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写信叫他派人想办法派出所通知去了解情况全部情况的翻译是:什么

助读翻译_甜梦文库
1、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母亲很穷,没有依靠。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 (范仲淹) 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他) 白天、 深夜都认真读书。 五年中, 竟然没有曾经脱去衣服上床睡觉。 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 往往把水浇在脸上。 (范仲淹) 常常是白天苦读, 什么也不吃, 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 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他常常自己讲道:“当先天 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陈蕃愿扫除天下 陈藩十五岁的时候,曾经独自住在一处,庭院以及屋舍十分杂乱。他父亲同城的朋友薛 勤来拜访他,对他说:“小伙子你为什么不整理打扫房间来迎接客人?”陈藩说:“大丈夫处 理事情,应当以扫除天下的坏事为己任。不能在乎一间屋子的事情。”薛勤认为他有让世道 澄清的志向,与众不同。 3、班超投笔从戎 班超为人有远大的志向,不计较一些小事情。然而在家中孝顺勤谨,过日子常常辛苦操 劳,不以劳动为耻辱。他能言善辩,粗览了许多历史典籍。公元 62 年(永平五年),哥哥班 固被征召做校书郎,班超和母亲也随同班罟到了洛阳。因为家庭贫穷,班超常为官府抄书挣 钱来养家。他长期抄写,劳苦不堪,有一次,他停下的手中的活儿,扔了笔感叹道:“大丈 夫如果没有更好的志向谋略,也应像昭帝时期的傅介子、武帝时期的张骞那样,在异地他乡 立下大功,以得到封侯,怎么能长期地在笔、砚之间忙忙碌碌呢?”旁边的人都嘲笑他,班 超说:“小子怎么能了解壮士的志向呢!” 4、宗悫(què)乘风破浪 宗悫,字元干,是南阳涅阳人。他的叔父宗炳,学问很好但不肯做官。宗悫小的时候, 宗炳问他长大后志向是什么?他回答:“希望驾着大风刮散绵延万里的巨浪。”(宗炳说:“就 算你不能大富大贵,也必然会光宗耀祖。”)有一次宗悫的哥哥宗泌结婚,结婚的当晚就遭 到强盗打劫。当时宗悫才 14 岁,却挺身而出与强盗打斗,把十几个强盗打得四下溃散,根 本进不了正屋。 当时天下太平, 有点名望的人都认为习文考取功名是正业。 宗炳因为学问高, 大家都喜欢跟着他读儒家经典。而宗悫因为任性而且爱好武艺,因此不被同乡称赞。 5、祖逖闻鸡起舞 当初,范阳人祖逖,年轻时就有大志向,曾与刘琨一起担任司州的主簿,与刘琨同寝, 夜半时听到鸡鸣,他踢醒刘琨,说:“这不是令人厌恶的声音。”就起床舞剑。渡江以后,左 丞相司马睿让他担任军咨祭酒。祖逖住在京口,聚集起骁勇强健的壮士,对司马睿说:“晋 朝的变乱,不是因为君主无道而使臣下怨恨叛乱,而是皇亲宗室之间争夺权力,自相残杀, 这样就使戎狄之人钻了空子,祸害遍及中原。现在晋朝的遗民遭到摧残伤害后,大家都想着 自强奋发,大王您确实能够派遣将领率兵出师,使像我一样的人统领军队来光复中原,各地 的英雄豪杰, 一定会有闻风响应的人! ”司马睿一直没有北伐的志向, 他听了祖逖的话以后, 就任命祖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仅仅拨给他千人的口粮,三千匹布,不供给兵器,让祖 逖自己想办法募集。 祖逖带领自己私家的军队共一百多户人家渡过长江, 在江中敲打着船桨 说:“祖逖如果不能使中原清明而光复成功,就像大江一样有去无回!”于是到淮阴驻扎,建 造熔炉冶炼浇铸兵器,又招募了二千多人然后继续前进。 6、画家赵广不屈 赵广是合肥人,本来是李伯时家里的书童。李伯时作画的时候就侍奉在左右,时间长了 就擅长画画了,尤其擅长画马,几乎和李伯时所作的一样。建炎年间,他落在金兵手里。金 兵听说他擅长画画,就让他画掳来的妇人。赵广毅然推辞作画,金兵用刀子威胁,没得逞, 就将他的右手拇指砍去。而赵广其实是用左手作画的。局势平定以后,赵广只画观音大士。 又过了几年, 赵广死了, 如今有地位的知识分子所藏的李伯时的观音画, 大多是赵广的手笔。 7、苏武牧羊北海上 卫律知道苏武终究不可胁迫投降,报告了单于。单于越发想要使他投降,就把苏武囚禁 起来,放在大地窖里面,不给他喝的吃的。天下雪,苏武卧着嚼雪,同毡毛一起吞下充饥, 几天不死。匈奴以为神奇,就把苏武迁移到北海边没有人的地方,让他放牧公羊,说等到公 羊生了小羊才得归汉。 同时把他的部下及其随从人员常惠等分别安置到别的地方。 苏武迁移 到北海后,粮食运不到,只能掘取野鼠所储藏的野生果实来吃。他拄着汉廷的符节牧羊,睡 觉、起来都拿着,以致系在节上的牦牛尾毛全部脱尽。 8、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陈胜年轻时, 曾经被雇佣给人耕田种地, 有一次, 耕作中他忽然停下手来, 走到田垄上, 烦恼忿恨了许久,对伙伴们说:“要是谁将来富贵了,彼此都不要忘掉。”伙伴们笑着应声问 道:“你是被雇佣来耕田的,哪里来的富贵呢?”陈胜叹息道:”唉,燕雀怎能知道天鹅的志向 呢?” 9、项羽志大才疏 项籍年少时,读书没有成就,就离开读书去练剑,又无所成。项梁对他很生气。项籍说: “读书,只能够让人记住姓名而已。学剑,又只可以战胜一个人,不值得学。要学就要学能 战胜千万人的知识。”于是项梁开始教项籍学习兵法,项籍很高兴;可是刚刚懂得了一点儿 兵法的大意,又不肯学到底了。 10、孔门师徒各言志 颜渊、子路侍奉在孔子身边。孔子对他们说:“何不各自说你们的志向呢?”子路说:“希 望可以把车马衣服皮袍等都和朋友一起分享共用, 就算这些东西都破旧了也没有什么遗憾。 ” 颜渊说:“希望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也不表白自己的功劳。”子路对孔子说:“愿意听您的志 向。”孔子说:“(希望我)能让老人过得安适,能让所有朋友的信任,能让年轻的人怀念。” 11、顾炎武手不释卷 凡是顾炎武外出旅行,都用马、骡子载着书跟随自己。到了险要的地方,就叫退役的差 役打探所到之处的详细情况, 有时发现所到之处的情况和平日里知道的不相符, 就走向街市 客店中,打开书本核对校正它。有时直接行走地平坦的大路上,不值得停下来考察,就在马 背上默默地诵读各种古代经典著作的注解疏证; 偶尔有什么遗忘了, 就到客店中打开书仔细 认真地复习。 12、欧阳询揣摩古碑 欧阳询曾经在赶路的途中,见到一块古碑,是晋代书法家索靖写的。他驻马观碑,许久 才离开。可是没走多远,他又返回碑前,下了马伫立着,仔细观赏。等到累了,就把皮衣铺 在地上,坐下来细心揣摩。又看了许久,他还舍不得离开。于是,他就留宿石碑旁。就这样 一连三天,他才恋恋不舍地离去。 13、文徵明习字 文徵明贴写《文字文》,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他平生对于写 字,从来也不马虎草率。有时给人回信,稍微有一点不满意,一定三番五次地改写它,不怕 麻烦。因此他的书法越到老年,越发精致美好。 14、王冕僧寺夜读 王冕是诸暨县人。七八岁时,父亲叫他在田埂上放牛,他偷偷地跑进学堂,去听学生念 书。听完以后,总是默默地记住。傍晚回家,他把放牧的牛都忘记了。王冕的父亲大怒,打 了王冕一顿。过后,他仍是这样。他的母亲说:“这孩子想读书这样入迷,何不由着他呢?” 王冕从此以后就地离开家,寄住在寺庙里。一到夜里,他就暗暗地走出来,坐在佛像的膝盖 上,手里拿着书就着佛像前长明灯的灯光诵读,书声琅琅一直读到天亮。佛像多是泥塑的, 一个个面目狰狞凶恶,令人害怕。王冕虽是小孩,却神色安然,好像没有看见似的。安阳的 韩性听说,觉得他与众不同,将他收作学生,(王冕)于是学成了博学多能的儒生。 15、孙权喻吕蒙读书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您现在担任要职,不可以不学习!”吕蒙以军中事务繁多为借口 推辞了。孙权说:“我难道要您研究经典成为博士吗?只要您广泛阅读,见识从前的事情罢 了,您说事务繁多,哪里比得上我呢?我常常读书,自己觉得有很大的收获。”于是吕蒙开 始学习。 到等鲁肃经过寻阳时, 跟吕蒙一道议论军事, 非常惊讶地说: “您现在的才干谋略, 不再是当年吴地的阿蒙!”吕蒙说:“读书人离别三日,就应该重新别眼相看。大哥为什么这 么迟才改变看法呢!”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辞别。 16、陆游筑书巢 我的屋子里,有的书堆在木箱上,有的书陈列在前面,有的书放在床上,抬头低头,四 周环顾,没有不是书的。我的饮食起居,生病呻吟,感到悲伤,忧愁,愤怒,感叹,不曾不 与书在一起的。客人不来拜访,妻子子女不相见,而刮风,下雨,打雷,落冰雹等(天气) 变化,也不知道。偶尔想要站起来,但杂乱的书围绕着我,好像积着的枯树枝,有时到了不 能行走(的地步),于是就自己笑自己说:“这不是我说的鸟窝吗?”于是邀请客人走近看。 客人开始不能够进入,已进屋的,也不能出来,于是(客人)也大笑着说:“确实啊,这像 鸟窝。” 17、董遇谈“三余”勤读 有个想向董遇求教的人,董遇不肯教,却说:“必须在这之前先读百遍。”意思是:“读书 一百遍,它的意思自然显现出来了。”求教的人说:“苦于没时间。”董遇说:“应当用‘三余’。” 有人问“三余”的意思,董遇说:“冬天是一年的农余时间(可以读书),夜晚是白天的多余 时间(可以读书),下雨的日子一年四季都有余。” 18、智永与“退笔冢” 智永住在吴兴永欣寺,多年学习书法,以后有十瓮(缸)写坏的毛笔头,每瓮都有几担 (那么重)。来求取墨迹并请写匾额的人多得像闹市,居住的地方的门槛因此被踏出窟窿, 于是就用铁皮包裹门槛,人们称之为“铁门槛”。后把笔头埋了,称之为“退笔冢”。 19、匡衡凿壁借光 匡衡很勤学,但没有蜡烛,邻居有蜡烛却照不到(他的房间)。匡衡于是就在墙上打 了一个洞用来引进烛光,用书映着光来读书。当地有一大户人家叫文不识,家里十分富有, 书又很多,匡衡就给他家作雇工,辛苦劳动而不要求报酬,主人感到奇怪,就问匡衡,匡衡 回答说: “希望可以读遍主人的书。 ”主人感叹, 就把书借给他, (匡衡) 终于成了大学问家。 20、张溥与“七录斋” 张溥小时侯喜欢学习, 所读的书必定亲手抄, 抄完了,朗诵一遍,就 (把所抄的)烧掉; 再抄,象这样六七次才停止。右手握笔的地方,手指和手掌都有了茧。冬天皮肤因受冻而开 裂,每天用热水浸好几次。后来命名读书的书房叫“七录”…… 张溥作诗和写文章非常快。各 方来索取的,(张溥)不用起草,在客人面前挥笔,马上就完成,因为这样所以(张溥)的 名声在当时很高。 21、晋平公炳烛而学 晋平公问师旷说:“我七十岁了,想学习(音乐),恐怕已经晚了。”师旷说:“为什么不 点燃蜡烛学呢?”晋平公说:“哪有做臣子却戏弄他的君王的呢?”师旷说:“盲眼的我怎么敢 戏弄大王呢?我听说,年轻时喜欢学习,好像初升太阳的阳光;壮年时喜欢学习,好像日中 的阳光;老年时喜欢学习,好像点燃蜡烛的光亮。(拥有)蜡烛的光亮,与摸黑走路比,哪 一个更好呢?”平公说:“说得好啊!” 22、高凤专心致志 高凤,字文通,家里把种田作为职业。妻子曾到田地(劳作),在庭院里晒麦,让高凤 看守着鸡。正值天下着暴雨,高凤拿着竹竿诵读经书,没有发觉雨后地上的积水使麦子流走 了。妻子回来感到惊讶询问,高凤才醒悟过来。 23、叶廷圭与《海录》 我年轻时非常喜欢学习,四十多年,不曾放开书卷,拿着它吃东西嘴里觉得香甜,疲倦 时用它当枕头。 士大夫家有与众不同的书, 借来的没有不读的, 读的没有读完全篇不会终止。 常常遗憾没有钱财,不能全部抄写。在那么多书里,分出几十大册,选择其中有用的亲手抄 下来,取名为《海录》。 24、为人大须学问 唐太宗对房玄龄说:“做人非常需要学习与求问。我过去因为许多凶敌没有平定,东征西 讨,亲自参与军事,没有空暇读书。近来,到处安静(没有纷乱),人在殿堂,不能亲自拿 着书卷,(就)命令别人读给我听。做国君,做臣子及做父做子的道理,政令教化的道理, 都在书里。古人说:‘不学习,一无所知,处理事情只有烦恼。’不只是说说,回想年轻时的 处事行为,很是觉得不对。” 25、任末好学勤记 任末十四岁,学习没有固定的老师,背着书箱不怕路途遥远,危险困阻。常常说:“人 如果不学习,那么凭什么成功呢。”有时靠在林木下,编白茅为小草屋,削荆条制成笔,刻 划树汁作为墨。晚上就在星月下读书,昏暗(的话)就绑麻蒿来自己照亮。看得符合心意, 写在他的衣服上,来记住这件事。一同求学的人十分喜欢他的勤学,便用干净的衣服交换他 的脏衣服。 (他)不是圣人的话不看。快死时告诫说:“人喜欢学习,即使死了也好像活着; 不学的人,即便是活着,只不过是行尸走肉罢了。” 26、王充市肆博览 王充少年时死了父亲,家乡人都说他对母亲很孝敬。后来到了京城,在太学学习从业的 本领,拜扶风班彪为师。王充爱好广泛,浏览而不拘泥于某些段落和句子。他家穷没有书, 经常去逛洛阳街上的书店,看人家所卖的书,看一遍就能背诵,于是(他)广泛地弄通了众 多流派的学说。后来回到家乡,退居在家教书。 27、欧阳修“三上”作文 钱惟演(钱思公)虽然生长在富贵之家,却没有什么嗜好。在西京洛阳的时候,曾经对 僚属说:平生唯独爱好读书,坐着读经书、史书,睡者则读先秦百家著作和各种杂记,入厕 的时候则读小令。所以从未把书放下片刻。谢绛(谢希深)曾经说:“和宋公垂一起在史院 的时候,他每次入厕一定带上书,古书之声,清脆响亮,远近都能听见,好学竟到了如此地 步。”我因此对谢绛说:“我平生所作的文章,多半在‘三上’,即马上、枕上、厕上。因为只 有这样才可以好好构思啊。” 28、林逋论学问 求学的人提问, 不光要听师长的论说, 还一定要了解他们治学的方法; 不光要了解方法, 还要实践师长所教诲的事。这其中,既能向师长请教、又能跟朋友探讨,是求学的人最实在 的事情。这是因为学习是为了学习做人的道理,提问是为了弄清学习中的疑难。作为一个人 不能不学习,学习就当然不能不提问。 29、欧阳修诲学 (如果)玉不雕琢,(就)不能制成器物;(如果)人不学习,(也就)不会懂得道理。然而玉 这种东西,有(它)永恒不变的特性,即使不琢墨制作成器物,但也还是玉,(它的特性) 不会受到损伤。 人的本性, 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就会发生变化。 (因此, 人们如果) 不学习, 就要失去君子的高尚品德从而变成品行恶劣的小人,难道不值得深思吗? 30、王安石伤方仲永 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种田为业。仲永长到五岁,不曾认识笔、墨、纸、砚,(有一 天)忽然放声哭着要这些东西。父亲对此感到惊异,从邻近人家借来给他,(仲永)当即写了 四句诗, 并且题上自己的名字。 这首诗以赡养父母、 团结同宗族的人为内容, 传送给全乡 (的 秀才)观赏。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即写好,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 方。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把他的父亲当作宾客一样招待,有的人还花钱求仲永题 诗。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我听到 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我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里见到他,(他已经)十二三岁了。 让(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再 次到舅舅家,问起方仲永的情况,回答说:“(他已经)才能完全消失,成为普通人了。” 31、李存审出镞教子 李存审出身贫穷没有地位,他常常训诫他的孩子们说:“你们的父亲年轻时只带一柄剑 离开家乡,四十年了,地位到达将相之高,在这中间经过万死才获得一次生存的险事绝不止 一件,剖开骨肉从中取出的箭头共有一百多个。”于是,把所取出的箭头拿出给孩子们看, 吩咐他们贮藏起来,说:“你们这些人都出生在富贵之家,应当记得你们的父亲当年起家时 就是这样艰难啊。” 32、贪污者不得归本家 包孝肃公(包拯谥号)包拯在家训中有这样一段话:“后代包家子孙做官的人中,如有 犯了贪污财物罪而撤职的人,都不允许回归老家;死了以后,也不允许葬在家族祖坟上。如 不继承我的志向, 就不是我的子孙后代。 ”原文共有三十七个字。 在家训后面签字时又写道: “希望包珙把上面一段文字刻在石块上,把刻石竖立在堂屋东面的墙壁旁,用来晓喻包家后 代子孙。”原文又有十四个字。包珙,就是包拯的儿子。 33、陶母责子退 晋代陶侃年青时,曾经担任监管鱼池官员,他将一些腌鱼送给母亲。母亲封好鱼干交给 送来的人,反而写信责备陶侃说:“你当官,把官府的东西送给我,不仅没有好处,反而增 加我的忧虑啊。” 34、诸葛亮诫子书 有道德修养的人,是这样进行修养锻炼的,他们以静思反省来使自己尽善尽美,以俭朴 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 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确坚定, 不安定清静就 不能实现远大理想而长期刻苦学习。 要学得真知必须使身心在宁静中研究探讨, 人们的才能 是从不断的学习中积累起来的; 如果不下苦工学习就不能增长与发扬自己的才干; 如果没有 坚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学业成功。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 草率、急燥不安就不能陶治性情使节操高尚。如果年华与岁月虚度,志愿时日消磨,最终就 会像枯枝落叶般一天天衰老下去。 这样的人不会为社会所用而有益于社会, 只有悲伤地困守 在自己的穷家破舍里,到那时再悔也来不及了。 35、陆游家训 后辈中锋芒毕露的人最容易变坏。倘若有这样的人,做父兄的应当引以为忧,而不可以 高兴。一定要经常认真地严加管教,令他们熟读儒家经典和诸子百书,训导他们做人必须宽 容、厚道、恭敬、谨慎,不要让他们与轻浮浅薄之人来往和相处。这样经过十多年,志向和 情趣自然养成。要不然,可以忧烦的事情决非一件。我这是给后人防止过错的良言规戒,各 位都要谨慎地对待,不要留下后悔的遗恨。 36、孟母三迁 孟子小时候,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丧葬、痛哭这样的事。母亲想:“这 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就离开了,将家搬到街上闹市处,离杀猪宰羊的地方很近,孟子 又学了些做买卖和屠杀的东西。母亲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又将家搬到学 校旁边。 夏历每月初一这一天, 官员进入文庙, 行礼跪拜, 揖让进退, 孟子见了, 一一记住。 孟母想:“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 37、曾子杀猪明不欺 曾子的妻子上街去,他的儿子跟在后面哭着要去。曾子的妻子没有办法,对儿子说:“你 回去吧,我从街上回来了杀猪给你吃。” 曾子的妻子刚从街上回来,曾子便准备把猪抓来杀 了,他的妻子劝阻他说:“我只是哄小孩才说要杀猪的,不过是玩笑罢了。”曾子说:“小孩 不可以哄他玩的。小孩子并不懂事,什么知识都需要从父母那里学来,需要父母的教导。现 在你如果哄骗他,这就是教导小孩去哄骗他人。母亲哄骗小孩,小孩就不会相信他的母亲, 这不是用来教育孩子成为正人君子的办法。”说完,曾子便杀了猪给孩子吃。 38、子路受教 子路拜见孔子, 孔子对子路说: “你有什么喜好?”子路回答说: “我喜欢长剑。 ”孔子说: “我不是问这方面。只是说以你的天赋,再加上学习,怎么会有人赶上呢?”……子路说:“南 山有一种竹子,不须揉烤加工就很笔直,削尖后射出去,能穿透犀牛的厚皮。由此说来,又 何必经过学习的过程呢?”孔子说:“如果在箭尾安上羽毛,箭头磨得锐利,箭不是能射得更 深更远吗?”子路听后拜谢说:“真是受益良多。” 39、孔子因材施教 子路问:“听到什么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有父亲和兄长在世,怎么能听到什么就行 动起来呢?” 冉有问:“听到什么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听到什么就行动起来。” 公西华 说:“仲由问听到什么就行动起来吗,您说‘有父亲和兄长在世’;冉求问听到什么就行动起来 吗,您却说‘听到什么就行动起来’。我不理解您为什么这样,所以冒昧地请教。”孔子说:“冉 求平时做事缩手缩脚,所以我鼓励他勇进;仲由平时好勇过人,所以我让他谦退。” 40、墨子怒责耕柱子 墨子对耕柱子发怒,耕柱子说:“难道我就没有胜过旁人的地方吗?”墨子问:“假如我 要上太行山去,用一匹良马或一头牛来驾车,你说我将驱赶那一匹呢?”耕柱子答道:“当然 驱赶良马了。 ”墨子问: “为什么要良马呢?”耕柱子说: “因为良马值得负用来鞭责。 ”墨子说: “我也以为你是值得鞭责的。” 41、唐太宗赐绢惩顺德 右骁卫大将军长孙顺德接受他人赠送的丝绢,事情被发觉后,唐太宗说:“顺德确实是对 国家有益的,我和他共同享有官府仓库的财物,他为什么会贪婪到这地步呢?”但还吝惜他 有功绩,就不惩罚他,只是还在大殿中当众赠送丝绢几十匹。大理少卿胡演说:“顺德违法 接受财物,所犯的罪行不可赦免,怎么还再送他丝绢?”唐太宗说:“他是有人性的,获得丝 绢的侮辱,超过了接受刑罚。如果不知道惭愧,就如同一只禽兽罢了,杀了他又有什么益处 呢?” 42、陈万年教子谄谀 陈万年病了,把儿子陈咸叫到床前。教他读书,教至半夜,陈咸瞌睡,头碰到了屏风。 陈万年很生气, 要拿棍子打他, 训斥说: “我口口声声教你, 你却睡去, 不听我讲, 为什么?” 陈咸赶忙跪下,叩头说:“爹爹的话,我都晓得,大抵教儿子对上司要拍马屁、讨好啊,如 此而已!”陈万年没有再说话。 43、钱大昕默坐观弈 我在朋友家里看一棋。一位客人屡次输掉,(我)讥笑他计算失误,总是想替他改放棋 子, 认为他赶不上自己。 过一会儿, 客人请求和我下棋, 我颇为轻视他。 刚刚下了几个棋子, 客人已经取得主动的形势。棋局快到中盘的时候,我思考得更加艰苦,而客人却轻松有余。 终局计算双方棋子,客人赢我十三子。我很惭愧,不能说出一句话。以后有人邀请我观看下 棋,我整天默默地坐着看而已。 44、王荆公旁听文史 王荆公介甫,退居金陵。一天,他头裹一块绢,拄着手杖行走,独自游览山寺,遇见几 个人在那里高谈阔论文史,议论纷纷。王安石坐在他们旁边,没人注意到他。有一个客人慢 慢问他说:“你也懂得文书?”王安石含糊地应答。人家再问他姓名,王安石拱拱手回答说: “我姓王,叫安石。”那群人惶恐,惭愧的低着头离开。 45、大树将军冯异 冯异为人处事谦虚退让,不自夸。出行与别的将军相遇,就把马车驶开避让。军队前进 停止都有标明旗帜,在各部队中号称最有纪律。每到一个地方停下宿营,其他将军坐在一起 讨论功劳时,冯异经常独自退避到树下,军队中称他为“大树将军”。等到攻破邯郸,要重新 安排各将领任务,每人都有被分配隶属,士兵们都说愿意跟随大树将军。光武帝因为这个而 赞扬他。 46、颜回不迁怒不贰过 颜回二十九岁,头发全白了,过早地死了。孔子哭得十分伤心,说:“自从我有了颜回, 学生们 (以颜回为榜样) 更加亲近我。 ”鲁哀公问 (孔子) “ :(你的) 学生中谁是最好学的?” 孔子回答说:“有个叫颜回的最好学,(他)从不把脾气发到别人的身上,也不重犯同样的 错误。不幸年纪轻轻死了,现在没有(像颜回那样好学的人)了。 47、曾参不受鲁君邑 曾子穿着很破旧的衣服在耕田, 鲁国的国君派人要封送给他一大片土地, 曾子坚决不受。 那人回去,又再送来,曾子还是不接受。使者说:“这又不是先生你向人要求的,是别人献 给你的,你为什么不受?”曾子说:“我听说,接受别人馈赠的人就会害怕得罪馈赠者;给了 人家东西的人,就会对受东西的人显露骄色。那么,就算国君赏赐我的土地而不对我显露一 点骄色,但我能不因此害怕得罪他吗?”孔子知道了这件事,就说:“曾参的话,是足以保全 他的节操的。” 48、贤妻桓少君 渤海鲍宣的妻子,是桓氏的女儿,字少君。鲍宣曾经跟随少君的父亲学习,少君的父亲 为他的清贫刻苦而惊奇,因此把女儿嫁给了他。(少君出嫁时)嫁妆陪送得非常丰厚,鲍宣 不高兴,就对妻子说:“你生在富贵人家,习惯穿着漂亮的衣服和装饰,可是我实在贫穷低 贱,不敢担当大礼。”妻子说:“我父亲因为您修养品德,信守约定,所以让我拿着毛巾梳子 (服侍您),既然侍奉了您,(我)听从您的命令。”鲍宣笑着说:“(你)能这样,这是我 的心意了。”少君就全数退回了那些侍从婢女服装首饰,改穿(平民的)短衣裳(汉代贵族 的衣服是深衣,就是长衫),与鲍宣一起拉着小车回到家乡。(她)拜见婆母礼节完毕后, 就提着水瓮出去打水,修习为妇之道,乡里的人对她非常称赞。 49、魏徵论自制 唐太宗问魏征说:“观察近来和古代的帝王, 有传承帝位十代的, 有传承帝位一两代的, 也有自己得到天下自己又失去天下的。我常常心怀忧虑的原因(是),或者害怕抚慰养育人 民不能得到适当的方法,或者害怕心中产生骄傲懈怠的情绪,高兴愤怒超过了限度,却不知 道自己(已经超过限度了),您可以为我说出这个情况,(我)应当把您的话当作准则。” 魏征回答说:“喜爱欲望高兴愤怒的情绪,圣贤之人和普通人是一样的,圣贤之人能够克制 它, 不让它超过限度, 普通人放纵它, (喜爱欲望高兴愤怒的情绪) 多到失去适当的限度…… 希望陛下常常能自我克制,来确保能够善终的美德,那么千秋万世就永远仰赖您了。” 50、吕蒙正不记人过 吕蒙正先生不喜欢记着别人对他的犯下的错。当初刚任参知政事的时候,上朝时,有一 个朝廷官员在帘内指着他说: “这样的粗陋之人也能够参与朝政吗?”蒙正假装没有听到走了 过去。他的同事很愤怒,让人询问那位官员的姓名,蒙正急忙制止了同事。朝事结束后,他 的同事心中仍然愤愤不平,后悔没有追问到底。蒙正说:“一旦知道了他的姓名,那么我终 身不能再忘了他,还不如不知道。没有查询他的姓名,又有什么损失呢?”当时的人都很佩 服他的气量。 51、石勒不计前嫌 后赵王石勒请武乡有声望的老友前往襄国(今河北省邢台市),同他们一起欢会饮酒。 当初,石勒出身贫贱,与李阳是邻居,多次为争夺沤麻池而相互殴打,所以只有李阳一个人 不敢来。石勒说:“李阳是个壮士,争沤麻池一事,那是我当平民百姓时结下的怨恨。我现 在广纳人才,怎么能对一个普通百姓记恨呢?”于是急速传召李阳,同他一起饮酒,还拉着 他的臂膀开玩笑说:“我从前挨够你的拳头,你也遭到了我的痛打。”随后任命李阳做参军都 尉。 52、韩信F下受辱 淮阴屠宰场里有侮辱韩信的年青人,对韩信说: “你即使长得高高大大, 喜欢佩带刀剑, 内心还是胆怯的。”他当众侮辱韩信说:“韩信如果不怕死,用刀刺我;如果怕死,从我裤裆 下钻过去。”于是韩信仔细看着他,俯下身子从他裤裆下匍匐钻过去。整个市场中的人都嘲 笑韩信,认为他是胆怯的。 53、世评华歆王朝 华歆和王朗一起乘船避难,有一个人想搭乘他们的船,华歆很为难。王朗却说:“幸好船 还宽敞,有什么可为难的。” 一会儿贼寇要追上来了,王朗想丢下刚才搭船的人。华歆说: “刚才我所以犹豫,正是这个原因。既然已经接纳了他来船上托身,哪里能因为情况危急就 丢下他呢。”于是就继续带着他赶路。世人也由此判定华王二人的优劣。 54、周处改过自新 周处年少时,为人蛮横强悍,打架斗欧,为当地一大祸害。此外,义兴水中有条蛟龙, 山上有只白额虎,一起祸害百姓,百姓将他们并称为“三害”,三害当中属周处最为厉害。于 是有人便问周处:既然你这么有本事,何不去杀死猛虎蛟龙,证明一下你的实力呢?实际上 是希望三害相拼, 最后只剩下一个。 周处听后立即上山击毙了猛虎, 又跳入水中与蛟龙搏斗, 蛟在水中或浮或没,漂流出数十里远。经过三天三夜,百姓们都以为蛟龙和周处一并死了, 纷纷出来庆祝。结果周处杀死蛟龙,提着它的脑袋从岸边爬起。闻听乡人以为自己已死,表 示庆贺的事,才知实际上大家也把自己当作一大祸害,不禁满面泪流,萌生悔改之意。遂往 吴郡寻找陆机、陆云这两位当时东吴的名士。恰巧陆机不在,只见到陆云。周处就把全部情 况告诉了他,并说:“自己想改正错误,可岁月皆已荒废了,怕最终没有什么成就可言。” 陆云说:“古人珍视道义,认为‘哪怕是早上明白了道理,晚上死去也便甘心。’况且你的前途 还是有希望的,再说人就怕立不下志向,只要能立志并努力去做,又何必担忧好名声得不到 传扬呢?”周处听后决定改过自新,最终成为一代忠臣孝子。 55、齐宣王好谀 齐宣王喜爱射箭,喜欢人家夸耀他能够使用强弓,其实他用的弓只要三百多斤的力气就 可以拉开。他在大臣面前显示弓,大臣们都拉着弓试一试,都只拉到一半,便说:“拉开它 至少要一千多斤的力气,不是大王,谁能拉得开?”宣王非常高兴。但是,宣王用的不过是 三百多斤的弓,但是他一辈子都以为自己拉开了一千多斤的弓。三百多斤是实,一千多斤是 名,宣王喜欢的是名而失了实。 56、陈晓喻梁上君子 陈在乡间,以平和的心对待事物。百姓间出现争执官司时,陈判决公正,告诉百姓 道理的曲直, 百姓回去后没有埋怨的。 大家感叹说: “宁愿被刑罚处治, 也不愿被陈批评。 ” 当时年成不好,民众没有收成,有小偷夜间进入陈家里,躲在房梁上。陈暗中发现了, 就起来整顿衣服,让子孙聚拢过来,正色训诫他们说:“人不可以不自我勉励。不善良的人 不一定本性是坏的,(坏)习惯往往由(不注重)品性修养而形成,于是到了这样的地步。 梁上君子就是这样的人!”小偷大惊,从房梁跳到地上,跪拜在地,诚恳认罪。陈慢慢告 诉他说:“看你的长相,也不像个坏人,应该深自克制,返回正道。然而你这种行为当是由 贫困所致。”结果还赠送二匹绢给小偷。从此全县没有再发生盗窃。 57、萧何追韩信 韩信又多次和萧何谈天,萧何也很佩服他。(汉王的部下多半是东方人,都想回到故乡 去,)因此队伍到达南郑时,半路上跑掉的军官就多到了几十个。韩信料想萧何他们已经在 汉王面前多次保荐过他了,可是汉王一直不重用自己,就也逃跑了。萧何听说韩信逃跑了, 来不及把此事报告汉王, 就径自去追赶。 有个不明底细的人报告汉王说: “丞相萧何逃跑了。 ” 汉王极为生气,就像失掉了左右手似的。隔了一两天,萧何回来见汉王,汉王又是生气又是 喜欢,骂道:“你逃跑,是为什么?”萧何答道:“我不敢逃跑,我是追逃跑的人。“你去追回 来的是谁?”萧何说:“韩信啊。”汉王又骂道:“军官跑掉的有好几十,你都没有追;倒去追 韩信,这是撒谎。”萧何说:“那些军官是容易得到的,至于像韩信这样的人才,是普天下也 找不出第二个来的。大王假如只想老做汉中王,当然用不上他;假如要想争夺天下,除了韩 信就再也没有可以商量大计的人。只看大王如何打算罢了。” 58、汉高祖论“三杰” 刘邦在洛阳南宫摆酒宴,说:“各位王侯将领不要隐瞒我,都说这真实的情况:我得天 下的原因是什么呢?项羽失天下的原因是什么呢?”高起,王陵回答说:“陛下让人攻取城池 取得土地,因此来亲附他们,与天下的利益相同;相与却不是这样,杀害有功绩的人,怀疑 有才能的人,这就是失天下的原因啊。”刘邦说:“你只知道那一个方面,却不知道那另一个 方面。(就拿)在大帐内出谋划策,在千里以外一决胜负(来说),我不如张良;平定国家,安 抚百姓,供给军饷,不断绝运粮食的道路,我不如萧何;联合众多的士兵,打仗一定胜利, 攻占一定取得,我不如韩信、这三个人都是豪杰的人,我能够利用他们,这是我取得天下的 原因、项羽有以为范增而不利用(他),这就是被我捉拿的原因。” 59、东吴四英杰 孙吴之所以拥用江东,抗衡于中国,根本是因为孙策、孙权的雄才大略。当时东吴的 英杰,(如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四个人,是当时的(东吴)的所谓社稷心膂,)都是能 与国家共存亡的大臣。但是因为自古将帅,大都认为自己是贤能之人,害怕有胜过自己的。 但是上面这些贤能的人则不是这样。孙权刚接执掌政权,鲁肃(北方人)欲去江北(投靠曹 操),瑜止之,而向孙权推荐:“肃才宜佐时,当广求其比,以成功业。”后瑜临终给孙权写 信推荐:“鲁肃忠烈,临事不苟,如果能用他来代替我,我死不后悔!”肃遂代瑜治军。吕蒙 为寻阳令, 肃见之曰: “你现在的才略不再是当年吴下阿蒙 (因为吕蒙已学习了大量的知识) ” 。 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吕蒙后来也代替了鲁肃执掌军权。吕蒙在陆口,因有病辞职,权问: “谁可代你?”蒙曰:“陆逊意思深长,才堪负重,观其规虑,终可大任,无复是过也。”逊遂 代蒙。四人相继,居西边三四十年,为威名将,曹操、刘备、关羽皆曾被他们打败。虽然他 们互相推荐引见,而孙权又能委心听之,东吴之所以为吴,并非是偶然的。 60、治本在得人 符坚召见高泰,很喜欢他,向他请教治国的根本办法。高泰回答说:“治国的根本办法在 于得人才,得人才在于慎重推荐,慎重推荐在于考察这人的真实情况。每个官位得到合适人 选,国家却治理得不好的情况,是不会有的。”苻坚(听后)说:“说的真是言词简略而道理 深广啊。” 61、齐桓公登门访士 齐桓公召见小臣稷,一天去了三次没被允许见面。跟随的人说:“有万量马车的国君,召 见平民百姓,一天去三次都没被允许见面,也该停止了。”齐桓公说:“不是这样的。读书人 轻视有权有钱的人,所以一定轻视他的国君;他的国君(如果)轻视其他国君,也轻视他的 城民。即使稷轻视有权有钱的人,我又怎么敢轻视其他国君呢?”去了五次之后,终于允许 见面。天下人知道后,都说:“桓公尚且放下架子对待平民百姓,何况我们这些国君呢?” 于是一同前往朝拜齐桓公,没有不前往的。 62、陆贽论人才 人的才能和德行,从古代到现在就很少(有人)全部具备,如果任用长处然后补充缺点,那 么天下没有不能被录用的人,只看见短处就舍弃长处,那么天下就没有可以录用的人了,再 加上感情有爱恨之分,志趣有所不同,如果圣明的像伊尹、周公,贤德像墨翟、杨朱,求他 们好坏, 谁能避免被讥笑?从前子贡问孔子: “一个乡村的人都喜欢, 那该怎么办?”孔子说: “不能肯定。”“一个乡村的人都讨厌,那该怎么办?”“不能肯定。不能因为乡村的人喜欢就认 为好,不喜欢就讨厌他.”那是因为好人和坏人行事必定不同,就好像小人讨厌君子也像好 人讨厌坏人,要认真调查清楚实情,听君子的话那么小人之道就会废止,听小人的话那么君 子之道就会消失。 63、物各有短长 甘戊出使齐国,要渡过一条大河。船户说:“河水那么浅,你都不能靠自己的力量渡河, 又怎么能做出使齐王高兴的事呢?”甘戊说:不是这样的,你不知道这其中的道理。事物各 有长处和短处;老实谨慎地做事,辅助主人不战而胜;骐骥、J这样的好马,可以日行千 里,而把它们放在家里,让它们去捕老鼠,还不如小猫;干将这样锋利的好剑,工匠用来伐 木还不如斧头的作用大。而现在在河中摇船,进退自如,我不如你;游说那些国君,国王, 你就不如我了。 64、汉武帝下诏求贤 汉武帝下诏书说:“大概有异乎寻常的事业,一定要依靠不同一般的人才能完成。因此, 有的千里马飞速奔驰而却能日行千里, 有些有本事的人背着世俗讥议的包袱, 却能建立功名。 难于驾驭的马,放纵不羁的人才,只不过在于人们如何驾驭、如何使用他们罢了。命令州郡 长官考察并向上推荐当地官民中具有超等杰出的才能、 可以作为将相以及能出使极远国家的 人。” 65、宋仁宗重用王安石 皇帝(宋仁宗)想启用王安石,唐介说:“安石难以担当大任。”皇帝说:“(他)文学方 面不可信任吗?经术方面不可信任吗?吏事方面不可信任吗?”唐介答: “安石好学但是思想 古板,以前讨论的时候,他的思想行为不切实际事理,如果他做了官,(他的)政策肯定经 常变更。”皇帝却不这样认为,最终(还是)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对(王安石)说:“别 人都不了解你,认为只知道儒家经术,不清楚世务,”王安石答道:“儒家经术正是用来规划 处理世务。”皇帝说:“你认为现在应该先实施什么政策?”王安石说:“要改变现在的风气、 礼节、习惯,公布新的法令,(这)正是现在所急需要做的事。”皇帝深信并采纳了(他的 意见)。 66、唐太宗论举贤 唐太宗让封德彝举荐有才能的人,他过了好久也没有推荐一个人。太宗责问他,他回答 说:“不是我不尽心去做,只是当今没有杰出的人才啊!”太宗说:“用人跟用器物一样,每 一种东西都要选用它的长处。 古来能使国家达到大治的帝王, 难道是向别的朝代去借人才来 用的吗?我们只是担心自己不能识人,怎么可以冤枉当今一世的人呢?” 67、何充直言不讳 王含作庐江郡郡守的时候,贪污很厉害。王敦袒护他的哥哥,有意在与很多人说话时夸 口说: “我的哥哥在庐江郡一定做得很好, 庐江郡的人都称赞他。 ”当时何充担任王敦的文书, 也在座,就脸色严肃地说:“我何充就是庐江郡的人,我所听到的与这种说法不同。”王敦一 下子没话可说了。在座的其他人都为何充担心,很不安。而何充显得态度平和,神色自如, 和平常一样。 68、吕僧珍不仗势 吕僧珍在位期间,公平对待属下,不徇私情。堂兄的儿子吕宏起先以贩葱为业,在吕僧 珍就任以后,就放弃贩葱业想求他在州里安排个官当当,吕僧珍说:“我蒙受国家大恩,没 有什么可以报效的。 你们本来有适合自己身份地位的职业, 怎么可以胡乱要求得到不该得的 职份!还是应当赶快回到葱店去吧。”吕僧珍老家在市北,前面建有督邮的官署,乡人都劝 他迁移官署来扩建住宅。吕僧珍恼怒地说:“督邮这官署,从建造以来就一直在这里,怎么 可以迁走它来扩建我的私宅呢?”他姐姐嫁给于氏,住在市西,小屋面临马路,又混杂在各种 店铺中间,吕僧珍经常引带着仪仗队到她家,并不觉得辱没了身份。 69、刘庭式娶盲女 齐地人刘庭式还没中举时,心想迎娶自己的同乡的女儿,两家已草成婚约然而还没给女 方送礼。到刘庭式中举,自己的未婚女友因患病,两眼都瞎了。女家是农耕之家,很穷,不 敢再提起婚事。有人规劝他迎娶那家小女,刘庭式笑着说:“我的心已经许配给她了。虽然 她两眼瞎了,怎能违背我当初的本心呢。“最后迎娶了盲女,并和她共同生活到老。 70、范式言而有信 范式字巨卿,山阳金张(今山东金山县)人。年轻时在太学求学,成为众多求学者之一, 与汝南张劭是同窗好友,张劭字元伯,两人同时离开太学返乡,范式对张劭说,二年后我将 到你家拜见你的父母,看看你的孩子。于是约好了日期。后来当约好的日期快到的时候,张 劭把这件事告诉他母亲,请他母亲准备酒菜招待范式。母亲问:你们分别已经两年了,相隔 千里,你就那么认真地相信他吗?张劭回答:范式是一个讲信用的人,他一定不会违约的。 母亲说,如果真的是这样,那我就为你酿酒。到了约好的那日,范式果然来到。大家一起饮 酒,尽欢而别。 71、王坦直言惊益王 益王是宋太宗的第五儿子,叫赵元杰。曾经修建了一座假山,召集僚属饮酒,众人都夸 赞假山,而王坦却独自低着头。益王强迫他看(假山),他说:“我(在这里)只看到血山, 根本没看到什么假山。”益王很惊讶,问他(只看到血山的)原因,姚坦说:“我在田间时, 看见州县的官吏督促交税,上下一起逼迫,父子兄弟被鞭打痛苦不堪,血流满身。这座假山 都是用百姓租税筑成的,不是血山又是什么呢?”当时(太宗)皇帝也在修建假山,还没完 成,听到王坦的话之后马上命人砸毁(假山)。 72 、饿死不吃&嗟来之食& 齐国出现了严重的饥荒。黔敖在路边准备好饭食,以供路过饥饿的人来吃。有个饥饿的 人用袖子蒙着脸,无力地拖着脚步,莽撞地走来。黔敖左手端着吃食,右手端着汤,说道: “喂!来吃吧!”那个饥民扬眉抬眼看着他,说:“我就是不愿吃嗟来之食,才落地这个地步!” 黔敖追上前去向他道歉,他仍然不吃,终于饿死了。 73、“殿上虎”刘安世 安世身材魁伟,容貌端庄,声如洪钟。起初任命为谏官,还未受命,回到家里对母亲说: “朝廷不因为我安世不贤,让我任谏官。倘若就任这个官职,那就要有胆识也敢于伸张正义 而无所畏惧,以自己的生命来担负起职责。如果冒犯了皇上,灾祸贬官就会立刻到来。皇上 正以孝道治理天下,如果说我以母亲年老为托辞,应当可以避免任此官职。”母亲说:“这就 不对了。 我听说谏官是皇上面前的敢于直言诤谏的重臣, 你父亲一生都想做这样的官却未能 做到, 而你有幸任此官职, 你应当献出生命来报效国家的大恩。 纵使遭罪被流放, 不论远近, 我一定会随你去的。”(安世)于是接受了官职。他在职多年,神色严肃立于朝廷之上,主 持公道。他当面指斥,在朝廷上谏争,有时碰上皇上大怒,(他)就握着手板退一步站立, 等皇上怒气稍解,再上前争辩。旁边陪侍的人在远观看,缩着头害怕得身上冒汗,把他称作 “殿上虎”,一时间没有人不敬仰他。 74、娄师德与狄仁杰 狄梁公与娄师德一同作相国。狄仁杰一直排斥娄师德,武则天问他说:“朕重用你,你知 道原因吗?”狄仁杰回答说:“我因为文章出色和品行端正而受到重用,并不是无所作为而依 靠别人。”过了一会,武则天对他说:“我曾经不了解你,你作了高官,全仗娄师德提拔。” 于是令侍从拿来文件箱,拿了十几篇推荐狄仁杰的奏折给狄仁杰。狄仁杰读了之后,害怕得 连忙认错,武则天没有指责他。狄仁杰走出去后说:“我没想到竟一直被娄大人容忍!”而娄 公从来没有骄矜的表现。 75、司马迁赞李广 《论语》讲:“一个在上位的人,他自己行为正直,不下命令,教化也能推行;他自己行 为不正,即使下了命令,人们也不会听从。”这正好用来说明李将军。我看李将军诚诚恳恳 严肃认真,像一个质朴的乡下人,不善于讲漂亮话。但是当他死的时候,普天下的人,不论 是认识他的还是不认识他的,全都沉痛地哀悼他。这是因为他那忠诚朴实的品德,实实在在 地展现在士大夫面前啊。谚语说:“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话讲的虽是平常小事,却说明 了一个大道理。 76、何岳得金不昧 秀才何岳曾经在夜间走路时,捡到银子二百多两,不敢和家里人说这件事,担心家人会 劝告他把银子留下。第二天早晨他带着银子回到拾到银子的地方,看见一个人回来寻找。何 岳问他那人银子的数目和封存标识,回答全都符合,于是就把银子还给了他。那个人要分一 些银子给他来感谢他,何岳就说:“我拾到银子而别人又不知道,银子全都可以成为我的财 物啊,我为什么要贪图这几两银子的好处呢?”那个人感谢了他才就离去。何岳曾在当官的 人家教书的时候,那个当官的人有时要去京城,寄存一个箱子给何岳,箱子里面有几百两银 子。告诉何岳等有机会的时候再来取回。他一离开就是几年,没有任何消息。何岳听说那官 员的侄子有别的事到南方来, 就把箱子交给那官员的侄子托他带回给那位去京城官员了。 何 岳是一位穷秀才,他捡到银子就还给别人,短时期内不起贪心还可以勉励:但那官把银子寄 在他家多年,却毫不动心,这种高尚的品质远远超过了普通人! 77、钱金玉舍生取义 钱金玉做松江县的千总官,性情刚毅果敢,崇尚廉洁的气节。道光壬寅年间(1842 年)鸦 片战争爆发。 钱金玉正在休假回乡探亲, 听到消息, 立即收拾行装动身。 他的亲友阻止他说: “战事正紧急,是祸是福不可知晓,您正在休假,上级官员又没有文件催促您前去,为什么 急急忙忙地回去呢?”钱金玉不听,回到吴淞口后,就跟从军队守卫西炮台,和士兵一起吃饭 睡觉,一起行动,他们用努力作战的话相互勉励。到了东炮台陷落后,枪弹炮弹全都落到西 炮台。钱金玉奋勇指挥战斗,浴血奋战几个小时,左臂中了三弹,却毫不后退。他身边的士 兵哭着说:“您有老母亲在,不能死。”钱金玉笑着辞谢说:“哪里有享受国家俸禄却在国家 有难时逃避的道理呢?希望你不要为我母亲担心。”不久,一颗枪弹飞来,击中了左胸,他于 是倒下了。在临死的时候,他还大喊“卖国贼害了国家”不停。 78、郑玄谦让无私 郑玄想注《春秋传》,还没有完成。这时有事到外地去,,与服子慎(虔)不期而遇, 同住一个客店,起初彼此互不认识。服虔在客店外的车上和别人谈论自己注这部书的想法。 郑玄听了很久,觉得服虔的见解多数和自己相同。于是走到车边,对服虔说:“我早就想注 《春秋传》,目前还没完成。听了您刚才的话,看法大多与我相同。现在,我应该把自己所 作的注全部送给您。”这就是服氏《春秋注》。 79、李绩煮粥侍姊 唐英公李绩,身为仆射,他的姐姐病了,他还亲自为她烧火煮粥,以致火苗烧了他的胡 须。姐姐劝他说:“你的妾那么多,你自己为何要这样辛苦?”李回答说:“难道真的是没有 人吗?我是想姐姐现在年纪大了,我自己也老了,即使想长久地为姐姐烧火煮粥,又怎么可 能呢?” 80、海瑞遗物 都御史海瑞,死在官衙的屋子里。他在南京做官的同乡人,只有户部苏民怀一个人。苏 民怀检查清点海瑞做官的俸禄,竹箱中只有八两银子,两丈麻布,几件旧衣服罢了。像这样 的都御史怎么会多呢?王凤洲对海瑞评价说:“不怕死,不爱钱,不结党。”这九个字写全了 海公的一生,即使千言万语赞扬他,能胜过这评论吗? 81、腹N大义灭亲 墨家有一个领袖叫腹N(月改黄) ,居住在秦国。他的儿子杀了人。 秦国的惠王 (对他) 说:“先生你的年事已高,又没有别的儿子。寡人已经命令官吏不杀你的儿子了。先生你这 件事就听我的吧。 ”腹N (月改黄) 回答道: “墨家的法律说: ‘杀人的人处死, 伤人的人处刑。 ’ 这是用来禁止杀人和伤人。而禁止杀人和伤人的法,是天下(人应该遵守)的大义啊。王您 虽为了他开恩而命令官吏不要杀他,腹N(月改黄)我却不可以不按照墨家的法行事。”腹 N(月改黄)不听惠王的,还是杀了儿子。儿子,每个人私人所爱啊,忍受私利而行大义, 领袖[腹N(月改黄)]可说是公道啊。 82、闵仲叔辞侯霸 太原有个叫闵仲叔的人,世人都说他是有气节的人,即使是周党那样廉洁清高的人也 自以为不如闵仲叔。周党见到闵仲叔口中含着豆子来喝水,给他生蒜,闵仲叔接受了却没有 吃。建武年中,闵仲叔受司徒侯霸的征召做了官。等到他上任,司徒侯霸不谈及治国正事, 只是嘘寒问暖罢了。仲叔遗憾地说:“开始受到您的任命时,我又高兴又害怕,现在见到了 您,我既没有了兴奋也没了恐惧。如果您觉得仲叔才智不足以来谈论政事,您就不应该征召 我来做官。既然征召我来却又不用我,这是对人认识不清。”于是他辞去官职,扔下一封抱 怨信走了。 83、杨震论&四知& 大将军邓骘听说杨震贤明就派人征召他,推举他为秀才,多次升迁,官至荆州刺史、 东莱太守。当他赴郡途中,路上经过昌邑,他从前举荐的荆州秀才王密担任昌邑县令,前来 拜见(杨震),到了夜里,王密怀揣十斤银子来送给杨震。杨震说:“我了解你,你不了解 我,为什么这样呢?”王密说:“夜里没有人知道。”杨震说:“上天知道,神明知道,我知道, 你知道。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拿着银子)羞愧地出去了。后来杨震调动到涿郡任 太守。他本性公正廉洁,不肯接受私下的拜见。他的子子孙孙常吃蔬菜,步行出门,他的老 朋友中有年长的人想要让他为子孙开办一些产业,杨震不答应,说:“让后代被称作清官的 子孙,把这个馈赠给他们,不也很优厚吗?” 84、祁黄羊去私 晋平公问祁黄羊说:“南阳这个地方缺个长官,谁适合担任?”祁黄羊答道:“解狐适合 (补这个缺)。”平公说:“解狐不是你是的仇人吗?”(祁黄羊)回答说:“您问(谁)适合, 不是问我的仇人是(谁)。”平公(称赞)说:“好!”就任用了解狐。都城的人(都)称赞 (任命解狐)好。过了一些时候,平公又问祁黄羊说:“国家少个掌管军事的官,谁担任合 适?”(祁黄羊)答道:“祁午合适。”平公说:“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祁黄羊)回答说: “您问(谁)适合,不是问我的儿子是(谁)。”平公(又称赞)说:“好!”,就又任用了祁 午。都城的人(又一致)称赞(任命祁午)好。孔子听到了这件事,说:“祁黄羊的话,真 好啊!(他)荐举外人,不(感情用事)排除自己的仇人,荐举自家的人,不(怕嫌疑)避 开自己的儿子,祁黄羊可以称得上是大公无私了。” 85、宋濂不隐真情 宋濂曾经在自己的家中与客人饮酒,皇帝派人进行秘密的监视。第二天,皇帝问:在座 的宾客是哪些人?吃了什么食物?宋濂一一将事实回答。 皇帝笑着说: 好啊, 你没有欺骗我。 皇帝曾经私下召见大臣们,向他们询问朝廷的官员谁好谁坏,宋濂只列举那些好的来回答。 他说:那些好的官员能和我友好相处,所以我知道他们。那些不好的官员,我不了解他们。 86、裴佶姑父外廉内贪 唐朝人裴佶,曾经讲过这样一件事:裴佶小时候,他姑夫在朝中为官,名声很好,被认 为是清官。一次,裴佶到姑夫家,正赶上姑夫退朝回来,深深叹口气,自言自语地说:“崔 昭何许人也,众口一致说他好。这一定行贿得来的美誉。这样下去,国家怎么能不混乱呢。” 裴佶的姑夫话还未说完,守门人进来通报说:“寿州崔刺史请求拜见老爷。”裴佶的姑夫听了 后很是生气,呵斥门人一顿,让门人用鞭子将崔刺史赶出府门。过了很长工夫,这位崔刺史 整束衣带强行拜见裴佶的姑夫。又过了一会儿,裴佶的姑夫急着命家人给崔刺史上茶。一会 儿,又命准备酒宴。一会儿,又命令给他马吃草,给他仆人吃饭。送走崔刺史后,裴佶的姑 姑问他姑夫: “你为什么前边那么傲慢而后又那么谦恭?”裴佶的姑夫面带有恩于人的神色走 进屋门,挥手让裴佶离开这里,说:“去,到学堂休息去。”裴佶出屋还没走下门前的台阶, 回头一看,见他姑夫从怀中掏出一张纸,上面写着:赠送粗官绸一千匹。 87、李林甫口蜜腹剑 李林甫为宰相后,对于朝中百官凡是才能和功业在自己之上或受到玄宗宠信或官位快 要超过自己的人,一定要想方设法除去,尤其忌恨有文学才能而进官的士人。有时表面上装 出友好的样子, 说些动听的话, 而暗中却阴谋陷害。 所以世人都称李林甫“口有蜜, 腹有剑”。 88、秦桧专横跋扈 秦桧到了后来权势更加厉害,平时都有几个军士,穿着黑衣、手持棍棒站在秦府门口, 走过路过的人稍微朝门里看几眼,就会受到训斥。曾经生病告假一二天不上朝,另一个执政 大臣独自在朝堂上应答皇上,这位大臣不敢说他什么,只是一直在皇上面前极力赞颂他。第 二天秦桧来早朝, 突然问这位大臣: “听说你昨天在皇上面前说了很久?”执政大臣害怕地说: “我只是赞颂您的功德举世无双,讲完了就退下来了,实在没讲别的。”秦桧嬉笑着说:“太 感谢了!”原来已经唆使官员上奏,这位执政大臣刚回到家里,内阁弹劾他的副本已经送到 他的家里。秦桧的狠毒竟然到了如此地步。 89、治国必先富民 大凡治国的道理,一定要先使人民富裕,人民富裕就容易治理,人民贫穷就难以治理。 凭什么这样说?人民富裕就安于乡居而爱惜家园, 安乡爱家就恭敬君上而畏惧刑罪, 敬上畏 罪就容易治理了。 人民贫穷就不安于乡居而轻视家园, 不安于乡居而轻家就敢于对抗君上而 违犯禁令,抗上犯禁就难以治理了。所以,治理得好的国家往往是富的,乱国必然是穷的。 因此,善于主持国家的君主,一定要先使人民富裕起来,然后再加以治理。 90、治国犹栽树 唐太宗对侍臣说:“以前(隋炀帝)刚刚平定了京师,宫中的美女和珍奇玩物,没有一 个院子不是满满的。隋炀帝仍旧不满足,并且东西讨伐,用尽兵力发动战争,老百姓苦不堪 言,所以导致了灭亡。这些都是我亲眼所见的。因此我从早到晚孜孜不倦,只是希望清清静 静,这使得天下平安无事。于是就能不兴徭役,谷物丰收,百姓安居乐业。治理国家就像种 树一样,根基不动摇,才会枝繁叶茂。帝王能做到清静,百姓怎么会不安居乐业呢? 91、陆贽论审察群情 德宗向陆贽询问当今最为急切的事务。陆贽认为,往日导致变乱,是由于上下之情不 相通。劝说德宗接触下情,听从谏诤。于是他进上章疏,大略是说:“我认为当今最为急切 的事务,在于详细察明众人的心志,如果是众人非常喜欢的,那么陛下先去施行它;如果是 众人非常憎恶的,那么陛下先去除掉它。陛下所喜欢和憎恶的与天下人相同,而天下人不肯 归向陛下的事情,从古到今,都是没有的。一般说来,治与乱的根本,与人心密切相关,何 况正当变故发生、 人心动摇时, 处于危险疑虑、 人心向背的关头! 人心归向, 就会万事振兴; 人心离异,就会万事倾危。陛下怎么能不审察众人的心志,与他们同好同恶,使民众向往归 附,以安定国家呢!这一点就是当前所最为急切的啊。” 92、齐威王行赏罚 齐威王召见即墨大夫,对他说:“自从你到即墨任官,每天都有指责你的话传来。然而 我派人去即墨察看,却是田土开辟整治,百姓丰足,官府无事,东方因而十分安定。于是我 知道这是你不巴结我的左右内臣谋求内援的缘故。”便封赐即墨大夫享用一万户的俸禄。齐 威王又召见阿地大夫,对他说:“自从你到阿地镇守,每天都有称赞你的好话传来。但我派 人前去察看阿地,只见田地荒芜,百姓贫困饥饿。当初赵国攻打鄄地,你不救;卫国夺取薛 陵,你不知道;于是我知道你用重金来买通我的左右近臣以求替你说好话!”当天,齐威王 下令烹死阿地大夫及替他说好话的左右近臣。于是臣僚们毛骨耸然,不敢再弄虚假,都尽力 做实事,齐国因此大治,成为天下最强盛的国家。 93、治国不私故人 濮州的刺史庞相寿因为贪污而被解除职任,自己说曾经在唐太宗作秦王是在他手下工 作。皇上可怜他,想让他重新归来担任(职务)。魏徽规劝说:“秦王身边宫内宫外的故人很 多, 恐怕人人都依赖亲情私交, 足以使善良的人害怕。 ”皇上开心的接纳了他, 对相寿说: “我 今天总秦王, 是一府的王, 现在居于重要的地位, 是整个国家的主人, 不能够独自偏私故人, 魏徽等大臣所坚持的是对的, 我怎敢违背! ”皇上赐他帛之后打发他走, 相寿流着眼泪而去。 94、孟子对滕文公 滕文公问道: “滕国是个小国, 夹在齐国和楚国的中间, 侍奉齐国呢, 还是侍奉楚国呢?” 孟子回答道:“谋划这个问题不是我力所能及的。一定要我说,就只有一个办法:深挖护城 河,筑牢城墙,与百姓共同守卫,百姓宁可献出生命也不逃离,这样就好办了。” 95、晏子论“社鼠” 齐景公(姜姓,名杵臼)问晏子:“治理国家怕的是什么?”晏子回答说,“怕的是社庙中 的老鼠。 ”景公问: “说的是什么意思?”晏子答道: “说到社, 把木头一根根排立在一起 (束: 聚, 这里指并排而立) 并给它们涂上泥, , 老鼠于是前往栖居于此。 用烟火熏则怕烧毁木头, 用水灌则有怕毁坏涂泥。这种老鼠之所以不能被除杀,是由于社庙的缘故啊。国家也有啊, 国君身边的便嬖小人就是社鼠啊。 在朝廷内便对国君蒙蔽善恶, 在朝廷外便向百姓卖弄权势, 不诛除他们,他们便会胡作非为,危害国家;要诛除他们吧,他们又受到国君的保护,国君 包庇他们,宽恕他们,实在难以对他们施加惩处。”这就是国家的社鼠啊。 96、唐太宗&五事&治天下 唐太宗在翠微殿,问侍臣:“自古以来的帝王,虽平定中原华夏,但不能使西北方少数 民族臣服。我才能不超过古代帝王,而成绩比他们大,不知什么原故。请你们坦率说说。” 群臣都说:“陛下功德像天地一样广大,其他万事万物没有什么可说的了。”唐太宗说:“不 能这么讲。我之所以有如此功劳,不过做到五条罢了:一是自古帝王多忌妒胜过自己的人, 我见别人优点,把它当作自己的优点对待,好像自己优点一样。二是每人的行为能力,不能 十全十美,我弃其短取其长。三是一般的君主,看到好的,恨不得把他抱在怀中;看到不好 的,恨不得把他推到深渊之中。而我见贤才,则尊敬他;见表现不好的人,则从爱护的角度 教育他。使贤与不贤的人都各得其所。四是君主多半不喜别人当面批评,对直言者暗中加害 或公开打击, 没有那个朝代不这样。 而我即位以来, 直言者比比皆是, 没有一人因此而免职。 五是传统以汉族为贵,歧视少数民族,而我独一视同仁加以爱护,所以少数民族依靠我,像 依靠父母一样。以上五条,是我能有今天成就的原因。” 97、用心不倦 贞观(李世民年号)三年,太宗(李世民)对司空(官职)裴寂说:“每当有人呈上奏 报的折子,内容很多,(看不过来时)我总是把折子粘在墙壁上,每天出入都要看看,用这 种方法勤勉不懈怠,想方设法做到了解臣子们要表述的情况。常常思考政事,有时到了三更 才休息,也希望你们这些臣工们也用心政事不知疲倦,来报答我的心意。” 98、魏徵论隋炀帝 戌子这一日,皇上(唐太宗)对陪立两旁的大臣说:“我读了《隋炀帝集》这部书,发 现文章的辞藻深奥渊博,也知道是肯定尧、舜而否定桀、纣的,但是做起事来为什么又相反 了呢?”大臣魏征答道:“百姓的君主虽然都是贤哲圣明,但也应当虚心接受别人的劝谏,这 样才能使有智慧的人贡献他的才能。勇敢的人竭尽他的全力。隋炀帝这个人,却是依仗他的 地位,狂妄自大,刚愎自用,所以尽管他嘴里说的是尧舜之美德,干的却是桀纣的行为。他 没有自知之明,结果遭到覆亡的下场。”皇上听了,深有感触地说道:“前人的教训离我们不 算远啊,应当引为借鉴。” 99、创业与守成 太宗问身边大臣:“创业与守成哪个难?”房玄龄:“建国之前,与各路英雄一起角逐争斗 而后使他们臣服,还是创业难!”魏徵说:“自古以来的帝王,莫不是从艰难境地取得天下, 又于安逸中失去天下,守成更难!”太宗说:“玄龄与我共同打下江山,出生入死,所以更体 会到创业的艰难。 魏徵与我共同安定天下, 常常担心富贵而导致骄奢, 忘乎所以而产生祸乱, 所以懂得守成更难。然而创业的艰难,已成为过去的往事,守成的艰难,正应当与诸位慎重 对待。”玄龄等人行礼道:“陛下说这一番话,是国家百姓的福气呀!” 100、子奇治县 子奇十六岁的时候,齐国的国君派(他)去治理阿县。不久,齐君反悔了,派人追赶。 追赶的人回来说:“子奇一定能够治理好阿县的,同车的人都是白发老人。那么凭借老人的 智慧,凭着年轻的人的决策,一定能治理好阿县啊!”子奇到达阿县,把兵库里的兵器锻造 成为耕田的农具,打开粮仓来救济贫穷的人民,阿县治理得整整有条。魏国的人听说小孩子 治理阿县,兵库里没有武器,粮仓里没有积粮,于是就起兵攻打(齐国)阿县,阿县的人父 子兄弟相互鼓励,以自己家的兵器打败了魏国军队。 101 管仲答绮乌封人 管仲被捆绑,从鲁国到齐国,在路途中又饿又渴,经过绮乌地方时向边防人员讨吃东西,绮 乌的边防人员跪着喂他,很尊敬他,边防人员乘机私下里对管仲说:“你适逢侥幸被流放到 齐国没有死还被齐国任用,将要拿什么回报我?”管仲说:“如果真能像你所说的那样,我将 要任命贤能的人,使用有才能的人,评定有功劳的人,我用什么报答你呢?”边防人员怨恨 他。 102 商鞅立木建信 商鞅变法的条令已准备就绪,还没公布,担心百姓不相信自己,于是在国都集市的南门竖起 一根三丈高的木头,招募有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的人赏十两银子。百姓对此感到奇怪,不 敢去搬。又说“能搬木头的人赏五十两银子”有一个人搬了木头,就给了他五十两银子,用来 表明没有欺骗(百姓)。最后颁布了那法令。 103 张释之执法 皇上出巡经过中渭桥, 有一个人从桥下跑出来, 惊吓到天子座车的马儿。 于是派骑兵去追捕, 把他交给廷尉治罪。释之审问那个人。那人说:「我是乡下人,来到这里,听说皇上出巡, 禁止通行,便躲在桥下。过了很久,以为出巡的队伍已经通过了,就出来,一看到皇上的车 驾,立刻转身跑了。」廷尉向皇上报告他的判决:「单独一个人触犯禁止通行的命令,应该 判以罚金。」文帝很生气地说:「这个人亲自惊吓到我的马儿,幸亏我的马儿驯服和顺,假 使换了另一匹马,难道不会让我受伤吗?但是廷尉居然只判他罚金!」说:「法律是天子要 跟天下人共同遵守的。 现在法律规定如此, 而要再加重他的罪, 这样法律就不被人民信任了。 况且当那个时候,皇上假使立刻处罚他,也就算 了。现在既然交下给廷尉治罪,廷尉是天下执法的标准,如果稍有偏斜,那天下执行法律都 将因此而或轻或重,没有一定的标准了,这样人民岂不是要手足无措吗?希望陛下明察。」 过了很久,皇上才说:「廷尉的判决是正确的。」 104 子产不毁乡校 郑国人到乡校休闲聚会,议论执政者施政措施的好坏。(郑国大夫)然明对子产说:“把乡校 毁了,怎么样?”子产说:“为什么毁掉?人们早晚干完活儿回来到这里聚一下,议论一下施 政措施的好坏。他们喜欢的,我们就推行;他们讨厌的,我们就改正。这是我们的老师。为 什么要毁掉它呢?我听说尽力做好事以减少怨恨, 没听说过依权仗势来防止怨恨。 难道很快 制止这些议论不容易吗?然而那样做就像堵塞河流一样: 河水大决口造成的损害, 伤害的人 必然很多,我是挽救不了的;不如开个小口导流,不如我们听取这些议论后把它当作治病的 良药。” 105 何易于挽纤 何易于, 不知是什么地方人和通过什么途径做官的。 他担任益昌县令。 益昌离州有四十里远, 刺史崔朴曾经在春天带者宾客乘船路过益昌附近,让百姓挽纤拉船,何易于亲自挽纤拉船。 崔朴惊讶地问情况,何易于说:“现在是春天,百姓都在耕种养蚕,惟独我没事做,可以担 负那劳役。”崔朴惭愧,和宾客们急忙骑马离开了。 106 李离过听自刑 李离,是晋文公的法官。他听察案情有误而枉杀人命,发觉后就把自己拘禁起来判以死罪。 文公说:“官职贵贱不一,刑罚也轻重有别。这是你手下官吏有过失,不是你的罪责。”李离 说:“臣担当的官职是长官,不曾把高位让给下属;我领取的官俸很多,也不曾把好处分给 他们。如今我听察案情有误而枉杀人命,却要把罪责推诿于下级,这种道理我没有听过。” 他拒绝接受文公的命令。文公说:“你认定自己有罪,那么我也有罪吗?”李离说:“法官断 案有法规,错判刑就要亲自受刑,错杀人就要以死偿命。您因为臣能听察细微隐情事理,决 断疑难案件,才让我做法官。现在我听察案情有误而枉杀人命,应该判处死罪。”于是不接 受晋文公的赦令,伏剑自刎而死。 107 龚遂治渤海郡 龚遂,字少卿,是山阳郡南平阳县人。因为通晓儒学做了官,做到昌邑王国的郎中令,为昌 邑王刘贺效力。汉宣帝刘询即位,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渤海及其邻郡年成不好,盗贼纷纷出 现,当地郡守无法捉拿制服。皇上想选拔善于治理的人,丞相御史推荐龚遂可以胜任,皇上 任命他做渤海郡太守。当时龚遂已经 70 多岁了,被召见时,由于他个子矮小,宣帝远远望 见,觉得跟传闻中的龚遂不相合,心里有点轻视他,对他说:“渤海郡政事荒废,秩序紊乱, 我很担忧。先生准备怎样平息那里的盗贼,使我称心满意呢?”龚遂回答说:“渤海郡地处海 滨,距京城很远,没有受到陛下圣明的教化,那里的百姓被饥寒所困,而官吏们不体贴,所 以使您的本来纯洁善良的臣民偷来您的兵器, 在您的土地上玩玩罢了。 您现在是想要我用武 力战胜他们呢,还是安抚他们呢?”宣帝听了龚遂的应对,很高兴,就回答说:“既然选用贤 良的人,本来就是想要安抚百姓。”龚遂说:“我听说治理秩序混乱的百姓就如同解紊乱的绳 子,不能急躁;只能慢慢地来,然后才能治理。我希望丞相御史暂时不要用法令条文来约束 我,让我能够根据实际情况,不呈报上级而按照最有效的办法处理事情。”宣帝答应了他的 要求,格外赏赐他黄金物品派遣他上任。 108 陶侃二三事 陶侃在广州,没有事的时候总是早朝把白砖运到书房的外边,傍晚又把它们运回书房里。别 人问他这样做的缘故,他回答说:“我正在致力于收复中原失地,过分的悠闲安逸,唯恐不 能承担大事,所以才使自己辛劳罢了。”陶侃生性聪慧敏捷,恭敬有礼,为官勤恳,整天严 肃端坐。军中府中众多的事情,自上而下去检查管理,没有遗漏,不曾有片刻清闲。招待或 送行有序,门前没有停留或等待之人。他常对人说:“大禹是圣人,还十分珍惜时间;至于 普通人则更应该珍惜分分秒秒的时间, 怎么能够游乐纵酒?活着的时候对人没有益处, 死了 也不被后人记起,这是自己毁灭自己啊!”有一次,陶侃外出,看见一个人手拿一把未熟稻 谷, 陶侃问: “你拿它做什么?”那人回答: “在路上看见的, 就随意拿来罢了。 ”陶侃大怒说: “你既不种田,又拿别人的稻子戏耍!”陶侃抓住他鞭打他,因此百姓勤于农事,家中充足。 造船的时候,陶侃命人把木屑和竹头都登记后收藏起来,人们都不明白这样做的原因。后来 大年初一聚会时,地面积雪,太阳刚放晴,厅堂前积雪,地面还潮湿,陶侃于是用木屑铺散 地面。等到桓温伐蜀时,又用陶侃保存的竹头作钉装船。陶侃综合料理事物极其细密,都是 这样。 109 徐有功断狱秉公 皇甫文备,是武则天时代残酷的狱吏,跟徐有功讨论案件,诬蔑徐有功与叛逆分子勾结,呈 报皇上构成他的罪状,武则天将他搁职。不久,皇甫文备被人告发,但徐有功从宽处理,有 的人说: “他早先要陷害你致你于死地, 如今你反而要使他解除罪行, 为什么呢?”徐有功说: “你说的是私仇,我是坚持公法的人,怎么可以因为私人的思想而去危害公法呢?” 110 强项令董萱 陈留人董宣当洛阳令。湖阳公主的男仆杀人藏入主子家府,官吏抓不着。有一天湖阳公主外 出,奴仆驾车。董宣带领一班人等侯在洛阳城北面西头门,拦住车,用武器逼住,宣布杀人 犯罪状,当场把杀人犯抓住杀掉。湖阳公主立即回宫向光武帝哭诉。帝大怒,召董宣,要用 木槌打死董宣。董宣叩头说:“请允许我说一句话再死。”帝说:“你说什么?”董宣说:“陛下 圣德,中兴汉室,如果纵奴杀人,将何以治天下?我不须槌死,我自已死。”说完以头撞柱, 血流满面。帝令小太监上前抓住董宣,要他向湖阳公主叩头认错,董宣不从,强制之,董宣 两手撑住地面,就是不肯叩头。湖阳公主对帝说:“你过去是布衣,藏匿逃亡者,官吏不敢 入门,乃今贵为天下,威权不能行之于一个地方官员身上吗?”帝笑着说:“天子不能与布衣 相提并论。”于是下令:“强项令出去!”赏钱三十万。董宣把赏钱分赐下属。由此,董宣能 搏击豪门贵族。京师内,无人不为之震动。在京师号称“卧虎”. 111.岳飞与岳家军 岳飞侍奉父母特别孝顺,家里没有侍妾,吴d向来钦佩岳飞,想和他结交,将美女打扮后送 给他,岳飞说:“皇上十分操劳,难道这是大将们享乐的时候吗?”岳飞拒绝没有接受。吴d 非常佩服岳飞。有人问岳飞:“国家什么时候才能太平?”岳飞说:“文臣不怜惜钱财,武臣 不怕死,天下就太平了。”岳飞的军队每次休息的时候,岳飞督促将士们从山坡下来,跳过 壕沟,都穿着沉重的铠甲锻炼。有一个拿了百姓一缕麻绳捆绑柴草的士兵,立即斩首示众。 士兵们夜晚休息,人民都打开门,欢迎他们进来,却没有一个敢进入的士兵。军队的口号是 “宁愿冻死也不拆老百姓的房子,宁愿饿死也不抢夺老百姓的财物。”当士兵生病的时候,岳 飞亲自为他调药。各位将领守卫边疆时,岳飞的妻子慰问他们的家人。有为国战死的将士, 岳飞的妻子为他们哭丧,并且养育他们的遗孤,岳飞接到奖赏,都分给他的部下们,不侵犯 他们丝毫的利益。岳将军善于用少数人击退众敌。凡是有军事活动,都召集各位统军头领, 商量约定后才打仗,所以每打一仗,都能很快地战胜对方。突然遇到敌人,不会轻举妄动。 所以,敌人称岳家军说“撼动大山容易,击败岳家军困难。” 112.宋襄公治军 宋襄公与楚军在泓水作战。宋军已摆好了阵势,楚军还没有全部渡过泓水。担任司马的子鱼 对宋襄公说:“对方人多而我们人少,趁着他们还没有全部渡过泓水,请您下令进攻他们。” 宋襄公说:“不行。”楚国的军队已经全部渡过泓水还没有摆好阵势,子鱼又建议宋襄公下令 进攻。宋襄公还是回答说:“不行。”等楚军摆好了阵势以后,宋军才去进攻楚军,结果宋军 大败。宋襄公大腿受了伤,他的护卫官也被杀死了。 宋国人都责备宋襄公。宋襄公说:“有道德的人在战斗中,只要敌人已经负伤就不再去杀伤 他,也不俘虏头发斑白的敌人。古时候指挥战斗,是不凭借地势险要的。我虽然是已经亡了 国的商朝的后代,却不去进攻没有摆好阵势的敌人。” 子鱼说:“您不懂得作战的道理。强大的敌人因地形不利而没有摆好阵势,那是老天父帮助 我们。敌人在地形上受困而向他们发动进攻,不也可以吗?还怕不能取胜!当前的具有很强 战斗力的人,都是我们的敌人。即使是年纪很老的,能抓得到就该俘虏他,对于头发花白的 人又有什么值得怜惜的呢?使士兵明什么是耻辱来鼓舞斗志,奋勇作战,为的是消灭敌人。 敌人受了伤,还没有死,为什么不能再去杀伤他们呢?不忍心再去杀伤他们,就等于没有杀 伤他们;怜悯年纪老的敌人,就等于屈服于敌人。军队凭着有利的战机来进行战斗,鸣金击 鼓是用来助长声势、鼓舞士气的。既然军队作战要抓住有利的战机,那末敌人处于困境时, 正好可以利用。既然声势壮大,充分鼓舞起士兵斗志,那么,攻击未成列的敌人,当然是可 以的。” 113.周厉王止谤 周厉王暴虐,国都里的人公开指责厉王。召穆公报告说:“百姓不能忍受君王的命令了!” 厉王发怒,寻得卫国的巫者,派他监视公开指责自己的人。巫者将这些人报告厉王,就杀掉 他们。国都里的人都不敢说话,路上彼此用眼睛互相望一望而已。 厉王高兴了,告诉召公说:“我能止住谤言了,大家终于不敢说话了。”召公说:“这是堵他 们的口。堵住百姓的口,比堵住河水更厉害。河水堵塞而冲破堤坝,伤害的人一定很多,百 姓也象河水一样。所以治理河水的人,要疏通它,使它畅通,治理百姓的人,要放任他们, 让他们讲话。因此天子治理政事,命令公、卿以至列士献诗,乐官献曲,史官献书,少师献 箴言,盲者朗诵诗歌,朦者背诵典籍,各类工匠在工作中规谏,百姓请人传话,近臣尽心规 劝,亲戚弥补监察,太师、太史进行教诲,元老大臣整理阐明,然后君王考虑实行。所以政 事得到推行而不违背事理。百姓有口,好象土地有高山河流一样,财富就从这里出来;好象 土地有高原、洼地、平原和灌溉过的田野一样,衣食就从这里产生。口用来发表言论,政事 的好坏就建立在这上面。 实行好的而防止坏的, 这是丰富财富衣食的基础。 百姓心里考虑的, 口里就公开讲出来,天子要成全他们,将他们的意见付诸实行,怎么能堵住呢?如果堵住百 姓的口,将能维持多久?” 厉王不听。于是国都里的人再不敢讲话。三年以后,便将厉王放 逐到彘地去了。 114.荀巨伯探病友 荀巨伯从远方来探视生病的朋友, 恰逢胡贼围攻这座城池。 朋友对巨伯说: “我现在快死了, 你可以赶快离开。”巨伯回答道:“我远道来看你,你让我离开,败坏‘义’而求活命,哪里是 我巨伯的行为!”贼兵已经闯进,对荀巨伯说:“大军一到,全城之人皆逃避一空,你是什么 样的男子,竟敢独自留下来?”荀巨伯说:“朋友有重病,不忍心丢下他,宁愿用我的身躯替 代朋友的姓名。“贼兵相互告诉说:”我们这些没有道义的人,却闯入了有道义的国土!”便 率军撤回。全城人的生命财产到得到了保全。 115.管仲与鲍叔牙 管仲,名夷吾,是颍上人。他年轻时常和鲍叔牙交往,鲍叔知道他有才干。管仲因贫穷,经 常沾鲍叔的便宜,鲍叔始终能很好地对待他,不因此而说他的闲话。后来鲍叔侍奉齐国的公 子小白,管仲侍奉公子纠。当小白被立为齐国国君的时候,公子纠被杀,管仲也被囚禁。鲍 叔就向齐桓公推荐管仲。管仲被齐桓公任用,在齐国主持政事,齐桓公因此也成霸业,多次 联合各国诸侯主持盟会,使天下一切得到匡正,这都是管仲的谋划。 管仲说:“我当初贫穷时,曾和鲍叔一起做生意,分钱财,自己多拿,鲍叔不认为我贪财, 他知道我贫穷啊!我曾经替鲍叔办事,结果使他处境更难了,鲍叔不认为我愚蠢,他知道时 运有利有不利。我曾经三次做官,三次被国君辞退,鲍叔不认为我没有才能,他知道我没有 遇到时机。我曾经三次作战,三次逃跑,鲍叔不认为我胆怯,他知道我家里有老母亲。公子 纠失败了,召忽为之而死,我却被囚受辱,鲍叔不认为我不懂得羞耻,他知道我不以小节为 羞,而是以功名没有显露于天下为耻。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是鲍叔啊!” 鲍叔推荐管仲以后,自己甘愿做他的下属。鲍叔的子孙世世代代在齐国吃俸禄,得到了封地 的有十多代,常常成为有名的大夫。天下的人不赞美管仲的才干,而赞美鲍叔能了解人。 116.柳子厚风范 当子厚被召回京城而又复出为刺史的时候, 中山人刘梦得禹锡也在遣放之列, 应当前往播州。 子厚流着眼泪说道: “播州不适宜人居住, 而梦得有母亲健在, 我不忍心看到梦得处境困窘, 以致于无法向母亲说明一切, 况且也决没有让母子同赴贬所的道理。 ”准备向朝廷上疏请求, 愿以柳州更换播州,即使因此再次获罪,虽死无遗憾。此时正好又有人将梦得的事报告了朝 廷,梦得于是改为连州刺史。呜呼!人在困窘时才最能表现出他的气节和道义。当今的人们 平日里互相敬慕爱悦,相邀饮宴,追逐游戏,强颜欢笑以示谦卑友好,握手发誓以见肝胆相 照,指天画日,痛哭流涕,表示死也不会背弃朋友,似乎像真的一样可信。然而一旦碰上小 的利害冲突,哪怕只有毛发一般细微,也会反目相向,装出从来不认识的样子。你已落入陷 阱,他不但不伸手援救,反而乘机排挤,往下扔石头,前面说到的那种人都是这副嘴脸。这 种事情恐怕连禽兽和异族都不忍心去做, 而那些人却自以为得计, 当他们听到子厚的为人风 度,也应该感到稍许有些惭愧吧。 117.黄仙裳鼎力相助 黄仙裳早年参加童子试,被州太守陈澹仙所赏识,后来陈做了给事中,因为犯罪被关押在牢 狱中,很贫困。黄卖掉了他靠近城墙的土地,得到了一百两银子,把所有钱都给了陈,还和 他一起在监牢里住。陈后来被释放,两人同时离开南京。陈死后,黄赶赴桐乡吊唁他。到的 时候,正好是陈的忌日,大哭哀号,把过路人都感动了。 118.季札挂剑 延陵季子要到西边去访问晋国,佩带宝剑拜访了徐国国君。徐国国君观赏季子的宝剑,嘴上 没有说什么,但脸色透露出想要宝剑的意思。延陵季子因为有出使上国的任务,就没有把宝 剑献给徐国国君,但是他心里已经答应给他了。季子出使在晋国,总想念着回来,可是徐君 却已经死在楚国。于是,季子解下宝剑送给继位的徐国国君。随从人员阻止他说:“这是吴 国的宝物,不是用来作赠礼的。”延陵季子说:“我不是赠给他的。前些日子我经过这里,徐 国国君观赏我的宝剑,嘴上没有说什么,但是他的脸色透露出想要这把宝剑的表情;我因为 有出使上国的任务,就没有献给他。虽是这样,在我心里已经答应给他了。如今他死了,就 不再把宝剑进献给他,这是欺骗我自己的良心。因为爱惜宝剑就使自己的良心虚伪,廉洁的 人是不这样的。”于是解下宝剑送给了继位的徐国国君。继位的徐国国君说:“先君没有留下 遗命,我不敢接受宝剑。”于是,季子把宝剑挂在了徐国国君坟墓边的树上就走了。徐国人 赞美延陵季子,歌唱他说:“延陵季子兮不忘故,脱千金之剑兮带丘墓。” 119.包惊几笃于友谊 包惊几对朋友间的友情很忠诚, 与吴东湖是好朋友。 吴东湖死后, 包惊几照料吴家极其周到。 后来,当包惊将自己的女儿要出嫁的时候,他听说吴东湖的女儿将要嫁人,但因家中贫穷不 能自备嫁妆,他就把自己女儿的嫁妆送给她,自己的女儿晚了一年才出嫁。当时的人们都以 此赞扬他。 120.伯牙与钟子期 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伯牙琴声)。伯牙弹琴,心里想着高山。钟子期说:“好 啊!(琴声)高峻的样子像泰山!”(伯牙)心里想着流水,钟子期说:“好啊!(琴声)水 势浩荡的样子像江河!”伯牙所思念的,钟子期必然了解它的。 伯牙在泰山的北面游览,突然遇到暴雨,(只能)在岩石下(躲雨);(伯牙)心里伤感, 于是取过琴而弹了起来。起先是连绵大雨的曲子,(接着)再作出崩山的声音。每有曲子弹 奏,钟子期总能寻根究源它的情趣。 (这时)伯牙放下琴感叹地说:“您听曲子好啊,好啊! 心里想象就好像我的心意啊。我从哪里让我的琴声逃过你的耳朵呢?” 121.萧何远虑 沛公进了咸阳,将领们都争先奔向府库,分取金帛财物,唯独萧何首先进入宫室收取秦朝丞 相及御史掌管的法律条文、地理图册、户籍档案等文献资料,并将它们珍藏起来。沛公做了 汉王,任命萧何为丞相。汉王之所以能够详尽地了解天下的险关要塞,家庭、人口的多少, 各地诸方面的强弱,民众的疾苦等,就是因为萧何完好地得到了秦朝的文献档案的缘故。萧 何向汉王推荐韩信,汉王任命韩信为大将军。 122.赵人养猫 有一个赵国人家里发生了鼠患,到中山去找猫。中山人给了他猫。这猫既善于捉老鼠,也善 于捉鸡。过了一个多月,老鼠少了,鸡也没有了。他的儿子很担心,对他父亲说:&为什么 不把猫赶走呢?他父亲说:&这就是你不知道的了。我怕的是老鼠,不是没有鸡。有了老鼠, 就会吃我的粮食,毁我的衣服,穿我的墙壁,啃我的用具,我就会饥寒交迫,害处不是比没 有鸡更大吗?没有鸡,只不过不吃鸡罢了,离开饥寒交迫还很远,为什么要把那猫赶走呢? & 123.汉文帝誉周亚夫 汉文帝继位之后第六年,匈奴大举侵入边境。朝廷于是让宗正刘礼做将军,驻军霸上;让祝 兹侯徐厉做将军,驻军棘门;让河内太守周亚夫做将军,驻军细柳:这样来防备匈奴。皇帝 亲自慰劳军队。来到霸上和棘门军营,皇帝车马径直驰进军营,将以下军官骑马送迎。接着 往细柳军营,细柳军营的军士官吏身披铠甲,拿着锋利的刀,拉开弓弩,拉得满满的。天子 的先头卫队到了,不能进入军营。先头卫队说:“天子将要到了。”军营门的军官说:“将军 命令说:“军队中听将军命令,不听天子的诏令。”过了不久,皇帝到了,又不能进入。于是 皇帝就派使臣拿着符节下诏令给周将军: “我想要进军营慰劳军队。 ”周亚夫才传话打开营门。 营门的军官对跟随的车马上的人说:“将军约定,军营中不能驱马快跑。”于是天子就控制马 缰绳慢行。到了营中,将军周亚夫手执兵器行礼说:“穿戴铠甲头盔的军人不行跪拜之礼, 请求用军礼拜见。 ”天子被感动了, 脸上变得很严肃的样子手抚车前横木。 皇帝派人告诉说: “皇帝尊敬地慰劳将军。 ”完成礼仪就离开了。 出了军营门以后, 大臣们都很惊讶。 汉文帝说: “哎呀!这是真正的将军啊!先前霸上、棘门军营,像儿戏罢了,那些将军本来可以袭击而俘 获呀。至于周亚夫,能够侵犯他吗?”汉文帝称赞了很久。 124.疏广论遗产 疏广回归乡里后,天天让家里摆设酒食,邀请族人老朋友及宾客,一起娱乐.多次询问家里的余 金还有多少,崔家人去买东西回来供养亲朋.过了一年多,疏广的子孙私下对疏广所喜爱相信 的兄弟老人说:&子孙后代到了你们这个年龄的时候几乎是不可以立下这样的产业,如今每天 这样饮食,耗费将尽.应该像您家一样,劝说他买田治宅.&老人就用闲暇时间给疏广讲了这些 话,疏广说:&我并不是老糊涂了也不是不顾念子孙 只是家里本有旧田老宅,让子孙勤于耕作, 应该能够供其衣食,与普通人相同.如今又增加了这么多赢余的钱财,它只能教子孙怠惰罢了. 贤能而多有钱财,那么就会捐弃其志向;如果愚蠢而又多有钱财,那么就更助长了他们的过错. 况且富人,是众人所怨恨的啊;我既然没有办法来教化子孙,也不想助长他们的过错而招致怨 恨.更何况这些金钱,是圣上恩赐我用来养老的啊,所以我希望与乡党宗族共飨圣上的恩赐,来 尽我的余日,不也可以吗!&于是族人为他心说诚服.后来他就这样终老一生. 125.杜太后遗嘱 建隆二年,杜太后身体不适,宋太祖侍奉(杜太后)喝药不离左右。(杜太后)病危时,召 来赵普进宫接受遗命。杜太后于是问太祖说:“你知道你得到天下的原因吗?”宋太祖呜咽着 不能回答。杜太后执意问他,宋太祖说:“我得到天下的原因,都是因为祖宗和太后您积德 啊。”杜太后说:“不是这样的。恰好是由于周世宗让幼小的儿子主宰天下罢了。假使周朝有 年长的皇帝,天下难道会被你所有吗?你死后应当把皇位传给你的弟弟。广阔的地域,众多 的事情,能够立年长的皇帝,是社稷的福气啊。”宋太祖叩头哭着说:“怎么敢不听从教诲。” 杜太后回过头对赵普说:“你一同记住我的话,不能违背它。”(杜太后)命令赵普在床榻前 写下誓书,赵普在誓书的最后写上“臣普书”。(杜太后)把它藏在黄金做的箱子里,命令谨 慎的宫人掌管它。 126.商鞅事魏 商鞅年少的时候喜欢刑名之学,为魏国丞相公叔痤做事,担任中庶子。公叔痤知道他贤能, 但没有来得及向国王推荐。适逢公叔痤生病了,魏惠王亲自去探病,说:“您倘若有三长两 短,国家该怎么办呢?”公叔痤说:“我的中庶子公孙鞅,年纪虽轻,但身怀奇才,希望国君 能让全国的人都听命于他!”魏王沉默不说话。魏王将离开,公叔痤摒退左右的人,说:“大 王如果不任用公孙鞅,就一定要杀了他,不能让他出国境。”国王答应后离开了。公叔痤召 来商鞅表达歉意说:“今天魏王问我可以担任丞相的人选,我说了你,从魏王的表情上看出 他不赞成我意见。 我应当先考虑国君再考虑臣子, 于是对魏王说如果不用你, 就应当杀了你。 魏王答应了。你可以快点离开了,(不然)将要被抓住了。”商鞅说:“那魏王既然不能采纳 你的话来任用我,又怎么能采纳你的话来杀我呢?”结果没有离开。惠王离开之后,对身边 的人说:“公叔痤病得很厉害,真悲哀啊!他想让我把国政交付给公孙鞅,岂不荒唐?” 127.楚庄王伐陈 荆庄王想攻打陈国,派人去侦察。 侦察的人说: “陈国不能攻打。 ”庄王说: “为什么?”回答说: “城墙十分高,沟很深,储备非常充足。”宁国说:“陈国可以攻打。那陈国,是一个小国, 但储备多,赋税严重,国民最埋怨的事情。城墙高,沟深,那是百姓的力气。起兵攻打它, 能夺取陈国。”庄王听了,后来夺取了陈国。 128.伊犁凿井 伊犁城里没有井,人们都从河里打水。一个领导说:“戈壁沙漠都是堆积的沙子,没有水, 因此寸草不生。现在城里有许多老树。如果它的下面没有水,树怎么活呀?”于是便把树连 根拔起顺着根的走向向下凿井, 果然都得到了水,听古人说雍州土厚水深,其实是正确的。 129.华佗治病 一天,华佗走在路上,看见有个人患咽喉堵塞的病,想吃东西却不能下咽,家里人用车载着 他去求医。华佗听到病人的呻吟声,就停车去诊视,告诉他们说:“刚才我来的路边上有家 卖饼的, 有蒜泥和大醋, 你向店主买三升来吃, 病痛自然会好。 ”他们马上照华佗的话去做, 病人吃下后立即吐出一条蛇一样的虫,他们把虫悬挂在车边,到华佗家去拜谢。华佗还没有 回家,他的两个孩子在门口玩耍,迎面看见他们,小孩相互告诉说:“象是遇到咱们的父亲 了,车边挂着的‘病’就是证明。”病人上前进屋坐下,看到华佗屋里北面墙上悬挂着这类寄生 虫的标本大约有十几条。 130.曹绍夔捉“鬼” 唐朝时,洛阳有座寺庙.屋里的铜磬,每天自己会发出低沉的声音.和尚以声响为妖怪.时间一 长,老和尚吓得生病了.既然是妖怪作祟,和尚们不敢去搬掉那口 铜磬,以免招灾上身.曹绍夔 与和尚是好朋友,来看望他.正好那个时候前殿的斋钟响了,磬也跟着自鸣。曹绍夔笑着对和 尚说:&明天你请我喝酒,我帮你捉妖.& 和尚不相信他,仍希望它有效,准备了丰盛的酒菜。 曹公毫不客气,把好酒好菜光. 酒足饭饱之后,从袖中抽出一把锉刀, 锉了几下,磬果然不再 自鸣了。和尚问其道理,曹绍夔说:“此磬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么去了解一个行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