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是不是都有心理疾病怎么治疗啊,最近极度恐白

心理疾病的本质[实用心理]
我的图书馆
心理疾病的本质[实用心理]
& & & &   传统的医学和心理学,将心理疾病和心理问题,划分得越来越细,其诊断依据就是症状,当你具备A、B、C、D、E症状时,就是XX症。然后据此咨询治疗,这样虽然便于医生操作,但由于比较机械和流于表面,效果可想而知。其实,人们遇到各种困难,问题通常和内容无关,有关联的部分在于思考方式即结构上,你无须听内容,只要找出他的大脑程序是如何运作的。然后处理它就行了。比如两个人,其中一个害怕独处,但不知道为什么,就是害怕。原来,只要当他一个人独处时,脑内就会出现一幅画面,画面里是一条深不见底漆黑的隧道,让他害怕,我仅仅是让他在隧道里装满电灯,统统打开,灯光通明,恐惧的心态就不复存在了。另一位恐高,则是源自于一次坐“海盗游乐船”的经历,恐惧的感觉同时来自那时的声音和画面,用NLP的相关技术将之抹去,困扰了多年的恐高症也就不药而愈了。  所有的心理疾病和心理问题都是一种习惯,而且基本上都是学习而来的。当你还是一个婴儿的时候,你有没有什么恐怖症、强迫症、抑郁失眠的?你并没有。只是某些刺激的出现,让你学会了某种模式,并将之固定下来。其实这不仅是人,这也是所有动物的学习方式。问题就在于你喜不喜欢这种反应方式,你不喜欢又改不掉,它就会困扰你,成为你的负担。成为你的心理问题甚至心理疾病。你喜欢吗?喜欢吧,自有文字以来,人们就在歌颂所谓“伟大的”,但你不知道的本质就是“强迫症”吗?不是吗?比如,当你爱上一个人,但人家却是两个孩子的父亲或母亲,根本不爱你,你虽然也知道,但你却控制不了“相思”之苦,这种“情不自禁”不就是一种强迫症吗?但每个人都很享受爱与被爱的感觉,所以这并非问题。你不喜欢抑郁、不喜欢焦虑、紧张、恐怖、失眠……但你还是被强迫着去抑郁、焦虑、紧张、恐怖、失眠……。所以,你可以将所有的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都看作是强迫症,它们的本质就是神经系统内的某种神经运行模式(神经链),这种模式越强,你就越受它控制,越难以摆脱。  人本来就是身患“强迫症”的动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碰到“工作狂”(或称'对工作充满热爱的人’、'离开工作就不舒服的人’,固执的人)等,本质不都是所谓的“强迫症”吗?只不过你很享受这种态度,这种模式,所以这就不是病,不是问题。  那么究竟是什么强迫着你呢?是习惯。而习惯的背后,则是你经过长年学习而来的思想和行为的神经运作模式。利用NLP找出各种问题的结构,即神经运作模式,然后去中断它或修正它,使问题原有的“刺激--反应“机制被破坏、被取代,心身疾病自然痊愈。  对于NLP(神经语言程式学)来说,没有所谓的“病人”,只有思想行为模式不适应环境的人。虽然心理问题和心理病的本质就是强迫症,但是各种问题都有它不同的结构,恐惧症有它的结构,焦虑症也有它的不同结构,而且同样呈现出恐怖症的症状,但每一个患者的结构都不会完全一样,这也是NLP辅导与催眠治疗的魅力所在,每一次的治疗都会使你有所长进,有所收益,对人性的了解也愈来愈深。治疗也就是一个重新学习的过程,你越来越深地了解了自己,也学到很多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后相类似的问题也再也不会困扰你了。
  安慰别人最常见的错误  1 否定别人的不幸  常见错误:“比你不幸的人多着呢,你看XX幼年丧父,你看非洲的人民……你这点苦难算什么?”  这样说的人自身也是有点心理问题的。把自己想像成无所不知的上帝,了解别人的痛苦,本身就是一种虚妄的幻觉。有父亲不一定比丧父的幸福,非洲人民也不一定比中国人民痛苦,每个人的痛苦都是独一无二的,只有当事人自己感受真切。  正确方式:“发生这种事情真是不幸,希望作为朋友我能陪你走过这可怕的日子!”  2否定别人的情绪  常见错误:“别生气了,别哭了,忘记那些痛苦吧。”  痛苦,愤怒,伤心,这些心理现实,都像路边的树木一样真实存在,并不可以因否定而消失的。就算暂时消失,那也是压抑到潜意识,后患无穷。释放情绪,然后接受事实,这才能促进心理健康。  正确方式:“愤怒就喊出来,想哭就哭出来,别压抑自己!”  3用其他活动引开注意力  常见错误:“孩子摔伤了大哭,大人可能拿出玩具扮鬼脸。朋友伤心低落,你给他讲笑话。”  理解痛苦的原因,接受痛苦的事实,才能彻底放下,转移注意力可能暂时可行,但是痛苦还会找机会浮出水面。而且转移注意力有不尊重朋友感受的嫌疑。  正确方式:“你愿意和我讲讲你的痛苦吗?”  4喊口号,讲大道理。  常见错误:“你是个爷们,就站起来!”“没有过不去的坎,这算什么 !”“人应该自信,乐观,不要因为一点挫折就退缩。”“人应该……你看XX损失比你还大,还一样坚强自信。”  人应该怎么样,谁都知道。如果都能做到“应该”,岂不人人都是成功人士了?负面心理真实存在,建立健康的人格,需要时间和努力,在别人情绪低落的时候强调“应该”,进一步衬托出对方的“不应该”,可能加深对方的挫折感,“我怎么这么无能,就是做不到呢?”  正确方式:认真的倾听对方倾诉,表示同情即可,避免随便发表应该如何如何的评论,除非对方真的征求你的意见,才可以提出一些建设性的,而非口号式的建议。
  建立自己的心理优势  心理强大的名人博物馆里排列着这些名字:苏格拉底、老子、荆轲、诸葛亮、关羽……  跳出三界外的佛教隐修者、在人类智慧的最高殿堂里思考的家、经受严刑拷打的革命者、充满狂热信仰的宗教信徒、杀人如麻的冷血杀手、百折不挠的商业巨头……他们都属于心理强大的种群。  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在心理上极为强悍。他可以贫穷潦倒、可以承受众人的排斥迫害、可以遭受牢狱之灾、可以承受身体的剧痛、可以面对死亡的威胁,但始终保持着无法被摧毁的心理优势。  心理强大的程度,往往与一个人的优秀程度或残忍程度,以及对人类的贡献程度或破坏程度成正比。因为越是心理强大,一个人就越有胆识去拯救苍生,或是对这个世界痛下杀手。  鉴于“心理强大”的模糊性,我提供几种不同解释的版本:  (1)世俗意义上的心理强大  一个人如果能用钱砸别人,用权力压别人,他是不是很强大?  世俗层面的心理强大有一个特征:一个人的心理就像一个收缩袋,碰到比他弱的人就使劲膨胀,碰到比他强的人则急剧萎缩。  世俗意义上的心理强大只是一个概念的偷换。一个人占有了在社会上“强”的东西,比如金钱、权力、地位,在心理上就把这些东西当成了他的自我,把它们的“强”变成了他自我的强大。  (2)智力层面的心理强大  一个聪明人之所以在一个笨人面前有心理优势,在于“聪明可以玩别人,而愚笨只能被人玩”这一深入人心的社会游戏有利于他。  一个对世界了解很多的人的心理强大,是因为他可以看到一些事情会发生或不会发生,从而为他增强了对世界的陌生性所带来的危险的心理防御能力。知道明天会下雨,明天的下雨对于他来说便是一件虽然客观上不可控制,但在心理上却可以控制的事情。  (3)、宗教意义上的心理强大  斩断和这个社会的心理联系可以让一个人超凡入圣。但这种、宗教意义上的心理强大在这个世界上只有少数人能获得,比如宗教隐修者、古典家。在这些高人面前,世间的一切纷扰都被他的理性能力或终极的信仰一一化解。甚至死亡都不是一种威胁,而是世间生活的自然延续,或许它还是天堂的入口。  社会中生活的绝大多数人永远无法在心理修炼上达到这些高人的高度。在心理上他们无异于另一种生物,但他们是一个理想的观照。乌托邦的意义绝不在于实现它,而是让人看到:如果这个世界上有让人感觉不能忍受的苦难,那么,人们可以并且应该去追求的是什么。  没有多少人可以像宗教大师和大师那样去生活,要像他们那样去生活本身就是一种思维的误区。但是,这从来也不妨碍我们可以而且应该像他们那样去思考。  (4)心理变态类、精神病意义上的心理强大  有两种人也心理强大:宗教极端分子和冷血杀手。对宗教极端分子来说,要做到心理强大必须满足以下几点。  ①他所信仰的对象必须被设定具有万能的力量,而他彻底依附于这个对象,分沾了这个对象的属性,让自己感觉到了这种力量。如果上帝那么牛叉,而我变成了他的一部分,或者有他罩着我,那么,我在别人面前也足够牛叉。    ②这种信仰必须设定至少一个“异端”或“敌人”,信徒有神圣的义务消灭他们。  ③消灭这些“异端”和“敌人”,是一个人履行神圣的信徒义务,由此将获得信仰的最高褒奖。  这三点分别给予宗教极端分子以力量感、愤怒和对生命的蔑视。它们一个比一个强大。  冷血杀手与此稍有不同,但在心理依恃上没有和宗教极端分子分道扬镳。虽然没有一个万能的信仰对象给他力量感,但他同样有两个可怕的武器:愤怒和对生命的蔑视。他对社会充满了仇恨,攻击性十足,像一头潜伏在黑暗深处的饿狼,随时准备向毫无防御能力的猎物扑去。  一个人越显得愤怒,恐惧就越不会袭击他。所以,愤怒有时候是人消除恐惧的方法,因为当你体验到愤怒的时候,你就不会再体验到恐惧。愤怒不仅仅可以驱散恐惧,还可以让人有力量感。任何愤怒都力图指向一个对象,它意在毁灭这个对象。在这个对象面前,一个即使曾经是多么软弱无力的人也可以一跃而成为一个主动者。力由他指向外在的对象,而外在对象则是他的力的承受者,相对就处于弱势。如果他具有足够的愤怒和仇恨,这种力的强度就会越大,外部世界也就越弱,他在心理上就足够强大。
  哪些东西让人心理弱小?  一个心理弱小的人,把对自我的主宰权交给了那些可以控制他心理的社会游戏规则,交给了那些奴役他的价值观念,交给了一个假“自我”,交到了那些因为利益和心理癖好,而希望能够控制他的人手里。在盲目而强大的心理法则的神秘运作中,他和自己在黑暗中失去了联系。  批量制造“房奴”、“孩奴”、“卡奴”的社会也是大规模生产“心奴”的工厂。什么是“心奴”?很简单,一个人是他心理的奴隶。有奴隶,就有奴隶主。关键在于,谁是奴,谁是主?假如我们不幸成为了“心奴”,那么,奴隶主就是那些可以操纵我们的心理,以及可以影响甚至主宰我们命运的人。他们是上司、客户、商家、媒体、政客、宣传机构等,    你可以不信上帝,却无法不和这些人打交道,这才是致命的地方。对于“房奴”、“孩奴”、“卡奴”来说,制度公正一些,或者天上掉下一堆钱来让自己捡到,是最有效的奴隶解放宣言。但对于“心奴”来说,公正和有钱虽然也可以让他们产生解放的无限热望,却并不是获得自由的万用灵丹。不公正的社会制度和被剥夺感仅仅是他们陷入奴隶状态的催化剂。心理的弱小,才是一个人大踏步向“心奴”迈进的根源。  到底是哪些东西让人的心理那么弱小?  1)社会价值排序  很抱歉,我用了一个看起来非常抽象的术语。什么是“社会价值排序”呢?简单说,只要你根据社会的观念,认为一个白领就比一个民工高档,一个大学生就比一个小学生牛B,那么,你就遵循了某种社会价值排序的指令。而一旦你遵循了社会价值排序的指令,就为自己的心理弱势打开了大门。这种社会价值排序必然制造伤害、焦虑、愤怒、自卑和羞辱,因为按照这个规律,在这个游戏之内,只有位于最高端的人,在人群中才能获得绝对的心理优势。  2)“自我”的虚假  没有一个“自我”,人在心理上就活不下去。但是,如果他的“自我”并不是他自己,只是社会上的东西驻扎在自己心里的“代理人”,他就会和自己失去联系。用“假自我”来维持自己心理生存的人从一开始就失去了防御能力。  3)不确定性  只要我们无力把握一种东西,我们就不会感觉到自己是命运的主人。被不确定性吞没的人,同时也是一个无法体验到自己在世界面前的力量的人。  4)别人言行的作用力指向自己  有的人很容易受别人的影响,别人的语言和行为,可以快速地绕过他的大脑,进入他的心理结构,激起他的各种情绪,引起情绪和状态的不稳定。其实,只要一个人无法用大脑防护自己的心理结构并解读外界刺激,他的心理弱小就是一种宿命。看到前面有一个人,他就成为了我的一个观察对象。同理,我们也是别人言行的对象。容易受到别人影响的人,别人言行的作用力就是指向他的,力的方向,决定了心理的优势和劣势。所以,我们知道,窥视别人而获得巨大快感的秘密是:力是由我们指向被我们窥视的人,而且在心理上解除了他的防御。  5)社会等级的暴力  和价值排序对应,社会是一个等级结构,充斥着权力和金钱、观念的暴力。比如一个老板可以借助“管理”的名义羞辱一个小职员,打击他的自尊心,无论是否变态,这是现实。  6)他人的伤害  很多人曾经幻想生活在桃花源,但桃花源不过是一个梦境。社会生活的一个根本特征就是冲突。参与了社会这场游戏,弱者要想不被“伤害”,除非有奇迹发生。更何况,伤害别人成为一些道德白痴的乐趣。  7)死亡恐惧  当一个人偶然被抛到这个世界上,在他的整个一生中只有一件事情可以确定,那就是死亡,他必死无疑。人与人之间或许在社会地位上千差万别,但在死亡这一点上是平等的,国家主席与下岗工人,亿万富翁与乞丐没有任何区别。对于有思维和精神的人来说,死亡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它代表了绝对的虚无和沉寂,它是对一切可能性的终结,是不可穿透的黑暗。  8)……
  对于死亡恐惧的克服来说,我悟到了四种方法:找到平衡、蔑视它、接受它、把死亡宗教化。  (1)找到平衡的本质基于一种死前占有多少的社会比较,它是心理竞争在死亡问题上的延续。人们喜欢在日常生活中在社会占有物上进行比较,从而进行身份、地位、优越感、价值感的竞争,竞争的目的是把别人比下去,让自己在心理上占据优势。在死亡的威胁之下,人要克服死亡恐惧,也可以用这一招,既然在死亡上人人都是平等的,那么,如果一个人在生前占有得很多,把别人比了下去,以致别人在生前与他相比根本没有什么价值,那么,即使是死亡,他也赚了,在这个占有更多的心理背景之下,他似乎获得了不惧死亡的勇气。这一方法运用到极致,就是街头痞子的斗殴中有人狂吼的那样“老子够本了!”。他们杀死一个人,死就获得了平衡,而他们杀死两个人,在他们看来已经赚了。我想指出,就对于死亡恐惧的克服来说,找到平衡这一心理动机是非常隐秘的,在砍砍杀杀的场面上会显现,但在日常生活中它常常化为一个人对于社会稀缺资源的疯狂占有。他们能够意识到,人生苦短,人总要死的,只有占有很多才能显得人生有价值,在死亡面前才不留下“遗憾”。这一方法对于死亡恐惧的克服来说是有限的,实际上是一种变态。   (2)蔑视的本质其实就是虚弱。人蔑视死亡,深层心理动机恰恰是死亡恐惧威胁到了他的心理生存,因此他必须表现出在死亡面前的勇气、意志和主体性地位,从而否认自己有恐惧,不让恐惧威胁到自己。在表现出蔑视的时候,人可以单打独斗,即暗示自己并让自己产生出愤怒之类的情绪,借助这种情绪产生的力量战胜死亡恐惧。同时,人也可以借助于一套仪式化的社会符号体系来战胜死亡,在这种仪式化体系中,人的面对死亡不再是一个人孤独的行为,他变成了在他人注视之下的英雄。那些在战争中迎着枪林弹雨冲锋的人就是这样。战斗场面成了一个他可以在其中扮演英雄人物的剧场,他可以慷慨赴死。蔑视尽管是基于虚弱,但对于死亡恐惧的克服来说是成功的(人本来在死这一确定的永恒力量面前就是虚弱的)。只不过,它有一个缺陷,即情境化、短时化,无法成为一种常态。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仅仅是蔑视死亡,一个人还是不能躲过死亡恐惧的的追杀。  (3)接受的本质是屈服,是对不可抗拒的命运的承认。在接受之中,人不再借助于一套仪式化的符号体系,不再依赖于他穿的“衣服”来否认死亡,而是把自己还原成一个和动物一样的生物体,承认自己的大限。他不再认为自己是英雄,不再企图通过疯狂地占有社会稀缺资源来避免自己的虚无化,事实上,对于很多曾经让人醉心不已的感官欲望他已经看穿,而不再盲目投身其中。死亡接受否认任何占有社会稀缺资源的意义,否认任何挣扎和对抗。一个人要能够做到对死亡的接受,必须在心理上已经历了太多,或触摸到了死亡。因此,真正运用接受这方法来战胜死亡恐惧的,要么是有太多生活磨难的历经沧桑的人,要么是亲眼目睹至亲至爱的人死亡,产生的心理巨痛无异于自己死亡过一次的人。接受其实是一种把死亡合理化的心理防御机制。  (4)把死亡宗教化:一个把自己全部交给自己信仰的人是不可战胜的。他可以忍受世界上任何的威胁、打击、酷刑的摧残,只要他不是一个人孤军作战。这是一群已经超越世俗的人,他活在他的信仰世界,没有什么能够让他畏惧,因为他已经克服了死亡恐惧。  人类需要设置一道保护装置来应对死亡恐惧的威胁。大多数宗教和文化是借助于一套把死亡庄严化的仪式。如果人类看到自己同类的死,结局就像看到蚂蚁之类生灵的死那样悲哀,那样渺小,那么打击是相当大的。但在一套把死亡庄严化的仪式中,人的死有别于动物的死,死是一件庄严的事情。当然,仅仅是这一点并没有消除人类的死亡恐惧,因此,很多宗教无一例外地要继续对死亡进行“加魅”,把死亡设置成得救的手段、超越苦难的途径、进入天堂的大门。在这里,死并不可怕,死恰恰是幸福的。宗教极端分子之所以敢于充当人体炸弹,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的宗教给死亡赋予了神圣的色彩。死是他最好的归宿,是他尽了信仰者的义务而受到上帝眷顾、恩宠的表达。很多意识形态上的信仰者,比如革命者不怕死,同样是因为这种意识形态具有类似宗教的色彩,死是他为信仰而献身,他终会被人们记住,神圣的事业因他的死而更显神圣。   因为害怕死亡后的绝对虚无,宗教设定了一个天堂,那是人死亡后的居所。在这个天堂的观念里,死亡不再可怕,它甚至是人获得根本性救赎,告别世间苦难命运的一座桥梁。在这里,死本身或许不幸福,但死后肯定是幸福的。   爱国主义、民族主义之所以有如此大的魅力,不仅是宣传大师和教育高手有高超的技巧,更重要的在于,它让我们变成了一个个勇敢的人,勇敢到足以藐视死亡。因为国家、民族作为一个抽象的共同体具有无穷的力量,在这个共同体里,我们分沾了它的属性,成为它的一部分。为它而死即意味着不死,因为死不过是绝对的虚无,而国家和民族则会一直延续下去。
  彻底摧毁一个孩子的秘籍  我发现相当多的问题是爱孩子的家长、老师所致。家长和老师们是如何给孩子致病的呢?总结如下:所列方法家长和老师可以通用,不同的是:家长毁一个,老师毁一群,效率更高。  一,毁掉一个孩子首先应该做的是摧毁孩子的自尊,将孩子贬到卑微卑贱的地位上。  具体方法有这样几条:  1、让孩子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自己一无是处,没人赏识他,没人喜欢他。例如学习不行,长相不行,交际不行,干家务不行,马虎,粗心,让家人为他受累……总之,他没有行的地方。  2、经常拿"别人的孩子"的来刺激他。这种话要时常挂在嘴边:"你看人家××,从不让父母操心;你看人家从来××不玩游戏;;你看人家考取了清华北大;你看人家××…….有谁个像你?”这类话最具打击力和摧毁力,是毁孩子的王牌语录。  3、要学会迁怒的本事。自己生活工作上遇到不顺心的事,要想方设法找理由给孩子泼狗血。无论什么事都归功于孩子的过错然后教训他,并制止他流眼泪。这样做可以有效地打击孩子的自尊心,增强孩子的自卑感,同样可以造成他不是人的感觉。  4、和孩子说话时口气决不能和蔼,切不可使用商量的口吻,一定要使音量达到70分贝以上,一定要使用命令式的口吻。如果还能配合一些挖苦讽刺的汉语词组,则效果更佳。如"你真蠢""你混""没见过你这么傻的""怎么生了你这么个东西"等等。  5、采用法西斯暴力,坚信棍棒之下出孝子,经常要对孩子拳打脚踢,如果单打不过瘾,配合夫妻双打效果会更好。  二,摧毁孩子内心的安全感,让孩子时刻内心体验着焦虑,恐惧不安。  具体方法有以下几条:  1、利用一切条件,让孩子感觉自己是招人讨厌的,是不被父母老师所喜欢的,给孩子一种被抛弃感。从哇哇做起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孩子越小越害怕被抛弃,内心安全感越脆弱。如,在生活中经常表现出对孩子的不耐烦、讨厌等等;经常对孩子说“你再不听话就不要你了”等等。  2、给孩子一个破碎的家,父母经常争吵打架,让孩子对这个家的未来害怕担心。  3、经常用各种各样的危险来恐吓孩子。如:经常给他讲社会的黑暗和人心险恶,这个社会到处充满着罪恶的勾当和邪恶的陷阱,没有一点社会良知存在,在这个社会上不能信任任何人,一定要处处小心谨慎。  三,摧毁孩子的独立思维能力和行动力,让孩子变成木偶。  具体方法有以下几条:  1、把自己塑造成为孩子牺牲者的形象,这样会使孩子产生罪恶感。即使是大打出手和言语侮辱也是为了孩子好,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没有一点私心,而一个有罪恶感的人往往采用自暴自弃的方法度过一生。具体方法举例如下:经常告诉孩子,自从有了他,你连电影也没看过,你为他操碎了心,都累出病来了,最好再具体说出你身上的哪种病是由于他造成的。或者说,如果不是为了照顾他,自己早就在事业上有大发展了。   2、孩子的一切要由你来决定,切不可给他一点儿自由,他的行踪你要密切注视。他如果有,一定要设法查看;他如果有信件,一定要审查。他如果接听电话一定要追根溯源等等。这样做能在他心里造成他不是人的感觉,造成他是一个受人操纵的木偶的感觉。一个怀疑自己不是人的人是绝不可能奋发上进的。  3、糖衣炮弹狂轰乱炸,为孩子包办一切。“替他洗衣服,替他打扫卫生,替他……”;“孩子无论要什么都完全满足”。被喂饱的熊是死熊——因为被喂的饱饱的,不需要自己觅食,慢慢地熊就失去了自己觅食的本领。没有人去喂它们食品时,熊就被饿死了。孩子也一样!  四,必杀技——当众出孩子的丑。  以上都是"单练"技能。真正要彻底毁掉他,这最后一条才是杀手锏。你一定要当着外人(或同学或亲友或邻居)损他,贬他,让他无地自容。从心理学角度讲,这样做能使一个人产生惧怕社会的心理,产生自惭形秽的念头。而一个惧怕社会和自惭形秽的人是很难立足於社会的。   您掌握了以上操作方法,且经常运用,就基本上可以毁掉一个孩子了。当然,还得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做到运用自如,这样才能将你的孩子彻底毁掉,使他终身一事无成。  如果父母做到综合灵活运用以上法宝,一事无成只是好的结果。更可能的是,抑郁,自杀,反社会,暴徒,杀人狂……
  毒害千年中国人的谎言:批评使人进步  “批评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中国人从小听这句话长大,世代奉为真理。于是大人仗着这句话随意批评孩子,而且经常要在别人面前,更显示自己不护短帮助孩子成长的决心。一代一代,我们学会了批评,也就学会了不自尊,不尊重别人。一代又一代,我们把自卑深深地传递。而这种内心深处的自卑又经常伪装成外在的自大,盲目批评他人。   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别人的批评,最关键的是懂得别人为何要批评我。  一个人怎样对你,反映着他的内心。  你怎样对一个人,反映着你的内心。  这叫投射。  一个人怎样对你,可能是被你教会的。  你怎样对一个人,可能是被他教会的。  这叫认同。  如果一个人总喜欢挑剔别人,那是因为自己的童年也总是被父母挑剔。自己扮演“内在的挑剔父母”,将“内在的受批评小孩”的角色投射给他人。没有完美的人,所以内心健康的人,对待别人的缺点会宽容,就算需要指出,也是善意地点醒,而非恶意地指责。受指责的人如果内心的关系模式足够健康,就不会认同对方的投射,免受其害。反之,童年越是没有得到父母足够的尊重和表扬,就越可能认同他人的批评,不停自责,越来越自卑,痛苦。为了逃避痛苦,还可能表现出骄躁。而真正在表扬中长大的孩子,能够给自己正确的评价,不会骄噪或者自暴自弃。  最让人迷惑的批评,是隐性的。这种批评经常被包装成,我这么说都是为了你好。使受批评的人相信,如果不接受,就是不知好歹。这种批评,最常见于父母和孩子之间。大多数这样说的父母,也是真的这样想。父母将自己童年的糟糕关系模式加上成年后受的伤害(童年有阴影的人成年后更容易受伤害),继续投射到下一代上,这是命运的强迫性重复,重复而不自知,悲剧不断循环,而且变本加厉。这种批评,同样存在于夫妻之间,朋友甚至同事之间。  比如孩子送妈妈礼物表达爱和感激,这就是和妈妈建立良好关系模式的尝试。孩子和妈妈的关系模式好不好,足以影响孩子一生能否和别人建立良好的关系。我相信为人父母,收到礼物的第一感觉,肯定会感到幸福,而不管这个礼物是否正符合自己的需求。但是中国人传统的物质观念,可能接着就蹦出来了,于是没来得及对孩子回馈同样的感激和爱,批评就脱口而出:“乱花钱,以后不要这样。”孩子从小被教育,听父母的话,虚心接受批评。于是认同了这个批评,内心也相应的形成这种观点:不必感激别人,感激也不一定得到认同。都说中国人不知道感恩,孩子不知道感恩父母,请问这是谁造成的呢?孩子能买得起的一份小小礼物,不会让你破产,而你却让孩子的心灵破产。  另一种包装成“都是为你好”的批评,批评者并非不自知,而是为了掩饰自己的相对不幸,也就是嫉妒(嫉妒同样源于童年和父母兄弟姐妹的糟糕关系模式,比如父母没有给于足够的,平等的爱)。接上个例子,妈妈收到孩子一件衣服做礼物,嫉妒的同事可能会说:“小王啊,我可得提醒你,孩子没赚钱,就学会这么乱花钱了,将来还了得?而且买的东西一点不合适,怎么穿的出去?完全是浪费钱!”如果小王的童年同样没得到足够的爱与表扬,成年后的家庭关系也不怎么好,那么小王就倾向于认同别人的评价,把别人的话奉为权威。可想而知,小王会觉得同事很有道理,转而去批评孩子,而且会引用“权威”的话,来证明自己是正确的。而孩子必然会伤心,父母为何宁愿相信同事,也不相信我呢?。于是孩子与父母隔阂进一步加深,家庭关系进一步恶化,家庭成员也就进一步彼此不信任,宁可把别人当作自己家务事的权威。远近亲疏不分,是没有伦理道德的家庭,只会让人逃避。  所以,不是批评就要虚心接受,要弄明白对方为何而批评。投射自己糟糕的内在关系模式的,就不要搭理。什么情况属于糟糕的投射呢?  一,对不可改变的事实发表反面评论。比如“你皮肤很白,就那几个雀斑了可惜了。”  二,经常强调,“我这么说是为了你好”。内心健康的人,是不会这么说以强迫对方接受自己观点的。  三,经常表现出优越感,我比你年龄大,资历深,见识多,你还太年轻,要学的多着呢。  三,经常批评别人。遇到问题,不是鼓励对方改进,而是喜欢指责他人,同时推卸自己的责任。  四……  如何保护自己,不受别人糟糕投射的伤害?修正自己内在错误的关系模式,让心灵变得强大,生命将从此改变。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我们为自我认同,自我实现而活。不幸虽然会强迫性重复轮回,但我们可以选择勇敢地斩断命运的链条!
  快乐是一种能力  古语说:“勿以善小而不为”,我冒昧地仿此句型说一句“勿以乐小而不乐”。在我看来,快乐是一种能力,在任何时候都保持一种快乐的心情需要智慧。人有避苦趋乐的本性,但在现实生活中,虽人人都在追求快乐,但结果却大相径庭。为什么?因为快乐需要心理强大。若能够在任何环境中保持一颗快乐的心,就可以更有把握地走近成功。俗话说得好:“人逢喜事精神爽”。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心情愉快时会信心百倍;心情沮丧时信心也会低落。成功似乎也更垂青于快乐的人,失败却常常纠缠失意的人。  沙中有金、玉中有石,这是事物的辩证法,也是生活的辩证法。这就需要学会辩证思维,对事,用“两点论”。世界万物的有与无、聚与散、难与易、长与短、高与下、前与后都是相对而言并相互转化的,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没必要碰到点不顺心、不如意的事情就唉声叹气、一蹶不振。我们要相信,风雨过后会有晴天,从而乐观面对今天,一路欢歌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命运里会遇到多少风雨多少苦难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是否能穿越重重迷雾,走出烦恼,并获得一种生命的升华。精神世界的苍白远远比物质生活的贫乏可悲,内心对生活充满希望远胜过银行卡里存款的数字不断增长,如果没有对生活的信念,没有对未来的信任,没有对良知的坚守,一切外在的拥有都无法填满内心的空虚。人活着,物质的拥有或许可以成为某个时间段的追求,但一定不是一生的追求。这一趟人生旅途,有太多我们应该去感受的风景:成功是风景,失败也是风景;幸福是风景,苦难也是风景;快乐是风景,伤痛也是风景。更有一种风景值得我们去领略:包容的风景、豁达的风景、坦荡的风景、善良的风景。
  肖申克的救赎  由史蒂芬金的小说改编成的影片《肖申克的救赎》,以一种充满希望的叙述理念讲述了一个关于“救赎”的故事。  剧情:1947年,声名显赫的银行家安迪遭遇了灭顶之灾。先是发现自己深爱的妻子有了外遇,在极度的愤懑与屈辱中,银行家坐在私家车内,一边狂饮酒精以平息愤怒,一边准备好手枪子弹打算结果这对偷情狗男女的性命。然而最终,理智战胜了情感,银行家打算放他们一马,他冷静地将枪丢进了附近的河里,开车回家。但噩运接踵而至。他的妻子和情人在相互缠绵时被人残忍射杀!法庭上,面对检查官振振有词和慷慨激昂的指控,银行家安迪百口莫辩。最终,他被庄严的法官判处终身监禁,一生不得走出肖申克监狱。在遭受了他深爱着的妻子的背叛、被诬告杀害妻子及她的情人、被判处终身监禁等一连串的打击后,一夜之间安迪由天堂堕入地狱。肖申克监狱,阴森恐怖,戒备森严。高墙上站着荷枪实弹的狱卒,狱警们永远面无表情,一袭黑色制服,手中不离不弃的是用来惩戒犯人的警械。故事就这样开始了,一个有身份有地位有名望的人,忽然之间从天堂跌落进地狱。但安迪却异常地冷静,没有喝吼,没有歇斯底里,他沉默着应对,不动声色地观察着他周遭发生的一切。与他同一天入狱的“胖子”因为恐惧,因为不知所措而胡乱求救呼喊,结果被狱警活活打死。安迪却聪明地沉默着,按监狱的要求做着该做的一切。他也很快知晓,已在肖申克监狱呆了20年的狱友瑞德,现在可谓神通广大,只要付钱给他,瑞德几乎能搞到狱友们需要的任何东西。安迪最先花10美元弄来的是一只小小的鹤嘴锤,他将它巧妙地藏在了犯人们人手一册的厚厚的《圣经》里。那样一只精巧的鹤嘴锤,用眼里不揉沙子的瑞德的话说--要想靠它凿墙越狱,起码要花600年!而安迪自有他的一套生存谋略。他通过瑞德还先后弄来了皂石、大幅的明星画报。在1949年春天的一次户外劳动中,安迪成功赢得了狱警海利的信任,他用他银行家所拥有的专业知识成功替海利免税。这之后,不断有狱警来找安迪,请求他为他们报税,渐渐地,安迪就像一个普通的会计师,在每年的报税季节成了大忙人。典狱长诺顿也开始与他合作,多少幕后的交易,多少黑钱经由安迪的手都一一被洗刷干净。多年以来,安迪已经成了肖申克监狱不可或缺的人物,已经成了诺顿们合手的工具。1966年的某一天,安迪从一位新狱友的口中得知了当年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凶杀案的真相,他觉得自己的沉冤终于可以昭雪了,他兴奋地去找典狱长,然而不久之后,知情的狱友却被无情射杀,因为阴险的典狱长想安迪永远留在监狱中为他洗黑钱。安迪彻底绝望了,又彻底清醒了,在入住肖申克监狱的第19年,隐藏在墙上悬挂的大幅美女图后面的一条洞穴终于打通,瑞德说的要用600年才能完成的事,安迪每个暗夜里小心地凿一小撮泥石第二天早上放鞋子裤管里偷带出去,不舍不弃用一把小鹤嘴锤奋斗了19年,终于大功告成。一个雨夜,安迪终于成功出逃。他取出了他替典狱长保存的存款中的一部分--37万美元,并将典狱长洗黑钱的证据寄往了媒体。然后奔向了他梦想中的墨西哥圣华塔尼欧,在那,他将经营一家沙滩小旅馆,过完他梦想中的后半生。他的狱中好友瑞德不久之后成功获得假释,并按安迪字条的指引,一路追寻,两个好朋友终于在大西洋蔚蓝色的海岸边再次相逢……  以我的理解,艺术的崇高地位常常源于艺术中的象征和隐喻。影片《肖申克的救赎》运用了独特的隐喻手法,使影片更具有表现力,更突出了影片的主题。它在一定意义上虽然是一部传统的监狱体裁影片,然而其独有的叙述视角和大量隐喻方式的使用成就了这部伟大不朽的经典励志片。影片的主题毫无疑问就是救赎,主人公安迪利用自身的力量去反抗体制的束缚,从而实现自己灵魂的救赎。肖申克一词来源于对影片英文原名shawshank的音译,但是在电影中,也曾经被翻译成为鲨堡,而这个翻译则更能够影射出当时美国监狱的现状。鲨反映的是监狱里的众生相,在这里人性的贪婪和欲望的扩张暴露无疑。道貌岸然的典狱长虽然对圣经能够倒背如流,但其实是一个阴险,贪婪,残酷且不择手段的可怕人物;狱警海利和其他狱警凶狠残暴,对囚犯滥用私刑甚至草菅人命;而囚犯之间更是明争暗斗,恃强凌弱,更有着像监狱“三姐妹”这样在监狱环境下培养出来的同性恋变态狂。堡的概念则暗示着监狱是一个由高墙围成的坚实的堡垒,影片一开始,就给了观众一个从监狱上空俯拍的全景镜头,高高的围墙,完全封闭式高密度令人窒息的生活空间。在囚犯瑞德的描述中,他对高墙的看法是这样的:“这些高墙很有趣,起初,你讨厌它,然后你逐渐地习惯它,一段时间后你开始依赖它,这就是体制化。”当然高墙这一镜头在影片中出现了不止一次,例如在安迪被关禁闭两个月出来以后,和瑞德在高墙下面进行了他们在狱中的最后一次对话,在高墙的映衬下,人显得非常渺小,其实也暗示了人根本无法摆脱体制的束缚,更可怕的是有人甚至发展到对这种体制的严重依赖。片中的老囚犯布鲁克(监狱图书管管理员)就是这样一个严重被体制化了的人,和很多刚进监狱的囚犯一样,他起初也抗争过,但都是以失败告终,逐渐地他适应了这种体制,他的灵魂和肉体都被体制化了,尽管假释赋予了他身体的自由,但却无法救赎他已经被体制化了的灵魂,最终他选择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成了体制化的牺牲品。很显然,这位老人没有得到救赎,这和他的心态有很大关系,他已经充分融入了监狱里尽受拘束的生活,甚至为了继续待在监狱想再犯罪,这种消极的观念与被现实扭曲的心态也注定了他悲凉的结局。
  但监狱里并非所有人都被体制化了,总会有一些例外,例如我们的主人公安迪就被导演塑造成了一个心中充满希望的神话式的人物。在狱中,他通过一系列行动来实现对自己和对他人的救赎。在长达19年苦闷的监狱生活中,他寄情于雕刻;他从来没有屈服于监狱“三姐妹”那变态强暴的恶势力,不断进行着反抗;他甚至冒着被关禁闭的危险当着狱警的面播放着安抚大家心灵的莫扎特的音乐《费加罗的婚礼》;他坚持不懈的不断给政府写信换来了“监狱中最好的图书馆”,为监狱里的囚犯带来了精神食粮,使他们在痛苦的监狱生活中感觉到了一丝希望和安慰;他帮助年轻的囚犯汤米读书识字从而拿到了学历。他仿佛救世主一般,像耶稣一般拯救了人们的灵魂,尽管忍受着来自身体的巨大的折磨,但他从来就没有放弃希望和对自由的渴望,在他面前,体制化显得那么苍白脆弱。当他爬出污浊不堪的污水管,在雷雨交加电闪雷鸣的夜晚张开双臂拥抱风雨时,我们仿佛看到了被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复活一般,身体的救赎固然可贵,但灵魂的救赎才真正让人感叹不已。除此以外,影片中的道具小手槌的作用也是在不断地变化着的。细心的观众可以发现,小手槌在电影中反复出现,贯穿于整部影片。它首先是安迪用来雕刻打发时间的唯一工具,到影片快结束的时候,观众才发现原来它一直是安迪用来逃狱的工具,当典狱长诺顿打开安迪留下的那本圣经时,发现圣经已经被挖空出了一个手槌的形状,观众这才恍然大悟,原来19年来这把小手槌是靠着圣经的掩护才得以逃过狱警一次次的搜查。手槌在影片中的意义已经不仅仅是充当道具,它成为了主人公用来对抗监狱体制化,对抗恶势力的一种武器:它也不仅仅是一种隐喻手法,当隐喻是一些特定的精神内容时,就成了象征。当安迪成功地用它逃出了肖申克监狱,它成为了一种胜利的象征,这种象征与电影所要表现的救赎这一主题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代表着一种精神,一种对自由的信念,一把小小的手槌救赎了主人公的生命,更救赎了他对自由的渴望。其实在影片中,安迪牢房里墙上的海报也是一种隐喻,丽塔?海华丝,玛丽莲?梦露,碧姬?芭多,不同时代的女星,通过海报的变幻让观众感受到时间的流逝,整整19年的牢狱生活,在一般人看来是一段漫长痛苦绝望的生活,但这并没有让安迪丧失了对自由的渴望,没有束缚住他的心灵,反而使他更加坚强,更有毅力冲破这一体制的牢笼,抵达自由幸福的彼岸。有别于其他励志片,本片的故事始于一件冤案,结束于一次犯罪--越狱,但这并不妨碍观众领会导演所赋予影片励志的含义。本片的四个关键词,即“救赎”、“自由”、“友情”和“希望”,但同时由本片主旨入手,“救赎”、“自由”、“友情”都可以归于“希望”之中。如安迪所说,“希望是件好东西,也许是世上最好的东西.好东西从来不会流逝。”希望如一粒隐秘的种子般深埋于每个人心中的土壤,也许会被暂时忽略,但那只是暂时,正如是金子终会发光,心中的希望也会最终开花结果,就像影片最后的那片海,浪花中翻涌的是安迪与瑞德的明天与希望。为什么活着?没有标准的答案,因为活着不由自主。然而怎么样活着,人们却给出了泾渭分明的活法。安迪给了我们一次为真善美而活着的理由,就像监狱长给了我们为假恶丑而活着的理由一样。真是智慧,是安迪一手建起的监狱图书馆,是他笼络监狱长和狱警的手段,没有智慧,他只能听天由命。善是爱与仇,是安迪为狱友们争取来的啤酒和音乐,是监狱长饮弹自尽时我们的击掌称快。美是希望,是安迪安详而神秘的微笑,是爬出臭水管时的雨中重生,是墨西哥海湾安宁的蓝。而希望是生存永恒的主题,就像安迪说的,“不要忘了,这个世界穿透一切高墙的东西,它就在我们的内心深处,那就是希望。”也即“信念”。瑞德说:“希望是危险的东西,是精神苦闷的根源。”重重挤压之下的牢狱里呆了三十年的他的确有资格这么说。因为从进来的那一天起,典狱长就说过,“把灵魂交给上帝,把身体交给我。”除了他能弄来的香烟和印着裸女的扑克牌,任何其他异动在这个黑暗的高墙之内似乎都无法生长。然而安迪却告诉他,“记住,希望是好事--甚至也许是人间至善,而美好的事永不消失。”于是 安迪能够用19年挖开瑞德认为六百年都无法凿穿的隧洞。当他终于爬出五百码恶臭的污水管道,站在瓢泼大雨中情不自禁的时候,我们仿佛看到信念刺穿重重黑幕,在暗夜中打了一道夺目霹雳。亮光之下,我们懦弱的灵魂纷纷在安迪张开的双臂下现形,并且颤抖。庸常生活里的我们,似乎已经习惯了按部就班,习惯了先说“那不可能”,习惯了没有奇迹,习惯了,习惯了。可是不试试,怎么知道呢?  《肖申克的救赎》,一部几乎没有女人参与其中的影片,却相当好看,值得一看再看。影片中最感人的一句台词便是“hope is always the best"。主人公那种百折不挠的精神以及总是充满希望的信念真的是让人非常,他敢于对抗命运,利用自己的所长为自己制造一次又一次的“不可能”,将“不可思议”变成了“现实”。抛开肖申克监狱的阴森、恐怖,典狱长和狱警的冷酷贪婪,以及安迪出逃过程中可能遇到却并未遇到的种种麻烦,抛开所有这一切,我想说的是,《肖申克的救赎》给人最直接的领悟是:人在逆境中要学会保全与自救,逆境重生。拥有如常的、安然的日子再好不过,但世事难料,谁又能保证这一生一世一直顺风顺水?假如某一日,灾难突然来袭,那么就效仿一下安迪吧,冷静再冷静,沉着再沉着,以恒久的耐心应付不堪应付的一切。世间本没有绝对的公正与平等,身陷泥淖,你要懂得如何借力使力,巧妙自拔。希望与努力总会带给人好运。每天做万分之一,一万天,自己的梦想也会实现。自己也问心无愧,可以笑对人生了。为着那一份蓝色的向往,安迪用一只小鹤嘴锤不舍不弃秘密挖掘了19年,终于打通了逃亡之路,成功实现了自我救赎。而属于我们的那一只鹤嘴锤,又在哪里呢?我们是否一直挥舞着它,不间歇地奔向了我们心目中的希望之所?
  梦之安魂曲  它是一部坦诚的电影,它直接将那些被隐藏着的、无奈的肮脏着的现实暴露出来,将那些黑暗中的痛苦摊开,细细查看它们发黑的纹理,它的目的只是为了指引我们去寻求一个答案:这个世界在以怎样光怪陆离、无法理喻或惨不忍睹的方式进行着。然而这种直接,却触动了美国电影审查机构,这个电影被列为美国十大禁片之一。不知是否因为太现实太残酷的写实拍法?观看这部影片的时候虽然已是夏天,我还是打了一个冷颤。  莫非这就是安魂曲?埋葬已经破灭的梦?  简单剧情:影片讲述了四个人的边缘生活:单亲家庭的儿子哈利和与父母有隔阂的女朋友玛莉安,两人相亲相爱,梦想开一个服装设计店,但因性格孤僻、无所事事都成了“瘾君子”,为吸毒开始和朋友泰伦贩毒。哈利母亲每天看电视吃零食晒太阳打发时间,一天,接到了她钟爱的电视专栏打来的电话,被通知选中参加演播,这令她兴奋不已。由于最喜爱红色礼服太胖穿不上身,于是她找到医生去开药减肥,不曾想无良医生的减肥药也含有兴奋剂,虽然儿子送电视给母亲时发现并警示她,但她已把穿上红裙、参加电视节目当作唯一的希望和梦想,很快地有了药瘾,开始出现幻觉,身体也每况愈下。不知不觉中,所有的东西都失控了,这四个人都被自己的向往所牵引,渐渐走向黑暗的深渊。    电影快结束时,导演用蒙太奇的手法,快速来回切换四个主要人物的镜头让人目眩;也让人震撼:  母亲已精神失常,头发凌乱瘦骨嶙峋了,还一袭红裙寻到电视台,被送到医院,强制做电疗痛苦不堪、脸扭曲变形;  哈利因手臂注射太多严重溃烂,昏迷不醒,推进手术室用电锯切手臂血肉横飞;  玛莉安为一点点毒品,不惜在淫乱派对里色情表演,抱着毒品在沙发上凄惨的笑;  泰伦在监狱里劳作、发毒瘾浑身哆嗦、想到小时候妈妈温暖的怀抱而痛哭流涕。  在这样的时刻,母亲还是想着上电视,和儿子相拥;哈利醒来叫着女友的名字。这时再想想开始富态慈祥母亲的样子;想想开始靓丽、幸福甜蜜的哈利和玛莉安一对恋人;想想曾经想做大人物、对朋友仗义的泰伦……  他们都有爱:母子之情、恋人之情、朋友之情,可到如今已是物是人非、惨不忍睹了;  他们都有梦:可到最后梦想破灭、行将就木,只能以泪洗面、终日忏悔了。正是这爱的存在和梦的消亡才显得结局分外悲惨;才让人心为之一颤。不安定和痛苦往往来自于精神与肉体的矛盾。人们往往不是忘记了精神的存在,而追求肉体的满足,就是忽略了肉体的存在,而追求精神的满足。这两种矛盾状态都会带来痛苦,使人被自己践踏、异化,或者应允他人对自己的控制,其结果都是精神被支配,肉体被奴役。或者更直接的,他们直接被自己的梦想所控制和奴役,而梦想是被社会操纵的,于是他们就逃不过失去自由和自我的下场。  它不变态,亲情、友情、面面俱到,显得真挚无比。可观看这部电影后,我心情是极度压抑的,面对做徒劳挣扎的人们,看希望变潮湿而后幻灭支离破碎的时候,看所有梦想最终都变成臆想的时候,躲在电脑前的我,暗自堕泪,瑟瑟发抖。那一刻,我感受到绝望分明比死还要深。因我知道,在死之前,他们还要经历一次又一次的掏空,一次又一次的恐惧,一次又一次的幻象和一次又一次的枯萎。这样的绝望,绵绵无绝期!《梦之安魂曲》就是这样一把刀子,锋利地刺入我们脆弱的情感,带着泪痕和灼热的痛楚,最后被抛进冰冻的河流,陷入寂……
  反人类情感  我想总结一类人,称之为“反人类情感” 。“反人类情感”表现为经常没有正常人的情感反应甚至和正常情感相悖。和反社会人格的不同,反社会的人经常看上去很有魅力,而反人类情感更像僵尸。人类对僵尸集体无意识里的恐惧,也许就来自情感被漠视甚至扭曲的感觉。  反人类情感的人,因为自己对获得爱和美好已经绝望,一旦看到别人心中升起爱、兴趣和有希望的感觉,就会冲上去扼杀,把美好的气氛逆转成阴暗,绝望,死亡的气息,一起拖进坟墓。
  命运等于心理的强迫性重复  提到命运,就让人想到存在于我们的身体和心灵之外的某种神秘力量,它主宰着我们生命中的一切,可以让我们幸福或者痛苦、成功或者失败。在命运的面前,我们的努力总是会显得软弱和微不足道。  其实不然。人的潜意思中有特殊的预见能力,也在潜意识中惧怕丧失预见力。一个人在经历了一件痛苦或者快乐的事件之后,会在以后不自觉地反复制造同样的机会,以便体验同样的情感来证实自己的预见力是对的。如得到了幸福就重复幸福,学会了信任,就重复信任;相反,如得到了痛苦,就复制痛苦,学会了敌意,就重复敌意。这种心理的强迫性重复,就是所谓的命运,它不在我们的心灵之外,而在我们的心灵之中。心理强迫性重复的特点和要害就是“不自觉”,它隐藏在我们心灵深处,很难看到它和把握它。心里的强迫性重复,可以理解为一个人小时候形成的模式的不断复制。要了解“心理强迫性重复”,我们要从原生家庭说起。原生家庭是个体出生后被抚养的家庭,是个体情感经验学习的最初场所。早年的生活经历特别是原生家庭对个人性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个人的生活会产生长期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使得我们常常不由自主地与某些特定的人发生或爱或恨的关系,重复某种特定的情境,潜意识中借由与他们或快乐或痛苦的深度情绪互动过程,去医治过去所受的心理创伤,弥补过去的遗憾,满足童年对自己特别重要却未能如愿以偿的某种心理需求。  譬如,如果小时候的关系模式是敌意,那么一个人就会不断复制敌意,他不仅对那些与他有冲突的人充满敌意,他对那些本来对他很好的人也充满敌意,最后这些人也真的从对他友善转向了敌意。可以说,是他教会了那些本来对他友善的人转而提防他。当然,人不只重复坏的,也重复好的。与上述例子相反,如果小时候的关系模式是信任,那么一个人就会不断复制信任,他不仅能赢得一般人的信任,还能赢得那些很难相处的人的信任。也可以说,是他教会了那些难相处的人信任他。幸福的人、成功的人,就是多重复好的圈,少重复坏的圈的人。  心理的强迫性重复无处不在,就好像是,我们只习惯拥有过的生活,如果现在的生活变得与过去不一样了,我们就得做点什么事情,把现在弄得和过去一个样。  聪明、漂亮的A在一家大型公司上班。一开始,同事和上司都喜欢她,这让她很是欣喜,因为她认为,她最大的难题就是不知道怎么和别人打交道。其实,她之所以逃离上一家公司来到现在的新公司,就是因为她觉得她和前面公司的同事和上司关系都搞砸了,她被严重孤立。但是,在新公司刚呆了一个星期后,A在一天晚上突然觉得情绪非常地低落,她反省这一星期的生活,觉得她有很多地方都做错了,认为自己肯定是得罪了顶头上司,还有身边的几个同事。到了第二个星期的星期一,她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来到公司,发现大家的确对她有点不理不睬(实际是大家太忙)。于是,她悲叹:“看来这是真的,我又把关系给搞砸了。” 这一天里,她做错了好几件事,譬如删错了电脑里的文件,碰翻了一个同事桌子上的水,和上司打招呼时也忽然间想不起上司的名字了。结果,等她下班的时候,更加认为自己和同事的关系不可救药了。A的这种情形,就是典型的心理强迫型重复。和多数习惯了不幸的人一样,当事情真正有些好转时,她会觉得不安,会觉得好像有什么事情不对劲了。这种不安,是她的控制感在作祟。长期生活在不幸的环境中,我们会发展出特殊的预见能力来,也就是说,我们能够预见,自己会在什么时候遭受其他人的欺负和折磨,这种预见能力会适当地保护我们免于遭受更可怕的折磨。但是,等到了新环境中,我们的预见能力就丧失了,我们会觉得一切好像乱糟糟的,“怎么别人对待我的方式,和我想象的不一样呢?”这个时候,我们就会在无意识的指引下去做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从而把事情搞砸,让本来对自己友善的人添一点敌意,让本来对自己关心的人多一点不耐烦。等他们这样做的时候,我们虽然觉得很是悲伤“为什么他们终于还是对我不好了?”但另一方面,我们内心深处会安静下来,知道一切又在自己的预见中。  才华横溢,又仪表堂堂的B,女友换了一个又一个,但他明确表示,女人根本就不可靠,好吃懒做,无情无义,只想靠男人养。他找的这些女友,多数的确符合他的描述。但天下那么多好女孩,他为什么就不选呢?其实,他就是为了验证他的断言“女人不好”,所以才找那样的女友的。他这样做,也是为了进行心理的强迫性重复。他幼年丧父,妈妈后来不断换情人而对他不闻不问,他心里埋下了对妈妈强烈的恨。当妈妈在他18岁时遭遇车祸死亡后,他就开始了花花公子生涯,但他之所以找那样的女孩,只不过是为了继续表达他对妈妈的恨。妈妈不可靠,所以他要一再找不可靠的女人,以证实他对妈妈的攻击的确是成立的。他遇到过好女孩,也深深地爱过她。但是,他太挑剔了,一发现女孩的任何缺点,都会给予毫不留情的攻击。最后,这个女孩离开了他,这让他很绝望,让他悲叹:“原来这么好的女孩也一样靠不住!”但这种靠不住的结局正是他自己制造的,他没有学会掌握幸福,他只学会了重复灾难。  我的一个女性朋友,看上去温柔贤惠,同时也很能干,是一位小有地位的公务员,但她却经常鼻青脸肿地去上班。原来,她的老公很暴力,经常打她。她受不了,了,但第二任老公又是如此。约35岁时,她再一次。这时,她对男人绝望了,想单身下去,因为“男人没有一个是好东西”。不过,有一个男子喜欢她很多年了,这时继续对她穷追不舍,而且这个男人据说没有暴力史,别说打女人,连和女人吵架的事都没干过。又爱自己,又是好男人,那还有什么好挑的,她心动了,嫁给了他。但刚结婚两个星期,她给她的几个朋友和我打电话,哭诉说,她又被打了。我们赶过来,朋友们自然对男人一通斥责:“你又不是不知道她多不幸,你又说爱她,那为什么这样对待你最爱的女人……”但我没有加入谴责男人的队伍,而是问,你们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请告诉我细节。细节决定成败,细节是魔鬼,而魔鬼般的细节一出来,所有赶来的人都鸦雀无声。原来,两人先是吵架,吵着吵着,女人对男人说:你是不是想打我了,像×××(她爸爸的名字)打我妈妈一样?男人回答说:怎么可能,我从不打女人,今天怎么能和你吵成这样,我都纳闷。女人不信,说:你就是想打我,你打呀打呀,你不打就不是男人!歇斯底里地一直念叨这句话,某一瞬间,男人突然脑子里一片空白,一拳挥了过去……男子挥拳前的那一刻,发生了什么?洗脑!这个男人脑子里一片空白,是因为他一直持有的好男人的逻辑被抹去了,而接受了女人用歇斯底里的方式强加给他的坏男人的逻辑。女人为什么这么做?因为心想事成(心理的强迫性重复)!她预言过“男人都不是好东西”,这句看似悲观的话是她引以为傲的生存基本,是她对这个世界有控制感的基石,是她自恋——这是芸芸众生最重要需求的重要养料,她需要不断证实这一点,而一旦遇到一个“好东西”,她由此建立起的关于亲密关系的大厦就会崩溃,这会令她不舒服,令她恐慌,所以她会努力将这个“好东西”变成坏男人,那样才能证明她对这个世界的确是有掌控力的。  无论是好的心理强迫性重复还是坏的心理强迫性重复都是比较难改变的。要建立好的心理强迫性重复,最好的办法就是父母在孩子童年时给他爱与支持,同时尊重孩子的独立性,同时又给予他足够的信任。那么,孩子就会学到爱、信任、独立与自强,并把这些好的东西不断地在他的人生中进行一遍又一遍的重复。要打破坏的心理强迫性重复,就要更多地了解自己,深入了解自己的情感、思维和行为模式,把可能导致坏的心理强迫性重复的环节切断;并且勇敢地尝试各种新的、好的体验,以建立良性的心理强迫性重复机制。
  痛过,方知天堂  一个人的成就大小往往取决于他所遇到的困难的程度。我们从生理学角度观察,会发现:人的器官,会在发生病变时,变得比平时更加强壮,而不是衰弱。譬如盲人的听觉、触觉、嗅觉都要比一般人灵敏;失去双臂的人的平衡感更强,双脚更灵巧。言外之意,是逆境使得你的器官成长了。最常见的例子,就是人得的感冒次数越多,身体对感冒病毒产生的抗体就越多,对感冒病毒的抵抗能力就越强,反之越弱。进而我们可以从心理学的角度领悟到:逆境和厄运未必是坏事,因为只有逆境和厄运才能把意识里的潜能唤醒,让原始的智慧苏生,从而使人放射出生命的潜能和光彩。当逆境来临时,是逆境使得你解决问题的能力变强了,比如抗压能力,解决问题的速度,甚至你的思维方式。而一旦逆境过去,顺境来临,人将会爆发身上惊人的能量有所作为。更通俗一点的现象,好比运动员锻炼时,身上都要绑沙袋,而比赛时把沙袋摘下来,将会爆发出身上的能量,以期望获取好的成绩。孟子云:“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人生旅途,福祸无常,没有人能有幸躲过所有的风险。我耳闻的许多陷入极端困境不能自拔者,抑郁者有之,触犯法律而深陷囹圄者有之,精神分裂者有之,有的还自杀或杀人,甚至有的竟做出轰动社会的悲剧性事件来,这些都是心理危机产生的应激反应。心理危机究其深层核心,其实还可以一分为二看待,它既隐藏着危险,同时也暗示着机遇。如果能挺过危难,生命会实现一次质的飞跃,它能使人练就强悍的心理优势,增添智慧,得到成长,为下一次的成功埋下伏笔。人生里的困境(犹如一道门的阻隔),如果能够拿出头撞碎玻璃门后那种又痛又笑的心情来对待,大概就没有解不开的死结了。最痛苦的时刻,往往是给人以最深刻启迪和记忆的珍贵瞬间,很多人生最宝贵的经验,甚至心灵的涅磐,都发生在那电光火石的一秒钟里。忍过去,就是天堂,放弃了,才是地狱。所以,头撞玻璃门实在是没有最狠,只有更狠。而人生,在每一扇门后面,都藏着珍贵的见解与提升。若干年后再回首,笑看风云,当年那堵门,其实是一朵莲花幻化,痛过,方知天堂。只有一个经历绝望,历经大苦难的人才知道天堂的滋味,天堂不在那遥远的地方,它就在我们心里。
  狙击恶劣心境  写这章前我先提一个人,陈云清--我国第一个防治自杀的机构、广州市“陪爱” 防治自杀中心的组织者和负责人。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的是,陈云清最终竟然是悬梁自尽!本文亦用于纪念陈云清。  抑郁症患者所表现出的症状是多种多样的,我以前是一个重度抑郁症患者,对抑郁症的症状深有体会:失眠早醒、神经衰弱,缺乏愉悦感、懒散、自卑自责、悲观忧郁,急躁易怒、无精打采、精神淡漠、疲劳精力不足、对任何事不感兴趣,腹胀或腹泻、自杀企图及自杀行为。上述所有症状在专科医院精神心理科确诊为抑郁症后,施以抗抑郁药即能缓解,大部份症状能有效治愈,但很多患者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服药以维持不发病。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发明三环类抗抑郁药以来,抑郁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在近十年来,西方科学发达国家又发明了更先进的抗抑郁药,如以舍曲林为代表的SSRIs类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和以文拉法辛为代表的SNRIs类五-羟色胺和去甲腺上腺素双重再摄取抑制剂,药物是越来越先进,治疗效果也越来越好。   但是现实却是抑郁症患者中很多人的最终结局是自杀身亡,不分男女老少、贫民富人(含未就医者)。造成很多抑郁症患者自杀的核心因素是什么?我在这个章节将揭开抑郁症患者的自杀之迷,医治之法。   试举几例人们熟知的名人自杀状况(在文中要引用,以公众熟习可少费笔墨非它意):   日著名作家三毛在台北以丝袜自缢身亡,时年四十八岁。   1993年广东茂名的企业家,才29岁的冯永明在家中用水果刀割腕自杀身亡。   日晚著名艺人张国荣在香港中环文华东方酒店19层与朋友在晚宴,在众目睽睽的眼光中,徐徐走向窗边,纵身跃下,跳楼自杀身亡,终年四十六岁。   日下午4点30分,在人气韩剧《花样男子》中的新人演员张紫妍被发现于在京畿道盆唐家中吊颈自杀身亡,终年26岁。  号茂名市检察院检察长刘先进因患抑郁症在湛江家中跳楼身亡。  日下午,中国民航局中南地区管理局局长、党委书记刘亚军在广深高速铁路线上撞火车身亡……  他/她们为什么会走上自尽之路呢?并不奇怪,因为他/她们患有“抑郁症”。还有数不清的,每时每刻都在发生,不为人知的抑郁症患者自杀。当今中国,已找不出一所没有抑郁症学生跳楼自杀的大学。这是为什么?这是怎么了!人们惊讶之后,不由得要问,抑郁症,真的是自杀的代名词吗?没有人知道造成悲剧的真正原因是什么。这是只有抑郁症自杀者自已才知道的、自已无力自控的极度难受心情--恶劣心境 ,这是只有抑郁症患者自己清楚却无法表述的难受心情--恶劣心境 ,这就是大多数抗抑郁药都无力医治的顽症--恶劣心境。恶劣心境是一种非常难受的思维行为,就像一只魔手强行将你的大脑往你一生中最悲伤、最伤感、最悲惨、最痛苦、最自责的往事上来回思索。无论你在工作、学习、休闲、就餐或干什么事,这只魔手随时随地将这种难受的痛苦塞进你的思维,不让你的思维有其它的自由,使你整天不自主地在这痛苦思维和思索中度过。抑郁症自杀者自杀之前的思维巳不再受自已的控制,每时每刻都被这种极度难受的思维所主宰,在这种无法形容的极度难受心情下只求一死,以尽快结束这极度痛苦的恶劣心境。恶劣心境使你在节日、假日、过年、生日、团聚日等等人间最快乐的日子里使你变得更难受,在这亲朋好友兴高彩烈的日子里,你有说不出的难过,你只想哭,你只想独处,甚至你只想快点死去。恶劣心境使你不知快乐为何物,你的嘴里不再发出朗朗笑声,笑脸离你而去。恶劣心境使你六亲不认,你在父母面前不再是爱子乖女,你在爱人面前不再是恩爱夫妻,你在孩子面前不再是慈父祥母。恶劣心境使你不在贪念人间,你活着只是不让亲人们为你的自杀而难受。   这就是抑郁症患者的致命杀手---恶劣心境!   世人不理解抑郁症患者为什么要自杀,没治疗的抑郁症患者要自杀,服用抗抑郁药的抑郁症患者还是要自杀。难道抑郁症患者只能在恶劣心境里生活?难道抑郁症患者真的与快乐欢笑无缘,只有自杀才能解脱?人类对恶劣心境真的束手无策吗? 答案是否定的!   翻遍各种医学书籍,医学术语中并没有恶劣心境这个词。我认为恶劣心境是一种独特的病症,这种独特病症的表现为不自主的极度难受和痛苦的思维思索行为,它与抑郁症的其它病症混合、交叉、相互掩盖。恶劣心境与抑郁症并不同步共生共灭,可以产生于抑郁症症状发生之前,也有产生于抑郁症症状发生之后,也有部份抑郁症患者不伴生恶劣心境病症。很多自杀者已患上恶劣心境数年或十几年,进行过抗抑郁药的治疗,越来越严重的恶劣心境在彻底催毁他们之前,可能有向亲人和朋友倾诉过这种难受心情,正常人搅尽脑汁也不能理解恶劣心境为何物。但看着他们外表健康的身体,只认为是劳累、没休息好的常见反映,缪缪地安慰几句就算尽到了自己的责任。此时的严重恶劣心境患者如果向医生求助,医生大多给予如此治疗,如施抗抑郁药、安眠药等。因为恶劣心境患者这一独特的病症不管怎样描述,可能得到的反映多为茫然的目光和不可理愈的回答,何况已经开出了药方,但这类药方是解决不了恶劣心境病症的。最后当悲剧发生了,人们瞠目结舌之时,只能发出“怎么会是这样,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在众多的抑郁症患者中,有多少患者伴生有恶劣心境,这个数字不得而知,因为恶劣心境这一抑郁症中独特的病症尚未得到大多数专科医生的认识和重视,可能有部份专科医生在一生的医涯中也不知道有这个病症。不知道这种病症当然给不出正确的施治。这种情况不能责究医生,因为在我的这篇文章之前,未见有如此祥细、专业的恶劣心境描述和医治方法。很多青年人正在学业和工作期间,大好年华和宝贵的被抑郁症及恶劣心境所阻碍,这类患者在抑郁症及恶劣心境的重压下,有的还被家长斥为小心眼、想不开……悲惨之剧,令人窒息,让人感到揪心之痛。看着鲜活的生命被这类无知所扼杀,我能尽到的责任只有寄希望本文能使更多的人看到看懂。   我翻阅了大量的精神心理类的医学资料,进行了大量的思考分析并结合实践,我得到了启迪,发现了一个狙击恶劣心境立竿见影的方法 ……
  森田疗法:  偶然翻到了香港“僵尸片”大师林正英和吴君如在80年代拍摄的一部老片《新僵尸先生》,里面有一段情节:当作为神婆的吴君如遇到一个母亲送来自己的孩子,这个二十多岁的男孩没有别的问题,却总爱不由自主地去抚摸女性乳房。结果吴君如让母亲三天以后来接他。而在这三天的时间,她只让男孩做一件事——准备一大堆的气球,让他不停地捏爆。同时在旁边不断鼓励道:  “拼命地捏,使劲地捏!我这有的是让你捏,你是在发泄一种欲念。等你捏够了,你就正常啦!”  看着这段让人忍俊不禁的剧情,我倒有些惊讶这些香港的娱乐圈高手们却能在如此幽默诙谐的情景中诠释心理治疗的真谛,而且直到看完片子之后很久,我才恍然大悟般地反应过来:  “呀,这不是森田疗法的原理吗?”  日本,真是一个奇特的民族。在他的文化中,既存在侵略、扩张和控制欲等等野蛮的岛国思想,却又存在花道、茶艺、等等幽雅而博大精深的体系,更有前卫、颠狂的时尚界和现代科技的强盛作为支撑。不得不承认,至少到目前为止,这是一个把东方世界的文明最为推向极致的国家。当我最初了解到“森田疗法”的背景时,不禁愕然:这个拥有独立理念和技术、不属于任何一个流派的心理疗法,竟然成自上个世纪初的1902年,甚至早于现代心理咨询与治疗的鼻祖: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体系正式完善之前。  顺其自然,为所当为。  这是“森田疗法”的创始人森田正马博士提出的一个核心理念。东方文化与西方讲究逻辑严密的体系所截然不同的最大区别,就是更讲究一个“悟”。就像《倚天屠龙记》中张三丰传授“太极剑法”给张无忌,以及《笑傲江湖》中风清扬传统“独孤九剑”给令狐冲时一样,他们都强调了一句话:  “学完剑招以后就全部忘掉,忘的越干净越好!”  这番让许多西方人百思不得其解的言语,实际上却是东方文明最深刻的精髓。如果不能掌握其蕴涵的原理,即使一板一眼地记住具体的表象形式,仍然无法真正掌握其要领。所以,风清扬不断地重复着“若你原本无招,对手又如何可破?”,当独孤求败达到最高境界时,即使手中拿着的只是一柄木剑、甚至一截木头、一根树枝,照样可以御敌自如,而不用受任何已有招式的束缚。正如佛教崇尚的“世上一切妙善之语皆为佛法”,若能会其意,即使不坐在庙里烧香、颂经,仍然是在修行。反之,就算煞有介事地在清灯古佛前故作虔诚状,也不能真正算是合格的佛家弟子。  记得就在接触“森田疗法”的第一天,我就立刻想到了一个佛教故事:  传说在佛陀释伽牟尼悟道之时,他在“苦行林”中遍访名师,却始终得不到解脱之法。于是,眼看时间一天天过去,他越发着急起来。为了修行,他甚至废寝忘食,七天才吃一餐,终于饿得骨瘦如柴,体力不支,在河边晕了过去。直到一个女子用羊乳将其救醒,他才缓过神来。此时,他忽然看到一个琴师正在校琴,只见其不断地拨动着琴弦,并校正松紧度,以达到最佳的弹奏效果。眼见此一幕,释伽牟尼不觉豁然开朗,感叹道:  “弦太松了,弹不起来;弦太紧了,又容易绷断。所以不松不紧、顺其自然才是最佳!”  由此,他恢复了正常的生活饮食,并适度地调整着自己精力分配,终于在不久以后得道成正果。  实际上,森田疗法的理念,正是源自于此。当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民族的文化发展正处在极度浮躁的飙升阶段之时,所有的心理疾病、精神病患者统统被视为“没有用的人”而被关进了精神病院。整个民族都处于追求强盛而加速发展的阶段,森田正马却在精神病院里关护着那些患有强迫、疑病等心理疾病病人的同时,不断地进行着与之相反的思考。  他发现,那些处于极易心理痛苦又渴望解脱的病人,往往都有着一些共同的特质:敏感、有强烈的求生欲、特别关心身体和心理上的任何不适。于是,他便将这样的特质定义为“森田素质”,这也奠定了他的“森田疗法”所适应的主治范围。而他在之后所发明的一系列具体的技术,就是为了让这些患者能够坦然接受自己心理上的不适,而不过分在意其得失,亦如佛教所强调的“居行于有意无意之间”。  很长时间,我一直不能理解这个观念。让病人接受自己的病症?顺其自然?不管不顾?那还怎么得了?直到我在另外一件事物上学得更新的知识以后,才慢慢体会到了其用意所在:  从小到大,我们都知道感冒了要吃药,而无论是最早的“感冒通”,还是后来的“康泰克”,或者是如今的“百服宁”、“泰诺”、“白加黑”等等,我们都知道是抗感冒的良药。然而有一次一个医生朋友却告诉我:“感冒其实是没有药的。”看着我纳闷的神情,他向我解释道,所有的“抗感冒药”,其实并不是针对感冒病毒,而是在消除病毒感染所引起的“免疫反应”。包括打喷嚏、鼻塞、发高烧、咳嗽等等,都是我们身体里的抵抗力在遇到外敌入侵以后所带来的本能反应,这就是“免疫”。虽然病毒被打败了,可我们也同样感觉到了种种不舒服。所以,感冒药的本质就是降低我们体内抵抗力对疾病的“过分关注”,从而摆脱各种身体不适的困扰。
  同样,森田正马所说的顺其自然,用意同样是针对这些过分的“免疫反应”。就各种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来说,我们的“免疫反应”正是心理上对其过分的在意和敏感,这才是痛苦的根源。往往越是敏感的人,则这种“免疫反应”造成的痛苦也就越深,森田称这种现象为“精神交互作用”。因此,“森田疗法”的第一步,就是消除这种过分在意的心态达到“顺其自然”。吴君如在电影里不断地强调“拼命地捏、使劲地捏”,实际上就是在借此让患者放开内心的限制和恐惧,自然地重复其病症的表现。  不过,“顺其自然”有一个最基本的前提:不具伤害性。森田正马对此曾说道:“世上只有不可以做的事,没有不可以想的事。”因此,在这个体会“顺其自然”的阶段,“森田疗法”一般是让患者以想象的方式实现“自然”,而即使是行为,前提也是不会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伤害性。比如,对于“窥淫癖”的患者,可以不停地让他想象偷看他人性爱过程的快感,但不会真的放他去偷看别人房中的隐私;对于“恋物癖”的患者,则可以给他女性的内衣裤供其不停地把玩,但不会真的让他去偷别人的衣裤。故而,正规的“森田疗法”第一步就是“绝对卧床”,让患者在七天之内躺在床上,与外界完全隔绝,在不具伤害的前提下放开限制让他做自己想做的事,不断强调别有负罪感、痛苦感。同时,通过的形式写下自己的感悟。  试想,一个人整整七天与世隔绝,重复自己病态的思想或行为。纵观有再多的心理能量,也会很快释放完了。当病人从最初的自责、负罪,到渐渐放松、坦然,最后再到无聊、寂寞乃至厌烦。至此,第一个环节大功告成,“森田疗法”进入下一个步骤:为所当为。  “顺其自然的态度并不是说对自己生活完全放任自流,无所作为,而是要在对自己的症状、不良情绪听之任之的同时,靠自己固有的上进心去努力完成应该做的事情!”  这是森田的弟子高良武久对老师所传“为所当为”的理念所进行的诠释。心理上的困境,往往涉及到整个生活的混乱。基于此,“森田疗法”不仅针对具体的症状本身,更要求让患者从生活全局的角度思考,打破原有的生活,重新建立起自己新的生活体系。所以,当通过第一个阶段的完全释放以后使症状有所缓解之际,“森田疗法”便开始让患者在仍然与外界隔绝的前提下从事一些由轻到重的体力劳动。劳动的内容包括各种生活技能,做饭、擦窗、做木工活、种田,以及书法、绘画、美术等等兴趣爱好活动。  在我上初中的暑假时段,不用操持任何家务的我常常会感到烦闷不堪,无所事事。在这个时候,我便会选择换一个环境,比如去表弟家里住上一个时段,去体验一种完全不同的生活情景。跟着表弟家人的时间一起作息,帮他们料理家务等等。通过这几天的生活,我往往就会有一种脱胎换骨之感,仿佛生活也变得渐渐充实起来。在一种全新的生活模式下,通过不断的实践领悟到生活的真谛,在参与各种生活劳作的同时,亦慢慢找到了自己对生活的兴趣所在。再回到家里,会有一种找回自我的体验。也许,“森田疗法”在轻体力劳动和重体力劳动的时期所希望达到的,正是这种效果吧。所以,在重体力劳动阶段之后,就将进入生活训练的阶段,也即是将前几个阶段中所得到的感悟用于自己的具体日常生活实践之中,以帮助患者真正重新回归正常社会。  亦如当初年轻的佛陀在过分执着得失并尝到苦果之后所感叹的:“弦太松了,弹不起来;弦太紧了,又容易绷断。”经历了这样一个漫长过程的训练,患者终可以明白“顺其自然”与“为所当为”之间的把握度,学会如何掌握生活的平衡。其中自然饱含着我们东方文明的思想:努力,但不在意得失。这才是健康生活之本!  按照严谨的步骤和程序,“森田疗法”必须住院治疗。但是,现实中并非处处都有这样的条件,也并非任何来访者的问题都有收治入院的必要。而就像“独孤九剑”一样,森田正马的精华之所在,便是不拘泥于任何形式,关键在于掌握其实质性的内涵。所以,“森田疗法”亦能够使用在一般的门诊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当然,由于来访者的生活缺乏监督和跟踪,是否可尽用其内涵,也往往取决于来访者本身的悟性。所幸的是,具备“森田素质”的适应症患者都是相当具有敏感性的人,因此他们的悟性一般都不差。通常来说,行事果断、作风豪迈的“大老粗”也是不太可能患上抑郁、焦虑、强迫之类的心理疾病。  对于“森田疗法”体系,我不由得赞叹一百年前日本就出现了如此精于人性的能人异士。而我们的国家,至今还不能创造出一个被国际所公认的心理治疗技术。至今任何所谓的“开创”、“独步”都未能真正走出国门之外。究其原因,正是我们太过于受到各种约定俗成的条条框框所限制。在国内,也有不少人试图根据我们本土文化的精髓创造出“涧水疗法”之类的心理治疗手段,但光凭这烦琐而难以理解的步骤,就让人对其实用性感到怀疑。对于传统文化的奥义,只不过是解其意而不能会其意。由此,我不禁感慨万千:当有一天,我们不用再受到任何束缚,而可以自由自在地思考与实践时,或许那就是真正可以和这个远远小于我们的邻国并驾齐驱的时候吧……
  替死鬼心理  日,这将是福建南平甚至整个中国人都无法忘记的一个时间。当日上午7时20分左右,在当地最好的小学南平实验小学门口,41岁的男子郑民生手持匕首冲向正在等待学校开门的小学生们,短短55秒,他令13名孩子倒在血泊中,其中8名孩子当场身亡,1名孩子因抢救无效死亡,其他4名孩子也身负重伤。案发时郑民生大喊:“你们不让我活,我也不让他们活!”“多杀一个赚一个!”此外,郑民生在被捕后向警方招供说,他不想活了,但不想默默无闻地死去,所以制造了这起惨案,目的是“让世界注意到我的存在”。  死前拉几个垫背的,就是“替死鬼心理”。在我们文化的传说中,若是死于上吊、溺水或难产等死法的话,其灵魂无法超生,若想超生,须诱使别人以同样的方式死去。这是一种卑鄙的心理,但不管从现实还是从文化来看,这都是我们社会中最常见的心理。当然,西方也有同等级别的龌龊心理,那就是“吸血鬼心理”,其逻辑与“替死鬼心理”有类似之处。如果一个人不幸被吸血鬼吃了一口血,这个人也会变成吸血鬼,总是处于饥饿难忍的状态中,除非吸血否则无法止饿。但“吸血鬼心理”稍好于“替死鬼心理”的地方是,前者只能暂时止饿,而不能真正得救,而在后者的传说中,害死别人的结局居然是超生。  详细了解了郑明生的人生经历后,若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可以说,郑民生不想活了,他想杀死自己,而其中一个含义是,他想杀死自己“内在的小孩”。但是,这样自杀的话,他会觉得非常无助、非常虚弱、非常无力,而这是他最讨厌、最想摆脱但又一直未能摆脱的感觉。所以,在走向彻底绝望前,他想再做一次努力以逃避这种感觉,而方式就是将自己的无助感转嫁出去,投射到孩子们身上。他挥起屠刀追逐孩子,他一刀刀地刺向孩子,而孩子们拼命地奔跑、告饶和死去,会让他觉得自己在那一会儿很有力量。如此一来,通过夺走其他孩子性命的方式,他似乎逃避了无助感。  当然,那一刻的强有力感只是幻觉而已,因无助感不在别处就在他心中,他永远无法逃避。所以,当一个成年男子朝他大喝一声时,他竟然就放下了刀子而束手就擒,因这声大喝就像是当头棒喝,再一次让他陷入到无助感中,于是一下子失去了继续行凶的力气。这一声大喝为什么会如此有力?是郑民生杀的手软了,还是这一声大喝一时唤起了他残留的良心,于是放下了屠刀?  这两种可能性或许都有,但我分析,或许还有另一种可能性。  在美国一部电视剧中,一个警察在追捕一名专门杀孩子的连环杀手,最后这个连环杀手闯进了这名警察家中并挟持了警察的孩子。警察束手无策时突然灵机一动,以老太婆的口吻训斥这名连环杀手。这种口吻严重刺激了连环杀手,他一时失去理智,推开警察的孩子,挥刀扑向警察,最后被警察制服。原来,这名警察在追捕连环杀手中逐渐发现,这个杀手有很悲惨的童年,他应该是被姥姥虐待并被阉割,他之所以成为虐杀孩子的连环杀手,其实是在制造同样的轮回,将姥姥虐待他的经历一次次转嫁到其他孩子头上,仿佛这样就可以逃避他作为孩子时的痛苦了。这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替死鬼心理,警察那一刻洞察到这种奥秘,于是他扮演起杀手的姥姥来。听到那种熟悉的声音,噩梦般的记忆从杀手心中泛起,他一下子被打回到孩童状态,像孩子一样扑向“姥姥”,想完成童年不敢也没有力量完成的愿望--复仇。
  郑民生有没有这种可能性呢?他挥刀扑向孩子,这会不会在一定程度上是他童年故事的一个轮回呢?这只是我的一种推测,一个可能有些道理但未必成立的推测。从郑明生人生经历中可以看到,成年后的他也充满了无助感。工作没有了着落,恋爱也再一次失去了可能性,这双重的绞杀令郑民生绝望了。于是,邻居们无论孩子还是成人,都发现他明显出现了异常。工作彻底没有着落,这将意味着一个男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了立足之地,这常常会将一些心理脆弱的人逼上绝路。无论是外部世界还是家的世界,郑民生都失去了立足之处。同时他与母亲以及住在一起的哥哥一家的关系也急剧恶化,他找过母亲发脾气,指责是母亲害了他,还和哥哥打过架。他对母亲和哥哥这样做,也是在转嫁他的无助感和失败感。他在说,我的人生之所以失败,不是我的责任,是你们的责任,你们要为我的失败负责。如果这种转嫁发展下去,那可能发生的就是灭门案。但郑民生最终还是选择了将他的失败感和无助感转嫁到幼小的孩子身上,转嫁到那些挚爱孩子的父母和亲人身上,转嫁到我们每一个尚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身上。  南平惨案,我自己的感触是,这种惨案留给我的感觉,和马加爵、邱兴华和李磊等人留给我的感觉是一样的,他们的故事很有相似之处,这种相似之处令我不寒而栗。马加爵的杀戮发生时,我想,这是孤立的个案。邱兴华的杀戮发生时,我开始意识到,或许这是一种信号。郑民生的杀戮发生后,我已有些麻木,但同时更加明确自己的判断--这是一种信号。这种信号,传递的信息是,我们整个社会都到了一种危局的边缘。马加爵他们的心理是脆弱的,但这也往往意味着,他们的某些感觉是敏锐的,他们率先嗅到了这种危局。也可以说,这是越来越多人的生存遇到难以逾越的挑战的一种危局。尽管国家的财富似乎在增长,但越来越多人的生存却到了找不到立足点的关头。找不到立足点,会让人有巨大的失败感和无助感,如果这种感觉自己吞下了,那就可能是自杀,如果转嫁给家人,那就是杀亲,如果转嫁给社会,那就是类似的南平惨案。  至于郑民生们的“替死鬼心理”,心理学上的术语是“向强者认同”。它的意思是,一个人自己受到了强者的压制,他最终反而将其合理化甚至化,认为强权有理,而弱者活该受罪。所以,当最终他们的心理崩溃时,他们更容易选择的是伤害弱者,而不是抗争,更不是去寻找法律和正义。我杭州的一个开外贸公司(杭州高孚臣贸易有限公司)的同学王栋曾对我说过这么一句“经典”的话:“这个社会不同情弱者”,这跟“向强者认同”异曲同工。但是,“向强者认同”,这不也是我们这个社会目前很多事件的写照吗?暴力拆迁,和比果戈理的喜剧还要喜剧的躲猫猫、俯卧撑、梦死、心脏病猝死、喝开水烫死等发生在派出所或看守所的种种悲喜剧,山西疫苗事件,地沟油事件等,制造这些事件的人其实都是在行使着和郑民生一样的逻辑的“强者”,都在传递着这个信号--“弱者该死”。
  艳照门:  在通往牛13的道路上,行走着一群装13的人,背后跟着一群摇旗呐喊的傻13。  但对于冠希来说,他只是带着他的兄弟,在通往13的道路上行走,既不是傻13,也没有装13,一路不停。  近来,他钓猎物的动作高调、频繁,并且,还代言某品牌电脑。  如果有人问我,为什么要对冠希的人格进行解密?那么,我的回答是:  当初,在“艳照门”红遍网络的时候,我没有说话,因为我虽然对阿娇、柏芝的人体艺术作品感兴趣,但对娱乐明星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漠不关心;  接着,“艳照门”风波平息,冠希搞定了嫩模谢芷蕙,我也没有说话,因为我没有看到人体艺术作品,连娱乐新闻都不去关注,何况研究冠希本人;  后来,冠希在网上“钓”辣妹,有7个女生是他的主要宠幸对象,有200个女生是他有兴趣的目标,我也没有说话,因为……  然而,这次,他盯上了混血嫩模和一个叫汤唯演过《色戒》的女人,作为精神分析的中国后裔,我再不说话,那就错过一个绝佳的案例分析的机会了。   精神分析把人的心理追到童年,看一下冠希的心路历程吧。  A、7岁时,他和两个姐姐去麦当劳吃汉堡,正吃得欢的时候,两个姐姐吓他说,他不是他爸爸妈妈亲生的,是从孤儿院领回家来的。  心理后果是:有恐惧感,怀疑自我价值。  B、10前,全家不停地搬家,十年搬了十多次家,只为更便宜的房租。  心理后果是:没有确定性。  C、14岁那年,知道家庭的真相:父母早已离异,他一直被善意地蒙在鼓里。  心理后果:有被欺骗、耍弄的感觉。萌生对父母的报复心,并投射对别的男人、女人身上。  D、15岁那年,爱上了一个女孩,遭到背叛。  心理后果:不再对这个世界,尤其是女人投入真感情。他要报复,而报复的方式是不停地占有,攻击(包括XXOO时的动作,占有后的抛弃等)。  冠希为什么那么热衷于猎艳,而且确实也艳福不浅?比如,“艳照门”风波刚过,他就对嫩模下手了。人家希希可不是狼友哦。  回答是:如果不占有一个个年轻漂亮的女人,他就无法在心理上生活。占有这些女人不是他的生活目标,而是他治疗自己心理问题的药方。同时,占有她们,也是对他母亲、背叛过他的女友的报复。  所以,希希的猎艳还会继续。会有一个个女星、嫩模、无知少女成为他的床上尤物。   阿希为什么对做人体艺术摄影家那么感兴趣啊?  对于冠希同学来说,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爱”,只有“做爱”。但是,“做爱”是极为短暂的,转瞬即逝,即他占有了,一会又从他手里溜走了,所以,仅仅是“做爱”,无论有多少人和他做,在心理上不可能满足他的占有欲!  那怎么办?搞人体艺术摄影啊。因为他一搞摄影,就把占有给固定下来了,抓牢了,每翻一次照片,都可以体验一番占有的快感。而且玩的花样越多,快感越强烈。  但说老实话,仅仅是这样,境界还是不高的。  从心理上说,你玩人体艺术摄影,把占有给固定下来,一辈子都可以翻看,但因为具有私密性,仅限于自我陶醉而已。对于一个用泡妞来治疗自己的高调的人来说,好像还是不过瘾。  在搞人体艺术摄影后,如果把它从自我欣赏升级换代为让所有人目睹,那么,冠希的伟大行为,就变成了一个事件,超越私人性而进入了。这种占有,就具有了永不消逝的意义!这才是最高境界。  所以,我真不敢往下想下去:艳照是那么容易流出的吗?骨子里根本就不信任他人的冠希,修笔记本电脑时,会那么不小心,忘记里面有艳照?  更奇怪的是,经过“艳照门”,他似乎还不长记性,泡了嫩模谢芷蕙后,艳照又流出来了!  诸位,你从中看到了什么了吗?
  这真是个莫大的悲剧!是什么令当今社会的人沦落为“奴”?中国卡奴正在自杀、抗争、犯罪间绝望挣扎,他们的命运反映出人性的弱点,更折射出社会的弊病,令人唏嘘,也令人气愤。悲剧已经上演,他们被忽悠“借钱提前消费是高尚的行为”,在这样的银行推销攻势下而申领了信用卡,而银行推销时对风险却只字不提。因有一个月到50天的免息期而透支,却因高达18%的年循环利息(不包括滞纳金、罚金、手续费、超限费等)而债台高筑,因此而沦为“奴隶”……这不是电影情节,而是眼下正在中国上演的真实故事,而故事的主人公是泱泱几十万之众,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称呼:卡奴。司法和金融主管部门将无力偿还银行最低还款额、且连续3个月未能还款的定义为信用卡诈骗犯罪,将他们投入看守所、监狱,将毁掉别人的一生,其家人也被害得极端痛苦。随着物价上涨,竞争加剧,那些本来收入够每月还债的“隐性卡奴”也将“正式”沦为“奴”。“制度杀人”太可怕,本来欠债还钱是天经地义的道理,一个人理财不当、过度消费理应自食苦果。但如果这样的事发生在几十万人身上,便不再只是个人的问题,而是社会的问题了。发卡金融机构曾经各出奇招诱人办卡,送礼品、免年费,声称“只要有工作就能办卡”,引君入“卡”,致使大量人持有高额度信用卡。这些卡办理前信用评估严重不足,如此宽松政策的背后,是金融业不计后果的牟利动机。信用卡的年循环利息高达18%(不包括滞纳金、罚金、手续费、超限费等),远远高于其他金融产品,与黑社会的高利贷无异。近几年银行放卡量大增,每年利息及手续费滞纳金罚金等收入高达天文数字。利益驱动令发卡单位不理会持卡人的经济能力及行为能力,并在某种程度上误导民众特别是青年人大量消费。追本溯源,金融制度才是让人变“奴”的推手。金融机构发卡泛滥,直至演变到今天悲惨的“卡奴现象”。近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心理疾病测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