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患者应注意什么出国坐飞机能多带点阿司匹林吗

你吃错了阿司匹林!有房颤防中风吃它没用你吃错了阿司匹林!有房颤防中风吃它没用财神迷百家号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它会形成心房血栓,脱落后90%造成脑梗,30天内的死亡率达25%。6月6日为中国房颤日,据医学统计,我国约有800万人受房颤侵扰。华南著名房颤专家吴书林教授指出一个惊人的事实——对付中风风险,达7成房颤者抗凝治疗服用阿司匹林,仅2.7%的人用华法林疗法,而前者对于房颤抗凝是基本无效的!对付房颤,除了吃药抗凝不止,其实还有导管消融、左心耳封堵等两种新技术可“一劳永逸”。专家呼吁:超过60岁人群,应坚持每年至少做一次心电图检测,连隐匿型房颤都能揪出来。可怕的房颤导致20%脑中风房颤到底是什么病?吴书林教授指出,房颤是一种心律失常里,是心房内产生不规则的冲动,常常表现为心跳过快而且节律不正常。发作时心悸、体乏、眩晕、胸闷气短,自觉心脏跳得时快时慢,有的人感觉自己下一秒就是晕厥过去。如果此时做心电生理监测,可发现心房内激动传导方向不一至,心房激动频率可高达300600次/分钟,这时心房其实已经丧失有效收缩功能,且由于房室结保护作用,这些心房激动不全部到达心室,但心率也达至100160次/分钟。很多人通过医学科普知道室颤会死人,那房颤呢?吴书林教授说,房颤一般不直接致命,但危害非常可怕。他介绍,长期、持续的房颤可引起心脏扩大、心功能衰竭,甚至可导致猝死;而一次房颤,就可能导致脑卒中——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250万300万例,其中因房颤引发的达20%,也就是说每年房颤导致了我国50万60万人中风!颤不就是抖吗,心抖一抖怎么会导致脑出大问题?原来,房颤发生时,心房有效收缩功能消失了,不能有效地泵出血液,血液因此滞留于心房内,心房淤积易形成血栓,一旦血栓脱落,随着血液流动,因为心房血栓个头大,会导致比一般血管血栓更严重的后果——90%造成脑梗,10%导致其他动脉栓塞。更要命的是,房颤引发的中风,比其他中风严重得多——30天内死亡率可达25%,一年内死亡率则高达50%;中风急性期致残率高达73%;中风后第一年累计复发率高达6.9%。治疗的误区大多数房颤患者在吃阿司匹林房颤如此可怕,全国有800万房颤患者,7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达10%,加上哪怕一次喝酒、喝点咖啡、剧烈运动、劳累一点,一点肺部感染,就可能刺激交感神经兴奋而发作,而一次发作就可能中风,因此知道有房颤问题的人,会比较积极治疗。对付房颤及其导致的卒中,国内外公认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抗凝,即阻止心房中血液凝集成血栓。但很多房颤患者吃错了药!吴书林教授指出一个惊人的事实——因为确诊房颤的中风患者中,多达7成人抗凝治疗服用阿司匹林,仅2.7%的人用华法林疗法,而前者对于房颤抗凝是基本无效的!可是,阿司匹林明明被誉为预防血栓和血管粥样硬化的“神药”啊,为何偏偏在对付房颤血栓无效呢?吴书林教授指出,阿司匹林抗凝抗栓,靠的是抗血小板凝结,因此可预防高血压、冠心病所导致的血管硬化、动脉血栓。但是,房颤发作导致的血栓主要在心腔内的心房,或者是静脉内,是血液滞留淤积而形成,因此抗血小板在此处无效。“上世纪90年代临床认为,阿司匹林可降低房颤血栓,但医学进步至今,证实基本上是无效的,最新的欧洲治疗指南已拟剔除阿司匹林应用于房颤抗凝”,吴教授说,其实我国也不提倡,但因为“阿司匹林抗凝”的“名声”太响,再加上便宜又简便,造成很多人误用于房颤抗凝。事实上,服药以应付房颤抗凝,华法林疗法才是目前最公认有效的,研究证实,可使患者脑卒中危险性下降达68%。不过,应用华法林,不仅用药初期要反复抽血化验,长期应用更必须坚持检测INR,许多病人不能一直坚持。更何况,华法林作用很易受其他药物或者饮食影响,剂量调整困难;有抗凝禁忌症者也不能用。“一劳永逸”治房颤:导管消融根治术21世纪,出现了房颤导管消融手术,国内2004年后开始应用不错,至今广东省人民医院已经做了5000例左右,阵发性房颤成功率约80%,持续性房颤一次成功率也在70%以上,而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小于1%,成为临床首选治疗手段。这一根治术是非常微创的介入操作,只需要在局麻下,穿刺静脉,导管通过皮肤切口、血管入径,送到心脏,对引起房颤的病灶进行消融,手术只需要2小时左右,只留下针眼大小的穿刺口,用沙袋压迫5小时左右,23天就可出院了。术后,患者还要吃为期2个月的抗凝、抗心衰药物,通过评分系统评估有无复发,再决定今后要否还吃抗凝药,并随访3年。消融成功者,控制了房颤,属于治愈不再发作。一次消融不成功者,可多次再做,二次消融成功率约90%,目前做得最多的次数为4次。此外,还有另一种消融术是冷冻消融,导管入路后,将左心房与肺静脉间冻起来,让心房激动传导不出来,也有80%成功率。“临床发现,50%的房颤患者是可作消融根治术的”,吴书林教授指出,以前医生可能指引药物不能控制房颤的患者才做消融根治,因此至今只有不到6万人做了,但目前已经扩大至有症状、有意愿的都可以做。他提醒,可考虑进行房颤导管消融根治术的情况包括:1症状发作频繁或药物治疗无效的严重阵发性房颤;2症状严重药物治疗无效的持续性房颤;3虽无症状,但有血栓栓塞危险因素的房颤患者。一劳永逸防房颤:左心耳封堵术终结中风房颤患者发生中风的风险比平常人高出56倍,除了阻止房颤传导,还有没有办法解除中风危险?吴书林教授回应,最新的左心耳封堵术,堪称房颤引发脑中风的“终结者”。原来,医学研究证实,90%非瓣膜病性的房颤,患者心房的血栓是来源于左心耳。左心耳就象一个小口袋,位于心脏的左侧,房颤患者的血液在这里滞留,久而久之形成血栓,房颤引起的中风,正是血栓脱离左心耳进入血液循环,堵塞脑血管。因此,医生实施左心耳封堵术,微创,无需开胸,只要通过大腿内侧的静脉血管,将导管送入心脏,在左心耳释放封堵器,封闭左心耳口部,经过一段时间,心脏内皮细胞就会覆盖封堵器表面,使左心耳完全闭合,绝大部分患者在术后45后,就可终身停用抗凝血药物了,成功率高达98.5%。吴书林教授指出,有抗凝药物禁忌症的,或者华法林治疗后血栓评分一次高、一次低,等于或高于3分,可考虑行此术,“目前欧美指南已经将其列入房颤IIB类患者治疗”,国内也在积极应用中。6月6日省医义诊送出7项福利6月6日上午9:30-12:30,省医三大临床科室联合组织举办“中国房颤日”大型房颤义诊公益活动,张玉虎、郭惠明、薛玉梅、方咸宏、廖洪涛等神经内科、心外科、心内科专家在门诊大楼4楼多功能会议室现场咨询、义诊,还提供七大福利:1、心内科,心外科,神经内科专家现场免费义诊;2、现场免费进行心电图检查一次;3、免费进行心房颤动患者脑中风危险度评估,并由现场专家解答;4、对服用抗凝药物的房颤患者进行免费出血风险评估,并由现场专家解答;5、对服用抗凝药物的房颤患者免费进行INR(国际凝血比值)检测;6、获赠房颤健康教育资料;7、针对有必要的患者,赠送专家加号凭据一张,在一个月内前往该专家门诊就医,优先加号。医学指导/广东省人民医院副院长、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心内科主任医师吴书林教授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何雪华 通讯员靳婷编辑/李津图@视觉中国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财神迷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花开若相惜花落莫相离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 房颤患者可以坐飞机吗?
房颤患者可以坐飞机吗?
健康咨询描述:
其他类似问题
医生回复区
微信扫描关注直接与我沟通已扫1610次
&&&&&&指导意见:&&&&&&你好,房颤的患者做飞机是没有问题的,房颤是不能够根治的,心房颤动多由于心脏病或者是其他的因素所致,因此预防心脏病和其他的因素(如甲亢伴有房颤时候,要用抗甲状腺的药物),是预防这个病发生的关键,心房颤动转复正常以后,应该继续服药和对原发病的治疗,以防复发.
您可能关注的问题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本品用于湿热瘀滞所致的带下病。...
参考价格:¥28
本品用于跌打损伤,跖骨、趾骨骨折,瘀血肿痛,吐血...
参考价格:¥17.5
您好,虽然我们的工作人员都在竭尽所能的改善网站,让大家能够非常方便的使用网站,但是其中难免有所疏漏,对您造成非常不必要的麻烦。在此,有问必答网向您表示深深的歉意,如果您遇到的麻烦还没有解决,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我们会优先特殊解决您的问题。
请选择投诉理由
涉嫌广告宣传
无意义提问
非医学类咨询
违背伦理道德
其他投诉理由
涉嫌广告宣传
无意义回复
违背伦理道德
复制粘贴内容
常识性错误
其他投诉理由
如遇紧急情况,请致电400-阿司匹林在房颤患者卒中预防中的价值
作者:[1]&[1]&单位:河北省人民医院[1]&&
文章号:W<font color=#2398&&
11:45:08&&
文字大小:
既往一项荟萃分析显示,房颤患者使用阿司匹林可使卒中风险降低19%,但该荟萃分析所纳入的多数研究中患者随访率仅为10%。后有专学者认为该荟萃分析结果主要得益于房颤患者卒中预防研究(SPAF-1)。在SPAF研究中,对<75岁的患者应用每日325mg阿司匹林进行抗凝治疗,使卒中发生率显著下降。在随后进行的SPAF-2试验中证实年龄75岁的患者为4.9%,因未设安慰剂对照组故不能区别与年龄相关的差别,但结果提示阿司匹林对卒中总发病率有降低作用。在SPAF-3试验中应用低剂量的华法林联合阿司匹林对有卒中高危因素的老年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进行抗凝治疗,同时与接受调整剂量的华法林组(INR为2.0-3.0)进行比较,试图通过此种联合疗法研究一种抗凝作用明显而合并症低的用药方法,但试验结果与愿望相反,本项研究因联合治疗组较高的卒中发生率和严重的出血合并症而提前中止。基于以上研究,阿司匹林在预防房颤卒中风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受到质疑。
既往一项荟萃分析显示,房颤患者使用阿司匹林可使卒中风险降低19%,但该荟萃分析所纳入的多数研究中患者随访率仅为10%。后有专学者认为该荟萃分析结果主要得益于)。在SPAF研究中,对&75岁的患者应用每日325mg阿司匹林进行抗凝治疗,使卒中发生率显著下降。在随后进行的SPAF-2试验中证实年龄&75岁接受阿司匹林治疗的患者年卒中发病率为1.9%,&75岁的患者为4.9%,因未设安慰剂对照组故不能区别与年龄相关的差别,但结果提示阿司匹林对卒中总发病率有降低作用。在SPAF-3试验中应用低剂量的华法林联合阿司匹林对有卒中高危因素的老年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进行抗凝治疗,同时与接受调整剂量的华法林组(INR为2.0-3.0)进行比较,试图通过此种联合疗法研究一种抗凝作用明显而合并症低的用药方法,但试验结果与愿望相反,本项研究因联合治疗组较高的卒中发生率和严重的出血合并症而提前中止。基于以上研究,阿司匹林在预防房颤卒中风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受到质疑。最新研究数据显示,阿司匹林不能有效、安全用于房颤患者卒中的预防。该研究发表于Thromb Haemost : 739C749。在众多房颤抗凝及阿司匹林临床应用的研究中,本研究是目前最大规模的队列研究。该研究共纳入丹麦医疗机构注册的132372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应用CHADS2, CHA2DS2-VASc和 HAS-BLED评分系统对每例患者进行风险评估。在随访期间应用华法林和阿司匹林进行预防房颤卒中。与阿司匹林组和空白对照组相比,华法林可持续降低血栓栓塞风险,而华法林合用阿司匹林组则无明显额外获益;在血栓栓塞高风险患者中,与华法林组相比,阿司匹林组、华法林+阿司匹林组及空白对照组,各组血栓栓塞的风险比值(95%可信区间)分别为1.81 (1.73-1.90), 1.14 (1.06-1.23), 1.86 (1.78-1.9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华法林组、阿司匹林组及华法林+阿司匹林组的出血风险均增高,其比值分别为1.0 (华法林; 参考值), 0.93 (阿司匹林组; 0.89-0.97), 1.64 (华法林+阿司匹林; 1.55-1.74)及 0.84 (空白对照; 0.81-0.88)。该研究结果主要肯定了口服抗凝药物华法林的临床作用,同时证实在房颤卒中和血栓栓塞的预防中,阿司匹林的低效性及较高的出血风险。既往大多临床医师认为在预防房颤卒中的治疗中,阿司匹林是口服抗凝药的最安全替代品,但根据该研究结果,基本上否认了这种旧观点。本研究结果与2010版欧洲心房颤动诊疗指南建议相一致,不推荐阿司匹林用于房颤患者的卒中预防。该研究还有一项重要发现是,除极低风险(CHA2DS2-VASc为0)的房颤患者以外,华法林对其他所有患者均能得到临床净获益。但在极低风险房颤患者中,华法林的出血风险超过其临床获益。根据目前的相关研究,华法林可使除低风险以外的所有房颤患者获益,对于低风险房颤患者卒中的预防,新型口服抗凝药或许有其独特作用。丹麦的另一项研究发现显示,在房颤患者中,华法林的临床净获益最高,同时其出血风险也最高。华法林降低房颤患者卒中风险的绝对获益明显大于其带来的出血风险。多数医生担心使用华法林后出现较高的出血风险,因而采用阿司匹林替代治疗。而事实上,这些患者是华法林或新型口服抗凝药物的强适应人群,而非阿司匹林。尽管目前大多心血管疾病的二级预防需要口服阿司匹林进行抗血小板治疗,但对于无其他心血管疾病的单纯房颤患者,口服抗凝药为最佳选择,无需在华法林或新型口服抗凝药物的基础上增加阿司匹林。目前在预防房颤患者卒中的治疗中,口服抗凝药物使用远远不足,我们需要更好的使用华法林以及期待更多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应用于房颤患者卒中的预防。目前新型口服抗凝药主要包括达比加群酯,利伐沙班,阿哌沙班三种,或许其价值会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得以体现。
转载请注明:内容转载自365医学网&
?上一篇:?下一篇:
作者简介单位:河北省人民医院简介:郭艺芳,现任河北省人民医院副院长、老年病科主任。主要兼职: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常委(兼高血
该作者其他相关文章
课件下载排行
音频在线听
音频排行榜预防房颤卒中,阿司匹林作用并不大
来源:搜狐健康
  预防房颤卒中,阿司匹林作用并不大
  狐大医
  文/搜狐健康&中日医院国际部主任医师孙艺红
  【专家介绍】
  孙艺红,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中日医院国际部业务副主任。
  专业方向:动脉粥样硬化血栓栓塞性疾病、心房颤动、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高血压、血脂异常,抗栓药物个体化治疗等。
  健康的心脏每天跳动10万多次,伴随着每一个生命的始终。如果心脏的律动失去和谐,生命也必将受到威胁。心房颤动(简称&房颤&),便是最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
  我国房颤患病人数超1000万,新发患者不断增多,疾病负担逐渐增大。血栓栓塞性并发症是房颤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而脑血栓引发的卒中则是最常见的表现类型,10%&20%的房颤患者在未来会发生严重的致残性卒中。那么,房颤患者如何识别中风风险?阿司匹林能替代抗凝药物防治血栓吗?中日医院心脏内科孙艺红主任医师为我们一一解读。
  【长期房颤,小心中风盯上你】
  正常情况下,心房收缩能将心房内的血液泵入心室内,进而心室收缩将血液输送至大血管。房颤时心房不规则的颤动使心房失去有效的收缩,血液在心房内瘀滞,容易形成血栓。心房内形成的血栓一旦脱落可随血流进入到身体各个重要脏器,导致血管栓塞。其中,房颤与脑卒中的关系最为引人注目。
  引起房颤的原因很多,包括基因变异、甲亢、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心肌病等疾病,长期饮酒、过度劳累、抽烟等也是常见原因。房颤时心脏跳动不规则,会使人感到心慌、气短、胸闷、乏力、精神不振,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有些人出现原有心力衰竭和心绞痛症状加重。
  更重要的是,长期房颤会导致血栓形成和栓塞风险加重,引起中风或其他血栓栓塞的可能,导致致残或致死。
  资料显示,普通人群中房颤的患病率为0.77%,房颤的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40~50房颤的患病率为0.5%,而80岁以上人群约为7.5%。房颤患者血栓栓塞发生率为正常人的5倍,并且房颤相关性卒中的致死率、致残率及复发率很高。另外,房颤增加卒中死亡率2倍,35%的患者在其一生中至少发生过一次脑卒中,10%&20%的房颤患者在未来会发生严重的致残性卒中。
  【房颤患者,患血栓的风险有多大?】
  房颤患者患血栓的风险大约是没有房颤患者的6倍,同是房颤患者,风险也不同,主要与年龄、心脏功能、是否有高血压及糖尿病等有关。房颤患者血栓的风险与房颤的类型关系不大,即使阵发性发作的患者也存在血栓风险。
  目前采用CHADS2评分或CHA2DS2-VSC评分对房颤患者卒中和血栓栓塞危险进行分层,评分越高,房颤患者未来发生卒中及血栓栓塞风险越高。
  需要注意的是,房颤患者如果突然出现头晕头痛、昏迷,一侧肢体瘫痪、失语,视物不清,腹痛,腿或手臂发白、疼痛,呼吸困难等症状时,提示可能发生血栓,建议及时就医治疗。临床上还有些病人没有明显症状,无症状性房颤可能比有症状的房颤更危险,发生中风或者心衰的可能性就比较大,一些患者可能因此死亡或致残。
  【预防房颤卒中,阿司匹林作用并不大】
  有效的抗凝治疗是预防和降低房颤相关卒中及其血栓栓塞事件发病率的关键。
  抗凝治疗让血液不容易凝固,减少心脏里血栓的形成,也就减少了血栓脱落,从而减少脑卒中的发生。
  关于抗凝治疗,大众普遍误以为阿司匹林可预防卒中。阿司匹林对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主要用于防治脉粥样硬化相关卒中。房颤患者的血栓长在心房内,血栓更贴近静脉血栓的性质,更应该选择抗凝药物。华法林是最常用的口服抗凝药物,其降低中风发生率及死亡率比阿司匹林更好,故不能用阿司匹林代替华法林等抗凝药物预防房颤卒中的发生。
  服用抗凝药物后,机体凝血收到影响,发生出血后不易止血是正常现象,不必紧张。例如,静脉抽血后需要压迫时间稍长。另外一些可能出现的轻微出血,包括刷牙出血、鼻出血、皮肤出血点等等。
  发生轻微出血时,可先咨询医生,另外及时复查INR。发生严重出血的情况极少,如血尿、呕血、黑便甚至突然意识不清或活动不利等情况,应立即停药,并立即到医院急诊就诊。出血往往与患者自身的疾病有关,例如存在溃疡病的患者在服用抗凝药物后更容易发生呕血或便血,因此,寻找原发病并进行治疗也非常重要。社会化媒体
了解更多>>
桂ICP备 号
阅读下一篇
自媒体运营攻略
行业经验交流
Hi,在你登录以后,就可以永久免费的收藏任何您感兴趣的内容,关注感兴趣的作者!
手机注册或邮箱注册
点击按钮进行验证
请输入正确的邮箱
已有帐号请点击
帐号创建成功!
我们刚刚给你发送了一封验证邮件
请在48小时内查收邮件,并按照提示验证邮箱
感谢你对微口网的信任与支持
你输入的邮箱还未注册
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点击按钮进行验证
你输入的邮箱还未注册
又想起来了?
你已成功重置密码,请妥善保管,以后使用新密码登录
邮件发送成功!
我们刚刚给你发送了一封邮件
请在5分钟内查收邮件,并按照提示重置密码
感谢你对微口网的信任与支持
对不起,你的帐号尚未验证
如果你没有收到邮件,请留意垃圾箱 或
意见与建议
请留下您的联系方式
* 留下您正确的联系方式,以便工作人员尽快与你取得联系
转藏至我的藏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房颤可以坐飞机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