赤芍通络和血。食欲不振,纳呆食少,予代赭石、鸡内金、生麦芽,顺降消食,健脾开运。肺转移者,予僵蚕、九香虫、桔梗、浙贝母、金荞麦,活血解毒抗癌。&四、病案举例患者某,男,19 岁。2009 年12 月初诊。患者2009 年3 月因左侧小腿肿胀、疼痛,夜间尤甚,就诊与当地医院,经X 线片和CT 检查,考虑为胫骨骨肉瘤,行手术治疗,病理诊断为骨肉瘤,胸片检查未发现肺转移。半年后,出现咳嗽、胸痛,胸片复查发现肺转移灶,当地医院予PAO 方案化疗2 个周期,复查胸片结节消失。就诊时证见: 身困乏力,胸闷不适,面色略晦暗,纳少,食欲不振,肢体断端刺痛,大便溏,小便正常,睡眠欠佳,舌质暗,舌体胖,苔白略腻,脉沉细。予健脾益肾、祛痰活血、解毒抗瘤治疗。处方: 生黄芪30g,太子参15g,土茯苓30g,炒白术15g,陈皮10g,木香10g,砂仁10g,清半夏10g,熟地黄10g,山茱萸10g,山药20g,牡丹皮10g,泽泻10g,胆南星10g,川贝母10g,僵蚕10g,九香虫10g,桔梗10g,炮山甲10g,鳖甲10g,补骨脂10g,骨碎补10g,透骨草10g,细辛3g,延胡索15g,草河车10g,生甘草10g,14 剂,2日1 剂,水煎服。1 个月后复诊,患者周身乏力好转,疼痛减轻,纳食、睡眠好转,去胆南星、砂仁、延胡索,加乳香5g、没药5g、白花蛇舌草30g, 14 剂,2日1 剂。后多次复诊,随证加减,1年后复查,双肺未见转移结节。&&&【参考资料】&[1 ] 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M]. 五十二病方. 北京: 文物出版社,1979: 94.[2 ] 灵枢[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3 ] 灵枢[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4 ] 隋: 巢元方. 诸病源候论[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5 ] 华佗撰,彭静山点校. 华佗神医秘传[M]. 沈阳: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6 ] 隋: 巢元方. 诸病源候论[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7 ] 孙思邈. 备急千金要方[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8 ] 陈实功编著. 外科正宗[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9 ] 清·吴谦等编著.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10] 康建华,许少建. 古代中医治疗骨肿瘤的方法浅析[J]. 中医正骨,2006,( 2) : 62-63.[11]黄智莉,多发性骨髓瘤中医证型及相关因素多元统计分析[A],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0,[12]韩海宁,骨肉瘤化疗后中医证候规范化研究[A],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红卡说明】如何参考本文及病例:1、红卡我收集和研究了众多名医之医案,凡是发布于我博客的各种癌症证候及其病例都是可信的,患者在参考的时候如果想使用本病例的办法,一定要注意对症,切莫生搬硬套。欢迎与我沟通和交流。2、对于骨肉瘤(骨癌)的药用菌治疗,我有一个很成熟的可行方案,欢迎骨癌、骨肿瘤等病症朋友与我联系、沟通。&【延伸阅读】& &&附:中药药食用野生菌的抗癌比较表:&&&&红卡我是很辛苦地在深山中采摘药用野生菌,这都是红卡我在为你的健康做精心地准备工作呀。只要你“相信”二字,健康就是属于你的!&&【特别说明】&红卡有纯野生的桑黄,树舌灵芝、松生层孔菌(红缘层孔菌)、云芝、木层孔菌、白桦茸(学名桦褶孔菌)等,自己亲自在深山里采摘到的,如果你的家人或者你的亲戚朋友患有癌症、胃病(胃溃疡、急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等)、肝病(肝癌、肝腹水、肝硬化等)、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急慢性肾炎、尿毒症等疾病的,还有部分疾病的偏方、秘方等,欢迎与我联系!&&&&【版权申明】本人原创,未经同意不得擅自转载使用或者收藏,违者必究版权侵权责任!如果想商业转载或者使用,请与本人联系:QQ:&&
TA的最新馆藏[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骨肉瘤的治疗方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