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3 月29 日2018年1月香港演唱会有举办佛教培训班吗几天结束呢

新闻热线: 6
您现在的位置:
>>正文内容
《大风顶》文艺季刊2018年·春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日    点击数:
大风顶》文艺季刊201
(按姓氏笔划排列)
封面题字:杨
封面摄影:何卫
策马扬鞭正当时
——书记、县长新春贺词
同志们,朋友们: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在这辞旧迎新的美好时刻,我们谨代表中共马边彝族自治县委、马边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武警消防官兵、政法干警、离退休老领导老同志,向所有关心、支持马边脱贫奔康的各族各界朋友,致以新春的问候和美好的祝愿!向节日期间坚守工作岗位的同志们,表示诚挚的慰问!
天道酬勤,岁月不居。回顾2017年的工作,我们辛勤耕耘,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中央纪委、省纪委、越城区、峨眉山市等倾情帮扶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关心下,我们专注绿色发展,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县域经济提质增效;我们恪守使命担当,脱贫攻坚再战再胜;我们创新治理方式,社会大局在齐抓共管中日益优化;我们聚焦管党治党,组织保障在严紧细实中不断加强。这些成绩的取得,全县干部群众都挥洒了辛勤的汗水,每一位关心马边发展的各界人士都倾注了无私的厚爱。借此机会,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乘势而上千帆竞,策马扬鞭正当时。新年的钟声就是催人奋进的集结号,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砥砺前行的力量。2018年,建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集结号已经吹响,全县“工业强县、农业富民、旅游兴业”的总体思路已经理清,“脱贫奔康、跨越发展”主题已经明晰,建设全国少数民族地区脱贫攻坚示范县、南丝路古彝文化生态旅游走廊的目标已经明确,脱贫攻坚、交通先行、资源开发、全域旅游、教育奠基、依法治县需要你我和衷共济积极行动起来,让全县住房更好、基础更实、产业更旺、服务更优、环境更美、民风更淳、作风更正,全面建设山水彝乡,秀美马边。
再长的路,一步一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把美好的愿望变成现实,需要我们全县各族干部群众齐心协力,迎难而上。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真抓的实劲、敢抓的狠劲、善抓的巧劲、常抓的韧劲,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坚决打赢深度贫困这场硬仗,为实现高质量脱贫摘帽、加快建设美丽繁荣和谐马边而努力奋斗!
最后,衷心祝愿全县人民新年快乐、万事如意!祝愿我们马边的明天更美好,人民生活更
乐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中共马边彝族自治县委书记 郭正强
马边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县长 沙万强
-----------------------------------------------------------------
且行且珍惜
--------------------------------------------------------
<span style="mso-spacerun:'yes';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0000mso-font-kerning:1.
,我的心情
-----------------------------------------------------------
李家庄天鹅湖生态草莓园赋
-------------------------------------------------
泸州,这座有温度的城市
---------------------------------------------------
彝家火塘(外一
---------------------------------------------------------
六月流火,我们离梦想多远?
-----------------------------------------------
在古诗词中寻找春天
-------------------------------------------------------
-------------------------------------------------------
-----------------------------------------------------------------
把路修到家门口
-------------------------------------------------
流金岁月之豆腐故事
-------------------------------------------------------
----------------------------------------------------------------
走进春阳春山(组诗)
---------------------------------------------------
我在这里等你
)----------------------------------------------------
真想去看看你
-------------------------------------------------------------
故园春雪(外四首)
-------------------------------------------------------
谅(外一首)
--------------------------------------------------------
----------------------------------------------------------------
背影(外二首)
------------------------------------------------------------
杨双瑜昨夜那场雨
---------------------------------------------------------------
忆旧官帽舟(外三首)
-----------------------------------------------------
幸福山农(新编山歌)
-----------------------------------------------------
(节选五)
-------------------------------------------------------
---------------------------------------------------------------
“抢人大战”比的是“综合实力”
----------
---------------------------------
马边精准扶贫管见
---------------------------------------------------------
---------------------------------------------------------------------
---------------------------------------------------------------
萤火虫亮起来
-----------------------------------------------------------
田野有大美
-------------------------------------------------------------
-----------------------------------------------------------------
--------------------------------------------------------
情怀总在水云间
-----------------------------------------------------------
朱豪三与余占鳌矛盾冲突的启示
---------------------------------------------
我县欢天喜地闹元宵
---------------------
--------------------------
文化巡游拜年活动
向全县人民送新春祝福
---------------
马边2018文化进万家系列活动正式启动
----------------
--------------------------
“边河之声”传承优秀文化
丰富群众精神生活
-------------
乐山市“欢乐迎新年·文化进万家”活动走进马边
-------------------
<span style="mso-spacerun:'yes';font-family:宋体;letter-spacing:0.0000font-weight:font-size:12.0000mso-font-kerning:22.
年庆元旦迎新春联欢晚会
-----------------
------------
本刊地址:四川省马边彝族自治县文化馆(南门口)。
邮编:614600。
编辑部电话:
投稿电子邮箱:
号。     内部资料 免费交流
夏书龙并不是小凉山下马边人,他的老家在仁寿。
然而,书龙自参加工作以来,事实上已经成为马边人了。这位曾经名不见经传的仁寿青年,用青春和热血灌溉了马边这片热土。在小凉山、甚至乐山文坛,一提起夏书龙,几乎无人不知。印象书龙,最初是他的作品。那时,我还在县委办公室任职。因为工作需要,比较注意浏览各类报刊。二十多年前的马边,在省、市以上报刊能够刊发的文稿本来就不多,文学类的稿件更是凤毛麟角。但是,时不时能在《四川日报》《乐山日报》以及四川《民族》月刊这类省市主流媒体上,出现一些优美的散文,作者便是夏书龙。就名字谈印象,夏书龙一定是位高大魁梧的壮汉,这是我当时对他形象的主观臆断。
认识书龙,是在我担任县委宣传部长之后的
<span style="mso-spacerun:'yes';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0000mso-font-kerning:1.
年初,县委要求复刊停办多年的《马边民族报》,办报必须有人。我脑海里第一个浮现的便是经常在报刊上稿的笔杆子夏书龙。于是,我便叫办公室通知当时在县文化馆上班的书龙过来面谈。初次见面,才知道他个子不高,身材单薄,面容清瘦,浓浓的书卷气息,与之前的想象大相径庭。我曾满怀信心地以为,从文化馆调到宣传部,这是好多人梦寐以求的大好事。但是,却被夏书龙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他直接回答说,他还是在文化馆好些。后来我才得知,书龙不愿意到宣传部,根本原因是家庭经济困难。在那个年代,文化依然处于不景气时期,县文化馆为了提高职工生活待遇,组织职工扎花圈卖,每月有几十百把元的“外水”。而书龙的孩子当时只有几岁,一家三口的基本生活都属于窘迫状态,正所谓“秦琼卖马”,英雄气短。事隔一年,办报人手实在缺乏,我就再也顾不得书龙的感受了,找到县委书记发话,直接下发调动通知,于是,书龙迫于组织压力来到县委宣传部。采取组织手段强行将书龙调来宣传部,他来后的工作态度,一度令人担忧。但是,书龙的激情,书龙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不久便让我刮目相看!他主要负责报纸的文学版块,负责选择编排所有文艺稿件。他经常加班加点,对所有来稿一一细读品鉴,按照品味之优劣、水平之高低以及可读性的强弱,仔细筛选。我作为这张报纸的主编,对他负责的这个版块几乎没操过心,省却不少心血。书龙不仅认真负责地完成分内工作,而且经常热情地帮助和参与其他同仁的工作。比如扶贫攻坚时采访荣丁镇猫猫村,他带着同事进村入户,不辞辛劳多方收集资料,归纳提炼后撰写的正式稿件,先后在《乐山日报》等主流媒体隆重推出,使这个“长在深闺无人识”的平凡小山村,被树立为乐山市扶贫攻坚先进典型。又如
<span style="mso-spacerun:'yes';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0000mso-font-kerning:1.
<span style="mso-spacerun:'yes';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0000mso-font-kerning:1.
洪灾”之后的抗洪救灾宣传报道,书龙同县委宣传部的同事们一道,争分夺秒、夜以继日地搞采访,忙撰写,在办公室整整熬了个通宵,和同事们迅速成就了“众志成城战洪魔──
<span style="mso-spacerun:'yes';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0000mso-font-kerning:1.
抗洪救灾纪实”这篇
<span style="mso-spacerun:'yes';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0000mso-font-kerning:1.
余字的长篇通讯报道,于
日及时在《乐山日报》头版全文刊发,之后在《四川日报》、四川《民族》杂志陆续刊发,让上级及时了解马边灾情给予关心支持,让外界全面知晓马边人民的抗洪救灾精神,对助推马边抗洪救灾取得全面胜利,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书龙的新闻敏锐性令人称道。
<span style="mso-spacerun:'yes';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0000mso-font-kerning:1.
年初,身为县委宣传部长的我,带领书龙等几个文人以好奇之心走进马边明王寺,面对悬挂于寺内墙壁上神态各异的
尊佛像,我们一行驻目久久观望。忽然之间,只听书龙一声惊叹:你们快看,这些佛像的着装是不是彝族服饰?而且赤足走在祥云上,是不是彝族佛像?大家都被书龙这一发现所吸引,连连称道。返城之后,书龙马上执笔,一气呵成写成了“马边发现彝族悬佛群”的通讯稿,当年
日在《乐山日报》头版头条全文刊发,之后在《四川日报》、四川《民族》杂志相继刊发。
日,新华社同时在新华网的
个栏目中发出记者苑坚据此拟写的《十一尊彝族悬托石佛惊现四川马边》通稿,引起国内外新闻媒体的极大关注,国内
多家报纸和网站争先报道。这些报道称:“就在海内外把关注的目光投向刚刚结束第一阶段维修工程的乐山大佛时,四川省乐山市所辖的马边彝族自治县明王寺又发现
尊彝族佛像。这种悬托于大殿半空的佛像,在佛教寺庙中极为罕见。”一时间,马边彝族悬托石佛惊艳全球。马边明王寺里居然有彝族悬托石佛,在此之前世人皆一无所知。可以这么说,书龙在助推马边彝族悬佛走向世界的整个过程中,可谓功不可没。
书龙对马边文学事业的发展贡献不小。作为热心文学的一名作家,书龙在注重自身创作、勤于笔耕的同时,始终不忘助推马边文学事业的发展和繁荣。面对马边一大批文学爱好者处于散兵游勇的现状,为整合马边文艺资源,形成整体活力,在我的倡导下,县上于
<span style="mso-spacerun:'yes';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0000mso-font-kerning:1.
年初成立了马边文学艺术创作协会,自己亲自担任会长。书龙作为协会秘书长候选人,负责联络会员,草拟章程,筹备成立大会等相关具体事宜。他任劳任怨,忙得不亦乐乎,直至成立大会的圆满召开。协会成立后,书龙以秘书长身份在县内大胆协调组织采风活动,组织创办《马边文艺》文学期刊,张罗邀请高缨、
、陈代俊、郑自谦等省、市文学专家来马边授课辅导等等。为马边文学新人的成长、为马边文艺事业的发展繁荣,竭尽全力,尽职尽责。
书龙还是本人的文学导师,我是生产队长出身,除了有痴迷读书的嗜好外,对撰写文学文稿,几乎想都不曾想过。被“乔太守乱点鸳鸯谱”逼上梁山担任县委宣传部长后,面对需要直接组织领导一大批文人的工作需要,不得不勉为其难,操刀习作。有幸身边不乏诸如书龙这样的文人,我每写完一篇文章,便及时请他们指导修正。一开初,书龙并不了解我的求知真情,以为只是客套而已。他说,你是部长,我们咋敢指手画脚喔?后来见我再三说明,真诚求教,他也才放开手脚认真为我指点打磨,仔细推敲,耐心讲解,让我受益匪浅。现在我能够胡乱地“涂鸦”一些文学小稿,实事求是地讲,书龙为此是花费了不少心血的。
书龙出生仁寿农村,幼时家境贫寒,对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让书龙对未来的人生充满缤纷的憧憬和奇妙的幻想。从小便志向高远,孜孜以求。渴望当一名叱咤风云的将军,人生轨迹却安排其成为偏远山乡的“孩子王”
(夏书龙《英雄性情》)。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书龙从仁寿师范校毕业一到马边,便被分配到远离县城
多公里的民主乡教书,不通客车、不通电、看不到电视……志向恢弘、抱负宏大的书龙,只能寄托于刻苦勤读和思接千载的忧伤。经过短暂的犹豫和徘徊,书龙拿起手中的英雄钢笔,奔腾咆哮的文字,如“旷野里的呼喊”,如天际间的一抹朝霞,如沧海之明月
开始了人生漫长岁月里的辛勤耕耘
一枝钢笔披荆斩棘,谱写壮丽人生。书龙勤奋创作,繁花似锦,《四川文学》《天津文学》《知音》《四川日报》《四川政协报》《中国社会报》《教育导报》《西南金融时报》《乐山日报》等国家和省市报刊频频刊发书龙的散文、诗歌和小说。书龙逐渐受到马边、乐山各界的广泛关注,声誉鹊起。
<span style="mso-spacerun:'yes';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0000mso-font-kerning:1.
年加入乐山市作家协会,
<span style="mso-spacerun:'yes';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0000mso-font-kerning:1.
年加入四川省作家协会。先后多次荣获乐山市政府“沫若文艺奖”、《四川政协报》“中秋月明”征文二等奖、《教育导报》“红叶杯”奖。
<span style="mso-spacerun:'yes';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0000mso-font-kerning:1.
年,发表于《四川文学》的短篇小说《鼠屋》,荣获“天府文学单篇作品”二等奖,也是迄今为止,乐山市“天府文学”二等奖殊荣唯一获奖者。《乐山日报》《乐山广播电视报》专栏采访他。《乐山市志》将书龙获奖作为乐山市文学界的大事,载入史志!
<span style="mso-spacerun:'yes';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0000mso-font-kerning:1.
年,书龙的短篇小说集《春风不相识》出版,他的获奖作品《鼠屋》便收集在这集子里。《鼠屋》塑造了两个典型文化人形象。一个是献身雕刻的艺术家,穷困潦倒,最后为艺术而献出生命,让人涕泪滂沱。也让被生活困扰的另一位主人公“我”幡然醒悟,走出困窘的心态,结束了“从城的东头买
个的鸡蛋,到城的西端以
<span style="mso-spacerun:'yes';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0000mso-font-kerning:1.
元卖掉”那样滑稽得让人流泪的日子。这是九十年代文艺工作者生活的彷徨哀婉,是文化巨变心灵历经阵痛之后的“凤凰涅盘”。什么是生活的本质,什么是有价值的人生,书龙在其作品中,清楚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span style="mso-spacerun:'yes';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0000mso-font-kerning:1.
年,书龙出版了他的另一个中短篇小说集《有火的地方一片红》,此书精选了书龙刊发在《四川文学》《天津文学》等国家和省市级刊物发表的
部中短篇小说,部部紧扣时代脉络。《有火的地方一片红》作为篇首,它所反映的农村扶贫工作中的诸多矛盾和问题,正是十年后的今天,开展农村精准扶贫和农村产业发展所面临的巨大困惑。村主任音喜春睡呕心沥血带领村民,栽种酸梅树,让村民走上富裕的道路。可是,随着形势发展,酸梅滞销,成为了全村新的困惑。为解决这个矛盾,音喜春睡费尽千辛万苦,请来企业在村里办酸梅厂。然而,在征地补偿上,追逐利益的村民突击式栽插果苗在所需征用的土地上,索要青苗费。而作为村主任、共产党员的音喜春睡,则坚守诚信,坚决阻止村民购树栽树,并且肯定地劝诫大家,政府不会认可这种弄虚作假。可是,现实是弄虚作假者,得到了补偿;而坚守诚信者,则一分补偿费没有。在获利村民欢呼雀跃声中,春睡主任及紧跟其坚守的诚信和原则,失去了价值,陷入了尴尬境况。诚信和正义,遭遇了空前未有的“挑畔”。从此,共产党员春睡走上了特殊的上访之路,为坚守诚信的村民“找回公道”。要为诚信和正义,为共产党人坚守多年的原则,找回存在的“根基”。这篇小说以批判现实主义态度,对忽视诚信与正义的社会现象进行了强烈的批判。也是对社会建设中需要的“诚信”和“正义”的振臂疾呼!也是书龙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真实体现。这也正是当今习总书记所倡导的必须加强传统与道德建设的“宏大课题”。
书龙这篇小说完稿于
<span style="mso-spacerun:'yes';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0000mso-font-kerning:1.
年,刊发于
<span style="mso-spacerun:'yes';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0000mso-font-kerning:1.
年《天津文学》,尔来已有十余年了。“春江水暖鸭先知”,在轰轰烈烈的改革大潮中,书龙对农村发展、社会建设进行的深层次思考,敏锐感受到诚信缺失的“社会病”,“高站位”提出来,
彰显了德艺双馨的文学艺术家作品的社会功能。
书龙后来担任县委宣传部理论股长,专门负责全县的理论学习、理论宣传和理论研究。在这期间,他充分运用自己饱读诗书的“才智”优势,勤勤恳恳、认真负责做事,深受领导和同志们好评。他被提拔担任县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担任县委党校常务副校长。
<span style="mso-spacerun:'yes';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0000mso-font-kerning:1.
年,他在担任部门领导期间,接受县委、县政府重托,担任《马边县志》主编,利用业务时间,翻阅浩如烟海的资料,追溯搜集,梳理归类,翔实记载马边历史长河里的发展脉络。七易纲目,十易其稿。案牍劳形,历时三载,终于编纂完成裨益当代、惠及子孙的史料大厦,真可谓呕心沥血,鞠躬尽瘁!
多年来,书龙默默地以手之笔,不断地撰写并投发正能量文稿,弘扬主旋律,热情讴歌马边的青山绿水,讴歌马边的人杰地灵,讴歌马边人民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讴歌马边山乡的巨大变化,讴歌新时代老百姓的美好生活,不断抒写无愧于人生的瑰丽华章!
书龙在日常生活中言语不多,但常常出语不凡。他为人低调,不事张扬,一直保持平和心态,待人热情真诚,与他交往过的同事和朋友,都认为这是个可以深交之人,值得做朋友。
书龙是个性情中人,这从酒席上也可以看出来。这么些年来,在我们相处的聚会中,他基本上不喝酒,最多也就是象征性地喝点啤酒。他的酒量极具
。如果是一批大男人在一起聚会,书龙要么不喝,要么最多喝一瓶。但是,有女士、特别是有文学美女在场又是宵夜的话,那就又当别论。如果恰逢到场的文学美女性情豪爽而且特别能战斗,并且还能主动出击的话,情到酣处,三瓶、五瓶于书龙而言,似乎也不在话下。我这样说,丝毫没有半点贬低书龙人格的意思。比如最近我们一起到泸州参加川黔名家读酒城采风活动,临别之际的宵宴上,遇上贵州、泸州的两三个性情开朗、能说能喝的美女作家,书龙一开始还半推半就,但酒过三巡之后便完全放开,一人足足干掉至少五瓶,当然又是啤酒。这或许就是人们常说的“美女效应”吧!我经常调侃他不见美女不干杯,他总是腼腆一笑:人家女同胞举杯就干,再咋个说我还是个男人得嘛。“死要面子活受罪。”这,或许也是我们众多男人共有的、在美女面前绝不“拉稀摆带”的劣根性吧。
马边变化万千的大山之巅,亦巍峨绵延着温馨浪漫之诗意;马边淙淙溪流叮咚作响如珍珠落玉盘,涤去了心灵的忧伤;大风顶的疾风破空呼啸,壮怀激烈,多少英雄,故事千年;永乐溪畔明王寺千年古刹的时空里,“成王败寇”的残酷法则,屡屡演绎着神秘传奇,由鲜为人知一跃变为天下皆知;荍坝古战场的烽烟,才从历史的石隙里挤压出来,至今荡气回肠;马边的男人胸襟磊落,亦刚亦柔,屹立天地,超凡脱俗;马边的女人温润如水,秀外慧中,娴静文雅,如一泓清冽甘甜的清泉,在肥肥瘦瘦的山岭里低吟浅笑
。这一切马边文学艺术的沧海桑田,都有书龙鞠躬尽瘁、身体力行的身影与长轴。
因有书龙啊,小凉山下马边的风土人情、马边的民风民俗、马边的名胜古迹、马边的时代变迁,才有幸更多地走进乐山、走进四川,进而走向世界。
且行且珍惜
人生如烛,且行且珍惜,这九个字,此刻重似千斤,压得我无法呼吸,像一把铁锤重重地敲击心窝,心情是五味杂陈。
对,就在今天,得知朋友水青好好的,在前期领导干部体检中发现脑部出现阴影,一经复查,医生诊断,下了“难以医治”的结论,一张判决书,冰冷无情。难以接受的事实,脑神经受损,一句话无法言语,突如其来的厄运,几乎把全家人压垮,亲人如何承受?
鲜活的例子,老婆、女儿一旁不断的劝告数落“怎么样?我们平常说的不错吧!官大官小无所谓,钱多钱少无所谓,酒是不能再喝了,酒多伤身,保重身体最重要,一个人平平安安才好!你看水青,完全是喝酒喝的,平日里和酒最亲,想一想吧?”此时,我沉默不语,不知道还能说什么?事实就眼前,从别人的教训中受到启迪,方为智者!
怀揣别样的心情,独自一人静坐,心里充满着一种无法言语的“痛”,深深地思考走过的人生,过去的点点滴滴像回放电影一样,呈现在脑海,一段一段清晰起来
我与水青,年龄相近,有差不多长的军旅生涯,一多半的人生都是在军旅度过的,人过半百才从省军区部队转业到同一座城市工作。
早在上世纪
年代的中期,之前我俩没有人生交集,只是家乡在同一个地级城市的不同县城。
男儿志在四方,十七八岁参军入伍,我去了北方的野战军,水青来到西南边陲部队,相距遥远,天南地北。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经历了文化大革命那段特殊的历史时期,接受的教育,不管来自家庭的、社会的,都属于比较传统的东西。固化在脑海的,就是好好念书,走出大山。
那个年代,好好读书,能直接考上中专、大学金榜题名,谋一份体面的职业,从此进入“国家干部”的行列,端上“铁饭碗”是绝大多数年轻人的理想。八十年代初期,由于“文化大革命”那场浩劫,文化遭到重创,
<span style="mso-spacerun:'yes';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0000mso-font-kerning:1.
年才恢复高考。百废待兴,高中毕业生,八十年代初期能走进大学继续深造的寥寥无几,特别是农村中学,升学率只不过百分之几。
上不了大学,也考不上中专,农村娃儿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参军入伍,到部队锻炼锻炼,都说军队是一所熔炉,百炼才会成钢。其实,那个年代,参军入伍的高中生也是比较稀缺的,新兵连结束,下到步兵连时,
个新兵,加上我高中生才
个。水青比我年长
参军是我和水青的梦寐以求的,穿上军装实现了最初的愿望。背负着亲人的嘱托和期望,志存高远,要跳出农门,有更好地成长进步,就得考上军校,成为军官。为此,我们没有停下前行的脚步,从没有懈怠,也不敢懈怠。
我、水青是幸运的。上了军校,当上军官,还娶了城里的媳妇。军旅几十载,大浪淘沙,一步步走来,经历风雨坎坷,千锤百炼,从一个山里娃儿成长为上校军官,正团职领导干部,有了出息,也光耀了门庭。
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人生,走在人生的路上,经历不同,欣赏到的风景自然是不一样的。不过,世界上的事情谁又能说清楚?万千世界,冥冥之中,有缘人总是会相遇的,不管是上帝有意,还是命中注定,我和水青的人生到底走到了交叉路口。
年代中期,为了与家人团聚,我和水青从各自的部队先后调到了离家较近的军分区工作。刚开始,我安排在军分区机关工作,任连职助理员。水青在军分区辖的预备役团任参谋长,副团职。所以,说起来水青进步是很快的,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俩有了工作交集,认识是自然而然的事情,由于性格耿直,志趣相投,天长日久,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
更神奇的是,我们曾在一期党校班培训学习,住同一宿舍。还到陕西华山、延安参观考察,便留下了“华山论剑”的那段人生经历。
几十年过去,光明荏苒,岁月无痕,留下的是身后深一脚、浅一脚的足印。水青先后当了团长、人民武装部部长、政委、县处级纪委书记、调研员等职。而我呢?也没停歇过,走得平稳顺畅,先后任旅财务科、后勤部部长、军分区后勤部部长、县级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人大党组副书记、副县长等职。还有更奇的是,我俩的爱人在同一个单位工作,女儿相差
岁,在同一所中学读书,也是好伙伴……生命不息,我们就得前行,上路了,还是那句话,只管风雨兼程,只是经历了一些事,更懂得了珍惜!
<span style="mso-spacerun:'yes';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0000mso-font-kerning:1.
,我的心情
早晨醒来,阳光已照耀在窗台上,躺在温暖的被窝里,打开手机,朋友的新年祝福,如密集的电波,响个不停。
<span style="mso-spacerun:'yes';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0000mso-font-kerning:1.
,与刚刚升起的太阳一样,如新生婴儿莅临了我的生活。
<span style="mso-spacerun:'yes';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0000mso-font-kerning:1.
,真的很好。
在马边这个地方,空气的清鲜越来越受到外界的关注,越来越受到有识之士的青睐。三十多年前刚来马边时,内心里充满着
心情,奉献的心情,受苦受难的心情。我的亲戚朋友们谈到我在马边工作,总会问我,什么时候可以调回去?或许他们的心情跟我一样,他们的问话里,充满着无比的同情。中国古代有一种刑罚,将那些犯事的朝廷要员,或者是刑事犯罪者,发配到边远荒凉的地区做屯垦等苦役,统称为
。在世人的心里,当年
做苦役,没有本质的区别。
其实,当时我也是这种心情。
所幸的是我所从事的是教育工作,马边教育的强烈需求,很快让我置身其中,作用的发挥,使我不平衡的内心很快得到改变。走过一所村小,走过一所中心校,走过三个平凡初级中学
当年,我在一所中学担任校长的时候,在学校的大门,我曾经写过一副对联,
微风吹山峦,细雨润洪荒
。带着苦涩的心情,我感受到了
的价值,很快融入了马边这片需要我的热土。尔来已有三十多年了。无数的学生,在我所带领的团队的努力中,考上更高的学校,后来有了工作,甚至担任了领导
这个时候的我,偶尔回想当年
的异样心情,那种悲怆的情态和体验,我甚至感觉遥远而陌生。
改变我心情的因素很多,但最重要的因素是马边的变化。当年从我工作的乡镇到马边,需要走一天的路。早晨七点天刚蒙蒙亮从马边出发,到达乐山已是晚上七点,天空也是暮色蒙蒙。人是需要精神的,但是人本身却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这是唯物主义思想最基本的内容。悲苦的心情里,简直有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的壮情激烈,真是
唯有春风知我意,花开花落两相知
而如今,马边日新月异的变化,无数天堑变通途,天然纯粹的自然风光,成为雾霾生存处人们热衷向往倾慕的地方,我该怎么说我的感受呢。开着小车,日行千里,这是当年无论如何启动天才的想象力,做梦都难以想到的。
窗外的阳光已升得很高了,斜斜地照耀在床被上。朋友在微信里的祝福,仍然此起彼伏,源源不断。而此刻的我,心情如窗外的阳光一样灿烂。微信真好,微信让我们和亲人朋友,随时都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我们说着彼此喜欢听的话,我们的心情都暖意融融,我们调侃着人情冷暖和世态炎凉。微信让世界变得很小,千里之外的思念,常常就近在咫尺
不能辜负如此的心情了,我从暖暖的被窝里坐起来,拿起笔,顺着愉快的心情,直抒胸臆
不要告诉我什么样的行为,是在追求真理。
不要告诉我什么样的奋斗,人生才有重大意义
不要告诉我什么样的理想,才是普渡众生的至高价值
不要告诉我生的距离是如何的短暂而忧伤
不要告诉我死后的黑暗是如何的漫长而无奈
不要告诉我文章千古事,壶中日月长。
<span style="mso-spacerun:'yes';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0000mso-font-kerning:1.
我只想在这天空灿烂、阳光明媚里
与亲人、亲戚、朋友坐在一起喝茶、聊天
吸吮天地日月、自然天籁里
弥漫的幸福与纷芳
刚写完几句,在成都做大生意的兄弟微信来了。
“哥,你好久到成都,我兄弟俩一起吸雾霾?
马边空气真好,错过一天我都觉得可惜。
李家庄天鹅湖生态草莓园赋
陵州城外,往成都方向二三里兮,便是蜂蜜小镇李家庄天鹅湖生态草莓园也。
斯园位于风景秀丽的天鹅湖下游之小溪旁,涓涓细流,淙淙声响,似美丽动听之乐章奏响也。时高时低,悦耳悦心也。园之周围,美丽新农村房舍俨然,鳞次栉比,富丽堂皇也;葳蕤参天树木,挺立直上,傲立于天宇也;农人庭园干净、整洁,生活恬淡,舒适清新也;民风古朴,睦邻友好,其乐融融也;鸡犬相闻,似陶翁渊明笔下之桃源也。
李氏贵志在外打拼数载兮,积累黄金万两作资本运作,回乡举办乡村生态旅游观光农业也;土地流转兮,建立新型经营运行模式,草莓采摘园是也;科学种植,大棚温暖,精耕细作,春景阳光湿润,草莓叶绿果红也,异常光彩夺目兮。每天游人纷至沓来兮,采摘园中一片盛景也;成年老者兮,携带孩童入园体验农村田园风光,享受采摘乐趣,增长知识与才干也。
鸡年报春兮,来年好运也;盛世景象呈现于斯兮,为陵州古城增添大好春色也;增收致富兮,指日可待也;美化生活兮,为陵州乡村生态旅游增添一道亮丽之绝好景致也。生态美丽兮,美丽生态,斯为李家庄草莓园之独特风景也。
游人观之,采摘之属幸福美丽之享受也!快哉!美哉!李家庄草莓园兮,游人不二的选择是也!
泸州,这座有温度的城市
我将脚步停在了一个叫凝香茶舍的店门口,偷窥着泸州带给我的温情和美好。
岁。停下脚步的时候,在这个酒香弥漫的城市,我竟感受到了从所未有的温暖。我向来不把自己当女孩子看待,从
岁起,我便开始我说走就走的洒脱人生。我走过坎坷的山山水水,把自己的苦恼和困惑交付于山水之间;我触及过灯红酒绿的大城市,空洞和孤独将我深深地吞噬。今夜,我夜栖于这长江之畔,滚滚长江,和这翻滚着的开水,顿时给我飘忽的心,
泸州,有许多美丽的标签,它繁华热闹的街道,更是令人神往。我坐在凝香茶舍里,请茶人为我泡了一泡泸州茶。茶人征求我的意见后,泡了一泡泸州绿茶,学会饮茶后,每到一个城市,就想尝尝其他城市的绿茶和马边绿茶的区别,因此,我便期待起泸州绿茶的不同。
品茶分三口:一口品茶香,二口品茶味,三口品茶韵。凝香茶舍的音乐,让人心静,享受着昏暗灯光带给我的惬意,我期待着泸州绿茶带给我各类感官的冲击及惊喜。
我郑重地喝下第一口茶汤,其香不同于马边绿茶,又似于马边绿茶。这款茶,茶香浓郁,仿似泸州的才气,深得人心。这款茶,仿似泸州文人,来自泸州这片充满魔力的土地,将自己的香味,毫不吝啬的挥洒。这款茶,茶香持久,仿似泸州文人对文学持之以恒的不懈追求。
我期待着喝了第二口茶汤。其茶味厚重,生津,回甘,就如同泸州经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是由于泸州发达的经济,让泸州这款绿茶更加地令人印象深刻。二是泸州企业家们,也爱好着文化。例如刚参加的由泸州商业银行赞助的泸州作家年度文学奖颁奖典礼。泸州企业,不仅发展着泸州的经济,也支持着泸州的文化。这口茶汤,令我回味。
我迫不及待地喝下了第三口茶汤。这口茶汤,品的是茶韵。其韵就如同尧坝古镇里,茶馆里悠悠的氤氲,巷子里油纸伞下的回眸,更像是夕阳的光辉里,老裁缝的认真,黄粑的呼唤。闭上眼,仿佛就能嗅到,青石板上历史的味道,其韵深入我心。
喜欢一座城市,那是因为它让你感觉到了你需要的感觉。凝香茶舍也好,尧坝古镇也好,泸州也好,它们不单单是我走过的地方,也不同于这几年走过的旅游点,它们更像是一款茶,给我安定与温暖,令我深思和知识,赐予我无尽的思念和回味。倘若,与泸州初识,是一次旅行,我想,这是我的第一次出行。
彝家火塘(外一
火塘点燃的是一个个的梦。守望着火塘,就是守望着一家的梦。
房子是木板房,火塘也很老,火塘边全是烟熏火燎。小的时候,常常在火塘边上烤着洋芋,边听阿普讲着支呷阿龙射日的故事,毕摩的神奇,讲述外面的美好
就在火塘边上,我有了走出山寨的理想,也为着这个理想读书、读书、直到上了大学,在外面工作。
那个时候,到了冬天几乎家家户户都燃起火塘,无论到谁家都是烟火缭绕的。时间过得飞快,三房改造,易地搬迁,精准扶贫,山寨里修起了新房子,
彝家四件套
也送进了家门。新房子留下火塘的人家少了,烤火的都使用着取暖器、空调。偶尔有一家冒着烟燃起火塘的烤火的,都是些上了年纪的人围坐在旁边。
阿普不习惯电烤火炉,喜欢一个人待在老房子里,坐在火塘边,回忆着过去的生活。阿普是孤独的,年轻小伙都不知道。小伙子只知道生活是越来越好,知道外出打工比种包谷挣钱,知道洋芋、包谷没白米饭好吃。阿普时常一个人,待在透风的房子里,烤着火塘。偶尔,骂骂咧咧地数落着屋檐下喝酒的人,新房子里打牌的人。有时,阿普也看着小阿衣看电视,问着他们彝族是如何来的,有什么历史
无人回答。
房子是越修越多了,火塘却越来越少。围坐烤火炉一起打牌也讨论得最多的是谁家儿子广东打工挣了大钱,哪家姑娘穿金戴银,哪家花了多少娶了新媳妇,哪家又献了菩萨,哪家死了老人
火塘边上的人气少了,回到家,好像现在烤火也没有儿时的温暖。
或许那天,阿普一个人也烧不旺火塘了,不知道故事谁来讲述,那回家的路又有谁来照亮。
葛仙山情缘
这座神奇的山,以仙山命名,就是因为道庭老祖葛天师在此山修道成仙而得名。
此山,高不过仟壹佰米,地也不广,许多的山更高,更大,然而没有名字。此山却有名字,有历史的沉积,有神秘、玄乎的记忆。
幸哉,此山,山名葛仙。
走进她,才发现此山,大不简单。
远远望去,葛仙山如同一巨鳌,耸立于峰峦豁谷之中,奇秀峻绝,山攀绕着雾,雾拥吻着山,山峰叠翠,波澜起伏,正是一个静谧、养生之所。近观则遍山古柏苍翠,风景清幽,钟声悠扬,神秘幽邃的道教文化,荡涤着你尘世疲惫心灵。
葛仙峰,突出群山之上,清峻奇绝,群峰簇拥。人站立其上,览四方云海,观日出景观;
一阵风吹来,如穿汉时服装,飘飘洒洒的,仿佛神仙在迈步行走。难怪,葛天师于此炼丹修仙传教。
飞升之后,追求长生的道士们于炼丹处建宗华观;皇权总是要介入其中,彰显俗世的权力的威望,赐名玉虚观,又改名为大葛仙殿。
神仙的道场也经受不住时间的流逝,火灾的洗礼,一脉相承的,是对葛祖的崇敬,是对
的追求,是善心、爱心、感恩和包容。于是,呈现在眼前的葛仙祠,烟雾缭绕,给道士以了断俗缘世虑、修真炼性;给我们以梦,以神秘,以追求。
葛仙祠,殿长
<span style="mso-spacerun:'yes';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0000mso-font-kerning:1.
<span style="mso-spacerun:'yes';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0000mso-font-kerning:1.
平方米。殿内有坛,坛上供奉老祖葛玄行像、坐像各一;其下有古井,相传为葛玄所筑。值得一提的是龙池,其岩石形状如舌伸入池水,为葛玄洗药炼丹处。
在葛仙祠感受到的是千年前的虔诚。仙井,千年前朝拜的人也喝过,千年后朝圣的人也汲过。那清切见底的井水,在千年前就流着,一流就流到了今天,不急不缓,又朝未来流去。品一口井水,顷刻间就荡涤了我的疲惫,让我心旷神怡。
还有那些如我一样朝圣的人,轻轻地挪动着脚步,害怕惊醒心灵的感悟。道士不喜不悲,窗外的吵杂反衬着道教的真谛。
道可道,名可名。
试的是石头还是追求大道的心?什么叫大彻大悟?什么叫修真炼性。在近两千年前,葛祖行走在此山中,炼丹传教,在寂寞和风餐露宿中,在夜晚的风雨声中,在虎豹的嚎叫声中,修炼着自己;当然,剑肯定是不可少的。你看,那石笋丛列,不正如巨石如被剑劈成两半:劈开的,是过去的日子;劈来的,是顿悟,是羽化成仙。
葛仙山,山名葛仙。但是仅仅有葛老祖还欠缺了点什么?于是,佛教也来了。僧侣们、信众们用自己生命的厚度,把山修炼成慈济寺。道士们的包容、大气也让这座山有了更强大的生命:葛仙祠与慈济寺已合为一体,佛道共处,和谐形成一道独特景观。
葛仙祠与慈济寺都借着这山的灵秀,普度着众生,让每个人的生命经过无数的思想的轮回,有所思,有所悟;心灵有所寄托。
一柱柱香火传承着道教、佛教文明。时间只是发酵器,历史的沉积把葛仙山的奇峰、异石、云海、松涛发酵成一个又一个故事,赋予
池等一处又一处醉人的风景,引来了万千虔诚的膜拜。
葛仙祠里,一个老道士泡一壶山中云雾野茶,就着无数的神话故事,品花开花落,
六月流火,我们离梦想多远?
那是一段永远也尘封不了的故事。
个孩子伴我在大风顶的山脚下生活了半年。那是一个很让人留恋的地方,因为有好学而淳朴的孩子,有上进而淳朴的同事,在这里,可以让人感到一种充实和坦然,这里的生活,总能让你感受到生命中那些最本真最可爱的东西。
还记得第一天那忙碌的场景。
把乌鲁阿德的性别弄错,她感到特别郁闷,抱怨自己倒霉;那个子矮矮的阿诉布兴,一眼就让人感到一种灵气;还有那个叫莫西克德,眼睛贼小,扑闪扑闪的,多少有些腼腆,一个典型的山里娃。还有聪明任性的拉光,体弱多病的乌鲁由布,淑女型的阿洛妈马
请原谅我无法把他们一一描述出来,但是,他们青春的每一次闪亮,每一次舞动,每一次升腾,我都刻写在记忆的底房,留存在心灵最温暖的地方
那是怎样的一种生活呢?
点左右,我们就拉响了变奏,开始叮叮当当寻找生活中的诗意。备课,上课,跟班,生活紧张而有规律;教室,寝室,两点一线拉出美丽人生。重复单调,可我们样样都做得那么认真!还记得每天把你们留下来练字时大家的认真,乌鲁石基写缘字教了十几遍才学会,急的他直哭。
这是怎样一群追求梦想的人呀!每一次表演都只是追梦人的彩排!每一次青春的闪动都只是理想本能地发光
时光滴落前进的诗行,我们依然脚步铿锵!
突然间我竟然忘了,他们并不是学习很拔尖的孩子,而我却要求他们做得最好!事实上他们已经做到了,可我却有更高的要求
我猛然发现,自己是那么近于苛刻地要求他们雕刻理想,让我感动的是,他们竟没有退缩,做得出人意料的好!
是因为压力?内疚?还是梦想本身巨大的潜能?我匆匆的背影迷蒙了感动的泪眼
蓦然转身,我看不见依稀的梦想,却迷惘了多少青春的等待?
坚守的美丽,黯淡了多少落日晚霞,我倔强地挺立起奔波的佝偻的背,却发现梦想早在烟柳断肠处变得支离破碎!
让城市的喧嚣和马达的轰鸣无情地淡去生命中对这片故土的热爱,我把自己孤独地遗忘一角,倔强地思考:我们的教育怎么了?
痛,就痛了,在梦想倒下的那一刻;
爱,就爱了,尽管轰轰烈烈,脸上却残留着遗憾和羞辱!
对农村教育的无奈,有几人能感同身受?
记忆中的点点滴滴,悄然就在昨天。
静下来细想,似乎找到了记忆的头绪,轻轻地一牵,便带出了昨天的丝丝缕缕。
轻轻地收拾好行囊,打量着梦想的方向。
坚定地打扫好记忆的庭院,让流浪的明天早点靠岸。不曾学会在黑暗中摸索,却能保持一根敏感神经,它至少可以告诉你:人生的方向在哪里!
不必再为那个失魂落魄的昨天而懊悔不已,因为明天还握在我们手中,只要这样,我们就是有希望的人!
在古诗词中寻找春天
躺在枝头的腊梅花儿,恹恹地睡去了;
;寒鸦在向阳的枝头,唱出了闪亮清脆的一啭
所有这些,都向我传递着一个信息
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直以为,古人用
,决不是随意而为,是充满智慧的,因为春秋两季,确是一年之中最美好的时光了。
沐浴在春光里,消受着春的绰约和绚烂,该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啊
曾听养鱼育蟹的友人聊起过,只要一过
,成年的蟹就会开始追求
,我想,大概由于地热的作用,春的信息首先在水中开始传递,蛰伏着的蟹,一定是在水中接收到了大地春回的信息,才有所行动的。对此,我首先联想到的,是苏轼的题画诗句
春江水暖鸭先知
,很佩服,因为在深蕴着的哲理背后,首先有着对自然法则的参悟。
于是,我循着东坡居士的诗句,走进古诗词,寻找春的足迹。我蓦然发现,春天在这里逗留过太长的时间。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
小雅》中的句子,只十六个字,有人们盼望春天的心理描写,有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有人物活动的记录,如果用现代汉语来表达,可以写一篇文章了。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该是对春天功德的最准确写照了。而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等佳句,是捻断胡髭的产物吧,又使多少人捻着胡髭,摇头晃脑地吟咏。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是咏春的吧,空灵而宁静,我感受到的,分明是禅的境界。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是白居易在闲居庐山之顶时觅到的诗句,吟咏的是桃花,是不是他心境的形象写照呢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只是记述了一段哀怨的爱情故事吗
我看不单单是吧。是春天,赋予了诗歌太丰富、太深厚的意蕴。因为春日可贵,因为春光易逝,又滋生出了伤春的话题,使古诗词蒙上了一层忧伤之美。
午窗睡起莺声巧,何处唤春愁
绿杨影里,海棠枝畔,红杏梢头
,这样的句子,如落地的春红,凄楚动人。
夜临王羲之《兰亭集序》,我又发现春的足迹了。
王羲之跟谢安、孙绰等同好修禊事,是在三月初三,时值暮春,碰上个好天气,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当然要玩曲水流觞,有几只酒杯注定要流进华夏文化的长河,当然要喝酒,酒是魏晋文化的
,是万万不能少的。在酒力的作用下,特制的鼠须笔和蚕茧纸便派上了用场。我们的书圣面对崇山峻岭、清流激湍、茂林修竹,面对即将逝去的春光,感慨系之,他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慨叹人生之短,生前身后,一定是想了个遍的,自然情不能自抑,于是乎,捋起衣袖,奋笔疾书,一段徽墨,在春的末梢开成一朵奇葩。
细细品读书圣的墨迹,线条之间,分明蕴含春风的温润和流畅,点画之间,分明流动着春水的灵动和俊逸,在我看来,是涌动着的春的气脉,让书圣腕下生风,笔底流芳,使他的书作,终成观止,叫唐太宗寝食难安,让后世学书之士心慕手追。
你看,春天,我足不出户,便觅到你的踪迹了吧
当然,你的足迹,还在张择端、王公望的水墨之中,还在昆曲《牡丹亭》的丝弦里,你真是无处不在呀
春天,当你在红杏枝头
成一片,当苦楝树也因你而开出细小羞涩的花朵,我将走入你的怀抱。我很想为你做些什么,但垂柳将为你描上弯弯的眉,桃红会送上胭脂盒,溪流已准备了你舞蹈的水袖,因此,我的殷勤,将注定是无力的,我就安心做一个旁观者吧
春天,到时候,如果我穿行在桃红柳绿之间傻笑,别人不懂,你懂
早就听说中都境内还有
屏山人居然为异地同知树碑立传?对此,我一直心存疑虑。
因为,建于明朝万历年间、距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的这条“汪公路”,虽然当时是从安边(现马边)直接连通屏山的一条大道并号称,但这条大道毕竟是安边厅首任同知(相当于县令)汪京倡导修建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因为汪京的积极倡导、带头捐奉并组织实施,令人感动,安边老百姓从感恩记情的角度,口口相传赋予“汪公路”之称,并自发在县域境内驿道岩壁上雕刻“汪公路”以示永久纪念,这,完全属于情理之中,不难理解。但是,从未过安边厅的中都,老百姓何以在驿道岩壁上雕刻“汪公路”为异地同知大唱赞歌,令人费解。
带着这一疑问,我于
<span style="mso-spacerun:'yes';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0000mso-font-kerning:1.
年底来到中都。此时,恰逢屏山县中都镇紧锣密鼓筹备来年初的第三届油菜花节事宜,为中都撰写乡村旅游景点解说词的林仁清先生,正与宜宾恒信国旅负责人邵先生一起,应邀帮助中都应急培训乡村导游。我便随同此行,再次走近中都的一些重点名胜古迹。
我们三车十余人的队伍从中都场镇出发,沿着乡村公路慢慢行进。由于当天的主要任务是为中都镇实地培训乡村导游,因此只能走走停停,边看边讲,边示范边讨论。依次驻足“顾国璋将军墓、帽盒山民居、帽盒山油菜花基地、天赋四川实景、龙虎洞、”以后,临近中午,另两个车上的人估计是肚子饿了,说是原定计划已经完成,便打道回府。
由于之前林仁清先生曾介绍,说是中都的“汪公路”岩壁雕刻就在“永赖同功遗迹”附近不远,他几个月前还到过现场。我早就想一探究竟,既然来到眼前,哪有不去之理?我执意要林先生带路,陪同考察。
从“永赖同功遗迹”所在位置出发,沿马新公路往马边方向前行五百米左右,我们来到了位于中都镇双河村境内的洪溪瀑布处,左转进入双河村级公路。说是公路,事实上就是村道。在狭窄的、七弯八拐的村道艰难行进大约一公里,小汽车到达双河村级公路分支的终点
凌家大院。
的过程中,还闹了个不大不小的笑话。刚刚下车,林先生就给我们说,这凌家大院是我们本家。上次来的时候,正逢那天他家娶儿媳办喜酒,生拉活扯一定要我们喝喜酒。其实,我们是读音相同,算啥子本家嘛?这里的老百姓对人热情得很。从他家地坝出发到
石步梯,还不到五十米。我问咋走?林先生说,当真,这该咋走呢?引路人居然找不到路?真是荒唐!恰好这时有三个本地小伙子在场,听说我们要去看
马上就很热情地说,你们说的是不是鸡公岩那条石板路喔?那里有
雕刻?没听说过。走,我们带路,一同顺便去看看。说罢,马上前面带路,一行人开始在田野里小心
翼地穿行。中都人的热情好客,又一次得到验证。
暖的冬阳,我们前行大约六七十米就到了鸡公岩边,四百多年前的
便开始呈现眼前。果不其然,一条宽约一米、由青石板铺成的人行
高低起伏、错落有致地向前延伸,直向远方。由于历经四百多年的
,石梯的磨损程度可想而知,驿道正中行人经常涉足的部位,多数石板已经凹下去近一半;面临岩边的石板,有的仅余半块;此地保存比较完好、步梯比较规范的
,大约六、七百米。虽是饱经风霜,写满沧桑,却依然气势不凡,蔚为壮观。同马边靛蓝坝场镇边以及石丈空半山腰上,至今算是保存比较完好的两段“汪公路”路面相比,双河鸡公岩的驿道,应当略胜一筹。历时四百多年居然还有如此完好的驿道路面,这让我们一行大感惊奇,纷纷拍照留念。
沿着鸡公岩半山腰这条古驿道,我们继续前行,边走边留意观察
,仔细寻找
”遗迹。这是因为,林先生说这就在这条驿道岩壁上,但具体位置仍然记不得了。我们取笑他“贵人多忘事”。一路且聊且行,细心留意一个又一个的路边,行走近千米了,个个开始冒汗脱衣,除了中途看到一处岩壁上刻有“指路碑:左走圆通寺,右走荞坝场”,以及绵绵不断的驿道外,几乎一无所有。负责带路的三个小伙子有些扫兴,说我们在这土生土长,从来就没听说过有啥子,是不是搞错了喔?林先生也急得满头大汗,急忙拨打上次领他前来的中都朋友郑先生电话,方知”岩刻是在前面沟边岩壁上。大家心中释然,兴致勃勃继续前进。不久,我们在一条小溪流的旁边,终于找到了这处真迹。
这是一壁上百米高的丹霞地貌红石岩,
有如刀劈斧削,寸草不生。四周俱是树木野草,岩壁前面有几棵慈竹。在面朝驿道的岩壁上方、距地面约五米高的
,醒目地用正楷竖刻着“汪公路”三个大字,每个字的深度约
公分,方圆约
公分,字间距约
公分的岩壁上,
有一个方圆
公分大小的“重”字,不知何意?
公分的岩壁上,竖刻着两排约
公分大小的文字:
万历十八年十月吉日(另一排的
个字字迹模糊,无法辨认);紧连三字左边约
公分的岩壁上,继续
公分大小的文字:“伯棠千里边”,最后一个“边”字是我们的猜测,因为风雨剥蚀,这个字现在仅余上面的小部分了。这五个字,含意费解,有待专家考证。因无人管护,这处岩刻左边很大一丛自生自灭、半死不活的藤蔓,已经快要遮挡住雕刻的文字了。
请看权威志书是如何记载这段历史的:
的表述是:“马边至屏山路:修筑于明万历年间,由当时(
<span style="mso-spacerun:'yes';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0000mso-font-kerning:1.
左右)的安边厅同知汪京捐俸并组织民众修建,
<span style="mso-spacerun:'yes';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0000mso-font-kerning:1.
。石板路面,时称‘官道’,又叫‘汪公路’(
<span style="mso-spacerun:'yes';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0000mso-font-kerning:1.
月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第
<span style="mso-spacerun:'yes';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0000mso-font-kerning:1.
页)”。《屏山县志》的表述是:“中都至马边古道:明万历十七年(
<span style="mso-spacerun:'yes';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0000mso-font-kerning:1.
,称汪公路,留有碑刻记(今尚存)(
<span style="mso-spacerun:'yes';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0000mso-font-kerning:1.
月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第
<span style="mso-spacerun:'yes';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0000mso-font-kerning:1.
面对眼前庄重的古朴岩刻,我不由得惊讶:传说中的中都
”岩刻,不是杜撰,而是确有其事!这一最新发现,给我们提供不少珍贵信息,澄清不少悬疑,引发诸多联想:
一是眼前这条途经鸡公岩半山腰的石板路,来历已经清楚无疑。它就是明朝万历年间汪京倡导
,即“汪公路”的一段重要组成部分。
竣工时间的谜团,终于得以全面破解。安边(现马边)靛蓝坝境内的
是万历癸巳年
<span style="mso-spacerun:'yes';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0000mso-font-kerning:1.
、明万历二十一年)孟冬;不少人据
驿道竣工日期当是在这一年孟冬之前。而
境内的这处“汪公路”岩刻,落款日期却是明万历十八年(
<span style="mso-spacerun:'yes';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0000mso-font-kerning:1.
、庚寅年)十月;按照这一最新发现推断,驿道全面竣工日期,准确地说至少应当提前为明万历十八年(
<span style="mso-spacerun:'yes';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0000mso-font-kerning:1.
)十月之前。因为,不可能路还没修通就有颂功岩刻上壁。
三是修筑“叙马驿道”动工时间的真相,已经完全揭晓。须知,马湖府安边厅是在
才经朝庭御批设立,汪京也是在安边厅设立之时才成为首任同知的,以双河“汪公路”岩刻上壁时间回推,这条驿道的动工时间至少应是明万历十七年
。在那个毫无机械化可言的年代,只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居然打通了习惯里程为
<span style="mso-spacerun:'yes';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0000mso-font-kerning:1.
公里、跨越两县的这条大通道,并且历经四百多年风雨以后,部分地段至今保持完好。汪京的务实作风,由此可见一斑。
四是打通“叙马驿道”不仅是安边(现马边)人的功劳,其中,还有并不隶属于安边的友邻
屏山人民的重大贡献。民间传说,在当年修路过程中,中都人民不仅负责境内道路的修筑,而且还派出大批石匠(中都以能工巧匠多而驰名)支援马边。辖区外的老百姓能够如此积极响应号召并参与其中,由此可见汪京做人为官的谦和实诚,以及综合协调能力的出类拔萃。
五是屏山为何先于安边(现马边)三年在
为外域同知树碑立传?答案已经非常明确。我特别注意到《屏山县志》对此的描述:“安边厅同知汪京(驻马边)为官道”。这其中的二字,意味着汪京虽然无权管辖屏山,但他受命“监修”(或许是马湖府授命吧?因为当时的屏山和安边同属马湖府管辖)。如此,就让汪京虽然只是安边厅同知,但在修路问题上,他对屏山也就有了话语权。或许,在修路一年多的历程中,汪京不仅身体力行地组织发动安边人民全力以赴,而且多次来到屏山
特别是边界相连的中都,与当地民众打成一片,并且建立了相当深厚的感情。我冒昧猜想,是不是在修路过程中或者是修路刚刚结束时,纯朴的中都百姓怀着由衷敬佩汪京做官为人风范和实绩的朴素感情,率先呼喊出“汪公路”的称谓,并迅速在双河境内组织雕琢“汪公路”岩刻,以示永久纪念。汪京,这位四百多年前的安边厅首任同知,不仅受到所辖地区人民的爱戴和拥护,并且得到友邻之邦百姓的由衷尊崇。这,可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啊!试问历朝历代,我们有多少官员能够获此殊荣?
六是中都人民敢于担当的精神,令人肃然起敬。双河境内的“汪公路”岩刻是何人牵头所为,因年代久远,无从考证。但是,我依然佩服这些不知名的中都老乡,居然敢于在屏山“码头”上,明目张胆地为一位外域同知树碑立传,一点也不顾及当地“父母官”的感受?顾此失彼,难道不怕“穿小鞋”么?服了,我真是服了!中都老乡们这一大胆举动,真切地验证了“公道自在人心”和“百姓心中有杆称”的绝对真理。为了公道,为了心中这杆“称”,他们就能不管不顾!
探秘屏山双河境内的
,联想到安边(现马边)靛蓝坝境内的“汪公路”岩刻,以及汪京就此谦逊书写在洪溪岩(也叫火烧岩)壁上的手迹,我在想,长期以来我们对“永赖同功”赋予的解释,似乎有些一知半解,甚或曲解原意?更是委屈了同样由衷尊崇汪京的屏山人民。根据双河“汪公路”岩刻的最新发现,个人认为应当更为准确地还原历史真相,还原汪京本意。汪京之所以要把这一岩书摆放在安边(现马边)屏山两县交界的醒目岩壁上,是不是想公正地阐明,修筑这条“叙马驿道”并非个人功劳,而是依赖永林军和屏山两县人民的共同努力。这里的“赖”字,不是狹义地指哪个地名,而是广义地指依赖(靠)两县人民共同智慧和力量而创建的历史奇功。
“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四百多年前屏山两县人民共同爱戴和同一县官的历史再次说明:为官,重在亲民;从政,贵在做事。官位不在大小,距离不在远近。只要你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做事,善良的老百姓就一定会在他们心中,永远给你留下应有的位置。而汪京,就是用他自身的务实作为,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心中有民,民亦记君;万历汪京,为官楷模!
汪京,好人一个;
汪京,好官一个。
汪京,尽管斯人已去,但是,善良质朴的老百姓将千秋万代铭记这位为民办实事的好官。
我的童年,有过天真,有过快乐,有过自由,也有过美好。那时,没有上班的烦恼,工作的压力,更没有生活带来的各种负担。我的童年,是在一个山清水秀,四面环山,常年野花遍地的小山村里中度过的,那里留下过我无数的开心与快乐;那里没有都市的繁华,也无工作和生活的忙碌。
早春,踏着绿油油的麦浪、赶着金黄色的菜花、追逐过村头的桃红李白。
夏日里举着竹竿,缠上蜘蛛网,闻听蝉鸣捉蝉影;院坝里的池塘边,小伙伴们追打蝴蝶,倒看人影打水漂留下的笑声;故乡那条弯曲的小河里,有我们撒下鱼网,用竹竿瞎拍水面,乱吼乱叫赶鱼儿进网,然后张罗着收鱼儿的热闹场景。
秋天,微风吹过,金黄的稻谷也好像懂得它们的成长离不开老农的付出,弯下腰儿向我们点头示敬。挺着大肚子的玉米棒子,笑得更是开心,干脆将口罩都撕开,露出一排排整齐的大牙。满脸堆笑的大叔们脸上挂满了喜悦,笑得合不胧嘴;大娘手中的镰刀、脖子上的毛巾正交替伴奏着忙碌收割与擦汗的交响曲。脸上的那份高兴劲啊,反正我是觉得她们一点儿都不累。田间,和我差不多同龄的小伙伴们一起奔跑,捉蚂蚱,抓蜻蛙……玩得那个不亦乐乎。
也许这就是田野与汗水给乡间所带来的兴奋与快乐吧。
山坡上,绿草漫山遍野,盖满了整座整座的山丘,全都成了牛羊儿戏耍的天堂,成群的牛羊低着头悠闲地享受着可口的美食。你没看见那牧童有多得意,躲避下地劳动,却藏在这里来享福,没想到原来放牧是如此的轻松,心中暗自切喜,骑在牛背上,笑得有多灿烂。
冬季里的玩法就更多了,打雪仗,搓雪人,背起自做的小木头枪,装模作样地唤上猎狗赶着树林里的松鼠跑,不多一会儿就不见了松鼠的踪影。于是,干脆砍一根竹竿跟着雪地里寻食的鸟儿一路追打,菜叶子被打得满天飞,最后收获也不大。最有趣也是收获最大的就是支箩筐捉麻雀,有时掌握好了拉线的时机,一下子就可以捉上几十只,拔毛、剖腹又够我们忙活一阵子了。母亲又会像往常一样拿着竹条,面带着微笑地跟着我们撵,不时地骂着:“就知道摘菜叶子包鸟儿肉烧来吃,一大块菜地都被你们摆平了”。
哈哈哈哈……
如今的我,总是忙碌于工作、学习;忙碌于生活,却失去了所有的开心。都市的繁华带不走我的思绪,工作的压力赶不去游走乡间的童年时光;生活的忙碌也无法填补我对童年的记忆。每当孤独的时候,身居闹市之中,也总会回忆起乡间里那些童年往事!因为它有着我童年的开心,有着童年的快乐,有着我的所有。
把路修到家门口
初次到任,寻找帮扶突破口
近年来,党和国家关心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的浪潮此起彼伏,日,我也被派到民建镇光明
担任第一书记。
初到的第一天,就见社区文书把全社区4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召集到社区面对面商议产业发展事宜。我才第一天到,对基本情况都还没来得及了解,就被眼前的景象吸引了。我想:我不是来加入扶贫的队伍吗,我问了文书是在做什么事。文书把我向贫困群众作了介绍,让大家认识一下我这个初咋到来的第一书记。同时给我讲,此次通知贫困户来,是商议落实农业局拟扶持的每户6000产业发展资金,用来支持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猪、鸡、牛、羊等农产业。
“你能发展什么?打算发展多大的规模?”
“我可以发展养猪,计划20头。”;“我可以发展养鸡200只。”
“养殖的场地是新建还是改建?面积有多大?”
“我的养鸡场已破损,准备整修,是改建,面积约200平米。”;“我准备养猪,准备扩建,面积约50平米。”
整个场面热火朝天,文书和贫困户热烈的商议着,一户一户地商议好后并与大家签下了协议书。我当场也意识到,这就是农村工作的实景,就立刻融入到他们的商议活动中,与贫困户认真地交流和讨论。
文书说,这只是大家的口头商议,一方面要到各家各户去了解贫困户口头说的是否与实际相符,另一方面还要把大家的申请交镇上审批,最终才能确定各户到底怎么干。
第二天,第三天,我与文书一同到有养殖可能的十几户贫困户家中去了解,发现很多农户因家住城郊,没有条件搞养殖,或者不能扩展等。我们把调查结果和农户的申请一并交给到了镇上。镇上通过上报和检查,最终确定仅两户完全符合条件养殖。
那么其余的贫困户如何增收脱贫呢?我通过了解,不能发展养殖的贫困户可以通过政策兜底、就来扶贫、外出务工、增加公益性岗位等来增收脱贫。而这些,在村上干部的领导下,由文书牵头,各项都在认真地落实中。
那么,我来这里当第一书记,到底能做些什么呢?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
这几天,我通过与文书到各组去入户的过程中,我发现,光明社区的通组路还没修完,半坡上的农户,尽管住了几十年,但还是有很多连户路仍然是泥土路。因此我想,能不能争取一个项目,为光明社区的农户硬化连户路?。
于是,我向各组长收集连户路的情况,准备向单位汇报。
深入考察,确定项目跟着走
有了帮扶设想后,我首先请各组长对自己所在辖区进行摸排,了解各组路面基本情况。
各组报来了摸排的基本情况,我与社区干部进行搓商,决定先对4组、6组进行重点考察。
7月25日,我深入光明社区4组、6组与组长一同考察他们申报的联户路情况。4组约米的较多并基本具备了路基,1.2米的多数路基仅一半宽,需加宽,经与组长协商,组长同意动员农户自己加宽路基并自己入户二次搬运。6组约米较多,组长经与农户协商,农户自己可以加宽路基,但缺劳力,入户自己二次搬运不太可能。我又到镇上领导汇报,镇领导建议实施7组约200米通组路,4、6组的联户路,标准是1.5米和1.2米,先找公司测量预算,然后由镇上出手续到财政财评,财评后即可实施。同时,镇领导还建议如果有农户要想加宽的,可自行与施工方协商出点资加宽。我还认为要请村上干部帮助,是否请几组的组长及村民进行协商,关于路基及二次搬运的落实。
经与社区干部和组干部联系实际多次搓商,决定在4、7组实施连户路项目。
于是,我把这一方案向单位领导汇报,得到了单位领导认可,并确定了光明社区连户路项目。
连户路项目确定后,由社区提议了设计单位。我与村组干部及勘测设计方对光明社区4组连户路和7组便民路进行了测量:4组测得连户1200余米(1.5米宽的约1000米,1.2米宽的给200米);7组测得便民路200米(3米宽的99米,3.5米宽的101米),1.2米的18米。原计划4组另一条路还有约200米及7组另一条路有几百米,因4组第一条路多出200多米并且1.5米的居多、7组便民路资本增加,故本次原计划4组另一条路还有约200米及7组另一条路有几百米及6组约200米暂不实施。
之后跟踪设计、预算和财评,等待确定施工方及相关手续工作。
实施项目,把路修到家门口
收到财评通知书后,县委农工办召开相关部门和人员召开工程确标会,按照马脱贫办发发[2016]22号文件精神,在“交通建设工程协作库”中确定“四川众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为施工单位,工程随即开工。
为保证工程质量,我至少隔天要奔赴一趟工地,检查砂石质量,用尺子量一量宽度等,帮助处理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事例一:“杨书记,农户叫我把砂石运走,叫我们不给他铺路了,怎么办呀?”施工人员给我打电话说。我立即奔赴现场了解情况。原来是有两户农户的老人当初说硬化1.2米就可以了,但是其子女不知道老人与我们的约定,就把路面加宽成了1.5米,听说加宽的0.3米要自己补点费用,就不愿意了,在砂石都已送到位的前提下竟然叫施工方把砂石拖走,不让施工方施工。我通过与两户老人沟通,又与其子女反复说明当初的约定和项目的不可更改性,在老人的支持下最终达成一致而顺利施工。
事例二:“这家农户称如果伤到他的菜,就要赔偿30元一棵的费用。杨书记,是不是不给他施工了?”施工人员打电话说。我又立即赶到这家农户了解情况。通过与农户交流,得知这家是因为对原通组路的实施有意见。其在通组路实施前曾向该组组长要求在其院坝前加宽成倒车坝,但因是在路面设计出来后才提出的,施工方没有满足其要求,他以为连户路也是前面的项目,也就故意刁难施工方。经与其反复讲解项目设计的不可随意更改特点和前后施工方的不同点等后,该项农户终于消除怒气,立即自行清除了蔬菜,让工程人员完成了这段路的施工。
“现在的政策真是太好了,把路都免费修到家门口了!”“杨书记,感谢你了!”有百姓说出了肺腑之言。整个项目于11月7日签合同至12月11日验收,把连户路修到了30户农户100余人的家门口。工程进展迅速,质量好,受到群众的高度评价。这30户从此告别了几百年来踏泥巴进出门的历史。
流金岁月之豆腐的故事
我这个人于饮食无大挑剔,基本属于什么都吃一类。而有两样特别钟爱:一是肥猪肉,这恐怕属于典型有碍健康的食品。但猪不会只长瘦肉,有瘦肉便有肥肉。既然大家都爱吃瘦的,我只好发扬风格吃肥的了。这吃来吃去,便吃成爱好。只是这几年不敢多吃了,一顿几片而已。对瘦肉依然不感冒,除非别无所吃,我一般不会伸筷子。二是豆腐,这应该是健康食品了,但老实说,我喜爱豆腐却跟考虑健康因素无关,我只是觉得好吃。豆腐有许多烹食方法,我对那些复杂性、高档化的统统不感兴趣,我的观点是越简单越原味,越原味越好吃。我想这源于我本身贱命一条有关。清水煮大块豆腐,再兑一碗调料,有辣椒、姜、蒜和味精,便叫人食欲大振。尤以火锅煮豆腐为佳,雪白鲜嫩的豆腐在热腾腾火辣辣的红油锅中滚上一阵子,再蘸以油碟作料,那味道便是满汉全席也逊色三分。
前不久翻旧文,刚好也有一篇写豆腐的。细细读来,似乎于冥冥中有一种特殊的亲切。当年的豆腐是苦涩的,但那种简单而充实的生活味却绝非现在所能重找。是不是还是我上面对豆腐的感受:越简单越原味,越原味越美味?谨将旧文抄录如下,不知那些熟悉我的朋友和未曾谋面的朋友能否多少体会到我心内的感受?
那一年,父母在贵州遵义“五七”干校劳动改造,春节也就在那里革命化了,我和在同一个公社插队的哥哥便没有回家,留在乡下过年。
尽管国家给知青配了一点过年肉,但若因此要过一个说得过去的年,还远远谈不上。虽然我们平时对清贫的日子早已视之为自然,但一年一度的过年,我们还是不想亏待自己。初三这天,我们决定推豆腐吃。
在今天,吃豆腐早已不是什么特别值得令人高兴的事了,但在那时,豆腐并不是什么日子都可以吃的。在社员家,除了过年过节,它仅仅出现在请客时的饭桌上,而且一定是相当重要的主菜。而在知青户,则是足以叫人兴高采烈的伙食改善。当然,有知青“窜队”来时,我们也常常用它来助兴。豆腐尽管无法同肉相提并论,但它毕竟不同于我们平时生活中的青菜咸菜,因此,我们戏谑之为“和尚肉”,表示虽说是素菜,也算是打牙祭了。
既然是打牙祭,那就不是一点点能够过瘾的。通常是如果三、五个人吃,我们就要舀半升多甚至一升黄豆,痛痛快快奢侈一回。升是农村里用来量粮食的容器,这种上大下小呈倒梯形的木制容器,大约可以盛六斤粮食。这么多黄豆,当然可以推不少的豆腐,煮出来,那是有一大锅的。知青户里,家常器具极为简陋,没有大的汤钵来盛,我们就用洗脸盆来装。偏这洗脸盆又常常兼有洗脚的功能,于是乎就有这样的笑话风行一时:说是某某知青户里煮了一大锅豆腐,已经香味扑鼻,使人垂涎了,偏这脸盆里正在磨磨蹭蹭洗一双臭脚,于是乎等得心急火燎的同伴忍无可忍,大喝一声:快点洗,要起锅了!这虽说有点黑色幽默的味道,但我以为这距真实反映知青生活实在相去不远。
推豆腐首先要磨皮,浸泡,然后推碾成浆,过滤。这些虽然麻烦,但毕竟是一看就会的活路,可以称之为简单劳动,因此不必麻烦社员代劳。那过经过脉的技术是点豆腐,这就不是我们做得好的了。好在有不少的社员大娘愿意帮我们完成这道工序,因此,我们乐得袖手做壁上观,坐享其成。
点豆腐通常可以用石膏,但我们那里更常用的是卤水,我对这卤水也印象特别深刻,毫无疑问这是从电影
白毛女》中得来的,那杨白劳被黄世仁逼得走投无路而一气喝下一罐,留下悲悲切切的喜儿投黄泉而去。虽说后来的样板戏改成了杨白劳同黄世仁抗争而死,显出了劳动人民不屈不挠的凛然大义,但我仍然忘不了电影中杨白劳喝卤水而死的悲惨情形。对生活在城市里的我来说,这卤水简直就是毒药的代名词。及至下了乡,才知道这卤水并非只能毒死杨白劳,它也还有化豆浆为豆腐的鬼斧神功。也因此,我的家里也如社员家一样,用一个小瓦罐常常储备了一些卤水。只是,那怕我情绪最低落的时候,也没有想到过要把它一气喝下去。毕竟,是新社会了么。
家里有卤水,要在往日,请一个大娘来,余下的事我们就不必操心了。但在今天,我们并不想麻烦那些热心肠的大娘。过年过节的,总觉得有些不大好意思。再说,见社员点豆腐也不是头一回了,也不过那么一回事,它还能复杂得过我们曾学过的物理化学么?虽说这点豆腐本质上其实也就是化学。
我们卷袖扎衣地干了起来。很快,一大桶豆浆便倒进了锅里。点火燃灶,炉火同着我们的希望一起欢快地跳跃起来了。
当豆浆开锅后,熄掉灶火,这时便可以点豆腐了。
我们学着社员的样子,用锅铲盛了一点卤水,轻轻地匀洒在豆浆上,然后便坐等收获豆腐了。
好一会儿,只见洒了卤水的地方,倒已经见得到浆凝固,水清亮了,但仅仅是面上一层而已,其它地方,仍是糊糊的豆浆。我和哥哥大惑,便讨论开来。首先,我们排除了卤水质量不好的可能,因为这卤水并非头一次使用,再说,这豆浆见卤水处仍在发生着化学变化,这证明它仍是可用的;那么便是方法不对了。我们仔细回忆着以前社员为我们点豆腐的情形,然而平时清清楚楚的,此刻却通糊涂起来了,这也难怪,往日社员为我们做这一工作时,我们是丢心落肠让社员去干,何曾让自己也动过脑筋?再说,这极热心的社员是随请随到,我们从未想过会有自己动手的一天。没办法,我们只好拼命回忆那曾经见过的种种细节。忽然,我想到这点豆腐好象不是一次完成,而是要点好几次。对了,我猛一拍额头,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哥哥也连连称是。于是,我们将那过程又来了一遍。这一次,清亮的地方多了起来,但还远远达不到令人满意的效果。不管怎么说,毕竟有了一些进展,这给我们的鼓舞是很大的。我们再接再厉,继续将那卤水源源不断放进锅里。
不知不觉,一罐卤水便已告罄,但看那锅里,不知为何,仍是糊的地方多,清的地方少。而且,我们记得往日社员操作时,这一锅豆浆似乎也要不了这许多卤水啊!我和哥哥拿着这一锅半清半糊的豆浆一筹莫展。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看来,拿着糊涂装明白是不行了,还是老老实实,不耻下问吧。
我到一户社员家去,说了我们点豆腐的情况。一家老小都不相信这豆腐竟会点不出来。我于是请了这家大娘随我去看个究竟。她到了我家,看看锅里,再看看已经见底的卤水罐,嘴里骂了一句:“砍脑壳的,你们这是糟蹋东西哇!”说着,她拿起锅铲,往锅里轻轻一搅,立时,奇迹出现了,那锅里稠的凝固沉底,清的碧波荡漾,令站在一旁的我们目瞪口呆!痴痴地看着她手里的锅铲,似乎是菩萨手中的神杖。原来,我们欠缺的,就是这一搅啊!我和哥哥于是大惭。
本指望大吃一顿豆腐,心想虽然没有回城,也不枉过了一个好年,谁知由于卤水放得太多,原本应该出许多豆腐,结果只有少得可怜的一点点。这且不说,吃在嘴里,也是一股苦涩味,怎么也摆脱不了杨白劳喝卤水的感觉。
如诗的青春,
早已幻化成一串串
浅浅的足印,
留下的只有淡淡回忆!
回望走过的路,
星星点点,
深一脚,浅一脚,
才发现是那么的不易。
光阴不经意间划过指尖,
流年镌刻了一张皱纹的脸,
一道道沟壑沉淀苍桑,
甚不感叹?
满头青丝霜染鬓白!
静夜,月光下,
把酒问月?
作答人生苦短!
静静地倾听,
来自最真实的内心,
告诉自己,
人生何其难?
上路了,只管风雨兼程,
对酒当歌,独斟酌饮,
走在人生路上,
欣赏的是別样风景,
品味惆怅,
一番滋味萦绕,
望星星北斗,
今夜,月色袅?胧??
走进春阳春山
你是夜的眼
你迷乱着我的眼
在你的狂热里
有谁还能回望流年
尽管我依然满怀膜拜
尊你为夜的眼
远远近近的爆炸声
宣泄的不是节日的狂欢
宋代王安石吟咏的初衷
是久藏于心的野性的迸发
不知名的村落
野性的火柴被点燃
毁灭了三间房
在你夜的眼里
再也看不见
当年除夕守夜的火塘
此刻,以缭乱的心绪
构筑一些散乱的句子
企盼着,在你夜的眼里
读到真正的祥和安宁……
为你,夜听涛声
盛大的节日
是四十年前的电影海报
让我在放学的路上
遥想都市的繁华
如今,四十年后的静夜
那张海报早已逝于风中
放学走过的山路
蜿蜒入梦来,脚踏草鞋
母亲正呼唤回家吃饭
重回那年盛大的节日
向晚起舞,灯影灿烂
你却在江畔
放任对岸歌者的狂欢
那年盛大节日里写的那些话
不是为了多情的你
只是想以徐志摩的姿态
在春歌里点燃雪茄……
“雨水”春阳
欢欣源于你的盛开
更是你穿越时空的笑颜
笑造化多情
无常也在诗意间
天蓝看风筝
风在窗前总无言
不问天空有多远
线在我手上
春阳的温暖
给我一片空灵世界
遥想当年,白露为霜
系于千年悠悠
梦里,拥抱着父亲
过完春阳“雨水”的今夜
梦故乡,当年母校
依旧当年的模样
通风的瓦房教室
姐姐点亮了灯
同学们端坐
风吹疼语言,我不觉泪流满面
多年以后,姐姐却说
不该用发生在南国的故事
尤其是在那个夜晚
那个夜晚,还有父亲朝我走来
父亲,明朝我将离开
此后,想你当在千里之外
那个夜晚,我拥抱着父亲
让他相信我的内心充满了爱
待田野流金,母亲微笑
我一定回来
梦里,拥抱着父亲
漂流四方,只为你心里的星辰
孩子,你没有错
梦醒,父亲的话融入泪飘零……
我的春阳青山
春阳,青山
还有暖暖的风
一些美好诞生于正月初五
只是在合影的时候
我的身边没有你
林间传来鸟鸣
听不出对我抱憾的同情
春阳与青山
正月初六,我从梦中醒来
没有听见往年那样的爆竹声
可以在祥和宁静里想你
和正月初五阳光下的风
一路向上到山顶
春阳青山在风里强调着关键词
玉皇庙,关公刀
上寨子,建板沟……
眺望远方,白云正悠悠
我的故国,林中旧屋
让我在阶前斧头兰的花影里
萌发于久远年代的繁华
下山以后,我坚信
凡尘歌如花
不会把你找不见
只是乡愁太无情
定会融进旅程走向天涯
我在这里等你
我在这里等你,
等你在油菜花盛开的二月,
追一只蜜蜂,
寻三五蝴蝶,
等待和你徜徉在这红旗①油菜花的原野。
我在这里等你,
等你的翩然而至,
把一盏清茶,
品一杯花蜜,
等待与你醉卧在这花香四溢的画卷里。
我在这里等你,
痴痴的等你,
等你为我拈花为诗,
等待你拥我入怀。
追着花瓣的音韵,
透过漫漫油菜花海,
你也在把我寻找。
沐浴着灿烂的阳光,
缠绵在油菜花盛开的村庄,
一起迎接每一季的花谢花开。
相守在这里,
三生三世千亩花海。
红旗花海,
我魂牵梦萦的情人,
难舍的伊甸园。
千里冰封,
万年雪飘,
黄纱遍地闯天涯。
你那迷情地一瞥,
我千年的泪,
为你而流,
每一次心跳,
每一刻睁眼,
无不在想你念你,
对面的你可懂。
半卷红尘,
你金甲戎装,
冷艳若寒冰,
奈何黄裳凌乱,
太深太深,
的确是冰,
千年尘封的冰。
枉我三生的烟火,
也融不了你的一角。
为何有这般痴情的我,
每一次的心跳在想你,
每一刻的睁眼在念你。
对面的你可懂。
油菜花之恋
是玉帝簇新的黄袍
不小心飘落人间
还是仙女们的金色裙裾
那辉煌纯粹的色彩
连再高明的语言家也木然失语
仿佛一夜间
长成风姿绰约的女子
你的一颦一笑
和那一低头的温柔呀
已让我怦然心动
无法拒绝你万头攒动的舞姿
无法拒绝你的无风而动
更无法拒绝你花海的拥抱
紫色蚕豆花
扑闪着多情的明眸
在做着甜蜜的童话般的梦
你是我的前世今生
你年年绽放的季节
便是大地最盛大的婚礼
我的蜜月我的新婚期
感谢你金灿灿的笑靥
驱散我春天的悒郁
绚烂吧,绚烂
就让年轻的生命尽情绚烂
然后从容的走向成熟,走向饱满
迎接绿色的分娩期
在如此磅礴的春天
在流金的芬芳与花海
酣然地入梦
在梦中与你永远携手奔跑
①红旗:马边民建镇红旗村
真想去看看你
真想去看看你
突然出现在你的面前
看到你吃惊的样子
体会拥抱的感觉
其实你不知道
不知道我此时的想法
真想去看看你
和你面对面而坐
听你诉说忧伤与快乐
体会真情的存在
这点你不知道
不知道我此时有多牵挂
真想去看看你
手牵着手走在幻想的小路
听你和我说些知心话
体会人生的浪漫
这点你不知道
不知道我期盼了很久
真想去看看你
看看你生活的环境
感受你生活的不易
体会你的心境为何如此的不一般
这点你不知道
不知道我想走近你
来这里帮你解决烦忧
真想去看看你
和你共进晚餐
体会和你在一起的幸福
让你感觉不再孤独
这点你不知道
因为我从未对你说起!
(外四首)
虽然错过了季节
也总算来了
就算你不来
我也从不曾离开
山路崎岖如肠
条条都连着心脏
无论在哪里
故乡都是梦里
最晶莹的那一瓣
白雪覆盖的童年
寒冷的冬季
也是母亲最温暖的手臂
你来了就好
至少你还没忘记
无论生活怎样苦涩
您都会把童年的老街
变成一颗糖
只要牵着您的衣襟
您到哪我就会甜到哪
您穿上所有补丁
为我披上崭新的衣裳
仿佛翅膀渐渐飞翔
慈母手中线啊
我飞到哪您就会牵到哪
唯有风雪未改
梦中仍听见
风过时草的摇摆
窗外日上几杆
先生梦彻平生
可曾梦见了五丈原
更加焦渴茫然
你三尺世界
运筹帷幄呼啸天下
鞠躬尽瘁于一匹战马
我静默人生
或许只是错过了一趟公交
庙堂逐级而高
多少人烽烟逐鹿
不过如你草堂春日一场梦
我的梦不远
越河就是文轩
店主说新书到了
消失在天边的足迹
夕阳下的影子
风干了泪滴
守候芬芳的土地
您举起岁月的杯盏
我飘摇在哪里
被一朵梅花惊醒
滑落脸庞的
分明是南坡上
野棉花秋风里摇曳
花瓣上流过的秋雨
也许仅仅隔着
一场梦的清浅
山际的红杜鹃
却隔着季节
隔着一个遥远的童年
如一场初恋
一枚贴满乡愁的邮票
在通往春天地路上
怀念那片土地
以及土地里埋藏着的
另一个世界
(外一首)
能原谅别人的事
思念替它活着
不能原谅自己的事
却为自己挖坟墓
岁月催人老
窗外,已春暖花开
还在舌头上掂量生活
酒一样伤人的
一生与酒打交道
从未看过它的骨头
许多有骨头的人
喝着、喝着就丢了骨头
与酒称兄道弟
未知它有没有朋友
喝着、喝着就成了敌人
一生解不开
酒一样的事物
无意之中被击伤
我不是诗人
但我的心中装着许多诗句
通过眼睛,通过心灵
通过思考,通过感悟
我有着太多的诗情
但总难以用诗句来表达
只是内心有着
那么一丝丝的隐隐的感慨
江海横流,英雄本色
却无法写出内心的思索
中国人有中国人的语言
外国人也许有同样的表达
但是却用的是不同的语言
表达的却是同一种精神
在这美丽而复杂的世界
表达一种理念
表达一种思想
却要用不同的形式
我觉得,只要能够反映
事情的本源
那就是正确的,为什么要讲究方式
方式只是形式而已
反映的内容却是永恒的
在这个谋生的时代
只要能够完成本身的任务
那就是顺利的事情
存在决定意识
意识反作用于存在
那是世界永恒的定律
背影(外二首)
摇曳在珠帘垂落的梦里
气息在靠近
就在心里栖息
缠绵在落日昏黄的田地
爱情在枯朽
就在原地放手
放逐在白帆秋水的边际
清风在耳语
就在远方拂袖
我想像诗人一样
我所感像诗人一样
狂风加速花期
骤雨洗涤密林
深情仍威仪
我所见像诗人一样
扁舟朝着浅滩前行
枯藤向着危崖生长
光芒仍辉煌
我想像诗人一样
沐浴在生活的泥沼
偏偏用热情和善良假装
天地仍宽广
雨珠落在你羽翼那刻起
你闻到了春天的气息
走近,走进,走尽
还是选择归去
向北的迁徙才是重回故里
子弹刺透你胸膛那刻起
你看到了死神的身影
无礼,无理,无俚
还是难逃命运
猎人的目光才是暗淡血腥
在无人诉说的阴暗里
昨夜那场雨
昨夜风雨惊了落红一地,
与一阙词相依为命,
有些事便在心头搁浅,
而此刻,心中的风雨更盛。
只是我故作沉稳,
敕令它们退后十里,安营待命。
提起笔,只为了放下。
写出来,只因为我已放下。
那些在生命之中往来的人影叠留,
我会用心收好,并感恩光明赐予我这份来之不易的薄缘。
孤单的日子,总有牵念之人与我侃谈,
并在岁月的青石上时不时聚一聚,聊一聊,
不知不觉中便成了最长情的陪伴。
人生如此这般,
已是莫大的幸福。
忆旧官帽舟
(外三首)
仁马彝汉杜拉钟,深情厚意闯关东;
黄桷溪下话春风,滔滔江水溯旧踪。
看遍万山红彤彤,半百山河不得空;
彝家新村山间耸,美丽彝乡风情浓。
国庆中秋抒怀
月圆共和许国酬,加四豆蔻竞风流。
三五星斗飞驰失,半百春秋山寨游。
千里彝乡风景秀,战斗边陲脱贫沟。
少年初心志不休,谱写壮丽不停留。
人间四月亦芳菲,大风顶上看紫薇;
红衣使者白衫客,孟获拉达来相会。
炮台山上红岩亭,鸟瞰边城觅风味;
漂亮阿米锅庄舞,眼眸清澈情相随。
凉风山庄白云飞,荞坝古镇青山蕤;
吊脚楼前寻古韵,石板街道石缸水。
诸葛孔明七擒纵,干戈玉帛十丈内;
对酒弈棋之乐乎,醉翁亭记总不醉。
狗年新春颂彝乡
千户彝寨雪山漂,新春送暖温泉流。
感谢党恩添动力,乡村振兴江碧透。
河口灵秀世无双,永乐光辉舒广袖。
烟雨高峰情深浓,民俗旅游富流油。
(新编山歌)
不唱山歌心不宽,一唱山歌乐开怀。
山农身边多好亊,听我慢慢唱出来。
正月山歌才起头,改革开放有根由。
特色中国走新路,好似長江水奔流。
二月喜鹊叫喳喳,承包政策到农家。
有劲就往山上使,自由自在种莊稼。
三月山野开百花,免税减赋乐开花。
种糧还有倒补贴,天災兽害有国家。
四月惠民进农家,饮水通路农网改。
新建住房有补贴,民生工程一叭啦。
五月青壮去打工,学艺赈钱开眼见。
天南地北去闯荡,心中梦想定实现。
六月太阳热难当,晒得蛀虫无处藏。
打黑除恶人心快,太平景象到家乡。
七月秋风飘果香,扶贫解困摆战场。
帮扶贫困帮自立,团结一致奔小康。
八月桂花满山香,到处新建小农庄。
农村城市一个样,山村宜居好地方。
九月深秋山换妆,三联网络遍山乡。
思亲连忙打电话,开啟视频叙家常。
十月还有小阳春,医保深入农民心。
医病政府大补贴,害病致贫断了根。
冬月一年快到头。农民社保有盼头。
农民也有退休日,老来生活不用愁。
腊月一过又一年,新的征程只等闲。
新的思想指引路,小康生活在眼前。
好事太多唱不交,芝麻开花节节高。
山农跨进新時代,好戏连台喜眉稍。
(节选五)
(接上期)汪京说:“城墙是防御敌人的,我们修得这么结实,防御谁?夷汉关系不是用武力融洽的,而是用心、用感情。这道城墙是夷汉百姓之间的鸿沟,是不信任的标志。保卫一个城池,不是单靠城墙工事,主要还是靠人。不尊重各弱小民族,胆小怕死者,城墙再厚也形同虚设。”
汪道昆纠正道:“城墙是一个城的标志,不仅是为了防御。就像一个官,要有像模像样的官袍。”
汪京点头,自我安慰一阵,带着汪道昆又去了孔庙,孔子的像已经塑好,学宫的教室、寝室、操场已经完工打扫得干干净净。汪道昆这次真的大为感动,汪京在这么贫穷的地方苦心办学,完全不是为了自己。他对学校非常感兴趣,问:“先生几个,从哪里来?”
汪京回答:“我们四处在聘请,看学生多少再定员先生。”
李廷祯补充说:“我们已贴出招生告示,下月开始报名。”
很多百姓围着汪道昆反映汪京的问题,汪道昆听着这哪里是反映,完全是在歌颂汪京。他挥手对百姓们说:“你们放心,汪京汪大人不会有事,他会一直带领你们把这里建设好。”
汪京他们转到厅署,很小一个院落,不如孔庙的规模。汪道昆指着问汪京:“就这么大个地方?”
汪京回答:“厅署再大再豪华有啥用,我不是来享福的嘛。”
一行人转回源兴客栈吃午饭,汪道昆说:“公事就办完了哟,一会儿你们别跟着我,我自己去走走。”
下午汪道昆就让李志欣带路,在马边城到处闲走,到处听到百姓们歌颂赞美汪京的声音,他很得意,就像这些赞美是歌颂他的。
每到坎坷处,李志欣就去搀扶汪道昆:“爷爷,您老慢点。”
汪道昆笑道:“我还没老得走不动路呢。小子,你爹去汪京家提亲没?”
李志欣低头小声回答:“没有。”
汪道昆“咦”了一声,问:“为什么不去呢?”
李志欣不好意思地坦白道:“原来去过,他们不同意。”
汪道昆鼓励道:“这次不一样了,你赶紧叫你爹晚上去,我晚上也去汪京家等你爹。”
李志欣高兴得手舞足蹈,说:“爷爷真好!”
晚上李廷祯提着礼品来汪京家提亲,汪京及夫人做好了心理准备,汪道昆也在,汪京说:“既然恩师都准了,我还有啥说的。”
汪道昆一听:“咦,好像是我强逼的哟。”
夫人辩解道:“有您老做主,我们更放心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8年3月香港珠宝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