迳积石山县大河家镇而为中国河的而是什么意思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水经注》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水道所流经地区的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等诸方面内容,是一部历史、地理、文学价值都很高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当前位置: &
“河出葱岭、河出昆仑”出处
扫描到手机
14:58:29 & & &
o语出《尚书·禹贡》和司马迁的《史记.禹本纪》等古籍。意思就是华夏族的母亲河黄河的源头出自于阗昆仑山。张骞凿空通西域,旅途所见昆仑山以及葱岭河(叶尔羌河与塔里木河)、蒲昌海(罗布泊)之奇观,汉代太史令司马迁在其名著《史记·大宛列传》中记载:“汉使穷河源,河源出于阗,其山多玉石,采来,天子案古图书,名河所出山曰昆仑云。“河出葱岭、河出昆仑”出处千古一贯o由此道出“昆仑山与中国河(黄河)河源在西域”这个又影响中国2000多年的历史文化观念。同时表明兹事体大,“昆仑山与黄河河源”在西域这事是由古代中国最伟大的皇帝“秦皇汉武”之汉武帝在听取亲自张骞等出使西域使者的考察汇报之后,仔细查阅地图和文献,周密研究思考之后的慎重决定。《汉书o西域传》“河有两源,一出葱岭,一出于阗,于阗河北流与葱岭河合,东注蒲昌海,其水亭居,冬夏不增减,皆以为潜行地下,南出于积石,为中国河云。” “河”是中国古代特指黄河的专称。这段文字明确指出了古代塔里木河入注古代罗布泊后伏流地下,到青海积石山后复出地表。实际上,张骞把发源于帕米尔山结、昆仑山并东流的塔里木河的主要支流和田河、叶尔羌河作为黄河的上源。张骞眼中的这条中国河河源——塔里木河在注入罗布泊后又潜行地下,至青海积石山再度冒出地面再度成为黄河源头。这就是昆仑山诸水流入塔里木河注入罗布泊,然后潜入地下,至青海积石山地区重新出露地面的黄河之源神圣传说。也是黄河重源说的官方由来,此类记载累累于史籍。“河出葱岭、河出昆仑”出处零误差张骞考察黄河源时所到达的地方在现今的帕米尔高原,即是昆仑山西段,也是昆仑山山脉实际起源的帕米尔山结。就现代科学结论而言,他看到的并非实际地理学上的黄河河源,河源实际在昆仑山东段的青海省境内。然而由于上古一贯的大昆仑文化内涵以及古代地图、图册、文献记载的强大影响,以张骞为代表的西行出使大臣和往来商旅亲眼所见:帕米尔以西昆仑山水全部西流并最终汇聚于罗布泊。而罗布泊水无论冬夏与旱涝,水量从不增减的奇景。使汉武帝最终还是根据先秦上古中国一贯说法和当时积累的上古文献和图册,将中国河(黄河)河源地点定于昆仑和葱岭。这样确定的河源虽然地理学的误差在1300公里左右,但是文化、历史学上的误差却为零!汉武帝确定昆仑、河源位置的传统文化影响因素o《穆天子传》记载,周穆王登昆仑,拜谒山上的黄帝之宫,为丰隆(雷神)的坟墓封土,并举行祭祀昆仑山的仪式。 《穆天子传》成书于战国时代,那时秦穆公平定西戎,西戎大部已经经昆仑山西迁。该书的作者一定是昆仑山信仰者,很可能主要依据秦穆公平定西戎所掌握的情况和上古时期流传下来的材料撰写记录了一个久为流传的古史传说。周穆王游历昆仑的记载一定程度证明此山在中国上古史中的真实性。其后,我们熟悉的汉武帝则正式把神话昆仑落实为真实的地理学山脉。秦人名称的西传o客观地说,秦人是春秋战国时代中国吸收亚欧大陆多元文化与向西传播中国文化的主要当事人,也是因此最大的受益者。秦国在列国中称霸便最大程度反映出当时亚欧大陆各主要文明区域相互之间频繁文化交流与各自快速发展的历史事实。正是由于不断地吸收各周边民族的先进文化成份,秦人才逐渐由一个偏处西隅、被称为戎狄的落后邦国发展成为吞并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强大王朝的大帝国,中国历史上的始皇帝也由此出现。 &o西迁的西戎,则以秦人自称。由此“秦”的名称出现在南亚、古波斯和西亚。河出昆仑的其他方面的原因o特殊的政治需要。 张骞通西域的目的:联结西域诸国,联合起来,抗击匈奴;同时断绝西域这个沟通东西方的物流大通道。以断匈奴的右臂。如果像《史记·大宛列传》所说:“汉使穷河源,天子按古图书名河所出曰昆仑”,那么黄河的上源在昆仑山,中国、西域同饮黄河水,就是一家人了。政治上的需要和地理上的真实发生了一致性碰撞。这样黄河重源说的流行就有它的时代必然性。o佛教的影响。按照古印度的吠陀文明的理解,雪山四周有河流四向分流,河流之源同出一处。西方佛教徒因此提出黄河水发源于阿耨达山的说法。郦道元注释阿耨达大水为古代塔里木河南面的一条支流,向下汇流于阗河、葱岭河同入蒲昌海(古代罗布泊)潜行地下为河源。 &o古代中国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理解与认识的不足。对于古代罗布泊来说,上源的水汹涌湍急,汇流下注流入罗布洼地,古人的观察是“其水亭居,冬夏不增减”,这湖是内陆湖,四周又没有任何河流流出,水面又没有什么升降,最简单的最直觉的解释是迳流水量伏流潜行地下流走了。所以“皆以为潜行地下,南出于积石,为中国河云。” &o昆仑与帕米尔的地理特性也是一方面原因。帕米尔-亚欧交通关键点亚欧大陆唯一四个方向直接连接东亚、西亚、南亚、中亚几大区域的便是帕米尔高原。它是许多山系汇集的中心,称为山结、山巢或山汇。我国古时又称其为“诸山之祖”。以帕米尔山结为中心,向四周呈辐射状延伸出五大山系和三大水系。五大山系是:向东偏北延伸的天山山脉;向东偏南延伸的昆仑山山脉(天山、帕米尔和昆仑山从北、西、南、三面环抱着塔里木盆地);向南偏东延伸的喜马拉雅山山脉(昆仑山、喜马拉雅山环抱着青藏高原);向西偏南延伸的兴都库什山山脉;向西南延伸的吉尔特尔山-苏莱曼山山脉三大水系:向西的阿姆河水系、向东的塔里木河水系和向南的印度河水系。故有万水之源一说。帕米尔这个“亚洲心脏”既是古代中国人西出的门户,也是横贯亚洲大陆交通线的连接处,曾经在人类各地古代文明发生、发展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中介”作用。&
(责任编辑:丁勇 CN007)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河州文苑】积石山人必看~“大禹导河积石”是专家学者肯定了的事实!
禹是古代夏后部落的首领,姒姓,后称大禹(伟大的禹)、夏禹、戎禹,因治水功劳伟大,舜死后担任部落联盟领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开国之祖,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治水英雄。
据《史记夏·本纪》和《大戴礼记·帝系》的记载,禹为颛顼的孙子。据沈建中先生推算,大禹生于公元前2127年(沈建中《大禹陵志》研究出版社,2005年4月版)。卒于公元前2062年,《史记》载“十年,帝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大禹的出生地,据记载和专家考证,大多数观点认为禹生于四川省绵阳市北川县石纽村。《竹书记年·帝禹夏后氏》载:“母曰修巳,出行,见流星贯昂,梦接意感,既而吞神珠,修巳背剖而生禹于石纽。”郦道元《水经注》也载“禹生于蜀之广柔县石纽村。”
值得注意和研究的也有学术观点认为大禹是今临夏州广河县人。甘肃著名学者冯国瑞在其《炳灵寺石窟勘察记》中言:“所以从汉代追远的传说,夏禹的事迹在这条水上(即大夏水),甚至说是夏的发祥地。郦道元引《晋书·地道记》说:‘大夏县有禹庙,禹所出也……’我们这次到宁定,看见当地人收藏的彩陶多种,有四双手人的画像,当然是象征劳动创造的意义。还有宁定人普遍把彩陶叫‘夏陶’,又在临夏区民间话有‘好夏家’、‘这夏家难惹’等,也是有力的证据。”这里提出大禹是大夏县人。大夏县在今广河县阿里麻土乡,大夏水即今广通河。著名学者马志勇先生也持这种观点,认为“禹出大夏,广河是大禹的故乡。”(《大夏解码》马志勇。日《民族日报晚刊》)。
一、大禹导河积石的史籍记载
大禹导河积石这是专家学者肯定了的事实。许多古代文献中追述记载了大禹导河积石这一彪炳千秋的大事。据《尚书·禹贡》载大禹“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南至于华阴,东至于厎柱,又东至于孟津,东过洛汭,至于大伾;北过降水,至于大陆;又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意思是疏导黄河,从积石山开始,直到龙门山;再向南到达华山之北;再向东到达厎柱山;又向东到达孟津,继续向东经过洛水弯曲处,就到了大伾山;然后折而北流,经过降水,再向前流入大陆泽;继续向北,分布为九条河道,者九个支流再会合后注入大海。《尚书·禹贡》还载“浮于积石,至于龙门、西河,会于渭汭。”意思是说疏导黄河后,这里的民众进贡时船只由积石山附近进入黄河,顺流到龙门山、西河,然后在渭河弯曲处与其他船只会合。《史记·夏本纪》载“导河积石,至于龙门”。《汉书·沟洫志》载“《夏书》:禹堙洪水十三年,过家门不入……唯是为务,故导河自积石,历龙门。……至于大伾”。清粱份《秦边记略》云:“盖黄河入中国,始于河州,禹之导河积石是也。”明代总制唐龙在《重修禹王庙记》(明嘉靖《河州志》)中云:“美哉,洋洋乎,神禹治水之功也!而河为宗哉。夫河之巨源,昆仑之输也,弥弥百余泓,分涌於葱岭、于阗,合注於蒲菖,而入积石山。山在金城河关县,即今河州。其下有石门岝巅若大窍,河冒之而西南,浩焉涆焉。禹以为河所从来,高水湍悍,厥菑衍溢。乃自积石引其流,茫其怒,利而导之,以历龙门,南行华阴,东下砥柱及孟津洛汭,以至於大伾。凡九折而后归藏於海,欿乎而不盈也。鸿波巨浸,奠为安流,中国艾安,而垫溺之害息矣。”这些记载,虽是后人追述记载的大禹的功德,但应当是可信的,大禹治理黄河,先从黄河上游的积石开始,从此,大禹完成了惊天动地的治水事业,从此,积石也以大禹导河的源头而名扬天下。
大禹治水的积石山,指小积石山,系祁连山延伸部分,在临夏州西界中南段自南而北走向排列,南起土门关,北至黄河边,是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的主要山脉。小积石山北端被黄河拦腰切断,形成一条长约二十五公里的峡谷,这条峡谷就叫积石峡,是黄河上游著名的峡谷,传说是大禹治水开凿而形成的。
据史书记载上古尧帝时期,洪水滔天,神州汪洋一片,禾稼淹没,百姓无家可归。尧帝派鲧带领百姓去治理,鲧采用筑堤堵水的办法,但这儿堵住了,那儿又冲毁了,最后劳民伤财,以失败告终。尧帝便把鲧处死了,并接受舜的建议,命鲧的儿子禹任治水首领,继续带领百姓去治理洪水。父亲的被诛,给禹极大的心灵震憾,他感到了肩上的担子之重和治理洪水任务之艰巨。他认真分析父亲治水失败的原因,总结失败的教训,决定进行实地考察后再确定治理洪水的办法。他先从洪灾最烈的黄河开始,循河逆流而上,来到积石山,看到黄河被巍峨高耸、绵延百余里的积石山所堵,洪水壅聚,一片泽国,若逢雨季或暴雨时漫溢出来,咆哮而下,四处横流,造成九州之内的洪灾。他分析,如果凿开一个口子,把黄河水泻出去引入河道,疏通壅塞,归向大海,就能治住洪水的泛滥,消除水患。于是,他决定先凿开积石山,这样便开始了他功盖千秋的治水大业。他带领万名百姓,用石斧、石刀、石铲、骨铲、木耒等简陋的工具,夏日顶着烈日,冬天冒着寒风,吃、住、干在积石山上。禹作为治水首领,身先士卒,不怕苦,不怕累,顽强地开凿,积石山终于被凿开,黄河水从凿开的缺口飞泄而出,顺着开出的河道欢快地向东流去。这凿开的缺口就是今天的积石峡。从凿开积石山,疏导黄河中,大禹总结出了治理洪水的成功经验――疏导法。治理完黄河后,他带领百姓又用此法治理了江、淮、汉、济等江河的水患,完成了惊天动地的治水事业,赢得了九州百姓的拥戴和舜帝的高度赞扬和赏识,被舜选为继承人,舜死后成为部落联盟的领袖,成为上古时代“五帝”之一。
二、大禹导河积石的传说与遗迹
积石山民间流传有一个大禹导河的传说,与史籍记载有许多吻合之处。相传,巍峨高峻的积石山,蜿蜒几十里,挡住了黄河的滚滚水流,每到雨季,拥塞的黄河水泛滥成灾。这时候,女娲已经活了九万九千岁,死了。尧帝派禹王爷来治黄河。禹王爷来到积石山,察看了地形,便带领万民挖山削崖,要在积石山开凿一道峡谷。这时一条恶龙横行过来,挡住峡谷的开凿。禹王爷非常气愤,狠狠一斧劈下去,把恶龙斩成两段,继续凿山。至到现在,黄河两岸的崖壁还是红红的,传说就是禹王爷当年斩恶龙留下的斑斑血迹.禹王爷经过千辛万苦,终于凿成一条石峡,滔滔黄河顺峡东流而去,消除了这一带的水患。这条峡谷,就是现在的积石峡。
积石峡中留下了许多大禹导河传说的遗迹,如禹王石、大禹斩蛟崖、骆驼石、天下第一石崖等。
禹王石从积石山县大河家镇走出积石关,经木场村,翻过索屯坡,在黄河南岸有一尊磐石,高约3米,周围直径约10多米,石上有人休息时坐痕,双腚压出阔可2米左右的痕迹,形象逼真.同侧上部有耒耜之柄靠放压出的痕迹,也很形象。这块石头叫“禹王石”。《续修导河县志》记载:禹王石“索屯村河边,高八尺,宽七尺,长十尺,其色青。相传大禹导河时憩息其上,坐痕至今犹存。因系以辞曰:维石岩岩,在河之滨,名以禹传,寿与天齐。”诗人张建《禹王石歌》写到:“积石关外索屯村,河边奇石劚云根。高约八尺宽七尺,黛色经雨留青痕。凸凹不平形奇诡,相传神禹昔坐此……”。
大禹斩蛟崖距禹王石不远处黄河北岸,有石壁峭拔高耸,森然巍峨,其色赤红。相传,黄河泛滥成灾,乃恶龙起蛟发洪所至。大禹治水到此,首先擒斩恶龙,鲜血直喷射到对岸石崖,因此石崖呈赤红色,故人们称为“大禹斩蛟崖”。
骆驼石 斩蛟崖下黄河激流中,有一中流砥柱,石顶面积约10平方米,高出水面约十数米,巍巍耸立,真有“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气势。
天下第一石崖出积石山县大河家镇关门村西北望,黄河北岸有石崖凌空,相传大禹从这里劈石崖,开通了积石峡,疏浚了黄河,故史称“天下第一石崖”。相传石崖上的层层纹路,就是当年大禹斧凿之痕。
大禹支锅石在积石关内长宁驿下,有巨石在黄河之滨摆为三角形,状如支锅石,故名。相传是大禹疏导黄河开凿积石峡时做饭的地方。(编者按:此文未完待续,敬请关注。)
董克义,笔名柯一,甘肃省积石山县人,原积石山县志编辑部总编辑。先后主编出版《积石山县志》、《积石山县概况》(修订版)、《积石山县年鉴()》、《辉煌三十年——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成立三十年成就》、《中国西北角的旋律――积石山诗歌选集》、《积石山风韵》、《积石山史话》、《积石山县史话》、《魅力积石山》,编著出版《甘肃保安族史话》、《临夏保安族史话》、《古今诗赋咏积石》、《积石山爱情花儿精选二000首》、《河州爱情花儿对唱》、《积石山秧歌与财宝神文化》、《积石山民间传说集》等专著,在报刊杂志发表散文、诗歌百余篇(首),学术论文10余篇10多万字。多部作品获奖,被多种书刊转载。共主编、发表作品五百多万字。
声明:本文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水经注 河水
我的图书馆
水经注 河水
△洛水从县西,北流注之。
洛水于巩县东迳洛汭,北对琅邪渚,入于河,谓之洛口矣。自县西来,而北
流注河,清浊异流,皦焉殊别。应玚《灵河赋》曰:资灵川之遐源,出昆仑之神
邱,涉津洛之峻泉,播九道于中州者也。
△又东过成皋县北,济水从北来注之。
河水自洛口又东,左迳平皋县南。又东,迳怀县南,济水故道之所入,与成
皋分河。河水右迳黄马坂北,谓之黄马关。孙登之去杨骏,作书与洛中故人处也。
河水又东,迳旋门坂北,今成皋西大坂者也。升陟此坂而东趣成皋也。曹大家
《东征赋》曰:望河洛之交流,看成皋之旋门者也。河水又东,迳成皋大伾山
下,《尔雅》曰:山一成谓之伾。许慎、吕忱等并以为丘一成也。孔安国以为
再成曰伾,亦或以为地名。非也。《尚书·禹贡》曰:过洛汭至大伾者也。
郑康成曰:地肱也。沇出伾际矣。在河内修武、武德之界。济沇之水与荧
播泽出入自此,然则大伾即是山矣。伾北即《经》所谓济水从北来注之者也。
今泲水自温县入河,不于此也。所入者奉沟水耳,即济沇之故渎矣。成皋县之
故城在伾上,萦带伾阜,绝岸峻周,高四十许丈,城张翕崄,崎而不平。
《春秋传》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即东虢也。鲁襄公二年七月,晋成公与
诸侯会于戚,遂城虎牢以逼郑,求平也。盖修故耳。《穆天子传》曰:天子射鸟
猎兽于郑圃,命虞人掠林,有虎在于葭中。天子将至,七萃之士高奔戎,生擒虎
而献之。天子命之为柙,畜之东虢,是曰虎牢矣。然则虎牢之名,自此始也。秦
以为关,汉乃县之。城西北隅有小城,周三里,北面列观,临河,苕苕孤上。景
明中,言之寿春,路值兹邑,升眺清远,势尽川陆,羁途游至,有伤深情。河水
南对玉门,昔汉祖与腾公潜出,济于是处也。门东对临河,泽岸有土穴,魏攻宋
司州刺史毛德祖于虎牢,战经二百日,不克。城惟一井,井深四十丈,山势峻峭,
不容防捍,潜作地道取井。余顷因公至彼,故往寻之,其穴处犹存。河水又东,
合汜水。水南出浮戏山,世谓之曰方山也。北流合东关水。水出蒿渚之山,泉发
于层阜之上,一源两枝,分流泻注,世谓之石泉水也。东流为索水,西注为东关
水。西北流,杨兰水注之。水出非山,西北流,注于东关水。又西北,蒲水入焉。
水自东浦西流,与东关水合,而乱流注于汜。汜水又北,右合石城水。水出石城
山,其山复涧重岭,欹叠若城。山顶泉流,瀑布悬泻,下有滥泉,东流泄注。边
有数十石畦,畦有数野蔬。岩侧石窟数口,隐迹存焉,而不知谁所经始也。又东
北流,注于汜水。汜水又北,合鄤水。水西出娄山,至冬则煖,故世谓之温
泉。东北流,迳田鄤谷,谓之田鄤溪水,东流注于汜水。汜水又北,迳虎牢
城东。汉破司马欣、曹咎于是水之上。汜水又北流,注于河,《征艰赋》所谓步
汜口之芳草,吊周襄之鄙馆者也。余按昔儒之论,周襄所居在颍川襄城县,是乃
城名,非为水目。原夫致谬之由,俱以汜、郑为名故也,是为爽矣。又按郭缘生
《述征记》、刘澄之《永初记》,并言高祖即帝位于是水之阳,今不复知旧坛所
在。卢谌、崔云亦言是矣。余按:高皇帝受天命于定陶汜水,又不在此也,于是
求坛,故无仿佛矣。河水又东,迳板城北,有津,谓之板城渚口。河水又东,迳
五龙坞北。坞临长河,有五龙祠,应劭云:昆仑山庙,在河南荥阳县。疑即此祠,
△又东过荥阳县北,蒗荡渠出焉。
大禹塞荥泽,开之以通淮,泗,即《经》所谓蒗荡渠也。汉平帝之世,河汴
决坏,未及得修,汴渠东侵,日月弥广,门闾故处,皆在水中。汉明帝永平十二
年,议治汴渠,上乃引乐浪人王景,问水形便。景陈利害,应对敏捷,帝甚善之。
乃赐《山海经》、《河渠书》、《禹贡图》,及以钱帛。后作堤,发卒数十万,
诏景与将作谒者王吴治渠,筑堤防修堨,起自荥阳,东至千乘海口,千有余里。
景乃商度地势,凿山开涧,防遏冲要,疏决壅积,十里一水门,更相回注,无复
渗漏之患。明年,渠成,帝亲巡行,诏滨河郡国,置河堤员吏,如西京旧制。景
由是显名,王吴及诸从事者,皆增秩一等。顺帝阳嘉中,又自汴口以东,缘河积
石为堰,通渠,咸曰金堤。灵帝建宁中,又增修石门,以遏渠口,水盛则通注,
津耗则辍流。河水又东北,迳卷之扈亭北。《春秋左传》曰:文公七年,晋赵盾
与诸侯盟于扈。《竹书纪年》:晋出公十二年,河绝于扈。即于是也。河水又东,
迳八激堤北。汉安帝永初七年,令谒者太山于岑,于石门东,积石八所,皆如小
山,以捍冲波,谓之八激堤。河水又东,迳卷县北。晋楚之战,晋军争济,舟中
之指可掬。楚庄祀河,告成而还。即是处也。河水又东北,迳赤岸固北而东北注。
△又东北,过武德县东,沁水从西北来注之。
河水自武德县━━汉献帝延康元年,封曹叡为侯国,即魏明帝也。━━东至
酸枣县西,濮水东出焉。汉兴三十有九年,孝文时,河决酸枣,东溃金堤,大发
卒塞之。故班固云:文堙枣野,武作《瓠歌》,谓断此口也。今无水。河水又东
北,通谓之延津。石勒之袭刘曜,途出于此,以河冰泮为神灵之助,号是处为灵
昌津。昔澹台子羽赍千金之璧渡河,阳侯波起,两蛟挟舟。子羽曰:吾可以义求,
不可以威劫。操剑斩蛟,蛟死,波休,乃投璧于河,三投而辄跃出,乃毁璧而去,
示无吝意。赵建武中,造浮桥于津上,采石为中济,石无大小,下辄流去,用工
百万,经年不就。石虎亲阅作工,沈璧于河。明日,璧流渚上,波荡上岸。遂斩
△又东,过燕县北,淇水自北来注之。
河水于是有棘津之名,亦谓之石济津,故南津也。《春秋·僖公二十八年》,
晋将伐曹,曹在卫东,假道于卫,卫人不许,还,自南河济,即此也。晋伐陆浑
亦于此渡。宋元嘉中,遣辅国将军萧斌率宁朔将军王玄谟北入,宣威将军垣护之
以水军守石济,即此处也。河水又东,淇水入焉。又东,迳遮害亭南。《汉书·
沟洫志》曰:在淇水口东十八里,有金堤,堤高一丈,自淇口东,地稍下,堤稍
高,至遮害亭,高四五丈。又有宿胥口,旧河水北入处也。河水又东,右迳滑台
城北。城有三重,中小城谓之滑台城。旧传滑台人自修筑此城,因以名焉。城即
故郑廪延邑也。下有延津。《春秋传》曰:孔悝为蒯瞆所逐,载伯姬于平阳,行
于延津,是也。廪延南故城,即卫之平阳亭也。今时人谓此津为延寿津。宋元嘉
中,右将军到彦之,留建威将军朱修之守此城。魏军南伐,修之执节不下。其母
悲忧,一旦乳汁惊出,母乃号踊,告家人曰:我年老,非有乳时,今忽如此,吾
儿必没矣。修之绝援,果以其日陷没。城故东郡治。《续汉书》曰:延熹九年,
济阴、东郡、济北、平原,河水清。襄楷上疏曰:《春秋》注记,未有河清,而
今有之。《易乾凿度》曰:上天将降嘉应,河水先清。京房《易·传》曰:河水
清,天下平。今天垂异,地吐妖,民厉疾,三者并作而有河清。《春秋》麟不当
见而见,孔子书以为异。河者,诸侯之象,清者,阳明之徵,岂独诸侯有窥京师
计也?明年,宫车宴驾,徵解渎侯为汉嗣,是为灵帝。建宁四年二月,河水又清
△又东北,过黎阳县南。
黎,侯国也。《诗·式微》黎侯寓于卫是也。晋灼曰:黎山在其南,河水迳
其东。其山上碑云:县取山之名,取水之阳以为名也。王莽之黎蒸也。今黎山之
东北故城,盖黎阳县之故城也。山在城西,城凭山为基,东阻于河。故刘桢《黎
阳山赋》曰:南阴黄河,左覆金城,青坛承祀,高碑颂灵。昔慕容玄明自邺,率
众南徙滑台,既无舟楫,将保黎阳,昬而流澌冰合,于夜中济讫,旦而冰泮,燕
民谓是处为天桥津。东岸有故城,险带长河。戴延之谓之逯明垒,周二十里,言
逯明,石勒十八骑中之一,城因名焉。郭缘生曰:城,袁绍时筑。皆非也。余案:
《竹书纪年》梁惠成王十三年,郑釐侯使许息来致地平邱、户牖、首垣诸邑,及
郑驰地,我取枳道与郑鹿,即是城也。今城内有故台,尚谓之鹿鸣台,又谓之鹿
鸣城。王玄谟自滑台走鹿鸣者也。济取名焉,故亦曰鹿鸣津,又曰白马济。津之
东南,有白马城,卫文公东徙渡河,都之,故济取名焉。袁绍遣颜良攻东郡太守
刘延于白马,关羽为曹公斩良以报效,即此处也。白马有韦乡、韦城,故津亦有
韦津之称。《史记》所谓下修武,渡韦津者也。
河水旧于白马县南泆,通濮、济、黄沟,故苏代说燕曰:决白马之口,魏无
黄、济阳。《竹书纪年》:梁惠成王十二年,楚师出河水,以水长垣之外者也。
金堤既建,故渠水断,尚谓之白马渎。故渎东迳鹿鸣城南,又东北,迳白马县之
凉城北。《耆旧传》云:东郡白马县之神马亭,实中层峙,南北二百步,东西五
十许步,状丘斩城也。自外耕耘垦斫,削落平尽。正南有躔陛陟上,方轨是由。
西南侧城有神马寺,树上修整,西去白马津可二十许里,东南距白马县故城可五
十里。疑即《开山图》之所谓白马山也。山上常有白马群行,悲鸣则河决,驰走
则山崩。《注》云:山在郑北,故郑也。所未详。刘澄之云:有白马塞,孟达登
之长叹,可谓于川土疏妄矣。亭上旧置凉城县,治此。白马渎又东南,迳濮阳县,
散入濮水,所在决会,更相通注,以成往复也。河水自津东北,迳凉城县,河北
有般祠。《孟氏记》云:祠在河中,积石为基,河水涨盛,恒与水齐。戴氏《西
征记》曰:今见祠在东岸临河,累石为壁,其屋宇容身而已,殊似无灵,不如孟
氏所记,将恐言之过也。河水又东北,迳伍子胥庙南,祠在北岸,顿邱郡界,临
侧长河,庙前有碑,魏青龙三年立。河水又东北,为长寿津。《述征记》曰:凉
城到长寿津六十里。河之故渎出焉。《汉书·沟洫志》曰:河之为中国害尤甚,
故导河自积石,历龙门,酾二渠以引河。一则漯川,今所流也。一则北渎,王莽
时空,故世俗名是渎为王莽河也。东北迳戚城西。《春秋·哀公二年》:晋赵鞅
率师,纳卫太子蒯瞆于戚,宵迷。阳虎曰:右河而南,必至焉。今顿邱卫国县西
戚亭是也。为卫之河上邑。汉高帝十二年,封将军李必为侯国矣。故渎又迳繁阳
县故城东,《史记》:赵将廉颇伐魏,取繁阳者也。北迳阴安县故城西。汉武帝
元朔五年,封卫不疑为侯国。故渎又东北,迳乐昌县故城东,《地理志》,东郡
之属县也。汉宣帝封王稚君为侯国。故渎又东北,迳平邑郭西。《竹书纪年》:
晋列公四年,赵城平邑。五年,田公子居思伐邯郸,围平邑。十年,齐田汾及邯
郸韩举战于平邑,邯郸之师败逋,获韩举,取平邑、新城。又东北迳元城县故城
西北,而至沙丘堰。《史记》曰:魏武侯公子元,食邑于此,故县氏焉。郭东有
五鹿墟,墟之左右多陷城。《公羊》曰:袭邑也。《说》曰:袭,陷矣。《郡国
志》曰:五鹿墟故沙鹿,有沙亭。周穆王丧盛姬,东征,舍于五鹿,其女叔&女坐&,
届此思哭,是曰女&女坐&之丘,为沙鹿之异名也。《春秋左传·僖公十四年》:沙
鹿崩。晋史卜之,曰:阴为阳雄,土火相乘,故有沙鹿崩。后六百四十五年,宜
有圣女兴,其齐田乎?后王翁孺自济南徙元城,正直其地,日月当之。王氏为舜
后,土也。汉,火也。王禁生政君,其母梦见月入怀。年十八,诏入太子宫,生
成帝,为元后。汉祚道污,四世称制,故曰:火土相乘而为雄也。及崩,大夫扬
雄作诔曰:太阴之精,沙鹿之灵,作合于汉,配元生成者也。献帝建安中,袁绍
与曹操相御于官渡,绍逼大司农郑玄,载病随军,届此而卒,郡守已下,受业者,
衰绖赴者,千余入。玄注《五经》、《谶纬》、《侯》、《历》、《天文经》,
通于世。故范晔《赞》曰:孔书遂明,汉章中辍矣。县北有沙邱堰,《尚书·禹
贡》曰:北过降水。不遵其道曰降,亦曰溃。堰,障水也。至于大陆,北播为九
河。《风俗通》曰:河,播也。播为九河,自此始也。《禹贡》沇州,九河既
道,谓徒骇、太史、马颊、覆釜、胡苏、简、洁、句盘、鬲津也。同为逆河。郑
玄曰:下尾合曰逆河,言相迎受矣。盖疏润下之势,所通河海。及齐桓霸世,塞
广田居,同为一河,故自堰以北,馆陶、癭陶、贝邱、鬲、般、广川、信都、东
光、河间乐成以东,城地并存,川渎多亡。汉世,河决金堤,南北离其害。议者
常欲求九河故迹而穿之,未知其所。是以班固云:自兹距汉,北亡八枝者也。河
之故渎,自沙邱堰南分,屯氏河出焉。河水故渎东北,迳发干县故城西,又屈迳
其北,王莽之所谓戢楯矣。汉武帝以大将军卫青破右贤王功,封其子登为侯国。
大河故渎又东,迳贝丘县故城南。应劭曰:《左氏传》齐襄公田于贝丘是也。余
按京相璠、杜预并言在博昌,即司马彪《郡国志》所谓贝中聚者也。应《注》于
此事近违矣。大河故渎又东,迳甘陵县故城南。《地理志》清河之厝也,王莽改
曰厝治者也。汉安帝父孝德皇,以太子被废为王,薨于此,乃葬其地,尊陵曰甘
陵,县亦取名焉。桓帝建和二年,改清河图曰甘陵,是周之甘泉市地也。陵在渎
北,邱坟高巨,虽中经发坏,犹若层陵矣,世谓之唐侯冢,城曰邑城,皆非也。
昔南阳文叔良以建安中为甘陵丞,夜宿水侧,赵人兰襄梦求改葬。叔良明循水求
棺,果于水侧得棺,半许落水。叔良顾亲旧曰,若闻人传此,吾必以为不然,遂
为移殡,醊而去之。大河故渎又东,迳艾亭城南,又东,迳平晋城南。今城中
有浮图五层,上有金露盘,题云:赵建武八年,比释道龙和上竺浮图澄,树德劝
化,兴立神庙。浮图以坏,露盘尚存,炜炜有光明。大河故渎又东北,迳灵县故
城南,王莽之播亭也。河水于县,别出为鸣犊河。河水故渎又东,迳鄃县故城
东。吕后四年,以父婴功,封子佗为侯国,王莽更名之曰善陆。大河故渎又东,
迳平原县故城西,而北绝屯氏三渎。北迳绎幕县故城东北,西流迳平原鬲县故城
西。《地理志》曰:鬲津也,王莽名之曰河平亭,故有穷后羿国也。应劭曰:鬲,
偃姓,咎繇后。光武建武十三年,封建义将军朱祜为侯国。大河故渎又北,迳修
县故城东,又北,迳安陵县西,本修之安陵乡也。《地理风俗记》曰:修县东四
十里有安陵乡,故县也。又东北,至东光县故城西,而北与漳水合。一水分大河
故渎北出,为屯氏河,迳馆陶县东,东北出。《汉书·沟洫志》曰:自塞宣防,
河复北决于馆陶县,分为屯氏河,广深与大河等。成帝之世,河决馆陶及东郡金
堤,上使河堤使者王延世塞之,三十六日,堤成。诏以建始五年为河平元年,以
延世为光禄大夫。是水亦断。屯氏故渎水之又东北,屯氏别河出焉。屯氏别河故
渎,又东北迳信城县,张甲河出焉。《地理志》曰:张甲河首受屯氏别河于信成
县者也。张甲河故渎,北绝清河于广宗县,分为二渎。左渎迳广宗县故城西,又
北迳建始县故城东。田融云:赵武帝十二年立建兴郡,治广宗,置建始、兴德五
县隶焉。左渎又北,迳经城东,缭城西,又迳南宫县西,北注绛渎。右渎东北,
迳广宗县故城南,又东北,迳界城亭北,又东北,迳长乐郡枣强县故城东。长乐,
故信都也。晋太康五年,改从今名。又东北,迳广川县,与绛渎水故道合。又东
北,迳广川县故城西,又东,迳棘津亭南。徐广曰:棘津在广川。司马彪曰:县
有棘津城。吕尚卖食之困,疑在此也。刘澄之云:谯郡酂县东北有棘津亭,故邑
也,吕尚所困处也。余按《春秋左传》:伐巢,克棘,入州来。无津字,杜预
《春秋释地》又言棘亭在酂县东北,亦不云有津字矣,而竟不知澄之于何而得是
说。然天下以棘为名者多,未可咸谓之棘津也。又《春秋·昭公十七年》,晋侯
使荀吴帅帅,涉自棘津,用牲于洛,遂灭陆浑。杜预《释地》,阙而不书。服虔
曰:棘津,犹孟津也。徐广《晋纪》又言:石勒自葛陂寇河北,袭汲人向冰于枋
头,济自棘。棘津在东郡、河内之间,田融以为即石济南津也。虽千古茫昧,理
世玄远,遗文逸句,容或可寻,沿途隐显,方土可验。司马迁云:吕望,东海上
人也,老而无遇,以钓干周文王。韩婴云:吕望行年五十,卖食棘津,七十则屠
牛朝歌,行年九十,食为帝师。皇甫士安云:欲隐东海之滨,闻文王善养老,故
入钓于周。今汲县城亦言有吕望隐居处。起自东海,迄于酆雍,缘其迳趣,赵、
魏为密。厝之谯、宋,事为疏矣。张甲故渎又东北,至修县,东会清河。《十三
州志》曰:张甲河东北至修县,入清漳者也。屯氏别河又东,枝津出焉。东迳信
城县故城南,又东,迳清阳县故城南,清河郡北,魏自清阳徙置也。又东北,迳
陵乡南,又东北,迳东武城县故城南,又东北,迳东阳县故城南。《地理志》曰:
王莽更之曰胥陵矣。俗人谓之高黎郭,非也。应劭曰:东武城东北三十里有阳乡,
故县也。又东,散绝无复津迳。屯氏别河又东北,迳清河郡南,又东北迳清河故
城西。汉高帝六年,封王吸为侯国。《地理风俗记》曰:甘陵郡东南十七里,有
清河故城者,世谓之鹊城也。又东北,迳绎幕县南,分为二渎。屯氏别河北渎,
东迳绎幕县故城南,东绝大河故渎,又东北,迳平原县,枝津北出,至安陵县遂
绝。屯氏别河北渎,又东北,迳重平县故城南。应劭曰:重合县西南八十里有重
平乡,故县也。又东北迳重合县故城南,又东北,迳定县故城南。汉武帝元朔四
年,封齐孝王子刘越为侯国。《地理风俗记》曰:饶安县东南三十里有定乡城,
故县也。屯氏别河北渎又东,入阳信县,今无水。又东为咸河,东北流,迳阳信
县故城北。《地理志》,渤海之属县也。东注于海。屯氏别河南渎,自平原东绝
大河故渎,又迳平原县故城北,枝津右出,东北至安德县界,东会商河。屯氏别
河南渎又东北,于平原界,又有枝渠右出,至安德县遂绝。屯氏别河南渎,自平
原城北,首受大河故渎东出,亦通谓之笃马河,即《地理志》所谓平原县有笃马
河,东北入海,行五百六十里者也。东北,迳安德县故城西,又东北,迳临齐城
南,始东齐未宾,大魏筑城以临之,故城得其名也。又屈迳其城东故渎,广四十
步,又东北,迳重丘县故城西。《春秋·襄公二十五年》:秋,同盟于重丘,齐
成故也。应劭曰:安德县北五十里有重丘乡,故县也。又东北,迳西平昌县故城
北。北海有平昌县,故加西。汉宣帝元康元年,封王长君为侯国。故渠川派,东
入般县,为般河,盖亦九河之一道也。《后汉书》称公孙瓒破黄巾于般河,即此
渎也。又东为白鹿渊水,南北三百步,东西千余步,深三丈余。其水冬清而夏浊,
渟而不流。若夏水洪泛,水深五丈,方乃通注般渎。又迳般县故城北,王莽更
之曰分明也。东迳乐陵县故城北,《地理志》曰:故都尉治。伏琛、晏谟言:平
原邑,今分为郡。又东北,迳阳信县故城南,东北入海。屯氏河故渎,自别河东
迳甘陵之信乡县故城南。《地理志》曰:顺帝更名安平。应劭曰:甘陵西北十七
里有信乡,故县也。屯氏故渎又东,迳甘陵县故城北,又东,迳灵县北。又东北,
迳鄃县。与鸣犊河故渎合,上承大河故渎于灵县南。《地理志》曰:河水自灵
县别出为鸣犊河者也。东北迳灵县东,东入鄃县,而北合屯氏渎,屯氏渎兼鸣
渎之称也。又东,迳鄃县故城北,东北合大河故渎,谓之鸣犊口。《十三州志》
曰:鸣犊河,东北至修,入屯氏,考渎则不至也。
△又东北过卫国县南,又东北过濮县北,瓠子河出焉。
河水东迳铁丘南。《春秋左氏传·哀公二年》:郑罕达帅师,邮无恤御简子,
卫太子为右,登铁上,望见郑师,卫太子自投车下,即此处也。京相璠曰:铁,
丘名也。杜预曰:在戚南。河之北岸有古城,戚邑也。东城有子路冢。河之西岸
有竿城。《郡国志》曰:卫县有竿城者也。河南有龙渊宫。盖武帝起宫于决河之
傍,龙渊之侧,故曰龙渊宫也。武帝元光中,河决濮阳,汜郡十六,发卒十万人
塞决河,起龙渊宫。河水东北流而迳濮阳县,北为濮阳津,故城在南,与卫县分
水。城北十里,有瓠河口,有金堤,宣房堰。粤在汉世,河决金堤,涿郡王尊自
徐州刺史迁东郡太守,河水盛溢,泛浸瓠子,金堤决坏。尊躬率民吏投沈白马祈
水神河伯,亲执圭璧,请身填堤,庐居其上。吏民皆走,尊立不动,而水波齐足
而止,公私庄其勇节。河水又东北,迳卫国县南,东为郭口津。河水又东,迳鄄
城县北,故城在河南一十八里,王莽之鄄良也。沇州旧治,魏武创业,始自于
此。河上之邑,最为峻固。《晋八王故事》曰:东海王越治鄄城。城无故自坏七
十余丈,越恶之,移治濮阳。城南有魏使持节征西将军太尉方城侯邓艾庙,庙南
有艾碑,秦建元十二年,广武将军沇州刺史关内侯安定彭超立。河之南岸有新
城,宋宁朔将军王玄谟前锋入河所筑也。北岸有新台,鸿墓层广高数丈,卫宣公
所筑新台矣。《诗》齐姜所赋也。为卢关津,台东有小城,崎岖颓侧,台址枕河,
俗谓之邸阁城,疑故关津都尉治也,所未详矣。河水又东北,迳范县之秦亭西,
《春秋经》书:筑台于秦者也。河水又东北,迳委粟津,大河之北,即东武阳县
也。左会浮水故渎。故渎上承大河于顿邱县而北出,东迳繁阳县故城南。应劭曰:
县在繁水之阳。张晏曰:县有繁渊。《春秋·襄公二十年经》书:公与晋侯、齐
侯盟于澶渊。杜预曰:在顿邱县南,今名繁渊。澶渊即黎渊也,亦谓之浮水焉,
昔魏徙大梁,赵以中牟易魏,故《地理志》曰:赵南至浮水繁阳,即是渎也。故
渎东绝大河故渎,东迳五鹿之野。晋文公受块于野人,即此处矣。京相璠曰:今
卫国县西北三十里有五鹿城,今属顿丘县。浮水故渎又东南,迳卫国邑城北。故
卫公国也,汉光武以封周后也。又东,迳卫国县故城南,古斟观。应劭曰:夏有
观扈,即此城也。《竹书纪年》梁惠成王二年,齐田寿率师伐我,围观,观降。
浮水故渎又东,迳河牧城而东北出。《郡国志》曰:卫本观故国,姚姓,有河牧
城。又东北,入东武阳县,东入河,又有漯水出焉,戴延之谓之武水也。河水又
东,迳武阳县东,范县西,而东北流也。
△又东北过东阿县北。
河水于范县东北流,为仓亭津。《述征记》曰:仓亭津在范县界,去东阿六
十里。《魏土地记》曰:津在武阳县东北七十里,津,河济名也。河水右历柯泽。
《春秋左传·襄公十四年》,卫孙文子败公徒于阿泽者也。又东北,迳东阿县故
城西,而东北出,流注河水,枝津东出,谓之邓里渠也。
△又东北过茌平县西。
河水自邓里渠东北,迳昌乡亭北,又东北,迳确磝城西。《述征记》曰:
确磝,津名也。自黄河泛舟而渡者,皆为津也。其城临水,西南崩于河。宋元
嘉七年,到彦之北入,拔之,后失。至二十七年,以王玄谟为宁朔将军,前锋入
河,平确磝,守之。都督刘义恭以沙城不堪守,召玄谟,令毁城而还。后更城
之,魏立济州,治此也。河水冲其西南隅,又崩于河,即故茌平县也。应劭曰:
茌,山名也,县在山之平地,故曰茌平也。王莽之功崇矣。《经》曰:大河在其
西,邓里渠历其东,即斯邑也。昔石勒之隶师懽,屯耕于茌平,闻鼓角鞞铎之
声于是县也。西与聊城分河。河水又东北,与邓里渠合,水上承大河于东阿县西,
东迳东阿县故城北,故卫邑也。应仲瑗曰:有西,故称东。魏封曹植为王国。大
城北门内,西侧皋上,有大井,其巨若轮,深六七丈。岁尝煮胶以贡天府,《本
草》所谓阿胶也。故世俗有阿井之名。县出佳缯缣,故《史记》云:秦王服太阿
之剑,阿缟之衣也。又东北迳临邑县,与将渠合。又北迳茌平县东,临邑县故城
西,北流入于河。河水又东北流,迳西渎津,津西侧岸临河,有四渎祠,东对四
渎口。河水东分济,亦曰泲水受河也。然荥口石门,水断不通,始自是出,东北
流,迳九里,与清水合,故济渎也。自河入济,自济入淮,自淮达江,水径周通,
故有四渎之名也。昔赵杀鸣犊,仲尼临河而叹,自是而返。曰:丘之不济,命也
夫!《琴操》以为孔子临狄水而歌矣曰:狄水衍兮风扬波,船楫颠倒更相加。余
按:临济,故狄也。是济所迳,得其通称也。河水又迳杨墟县之故城东,俗犹谓
是城曰阳城矣。河水又迳茌平城东,城内有故台,世谓之时平城,非也,盖茌、
时音相近耳。
馆藏&29590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江水又东迳石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