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即是制约实践简述真理的客观性尺度又是实践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

马克思论文-真理与价值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论文
论真理与价值
完成时间:
1 论真理与价值
摘要:人,作为思想的载体,为了适应事物的发展,必须不断地通过实践来改造外部的世界,应该去实现去创造存在的价值,而不应该只是作为一个生物,只追求简简单单的物质生活。然而,人类具有各种各样的价值,人类实现或者创造价值的方式必须遵循客观规律。而真理即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人类的认识活动从总体上讲是为了获得真理,并用真理指导实践,以取得实践的成功。追求真理意味着使自己的行为和思想符合世界与社会的客观规律。追求价值则是顺应人类发展的需要,对世界进行的改造。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是人类实践活动中所包含和体现出的两个相互关联的根本性原则,它们贯穿在社会活动中的各个方面。
关键词: 真理 价值 统一 辩证
(一)对真理与价值的理解 首先,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这也就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真理作为一种主观的思想形式,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外部客观世界作为认识对象的。真理最根本的特征就在于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揭示,就在于与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一致性。 还有,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凡是真理,必然能够经得起实践不断的考验。同时,必须清楚的是,真理的形式具有主观性,真理形式的主观性要求我们必须意识到,真理同它所反映,认识的客观对象之间有着很大的区别与联系。我们既不能把真理思想内容的客观性等同于客观对象的客观性。 在实践中,真理既是制约时间的客观尺度,又是实践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即通过实践获得关于外部世界的科学认识;而价值则是实践追求的根本目标,同时又是制约实践的主体尺度,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基础上是辩证统一的。,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同意为前提的。任何成功的实践都必然是既遵循真理尺度,又符合价值尺度,并将二者有机的统一起来的结果。价值的 2 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人们对实现价值的追求,构成了实践的动因,但价值的实现必须以对相关真理的正确把握为前提才能成功。这是因为实践中的价值目标作为一种预见性的评价认识,它的确立是以对主客体及其相互关系的真理性认识为依据的。没有这种真理性的认识,就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目标。而没有对相关真理的把握,也就不会有成功的实践。同时,任何真理都必然具有价值,这是因为真理能为实践提供科学的客体尺度和主体尺度,额、能为实践提供正确的价值目标。因此,一种认识只要是真理,就会或迟或早的显示出其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即显示出自身的价值。
(二) 人存在的价值追求 人是有感情、有思想的高级生物,其存在不应该只是作为一个活的生物,不应该只是为了生存而生存、为了追求简单的物质生活。 人的内涵是极其丰富的,人的价值追求的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依据不同的划分标准,人的价值追求可以划分为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功利价值与人道价值、尊严价值等。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 自我价值就是人作为课题对自我的效应,也就是人作为课题其言行对自身生存、发展、完善的作用和影响。自尊、自爱、自重、自信、自强、自立等都是人作为客体对社会的效应。人的社会价值是多方面的,作为物质生产者和消费者,个人具有物质价值;作为精神生产者和享用者,个人具有精神价值;作为人类种系延续的环节,个人的生命存在本身也具有社会价值。个人社会价值的本质,在对于社会的贡献。个人社会价值在其理想形态上应该是个人作为社会课题与作为社会主体的统一,即个人的社会课题责任与个人的社会主体权益的正确结合。
功利价值与人道价值。功利价值是指人的行为给人们带来实际的建立以和好处,是对人实现一定目的的价值。人的功利价值也就是人的手段价值,即人作为手段都会现实一定目的的价值,或者说,人作为课题对作为主题的人有什么功用。在这个意义上,人的功利价值就是人作为客体的价值。我们常说人作为客体,其价值在于对社会、他人的贡献,这种贡献也就是对社会、对他人的功用,就是人
3 的功利价值。人的功利价值的大小就看他对社会的、他人贡献的大小。无贡献就无功利价值,损害社会和他人利益就是负的功利价值。
生存价值与死亡价值。生命价值指人的生命对于人、对于社会所具有的效应。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个体生命的存在,是人类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和前提,许多个生命的存在是由人类存在的表现。“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生命对于个体来说是具有自我价值,是人生的物质基础;对社会来说,具有社会价值,是社会存在、延续、发展的前提。死亡也有其价值,死亡价值在于它能换来他人或更多的人的生存与幸福。
(三)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真理与价值的统一,是在人们的实践活动中实现并表现出来的,其具体的历史统一主要有以下表现形式: 第一、真理与价值相互包含,相互渗透,共存于人类的实践认识活动过程之中,一方面,真理中包含价值,真理本身就有价值。人们对真理的追求本身包含着价值目的,一切以探讨真理为目的科学,本质上都是以人类的客观要求为前提的,人们的价值需要是追求真理的动机和动力。价值作为人本身的生活条件也是真理内容的内在的一部分。真理中不但含有价值因素,而且真理本身也是具有价值,其价值就在于它能使人们有目地改造客观世界而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它是人类获得自由,争取幸福和解放的根本条件。“知识就是力量”就是真理具有价值的肯定。另一方面 ,价值中也包含有真理的因素,价值的实现过程离不开对真理的认识和运用。因为任何价值的实现都必须以价值客体及其属性的真实存在,和主客体之间一定的价值关系的认识为基础和前提。从这个意义上讲价值中包含有某种真理的成分或因素。 第二,真理与价值在实践认识活动的运动和发展中相互引导,相互促进,一方面,真理对价值具有引导和促进作用,真理的发展和利用必然创造巨大的价值,发展真理的实用价值也是探索真理的重要任务。从真理走向价值是真理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价值实现的必然途径。另一方面,价值的发展对真理也具有引导和促进作用。正确的价值目标,价值要求的确定必然推动人们深入全面地揭示客观真理,价值的实现过程中也必然验证,扩大和完善真理甚至 4 发现新的真理。同时价值的追求及实现必然进一步深化和扩大人们对真理的追求,促进真理的发展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反过来又可以指导实践。在反复的认识运动过程中,人们逐渐总结出了一些真理。而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实践。掌握了真理,我们便可以长期用它来指导实践,所以真理会制约人的实践活动。再有,实践的目的是获得一定的价值,所以价值取向也会制约人的实践活动。真理与价值这两个尺度,只有很好地结合起来,才能有利于我们的成功。 最后,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真理和价值的相互制约表现在:一方面,价值的实现有赖于对相关真理的把握,真理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价值实现的程度;另一方面,真理在实践中被验证的过程,则有赖于价值在实践中被实现的状况。价值的实现表明,在实践中所遵循的关于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是真理。 真理和价值的相互引导表现在:一方面,实现价值是人们追求真理的目的,满足人们需要的价值追求引导这人么去探索相关真理,所以认识活动的指向规定的;另一方面,真理的不断发展也引导着人们进一步提出新的价值追求,人们在那一个领域中获得真理越多,人们就会在那一个领域中提出更多的价值目标,因此真理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价值发展的方向和程度。 真理和价值的相互促进表现在:一方面,真理的发展促进价值的实现,也就是说,真理的发展可以促使人们更深刻、更全面的理解其生活条件和发展方向,从而使人们的价值追求更合理,更符合人类自身发展的必然性;另一方面,价值的实现又推动着真理的发展。人们对价值的追求月自觉、越合理、越深入,也就表明人们对真理的把握越全面、越深刻,同时也就越能够激发起人们探索真理的热情。
参考文献: [1](2013修订版)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2]《和谐社会的价值追求研究》,王伦光,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5
联系客服:cand57</下载费用:10 元 &
2017年自考最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笔记全书小抄版.pdf 备考 2017年 自考最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笔记 全书 1.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及其理论来源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的辩证思想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亚当o斯密和大卫o李嘉图)、空想社会主义。 2.哲学基本问题 * 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何者为世界的本源,即物质和精神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的问题。对该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 * 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可将哲学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3.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定义及其意义 物质是标志客观存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意义: * 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 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的批判了不可知论; * 体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 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 定了理论基础。 4.运动观 定义 ——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是标志一切事物与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物质与运动: *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 * 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主体,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 运动与静止 —— 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相对的静止。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 ,包括空间的相对位置和事物的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 5.意识观 意识从起源来看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它的形成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有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再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最后发展为人类的意识。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 质世界的主观映像。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又不是物质本身,意识是特殊的物质 —— 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意识的能动作用: * 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人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去确定反映什么、不反映什么、怎样反映,表现出主体的选择性; * 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意识既有对当前的反映,又有对过去的追溯和对未来的预测,可以超越特定时空的限制; * 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 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 动的作用。 6.实践观 人类社会生活的实践本性: * 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人与其意识的关系生成于实践活动中,实践内在的包含三重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其意识的关系,而这些关系构成了基本的社会关系,即物质的社会关系与思想的社会关系。 * 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人们通过实践活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和改造人类自身,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即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 * 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人们自己改造自己的历史,社会发展不过是人的实践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中展开的过程。 7.联系与发展 联系 —— 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特点: * 客观性。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想的。每一种事物都是和其他事物联系着而存在的,这是一切事物的客观本性。 * 普遍性。第一,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第二,任何事物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第三,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 多样性。世界上的事物是多样的,因此联系也是多样的。 事物的相互联系包含事物的相互作用,而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而变化的基本趋势是发展: * 发展是前进的上升运动,实质是新事物(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的产生和旧事物(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的灭亡。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因为: 1.新生事物因为具有新的结构和功能,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而旧事物已经不适应环境和客观条件的变化; 2.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成熟的,它既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腐朽的东西,又保留了旧事物中 合理的因素。 * 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从内容上看,是事物在运动形式、形态、结构、功能和关系上的更新;从形式上看,是事物在时间上的持续性和空间上的广延性的交替。 8.对立统一规律 矛盾 —— 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可分为对抗性 和非对抗性两种基本形式。 矛盾普遍性: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其含义是: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矛盾特殊性: 1.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2.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 3.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个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 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9.质量互变规律 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度的两端叫关节点或临界点,超出度的范围,一物就转化为他物。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质变与量变的辩证关系: *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没有量变的积累,质变就不会发生。 *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单纯的量变不会永远持续下去,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 质变和量变都是相互渗透的。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另一方面,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 10.否定之否定规律 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 * 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 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 * 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 * 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的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前进性体现在:每一次否定都是质变,都把事物推到新阶段;每一周期都是开放的,不存在不被否定的终点。 曲折性体现在其回复性上,其中有暂时的停顿或倒退,但是经过曲折终将为事物的发展开辟道路。这表明事物的发展不是直线式前进而是螺旋式上升的。 11.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 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人们要改造世界就必须首先认识世界,人类的认识活动总是为各个时 代社会实践的特定需要服务的。 * 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性。实践创造出必要的物质条件和手段,使人的认识能够不断发展。 * 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人的一切认识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而直接经验则是人们亲身实践的产物。 *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12.认识是主题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唯物主义哲学坚持反映论的立场,认为物质是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唯心主义哲学把认识看作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经验的东西。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主观自生的,是“内心反省”的结果,是心灵的自由产物。 客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上帝的启示或绝对精神的产物。 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即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把人的认识看成是消极的、被动的反映和接受外界对象。它有两个严重缺陷: 1.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 2.认为认识是一次性完成的,离开辩证法来认识问题。 1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 —— 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理性认识 —— 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 本身规律性的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 关系: 1.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 2.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只有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住事物的本质,满足实践的需要。 14.真理及其客观性 真理 —— 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作为一种主观的思想形式,是把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外部客观世界作为认识对象的。真理最根本的特征就在于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结石,就在于思想与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一致性。 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 观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在认识真理内容的客观性的同时,必须认识真理形式的主观性。 15.真理与价值的关系 真理既是制约实践的客观尺度,又是实践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即通过实践获取关于外部世界的科学认识;而价值是实践追求的根本目标,同时又是制约实践的主体尺度,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基础上是辩证统一的。 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 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相互制约: 1.价值的实现依赖于相关真理的把握,真理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价值实现的程度;2.真理在实践中被验证的过程,则有赖于价值在实践中被严重的状况。 相互引导:实现价值是人么追求真理的目的,满足人们需要的价值追求引导人们去探索相关真理,所以认识活动的指向是受价值追求的指向规定的; 2.真理的不断发展也引导着人们进一步提出新的价值追求,影响了价值发展的方向和程度。 相互促进:真理的发展促进价值的实现,真理的发展可以促使人们更深刻、更全面的理解其生活条件和发展方向,从而使人们的价值追求更合理,更符合人类自身发展的必然条件; 2.价值的实现推动真理的发展。 16.社会历史观的根本问题 ——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唯心史观的表现形式:至多考察了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进一步思考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和经济根源,因而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前提出发,把社会历史看成精神发展史,根本否认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根本否认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社会存在 ——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永恒的必要的条件,而且它作为劳动对象也不断进入人们的物质生产领域。 人口因素是重要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对社会发展起着制约 和影响的作用。 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首先,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其次,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最后,它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社会意识 —— 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关系: *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社会意识是人们社会物质交往 的产物。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的或迟或早的发生变化和发展。 * 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进步的社会意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推断未来,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落后于社会存在的社会意识则阻碍社会的发展。任何社会意识不会凭空出现,只能是适应一定社会物质生活发展的要求而产生的,因而它必然具有满足这些需求的功能和价值,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化为物质力量并作用于社会存在、影响历史的发展。 17.社会基本矛盾 ——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生产力 —— 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适合 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科学技术) 生产关系 —— 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矛盾: *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状况是生产关系形成的客观前提和物质基础。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关系是生产力发展需要的产物,只有它为生产力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时才能够存在。 * 生产关系可以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经济基础 —— 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其实质是社会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制度化的物质社会关系。 上层建筑 —— 建筑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矛盾: *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得以确立统治地位并巩固和发展不可缺少的政治、思想条件。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变更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并决定了上层建筑变革的方向。 * 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集中表现在:为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服务,确立或维护其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适合经济基础,推动社会发展;反之则反。 18.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 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进步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内容,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 * 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的产生和 发展。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也会影响和制约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因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的最终解决还有赖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的解决。 * 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阶级斗争是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 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通过阶级斗争表现出来。 * 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的表现在社会形态的更替中。 * 阶级斗争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它的作用是历史的、变化的。 革命是推动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动力: * 社会革命是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手段和决定性环节。 * 社会革命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伟大作用。 * 无产阶级革命将会为消除阶级对抗,并充分利用全人类的文明成果,促进社会全面进步而创造条件。 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又一重要动力: * 改革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和手段。 * 社会发展离不开改革。 * 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一场伟大 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科学技术(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对推动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 * 科学技术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其一,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其二,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形式;其三,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特别是导致产业结构发生变革。 * 科学技术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 * 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 19.群众史观 人民群众在推动社会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社会变革的绝对力量。 一定历史阶段所达到的生产力水平,是人民群众创造活动的物质基础和前提。 20.商品 商品 —— 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使用价值 —— 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可用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一切劳动产品所共有的属性。 价值 —— 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与体力的耗费,是商品特有的社会属性。 商品的价值与使用价值之间的关系: 对立性: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得兼。要 获得商品的价值,就必须放弃商品的使用价值;要得到商品的使用价值,就不能得到商品的价值。 统一性: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 21.劳动二重性 具体劳动 —— 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也称为有用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 抽象劳动 —— 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消耗。←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 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不是各自独立存在的两种劳动或两次劳动,它们在时间和空间上是统一的,是商品生产者的同一劳动过程中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另一方面,具体劳动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是劳动的自然属性,而抽象劳动所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的社会关系,它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22.价值量与价值规律 价值的量的规定是回答价值的大小由什么决定和怎样决定。 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而劳动量则按照劳动时间来计量。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不是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劳动生产率 —— 劳动者生产使用价值的能力。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越小。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价值规律是贯穿于整个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既支配商品生产又支配商品流通。 表现形式: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 作用: * 自发的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 自发的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 自发的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 缺点:可能导致垄断;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在分配社会资源时可能出现比例失调的状况,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23.货币 货币 —— 长期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24.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具有两重性:既是具有社会性质的社会劳动,又是具有私人性质的私人劳动。商品生产者的劳动的社会性质由社会分工决定,商品生产者的劳动的私人性质是由生产资料私有制决定的。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了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 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商品经 济的交换本质正是由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的,私人劳动要转化为社会劳动必须用自己的产品与别人的产品交换,交换是解决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矛盾的唯一途径。 * 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 * 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商品的售卖过程,是私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的过程,这个过程进行的顺利与否,决定着生产者的经济利益甚至命运。 25.剩余价值 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的两重性:一方面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另一方面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即价值增值过程。 资本在资本主义 生产过程中采取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种形态。 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生产资料的价值通过工人的具体劳动转移到新商品中,其转移的价值量不会大于它原有的价值量。 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可变资本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不是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而是由工人的劳动在生产出来的。工人所创造的新价值,不仅包括相当于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还包括一定量的剩余价值。 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日的长度)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 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 26.资本循环 资本循环 —— 资本从一种形式出发,经过一系列形式的变化,又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 三个阶段 &三种职能: * 购买阶段,即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购买阶段。它属于商品的流通过程,在这一过程产业资本执行的是货币资本的职能。 * 生产阶段,即生产资料与劳动力按比例结合在一起从事资本主义生产的阶段。在这个具体阶段,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相结合生产物质财富并使生产资本得以增殖,执行的是生产资本的职能。 * 售卖阶段。即商品资本向货币资本的转化阶段,执行的是商品资本的职能。 前提条件: * 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空间上同时并存,即产业资本必须按照一定比例并存于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形式中。 * 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保持时间上的依次连续性。 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问题。 28.资本主义意识形态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 —— 资本主义国家中占统治地位的、反映了作为统治阶级的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的各种思想理论和观念的总和。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 *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观念上层建筑,是为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服务的。 *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 29.经济全球化 原因: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跨国公司的发展、各国经济体制的发展。 表现: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企业经营全球化 后果: * 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是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社会分工得以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可以在国际社会流动和优化配置。由于发达资本主义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占据优势地位,在制定贸易和竞争规则方面具有更大的发言权,控制一些国际组织,所以是主要受益者。 * 发展中国家利用这一机会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吸引外资扩大就业,是劳动力资源优势得到发挥;利用不断扩张的国际市场解决产品销售问题 ... *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拉大。 * 在经济增长中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与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同时发生。 * 各国的体制、政府领导能力、文化、价值观念都受到全球化冲击,出现内部危机。 * 经济联系密切,相互依赖越来越强,但有效的全球性经济协调机制却没有建立起来。 30.当代 资本主义新变化 原因: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根本)、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力与利益斗争的作用(重要)、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 实质: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 31.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 建立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化,达到共同富裕。 * 对个人消费品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制度。 * 在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下,建立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 以马克思主义为领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
文档加载中……请稍候!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元 &&0人已下载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a href="UserManage/CopyrightAppeal.aspx?bid=165645" title="版权申诉" class="fLeft works-manage-item works-manage-report" target="_blank"
关&键&词: 2017年 自考 最新 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 概论 笔记 全书 小抄 pdf
& 我的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本文标题:2017年自考最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笔记全书小抄版.pdf 链接地址:
当前资源信息
类型: 共享资源
格式: PDF
大小: 415.37KB
上传时间:
copyright@
我的文库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号-4}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客观真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