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常见病因,其病因病机是什么

【图文】新生儿黄疸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新生儿黄疸
大小:1.36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新生儿黄疸是什么_百度宝宝知道病理性黄疸应及时送医治疗
家长怎么判断黄疸的类型呢?你知道黄疸有哪些类型吗?黄疸通常什么时候容易出现呢?你了解黄疸具有哪些特性吗?来看看下面内容的详细介绍:
家长怎么判断黄疸的类型
家长怎么判断黄疸的类型呢?你知道黄疸有哪些类型吗?黄疸通常什么时候容易出现呢?你了解黄疸具有哪些特性吗?来看看下面内容的详细介绍:1,黄疸出现的时间生理性黄疸:一般在出生后3天左右出现,少数在生后第二天起就看到皮肤轻微发黄,或延迟到生后5天出现。以后逐渐加重,通常于黄疸出现后第2—3天最明显。病理性黄疸:黄疸出现早,常在生后24小时内出现。如果一个新生儿生后几小时就出现黄疸,一般最早出现的部位是巩膜和面部,那么提示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2,黄疸的程度生理性黄疸:主要靠测定血清胆红素来判定。生理性黄疸的最高值,是新生足月儿不应超过12mg%,早产儿不应超过15mg%。黄疸出现的顺序是最先从巩膜、面部、颈部然后蔓延到躯干和四肢。病理性黄疸:黄疸进展快,从面部逐渐波及到躯干、四肢,如果发现新生儿手足心均被黄染,多提示其血胆红素值超过12mg%。有一个判断黄疸的简单方法:轻度:仅仅是面部黄染;中度:躯干部皮肤黄染;重度:四肢和手足心都出现黄染。3,黄疸消退的时间生理性黄疸:新生足月儿一般在生后7—10天黄疸消退,最迟不能超过生后2周,早产儿可延迟至生后3—4周退净。病理性黄疸:常超过2周,早产儿超过3周。如果新生儿生后2周仍有黄疸,无论血清胆红素是多少均提示是异常情况,家长最好带其到医院作必要的检查,以便找出引起黄疸的原因。4,其它细节生理性黄疸:新生儿除黄疸外,其它各方面都表现正常,如吃奶、睡眠、哭声、大小便、体温等。病理性黄疸:新生儿精神状态明显不是特别好,有时候还出现了双眼往一个方向凝视或者惊叫或者抽搐。上述内容介绍了家长怎么判断黄疸的类型,朋友们现在应该都有所了解了吧,希望上述内容介绍能对大家了解黄疸有所帮助。
病理性黄疸应及时送医治疗
病理性黄疸应及时送医治疗,你知道吗?什么是生理性黄疸呢?你了解母乳性黄疸吗?如何治疗新生儿黄疸呢?来看看下面内容的详细介绍:生理性黄疸不需治疗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时期特有的一种现象。诊断:足月儿的生理性黄疸在出生后第2-3天出现,皮肤呈浅黄色,巩膜(白眼珠)以蓝为主微带黄色,尿稍黄但不染尿布,第4-5天最黄,2-3周消退,检查肝功能正常、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增加。早产儿的生理性黄疸要满月才能消退。应对:生理性黄疸属于正常生理现象,孩子没有什么不适,一般情况下不需要治疗。母乳性黄疸不影响健康母乳性黄疸是因吃母乳而发生,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病理性黄疸。由于母乳中含有孕二醇激素,可以抑制新生儿肝脏中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活力,使血液中的胆红素不能及时进行代谢和排泄,浓度增加,出现新生儿皮肤和巩膜的黄染。诊断:孩子吃母乳,其黄疸程度超过正常生理性黄疸。如停止哺乳48小时,黄疸明显下降,若再次哺乳,黄疸又上升。应对:出现母乳性黄疸,一般不会影响小儿的健康,也无发烧和食欲不好的症状。如及时停止喂母奶,黄疸大约在2-4天内减弱,6-10天内全部消失。溶血性黄疸可换血治疗溶血性黄疸最常见原因是abo溶血,它是因为母亲与胎儿的血型不合引起的,以母亲血型为o、胎儿血型为a或b最多见,且造成的黄疸较重。其他如母亲血型为a、胎儿血型为b或母亲血型为b、胎儿血型为a或ab较少见,且造成的黄疸较轻。据报道,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的发病率为11.9%。诊断:溶血性黄疸的特点是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且逐渐加重。治疗:如果是abo血型引起的轻微症状,只要采用光照疗法即可。严重者早期可进行换血治疗。
治疗新生儿黄疸有哪些方法
治疗新生儿黄疸有哪些方法呢?如何治疗新生儿黄疸呢?哪些因素可以引发新生儿黄疸呢?怎样预防新生儿黄疸呢?来看看下面专家的详细介绍:病因病机病因为感受湿热之邪,或寒湿阻滞,或瘀积发黄。孕母受湿热传于胎儿;或小儿产时、生后感受湿热邪毒。湿热之邪未能输化,郁结于里,熏蒸肝胆,以致胆汁外泄,而致皮肤面目发黄;因黄色鲜明,常伴热象,故属阳黄之候。若由于小儿体禀脾阳虚弱,复由孕母内蕴之湿所传;或生后为湿邪所侵,脾阳受困;亦可因寒湿阻滞,气机不畅,以致肝失疏泄,胆汁外溢,而致发黄,因黄色晦暗,精神疲乏,故属阴黄之候。若湿热蕴郁日久,肝胆郁滞,气血瘀阻,则为肝脾大之瘀积发黄。若湿热化火,热毒炽盛,热极生风,可出现胎黄动风之证(相当于核黄疸)。若患儿禀赋虚弱,湿热炽盛,正不胜邪,则可出现胎黄虚脱之证(相当于重度溶血性贫血而引起的急性心功能衰竭)。辨证论治1.湿热熏蒸证[证候]面目皮肤发黄,颜色鲜明,状如橘色,烦躁啼哭,小便黄赤,大便秘结或灰白。舌红,苔黄厚腻,指纹滞。[治法]清热利湿,利胆退黄。[方药]茵陈蒿汤。主要药物:茵陈、栀子、大黄。常加用金钱草、郁金、泽泻、车前子以增强利湿退黄之功。伴呕吐者,加半夏、竹茹降逆止呕;伴腹胀者加厚朴、枳实理气导滞;热重者加黄芩、黄连、虎杖清热利湿。2.寒湿阻滞证[证候]面目皮肤发黄,颜色晦暗,精神倦怠,不欲吮乳,时时啼哭,腹胀便溏,或大便灰白,小便黄少。唇舌偏淡,苔白滑,指纹淡。[治法]益气健脾,温中化湿。[方药]茵陈理中汤加减。主要药物:茵陈、党参、白术、茯苓、干姜、甘草。四肢不温者,加制附子助阳散寒;腹胀者,加木香、大腹皮行气消胀;大便溏泄、胃纳呆滞者,加茯苓、砂仁化湿和胃。3.瘀积发黄证[证候]面目皮肤发黄,颜色晦滞,腹部胀满,青筋暴露,肝脾大质硬,小便短黄,大便秘结或灰白,唇色暗红,或衄血。舌见瘀点,指纹紫。[治法]活血化瘀,利胆退黄。[方药]血府逐瘀汤合茵陈蒿汤。主要药物:生地黄、当归、牛膝、红花、桃仁、柴胡、枳壳、赤芍、川芎、桔梗、茵陈、栀子、大黄。
治疗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一般都不需要治疗,7-10天自己就会消失,如果宝宝生下来24小时之内出现黄疸或黄疸好而复发,宝宝可能是患了病理性黄疸,需要及时治疗。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以前认为不必治疗,针对目前提倡优生优育,提高人口质量,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提前早开奶,加速胎便的排出。②饥饿、缺氧、便秘、脱水、酸中毒、头颅血肿等可加重生理性黄疸,应给予治疗。高间胆血症:危害性主要是产生核黄疸,对核黄疸的研究,以往认为间接胆红素是脂溶性和亲脂性的,其为游离状态,与富含有脑磷脂的脑细胞有亲和力,易透过血脑屏障损害神经核而引起核黄疸。治疗措施:传统方法有:①光疗:适用于任何间接胆红素血症,胆红素&205μmol/l,使用波长420~460mm的蓝光(冷光源),可持续或间接照射24~48小时。光照疗法治疗新生儿黄疸已有40余年历史,它能有效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使用方便,不良反应小,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至今仍为新生儿黄疸治疗的“标准”疗法。为使光疗发挥最大的疗效,临床使用中比较了不同光源的作用,目前新的光疗提议采用氮化镓发光二极管,它是一钟高能耐用的光源,可发出高强度窄光谱的蓝绿光,而蓝绿光的光谱范围与胆红素的吸收光谱范围交迭。此光源降解胆红素的作用比传统的蓝光冷光源效果好,光疗后胆红素反弹幅度很小。②药物治疗黄疸的新观点:应用锡中卟啉治疗,其代号为(snmp)。它是目前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认可用于临床惟一的血红素类似物。血红素加氧酶(ho)是血红素代谢产生胆红素的限速酶,抑制血红素加氧酶(h0)活性可减少胆红素的生成,因此在新生儿肝脏对胆红素处理功能尚未成熟时,使用该药更具有合理性,锡中卟啉不进入脑组织,安全剂量范围很宽,在体内不被降解,也不影响肝脏中未结合胆红素与葡萄糖醛酸的结合及排泄,被snmp阻断未能降解的血红素不会在组织内蓄积,而是被肝脏以原形排入胆道系统经肠道排泄。用法:一次小剂量注射snmp 3~5 μmol/kg可维持7~10天左右,而该段时间恰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最高峰期,所以可在该时期应用注射snmp以预防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对应用snmp治疗后达5年的新生儿,随防未发现严重的早期或晚期不良反应。以上就是对“治疗黄疸方法”的阐述,希望对新生儿黄疸患者有所帮助。新生儿黄疸患者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防止病理性黄疸的发生。
新生儿黄疸吃什么药?
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疾病的一种,大多数的时候新生儿的黄疸是生理性的,不需要特别治疗,但是也有的时候孩子的黄疸是病理性的,这个时候就需要学习新生儿黄疸怎么治疗了。既然是治疗,那么用药就是不可避免的了,下面我们来看看哪些药物可以治疗新生儿的黄疸。那么,新生儿黄疸吃什么药?一、西药1、葡萄糖及硷性溶液 葡萄糖可供给患儿热量,营养心、肝、脑等重要器官,减少代谢性酸中毒。酸中毒时,血脑屏障开放,可使胆红素进入脑组织的量增加,尚应及时输给硷性溶液纠正酸中毒,预防胆红素脑病。碳酸氢钠剂量(meq)=硷剩余×体重(kg)×0.3。2、血浆或白蛋白 供给与胆红素联结的白蛋白,可使游离的非结合胆红素减少,预防胆红素脑病。血浆25ml/次静脉注射(100ml血浆含白蛋白3g,1g白蛋白可联结非结合胆红素8.5mg)或白蛋白lg/kg加25%葡萄糖10~20ml静脉滴注,每天1~2次。3、酶诱导剂 能诱导肝细胞滑面内质网中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活性,降低血清非结合胆红素。苯巴比妥尚能增加y蛋白,促进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苯巴比妥每日5~8mg/kg,尼可杀米每日100mg/kg,皆分3次口服。因需用药2~3天才出现疗效,故要及早用药。两药同用可提高疗效。4、肾上腺皮质激素 能阻止抗原与抗体反应,减少溶血;并有促进肝细胞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对胆红素的结合能力。强的松每日1~2mg/kg分三次口服,或氢化考地松每日6~8mg/kg或地塞米松每日1~2mg加10%葡萄糖100~150ml静脉滴注。疑有感染者在有效抗感染药物控制下慎用。二、中药1、消黄利冲剂 茵陈9g,桅子3g,大黄3g,茅根10g,金钱草6g,茯苓6g。2、茵陈蒿汤 茵陈1.5g,栀子9g,制大黄3g,甘草1.5g。3、三黄汤 黄芩4.5g,黄连1.5g,制大黄3g。药物种类挺多,家长根据自己家孩子的实际需求来选择,西药见效快,副作用较大,中药副作用小,但是见效慢。虽然黄疸的成因比较复杂,有生理和病理之分,但是其核心是一样的,都是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而引起的,胆红素积聚过量会引发个严重的症状,所以一旦小孩有黄疸症状,就一定要检查,不能掉以轻心。
相关疾病百科推荐
庸人独爱群分享经验2
居家好男人也分享经验0
木小姐分享经验10
周森林分享经验10
木小姐分享经验12
木小姐分享经验10
周森林分享经验10
周森林分享经验10
晨曦1027分享经验12
木小姐分享经验1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溶血性黄疸的病因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