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患家有抑郁症患者怎么办??

这些明星走出抑郁症 他们说这不是一种见不得人的病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演员、歌手乔任梁近日疑因抑郁症意外死亡的消息引起广泛关注。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目前全球至少有3.5亿名抑郁症患者,国内估算约有9000万,娱乐明星长期生活在高压状态中,更是抑郁症高发人群。演员张国荣、歌手陈琳、演员贾宏声、韩国演员李恩珠、好莱坞影星希斯o莱杰、罗宾o威廉姆斯等都因抑郁而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张惠妹、张家辉、小甜甜布兰妮、妮可o基德曼、“憨豆先生”等也都有过痛苦的抑郁经历,最终成功克服病症,走出阴霾。
演员、歌手乔任梁近日疑因抑郁症意外死亡的消息引起广泛关注。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目前全球至少有3.5亿名抑郁症患者,国内估算约有9000万,娱乐明星长期生活在高压状态中,更是抑郁症高发人群。演员张国荣、歌手陈琳、演员贾宏声、韩国演员李恩珠、好莱坞影星希斯&莱杰、罗宾&威廉姆斯等都因抑郁而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张惠妹、张家辉、小甜甜布兰妮、妮可&基德曼、&憨豆先生&等也都有过痛苦的抑郁经历,最终成功克服病症,走出阴霾。如何摆脱抑郁,值得我们每个人关注。重视病情配合治疗 崔永元不再抑郁崔永元9月17日,曾经也是一名抑郁症患者的崔永元连续更新微博,并结合自己的经验,告诫患者朋友,重视病情好好配合医生治疗,这不是一种见不得人的病。崔永元说:&总有人诗意盎然地说:抑郁症就是一次心灵感冒。其实,得病就是得病,哪有那么浪漫。治疗抑郁症和治疗其他病无异:一是承认有病,二是寻个好大夫,三是配合治疗,四是防止复发。我个人的经验是,有关抑郁症的一些常识公众知道太少,合格的医生也严重不足。&凭毅力 杨坤成&抗抑郁&形象大使杨坤歌手杨坤凭借沙哑歌喉在歌坛独树一帜,先后发表过多首脍炙人口的好音乐。大概从2005年开始,杨坤患上了抑郁症,最终被诊断为中度抑郁症。因为抑郁症,杨坤受了整整6年的苦,最严重时几乎每天都要靠进口药物来维持。整整两年时间,杨坤突然从公众面前消失,不能工作,不能唱歌,甚至不能出门面对别人。&抑郁症真的很可怕,总让人感觉胸闷、气短、紧张、思维混乱,经常走神、失眠。&杨坤认为,娱乐圈的人比普通人更容易得抑郁症,因为艺人常常得承受巨大的心理落差,常在辉煌之后独自品尝孤独的滋味。最终,杨坤凭着自己的毅力,最终走了出来。日,杨坤在北京被世界卫生组织授予&抗抑郁&形象大使的称号。不再苛求自己 周华健走出抑郁岁月周华健总是满脸笑容的周华健,曾经有过三四年的抑郁岁月。大概是2000年前后,已经年过四十的周华健体能突然变得很差,一大堆天灾人祸更严重影响了他创作的心情。那段艰难的岁月,周华健曾经一度不敢出门,身边的工作人员和一些好友觉察到,就约他吃饭,像成龙、李宗盛等。&我没有去看医生,也没有去吃药,就是一路在研磨。当时我就有一个信念,我的心力跟我的智力可以解决的。&通过思索和调整,周华健逐渐看清楚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慢慢的我不再为凑齐十首歌去写歌,不再去抢排行榜的前几名,我不会去问唱片的销售怎么样&&我开始真正享受在台上唱歌,以前从来就没享受过。&住院吃药和家人照顾 &魏和尚&张桐康复张桐&80后&小生张桐透露自己曾患&重度抑郁症&的事实,并有过两次自杀举动。在住院、吃药、心理医生开导等一系列精神治疗以及家人寸步不离的照顾下,张桐的病情开始好转。长期服用含有激素的抗抑郁症类药物,让他在短期内突然变成了一个让众人跌破眼镜的&大胖子&。因为生病变胖的缘故,他失去了很多次拍戏的机会,也错失了很多好剧本,甚至推掉已经签约的电视剧。为此,心理康复后的张桐一直在努力减肥。现在的张桐,拍戏之余,每天坚持运动、健身,努力节食减肥。张桐表示:&自己一定努力减肥,争取尽快恢复到那个让观众们熟悉的健康、阳光的张桐。&文字、绘画和公益成郑秀文抗病良药郑秀文在新书《值得》里,郑秀文讲述了自己&忧郁&的&非常时期&。郑秀文透露,早在拍摄《长恨歌》之前内心已有&无力感&和恐惧。拍完《长恨歌》后郑秀文放了长假,其间传言四起。她坦言面对各种不怀好意的报道时受到很大压力,只能选择不说。两年间,她仅仅通过某周刊的一个小专栏与外界交流。除了文字外,绘画也是她的一剂良药。其间,郑秀文游历了许多国家,并去各地参与公益援助,包括老挝、蒙古和埃塞俄比亚等,她将经历和感受都记录了下来,最终走出了抑郁。郑秀文说,&当你越过苦难,当你回望,你往往会在当中找到那口非常值得的甘甜。在这场试炼里,我所得到的,远比所受的痛苦更值得记住;对于苦难,我有种崭新的体会。&而经历的那场忧郁,让她觉得更是&值得&。什么是抑郁症?有不少人把抑郁症归结于性格或心理上出现了问题,以为只有性格内向的人才会患上抑郁症。事实上,抑郁症并不是单纯的心理问题,开朗的人也会得抑郁症。它与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神经递质的功能紊乱有关,导致大脑总是会传递到一些不愉快的信息,不良事件只不过是诱因。抑郁情绪和抑郁症也不相同。抑郁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类综合症,它不仅包含沮丧悲伤,还有丧失兴趣、疲倦、焦虑、厌食或暴食、失眠或嗜睡等因素。抑郁症的表现症状●心境低落:主要表现为情感低落,抑郁悲观。在心境低落的基础上,患者会出现自我评价降低,产生无用感、无望感、无助感和无价值感,常伴有自责自罪。●思维迟缓:患者思维联想速度缓慢,反应迟钝,思路闭塞,临床上可见主动言语减少,语速明显减慢,声音低沉,对答困难,严重者交流无法顺利进行。●意志活动减退:患者意志活动呈显著持久的抑制。临床表现行为缓慢,生活被动、疏懒,不想做事,不愿和周围人接触交往。严重时连吃、喝等生理需要和个人卫生都不顾,蓬头垢面、不修边幅。●认知功能损害:研究认为,抑郁症患者存在认知功能损害。主要表现为近事记忆力下降、注意力障碍、反应时间延长。●躯体症状:主要有睡眠障碍、乏力、食欲减退、体重下降、便秘、身体任何部位的疼痛、闭经等。躯体不适的体诉可涉及各脏器,如恶心、呕吐、心慌、胸闷、出汗等。抑郁症&肆虐&全球 我国9成抑郁症患者没有治疗抑郁症绝不仅仅局限于某个群体、某个国家,而是覆盖全球&&全球约有3.5亿抑郁症患者。尽管与遗传有关,抑郁症也称得上是一种&时代病&,与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压力密切相关。不少人认为精神疾病是意志力薄弱的体现,抑郁症也因此蒙上&耻辱&之名。事实上,抑郁症并非罪过,它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抑郁症是不是真的治不好?当然不是。对待抑郁症,应该像对待感冒或其他疾病一样,坦然、主动地寻求医生的帮助。只要积极进行药物治疗和心理调整,绝大多数患者就能走出抑郁的阴影。如何治疗抑郁症?最重要的,不要放弃自己。●轻度抑郁症:及时治疗可以不用服药物,心理治疗或自我调整;●中度抑郁症:适当药物治疗加之心理调整;●重度抑郁症:必须用药,仅心理治疗没用。患者:看医生,接受正规治疗;对抑郁症加深科学的认识;加强体育锻炼。家人和朋友:关心理解和支持,充分的关注和沟通。自测你是否有抑郁倾向以下是美国权威抑郁自评量表,选择符合自己的程度――偶尔、少有、常有和持续。需注意,自评量表用于评价一下自己的心情,提醒自己注意心理健康是可以的。抑郁症的诊断应当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在亲自与病人进行交谈后得出。请根据最近一周的感觉,做下面20道题,选择符合自己的程度――偶尔、少有、常有和持续。1.感到情绪沮丧2.早晨心情最好3.要哭或想哭4.夜间睡眠不好5.吃饭像平时一样多6.性功能正常7.感觉体重减轻8.为便秘感到烦恼9.心跳比平时快10.无故感到疲劳11.头脑像往常一样清楚12.做事像平时一样不觉得困难13.坐卧不安,难以保持平静14.对未来满怀希望15.比平时更容易激怒16.觉得决定什么事很容易17.感到自己有用和不可缺少18.生活很有意义19.假若我死了别人会过得更好20.仍旧喜爱自己平时喜爱的东西1、3、4、7、8、9、10、13、15、19、20题,选&偶尔&记1分,&少有&记2分,&常有&记3分,&持续&记4分。2、5、6、11、12、14、16、17、18题,选&偶尔&记4分,&少有&记3分,&常有&记2分,&持续&记1分。抑郁严重度=各条目累计分/80测试结果:得分0.5以下者为无抑郁;0.5―0.59为轻微至轻度抑郁;0.6―0.69为中至重度抑郁;0.7以上为重度抑郁。防治抑郁症的12个处方●有氧运动:有氧运动是最好的防治抑郁症的手段。跟朋友一起走走路、散散步、游游泳、打打球,都很好。●保持平衡: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保持平衡很重要。凡事别太较真。●要感恩:保持一个积极向上的态度,有一颗感恩的心。●别逼自己:不要急于在短时间内做出重大决定,别太逼自己。●不要负能量:及时调整和管理自己的压力,负能量的压力可能会导致或加重抑郁症。●少吃垃圾食物:饮食健康和心理健康息息相关,垃圾食物会带来垃圾心情。比如高油、高糖、高盐的食物。●吃点粗粮:医生建议有轻度抑郁的人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像粗粮、鱼等。食疗大概是人们最容易接受的方法了。●远离&三毒&:少喝酒(如果已经患抑郁症了,坚决戒酒),不吸烟,不吸毒。●睡好觉:充足的睡眠是保持好心情的重要武器。●多倾诉:多跟家人、朋友联系、聊天,别把事情都憋在心里,要相信没有过不去的坎儿。●多参与:参加一个自己感兴趣的社团和组织,远离孤独;如果曾经封闭和孤独,一定要重新和亲友及社团恢复联系。●药物治疗:如果已确诊抑郁症,要听医生的话,该吃药吃药,一鼓作气治愈为止。有些中重度的抑郁症,仅靠调节情绪是无法痊愈的。综合中国网、光明网、北京青年报、生命时报
[责任编辑:谌晨]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播放数:1133929
播放数:4135875
播放数:2845975
播放数:535774得了抑郁症是不是说明这个人心眼小、没有宽容心、心胸狭窄?
虽然抑郁症已不是一个陌生的“疾病”,但在认识上,很多人存在一定的偏见。有些人认为,抑郁症就是“心眼小、心胸狭窄&&&&&&”造成的,并且,这往往是抑郁症的家属经常在说的。这实在是一种狭义的认识,我们如何去界定这种“心眼小”呢?有很多抑郁症患者生活中,被公认是一个大方、好施的人,为人谦和、替人着想,相反,被认为“心胸狭窄、自私自利&&&&&&”的人,反倒“好好的”,这又如何判定呢?从我们熟知的国内影星张国荣,到美国喜剧影星罗宾&威廉姆斯,生前享誉无数人的敬佩和称赞,我想一个“心眼小”的人,是不可能获得如此美誉的。
“心眼小或是心胸狭窄&&&&&&”,只能是一种牵强的描述。一个人炒股赔了很多钱,可以做到无所谓,但却因一句话雷霆大发、彻夜难眠,类似的情况,一个人毫不在乎别人怎么看、怎么说自己,但却因丢了几十元钱无限自责,同样彻夜难眠。面对歹徒可以镇定果敢的人,但看到老鼠反倒吓得心惊肉跳,这是不是胆小呢?
用“心眼大小&&&&&&”来衡量一个人的心理健康,衡量抑郁症,实在是一种片面。无论是“心眼大小”的人都有他的执着,内心都有敏感、脆弱的角落,所以,人的心理局限不应被看成是一种“心眼小、一种心胸狭窄”。推荐阅读:《淡定是修炼出来的》、《生命的重建》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是不是每个人都有抑郁症呢?_百度知道
是不是每个人都有抑郁症呢?
我有更好的答案
准确地说,是每个人都有抑郁的时候,而抑郁症则是一个持续了较长时间的低迷的心境哟,已经影响到工作学习,要专业心理治疗
采纳率:19%
不算是吧,但是每个人的心理都是或多或少有一定缺陷的,人无完人嘛。如果心理出现问题了一定要好好调节哦,保持一个好的心态!
当然不是。每个人有抑郁的时候,时间长了无法排解就成了“症”了,过去后就没事了。
其他1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63被浏览19,480分享邀请回答46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1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越开朗越容易得抑郁症?!真实情况竟是这样…有5句话请你千万不要说!
当前位置: >
阅读:17178
9月16日,网曝演员乔任梁疑因抑郁症离世,很多人都不敢相信一个阳光、开朗、有才的大男孩怎么会突然离开我们身边,惋惜的同时也让我们看到抑郁症这个潜伏在人间的杀手的可怕,其实它离我们并不远。告诉你真实的抑郁症据腾讯娱乐的统计,不少娱乐圈人曾公开承认患上抑郁症。张国荣、陈宝莲都因重度抑郁跳楼自杀;郑秀文、吴彦祖、张惠妹、张家辉、杨坤、张静初等数十位明星均公开承认曾饱受抑郁症侵扰;而在欧美地区,好莱坞知名影星希斯·莱杰、罗宾·威廉姆斯等都是因为抑郁症选择结束生命,小甜甜布兰妮、妮可·基德曼、凯瑟琳·泽塔·琼斯、Lady Gaga也都有过痛苦的抑郁经历——娱乐圈几乎成了抑郁症的重灾区。下图来自腾讯娱乐·贵圈表1: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因抑郁症自杀的韩国艺人达21名,其中11人在去世时还不满30岁表2: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内地及港台地区因抑郁症自杀的艺人名单表3: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欧美地区因抑郁自杀的艺人名单(国内媒体有所报道)一分钟带你了解抑郁症关于抑郁症的认识误区!!!人们对抑郁症并不陌生,生活里也常常听到有人把“我抑郁了”挂在嘴边,但你真的了解抑郁症吗?你知道抑郁症和高血压、糖尿病一样,都需要规范的药物治疗吗?当你身边的亲友得了抑郁症,你会不会因为误解而好心办坏事,加重他们的心理负担?网上流传的各种抑郁自测量表真的靠谱吗?听听专家怎么说。误解1:抑郁了=抑郁症正解:抑郁是正常情绪 抑郁症是疾病按照现在的医学观点,抑郁、焦虑本是人类正常的情绪,但抑郁发生积累,出现长期(为期两周以上)的严重抑郁时,这种正常情绪就演变成抑郁症,或称之为重性抑郁障碍。抑郁症患者最常见的症状就是情绪低落、兴趣下降、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弱、不愿与外界交往。以女性居多的这个患者群体,普遍会悲观地看待事物。例如正常群体会用“还”来描述,抑郁症患者往往使用的是“只”,比如“只有半小时了”。在广东省精神卫生研究所所长贾福军教授看来,抑郁症有两个核心表现:一是怎么也快乐不起来,情绪低落;二是以前很感兴趣的东西,现在兴趣下降或者丧失。当这两种症状持续两周时,就要警惕抑郁症。日常大家口头说的“抑郁”和“抑郁症”并不一样,抑郁症患者无论在什么活动中都感受不到快乐。误解2:你这么开朗,怎么会得抑郁症,是胡思乱想太多了吧正解:抑郁症会“潜伏” 双相情感障碍自杀率更高抑郁症的治疗难点在于,它会“潜伏”———特别是存在双相情感障碍的人,对外部环境较常人敏感,很容易进入兴奋状态而丝毫不见抑郁,但一有风吹草动,立即陷入绝望情绪。这种时好时坏的状态,会让患者感到自己并没有精神方面的问题,从而不去求医问药。人们对抑郁症的认识提高后,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容易被误诊为单相抑郁发作,就是平常所说的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是指发病以来,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种心境障碍。它和抑郁症虽然都属于心境障碍,但在治疗原则上显著不同。如果按照抑郁症治疗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一是对抗抑郁药物有抵抗而让人感到难治;二是解除抑郁后会导致转向躁狂,发病频率明显加快。发作频率越快,治疗难度越大,患者自杀风险越高。因此,研究普遍认为,双相情感障碍的自杀率高于抑郁症。“很多人会看到抑郁症患者原本非常开朗,认为这个病是胡思乱想出来的,可以自行调控。其实越是开朗的人,越是好发这种疾病。”误解3:纯属性格或心理问题,没必要吃药正解:源于大脑功能异常 需要规范的药物治疗现在依然有很多人认为抑郁症是性格缺陷导致,以为凭借意志就能够战胜疾病,却忽视了精神疾病源于大脑功能异常这个事实。目前研究显示,抑郁症与遗传、体内生化系统的不平衡、大脑的器质性和功能性变化以及其他的躯体疾病都有关系,社会环境、人格心理等只是发病原因之一。大脑的影响首当其冲,在抑郁症患者的大脑中,这种异常就表现在偏向于负性情绪和消极想法的网络活跃,而偏向于快乐情绪和积极想法的网络功能降低,外界的正面刺激已经很难传达到患者的意识层面,就好像一直有一个人在耳边不停重复着让人绝望和自卑的言语。抑郁症其实和高血压、糖尿病一样是种慢性病,需要进行规范的药物治疗。“许多人害怕抗抑郁药物有成瘾性,其实这类药物是不成瘾的,长期服用抗抑郁药物并不是药物依赖。”中山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心理科医生王相兰介绍,只要接受正确治疗,绝大部分抑郁症患者是可以回归正常生活的。网上流传的自测量表靠谱吗?每一次舆论对抑郁症的聚焦,都会形成认知抑郁的热潮,同时引发人们的自测自评热潮,类似的自测量表也能轻易就搜索得到。这些形形色色的自测量表靠谱吗?“如果是核心的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还是有一定的初筛效果的,临床医生可以根据这些自评量表来判断”。抑郁症诊断的核心在于抑郁的严重程度和病程,并且由专业医生根据国际、国内诊疗规范予以诊断,但“自评只是反映填写时的抑郁状况,不能就简单粗暴地认为就是病了。”对于网上流传的自评表,王相兰也认为其有一定参考性,但是主观性很强。“这类问卷一般只是对患者过去一周情况的调查,而抑郁症的诊断往往需要两周以上的时间来观察,所以它们只具有参考价值,但不能盲目相信。”另外,即便市民如实填写了这些表格并测出相应分数,也不要太过在意其中的界定。“对于某种精神疾病的界定,往往要结合情境交流并配合多项检查,缺乏专业指导的盲目自测,只是平添自己的烦恼”。“专业的事还是交给专业人士去做。当然,时时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这是值得肯定的”。请不要对抑郁症患者说这样的话!请不要对抑郁患者说以下这些话:1. 你生活条件挺好的了,你还不满意,还想怎么样?——他们情绪低落,不是因为贪心,而是因为生病。2. 别矫情了,我看你就事多,玻璃心——他们不是性格的问题,而是生理的问题。3. 谁没有不开心的时候,你想开点就好了——这种话就等于对一个断腿的人说,你从今天起每天跑2公里,腿就会好了。4. 一看你就是抗压能力太弱,意志力不够强——其实我们可能不懂,抑郁症患者每天要跟死亡搏斗,需要多大的抗压能力,需要消耗多少意志力,这是典型的站着说话不嫌腰疼。5. 好死不如赖活着,你自杀了对得起父母吗,对得起爱你的人吗——他们是病人,他们不是这么想的,他们会觉得“活着更对不起家人”,对他们来说,活着更难。抑郁症患者最需要的是什么?那些自以为是的开导对他们是没有用的,反而让他们更加有挫败感。他们需要的是关注和陪伴。陪他们去散步,带他们去旅行散心。他们很需要安全感,所以我们一定要给他们最强大的安全感,告诉他们:“不管你发生任何事,我一定会陪在你身边”。不管是不是抑郁症患者,当你关心的人情绪低落的时候,请多陪陪他们,并对他们说一句:“不管你发生任何事,我一定会陪在你身边”同意的请点ZAN!来源:网络综合整理 编辑:N&M 、蔡志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抑郁症患者有什么表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