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学院有权利合同禁止转让的权利学生考研吗?公考和考研冲突吗?

热门关键字:
当前位置:
考生经验:考研和考公务员并不是“非此即彼”
http://www.chinagwy.org &&&&&& 10:54&&&&&&来源: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作为一名先后经历了考研和公考两大当下最火爆的考试的人,看着学弟学妹们为了自己的前程和梦想义无反顾地奔赴考场,我不由得想到了当年的自己。
  是考研选择了我
  我的本科生涯是在一所普普通通的二本师范类大学度过的。师兄师姐毕业后大多都走向了教师岗位——不过并不容易,随着大学扩招,每年毕业的学生越来越多,初高中的教师岗位却趋于饱和,到我读大三时,发现师兄师姐只能在教学水平一般的中学当老师,能在优秀高中任职的,绝对能称之为“奇迹”。
  很快,我也该毕业了。我不安于在小地方、小学校当一名小老师,这意味着我只有两条路可走——考研或者考公务员,完成人生命运的转型。
  当时考研是大势,身边选择考研的同学非常多,有的想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取得一些成绩;有的想从高考失利的阴影中摆脱出来,在考研中证明自己;有的想通过读研推迟就业,为自己赢取更多的择业时间和更高的起薪标准。而考公务员虽然没有日后那么疯狂,但也逐渐热了起来。
  考研还是考公务员?
  我很快选择了前者。并非更偏爱谁,而是考虑哪个更适合现在的我。考研不仅有上述的好处,而且能让我继续过天真任性的学生生活。而考公务员,虽然行业较为特殊,但毕竟还是就业,进入职场了。我了解自己,作为一个本科生我不太合格,没有社会实践经历,没有学生会的工作经历,甚至没有考取过一本像样的证书,我用什么来服务社会、服务人民?遇到棘手的社会问题又该如何处理?我一窍不通。再者,没有师兄师姐考上过公务员,缺乏可参照的范本。在种种不利因素之下,贸然公考是不可取的。
  因此,不是我选择了考研,是考研选择了我——我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命中注定我只能考研。
  5轮面试,进入外交部
  考研和考公务员哪个更苦?我投考研一票。
  我有5个月的备考时间。因为英语不差,所以安排的学习时间不多;我把最薄弱的专业课作为主攻方向,因为参考书目有十几本,我的基础又实在太差,所以必须从最基本的概念开始,一点一点“啃”。5个月来,我每天会学习10个小时以上,坚持每天写英文日记,自习室里,寝室里,过道里都留下了我的身影。期间的辛酸、痛苦、孤独、无助、彷徨,难以用笔墨述之。那仿佛是一个人和全世界的对抗,又好似在拼命弥补从前的过失。
  考试的前一天,下了一场大雪,我忍着寒冷答完了政治,自我感觉良好;下午考的英语是我的强项,一直以来我没太在意对英语的复习。到考试时,脑子却突然一片空白,一个英文单词也看不懂,当时感觉很痛苦,甚至想到了弃考,最终理智战胜了冲动,我先稳定了一下情绪:前面看不懂,就先从后面做,先写作文!之后便一题一题接着往前做,到考试结束时,我答完了所有的题目。尽管如此,出了考场我还是想弃考专业课。第二天我犹豫再三,不断告诉自己做事情要有始有终。如果此时放弃了,我每天花的10个小时努力不就打了水漂么?
  事实证明,坚持是有效的。在我对考研无望,已经浑浑噩噩开始找不喜欢的教师工作的时候,我查到了考研成绩:大大超过所考学校的分数线。就这样,我重新回到了校园,开始了我的读研生活。
  考研的艰辛、从谷底升至顶峰的极大落差感,是考公务员时绝没有的。
  考公务员之路
  研究生毕业前,我考过两次公务员,第一次是省考,在考试中心书店买了一本好厚的国家公务员考试一本通,半学半玩地复习了20天,结果成绩很差没考上。我当时想,省考都考不上怎么能考上国家公务员呢,所以对于11月份的“国考”压根就没准备,直到10月报名的时候,不甘心的我抱着再试一试的态度在最后时刻决定报名,因为我所学的专业比较冷门,能报的只有两个职位,一是中央文献研究室,一是外交部,综合多方因素我报了外交部。
  考试当天,上午考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因为自己没准备,买的书都没怎么看,题答得并不好,居然有20道题没来得及做,我干脆选项全涂成“B”;下午的申论倒是一气呵成,写完把自己都感动了。不过因为上午考得差,所以也没抱希望。不料过年的时候,外交部考录司打电话通知我面试,这真是一个天大的惊喜。我用心准备了一星期面试,经过5天内数轮面试,成功被录用。
  我无意比较研究生考试和公务员考试哪个更困难,毕竟其中有运气因素。而且公务员试题与考研试题很不同,后者偏向纯知识的考查,而公务员行测有些像智力、能力测试,事实上很多招聘单位也是用类似的题目对应届生进行初试,申论则有一套固有的答题模式。公务员考试也比研究生考试更看重面试,这也是为何很多的公务员辅导班都是面试辅导。如今考公务员报录比成百上千的职位不胜枚举,各种辅导班层出不穷,从中就可窥知难度之大。稿件来源:《求学·考研》杂志
  既已考上研,为何还公考?
  朋友曾问我,既然已经考上研究生,为何还要考公务员?当初直接选择公务员不是更直接吗?
  第一个问题:考研或考公务员压根不是“非此即彼”“你死我活”的单项选择题。关键是,你适合什么?
  在我彷徨无助又毫无就业心态的时候,研究生生活给我打开了一扇窗,我可以有更多的时间钻研学术,甚至补回我之前浪费的光阴,同时也让我沉淀下来,想清楚自己究竟想要什么,不再像以前那样逃避社会、逃避工作。三年的读研时光里,之前毫无社会实践经验的我在学习之余一直设法自力更生,从开淘宝店到办培训班,从代理快递公司到编书卖书,到毕业时我已经有了一笔在学生看来比较“可观”的收入,还能经常贴补家用。在这段“缓冲期”里,我也逐渐学会人与人沟通的学问,体会到从事一份工作的辛苦与成就感。
  我的专业虽然比较冷门,无法令我进入国企、外企,甚至优秀的民企,但它让我和三年前比起来,有更多的选择权。
  而公务员能让我拥有稳定的收入,靠自己的劳动生活,补贴家用,还能做有益于社会大众的事,只要我想考公务员,只要我认为我适合从事这份工作,为何不能考呢?
  第二个问题:如果一早就考公务员,我未必会像现在一样如鱼得水。首先,本科毕业时我的心态是不适于工作的,而通过研究生的学习能令我成熟。很多人是跟风考,而非“适合”考,我身边就有很多人放弃了自己喜欢的银行、国企职位,转投公务员队伍,结果工作一段时间后就后悔了。其次,因为有了新的学历起点,报考公务员的竞争相对而言没有本科生那么激烈。谁又知道,在我幸运地考上公务员背后,没有研究生学历的功劳?再次,古人云:“学而优则仕。”现在的官员更加注重知识和能力,在知识积累不够的时候就贸然公考是不可取的,即使付出很大努力考上了,后面的发展道路也会很曲折。
  于我而言,考研与考公务员是两条路,但绝非平行,它们完全可以相交,或者在一条路的尽头,就是另一条路的起始。考研还是考公务员?如果你像我一样,知道自己每个阶段要什么、合适什么,这压根不是一个问题。推荐这篇日记的豆列
&&&&&&&&&&&&中国人民大学考研公共政策考研歧视外校学生吗?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中国人民大学考研公共政策考研歧视外校学生吗?
育明教育,成立于2006年末,专门从事考研专...|
总评分0.0|
&&育明教育,中国考研专业课第一品牌,信息最权威,押题最精准。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6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与就业考研时间冲突 大四不排课是良方还是无奈?
来源:  8:28:42 【】 
大学的最后一年到底应该学些什么?怎样才算不“虚度”?为此,记者采访了一些高校师生。
  大学的最后一年到底应该学些什么?怎样才算不“虚度”?为此,记者采访了一些高校师生。
  学校:不少学校已微调课程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针对大学四年级课堂教学与就业、考研、论文等时间冲突的矛盾,不少高校已经对大四的课程作出了调整。
  中国政法大学18个专业中,只有新闻和社会工作两个专业在大四上学期有一门专业必修课,德语专业在大四有三门专业必修课,其他专业在大四都没有安排必修课程。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康丽颖告诉记者:“现在学校实行的是半学分制,3年内或6年内选完课都行,大部分专业的学生在大三就把课上完了,大四通常只有很少的一两门课。”
  在中央财经大学读大四的格桑说:“我们专业从大四第一学期就没有课了,这段时间大家主要是自己准备考研、出国、实习、找工作。有的专业大四第一学期前10周还有课,后面就没了。”
  这样的调整虽然看似比较人性化,但是大四阶段学校不排课、学生不上课,并不被高校视为一剂改革良方,更多是一种无奈之举。
  中国政法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孙园植告诉记者:“当前高校培养方案的学分空间已经十分有限,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非常狭小。事实上,中国大学本科生在校的有效学习时间一般只有3年左右。”
  类似的说法在学生那里也得到了证实。采访中,多名学生表示,为了腾出大四的时间,大二、大三课程很多,最忙的一个学期要上十多门课。
  学生:大四依然有上课需要
  对于大四该不该排课、该上一些什么课等问题,学生也有自己的看法。
  格桑坦言说,没课以后,不少同学每天9点以后起床,凌晨2点才睡觉,做事没有计划,很多时间花在网上,不知不觉一天就过去了。
  大多数学生认为,到大四不管是找工作还是考研、出国,都需要一定的自由时间,如果还按照大二、大三的模式去上专业课,效果确实不太好。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大四完全不需要上课。相反,无论即将走向社会还是继续深造,都会发现自己需要补充很多原来并不具备的知识和技能。
  “比如英语、沟通技能等一些将来走上社会可能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在平时专业课上涉及不到。现在,好多同学去听各种求职、面试的讲座,如果能开课也挺好的。”格桑的同学小米说。
  记者发现,职场英语、沟通技能、论文写作、模拟招聘、生涯规划等是学生们意见最为集中的大四课程内容建议,认为“这些是毕业生最迫切的需求”。有学生明确表示:“如果课程真的很实用,考试压力又不大,我们还是愿意去上的。”
  专家:呼唤深层次教育教学改革
  在专家看来,大四不排课,只是对学生逃课现象的一种“规避”,或者应对就业等压力的权宜之计,而深层次的改革才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教师周序认为:“逃课并不是到大四才突然出现的,如果学生刚进大学的时候,遇到几门课讲得不太好,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当习惯已经养成,再好的课可能也听不进去了。”周序认为,如果要打“逃课”的板子,主要责任还是在教师。
  康丽颖也认为:“学生本身并不厌学,而且潜力非常大。”据介绍,目前首都师范大学正在探索教学改革,通过翻转课堂、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兴趣。同时加大对教师的要求,除授课外,教师每周还要对学生做课业辅导,举行研讨、读书沙龙、做项目等活动。从评价上,平时成绩占一定的比例,不再期末考试一考了之。
  康丽颖认为:“如果授课方式和评价方式作出一些调整,逃课问题可能就另当别论了。”她教授的专业核心课程教育社会学,指导本科二年级的学生分组进行小课题研究,有学生写出了长达100页的研究报告。
  不过,康丽颖认为,国内高等教育课程设置和专业时间安排存在一些问题,给教学改革带来了难度。据她介绍,美国大学本科一个学期4门课,欧洲5门左右,香港6门,而我们的大学一个学期10门课左右。香港大学毕业要求是99学分,我们要求是180―190学分。如此大的教学量,使师生疲于应付,难以达到国外大学授课的深度和广度。首都师范大学也在探讨,在允许的范围内减少部分课程,主要方向是“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压缩,专业选修课程更加集中”。
  孙园植说:“能否对大四的课程进行改革,如何进行有实质意义的改革,取决于社会能够给高校和学生多大的改革空间。”1&&&  相关推荐:
文章责编:Zhuxiaoting1234&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 7:32:37)?&&( 7:31:57)?&&( 7:31:11)?&&( 7:30:45)?&&( 7:29:54)?&&( 7:29:26)
在线名师:  
著名政治教育专家;研究生、博士生导师;中国国家人事人才培...[]
在线名师:  
北京师范大学英语语言美文学硕士。屠老师的课堂气氛活跃...[]
在线名师:  
教授,毕业于北京大学,拥有计算机、数学、金融.....[]
在线名师: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学士、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硕士...[]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实用工具 |
| 大全 | 大全
     |
版权声明:如果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内容,请注明出处。
Copyright & 2004-
 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权威支持(北京) 电 话:010- 传 真:010-70被浏览42,021分享邀请回答5616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910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儿童权利公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