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了高考改革 各高校有哪些自主招生改革的变和不变

新高考全面推,自主招生的变与不变
3月28日,光明日报发表题为《新高考全面推进 自主招生的变与不变》的文章,对高校新高考推进全面剖析。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近日相继发布2018年自主招生简章及招生计划,面向全国自主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
2018年的高考招生大幕正徐徐展开。今年,高考改革将全面推进,继去年上海、浙江两地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平稳落地后,17省份将启动新高考改革;今年,“双一流”建设进入紧锣密鼓施工期,身处新时代,面向新目标,担负新任务,始于选才的人才培养必须迈出新步伐。
自主招生在高考改革的进程中居于什么位置,对于建设“双一流”的中国高校来说又将发挥怎样的作用?今年,各校自主招生政策有何特点,释放了哪些信号,具有怎样的象征意义和导向作用?记者细致梳理,采访相关高校招办主任及有关专家,深入解析自主招生背后的逻辑链。
政策基本平稳 测试时间仍在高考后
截至3月27日,教育部“阳光高考”网公布了2018年具有自主招生资格的90所高校名单,其中77所院校面向全国招生,13所院校针对本省市招生。
记者梳理发现,今年,北京大学自主招生政策与去年相比基本保持稳定,招生专业分普通类和医学类两个类别。普通类招生专业有理科试验班类/文科试验班类、数学类、物理学类、天文学等;医学类招生专业有临床医学(八年制本博连读)、临床医学(五年制)、基础医学(八年制本博连读)等。
从2017年起全面推行大类招生的清华大学,招生专业学科类型分别为理科类、文科类两大学科类型,包含建筑类、土木类、电子信息类、文理通识类、人文与社会类等专业类(方向)。其中,人文与社会类(经学方向)专业方向依然要求申请者受过较系统的蒙学教育,能背诵《三字经》《百家姓》;有较好的经学基础,能背诵“四书”以及《周易》《诗经》中的一种;有初步的文字学基础,学习过《说文解字》,能用篆书默写540部首,能简单讲解“六书”。
2018年,中国人民大学自主招生计划招收142人,专业设置为人文科学试验班、理科试验班(信息与数学)等4个专业大类。北京师范大学计划招收124人,包括“引领计划”和“攀登计划”。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今年有7个专业类别参加自主招生,合计招生人数上限为200人。虽然北大、清华都没有公布具体招生人数,但均强调“宁缺毋滥”。
记者发现,大部分学校对通过自主招生认定的考生将依然采取降分录取优惠。北京大学降分20分至60分的录取优惠,对部分优秀学生可“降至一本线录取”,清华大学的优惠降分一般为10~60分。中国人民大学将自主招生优惠分为两类,人文拔尖人才资格生降60分录取,理科试验班(信息与数学)降60分录取,或降至一本线录取。
对于高考改革试点省份的考生,部分高校也推出了相应的针对性政策。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对于浙江和上海考生优惠分数为自主招生最低录取控制参考线上20分,对江苏省考生选测科目等级要求为:AB+。此外,按照2018年自主招生时间表,各校自主招生测试时间仍然安排在高考后。
学科竞赛成绩不是唯一条件
用同一把尺子量学生不科学
3月21日,教育部部署2018高招工作,明确今年高考招生全面取消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类竞赛等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随后又发布《关于规范管理面向基础教育领域开展的竞赛挂牌命名表彰等活动的公告》,提出面向基础教育领域开展的竞赛结果只能视为荣誉,不能作为中小学招生入学依据。
当社会为“奥赛热”全面降温、着力减轻学生负担之际,记者发现,武汉大学首次在自主招生报名条件上,删去了“学生在高中阶段获得各类竞赛名次、发表论文和获得专利成果的享有优先资格”的规定。
“事实上,2017年底学校招生工作会议上就已确定删除了自主招生中对奥赛、论文等方面的要求。”武汉大学招生工作处处长王福告诉记者,这是出于“不唯竞赛、证书,不唯论文、专利”的考虑,“多年的自主招生实践证明,用同一把尺子去评价学生并不科学,而完全依靠竞赛成绩、论文发表情况进行评价容易造成错误的社会导向”。
王福介绍,武大今年将依据学生的学科特长、创新潜质和其在思想品德、学业水平、社会实践等方面的综合表现,由专家组集体审核,择优确定学生名单。但是,记者查阅武汉大学招生简章发现,考生自愿提供的“支撑材料”中可以包含获奖证书、论文、出版物、文学作品、发明专利等。
自主招生中的报名条件中删去“奥赛”是个例,还是普遍现象?记者梳理发现,九成以上的高校依然认可考生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五大学科奥赛的成绩,理科类竞赛奖项依然是自主招生报考的主要条件。
事实上,将奥赛成绩排除于申报条件之外,将使得自主招生选拔工作在操作上更为复杂。而对于自主招生这种选拔性测试来说,对奥赛的青睐在于它的含金量。
清华大学自主招生的申请条件分为研究创作、突出才能、学科奥赛。在清华大学招办主任刘震看来,奥赛成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在某一学科方面的特长。但他同时介绍,尽管如此,学科竞赛条件只是作为申请条件之一,并不是唯一条件,满足其他条件如科技发明、研究实践、文学创作、创新与设计等方面具有突出表现的考生,同样可以报考。
相对于学科竞赛获奖的“硬杠杠”,在自主招生选拔中,对于文科学生的评判标准历来“不明晰”。2018年,各高校自主招生简章中虽然对人文类竞赛奖项等级有说明,但对具体赛事中文科赛事却鲜有提及,新概念作文等往年主流的文科类赛事,受到一定冷落。一些高校在招生简章中,对文科生申报条件表述为在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上“有突出才能和极大潜力”。
而与往年相比,科技创新类赛事渐成新宠。据不完全统计,今年有60%以上高校都认可科技创新奖项,尤其是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学生电脑制作大赛等。其中,华中科技大学、西南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校认可考生在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的成绩。
各种招生类型各有侧重
将逐步与高考改革相适应
2003年,教育部启动高校自主招生试点。15年间,自主招生几经改革行至今日:目前自主招生选拔全部由试点高校单独组织,部分高校组成的“北约”“华约”“卓越”等笔试联盟不复存在;多年沿用的“中学推荐为主、个人自荐为辅”的模式也被“学生自荐报名”取代;考核测试统一安排在高考结束后进行。
“在维护高考公平和权威的基础上,自主招生是对现行统一高考招生录取的一种补充。”刘震认为,它有“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的明确定位。近些年的实践表明,自主招生不仅提升了学校的自主权,也扩大了学生的选择范围。经过多年的试点,高校对特殊人才的选拔,也有了更加明晰的评判标准。
北京大学考试研究院院长秦春华对此表示认同,自主招生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唯分数论”的魔咒,对应试训练起到了一定的平衡作用,也帮助高校招生机构逐步积累了不依赖分数选人的经验,提升了招生能力,对大学的人才培养和中学基础教育都产生了积极影响。他表示:“‘双一流’建设一直强调对人才培养的重视,自主招生通过介入人才选拔环节,对于从源头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2018年,又有17个省份将加入高考改革试点。自主招生最初就是作为一项重要的考试招生改革出现的。近几年来,它的实施对高考改革、人才选拔带来哪些借鉴和启示?
“目前高校的选拔类型越来越多元,无论有多少种招生类型,其实都是不依赖于唯一分数录取的‘综合评价’的一种。换句话说,要站在整个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大视野中去理解、认识每一种招生类型。”秦春华说,各种招生类型之间各有优劣,又各有侧重。他认为:“作为高考改革的过渡,现有的自主招生模式将会稳定一段时间,但会逐步与新的高考改革相适应,在渐变的过程中,完成考试招生制度的改革。”
本文转自《光明日报》(日 08版)
光明日报记者:陈鹏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高考改革后,自主招生考试有哪些变化?
  近段时间,有许多高一高二考生的咨询,自主招生到底是什么?高考改革,是不是会对自主招生有影响?小编总结了这些考生家长最多的问题,看看能不能帮到你!
  高考改革后,自主招生考试有哪些变化?
  1.自主招生考试安排在高考后,与高考备考不冲突
  在过去的自主招生考试中,考试时间安排在高考前进行,俗称“小高考”,很多学生担心耽误高考备考进程,所以放弃机会。
  自2015年高考起,自主招生的笔试和面试改在高考后进行,一般为6月13-15日,通过初审的学生将增加一次被理想高校降分录取的机会。
  2.过去的校荐限制名额改为现在的自荐为主,学生的自主性更强
  在2015年以前,学生想参加自主招生考试,必须拿到校荐名额方可,改革后,将“校长推荐制”改为了“自荐”报名制,要想获得自主招生资格必须得具有“学科特长”或“创新潜质”。有特殊才能的学生将拥有更多机会。
  3.“硬指标”的“红线”,“软指标”的特色性凸显
  改革后的自主招生也并非完全敞开胸怀,很多高校规定必须符合一些“硬指标”的条件才能申报。所谓“硬指标”,指的是“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
  比如中南大学,在招生章程中提出了3条报名条件,全部与学科竞赛奖项、科技创新大赛和作文奖项这类创新潜质相关。如果不符合条件,就不具备申报资格。在2016年的自主招生申报中,竞争更为激烈,更注重考察考生的这方面特质。
中国教育在线微信公众号
留学微信公众号
本科留学qq群:
            
丨丨丨丨丨丨
丨丨丨丨丨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排名 学校名称      人气   相关推荐
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   
&&排名 专业名称    层次  人气  开设院校
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  
| 京ICP备号 |
CERNET Corporation新高考改革全面推进,光明日报盘点高校自主招生“变与不变”|清华大学|自主招生|招生_新浪网
新高考改革全面推进,光明日报盘点高校自主招生“变与不变”
新高考改革全面推进,光明日报盘点高校自主招生“变与不变”
日,参加东南大学2017年自主招生学科基础测试、综合评价学科能力测试的考生进入考场。 新华社记者 孙参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近日相继发布2018年自主招生简章及招生计划,面向全国自主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2018年的高考招生大幕正徐徐展开。今年,高考改革将全面推进,继去年上海、浙江两地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平稳落地后,17省份将启动新高考改革;今年,“双一流”建设进入紧锣密鼓施工期,身处新时代,面向新目标,担负新任务,始于选才的人才培养必须迈出新步伐。自主招生在高考改革的进程中居于什么位置,对于建设“双一流”的中国高校来说又将发挥怎样的作用?今年,各校自主招生政策有何特点,释放了哪些信号,具有怎样的象征意义和导向作用?记者细致梳理,采访相关高校招办主任及有关专家,深入解析自主招生背后的逻辑链。政策基本平稳 测试时间仍在高考后截至3月27日,教育部“阳光高考”网公布了2018年具有自主招生资格的90所高校名单,其中77所院校面向全国招生,13所院校针对本省市招生。记者梳理发现,今年,北京大学自主招生政策与去年相比基本保持稳定,招生专业分普通类和医学类两个类别。普通类招生专业有理科试验班类/文科试验班类、数学类、物理学类、天文学等;医学类招生专业有临床医学(八年制本博连读)、临床医学(五年制)、基础医学(八年制本博连读)等。从2017年起全面推行大类招生的清华大学,招生专业学科类型分别为理科类、文科类两大学科类型,包含建筑类、土木类、电子信息类、文理通识类、人文与社会类等专业类(方向)。其中,人文与社会类(经学方向)专业方向依然要求申请者受过较系统的蒙学教育,能背诵《三字经》《百家姓》;有较好的经学基础,能背诵“四书”以及《周易》《诗经》中的一种;有初步的文字学基础,学习过《说文解字》,能用篆书默写540部首,能简单讲解“六书”。2018年,中国人民大学自主招生计划招收142人,专业设置为人文科学试验班、理科试验班(信息与数学)等4个专业大类。北京师范大学计划招收124人,包括“引领计划”和“攀登计划”。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今年有7个专业类别参加自主招生,合计招生人数上限为200人。虽然北大、清华都没有公布具体招生人数,但均强调“宁缺毋滥”。记者发现,大部分学校对通过自主招生认定的考生将依然采取降分录取优惠。北京大学降分20分至60分的录取优惠,对部分优秀学生可“降至一本线录取”,清华大学的优惠降分一般为10~60分。中国人民大学将自主招生优惠分为两类,人文拔尖人才资格生降60分录取,理科试验班(信息与数学)降60分录取,或降至一本线录取。对于高考改革试点省份的考生,部分高校也推出了相应的针对性政策。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对于浙江和上海考生优惠分数为自主招生最低录取控制参考线上20分,对江苏省考生选测科目等级要求为:AB+。此外,按照2018年自主招生时间表,各校自主招生测试时间仍然安排在高考后。学科竞赛成绩不是唯一条件 用同一把尺子量学生不科学3月21日,教育部部署2018高招工作,明确今年高考招生全面取消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类竞赛等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随后又发布《关于规范管理面向基础教育领域开展的竞赛挂牌命名表彰等活动的公告》,提出面向基础教育领域开展的竞赛结果只能视为荣誉,不能作为中小学招生入学依据。当社会为“奥赛热”全面降温、着力减轻学生负担之际,记者发现,武汉大学首次在自主招生报名条件上,删去了“学生在高中阶段获得各类竞赛名次、发表论文和获得专利成果的享有优先资格”的规定。“事实上,2017年底学校招生工作会议上就已确定删除了自主招生中对奥赛、论文等方面的要求。”武汉大学招生工作处处长王福告诉记者,这是出于“不唯竞赛、证书,不唯论文、专利”的考虑,“多年的自主招生实践证明,用同一把尺子去评价学生并不科学,而完全依靠竞赛成绩、论文发表情况进行评价容易造成错误的社会导向”。王福介绍,武大今年将依据学生的学科特长、创新潜质和其在思想品德、学业水平、社会实践等方面的综合表现,由专家组集体审核,择优确定学生名单。但是,记者查阅武汉大学招生简章发现,考生自愿提供的“支撑材料”中可以包含获奖证书、论文、出版物、文学作品、发明专利等。自主招生中的报名条件中删去“奥赛”是个例,还是普遍现象?记者梳理发现,九成以上的高校依然认可考生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五大学科奥赛的成绩,理科类竞赛奖项依然是自主招生报考的主要条件。事实上,将奥赛成绩排除于申报条件之外,将使得自主招生选拔工作在操作上更为复杂。而对于自主招生这种选拔性测试来说,对奥赛的青睐在于它的含金量。清华大学自主招生的申请条件分为研究创作、突出才能、学科奥赛。在清华大学招办主任刘震看来,奥赛成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在某一学科方面的特长。但他同时介绍,尽管如此,学科竞赛条件只是作为申请条件之一,并不是唯一条件,满足其他条件如科技发明、研究实践、文学创作、创新与设计等方面具有突出表现的考生,同样可以报考。相对于学科竞赛获奖的“硬杠杠”,在自主招生选拔中,对于文科学生的评判标准历来“不明晰”。2018年,各高校自主招生简章中虽然对人文类竞赛奖项等级有说明,但对具体赛事中文科赛事却鲜有提及,新概念作文等往年主流的文科类赛事,受到一定冷落。一些高校在招生简章中,对文科生申报条件表述为在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上“有突出才能和极大潜力”。而与往年相比,科技创新类赛事渐成新宠。据不完全统计,今年有60%以上高校都认可科技创新奖项,尤其是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学生电脑制作大赛等。其中,华中科技大学、西南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校认可考生在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的成绩。发论文蕴藏“商机” 教育部明令严打与自主招生挂钩诈骗行为另据记者观察,今年,“公开发表过论文”依然出现在北京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半数以上高校自主招生简章中。而在一部分人看来,这个“明确要求”蕴藏“商机”。记者曾采访过某期刊王姓编辑,他透露,由于高校自主招生中的类似规定,每到自主招生之前,咨询论文发表的人数会增多。而一些中介机构还打着包通过、考前辅导、提供所谓专利论文等名义进行虚假宣传和敛财。记者的观察得到了王福的证实。他坦言:“自主招生出现以来,部分家长、中介机构就把它单纯地当作进入名校的‘新途径’,造成竞赛泛滥、买卖专利、论文等现象滋生,严重干扰了高校自主招生的正常秩序。”针对上述问题,3月23日,教育部发文强调,将会同有关部门严厉打击各种与自主招生挂钩的诈骗和弄虚作假行为,进一步净化高校考试招生环境,维护教育公平。同时,教育部要求高校进一步严格自主招生资格审查和考核工作,提出严格报名条件、严格材料审查、严格学校考核、严格监督制约、严格惩处造假等“五严格”工作要求。据了解,2017年,有关高校等单位对自主招生的考生报名材料进行了严格审查。对弄虚作假的考生,相关高校和教育部门给予了取消其当年自主招生资格和高考资格的严厉处罚。教育部提醒广大考生,遵守法律法规,凭自身真才实学报考自主招生,切勿轻信各种机构和他人的蛊惑,避免上当受骗、遭受损失。各种招生类型各有侧重 将逐步与高考改革相适应2003年,教育部启动高校自主招生试点。15年间,自主招生几经改革行至今日:目前自主招生选拔全部由试点高校单独组织,部分高校组成的“北约”“华约”“卓越”等笔试联盟不复存在;多年沿用的“中学推荐为主、个人自荐为辅”的模式也被“学生自荐报名”取代;考核测试统一安排在高考结束后进行。“在维护高考公平和权威的基础上,自主招生是对现行统一高考招生录取的一种补充。”刘震认为,它有“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的明确定位。近些年的实践表明,自主招生不仅提升了学校的自主权,也扩大了学生的选择范围。经过多年的试点,高校对特殊人才的选拔,也有了更加明晰的评判标准。北京大学考试研究院院长秦春华对此表示认同,自主招生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唯分数论”的魔咒,对应试训练起到了一定的平衡作用,也帮助高校招生机构逐步积累了不依赖分数选人的经验,提升了招生能力,对大学的人才培养和中学基础教育都产生了积极影响。他表示:“‘双一流’建设一直强调对人才培养的重视,自主招生通过介入人才选拔环节,对于从源头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2018年,又有17个省份将加入高考改革试点。自主招生最初就是作为一项重要的考试招生改革出现的。近几年来,它的实施对高考改革、人才选拔带来哪些借鉴和启示?“目前高校的选拔类型越来越多元,无论有多少种招生类型,其实都是不依赖于唯一分数录取的‘综合评价’的一种。换句话说,要站在整个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大视野中去理解、认识每一种招生类型。”秦春华说,各种招生类型之间各有优劣,又各有侧重。他认为:“作为高考改革的过渡,现有的自主招生模式将会稳定一段时间,但会逐步与新的高考改革相适应,在渐变的过程中,完成考试招生制度的改革。”(原题为:《自主招生的变与不变》)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看点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看点联系。新高考改革全面推进 各校自主招生政策有何特点?
新高考全面推进
自主招生的变与不变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近日相继发布2018年自主招生简章及招生计划,面向全国自主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
2018年的高考招生大幕正徐徐展开。今年,高考改革将全面推进,继去年上海、浙江两地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平稳落地后,17省份将启动新高考改革;今年,“双一流”建设进入紧锣密鼓施工期,身处新时代,面向新目标,担负新任务,始于选才的人才培养必须迈出新步伐。
自主招生在高考改革的进程中居于什么位置,对于建设“双一流”的中国高校来说又将发挥怎样的作用?今年,各校自主招生政策有何特点,释放了哪些信号,具有怎样的象征意义和导向作用?记者细致梳理,采访相关高校招办主任及有关专家,深入解析自主招生背后的逻辑链。
政策基本平稳 测试时间仍在高考后
截至3月27日,教育部“阳光高考”网公布了2018年具有自主招生资格的90所高校名单,其中77所院校面向全国招生,13所院校针对本省市招生。
记者梳理发现,今年,北京大学自主招生政策与去年相比基本保持稳定,招生专业分普通类和医学类两个类别。普通类招生专业有理科试验班类/文科试验班类、数学类、物理学类、天文学等;医学类招生专业有临床医学(八年制本博连读)、临床医学(五年制)、基础医学(八年制本博连读)等。
从2017年起全面推行大类招生的清华大学,招生专业学科类型分别为理科类、文科类两大学科类型,包含建筑类、土木类、电子信息类、文理通识类、人文与社会类等专业类(方向)。其中,人文与社会类(经学方向)专业方向依然要求申请者受过较系统的蒙学教育,能背诵《三字经》《百家姓》;有较好的经学基础,能背诵“四书”以及《周易》《诗经》中的一种;有初步的文字学基础,学习过《说文解字》,能用篆书默写540部首,能简单讲解“六书”。
2018年,中国人民大学自主招生计划招收142人,专业设置为人文科学试验班、理科试验班(信息与数学)等4个专业大类。北京师范大学计划招收124人,包括“引领计划”和“攀登计划”。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今年有7个专业类别参加自主招生,合计招生人数上限为200人。虽然北大、清华都没有公布具体招生人数,但均强调“宁缺毋滥”。
记者发现,大部分学校对通过自主招生认定的考生将依然采取降分录取优惠。北京大学降分20分至60分的录取优惠,对部分优秀学生可“降至一本线录取”,清华大学的优惠降分一般为10~60分。中国人民大学将自主招生优惠分为两类,人文拔尖人才资格生降60分录取,理科试验班(信息与数学)降60分录取,或降至一本线录取。
对于高考改革试点省份的考生,部分高校也推出了相应的针对性政策。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对于浙江和上海考生优惠分数为自主招生最低录取控制参考线上20分,对江苏省考生选测科目等级要求为:AB+。此外,按照2018年自主招生时间表,各校自主招生测试时间仍然安排在高考后。
学科竞赛成绩不是唯一条件 用同一把尺子量学生不科学
3月21日,教育部部署2018高招工作,明确今年高考招生全面取消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类竞赛等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随后又发布《关于规范管理面向基础教育领域开展的竞赛挂牌命名表彰等活动的公告》,提出面向基础教育领域开展的竞赛结果只能视为荣誉,不能作为中小学招生入学依据。
当社会为“奥赛热”全面降温、着力减轻学生负担之际,记者发现,武汉大学首次在自主招生报名条件上,删去了“学生在高中阶段获得各类竞赛名次、发表论文和获得专利成果的享有优先资格”的规定。
“事实上,2017年底学校招生工作会议上就已确定删除了自主招生中对奥赛、论文等方面的要求。”武汉大学招生工作处处长王福告诉记者,这是出于“不唯竞赛、证书,不唯论文、专利”的考虑,“多年的自主招生实践证明,用同一把尺子去评价学生并不科学,而完全依靠竞赛成绩、论文发表情况进行评价容易造成错误的社会导向”。
王福介绍,武大今年将依据学生的学科特长、创新潜质和其在思想品德、学业水平、社会实践等方面的综合表现,由专家组集体审核,择优确定学生名单。但是,记者查阅武汉大学招生简章发现,考生自愿提供的“支撑材料”中可以包含获奖证书、论文、出版物、文学作品、发明专利等。
自主招生中的报名条件中删去“奥赛”是个例,还是普遍现象?记者梳理发现,九成以上的高校依然认可考生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五大学科奥赛的成绩,理科类竞赛奖项依然是自主招生报考的主要条件。
事实上,将奥赛成绩排除于申报条件之外,将使得自主招生选拔工作在操作上更为复杂。而对于自主招生这种选拔性测试来说,对奥赛的青睐在于它的含金量。
清华大学自主招生的申请条件分为研究创作、突出才能、学科奥赛。在清华大学招办主任刘震看来,奥赛成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在某一学科方面的特长。但他同时介绍,尽管如此,学科竞赛条件只是作为申请条件之一,并不是唯一条件,满足其他条件如科技发明、研究实践、文学创作、创新与设计等方面具有突出表现的考生,同样可以报考。
相对于学科竞赛获奖的“硬杠杠”,在自主招生选拔中,对于文科学生的评判标准历来“不明晰”。2018年,各高校自主招生简章中虽然对人文类竞赛奖项等级有说明,但对具体赛事中文科赛事却鲜有提及,新概念作文等往年主流的文科类赛事,受到一定冷落。一些高校在招生简章中,对文科生申报条件表述为在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上“有突出才能和极大潜力”。
而与往年相比,科技创新类赛事渐成新宠。据不完全统计,今年有60%以上高校都认可科技创新奖项,尤其是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学生电脑制作大赛等。其中,华中科技大学、西南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校认可考生在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的成绩。
发论文蕴藏“商机” 教育部明令严打与自主招生挂钩诈骗行为
另据记者观察,今年,“公开发表过论文”依然出现在北京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半数以上高校自主招生简章中。
而在一部分人看来,这个“明确要求”蕴藏“商机”。记者曾采访过某期刊王姓编辑,他透露,由于高校自主招生中的类似规定,每到自主招生之前,咨询论文发表的人数会增多。而一些中介机构还打着包通过、考前辅导、提供所谓专利论文等名义进行虚假宣传和敛财。
记者的观察得到了王福的证实。他坦言:“自主招生出现以来,部分家长、中介机构就把它单纯地当作进入名校的‘新途径’,造成竞赛泛滥、买卖专利、论文等现象滋生,严重干扰了高校自主招生的正常秩序。”
针对上述问题,3月23日,教育部发文强调,将会同有关部门严厉打击各种与自主招生挂钩的诈骗和弄虚作假行为,进一步净化高校考试招生环境,维护教育公平。同时,教育部要求高校进一步严格自主招生资格审查和考核工作,提出严格报名条件、严格材料审查、严格学校考核、严格监督制约、严格惩处造假等“五严格”工作要求。
据了解,2017年,有关高校等单位对自主招生的考生报名材料进行了严格审查。对弄虚作假的考生,相关高校和教育部门给予了取消其当年自主招生资格和高考资格的严厉处罚。
教育部提醒广大考生,遵守法律法规,凭自身真才实学报考自主招生,切勿轻信各种机构和他人的蛊惑,避免上当受骗、遭受损失。
各种招生类型各有侧重 将逐步与高考改革相适应
2003年,教育部启动高校自主招生试点。15年间,自主招生几经改革行至今日:目前自主招生选拔全部由试点高校单独组织,部分高校组成的“北约”“华约”“卓越”等笔试联盟不复存在;多年沿用的“中学推荐为主、个人自荐为辅”的模式也被“学生自荐报名”取代;考核测试统一安排在高考结束后进行。
“在维护高考公平和权威的基础上,自主招生是对现行统一高考招生录取的一种补充。”刘震认为,它有“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的明确定位。近些年的实践表明,自主招生不仅提升了学校的自主权,也扩大了学生的选择范围。经过多年的试点,高校对特殊人才的选拔,也有了更加明晰的评判标准。
北京大学考试研究院院长秦春华对此表示认同,自主招生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唯分数论”的魔咒,对应试训练起到了一定的平衡作用,也帮助高校招生机构逐步积累了不依赖分数选人的经验,提升了招生能力,对大学的人才培养和中学基础教育都产生了积极影响。他表示:“‘双一流’建设一直强调对人才培养的重视,自主招生通过介入人才选拔环节,对于从源头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2018年,又有17个省份将加入高考改革试点。自主招生最初就是作为一项重要的考试招生改革出现的。近几年来,它的实施对高考改革、人才选拔带来哪些借鉴和启示?
“目前高校的选拔类型越来越多元,无论有多少种招生类型,其实都是不依赖于唯一分数录取的‘综合评价’的一种。换句话说,要站在整个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大视野中去理解、认识每一种招生类型。”秦春华说,各种招生类型之间各有优劣,又各有侧重。他认为:“作为高考改革的过渡,现有的自主招生模式将会稳定一段时间,但会逐步与新的高考改革相适应,在渐变的过程中,完成考试招生制度的改革。”(本报记者 陈鹏)
责任编辑:曹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各高校自主招生时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