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南县久农生态农业规划科技有限公司的安怀沙糖桔贵不贵啊?

当前位置:
平南县概况
来源:平南县政府办&&&&发布日期: &&&&
区域平方公里。古称龚州,置县已有1700多年历史。为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和资源丰富的西部结合部,是大西南东向出海的最便捷通道,黄金水道西江从中部流过,上行南宁、柳州、百色,下航广州、深圳、香港、澳门,平南县地处低纬,居北纬 23 2'19 ''-24 2'19'',东经 110 3'54''-110 39'42'',北回归线横贯县境中部,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县山清水秀,四季如春。全县年平均气温21.5℃,年降雨量1630毫米,年平均日照1712小时,年无霜期340天。乡17镇,2010年末全县人口142.3万平方公里,人口15.8万人。
交通条件优越。南宁至梧州(广州)二级路,玉林、容县至太平(桂林)省道贯穿县境;平南至容县、平南至武宣、平南至金秀二级公路已建成通车;全县公路里程达581.9公里。柳州至肇庆高速铁路、荔浦至玉林高速公路、柳州至梧州高速公路正在进行前期工作,加上已动工修建的南宁至广州高速铁路、贵港至梧州高速公路、南宁至梧州二级公路和贯穿县境的西江黄金水道,未来几年,将在平南形成“六纵四横”的现代化交通网络。随着梧州至贵港段西江航道按二级航道标准建设和梧州长洲水利枢纽的建成投入使用,西江平南河段常年可通行3000吨级以上船舶,是名符其实的“西江黄金水道”。2010年,全县港口吞吐量达1603万吨,连续五年位居广西内河港口第二位。
自然资源丰富。全县有野生动物200多种,植物资源1000多种,其中药用植物500多种,现有森林面积240.34万亩,其中用材林面积132.91万亩,经济林面积37.53万亩。已发现的矿藏资源有石灰石、花岗岩、红砂石、重晶石、金矿、高岭土等10多种。境内有浔江、大同江、白沙江等十几条河流,水能蕴藏量9.49万千瓦,可开发装机总容量7.53万千瓦。全县盛产优质米、蔬菜、石硖龙眼、荔枝、柑橙、芒果、肉桂、甘蔗、茶叶、烤烟、桑蚕茧、八角、瘦肉型猪、桂花鱼等优质农副产品,是“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桑蚕基地县”、“石峡龙眼之乡和广西马铃薯生产大县”、“广西无公害优质稻基地”、“广西无公害优质蔬菜基地”和“广西无公害优质水果基地”。
旅游资源丰富。有“畅岩怀古”、“白马双英”、“新隆丰碑”、“田湖映翠”、“碧海银川”、“渔洲雁讯”、相思温泉、鹏山风光、大桂山“一线天”及大安列圣宫、太平天国豫王、赞王故里等远近闻名的名胜古迹。还有众多人文古迹、绮丽风光、独特景观可开发成旅游风景区。已建成的旅游景点有畅岩山、大王宫、白马双英、六陈水库景区、龚州生态园等10多个。还有鹏山生态旅游、大桂山风光、富藏明清古建筑等正在开发之中。
产业优势明显。全县已形成了水泥、化工、造纸、竹木编织、制药、纺织、酿酒、食品等十几个行业的工业体系,共有600多家工业企业,年产2000多种产品,其中30多个产品获国优、部(省)优产品奖。初步形成了以年产1000万吨新型水泥的华润水泥(平南)有限公司为龙头的水泥建材业、以广西安泰化工有限公司为龙头的化工业、以广西雄森酒业有限公司为龙头的保健酒业、以广西三桂食品有限公司为龙头的农产品加工业和以平山、寺面镇为生产基地的竹木芒编织业等五大支柱产业。
历史悠久、人才辈出。平南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人杰地灵,人才辈出。有南汉(公元925年)状元梁嵩;有明末抗清名将、兵部尚书、督师袁崇焕;有太平天国豫王胡以晃、赞王蒙得恩和大批将领;广州黄花岗起义七十二位烈士中的林盛初、韦荣初、韦树模、韦统钤、韦统淮五位烈士;有大革命时期,积极组织农民运动,发起了著名的“劳五暴动”,建立了新隆苏维埃政权杰出的共产党人宁培英、陈平、李修其等。
投资环境优化。近年来,平南县紧紧围绕把平南县建设成为区域性现代物流枢纽江滨城市的目标,不断改善投资软硬环境。北迎宾大道、江滨路等项目相继竣工投入使用;南迎宾大道、龚州生态园、拥军路、将军路等工程正在按计划推进。随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已初现区域性现代物流枢纽江滨城市的风貌;政府及部门都在全力营造安全文明的法制环境、诚实守信的人文环境、开明开放的政策环境、高效快捷的政务环境、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
亿元,增长18.4%;完成财政收入7.61亿元,增长30.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4.3亿元,增长59.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362元,增长13.3%;农民人均纯收入5107元,增长17.3%;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0.3亿元,增长81.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1.8亿元,增长57.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39亿元,增长18.6%。
平南县乡镇概况
辐射人口近30万。镇内出口导向型竹、木、芒编织工艺品民营产业在贵港市乃至广西都颇有名气,是贵港市编织工艺品自营出口基地,也是广西重要的玉桂产品集散地。全镇总面积115平方公里,辖15个村委会,31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5.05万人,有耕地2万多亩,林地面积17.3万亩,其中用材林面积6.5万亩,水果林面积1.6万亩,水果品种以龙眼、荔枝、沙田柚、柑橙为主。玉桂林面积近3万亩,年销售桂类产品4000多吨,是广西重要的玉桂产品集散地。
座水库;平南至容县二级公路横贯镇域,交通便利。镇内工业集中区规划用地1000亩,有一个3.5万伏变电站和日供水量达1000吨的自来水厂,区内基础设施配套齐全。全镇现有非公有制经济组织37家,规模以上11家,富艺、富来、宝马、新马、荣泰、卓惠、帝华邦、福永、志发等9家编织企业具有自营出口权,主要产品有竹、木、芒、藤、柳、铁等工艺篮、工艺箱、家居产品和工艺火把等,出口导向型编织工艺品产业群已初具规模。目前,从业人员近万人,其中白天下田,晚上搞编织的“双料农民”近8000人。2010年,全镇完成GDP总值5.05亿元,财税总收入108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1.5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625元,出口创汇2323万美元,占全县出口额的52%。2009年、2010年连续两年获得贵港市科学发展进步乡镇。
平方公里,初具现代化小城镇气息。全镇村村通水泥公路,广播电视和电话、移动电话信号辐射全镇。镇内农贸市场、汽车站、宾馆、饭店等公共设施齐全,有一所一甲中心卫生院,一所重点初中,一所县属第二职业中学,一所中心小学,14所村级小学, 30多个教学点,在校学生8000多人,教职员工400多人。
公里。全镇辖12个行政村(社区),25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406万人。总面积12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0084亩,其中水田面积16182亩;山林面积115000亩,其中经济林面积26476亩,森林覆盖率达68%。主要特产有木材,玉桂、篙竹、松脂、黑榄、水柿、茶叶等。主要矿产有花岗岩、稀土、水晶石。生猪、本地三黄鸡是寺面名优产品,饮誉珠三角。全镇有小学12所,规模初中一所,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群众文体活动丰富多彩,舞狮、演采茶戏为镇内一大文化特色。
年在寺面镇新隆村劳五暴动策源地兴建了劳五烈士陵园,1993年上级批复寺面镇为革命老区。
亿,工业总产值20894万元,财政收入658.8万元,固定资产投资812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472元。
公里,南距玉林市城区100公里,毗邻平南县寺面镇、平山镇、镇隆镇、大新镇和桂平市罗秀镇、麻垌镇、油麻镇。全镇总面积272.3平方公里,水田面积2.4万亩,山地面积23.9万亩,辖18个行政村和一个社区,总人口71324人。平容二级公路(平南—容县)穿镇而过,全长20多公里,镇内3条四级公路纵贯各村。全区二十大水库之一,列入平南县新八景的“碧海银川”—六陈水库,座落在六陈镇镇区西面一公里处。六陈镇是平南县四大古镇之一,素有玉桂之乡之美称。
亿元,农业生产总值2.36亿元,工业生产总值1.7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4亿元,财政收入680.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781元。
公里,辖13个行政村,总人口9.4万人,总面积12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万亩,山林面积10多万亩。贵梧高速、容武公路贯穿全境,交通便利。2010年完成GDP总值达10.3亿元,财税收入61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198元。
年,全镇种植超级稻3.5万亩,石硖龙眼、荔枝、沙塘桔等水果2万多亩,西瓜4000多亩,黑皮果蔗4000亩,生姜、荔浦芋、大头菜、葛薯等经济立体种植业4000多亩,冬季农业5000亩,“百香果”种植面积3000亩。畜牧水产养殖业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全镇年出栏肉猪4.5万头以上,外销猪花29万头以上。
家,解决就业岗位3000个,其中三泰台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大中鞋厂、建豪灯饰厂、三桂食品有限公司、龙杰纸品有限公司、雅信陶艺公司等外资企业6家。2010年,三桂食品有限公司追加投资1700万元扩建冷库、物流工程等项目。
年7月,撤乡改镇,镇政府驻地大坡圩,距县城51公里。全镇总面积11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6780亩,山地面积151094亩,森林覆盖率68%,辖12个村民委员会,26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9万人,以汉族聚居为主,说白话方言。
条,山塘80座,小二型水库5座。主要河流有流向白沙江的莲塘石狗河和流向藤县泗罗江的大坡河。农林特产资源丰富,是优质稻谷、优质水果、外销仔猪的生产基地,传统农业以种植水稻、玉米、木薯、红薯等农作物为主,畜牧养殖业以饲养牲猪、黄牛、水牛、鸡、鸭等为主,传统特产有:松脂、玉桂、黑榄、黄榄、油茶、柿子、荔枝、石硖龙眼、贡柑、沙塘桔、茶叶、香蕉,其中优质柑品质优良,产品远销区内外。成立有大坡供销茶业专业合作社和硕旺养猪专业合作社,拥有500--1000亩质优质茶叶种植基地。全镇有大坡砂砖厂、乐艺工艺厂、竹编厂、供销社茶厂等乡镇民营企业12家,主要以竹编工艺、木材、食品加工为主。其中御香米粉厂、乐艺工艺厂、达富板材厂拥有自营出口经营权。2010年,全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1亿元,财税收入25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684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360元。
公里,交通较为便利。境内有大安至大坡柏油路相通,已实现村村通公路,其中有7个行政村已通水泥路,4个村委会在安坡柏油路沿线,大坡—藤县南荣村、大坡—藤县大益村两条县乡过境公路也已开通。
条主要街道以及大坡新市场、大坡自来水厂、大坡千米大街、镇文化活动中心和大坡粮所小区、黄塘小区、广德小区、贵德小区居民住宅区。现有初中两所,中心校一所,村小学十一所,分校教学点13所,在校中小学生8238人,教师297人;镇卫生院一所,卫生室12个。镇供销、供电、派出、工商、邮电、电信、交通、文化、食品、金融等公共单位,机构齐全,服务方便。
公里。全镇土地总面积115.2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5000亩,其中水田13000亩,旱地2000亩。1994年7月,撤乡为镇,辖14个行政村,25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约41768人,以汉族为主,讲白话方言。
以上;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温20.4℃,年平均降雨量1586.5毫米,全年无霜期334天;主要河流为上寺河,集雨面积102平方公里,主要山塘水库有沙灵水库、分界塘水库和狂塘水库。农作物以种植杂交水稻、玉米、木薯、甘蔗、辣椒等为主。20世纪90年代后,荔枝、石硖龙眼、肉桂、柿子、黄榄、柑橙、丹竹、麻竹等发展较快。畜牧养殖以本地土猪、肉牛、三黄鸡等为主。2010年,全镇粮食产量达3.92万吨,出产原木1800立方米,出产篙竹1400吨,出栏活鸡40万羽,出栏牲猪2.5万头,外销仔猪9.5万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100元。
万元的华炬石厂、投资400万元的昭炜生猪养殖场、投资250万元的大洲镇自来水厂、投资200万元的大洲木片厂、投资200万元的手机配件厂、投资500万元的宏发制衣厂、投资450万元的山城大酒店、投资1500万元的新佳丽模特儿厂。投资2500万元的大洲镇商业街工程和贵梧高速公路平南段(途经我镇7个行政村,约12公里)征地拆迁工作已基本完成,后者计划于2013年建成通车。
公里的交通要道上寺口至寺面镇公路,2003年由泥路改建成柏油路。大洲至粤发、马王,甘岭至供月,大洲至潭龙,大洲至上垌,大洲至半边月,桂榄至福垌,蓝垌至沙冲、益太至坦坡公路,福垌、桂榄进村公路等多条村级道路先后建成。2010年,大洲圩成圩面积为2.5平方公里,街道总长5公里,有市场4个,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圩镇建设不断完善。全镇拥有镇卫生院1所;有小学14所,初中1所,私立职校1所;镇敬老院1所。
公里,距西江武林港4公里,容(容县)武(武林)公路、南(南宁)梧(梧州)二级公路贯穿其中,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全镇面积124平方公里,耕地3718公顷,辖20个村委会和5个街委会,总人口12.6万多人,城区面积4.5平方公里,城镇居民近5万人。大安镇是广西的三大古镇之一,是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和广西小康示范镇,也是平南县南河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镇。
列圣宫)、粤东会馆、大安桥、大码头等古建筑物组成,是研究古代广东、广西的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1989年7月20日,大安古建筑群列人平南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7月,列入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年),当年大乌墟(大安镇前称)遭遇一场特大火灾,火烧连营,损失极为惨重。火灾过后,居民群众吸取了这场火灾深刻教训,当年大安街道和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发动各商号、店铺和街坊,捐资赞助购置水柜及各种灭火器材,成立灭火队伍,并约定每年在秋高气爽的农历八月二十日进行演练,举行射高、射远等消防演习活动。这个群众性组织活动一直延续至今,成为了大安镇一年一度的传统消防节,也是全国唯一“传统消防节”。国家公安消防博物馆、自治区博物馆、档案馆的文物保护咨询专家对大安消防文物保护进行专题调研,载入了全国的消防史册。
万亩,经济粮面积比例达63%,优质谷种植达3万亩,占70%,甘蔗种植面积近万亩。目前,全镇已形成六大农业产品基地:一是2.5万亩优质谷基地,二是一万亩甘蔗基地,三是以石硖龙眼、荔枝为主的2万亩名优水果基地,四是以番茄、西瓜、荔蒲芋、葛茹、生姜、莲藕、马蹄等为主的优质蔬菜基地,五是2000多亩蚕桑基地,六是以优质仔猪、三黄鸡、种肉鹅等为主的特优珍稀禽畜水产养殖基地。当前,该镇全面落实“多予、少取、放活”政策,把品种调优、规模调大、产品调外、经营调活、效益调高,大力发展外向型、创税型、特色型农业,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多家,从业人员达一万多人,形成了以制衣业为龙头产业布局,主要产品有:牛仔裤、童装牛仔裤、休闲裤、沙滩裤、中裤、T恤、文化衫等,有纯棉、涤纶、丝光尼龙等中、高档次,工艺款式时尚、质量从优,年加工实力强,产品畅销国内、外中东、非洲等国家。
米街道美化,大安镇商业步行街,大安镇水厂扩建工程等公共基础建设已完成。近年来,城镇建设分别获自治区第三、第四届、第五届市容市貌“南珠杯”活动竞赛一等奖、特等奖,荣获贵港市第一届市容市貌“荷花杯”竞赛“荷花杯”奖。目前,正重点抓好以下工程项目建设:大安工业园项目建设,贺岗商贸小区的二期开发项目,环镇西路延伸项目,容县至太平过境公路项目,光亮工程项目,绿色工程项目,大王庙公园广场项目。该镇正充分发挥大安区位好和作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等优势,力争把农副产品专业市场和工业品专用市场建成全县最大、具有较强凝聚力和辐射力的区域性专业市场。
所,城区有中心小学2所,初中4所,县级高中1所,在校中小学生15000多人,教职工1000多人。二是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文化娱乐形式多样。群众文化活动异常活跃,每逢重大节日都举行综合文化活动,素有“粤曲之乡”美称,曾荣获自治区体育先进乡镇称号。全镇已实现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有线电视用户3000户。拥有影剧院、电影院、文化馆等娱乐场所,有民剧队、狮龙队、粤曲曲艺社共140多个。三是医疗卫生有保障,平南县第二人民医院座落在大安镇城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成绩显著,全镇95%农民群众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4004.1亩,其中水田面积16258.3亩,旱地面积7745.3亩。辖7个行政村,10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为29700人。截止2011年11月,全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65亿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18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亿元,财政收入1010万元。
年,全镇桑园面积达4000亩,养蚕业正向基地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近年来,武林镇不断推广先进技术,加大科技投入,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化、集约化转型,陆续建立了蚕桑生产基地、养牛基地、龙眼生产基地、三黄鸡养殖基地以及速丰桉种植基地等。此外,木薯、蔗糖等工业资源型农产品的种植面积也在不断扩大。
公里,容县至太平公路穿境而过,沿江(西江)岸线全长22公里,江阔水深,航运发达,广西区第二大内河港口——武林港就坐落在该镇。武林港一期工程于2008年10月建成,武林港二期工程正在建设中,总投资4.18亿元。2010年,港口吞吐量达1603万吨,连续五年位居广西内河港口第二位。
年上半年,在巩固发展原有企业基础上,又新上了一批项目,项目涉及造船、建材、灯饰、家私、针织、制衣、食品、货运等领域,招商引资工作取得可喜的成绩。
公里,是县城区出入口和窗口,总面积179平方公里,辖20个行政村,50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8.4万多人,绝大部分为汉族,个别村庄为壮族,属丘陵地带。主要矿产品有石灰石、赤砂岩、红砂岩、铝土矿、锰矿等。种养业在全县处于领先地位,著名特产有三黄鸡、瘦肉型猪、马铃薯、富藏米酒等,盛产优质米、青枣、沙糖桔、荔枝、龙眼、无渣杨桃、甘蔗、黄沙鳖等。
类产业园区——平南县临江工业园区也座落于镇北部);东部是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南宁----广州高速铁路及火车站;南部是正在建设中的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平果----梧州高速公路及互通出入口;西部与桂平木乐服装工业园相接。该镇将成为全市、全县交通枢纽中心,迎来一个新的高速发展时期。
个村委会,1个社区,总人口8万多人,总面积131平方公里,耕地50000亩。2010年,全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28亿元,财政收入235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5051元。
公里,东与重要港口武林港毗邻,南与南广铁路平南出口接壤,西与平南县临江工业园(占地2.5万亩)相连,北与县中心城区一桥相通。平南至镇隆60米迎宾大道穿境而过,上接南宁、柳州,下连梧州、广州国道线,平南至容县二级过境公路已建成通车。水上运输较为发达,黄金水道西江从辖区穿流而过,常年可通航2000吨级的货轮。
亩,区内规划有综合农贸市场、星级宾馆、物流储备中心和商业住宅,极具现代新型城镇气息;建立了以建材、电子、铸造、服装、皮具、刀具、农产品加工等产业基地,骨干企业主要有驰名中外的雄森酒业、投资1.5亿元的2万立方辉明成品油库、投资4700万元的河南水厂、投资1620万元的威龙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投资3000万元的铸造厂等。目前,该镇逐渐形成了以工业兴镇、农业富镇、商贸活镇的喜人景象。
村10社区,面积112平方公里,人口约23万人。
交通条件优越。水陆交通便捷,公路四通八达,距南宁、桂林300公里,柳州180公里,距广州约450公里。县城15公里一级连线南宁至梧州二级公路,容县至平南、武宣至平南、金秀至平南二级公路直达城区。正在进行前期工作的柳州至肇庆高速铁路、荔浦至玉林高速公路、柳州至梧州高速公路以及在建的南(宁)广(州)高铁贯穿境内,南广高铁建成后平南至广州仅需2个多小时。水路可通航千吨级船舶,上行南宁、柳州,下航梧州、粤港澳,是大西南地区东向出海的最便捷通道。
基础设施完善。供水供电设施完备,拥有完整的10千伏至220千伏送变电网络,并覆盖全镇,城乡电网供电能力充足。地区日供水能力达10万吨,完全可满足城区居民用水和工业用水需要。金融机构健全,业务项目齐全,银行和保险等金融业服务高效便捷。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铁通、网通通讯网络发达,覆盖城区。城镇化建设快速,人居环境良好,商贸中心、休闲广场、高品位城市花园式居住小区等建设,设计新颖,配套健全,繁华富丽,是经商、置业、居住的理想环境。
投资环境优越。工业化园区建设逐步成熟,具有成熟的小力工业园区、乌江工业园区,已形成水泥、橡胶、制药、食品加工、矿产品加工等一系列支柱产业,即将重点开发建设离县城二公里,位于武宣至平南和金秀至平南二级公路交汇点,占地300亩的高新工业园区以及距县城三公里的占地1000多亩的甘连新工业园区。
人力资源丰富。全镇约有5万名各行业的熟练工人到外省务工,自金融危机以来,大量务工人员返乡就业、创业;每年有大中专新毕业生1500余人;全镇共有12所职业技校,每年可向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1500人以上。
——2010连续六年被评为全市经济发展十佳乡镇。2010年1—3季度全镇地区生产总值295382万元,固定资产投资139425万元,财政收入1841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019元。
公里,属于平南县10分钟经济圈范围,交通便利。全镇辖12个行政村,总面积209平方公里,总人口6.7万人。即将开工建设的柳州至梧州高速公路、柳州至肇庆高速铁路横穿境内。建成后,将成为通向粤、港、澳和大西南最便利的通道。
万多人次到来游泳。随着都君电站的扩建,将逐步形成游泳—茶园观光—都君漂流—大桂山探险的旅游线。
年10月任国民党平南党部农民部长,后任平南北河八里团长,1939年2月连任两届平南县临时参议会参议长。
°31′,北纬23°29′之间,区位优势明显,东与藤县接壤,南与武林镇隔江相望,北与东华乡为邻,西与平南镇为界。水陆交通便利,水路有西江黄金水道,陆路有平南至丹竹公路与省道211线(容县至太平公路)交汇,是平南通往桂林、柳州方向的咽喉,每天人流、物流、车流量极大。全镇面积159.34平方公里,辖12个行政村街,人口10.6万,耕地面积5.7万亩。城区面积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5万人。它是平南县传统的工业重镇、农业大镇和经济强镇,是广西小城镇建设重点镇,首届中国投资环境300佳乡镇和广西农村经济综合实力百强乡镇。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12.6亿元,本级财政税收1.01亿元,年末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4亿元。
亿吨,是生产优质水泥、石灰、建筑陶瓷的上乘原料和矿冶化工材料。
亿元的华润年产1000万吨水泥项目成功竣工投产,是全市第一纳税大户;投资600亿元的桂东核电项目正在进行前期准备工作,新型能源基地稚型基本形成。在工业化领跑全县的同时,丹竹镇通过工业化大力促进城镇化,筹资4600万元进行城北新区开发和旧城改造,其中旧城改造投入350万元,已经完工,街道面貌焕然一新;新区开发已投入4250万元,完成征地509亩,主街道已修建,城区框架已全面拉开,规模扩大一倍。
年4月从丹竹镇分出的新乡。距县城13.8公里,总面积82.5平方公里,辖6个行政村,21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47人。有耕地面积25400亩,其中水田19387亩,旱地6013亩;山林面积5.8万亩。农业主要种植优质水稻、龙眼、烟叶、西瓜、荔枝等。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145元。
年底,都兴屯成为“广西农业旅游示范点”; 2008年6月,引资200万元建成集餐饮、旅业、划船、钓鱼、观光于一体的秦川河度假山庄建成投入使用。今后,该乡将继续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力度,逐步完善“广西农业旅游示范点”都兴屯和秦川河度假山庄的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并争取引资开发东平水库——大桂山景区资源,通过发展旅游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年)农历三月,韦树模等20余人,想分批赴广州,于廿九日随黄兴、赵声举行起义,进攻清粤督署,后因众寡不敌,韦树模、韦统淮、韦统玲、韦荣初,与丹竹的石灰村林盛初等同时殉难,后殓葬于广州黄华岗七十二烈士墓中。
公里,东与平南县的安怀镇,南与平南镇,西与思旺镇,北与同和镇、马练瑶族乡接壤。全镇辖17个行政村,行政区域面积203平方公里,宜林面积14.8万亩,耕地面积52775亩,经济作物种植面积21720亩。总人口10.5万人,95%以上为汉族,5%为瑶族、壮族,通用语言为白话,地方俗语有惠州话、客家话、福建话等,有71个姓氏。拥有大水库8个,水面积达到10000亩,平(南)金(秀)二级公路、乌洋河横贯境内。
年太平军自桂平突围北上,曾在官村大败清军及地方团练,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官村关大捷”。载入县志的名山有9处,分别是鸡心岭、思回石山、大旺石山、思鹅岩、东皇顶沙平岭、双髻缨山、狮象山、瓮山、佛子岭。列入县级文物古迹的有7处,分别是列入县第一批文(1973年12月6日)物保护的畅岩石山二程夫子读书遗址、九重门;列入县第二批(1977年8月10日)文物保护的太平天国豫王胡以晃罗文村旧居;列入县第三批(1981年10月29日)文物保护的大旺石山、太平天国豫王胡以晃高帝山三世祖母墓碑、飞鼠岩古文化遗址(旧石器时代)、思鹅石山六公岩古文化遗址(旧石器时代);列入县第四批(1989年7月20日)文物保护的苏村汉墓碑。
公里,距平南至金秀二级公路7公里,平南至武宣二级公路9公里,交通便利。镇行政区域面积173平方公里,辖16个行政村1个社区,耕地面积4.8万亩,林地面积9000公顷,森林覆盖率为30%,总人口9.7万人。境内三面环山,中间和南面为盘地,思旺江从北向南横穿全镇,镇的北面有平南最高海拔(1162米)的东王山。思旺镇的历史人文景点有范家大院、太平天国迎主之战遗址、花石营盘黄氏民居、大王庙等。
年全镇工业总产值9425.27万元,农业总产值36291万元, 财政收入631.7万元, 招商引资2.6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610元。二是抓好优质稻、玉米、花生、粉葛、淮山、砂姜、马铃薯、蚕桑、甘蔗、木薯、生猪、名优水果、蔬菜等特色农业产业系列开发,充分发挥全镇12个合作社整合资金、技术、品牌等方面优势,稳步提高农民收入。三是突出产业发展,加快推进工业化,依托镇上的永隆机械厂、得胜燃器具厂、仙珠食品公司、环球运输公司等产业,大力发展沼气燃器具、新型节能灶、工艺编织、毛织等产业。四是加快城镇化进程,重点建设东街开发区、天主堂工业开发区、永安住宅小区。
公里。全乡人口3.5万人,辖6个行政村,总面积4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663亩。矿产资源丰富,优质石灰石储量大。位于西江中心的相思洲面积约1平方公里,洲状如梭,风光旖旎,是天然的旅游景点,也是新石器时代文化重要的遗址之一。平南至武宣二级公路贯穿全境,毗邻西江黄金水道,交通和区位优势明显。
多家,从业人员3000多人,生产编织工艺品的龙头企业带动了全乡其它企业的快速发展,形成了桑蚕、黄沙鳖、肉鹅和优质肉猪等特色产品,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万元 ,固定资产投资6660万元,实现财政收入552.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040元。
公里,位于平南县最北端,与金秀县、桂平市相连接,是平南通往桂平、金秀的交通枢纽。四面环山,溪谷纵横,气候湿润,特产十分丰富,是“林木之乡”、“八角之乡”、“竹笋之乡”、“茶叶之乡”,聚居着瑶、壮、汉等民族,素有小瑶山之称,享受民族乡待遇。全镇直辖16个行政村,36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5019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3.6万人,总面积23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94万亩,其中水田面积1.2万亩,山地面积27.7万亩。
大生产基地:茶叶生产基地、速丰桉生产基地、木薯基地、蚕桑基地、八角基地。在抓好种植的同时,积极引资搞好农产品深加工项目,到目前为止,全镇已经有小规模长期簿板厂10个,12个小型木器加工厂。
年起陆续建成了高坪水电站、平湾猛京河水电站、波头水电站、农福浓水河水电站、景华鱼跳坪水电站,项目投资总额1.077亿元,成为大鹏镇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
年,全镇先后建成了10个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村级有线电视安装完成96%,电话安装完成98%,在边远的村都增设了移动基站。道路网建设不断完善,目前已建成使用的有平南至大鹏、大鹏至桂平垌心两条县级公路,在建的柳州至梧州的高速公路大鹏路段已经开始地质勘探和施工设计,柳州至肇庆高速铁路(平南大鹏段)、金田至金秀二级公路(大鹏段)、大鹏至廻龙二级公路(大鹏段)等正在规划建设中,全镇16个村均已全部修建完成村级水泥路,是北部山区最先实现“村村通水泥路”的乡镇。城镇建设卓有成效,以江滨街美化绿化建设为契机,已经完成环江路防洪堤、下塘过境公路、大鹏江滨开发区建设,下塘新区和原灯光球场小区建设正提上议事日程。
国安瑶族乡
公里,北面与金秀瑶族自治县罗香乡相毗邻,全乡总面积117平方公里,其中宜林山地13万亩,耕地1万亩,水田5500亩。于1984年8月从原大鹏公社分出,1992年10月玉林地区行政公署批准为革命老区根据地,1993年8月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复成立为国安瑶族乡。全乡辖10个行政村,总人口22239人,其中少数民族18147人,占81.6%,主要姓氏有陈、潘、胡等。
年,广西百洋集团投资500多万建立田贵水库罗非鱼养殖基地,总投资2800多万元的田贵水库观光休闲旅游区修复工程也洽谈成功。
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30.2公顷,总人口61141人,下辖14个行政村。全镇分大旺、妙客两个圩集,镇政府座落在美丽如画的大同江边——大旺圩内。大旺圩、妙客圩历史悠久,自古以来,这里就成为平南县北部山区最大的民间集市,特别妙客圩素有“小梧州”之称。截止2011年11月底,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77亿元,财税收入45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9500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37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560元。
万亩速丰桉生产基地。
万度的梯级上巷、平塘两个镇辖发电站和发电量1500万度的县辖燕滩电站年。大同江梯级水电站开发项目已列为市“三百工程”项目,第一期总装机容量60000KW,第二期总装机容量58000KW,计划投资12个亿,到2016年完工。该项目的建成,将会对合理开发利用好大同江水资源,保护沿江环境,推动地方经济发展起极大促进作用。
马练瑶族乡
公里,交通便利,有平南至金秀二级路贯穿境内。全乡辖区面积240平方公里,是平南县面积最大的乡镇,大部分属山地,山多田少,其中水田面积仅703公顷,素有人均“三分水田九亩山”之称。全乡共辖12个行政村,人口4.5万人,有瑶、汉、壮、苗、侗、仫佬等民族,其中瑶族人口约占65%。
,拥有丰富的八角、竹木、木薯、茶叶等资源,有林地26多万亩,是全县最主要的林区,以杉、松木为主,木材产量占全县70%左右,每年产出商品材4.5多万立方米,成为周边乡镇加工销售木材集中地。另外,马练近年通过调整林业产业结构,除木材种植外还大力发展玉桂、八角、篙竹、笋竹等经济林木10多万亩,一年四季不断产出绿色食品竹笋近万吨,遍及大头笋、甜笋、黑壳笋、麻竹笋等十多个品种。
平方米,拟建筑总面积70000平方米,总投资1.5亿元,是马练致力于打造居住、商业、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富有瑶乡风情特色的另一个商住城,计划在2013年竣工。现在,马练瑶乡把发展目光瞄向大同江生态旅游区建设中,通过发挥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建造一个有特色、重文化、适养生的风景旅游度区,打造一个全生态瑶乡品牌。
 |   |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Copyright &
贵港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维护&&&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安怀沙糖桔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