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问下孩子什么时候出生最好孩子,宝宝已经满足不了

用最少的时间读懂我们的孩子_起点中文网_小说下载
扫描下载起点读书客户端
  如果要问问绝大多数家长朋友们:你们在孩子身上所有的最大的困惑是什么?答案通常是——不知道怎么管好他们!
带着同样的困惑,笔者跟许多朋友进行过探讨,结果发现一个令人吃惊的现象:我们就像不约而同似的走进了一个又一个营教孩子的误区!然后,我们在这些误区里徘徊、困惑、痛苦……
我们因找不到出口而暗自悲哀,很多人甚至觉得生活失去了它原来应有的阳光和色彩……
我们在误区里苦苦挣扎!
我们在误区里一点点、一点点地丧失希望!
我们在误区里越走越黑!
我们真的没有希望了吗?
请所有带着这些困惑的家长朋友们翻开这本书。因为对自已的孩子所拥有的爱使我们在他们身上付出了令人难以想像的耐心,那么,我坚信所有拿到这本书的家长朋友们都会有足够的耐心把它看完。在这本书里,我们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知道自已究竟在哪个误区里,我们更可以从其他人那里找到自己所不知道的好办法,然后,我们可能会明白事情并不一定像我们想像的那样严重,我们会逐渐相信明天的阳光依然灿烂……
走出误区,就是解救我们自己,就是解救我们的孩子们。
请所有真心疼爱自己孩子的家长朋友拿出一两个小时的时间来读读这本书——我们必须和自己的孩子一起成长!
请所有确信自己对父母也拥有真爱的孩子们也拿出一两个小时的时间读读这本书——如果你们有更多的困惑和烦恼,那就更应该帮助你们的家长共同走出误区,因为这本书里所谈论的一切问题都与你们戚戚相关。
我爱我家!人人有责!
请不要再犹豫了!
我们都没有更多的时间再犹豫了……
  我们必须首先承认一个几乎是不争的事实,那就是我们家长朋友们所有的困惑皆源于我们对孩子的爱。没有爱,便没有我们走进误区的基础。由爱生恨,洵不诬也。
父母亲之于孩子的爱是天生的,也是难以抗拒的。同样,它是无可非议的。因为爱,我们对自己的孩子抱以各种各样美好的期望——我们在孩子尚未出生时就给他们“拟定”了成长的路线和目标;我们希望他们听家长的话,按家长的意愿成长;我们在孩子身上幻想着无数宏伟的蓝图,希望他们将来过得比我们好(至少不比我们差);我们竟然坚信:只要孩子顺从我们的意愿,听从我们的安排,他们就一定会成功。
望子成龙的愿望从一开始就带着畸形的面具,这张面具后面究竟是一副什么样的面孔,我们在最初都没有去认真思考,更不会生出“伸手揭开面具看个究竟”的念头。从那一刻起,我们已经把自己的脚踏进误区了……
天底下做父母亲的都有一种自我牺牲精神,为了爱自己的孩子,可以付出自己所有的一切,甚至包括生命。有人会说:“我在误区里困惑也好,痛苦也罢,我愿意!我心甘情愿!”一一很好,说得没错。因为爱,我们只好这样说。但是,我们是否想过,我们困惑、痛苦的同时,我们的孩子得到的是什么?难道我们没有在无意当中伤害了他们??
“伤害”这个词,在英文里是“Kill”,可以翻译成“杀害”。
不要简单地说“我愿意!我心甘情愿!”我们在亲手“杀害”我们自己的孩子!!
请不要看别人!看看自己吧!!
我们还应该勇敢地承认我们对自己孩子的爱几乎都演变升级到了更高的层次,那就是“溺爱”。是的,一定要勇敢地承认这一点,否则我们还会在漆黑的误区里四处碰壁。
请查查汉语字典,看看“溺爱”到底作何解释。“溺”:淹没在水里,溺死。“溺爱”:对孩子过分宠爱。笔者冒昧地把这个词解释为“按在水里淹死人的爱”。
请不要摇头!难道我们的爱没有演变升级到那样的程度吗?
当我们的爱一旦过分到“溺”的程度,爱就会变成一柄双刃剑——一面利刃伤害我们的孩子,另一面利刃伤害我们自己。
请不要不承认我们在对自己的孩子实施着“溺爱”的动作。
清醒得越早越好。只有清醒了,才会看到自己正在黑暗里挥舞着那柄双刃剑,才会看到剑身上已经沾上了鲜血……
为了我们的孩子,为了我们自己,请用最短的时间读懂我们的孩子!
孩子是父母身子里掏出的心肝,不论好坏,父母总当命根子_样宝贵。父母有责任教导他们从小学好样,识大体,养成良好的习惯,长大了可以使老亲有靠,为后代争光。至于攻读哪_学科,我认为不宜勉强,当然劝劝他们也没害处。
——一塞万提斯
  先看看我们的溺爱都制造了什么样的结果——
当我们第一次在自己的孩子对别人说粗话而尴尬的时候,我们纳闷:孩子什么时候学会的说粗话?
当我们第一次发现自己的孩子撒谎的时候,我们纳闷:孩子怎么学会撒谎了?
当我们第一次遇到让孩子朝东可他(她)偏向西的时候,我们纳闷:好好的孩子怎么学会不听话了?
当我们第一次拿到孩子成绩下降甚至不及格的考卷时,我们纳闷:怎么会这样呢?
当我们第一次知道自己刚十二三岁的孩子开始“恋爱”的时候,我们纳闷: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当我们第一次得知孩子偷偷去“泡”网吧的时候,我们纳闷:孩子怎么敢到未成年人不得入内的地方去了?
当我们第一次因孩子成绩不好而担心他(她)可能考不进重点中学的时候,我们纳闷:我们花了那么多精力和金钱,为什么会这样?
当我们第一次被孩子的老师“召唤”去聆听告状的时候,我们纳闷:这是真的吗?
当我们第一次被告知自己的孩子因“生活不能自理”而面临从大学退出的时候,我们纳闷:这怎么可能啊?
当我们第一次被孩子“命令”必须拿出多少多少钱来让他(她)办一场“体面”的婚礼时,我们纳闷:我们到哪里去弄到那么多的银子呀?
我们除了纳闷,一定还有许许多多其它的感情表露,但归根结底,我们开始逐渐感觉到自己踏进误区了。虽然我们可以在人前装作没事儿似的,但是我们恰恰欺骗不了自己。大概我们所能做的就是端起自己酿造的苦酒饮下去。
当然要自己喝下去,没有人会替代我们。
既然是自己有意无意酿造的苦酒,就索性早早端起来痛饮干净。早喝晚喝早晚要喝,如何去“喝”是很重要的问题。
我们不要嫌这酒太苦。必须承认一个事实:当我们在一个又一个“第一次”出现的时候,如果我们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制止此类事情的再度发生,我们就只能责无旁贷地承担一切后果。孩子的“第一次”永远不能被指责为过错,而且几乎所有的“第一次”都跟我们做家长的管教不当有关。当“第二次”、“第三次”……再度出现的时候,我们就更没有任何理由推卸责任。
扪心自问:我们想到过错误的根源来自我们自己吗?
我们真的需要用最短的时间读懂我们的孩子!
那些痴心溺爱的父亲们魂思梦想,绞尽脑汁,费尽力气,积蓄下大笔肮脏的家财,供给孩子们读书学武,最后不过落得这样一个下场;正像采蜜的工蜂一样,它们辛辛苦苦地采集百花的精髓,等于满载而归,它们的蜜却给别人享用,它们自己也因此而丧了性命。
——莎士比亚
  回忆一下,当我们刚刚得知自己的爱情有了结晶、我们即将做父母的时候,除了惊喜,是否就开始动手干傻事了?
难道没有吗?
这样的例子太多,笔者在这里只想举一例来说明问题。
听说(好像还是什么著名的某某科学家说的)“胎儿教育”非常重要——给胎儿多听听音乐会培养他(她)的音乐细胞,将来就很可能如何、如何……于是乎,可了不得啦!赶忙找来这样那样的音乐磁带、CD盘,那未来的母亲便突然变成了“铁杆儿音乐迷”,只要有一点机会,就会在音乐声中向腹中的胎儿进行“早期教育”。为了让小宝宝能更清晰地听到音乐声,还把肚皮尽可能贴近声源……
小宝宝啊!母爱啊!!你可知道??
我们不知道贝多芬、肖邦、施特劳斯、柴可夫斯基等等著名的大音乐家们在胎儿期问是否享受到如此的待遇,我只知道自己的妻子在成为近十个月的“超级音乐迷”之后送给我一个五音不全的儿子。
当然,我还不至于因为自己的儿子五音不全就胆敢公然跟那些著名的科学家们唱对台戏。为了查证原因,我问过不下近百位同事、朋友,结果好像他们的孩子后天是否在音乐方面有何见长都跟“音乐胎教”没什么关系——有几个孩子后来考上了音乐学院,可偏偏他们的母亲当初没让他们享受到这样的胎儿教育;有不少母亲当初花了不少银子买磁带、CD盘,可孩子们又没“争气”,不是音乐盲,就是对音乐毫不感兴趣。
这只是举一个比较具体的例子。可能我们当初实施的胎儿教育是科学的,有效的;也可能是不科学的,是无效的。问题在于,我们当初根本不考虑它们是否有效(或者说根本不相信它们会无效),而是义无反顾地动手实施。爱,使得我们盲目,无他!
仔细想一想,我们在孩子身上到底干了多少类似盲目的事,又取得了多少有效的结果。我坚信每一位家长朋友心里都有一本“明细账”。让我们在重新翻开一叠叠厚重的“明细账”之后诚恳地问自己:我做得对不对?
面对类似的盲目行动,我们还要大声疾呼:还不快快读懂您的孩子?!
一个做父亲的,当他生养了孩子的时候,还只不过是完成了他的任务的三分之一。他对人类有生育的义务;他对社会有培养合群的人的义务;他对国家有造就公民的义务。
  宝宝出生后,吃喝拉撒睡随之而来。他(她)想要吃的时候,当母亲的本能地会把自己的**送到宝宝的嘴里,这可能是所有哺乳动物都具有的天性。那样的情景是很感人的,母爱的伟大开始进入与孩子直接接触性质的施展。
天性带来的其中一个后果就是“习惯”——主动喂奶不仅使宝宝习惯了饭来长口,也让做母亲的习惯了一次又一次地主动把**送到宝宝的嘴里。事情发展到这里还没有什么问题,问题出现在后面。
有句老话不是说吗:习惯成自然。当习惯一旦养成,想改变是件挺麻烦的事一一宝宝慢慢长大了,已经脱离了把母奶当作主食的阶段,然而他(她)还会在意识中长期保留着饭来张口的习惯,他(她)会经常下意识地等待主动送过来的“**”;做母亲的同样会下意识地坚持做着主动送“**”的事情。在这后面更长的阶段里,做父亲的早已不甘示弱地勇敢地参与了进去一一问题终于越来越严重了!
我们可以举一个很具代表性的典型例子。
某名牌大学录取了一名成绩非常优秀的新生,不久便向其家长告知要将该生辞退(劝其退学)。原因是:该生生活不能自理。其“不能自理”的具体内容包括“自己不能叠被子”、“自己不能挤牙膏”、“自己不能买饭”、“自己不能洗衣服”……
一名成绩那么优秀的学生竟然因生活不能自理而被学校劝退,这件事情恐怕绝不仅仅是该学生自己的悲剧,其父母所遭受的心理打击是可以想像出来的。(在这里我们真心希望该学生已经在接受教训之后学会了那些应该会做的事而重新返回大学深造。)
我们必须质问该学生的家长:你们是怎样管教孩子的?
原因我们已经不必再问了——“主动送**”习惯居然延续到孩子考取到大学的时候还没有停止!
你,我,他,她,你们,我们,他们,是否都在干着同样伤害自己孩子的事情?!我们在干着!我们一定在干着,在不同程度地干着相同的傻事!千万不要自信。千万不要自认为不会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发生相同的情形。要知道前面所说的那个新生的父母当初在坚持不懈地重复着“主动送**”的行为的时候,他们根本就不相信自己的爱心会换来如此的后果,否则,他们早就会住手的!
后面我们还要举一些具体的事例来进一步探讨类似的问题,现在先提前说一声:当务之急,读懂自己的孩子!
母爱是多强烈、自私、狂热地占据我们整个心灵的感情啊!但我并不认为它是十分值得钦佩的,要是能爱所有的孩子,那才值得无比钦佩。
  要想让天底下做父母亲的不爱自己的孩子是不可能的;要想让父母们不因为爱而干点儿傻事也是不可能的。
我是学文的,十多年前曾经试着写过一两本书,还写过电视剧本。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就把这个爱好搁置了,想在60岁以后再好好写几本书,哪怕好好写一本自己特别想写的书,也算对得起自己的老师,对得起自己的孩子,对得起自己啦。
写这本书实在不是事先设计好的,因为要做的事情太多,根本没有考虑拿出时间“爬格子”。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我开始拿出一定的时间辅导自己的孩子和妻妹的孩子学习(主要辅导语文和英语),在这个过程当中有了很多很多感触。前两天去参加儿子学校的家长会,所见所闻,越发感慨万千。有一位家长因看到孩子的成绩下降,当场哭诉,她对大家说:“我和孩子的爸爸都是大学生,我们在孩子身上花费了不知道多少心血,谁料到结果是这样!我真没信心啦……我不想再管孩子啦!”
当晚,我到了一位作家朋友的家里,跟他说自己想写一本有关家长管教孩子误区的书。他很奇怪,问我为什么突然改变主意要写书了。我告诉他“自己已到了非写不可的地步”一一我要一吐为快!作家朋友表示支持我,并热心地提供了很多素材。我们聊了很长时间,彼此都认为作为家长的我们都难免在孩子身上干出这样或那样的傻事。现在我们需要做的是尽可能避免再犯相同的错误,尽可能让其他家长朋友们避免再干傻事。这也正是写这本书的最原始的动机。
在孩子面前,我们的爱心致使我们常常“不忍心”去训教他们。于是,很多做人的原则在我们的“不忍心”中丧失了。我们在这样做的时候,几乎没有想到自己的“不忍心”实际是在伤害孩子。
那么,究竟什么是原则?
我曾经跟自己的孩子郑重其事地说过:“我们允许你犯错误,但是,有了错误之后就必须承认错误。为掩盖错误而撒谎是绝对不允许的!只要承认错误,再大的事也可以获得家长的原谅;反之,如果为一点点小错而撒谎的行为是绝不可能获得原谅的。”
我们可以静静地想一想:孩子小的时候,他们几乎不可能犯什么重大的错误,他们不可能在儿童时代就干出杀人放火的勾当,因此,从小就明确地告诉他们“决不允许撒谎”的道理,对他们的一生都有百益无一害。
我们完全不必在孩子面前谈论所谓的“善意的谎言”之类的话题,小孩子还不能对谎言的善恶做出正确的分析和评判,那么我们索性把问题简单地划为“谎言就是谎言,没有善恶之分”。永远不撒谎就是要让他们知道并坚持做的一件极为重要的事,不撒谎就是原则——做人的原则。在这样的原则面前,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做人的原则有很多,其实我们成年人都很清楚。我们也很清楚自己做得怎么样。也许,我们会偶尔违背做人的原则犯下程度不等的错误。假如这些错误所带来的后果还没有严重到涉及法律的地步时,我们也完全不必暗自庆幸。偶尔原谅自己是可以的,但千万不要认定自己就拥有随意违背做人原则的“权利”~定要在内心深处谴责自己!一定要逼迫自己承认任何违背做人原则的大事小事都是错误的,都是理应受到谴责的。只有这样,我们才具备管教孩子的资格,才有可能把孩子管教好,才能理直气壮地告诉孩子“撒谎是绝对不允许的”。
在原则面前,任何“不忍心”都是错误的。因此,当我们再遇到想“发扬”自己的“不忍心”的时候,请记住我们今天的警旬一一我们没有必要用一生的时间去读懂我们的孩子!
  某市教育部门的一项调查表明,接受心理咨询的中小学生,因与父母相处以及学习、考试而带来的心理问题占60%1)A上。天津一中学的《关于中学生劳动现状与教育对策的调查报告》表明,70%的学生一天在家帮助父母干活仅占半小时左右,一些初一年级的学生甚至不会用墩布。河北省有关部门一份《关于农村少年儿童成长环境与状况调查报告》表明,家长在帮助孩子成长态度上,存在比较严重的误区,选择“讲道理,让孩子明白家长苦心”的占82%,选择“为了让孩子学习,尽量不让孩子做家务、干农活”的占27%。带着父母血汗钱上大学的孩子不了解农民生活。片面的家庭教育的结果是孩子智力发育良好,但却自私自利、目空一切、缺乏自信心与责任感,从而影响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的问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学习——内在财富》中,对“学会做人”
有这样一段阐述:“教育应当促进每个人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应该使每个人尤其是借助青少年时代所受的教育,能够形成一种独立自主的富有批判精神的思想意识,以及培养自己的判断能力,以便由他自己确立在人生的各种不同的情况下,他认为应该做的事情。”人的成长是一个智力、非智力因素,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动态过程。成功的关键在于非智力因素的良好品质。国家督学周德藩认为,教孩子“学会做人”,这是家庭教育的核心,要通过父母的言传与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努力教育培养孩子具有优良的品质、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全的人格。
我们很少能够想到自己在孩子面前的种种表现会多么深地影响到他们的成长。家庭教育寓于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存在于家庭的每一瞬间,父母毫无掩饰的言谈举止时时刻刻被模仿,这种模仿对孩子的品格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是在漫长的时间里毫无感觉地完成的。事实上,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一个充满仁慈、爱心和责任感的家庭,他(她)日后会成为健康、正直、乐观向上、有所作为的人。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一个充满愚昧、野蛮、堕落和自私自利的家庭,日后他(她)可能成为一个粗鲁的毫无教养的甚至危害社会的人。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甚至是孩子的终身教师,应做到身体力行。现实生活中,一些父母说是说,做是做,言行不一,一边要求孩子学会尊重,学会关心,自己却夫妻反目,婆媳相嫌;一边要求孩子努力学习,不断进步,自己却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所以父母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道德修养,同时,要学习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目前呈上升趋势的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许多是父母采取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致使孩子失去对家庭的信任感,流落社会,造成失足。因此,父母应通过学习,参加培训,了解青少年心理发育特点和教育规律,与孩子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家庭关系,努力与孩子一起成长。
我在2002年底告诉家人:我决定戒烟、戒酒了!一个多月过去了,我早已经重新叼上了香烟,但是总算没再喝酒。没再喝酒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想让孩子看到我“说话要算数”150%的成功率也算给自己留了一点脸面,否则我总要求孩子坚持做这个、坚持做那个实在不好意思啦!儿子前几天曾对我说:“您成功了一半,但还要努力啊!不然的话我们要提意见啦!”
可以想像,假如我全失败了,儿子会怎样说,又会怎样想从这一件生活中的简单事例中,我明白了“和孩子一起成长”是多么的重要。
父母亲的表率作用不是被我们家长们完全忽视了,而是我们自己没有拿出坚忍的毅力去坚持不懈地做——我们太擅于原谅自己了!说出的话,做出的承诺都不坚持兑现,其后果无非在告诉我们的孩子:什么事情都可以商量。
但是,有些事情就是不可商量的!
这次,我要对自己说一句:要想读懂自己的孩子,就必须和孩子一起成长!
为人父者要有耐性和其它美德,要有长者之风,要能养家糊口,给妻儿以幸福,给孩子作出榜样。在孩子眼中,父亲应是英雄好汉,母亲应是女中之杰。
  美国心理学家赫茨认为,了解孩子对父母究竟有什么要求是非常必要的。
他曾经在全世界五大洲20多个国家进行了一次最广泛的诟查,调查对象是8—14岁的5万名儿童,赫茨将这些要求分门别类进行分析,他惊奇地发现,在这么多国家、这么多民族中,孩子们对父母的不满和要求大同小异。从这次调查中可以看到孩子们对家庭的经济水平和社会地位并不重视,能否使孩子感到幸福并不取决于家庭的贫富程度,而在于是否能被孩子感到自己是属于这个小集体并得到长者的最大关怀。孩子们最不满意的是父母吵架。伦敦8岁孩子伊夫林祈祷似地写道:“天哪,别让爸爸妈妈再这样凶的吵架了。”纽约11岁的小约翰写得更为严厉:“任何时候都不许父母吵架。”赫茨发现,家庭是否温暖,对孩子的学习有着很大的影响,对父母没有什么不满的学生的学习成绩比对父母有着极大不满,心里隐藏着很大痛苦的学生好得多。孩子对父母的要求集中起来有下列十条:
1.孩子在场,不要吵架。
2.对每个孩子要给同样的爱。
3.任何时候,都不要对孩子撒谎。
4.父母之间要互谦互让,相互谅解。
5.父母与孩子之间要保持亲密无间的关系。
6.孩子的朋友来作客时要表示欢迎。
现在让我们查找自己的毛病吧——
1.孩子在场,不要吵架头一条就让我们脸红!谁敢说自己没有在孩子面前吵过架?
看来我们都没有意识到孩子们对这个现象会如此重视。他们需要和平、祥和的环境,如同我们希望工作的单位也有这样的环境。可以想像当我们吵架时会带给孩子们多么恐惧和厌烦的感觉。不要辩解自己的吵架不是冲着孩子去的!姑且不管大人吵架是好是坏,也不必深究为什么会给孩子带去如此的不满,只须记住一点:住手吧!实在要吵架,请避开孩子!
2.对每个孩子要给同样的爱我们大多数夫妇现在只有一个孩子,那并不等于我们永远只面临与自己一个孩子相处——还有亲戚的孩子,有朋友们的孩子。一旦碰到一起,我们必须命令自己做到对每个孩子都给予同样的爱。我想这是一个充分尊重孩子自尊心的问题,我们把自己同他们换换位置,就完全可以理解。
3.任何时候,都不要对孩子撒谎是否对孩子撒过谎这个问题,已经不需要答案了。过去的事情就让它们过去,关键是从现在起我们绝不再犯相同的错误!
4.父母之间要互谦互让,相互谅解我们夫妻之间的互谦互让与相互谅解,其实不但对孩子产生好的影响,最受益的还是我们自己。于人于己皆有益的事,我们没道理不去做。
5.父母与孩子之间要保持亲密无间的关系我们可以把孩子们希望拥有的这种关系理解为好朋友之间的关系——先努力做孩子的好朋友,做可以彼此信任、可以彼此开诚布公倾诉的好朋友,在一种平等的地位上交往。后面我还要单独谈这个问题。
6.孩子的朋友来作客时要表示欢迎我们都做到这一点了吗?
总结一下,可以发现孩子们需要的是平等、尊重、和平、真诚、爱心。这些恰恰也是我们成年人希望拥有的、美好的东西。
感谢我们的孩子吧!他们并没有要求我们做父母的给予他们诸如金钱、权利、酒色等等丑恶的东西。真的!我们应该真心地感激他们!
再摘抄一篇来自全国聊天网论坛四十黄金版署名尽言的一篇文章——
《做个称职的现代父母》(日)
一、创造情境:培养一种家庭风气,或确立一个成长的方向,让子女受到熏陶。家庭的风格、特色是一种情境,家长用理性的态度面对孩子的行为,会使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善生活习惯也可以形成一种情境。家长应和孩子一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修正观念:孩子并非父母的私有财产,父母不应对孩子的事全权做主,以免伤了孩子的本性。许多望子成龙的父母希望子女补偿自己从前的缺憾,这往往招致紧张的亲子关系。用引导代替控制,用商量代替命令,用选择代替指定,是现代父母必备的观念。把标准放低一点,无损于孩子的未来。
三、变换立场:调整自己的角色,把子女当作好朋友去了解、尊重与鼓励。孩子有行为偏差时,如果站在他的立场去理解,可能会有不同的答案及处理方式。变换立场的出发点是对子女的了解与关心、爱护,但切忌过了头,变成溺爱。
四、放松态度:给孩子以亲切、温暖的感觉,让他们自在地成长。要避免亲子问沟通的障碍,父母应善意回应孩子;宽容孩子已犯的错误;善于把负面状况转向正面。这样的教养态度才不会造成与孩子的隔阂,才不会增加孩子的压力。
孩子喜欢对家长说话,是对家长的信任,这很可贵。只要可能,家长千万不要打断孩子的话,或者表示厌烦,因为,这么一来,孩子比较脆弱的自尊心就会遭到伤害,弄不好,还会从此向你关闭敞开的心扉,实行自我封闭,这样下去,后果将不堪设想。
也许,孩子在校内、外遇到不愉快的事情,一时又找不到可以信任的人诉说,只好独自闷在肚子里,待回到家再向家长倾诉。孩子这么做,无非有两个目的:一是孩子在倾诉过程中,不满的情绪获得充分的宣泄,从而使身心恢复到常态;二是孩子的一番倾诉是为了寻求解决问题的良策。对于前者,家长自然不必多话,只需坐下来热情关注即可。对于后者,家长就得认真思索一番,调动积累,以便用自己比较丰富的人生经验去指导孩子如何解决问题。
另外,也可能是孩子在学习或其他校园与社会活动中获得了优秀的成绩。这时,孩子向家长诉说的目的无非是想让家长与他一同分享成功的喜悦。对于这类诉说,家长更应该认真对待,并且向孩子祝贺:昔日的汗水与努力没有自流。可能的话,家长还可搞个家庭活动,以表庆祝,与孩子一同分享成功的喜悦。
其实,家庭既是家长也是孩子安全、可靠的港湾,孩子回到家中,有权利在这个港湾中获得心理上的调整与生理上的恢复,以便更好地投入学习与生活。由此可见,孩子在家中向家长敞开心扉,家长理应高兴,并格外予以关注。
有时候,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看到孩子们内心世界里深藏的东西,同时,我们甚至可以强烈感受到一种来自人类最纯真的情感的刺激。我们试图教育自己的孩子,孩子们无意当中教育了我们。假如我们还在黑暗的误区里挥舞着那柄“双刃剑”,难道不应该命令自己:还有什么能比读懂自己的孩子更重要?
  请先来看一份资料——《您了解自己的孩子吗?》您对自己孩子的了解程度有多少?请做下列测试题:
1.谁是他最好的朋友?
2.谁是他最崇拜的偶像?
3.他感到最难堪的是什么?
4.他最害怕什么?
5.在学校里,他最喜欢的和最不喜欢的科目是什么?
6.哪些方面的成绩最使他感到自豪?
7.在家里,他最不满意的是什么?
8.假如您能为他买到世界上的任何东西,他的第一选择会是什么?
9.他最喜欢什么体育项目?
10.他最爱戴的老师是谁?
11.他希望自己长大后干什么?
12.这一年,生活中哪件事使他感到最失望?
13.他觉得自己长得比实际年龄大还是小?
14.他愿意以什么方式度假?
15.郊游还是去看同学?
16.在家务活中,他最不愿干的是什么?
17.他最近在看些什么课外读物?
18.他在学校里的绰号是什么?
19.他最爱看哪个电视节目?
20.家里的什么活动是他最喜欢的?
21.他最喜欢的小动物是什么?
答对15个以上,您对您的孩子是了解的。如果您只能回答10个或更少,说明您与孩子的沟通还很不够。只有真正地了解孩子,才能教育好孩子。
我不知道各位家长朋友们能答对几个问题,我自己只答对了五个。只有真正面临到如此尴尬的局面,才知道自己跟孩子的沟通竟然差劲到这样的地步。
我们是否可以在改善与孩子的沟通状况的同时,把类似的问题也给孩子提出来,让他(她)也一起重视这样的问题并共同参与改善。试想,我们自己的孩子应该是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最亲近的人之一,彼此的沟通有那么多的问题,首先应该找出我们自己的毛病。我们不是口口声声宣称自己如何如何关爱自己的孩子吗?我们是否经常像这样太盲目自信了?还有哪些地方我们犯着同样的错误?
我们需要思考!我们必须思考!!
盲目会带来难以预见的恶果。所以,当我们拿不准主意而又想动手干什么的时候,请先想想那句话:读懂自己的孩子不需要有任何犹豫!
  中国有很多古话,比如“棍棒底下出孝子”。也许很多家长(尤其是男家长)在不同程度上同意这个观点,而且在实践中不断地摸索着更“有效”的办法。
棍棒底下到底能否打出听话的孩子?说实话我自己也模棱两可。我好几次跟儿子说:我绝不推崇对你实行暴力,但我不能保证永远不打你。一旦我对你动手了,那一定是你犯了不可饶恕的错误。希望到时候你别怪我。
这话乍一听,好像挺有道理,至少儿子听到后没有表示反对,还频频点头以示赞成。
我们是否还应该往更深一层去了解孩子们的内心世界
他们究竟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前几天我从网上看到这样一篇署名蚂蚁的文章——《你们不能再这样》,请大家过目
我的表弟乐乐今年上三年级,他有一双机灵的大眼睛,一笑嘴边就有两个小酒窝。乐乐学习特别好,老考第一,妈妈常对我说:“你要多向人家学习。”我也特别羡慕乐乐学习好。可是,后来我就不这样想了。
有一天,我去舅舅家,刚走进院子,就听到屋里传来阵阵哭声。我推开门走进去,看见乐乐正趴在床上,呜呜的哭。他屁股红红的,上面还肿起一道道的青印印。舅舅拿着一根小棍,站在边上。原来,乐乐的爸爸妈妈要求他每次考试不许低于95分,考不到就挨打,差一分,打两下。这次小测他只得了84分,回到家就被爸爸用小木棍打了22下屁股,打得可狠了。“考不好,爸爸就打”
弟弟哭着说:“妈妈有时还掐我,我最怕妈妈掐我了,她专掐大腿上最疼的地方,那种疼像心碎了一样。”
离开乐乐家,我心里很沉重。父母希望孩子学习好,但体罚真的管用吗?回想我的同学和我自己也都因为考试而挨过父母拘打骂,我真希望以后大人们能不再这样。
我推测这篇文章应该不是某个孩子写的,但是我宁愿相信它能够代表一大批孩子的心声。
打孩子行为大概可以归为一种古老的习惯。棍棒底下也许教育出一些好孩子,但是我们决不能由此确定所有的好孩子都是靠棍棒打出来的。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优秀孩子很可能从未挨过父母亲的棍打。去年,我国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某中学仅有的六名孤儿学生全部考上了大学,他们连父母都没有,何来父母亲的棍打?这就好比青霉素没发明之前也有人靠这样那样的药扛过了肺炎而死里逃生一样,有了青霉素之后,难道我们还会弃之不用而瞎找别的药品去治疗肺炎吗?
当文明可以取代暴力的时候,我们没有理由还去死死抱着暴力的大腿不放。不要偏执地认为孩子们不懂得道理。跟他们真诚地讲道理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有的家长朋友也许会说:“跟孩子讲道理没用!我嘴皮子都磨破啦!”——且慢!那不是您讲道理这种方式本身没用,而很可能是您要么没讲到正理上,要么就是您自己的态度没让孩子感觉到真诚。当然,也可能是因为没有从小培养孩子听大人讲道理的好习惯而造成的。
再重复一遍:讲道理这种方式本身肯定没错!
在这个问题上,我经常采取“以讲代打”的方式,即:儿子犯了过错,而且是比较严重的过错,连他自己都认为逃不过一顿棍打。我明确地告诉他很想打他,但是为了他的自尊而选择严厉批评和讲道理。所谓“教育从严,惩罚从宽”,这是我的经验。说实话我并不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但其效果往往都很好。
明知将要挨打却没挨打,孩子们会带着一种感激的心情认真听从家长的训教。我知道自己其实是利用了儿子那种“逃避换打”的心态而实施我的“心理战”。既然效果很好,我将坚持这样做下去。不管怎么说,讲道理总比打孩子要好得多,可打可不打的时候尽量采取不打,能不打就坚决不打!
惩罚是一种教育手段,也是一种微妙的教育艺术。高明的惩罚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奇迹。因此,父母在遇到孩子出现错误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一、批评孩子不能伤害其自尊心,切忌当众训斥或暴打孩子。
二、父母在气头上教育孩子时,难免会有一场暴风骤雨,给孩子心灵极大摧残。此时应先忍一忍,等自己冷静后再选择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点、适当的方式教育孩子。
三、善于借助寓言、故事、童话,适当加以引申发挥,旁敲侧击,含蓄委婉地批评教育,往往能收到良效。
四、对一些好胜或者倔强的孩子,有时不妨故意冷淡一下,使之感到无声的惩罚,从而反省自己的过失。
五、用幽默作为批评教育的手段,能消除孩子的逆反心理,使之在笑声中认识错误,改正错误。
别忘了,我们需要先跟孩子做好朋友。当我们面对胆战心惊、毫无反抗能力的孩子举起棍棒的时候,请重复我们的警句:不要用棍棒去读我们的孩子!
  我们之所以敢于公开打骂自己的孩子,无非是我们认为自已是他(她)的父母亲,是最疼爱他(她)的人,换言之,我们天经地义地拥有可以打骂他(她)的权力。
我们真有吗?
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四条:
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应当遵循下列原则:(一)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二)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三)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特点;(四)教育与保护相结合。
  第八条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弃婴。
我们大家都懂,打骂应该是够得上“虐待”等级的。我们大家也懂得,没有任何一部法律明文规定“家长因为爱可以随意打骂自己的子女”。那么好啦,我们曾认为自己所拥有的“权力”决不是法律赋予我们的,而是我们自己强词夺理给自己的。
请看这样一篇文摘——《爷爷说:再这样下去我孙女就完了》
元月8日,星期六下午,寒风夹着大雨。一位老人从家里赶着来到编辑部,眼含热泪地向我们诉说:我有一个上小学二年级的孙女,他从小在我身边。不能说他的父母不爱他,他们从孩子上幼儿园开始就抓孩子的学习。孩子一到家就叫她阅读、做手工绘画、写字、做作业,几乎没让她闲过一分钟,他们认为孩子的自由活动是浪费时间,只有不问断地学习才是正经。尤其是孙女学习电子琴,她父亲强迫干涉非常严重。孙女不喜欢学电子琴,但孩子父亲逼着她学,希望他能考上7级。孩子天天在打骂中度过弹琴的时间。后来弄得孩子弹了几分钟就要小便,睡不好,吃不香。一年半下来,孩子瘦了,上课注意力也集中不起来,学习成绩一般。
最近孩子所在的学校给孩子减少课业负担,我儿子马上给孩子又去报名学电子琴,孩子听说此事后,偷偷到我这里来哭诉,她非常害怕。她父母对家庭教育不讲究方法,“抓紧、督牢、非打即骂”。我看着好好的孩子弄成这样,很心痛。希望你们的报纸,能唤醒她父母。
父母打骂自己的孩子招致了父母的父亲把他们曝了光!两代家长的动机都是源于爱!!
爱孩子当然没有过错,但是我们必须明确一个真理:爱,决不是某种权力。爱也决不能当作可以随意实施其它任何跟法律相违背的行为的基础或借口。
换一个角度看这个问题——我们的孩子也同样爱我们。当我们因孩子生气、愤怒的时候,我们可以不加掩饰地发泄我们的情感,甚至动手打孩子。那么,当我们的孩子因我们而生气、愤怒的时候,他(她)是否也可以采取他(她)认为可以发泄情感的方式对待我们?如果我们的回答是“可以”,那我们就只好接受孩子对我们的打骂;如果我们的回答是“不可以”,那么,我们理想中的平等就成了一句空话,我们跟孩子的关系就不可能成为理想中的好朋友。
不要怪我们的孩子在我们暴怒的时候提醒我们“法律不允许打人”!如果他们在自己的父母亲面前都不能依靠法律来保护自己,可想而知,他们会怎样看待法律?他们会怎样看待我们??
他们还敢在别人面前指望法律保护自己吗???
打孩子的问题可能不是几句话就能解决的。“从我做起——坚决不打孩子!”把爱和权力的问题彻底搞清楚之前,假如我们做家长的再企图滥用“权力”打孩子的时候,要提醒自己这是在跟法律对抗!
用我们的心去读懂我们的孩子!
只有一种东西给母亲带来最大的满足,这就是她与儿子的联系,母手关系的确是存在于人类中的最完满的关系,并且最没有两极性。母亲将自己所有实现不了的抱负野心,都可以转移到儿子身上,并且希望从他身上获得她仍残留着的所有男性情结实现的满足。甚至,在妇女成功地将丈夫视为她的孩子并且扮演一个母亲的角色之前,婚姻都是不稳固的。
——弗洛伊德
  回过头来再讲讲我参加家长会那天的一些事。
因自己的孩子成绩低下而当众哭诉的那位女家长的心情是大家都可以理解的。另一位女家长说:“我是教英文的,孩子的英语成绩却不及格。我真不知道别人知道后会怎样看我!我花费了很多时间辅导孩子,但是他太让我失望啦!”
两位女家长都是大学毕业(前者的丈夫也是),谁料到自己孩子的成绩偏偏上不去,原因在哪里?
我在前面说过,自己去年下半年每天晚上辅导两个孩子语文和英语,在英语上我花费的时间最多,结果是自己儿子(初二)
的成绩是:语文85分,英语66分;妻妹的儿子(小学6年级)的成绩是:语文97,英语98。
儿子的英语成绩着实令我气恼!但是我还只能强压心头火,鼓励儿子:“上学期英语60分,进步了6分;语文进步更大。很好!
继续努力!”
事后我反思:辅导孩子们的时候,我并没有在语文上花费太多的时间,儿子反而进步很快。为什么??想来想去,终于找到了原因——当初在给孩子们布置了几次命题作文之后,我曾明确向他们表示:你们的语文没问题,把重点放在英语上就行了!
我太重视英语啦!明显地给孩子们心理上造成了无形的压力,加上我在辅导的时候经常急躁,动不动就批评他们,我想不出考试前在英语学习上给过他们什么口头鼓励,有的只是一而再、再而三的责怪。而且我还经常当着他们的面说“我是学英文出身的,如果教不好你们就太没道理啦!”
事实上,孩子们都拿出相当多的精力和时间复习英语,最后成绩不像我预想的那样理想,原因只能是怪我给他们造成的压力。
那两位女家长大概也犯了同样的错误——期望值过高!严格地讲,这个所谓的期望值源于我们做家长的“自尊心”,一种近乎自私的“自尊心”在从作祟!好像我是学什么什么专业的,我的孩子就一定应该在这个学科成绩好……当孩子们意识到我们的心里有这样的期望时,他们便不由自主地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在某种不健康的压力下学习、考试,成绩不好怪不得他们。
期望值越高,可能失望得就越厉害。我非常同情并理解那两位女家长,尤其理解教英文的那位。家长会期间,我们谈了很多,后来大家纷纷表示同意这样一个观点,即:把我们的期望值都减小一些,我们可能会为孩子的每一点微小的进步而欣喜。这样做不仅仅是为了让我们自己活得更轻松一点,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们也能甩掉包袱,轻装上阵。
还有一点——不管我们谁曾经读过大学,我们的孩子不见得一定能考上大学。两代人之间完全不必强拉上“我如何,你就得如何”的关系,否则也是自欺欺人。只有我们的孩子自觉地有了“你们如何,我要比你们更好”的念头和决心,才会给我们带来更多、更大的欢喜。
有位当今世界拳王的父亲曾说过:“我根本不必对我的儿子说应该做什么,比如早晨该几点起床、该如何训练、该如何休息……一他自己知道该怎么做,而且都会自觉地去做。”
我们正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做到那样——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而且主动地去做。不要给他们“设计”这样那样的“宏伟目标”,不要反复地跟他们讲“你只要如何如何去做了,就会如何如何”诸如此类的话。(我们经常犯这样的错误——对孩子说:“你好好学英语,以后会考上名牌大学,会出国深造!”“你好好练琴,以后会成为音乐家!”)不!我们不要再说了!!我们只需要告诉孩子“应该好好学习”就可以了,后面的路要靠他们自己去走。
上海社会科学院的陆震说:“把孩子当作实现自己人生目标的工具,缺乏对孩子人格的尊重,为了面子,要孩子拚命为自己争口气,这样的父母在当今社会中为数不少。这样的教育结果导致孩子缺乏基本的人性,而人性教育应该是孩子教育的第一内容。还有的父母虽然没有功利动机,但在教育孩子的方法上存在偏差。比如拔苗助长,没有从孩子的成长规律出发,一味要求孩子达到一个难以达到的目标,没有从平等的角度去对待孩子,总是说t我是父亲’,用‘老子’、‘儿子’的等级观念来压人。这种封建宗法势力的遗留,在民族集体无意识中一代传一代,一代压一代。”
不要把自己的“自尊心”强加于孩子身上,要把所有自私的东西完全抛开,给孩子们一个轻松的学习、生活、成长环境。可以告诉孩子们:你不必考虑我的“脸面”问题,我的事情由我自己解决,你的事情也只能由你自己解决。
把期望值降低点,用一种“平常心”去对待孩子的现状及将来.其结果是大人孩子都受益。
在希望与失望的决斗中,如果你用勇气与坚决的双手紧握着,胜利必属于希望。
——普里尼
  妻子曾偷看过儿子的日记,我知道后对她讲:“这样不好,要向孩子承认错误。”妻子坚决反对:“不能让孩子知道!不然的话他以后就不在日记里写真话了。”
妻子保守秘密的目的是想继续偷看儿子的日记!按照她的意思——我看儿子的日记是为了了解他!
请问各位家长朋友:您偷看过自己孩子的日记吗?
有报道日:尽管多数家长口头上表示,孩子有隐私权,但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却有3/4的家长“明知故犯”。
我国中小学生学习与发展课题组的最新研究发现,在现今10至18周岁孩子的家长中,3/4的家长仍在沿用翻看孩子日记或信件等侵权的方式,试图从中了解孩子存在的问题。孩子们对自身权利的认识表现出非常明显的年级差异——43.8%的小学生把家长或老师看自己的日记当作是了解自己的机会,而39.9%的初中生和51·1%的高中生则对家长这一行为表示出气愤和反感。
从小学到高中,学生对成人看自己的日记或信件持无所谓态度拘人数比例越来越大,依次为5.9%、12.4%~17.9%。专家分析,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可能是学生越来越少在日记或信件中表露自己的真实想法。
看了这样的报道,我觉得自己的脸在发烧!
这是家长朋友们进入的一个很可怕的误区——我们在干什么???
假如我们的孩子偷看了我们的日记或信件,他(她)告诉我们:“爸爸妈妈,我爱你们!我想更多地了解你们才这样做的。”
我们会有何表示呢?!
我们只想到自己的动机和目的是“纯洁”的,忽略(或不敢正视)了手段的低劣,在“爱”的幌子下我们不择手段地侵害孩子们的一项又一项权利。更可怕的是有些家长在事情败露之后居然堂而皇之地告诉孩子:我看了又怎么样?!我是为你好!
难道我们的孩子们都在无缘无故地气愤和反感吗?
我们还要把自己的孩子逼到什么样的地步才能罢手?
“我爱你!我就可以打你、骂你,就可以偷看你的日记,就可以命令你干我所要求你干的任何一件事……”请让我们替孩子们说一句心里话吧——“请不要再爱我啦!”
还犹豫什么,我亲爱的家长朋友们?!请马上向自己的孩子真诚道歉,并承诺永远不再偷看他们的日记、信件。
我们总抱怨这个、抱怨那个,抱怨我们在误区里痛苦不堪c难道我们不明白这个误区本就不是我们应该闯进来的吗?
不必偷偷摸摸地读我们的孩子!
有两种可以引导人的活动:一种是强迫他违蹲自己的意志行事;另一种则是引导他的愿望,以理性说服他。
第一种是暴力的方式,是无知的人所使用,会带来彻底的失望;另一种则是靠经验来支持,而且一向能够成功。
——一库姆
  儿子今年刚好14岁!
请大家来看一篇摘自网上的报道
从大量青少年犯罪案例分析来看,14岁的孩子(相当于初中二年级学生)是青少年犯罪的易发期。因而周长康(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副会长)提出,实施青少年犯罪预防的重点对象是初二学生。因为这个年龄段正是青少年生理、心理发育的关键阶段,可塑性很强,又是人生观定型时期。学校应未雨绸缪,从中一年级起就开设生理卫生教育课,让孩子了解自己身体成长发育的整个过程。尤其需要对他们进行正确的青春期性生理、性心理、性健康教育。青少年对这一问题都很敏感,如不进行性教育,他们就从不正当的渠道去获取性知识,且对黄色书刊和**录像感兴趣;对于性,他们会觉得很神秘,总想去试一试。几年前,杭州就特发生过这样的案例,一个15岁的女孩子,先后与10个17岁以下的孩子发生性关系,原因就是他们没有接受过这方面的正确教育。
研究认为,家庭环境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首要因素。周长康别强调,在预防青少年犯罪问题上,处于以下家庭环境的家长保持警觉:因受自身受教育程度、知识的局限,父母管不了孩子的家长:
在管教子女方面,过分溺爱或惯用粗暴、简单的方式,教育方法不当的家庭;父母对孩子撒手不管,也顾不上管教的家庭;单亲等在情感方面残缺、破损的家庭等。
我的儿子从去年下半学期突然发生了变化——电话多了、放学回家晚了、出门前照镜子的次数多了、撒谎次数骤涨了……
哦!我们明白了!
妻子曾说过准备找那个女孩子的家长谈谈,并试图“让对方的家长负全责”,我表示反对。理由是:其一,事情未彻底搞清,需要先调查再发言;其二,即便有责任,也应先考虑自己一方。
我们首先跟儿子郑重其事地谈话,获得了确实的信息:儿子爱上了比他大一年级的一名女同学,两人在每天放学后“小见面”,曾利用周末“约会”过几次,事态已发展到“接吻”的程度(信息是儿子的表弟暗中透露给我们的)。
我们在讲了一大堆道理之后,总算说服了儿子,他表示将止早恋行为,并立刻给女同学写了一封“断交信”。事后看来他确这样做了,而且很快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期末考试复习去了。虽然看得出他也有过痛苦的阶段,我们也曾几度担心会现反复,但直到现在情况还算正常,至少在表面上看属于正常平安无事了吗?
答案肯定是“No”!
孩子的早恋问题是极为令人头疼的,不来则已,来则如水猛兽,往往让我们当家长的措手不及。
我们苦恼,也许恰恰因为我们把早恋看得太重。它真的水猛兽吗?
强行扼制肯定不是好办法,听之任之也不行,说服劝告未必有效,表面现象令人置疑……孩子们啊!你们也真是够难为我们啦!!
对于孩子的隐私问题,专家们认为家长不必惊慌,同时要有的方法去引导。如果孩子知道家长在千方百计地侦察他的隐私,偷看他的日记,拆翻他的信件,还逼孩子坦白,这样会极大地伤害孩子的自尊心,给孩子造成沉重的精神压力,使他们产生敌和反抗,导致父母和子女关系恶化。因此,我们克制自己的情绪是对的。那么理智的做法是怎样的呢?首先允许孩子有自己的秘密,还要让孩子有深藏隐私的环境。在孩子需求得到满足之,孩子反而愿意向父母倾吐自己心里的秘密。
尊重孩子的隐私,并不是意味着放弃教育孩子的责任。步入青年的孩子,也进入了“心理断乳期”。须知这个时期的孩子心智力别脆弱。孩子自主自尊意识增强了,但正确的世界观还没有建全。爱独立,不知如何独立;求自由,不知如何求自由,还不是理智的人。正确的做法是积极地做孩子的朋友,以平等的态度和孩相处,谈自己少年时的所思所想,经验和教训,甚至是自己少时的隐私,以达到和孩子在情感上的沟通,让孩子把你当作自最可信赖的朋友。在交流中,发现孩子的偏差可以心平气和地以纠正。因为孩子自己在许多问题上是迷茫的,你的正确引导提高孩子按人生正确的轨道要求调整自己行为的能力。
无论如何,我仍然坚持一个原则一一问题出来了,可以寻各种各样的办法去解决,惟独不可采取暴力!这个世界上有多事情是无法用暴力解决的,爱情便是其中最不怕暴力的种。翻翻古今中外的历史,暴力只能给爱情创造出轰轰烈烈可歌可泣的机会!
  父母如果能做到以下几点,就能成为有威信的父母。
(1)以身作则。父母要成为孩子的好榜样,要求孩子做到自自己必须首先做到。
(2)人格平等。父母和孩子的人格应保持平等,使孩子乐把家里的事情当自己的事情,孩子也易于接受父母的建议。
(3)关心爱护孩子。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父母的爱,会主动向父母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4)常与孩子交谈。交谈的目的是为了亲子之间的沟通,亲子间有更多的了解和理解。
(5)宽严适当。太宽会使孩子失去约束,不易管教;太严会孩子无所适从、精神紧张,时间长了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影响父母威信的因素有哪些?
每位父母希望在孩子心目中有威信,希望孩子尊敬自己。
有些父母没有威信,哪些因素影响了父母树立威信呢?
(1)父母对孩子讲道理头头是道,但做不到言行一致。
(2)自己有了过错不愿意承认,还常常百般掩饰,强词夺理(3)高兴时,孩子有错也不闻不问;不高兴时,常大发脾气非打即骂。
(4)对孩子大搞物质刺激,使孩子物欲膨胀,且淡化了亲一间的感情。
(5)经常对孩子许愿,但又不注意兑现。
(6)父母之间常当着孩子的面为一些小事争吵,相互贬低(7)常在孩子面前说别人的坏话,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8)不懂装懂,不谦虚、好虚荣,等等。①结合实际谈谈自己一一儿子是个电视迷,每周的《东芝乐园》是一定要看的。这件事我从不反对,并不过分嘛。但是,每到周末,他曾经养成过一个不的习惯,就是基本都要看到深夜,有时甚至到下半夜一二点。
这个习惯的养成应该“感谢”他的妈妈!为什么呢?她一会儿跟儿子说一句:“太晚了,睡觉吧。”“你看看都几点了!快睡觉去!‘你怎么不听妈妈的话呢?!”……反复叨叨的结果,是逐渐培养了儿子对妈妈所有的话都置之不理一一你说你的,我看我的!
我改变儿子的方法很简单一一先告诉他:“从今天起,你在周末看电视的时间不能超过11点。希望你到点就自觉关上电视机去睡觉,否则,我不但会拔掉天线,而且要取消你一周看电视的时间。”
半年来,只有一次是儿子“违规”了,我毫不留情地“按章办事”一一先拔天线,后取消一周时间。妻子曾试图说服我别消,我告诉她:“你犯的错误就是只说不做,结果是威信扫地。我说了就必须做,否则跟你的下场一样。”
惟一的一次“违规”以及引发的结果使儿子明白了一个道理:言必行,行必果。原则面前没商量。
现在,儿子看电视非常守规矩,再未发生过“违规”现象。在理件事情上,同时也教育了妻子,我总希望她能够从中得到启发一一给孩子不要轻易立规矩,但一旦立了,就一定要狠着心坚持遵守和执行。规矩都不是孩子们破的,任何家庭规矩的破坏只只怪大人。
做母亲的总是搞不清楚一个简单的问题:在孩子面前要常说“不”,那不是狠心,而是关爱孩子的另一种表现方式。所的“心太软”是伤害孩子,拿这样的借口来混淆是非更是错上错!
请所有“心太软”的母亲朋友们记住:在任何原则面前,心不是真爱!
倘若儿童从最初就严格管教惯了,他们小时候就会柔顺服从,容易服从管教,因为除T顺从以外他们不知道其他;假如他们年龄渐长,能够运用理智之后,管束就照他们所应受的待遇渐渐放松,父亲的颜色渐渐放平和,父子间的距离渐渐地减少,那么,父亲以前的管教原是爱护他们,使他们值得受父母以及_切旁人的爱慕的。
  一位疼爱自己女儿的父亲万万没想到的事情发生了!请看报道——《父亲轿车接送女儿两次自杀》今年6月27日,湖北省潜江市某中学高一年级女生小玲,走出医院对父亲说的第一句话就是:“看你还用不用车接我!”据悉,这已是小玲在三天内的第二次大量服安眠药了,原因竟是以此抗议其父亲总是开着轿车去学校接她。
据了解,小玲的父亲是某单位的负责人,自己开着一辆高极小轿车。他对女儿溺爱,因此常开着轿车去接她。然而女儿对比极力反对,因为同学们都对她“高看”一眼,和她交往也少了那份纯真和自然,令小玲很是苦恼。为此,她曾多次向父亲发脾气,叫父亲不要再开车去接她。
6月23日,小玲放学后见父亲的车又停在校门口,便赌气绕开独自走了回去。她的父亲见女儿如此“不识抬举”,便说了她几句。小玲一气之下,服下了大量的安眠药,九小时后方被父母发现,后经医院全力抢救脱险。
6月25日晚过了放学时同,小玲还没有回家。她的父亲放心不下,又开车去接她。小玲回家后又服下了大量的安眠药,再次被送进了医院。小玲的父亲对女儿的举动很是不解:“我们当父母的对你这么好,你为什么还要这么做?”小玲回答说:“你为什么不尊重我的意见呢?我的感受你知道吗?”
在此,我想说这个叫小玲的女孩子所采取的自杀行为是绝对不可取的。对父亲的意见再大,可以交换意见,求得共识。过激行为害人害己!
好,我们谈谈有关大人的事。
那位做父亲的肯定做梦也想不到自己如此关爱女儿的行为居然让她用这样的过激行动以示不满和反抗!不尊重孩子的意见、不明白孩子的感受,当然是家长的错误。我们很难预料孩子们对我们的错误会采取什么样的行动,不同性格的孩子有不同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就算我们再了解孩子也难以估计可能会发生的是什么,更何况我们往往只是自认为了解孩子的心态。
我们家也有一部轿车,但我们从不用它去接送孩子,就连参加家长会与孩子一起出了学校大门,我们也让他自己回家。并不是我们有什么“先见之明”、怕以后会出现难以预料的恶果,而是我们觉得不应该让孩子得到跟大多数同学不同的待遇。值得我们高兴的是孩子从未主动提出让我们开车接送他的请求——习惯养成已经使他把目前的现状完全接受了。
距离近,就让孩子步行;距离远,可以给孩子买辆自行车或让他们坐公共汽车。既锻炼身体,又培养其自立能力,远比让他们享受特殊待遇要好得多!
  接着上篇的话题,我们还需要探讨更深的问题。
改革开放后,国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当生活好了以后,许多家长朋友在孩子身上的“投资”就更是直线上升。我经常碰到朋友这样说:“我们在孩子那里花了多少钱啊!有好的绝不给他买孬的,生怕他在同学们面前抬不起头来。可是,孩子根本不懂我们的心。唉!钱都白花啦!孩子成绩也不好,还不听话……”
对其他城乡的情况我不太了解,但看看北京市,看看生活周围的朋友们,我相信绝大多数家长朋友都干了相同的事。
有人说:“现在就一个孩子,能让他(她)各方面条件优越点就尽可能满足他(她)。挣了钱不就是花在孩子身上嘛。”
吃的是最好的,穿的是最好的,用的是好的,玩儿的是最好的,这已经成为目前大多数孩子所享有和追求的某种“标志”。那么,它所带来的后果究竟是什么?
有一天,我们一家人(包括妻妹的儿子)在外面散步,谈到有关学习的事情时,儿子对他表弟说:“你好好学习吧,考好了,我把自己的自行车送给你。”当时,我很奇怪,因为儿子的自行车买了还不到一年,(是妻单独给他买的,花了一千多元)于是就问他:“送给弟弟,你自己怎么办?”儿子回答:“我再买辆更好的。”
我的回答很简单:“第一,你没有资格送弟弟这辆车;第二,我们不可能给你再换新车。第三,是否奖励弟弟或奖励什么是大人的事情,跟你没关系。”
儿子在这里犯了几个错误——首先他把自行车当作自己的一件“可以送人的私有财产”,前提当然是他对车已经嫌弃了;其次,他错误地认为自己拥有用上千元的东西“奖励”弟弟的资格;再次,他是在用“暗示”的方式转告我们他想要换一辆更好的车。
再追究错误的根源,其实是家长给他一再买了价格昂贵的商品所造成的。追求昂贵是一定要跟着潮流走的,还有两千多、三千多甚至更贵的新车在频频招手。不敢直说,采取暗示的方式,可谓用心良苦!
我并不反对给孩子购置一些好一点的东西,只要经济能力允许,所购买的东西不是太出格,使用起来更科学、方便些是可以的。但是,我总告诫妻子:给孩子买东西的同时,一定要让他明白所买的东西应该跟他的日常表现紧密地挂钩——表现得好,可以买相对好一点的东西;表现不好,根本不要考虑!
我并不赞成用奖励东西去刺激孩子学习,所以我把奖励扩大到日常表现好这个较广泛的范围内。最初这样想是为了让孩子明白“劳有所获”这个道理,即:你表现得好,才有可能获得较好的东西;不好好表现,就是“不劳”,就不要想获得什么。(这里的“劳”尚不是具体意义的“劳动”,关于劳动的问题,我在后面还要谈。)
我想现在很多家长朋友所面临的问题还是可以解决的,那就是一定要让孩子明白并感觉到自己的日常表现好坏与所获得的东西是紧密相关的。假如表现得不好或一般,也给他们买最好的东西,他们会很快养成一种坏习惯——我怎么样也无所谓,反正家长都得给我买我想要的。
一定要让孩子强烈地感觉到有所谓!有让他们感受到很大的区别!一味地“你要什么我给什么”的做法将带来严重的恶果!
我们的生活好了,是我们辛勤劳动的结果,个中滋味我们很清楚。为什么不从小培养孩子懂得劳动的艰辛呢?美国的“石油大王”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从小被父亲指令出去打工,为什么?别人的父亲比我们心狠?美国人不如我们中国人善良?不如我们有爱心?不如我们敢在孩子身上花钱?
有钱不是坏事,只是别把孩子放在钱柜里。让孩子远离金钱比让他躺在钱柜里更明智。
我常听见有些家长说,他们的工作是为了给孩子留下很多的钱。真不知道他们是否意识到,这样做正好把这些孩子生活中的冒险精神一笔勾销了。因为给子女留下的钱越多,孩子们就越软弱无能。我们给子女最好的遗产就是放手让他自奔前程,完全依靠他自己j的两条腿走自己的路。
  我曾经对儿子非常严肃地说过:“有一种孩子学习成绩非常优异,但是生活不能自立;另一种孩子学习成绩一般,但热爱劳动,完全可以自理。如果让我选择,我一定选择后者。”
我还跟儿子说过:“假如我听说你逃了一次学,我可能只简单地惩罚你;但假如我听说你逃避了一次本该参加的劳动,我一定会用最严厉的方式惩罚你。”
期末考试前,儿子学校搞了一次活动,让家长写一篇作文《您的孩子在家里的哪种表现最令您满意?》我把半年来教导儿子从开始自己洗内衣、洗碗,到建立并逐步扩大自己的卫生区这些事概括地写了进去;同时,儿子自己也按照要求写了一篇作文《劳动给我带来了快乐》。家长会时,老师宣布儿子的作文获得惟一的满分,我的作文被列为“最佳家长作”!当老师让我谈谈经验的时候,我说:“儿子的作文第一次获得满分,我太高兴啦!不是因为他的作文本身,而是他这次写的都是真实的。因为这个,我以自己的儿子为荣!”
请注意,这是我第一次,也是惟一一次给儿子如此高评语!
对儿子的劳动教育还算比较顺利。开始,我们只让他洗洗己的手帕、袜子、内裤;逐渐地我们又给他建立了一块卫生区——负责阳台的卫生;再后来,我们又让他和表弟轮流洗碗、擦地。偶尔,还让他俩跟我一起擦车。每周让他们在周记中详细写明自己劳动的表现情况。
坚持就是胜利!我们都成功啦!
必须让孩子们从小培养爱劳动的好习惯——如果我们真心爱护我们的孩子们!
孩子们在周记里所做的详细记录,分明是孩子接受磨难和考验的经历!劳动的强度虽然不大,但对于现在的孩子而言,是可以称之为“磨难和考验”的。只有在有了这样的经历之后,他们才能真正学会咀嚼劳动的滋味,才能在劳有所获之后感受到其中的快乐,才能在成长的道路上迈出茁茁实实的一步!
寒假刚开始,两个孩子向我提出请求:要学会做几样菜。
从鄙视、逃避劳动过渡到热爱、主动劳动的过程其实并不难,难的是我们做家长的是否有这样的想法和决心。有位家长对我说:“我真羡慕你,居然能把孩子培养成这样!”我告诉她:“你也完全能做到!”
千万别阻止孩子任何时候产生的劳动的念头和行动。当他们要去做的时候,千万别再犯“主动喂奶”的老错误,要对自己说:我们的孩子们自己能行!
  “暗示”应用于家庭教育的意义在于它以无批评地接受为基础,对心理不产生压力,不强迫孩子接受,但使孩子受到的影响是积极的、主动的、潜移默化的,能出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环境暗示:孩子学习的环境对孩子具有微妙的暗示作用。根据家庭实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创设这种环境:一、制定切合实际的家训于室内。家训要求简明扼要,对孩子有激励督导作用。
二、挂著名科学家画像。
三、在孩子房间利用室内板报提出本周或近期的奋斗目标。
这些都能从环境方面给孩子一个积极的暗示。
语言暗示:父母首先要了解孩子的性格特征,再根据不同情境学会用合适的语言、恰当的方式,注意用间接的意在言外的暗示方式传递意愿、表达感情,能使孩子体验更深、更易接受,更易沟通情感。
行为暗示:在恰当的时候,以行为代替语言,有时比语言更有力量。例如,有一位母亲昨天晚饭时,对孩子提出以后每天中午要午睡的要求。第二天,又发现孩子中午到处走动,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这位母亲没说一句话,而是走过去把孩子床上的被子铺开,自己也停下手中的工作,上床休息。这无声的语言提醒了孩子,马上主动去午睡了。
认知暗示:父母应抓住孩子的思想状况,利用积极的认知暗示,以促成良好习惯的形成。邻居家有位孩子,存在许多不良习贯,其父母并没有直接批评,而是要求孩子给自己远方的好朋友或自己的老师写一封信,告诉他们自己升人中学养成了哪些好习惯,自己近期有什么打算。从此以后,这孩子果真克服了不少不良习惯,这种意想不到的效果就在于孩子在写信过程中进行了自我反省、自我认识,避免了心理对抗和厌烦。
之所以我把上文全部摘抄过来,是因为我在管教孩子的过程中经常使用类似的“暗示”方式,而且往往能够收到较好的效果。
我们应该认真地“读懂”孩子们的心——他们多数是比较反感家长“唠叨式”的教育,而且他们所特有的“逆反心理”通常会使他们下意识地对抗家长的语言指示和命令。我曾经问过许多孩子最烦家长什么,结果意外地发现“唠叨”是他们比较普遍的反感对象。既然如此,我们何不采取一些“少说多做”的方式去暗示、影响孩子呢?我总觉得家长自己身体力行是很好的管教孩子的方式,正面的榜样需要我们责无旁贷去承担!
如果我曾经或多或少地激励了一些人的努力,我们的工作,曾经或多或少地扩展了人类的理解范围,因而给这个世界增添了一分欢乐,那我也就感到满足了。
——爱迪生
  台湾著名作家柏杨先生曾说过:看一个家庭是否幸福,只要听听从这个家庭里是否能经常传出笑声和歌声就行了。
我们每天总要和孩子在一起吃饭,那么,在餐桌上我们是怎样和孩子交流的呢?我们是否充分利用了这段时间?
请认真回答下列问题——
1.我们是否在饭前就注意营造一种祥和、愉悦的进餐氛围?比如:大家一起参与做饭菜、播放一段轻松的音乐、挑起某个让家人都高兴的话题……
2.我们是否把自己在外面的不愉快首先带到了餐桌上?比如:我们扳着的面孔在告诉孩子一个明显的“我不高兴”的信息3.我们是否允许孩子在餐桌上发表自己的意见或倾诉自己的喜怒哀乐?还是死死遵循着“吃饭时不许说话”的古老“传统”?
4.我们是否经常抓紧这段时间进行对孩子的训教,让孩子在训斥中默默地吃饭?
5.假如恰逢有客人在场,我们是否当着客人的面数落孩子的过错?
6.我们是否身体力行,相互谦让,让孩子充分感受到“好东西要与别人分享”的影响?
7.我们是否注意到在餐桌上不说粗话、不吵架、不背后议论他人的隐私?
8.我们是否以身作则吃干净碗里的饭菜、不挑食、偏食、暴吃暴饮?
9.我们是否注意掌握进餐的节奏,尽可能和大家一起开始、一起结束?
10.我们在饭后是否共同参与收拾餐桌、清洗餐具?
好了,如果我们的答案都是“No”,那么,我们必须尽快改变自己,因为我们有意识、无意识的行为已经严重地影响到了孩子们的身心健康。一个没有笑声和歌声的家庭,多半是一个缺乏和睦温馨的环境。在那样的环境里,孩子的精神很难得到松弛,就连吃饭都难有良好的食欲。请不要忘记:吃饭可是每天都要干的事情!每天都在这样的环境中面对餐桌,孩子们的身体健康都要成问题,更不要谈什么身心健康了!
我想,我们至少可以把握一个原则,那就是:不要把任何不愉快的事拿到餐桌上解决!
如果我们还不能尽快把上述的十个问题的答案改变成“Yes”,那就务必警告自己:快快读懂我们的孩子!
  回想我们年轻的时候,因为社会发展的局限性以及政治因素的影响,我们很少有像现在那么多的游戏和活动,男孩子往往在“暴力游戏”中成长,打架成了家常便饭。母亲严禁我欺负别的伙伴,如有违犯,必定给我一顿痛打。但她告诉我“找上门来的架一定要打”。
在我们现在的生活周围,也许可以看到一些人因自身修养不够,与他人交往时动辄语言粗鲁、态度蛮横无理。我们当然不愿意跟这样的人相处。
我曾看到一个令人愤慨的场面——两个孩子发生争执以至相互动了手,双方脸上都有点伤痕;其中一个孩子的家长闻讯赶到,不问青红皂白,当众给了另一个孩子一个耳光,而且破口大骂自己的孩子是“没用的东西”……
我们可以想像在这样的家长言传身教下会培养造就出什么样的孩子!
美国心理学家哈里森的最新研究指出:童年时期记录在大脑中的是“父母意识”。意思就是说父母的行为举止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一切,包括孩子的意识、行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同样,有的家长出于怕发生危险的心理,总喜欢把孩子关在家里,不让他们奔跑、爬高,过多地限制孩子与外界交往;有的家长因自己的孩子体质差,经常生病,对孩子更是加倍保护、照顾,恨不得把孩子放在“温室”里,处处不放心,剥夺了他们与人交往的机会,使孩子依赖、胆小,对新环境难以适应,与人交往则显得十分笨拙;还有的家长一味满足孩子的要求,有好吃的让他先吃,好玩的让他玩够,逐渐使孩子养成惟我独尊,不尊重别人,不帮助别人,在与人交往时出现自私任性,霸道。这样的孩子必然失去朋友,久而久之,便养成古怪孤僻的性格。
有的家长特爱干净,把家里打扫得一尘不染,清理得整齐有序。当孩子朋友来玩时,由于孩子天性好动,难免弄乱弄脏。
然而,家长不懂得儿童渴求朋友,当面指责孩子的朋友这也弄脏了,那也弄坏了,或者限制孩子们在家的某些活动。这样,既损伤了孩子的自尊心,又影响了幼儿与朋友问的友谊,结果是朋友再也不愿来玩了。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作为家长,我们的一举一动会对孩子产生多么深刻的影响。如果我们不检点自己的行为举止,我们的孩子将在接受了我们的优点的同时也接受了我们所有的缺点。
时代在发展。当年母亲教导我的话,已经从我这里改变为“找上门来的架也可以不打”——因为经过国人多年的努力,文明已经明显占据了上风,已经没有必要教育孩子崇尚暴力了。
谈到这里,我们是否已经逐渐发现了一个规律性的东西,即:孩子们几乎所有的缺点和错误都与我们家长有直接、间接的关系。我们很少有人主动教育孩子要做“恶人”,孩子却不知什么时候学会了欺软怕硬;我们从未主动教育孩子讲粗话,孩子却突然学会了对别人恶语相向;我们从没让孩子“享受孤独”,孩子却不知不觉变得性格孤僻……我们的孩子怎么啦?
我写这本书,决不想讲什么“大道理”,道理大家都懂。我只想把我们所共有的“误区”问题尽可能地集中起来,用事实来说明问题,发现问题,再和大家一起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好办法一定存在,这是我坚信不疑的。
我得承认自己并不算一名成功的家长。不成功,并不是单纯以孩子的现实表现来衡量,而是我知道自己身上还存在很多这样那样的缺点。我在注意!!注意不要让自己的缺点影响孩子,这也算为找到好办法之前奠定较好的基础。所以我们必须承认:我们在和孩子们一起成长啊!
没有比没有信念的人生更为空虚的了。抱着错误的人生观,前途有如风前的蜡烛。
——池田大作
  几乎所有的父母都做过“望子成龙”的美梦,有的的确“美梦成真”,皆大欢喜;更多的是美梦化为泡影。
我们在当初设计那个美梦的时候可能就已经犯下了一个重大的错误,即“学而优则仕”。想一想,我们有没有谁曾在一开始就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成为一名普通人!我们都在按照“听话→学习好→上大学→再深造→成名成家、出人头地→……”这样的模式为孩子设计未来,为自己设计美梦。只有美梦逐渐露出将要破灭的苗头之时,我们才不得不考虑一个其实本来就很正常的问题:我的孩子可能上不了大学。
很多家长朋友往往接受不了这个即将成为现实的事实,或者说不敢接受它。不敢也好,接受不了也罢,最终的事实我们只能毫无条件地接受。
在当今的家庭教育中,几乎所有的父母都在为孩子的将来能“成大器,做栋梁”作着各种各样的准备,而极少有人认可孩子将来做个普通的劳动者,平平凡凡地过一生。孩子“平凡”意识的淡化,原因很多。一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收入差距正呈日益增大的趋势,人们的观念正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对人的评价也在变。“平凡”在不少人的心中已变成了“平庸”的代名词,“非凡”才令人羡慕。要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出人头地”,必须“不平凡”。二是家长把自己未能实现的理想强加在孩子的头上。三是在当今独生子女的家庭,不少家长有种“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危机感,生怕孩子将来有什么“闪失”,便把自己后辈生活的“赌注”全压在了孩子的身上。
诚然,“不愿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自古以来,每个能成“大器”者,是与他从小树立了远大的理想分不开的。有所“思”,才能有所“为”,理想定得高点,无形中给自己增加了压力,在一定意义上能起到“不用扬鞭自奋蹄”的作用。但是如果把理想仅仅理解为孩子的“成名成家”、“出人头地”,那么,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就容易产生“目空一切”,“瞧不起普通者”的不健康心理。
如今的孩子,群体意识不强,适应能力差。因为家长几乎是天天在对孩子进行着“不同凡响”的教育,“一颗不平凡的种子”
早已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发芽,怎么会愿意“委曲求全”地去主动适应他人呢?他们生活自理能力差。既然将来是“干大事”的,是去过那种“人上人”之类的生活的,对会不会剥鸡蛋,分不分得清哪是韭菜哪是葱,又有什么必要放在心上呢?他们脆弱、敏感、狂妄而又不堪一击。然而,当远大的理想变得遥遥无期,绚丽的美景还是那样的虚无缥缈,面对严酷的现实,一颗本来还幼稚、脆弱的心怎么能承受得起如此之“重”,如此之“累”?
培养孩子的“平凡”意识,是要培养孩子平易近人、宽厚待人的良好品格,和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生活作风,在平凡中超越的智慧和在逆境中奋飞的胆识。
那么,为什么不从一开始就这样看待——我的孩子上不了大学又有什么关系!换一个角度,我们可以为孩子设计一条比较现实的人生道路的轨迹,也给自己设计一个并不太差的梦想。
在我们的孩子没有真正踏进大学的大门之前,他们都有可能在大学门外生活一生。(个别的孩子即便进去了还难免要被请出来)那么,我们更有责任从小培养孩子学会如何做人!
一个人,可以永远被大学拒之门外,但是他(她)可以凭借自己做人的功力和魅力攀登并可能到达其它无数成功的顶峰。如果一个人连起码的做人都不懂,别说进不了大学,即便进去了也难以在社会找到立足之地。做人是根本!家长朋友们,我们可不敢忽视啊!
所谓的“素质教育”,其实就是做人的教育。
我是在去年下半年才开始注意到这个问题的,这与辅导孩子学习并长时间与他们接触有关。不拿出较多的时间跟孩子在一起交流是我们做家长不该犯的错误,责任完全在我们自己。
我们决不能把对孩子的“素质教育”都推给学校的老师,因为我们比任何其他人更应当承担起这个意义重大的责任。严格地讲,孩子们在做人方面的“启蒙老师”是我们自己,而且我们理应把这个责任承担到底!
我们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逐步有很多方面超出我们、优于我们,那是好事。我们大多数人很快就会发现自己已经辅导不了孩子的数理化等等学科,这些教授他们的责任就让学校的老师承担吧。我们惟一可以永远教授他们的就是做人!孩子在进步,我们也必须加紧步伐。假如有一天我们发现自己连做人方面也不如孩子们的时候,才会有“自己真老啦”的感叹……现在我们还来得及!
首先必须改变我们自己的意识!要设想自己的孩子如果考不上大学怎么办,要设想如果孩子考不上重点中学怎么办,要设想如果孩子考不上重点小学怎么办……所有的“如果”都有可能变成事实,那并不代表“世界末日”将要来临。无论发生什么样的事情,明天的太阳不会因为我们的家庭有点变化而从此黯然失色——孩子们依旧要继续成长,我们依旧要继续为他们操心。
想像一下:假如我们自己的孩子像前面所提到的那个成绩优异但因生活不能自理而被大学劝退的孩子一样的话,我们是否会感到比孩子没考上大学更痛苦、更自责?因此,无论孩子们是否考上重点中学、大学,做人都将伴随他们一生。把这个问题弄清楚,我们就会知道自己现在究竟该怎样做了。
不要只是自己弄明白就行了,要明明白白地告诉自己的孩子:你可能会考不上大学,没关系,我们仍然会爱你如初!我们希望你不要把考上大学作为自己惟一的奋斗目标,我们希望你现在、将来都要把好好做人当作自己永生的目标去努力追求、去奋斗!
请坦诚地跟孩子们说以上的话,再听听他们会怎样回答!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妄想使我屈服,这绝对办不到——生活这样美好,活它一辈子吧!
——贝多芬人生的道路没有铺满鲜花。如果不能尽如所愿,一个人也不要抱怨……能得到多少,就应该感到快乐。这是对人的考验。
——泰戈尔
  我们望子成龙,我们省吃俭用,我们苦口婆心,我们恨不能对世界所有的人说个遍:看!我是多么地爱我的孩子啊!
谁敢说自己从未有意无意地伤害过自己的孩子?请回答以下问题——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基诺特将这些伤害分成十种:一、恶言——傻瓜、说谎、无用的东西。
二、侮辱——你简直是个废物。
三、责备——你又做了错事,真是坏透了。
四、压抑——住嘴!你怎么就是不听话呢?
五、强迫——我说不行就不行。
六、威胁——我再也不管你了,随你的便好了。
七、哀求——求求你别再这样做好吗?
八、抱怨——你做这种事,真让我伤心透了。
九、贿赂——你若考一百分,我就给你买脚踏车。
十、讽刺——你可真行,竟能做出这种事。
看来我们都需要紧急召开一次“家庭恳谈会”,把类似的问题都摆在桌面上,大人、孩子都可以开诚布公地谈谈各自的想法和意见。做家长的应该首先作作自我批评,向孩子真诚地道歉,请求孩子的谅解。
在和平年代里,“勇敢”这个词已经延伸了其本身的涵义——说实话、承认错误、请求别人原谅……等等,都是勇敢的具体体现。我们教育自己的孩子要做勇敢的人,那就自己先做个表率吧。
我们很多家长朋友可能从来就没有向自己的孩子道过歉不是他们不知道自己曾错了,而是他们认为“没必要”向孩子道歉;相反,当孩子有了错误的时候却逼迫他们一定得道歉。不公平啊!
请别“小看”了我们的孩子们,他们也许并不会因为我们的伤害行为而耿耿于怀记我们一辈子“仇”,但是,起码他们当时是会很不舒服的。假如我们被别人说成是“傻瓜”、“废物”、“无用的东西”,我们会怎样?
这个问题不仅仅涉及到“平等”——与孩子之间的相互平等关系,它还涉及到很重要的有关“自尊”的问题。在不平等关系能基础上当然不可能谈什么自尊。
如果你打孩子,你要注意,你是否在生气时打他,因为如果这样,会有使他终生残废的危险。冷酷地打一巴掌也是既不可以,也不应该原谅的。
——一萧伯纳假使父母慈爱地对待孩子,在爱怜的责骂中混合着宽恕,将爱怜的责骂带上父性和母性的同情,那么他们更可能挽救自己的孩子,而不是粗暴和苛刻地对待孩子。
  在辅导孩子学习的过程当中,我发现给孩子在不同的时期制定不同的时间表是很不错的办法,至少让他们感受到有一种无形的纪律约束,而且在他们很快适应了时间表的安排后都能自觉地遵守。
现在我把刚给孩子们制定的“寒假时间表”呈给大家看看,也许能起到一点启发作用
1.本作息时间表每周换一张,要详细填写个人鉴定。评语由家长填写;
2.严格遵守作息时间,不得无故违背;3.寒假作业必须提前一星期完成;4.特殊情况需要变更时间表必须经过家长同意后方可执行。
一周总评语:(家长填写)
我给孩子们制定的这份“寒假时间表”是每周更换一张新的,主要是为了让孩子们填写表格内的“自我鉴定”,我也要填写“单项评语”和“一周总评语”。
由于有了前面半年的习惯养成,孩子们从昨天(日)领到时间表之后就开始很自觉地执行了。
记得在参加家长会的时候有位家长朋友这样说:“不让孩子看电视是不可取的,但是让他们看吧,他们又不知道自己掌握时间。我就给孩子制定了一个时间表,哎!到点就关电视机。不用大人再催了。”
我想,给孩子们制定时间表并不仅仅是省了我们做家长的事(比如不用一再催促他们等等),更有意义的是可以培养他们一种“遵守纪律”的好习惯。孩子们以后会经常过集体生活(大学、军队),不懂得遵守纪律是会很难过的。
在这件事上,我找到了支持的依据。请看摘自《生活时报》的一篇文章——
孩子们需要一定的规范。他们需要知道家长希望他们怎么做以及为什么他们应该遵守一定的规程和指导。规则和规范能够在他们四处探索和学习新事物的过程中给予他们秩序感和安全感,也帮助他们理解父母的期望和他们的行为所不应超出的范围。
正如在社会中需要法律和规范,在家庭中也必须有一定的规则。缺乏约束孩子们将会迷失方向,陷入困境。到那时再去教育他们,对于父母来说是非常困难的。最好应该在孩子很小时就培养他们习惯于一些简单的行为规范和指导,这样他们长大后理解了这些规范的重要性就不会违反它们。
例如孩子们需要知道就寝的时间,并且这是一条日常规范。
同样孩子需要知道规则制定的理由。孩子们并非如同很多人想像的那样总是喜欢照他们所想的去做,事实上当他们在幼年体验新事物的时期,确实愿意遵循有规律的生活方式。小孩子喜欢反复地听同一个故事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
在制定规程时,父母应该遵循适度、明确和积极的原则。大量地使用“不可以”或“不允许”会在家庭生活中造成消极的气氛,并且会让孩子感到极度不适。取而代之,应该让孩子遵循平和待人、讲究卫生、守时的规范以及培养他们的责任感。
  即使父母必须时常根据孩子的年龄和成长程度改变对他们的规范,同样必须明确并具有连贯性。这样,才不会造成矛盾和困扰。
家长朋友们,还犹豫什么?
我是偶然发现这个问题的一一儿子有事叫妈妈:“妈妈!”
如果妻子没马上过去,儿子就会连续不断地喊:“妈妈!过来!你过来!!”
当我连续几次遇到相同的情况时,我可沉不住气啦!
我问儿子:“你是怎样跟妈妈说话的?”
儿子立刻明白自己错了:“我是想请妈妈过来。”
“对啦。你忘记了一个词——请!另外,你还要注意一点:有事情应该主动找妈妈,而不是坐在那里喊叫。”
加拿大心理学博士李康(现任职于加拿大女皇大学,是心理学终身教授。他的研究重心是关于儿童。他的著作有《中、加两国儿童说谎道德评介的比较研究》、《中国孩子对虚假概念的理解》、《儿童电话交际》等等。)也遇到过相同的事,他说:“我注意到这个问题也很偶然。前几年回到中国,亲戚家的孩子会大声对着父母喊:“妈妈,过来!”“爸爸,过来!”我当时很吃惊,以为持这种口气的只有这个孩子。后来,我在国内一位搞心理学研究的朋友家里,发现他家孩子也是这样,就更吃惊了。在加拿大,“请”、“谢谢”、“对不起”等词被称为“奇妙词汇”。孩子很小的时候,父母就会教他(她)学说这些词汇。如果孩子说:“妈妈,和我一起看电视,好吗?”母亲就提醒道:“亲爱的,你少了一个‘奇妙词汇’。
那孩子就会注意了:“哦,妈妈,请(加重语气)和我一起看电视好吗?”
为这件事,我曾经反复同妻子探讨过。我认为,孩子之所以连续不断地叫妈妈,甚至用了那种不礼貌的命令式的口吻,其根源还是应该怪罪妻子。理由是:一,是妻子多次地“服从”导致了儿子宁可在原地喊也不主动过去找母亲;二,是妻子没有在一开始就告诉儿子要使用礼貌用语。
再往深里探讨,第一个原因是源于妻子“宁可自己服从而不忍心让儿子自己过来”——后果就是让儿子的喊叫从开始的“妈妈”逐渐因不耐烦而变成“过来!”“你过来!”
第二个原因是妻子自己就不注意使用礼貌用语造成的!
我曾在外面的餐馆多次告诫妻子和孩子:不要说“服务员,给拿几张餐巾纸!”要说“请给拿几张餐巾纸!”对别人说“请”是尊重别人,也是尊重自己,因为谁也不愿意跟不懂礼貌的人打交道。看看,生活中比比皆是的事例都可以教育孩子和我们自己,我们还等什么?
顺从父母是儿子最大的快乐、使父母满意的儿子世界上不可多得!
——瓦鲁瓦尔
  李康1962年出生在温州市一个普通人家。从伦敦到加拿大,他已在海外闯荡了10年。现任职于加拿大女皇大学,是心理学终身教授。
在谈到家庭教育的误区问题时,他说:“应该弄清家庭教育存在的四个误区:(1)孩子该受表扬时,家长没有表扬;(2)孩子该受表扬时,反而受到惩罚;(3)孩子该受惩罚时,家长没有及时惩罚;(4)孩子该受惩罚时,反而受到表扬。
有记者问他:“您认为这些误区是因为什么而造成的?又怎样避免呢?”
李康回答:“家长得注意——孩子有个特点,他(她)很清楚家长的“开关”,知道什么时候揿哪个“按钮”,家长会高兴;揿哪一个“按钮”,家长会难受、发火(但还不至于动手打、骂)。这在我们能研究中叫做“操纵按钮”。孩子就这样“捉弄”大人,而很多父母竟不自觉地“上当”。等到发现已经来不及了。所以做父母的,要学会心平气和对待孩子。对孩子不合理的要求,父母应心平气和拒绝批评孩子,要简短,就事论事,滔滔不绝、情绪激动没有效果。”
记者:“这恐怕很多家长都做不到。因为家长们既要做好工作,又要管好孩子,自身压力挺大,似乎‘每天都处于战备状态’。
比如早上那段时间,要把熟睡的孩子叫醒、侍候孩子吃饭,完了自己还要准备上班。这时如果碰到孩子磨磨蹭蹭,那真是很难做到心平气和了。”
李康:“孩子动作慢是正常的,但孩子也有个特点——喜欢找到大人的弱点。他(她)如果故意磨磨蹭蹭,是因为他(她)知道大人也怕迟到,故意为难为难你。其实孩子自己也怕迟到,家长们不妨采用“自然后果法”,让孩子自己感受这样做的后果。如果你的孩子经常这样,你可以事先跟领导打个招呼,说“我今天有点事,可能要迟到”,然后坐下来听听音乐、看看报纸,心平气和做自己的事情,也不用催促孩子。只是告诉他(她),“我已经跟领导打过招呼了”。因为怕迟到被老师批评,孩子也就不会磨蹭了。
“在加拿大,父母特别注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他们相信孩子的能力,在别人面前总夸自己的孩子最漂亮、最聪明、最能干。
孩子很小的时候,父母就会培养他(她)自己学会穿衣、系鞋带,并且学会自己弄饭吃。早上,一般是孩子先起床,自己洗漱干净,等待接送他们上学的车子来。”
记者:“现在很多家长都很忙,跟孩子呆在一起的时间就特别少。家长们为此也很内疚,总觉得亏待了孩子。”
李康:“其实也有补救的办法,就是保证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是‘优质时间’。从实际意义上讲,‘优质时间’是指在和孩子接触时,对孩子的教育和充满爱心的关怀上所付出的时间。做任何例行事情,比如领孩子上街、和孩子一起吃饭、给孩子讲故事、和孩子一起看电视的时候都可以成为‘优质时间’。和孩子交谈,教孩子弄懂一些事情。‘优质时间’就是指和孩子一起度过的时间的质量,这比陪伴孩子的时间长短还要重要。”
记者:“那么,也就有‘劣质时间’了?”
李康:“有啊,比如孩子做作业的时候,父母在旁边看着。看似家长在陪伴孩子,实际上在孩子想来,父母是在监视他(她)。
这段时间,就成为劣质的了。”
记者:“一提起家庭教育,人们头脑中就会浮现出母亲的形象,多数母亲实际上确实也承担起了大部分养育孩子的任务。父亲可能很忙,没有时间照顾孩子、关心孩子。就连市场上关于家庭教育方面的书籍也是谈论母亲、母爱的很多,那么父亲以及父爱呢?”
李康:“这是个属于中外家庭都有的共性问题。据我了解,不光中国这样,加拿大、英国、美国也都存在。加拿大有一半妇女在家带孩子。平时父亲工作忙,应酬很多,回到家一般就靠在沙发上看看报纸,有点大男子主义。所以在加拿大家庭中流行一句话,叫‘爸爸哪里去了?’孩子的回答是:‘到门后面去了。’在孩子看来,似乎家里的门一关,‘啪’,父亲就不见了;门一开,‘啪’,父亲又出来了。
但每逢周末,加拿大父母都会尽量跟孩子在一起,安排丰富的娱乐节目。一般是开车带孩子出去,车上这段时间可以跟孩子交谈,了解孩子。夏天,父母会带他们去钓鱼、野营;冬天,则去滑冰、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孩子今晚妈妈就满足你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