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国学堂有没有读国学的地方?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南京一技校学生早读读国学
新华报业网-扬子晚报   08:43:43
         分享到:
  包括《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等,校方表示要培养有底蕴的高级蓝领;学生反应不一
南京技师学院学生在上早读课。陈婧摄  
  新华报业网讯
南京技师学院的官方微博日前称,学校从本学期开始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其中包括《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为的是“营造书香校园环境,促进学生积淀文化底蕴”。近年,国学教材重回人们视野,但多是孩子课余阅读或者兴趣班上的学习。一所技师学校为何统一学习国学,又是如何开展的呢?日前,赶在学生们8点早读前,记者来到了仙林大学城里的南京技师学院,现场感受。
  现场观察
  每班一本书,每早读10分钟
  “品读经典、滋养人生,南京技师学院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日前该校官微发布此消息。称为让学生多接触经典,学校决定从本学期开始,学院所有班级在早自习时间,诵读《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早上7点20分,记者便赶到了技师学院。大约7点半,学生们便纷纷走向教室,8点前,班级里的所有同学基本到齐,开始晨读。一个电子应用专业班级的班主任拿出一本学生们使用的国学教材,名为《国学经典启蒙读本》,薄薄的一本书包含了《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三种读本的内容。“每天晨读10分钟,每个班只有一本书,一个学习代表到讲台上领读,其余学生跟读”,一个电气自动化的芮同学告诉记者。
  记者在11届电子应用专业的一个班级外看到,在班主任的监督下,一个班干走到讲台带全班同学朗读。大部分同学都神情投入、声情并茂地诵读起来,但走近一看,他们捧的是英语书,并非读国学。记者来到同一楼层的另一个电子应用班,一个女生在领读,但读的是语文。“我们接下来上的是语文课”,一个同学解释到。在其他的班级,读语文、英语、国学分别有之,而即便在读国学的班级,也读声稀疏。
  学生反应
  有人喜欢有人觉得“幼稚”
  杨同学是动漫专业大一的女生,班级每周抽3天读国学。她觉得这样挺好的,没什么奇怪的,“这又不是我们第一次接触古文,就像初中读古诗一样,里面还有些道理”。不过她也表示有同学并不怎么认真读。即将毕业的芮同学很喜欢国学诵读活动,“大家一起读书的感觉很好,很有学习的氛围”。电子应用专业的吴同学告知记者,每天早自习时间,他们班诵读的是《弟子规》。在她看来,这让她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收获不少,“以前从来没有读过《弟子规》,从开学到现在两个多月,每天读10分钟,读着读着就能熟记大概20%,其中关于孝顺的内容特别好”。但有些同学不想参与,吴同学说他们班真正每早好好读国学的大概就一半的人。另外电气自动化大三的张、冯两位同学承认读国学能学到些东西,但也称“老师检查得严,不检查的话,怕没人会读”。
  反对的同学也自有理由,一位11届电气专业的刘同学就特别坦诚地表示:“这根本没有意义!《三字经》的读本上还有拼音标注,这应该是小学初中学的东西吧。我认为早自习应该读英语或是专业类的书。”
编辑: 王高峰
  相关阅读:
新华报业网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国新网许可证:
新华报业传媒集团主办Characteristic course
接触中国自己的传统文化,学中国文,养中国心。
News and information
关注南京幼儿国学培训,了解孩子快乐学习方式
南京思壹堂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童学中国梦,文脉永传家。
Children learn Chinese dream南京图书馆“国学馆”正式开放 - 市场 -南京乐居网
乐居买房APP
专车看房 优惠买房
乐居二手房APP
最新房源抢先看
新浪装修家居网
抢工长装修APP
抢工长工长版APP
装修不后悔APP
南京图书馆“国学馆”正式开放
来源:现代快报
说起高鹗,很多人都不陌生,《红楼梦》的后四十卷就是他续写的。
说起高鹗,很多人都不陌生,《红楼梦》的后四十卷就是他续写的。不过,高鹗的考卷,你一定没见过。
昨天下午,南京图书馆四楼的“国学馆”和一楼0~6岁少儿馆正式对公众开放。为了让公众一饱眼福,南图特别在“国学馆”展出了10种非常珍贵的古籍文献善本,包括宋刻朱熹《诗集传》、宋苏辙的《龙川略志》、元本《乐府新编阳春白雪》、清代高鹗的殿试卷等,每一件都堪称“国宝”级。由于太珍贵,这10种古籍文献只展半天。不过,公众可在“国学馆”内的电脑上阅读数字版内容。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胡玉梅/文 顾炜/摄
高鹗殿试成绩如何
三甲第一名
“玄览堂”是国学馆的一个部分,面积不大。昨天,10种珍贵古籍文献就在玄览堂展出。
最吸引眼球的要数高鹗的殿试卷。它也是这次展出的古籍文献中最“年轻”的,也有200多岁。“封面”上写着红色的“第三甲第一名”,旁边写着殿试举人臣高鄂。卷纸开头是一段自我介绍:“殿试举人,臣高鹗,三十六岁,镶黄旗……曾祖高尔荣,祖父八十一,父存住。”
南京图书馆历史文献部副主任周蓉介绍,这张便是南图珍藏的高鹗殿试试卷,字迹非常工整。殿试时间为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殿试内容是对当时的政治和经济进行议论。
那么成绩如何?周蓉说,上面已经写了,是三甲第一名。“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并圈定前10名;每科取士多则400余人,少则近百人,例分三甲,一甲3人,俗称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从考卷内容来看,当时高鹗给出的论述相对平淡,并没有特别惊人的语言。
专家说,高鹗参加殿试时36岁了,那时他已经完成了对《红楼梦》的续写。36岁还在参加科举考试,年龄算很大吗?周蓉说,查阅文献发现,清朝曾有一位考生90岁还在参加科举考试。所以,高鹗的年龄不算什么。
高鹗参加殿试后,被授内阁中书,后一度升为刑科给事中。他为官清廉,1815年辞世,享年57岁。
周蓉介绍,南图馆藏一批清代殿试试卷,共147本,这些考卷相当珍贵,比如高鹗的殿试试卷,是首次拿出来向公众展示。
科举考试必备:朱熹《诗集传》
古代科举考试,也有必备书籍。朱熹的《诗集传》就是。
这次开馆,朱熹《诗集传》就在展览之列。《诗集传》算得上是中国古代最牛的科举标准答案。而且这部书是宋刻本,被选为南图十大镇馆之宝之一。
专家介绍,在《诗集传》中,有朱熹对诗经300篇的注解,这种注解打破了自汉代以来《诗经》注解推尊《毛诗序》的传统,从而成为元、明、清三代科举考试准则,整个大陆地区存20卷。南京图书馆收藏的前8卷,也就是《诗经·国风》部分,是目前存世最早最多最完整的版本。“这套书原是清代藏书家丁丙收藏的,后被南京图书馆购得。”专家说,作为全国第三大图书馆,南图的前身可追溯到创办于1907年的江南图书馆。
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两江总督端方聘请翰林院编修缪荃孙为总办,购进钱塘人丁丙的“八千卷楼”和武昌范氏的“木樨香馆”,让南图拥有了雄厚的家底。
过云楼藏书亮相,《龙川略志》是孤版
南图国学馆开馆,拿出了过云楼两套藏书展示,其中一套是宋代大文豪苏辙写的《龙川略志》。周蓉说,《龙川略志》有900多岁了,里面是苏辙的杂录,有人文风情等记录。“这次展出的版本,是孤本。”
说起《龙川略志》的收藏经历,堪称传奇。“正文首页有‘楝亭曹氏藏书’的朱文印记,说明它们曾被曹雪芹收藏。”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过云楼藏书有3/4藏在南京图书馆。1992年,江苏省财政拨款40万元购得这541部3707本藏书。版本类别完备精善,在时间上横跨宋元明清,地域上除中国历代版本外,还有少量日本刻本和朝鲜刻本。在这些典籍中,《龙川略志》六卷《龙川别志》四卷等最为有名。周蓉说,过云楼藏书曾在2013年展出过。
3.6万多册,影印版《四库全书》在眼前
这次开馆的国学馆总面积约4000平方米,堪称国内图书馆界独树一帜的古籍阅读区。
在国学馆内,不仅有国学专柜、历史文献专柜、还有民国文献和影印版文献史料等,非常齐全。在“惜阴堂”,原本影印全套《四库全书》排列得整整齐齐。这些影印版是以文津阁原本为例,原大原色原样影印出版,还原了文津阁版《四库全书》的原有特色,共3.6万多册。它们全部用楠木盒子装起来,盒子上刻着“钦定四库全书”。
另外,地方文献也汇总到这里。各种文献相当齐全。
除了四大藏书专区外,国学馆还提供丰富的数字资源。《中国基本古籍库》《翰堂典藏》《中国谱牒库》《明清实录》《中国近代报刊库》等多个古籍与民国时期文献的专题数据库,与南京图书馆本馆6000余种珍贵历史文献原本数字扫描资源、1万余种胶片一起,成为国学馆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进一步充实了藏书体系,也丰富了读者服务方式。
热日 13:02
热日 10:10
热日 07:23
热日 07:20
热日 16:02
热日 15:05
热日 09:27
热日 08:09
热日 17:00
热日 11:35
热日 10:45
热日 10:48
伴随着共享经济的兴起与盛行,旅客户一直是住宿业的重要客源,这次,在线短租把目光瞄准了这一市场。
COPYRIGHT (C)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怡生乐居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58号理想国际大厦806-810室
乐居房产、家居产品用户服务、产品咨询购买、技术支持客服服务热线:新房、二手房:400-606-6969 &家居、抢工长:400-010-2323南京私塾学堂悄然兴起 每日读经没作业不考试_网易新闻
南京私塾学堂悄然兴起 每日读经没作业不考试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南京私塾学堂没作业不考试)
提起私塾,很多人脑中都会浮现出一位先生捧着四书五经,带着一群学生在学堂里摇头晃脑念书的场景。随着时代变迁,私塾学堂已经逐步退出历史的舞台转而由正规的体制内的学校教育代替。不过近年来,伴随着“国学热”、“读经热”的持续升温,现代的私塾学堂正在社会上悄然兴起,很多家长都会选择在周末将孩子送去“读经课堂”感受国学文化的熏陶,甚至也有小部分家长会选择将孩子送去读全日制的私塾学堂。除了读国学经典,还会接触西方文化“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还没走进南京某学堂,就能听见楼道里传来教室里学生们的朗朗读书声。三个七八岁左右的孩子,坐在房间里,在老师的带领下,捧着国学经典,一遍遍地大声朗读。私塾学堂的负责人吴老师告诉记者,这些孩子都是家长送来学习体验全日制私塾教育的。在私塾学堂里,学生们每天早上5:30起床,读一小时经书后,晨练40分钟,吃完早餐后,便开始他们一天的学习生活,7周岁以下的孩子每天大约需要读经8.5小时,7周岁以上的孩子每天需读经约9.5小时,除了读经之外,每天都有约2小时的户外运动时间,还会接触西方文化。没有作业没有考试,读经只要求背诵不要求理解学堂的吴老师告诉记者,孩子在十二三岁之前有很强的模仿记忆力,对他们来说,模仿老师朗读这些经典著作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虽然他们现在不能完全理解书中的内涵,但是这些可以作为他们的知识储备,等他们长大了,遇到一些事情的时候自然就会理解了。老师在上课的时候也并不会特意和孩子解释这些文章的内容,“我家小侄子之前也上过这类的私塾学堂,那天他在家看动画片,看见里面的卡通英雄牺牲了,他突然就说‘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所以我觉得他们都是懂的。”采访期间,恰逢孩子们下课活动,看见记者,孩子们都十分有礼貌地90度鞠躬问好。小刘是这家私塾的一名学生,她来这里学习生活已经有一段时间了。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小刘之前是在南京的某所小学上一年级,当问到为什么不在学校继续读书而是选择私塾学堂时,小刘回答道:“我原来上学的时候一点也不开心,学校每天都有很多作业,还要经常考试,压力太大了,所以后来妈妈帮我找到了这里,现在没有考试也没有作业,天天跟着老师念书就可以了,我觉得很开心。”家长:读经可以锻炼孩子的定力和纪律性“孩子平时实在是非常调皮,做什么事情都心不定,更别提要她长时间坐在课桌前念书了。”据了解,很多把孩子送去私塾的家长都和张女士有着一样的想法,趁着孩子年龄还小,送去读私塾可以让他们定定心,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还可以让孩子受到国学经典的熏陶,之后再把他们转回体制内的学校学习文化知识也不迟。不过也有小部分家长表示,自己就是一心想要让孩子走这条“读经”之路。“我想让孩子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但现在很多孩子都不太了解这些,我希望我的孩子可以变得知礼。再者,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我希望他能多去了解,变得知本。”如果选择一心走读经这条路不回学校,孩子未来成长和工作会有什么规划?这位家长向记者介绍,现在中国有一个文礼书院,当孩子完成中文二十万字、外文十万字的基础学习及大量完成经典背诵,在年满十三到十五周岁后,就可以进入文礼书院继续更深层次的经书学习。而至于工作,他认为孩子从小培养的这些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还有做事的定力和专注力,都会帮助他出色地完成工作中的任务。
本文来源:金陵晚报
责任编辑:李梦迪_BJS5045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南京国学早教培训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