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外加剂和水泥石屑 碎石 混合料混合料有啥区别啊,求解

高分子材料专业混凝土外加剂课程教法浅析
混凝土外加剂是混凝土组分中除水泥、水、砂、石、混合材料以外的第六组分,是一种化学建材。掺入外加剂后的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有很大改善,用途也大为扩大。由于掺量很少,所以成本并不增加很多。随着国内混凝土外加剂工业的快速发展,国内已有一部分高校高分子专业、无机非金属专业、化工专业相继开设了混凝土外加剂课程。由于外加剂课程开设时间短,教材少,教学时数少,难以将外加剂行业所需的内容讲深、讲透。不能使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后尽快成为行家里手,因此外加剂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就是必须考虑的首要问题[1]。作者根据在外加剂课程的授课经验以及在高校的教学实践,结合高分子材料专业学生已学习的内容,探讨了高分子材料专业混凝土外加剂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1.混凝土外加剂学科的特点混凝土外加剂多半属于有机物质,因此它的掺入使有机和无机化学的原理结合起来;它的掺入可以改变混凝土的物化性能,使它和力学性能结合起来;外加剂还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可以把混凝土...&
(本文共2页)
权威出处:
0引言水泥混凝土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建筑的基础用材,在日常生活中几乎各个方面均直接或间接地涉及这种建材。随着新结构、新工艺的发展,要求混凝土具有调凝、早强、高强、轻质、高耐久性等性能。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外加剂是混凝土中除水泥、砂、石和水之外的不可缺少的第五种材料。外加剂的应用是混凝土发展史上一次重大的技术变革,推动了混凝土科技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新的混凝土结构设计理论和施工技术的发展,同时应用外加剂可以显著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混凝土成本,节约能源。所以,混凝土中外加剂的应用有着十分重要的技术和经济意义。但是,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外加剂必须合理应用,如果使用不当,不仅达不到预期效果,甚至会给混凝土质量带来不良的影响。1混凝土外加剂的分类根据我国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分类、命名与定义》CB8075-87,混凝土外加剂是在拌制混凝土的过程中掺入,用以改善混凝土性能的物质,掺量不大于水泥质量的5%(特殊情况除外)。从使用...&
(本文共2页)
权威出处:
为了不断提高我国混凝土外加剂的生产、应用技术的水平,满足各有关单位和个人开发市场亟需的新型外加剂产品,进一步掌握外加剂复配精髓和应用技能,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将于本月月底在京举办第四期混凝土外加剂复配工程师实践技能强化培训班。...&
(本文共1页)
权威出处:
混凝土外加剂是在混凝土搅拌之前或拌制过程中加入的用以改善新拌和硬化混凝土性能的材料。混凝土外加剂的特点是掺量少、作用大。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使用以来,混凝土外加剂不断得到发展和应用,现已成为混凝土中除水泥、砂、石和水之外的不可缺少的第5种材料。一、混凝土外加剂的种类混凝土外加剂种类繁多,功能多样,按其主要功能分为四类:一是改善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能的外加剂,包括各种减水剂、引气剂和泵送剂等。二是调整混凝土凝结时间和硬化性能的外加剂,包括缓凝剂、速凝剂和早强剂等。三是改善混凝土耐久性的外加剂,包括引气剂、防水剂、抗渗剂和阻锈剂等。四是改善混凝土其他性能的外加剂,包括引气剂、膨胀剂、防冻剂、着色剂等。二、工程中常用的混凝土外加剂工程中常用的混凝土外加剂主要有减水剂、早强剂、引气剂、缓凝剂、防冻剂、速凝剂、膨胀剂等。(一)减水剂。减水剂是在混凝土坍落度基本相同的条件下,能显著减少混凝土拌合水量的外加剂。混凝土中掺入减水剂,若不减少拌合...&
(本文共2页)
权威出处:
普通减水剂萘系高效减水剂高浓萘系减水剂缓凝减水剂氨基系高效减水剂密胺系高效减水剂早强减水剂缓凝高效减水剂引气减水剂止水条膨胀剂速凝剂防冻剂防水剂光亮剂砂浆剂破碎剂堵漏剂脱模剂保坍剂灌浆剂界面剂着色...&
(本文共1页)
权威出处:
据国外一家专业行业研究机构的研究报告称,世界水泥和混凝土外加剂需求将每年上升6%,到2012年将达到162亿美元。相对于年全球建筑业蓬勃发展推动水泥和外加剂需求大涨,今后三年的收益增加速度将有所下降。展望未来,亚洲和东欧这两个新兴市场和北美这个水泥工业更成熟的市场,化学和纤维外加剂将进一步渗透到混凝土施工中。由于化学和纤维外加剂的获接受度和提供的利润空间在上升,它们的需求将以最快的速度增长,特别的,预计高性能超塑化减水剂需求将强劲增长,这种减水剂有利于混凝土浇筑并提高混凝土结构的强度。纤维外加剂的销售量将在新生建筑市场快速增长,尤其亚太地区。矿物外加剂需求也将有坚实的增长,特别是在高增长、高容量的水泥市场,如中国和印度。在世界三大地区中,据预测水泥和混凝土外加剂...&
(本文共2页)
权威出处:
扩展阅读:
CNKI手机学问
有学问,才够权威!
出版:《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京ICP证040431号&
服务咨询:400-810--9993
订购咨询:400-819-9993
传真:010-影响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的因素与改进方法
近几年以来,伴随着社会经济水平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混凝土的外加剂技术也发展迅猛,由于混凝土的外加剂种类繁多,性能各不相同,建筑工程特点与实际工程环境的各不相同,以及不同地区的不同工程需要的材料也各不相同,如若外加剂的应用再不恰当的话,就会导致不同程度的技术事故或者工程质量的相关问题。混凝土外加剂的应用绝与水泥、集料等其它材料的应用不同,其不但需要通过对自身进行检验还需要做和水泥适应性的试验、砂浆的试验以及其对混凝土的性能所产生的影响的试验,在混凝土使用外加剂的工程之中,首先需要选择合理的外加剂种类、明确它的掺量以及掺加的方法,并和水泥应该有较好的适应性。由于混凝土的性能和建筑工程质量直接受到外加剂和水泥的适应性的影响,所以混凝土的外加剂和水泥的适应性逐步成为目前我国急需解决的问题。
2、外加剂与水泥不适应性的表现
2.1水泥异常凝结
当水泥把硬石膏作为调凝剂的时候,因为这中石膏对糖钙类减水剂、木质素系减水剂及多元醇类减水剂有较强的吸附作用,所以降低了石膏的溶解度,没有办法为其提供足够的硫酸根离子和C3A发生反应生成钙矾石,还会使得C3A急剧水化,当水泥之中的C3A含量较高的时候(大于8%),可能会导致混凝土产生“假凝”的现象。案例:某搅拌站用工程所在地的某品牌水泥给建筑工地提供C40的混凝土,因为没有做到对每批水泥在开盘之前做和外加剂的适应性的试验,导致出厂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目测有200mm,而到工地往混凝土的泵车之中进行卸料的时候,却发现此车的混凝土已卸不下来了,在此通知厂内送一桶减水剂加入其中,搅拌之后,目测的坍落度有170mm,基本上可满足泵送的要求,但是刚卸到1m左右的时候,又卸不下来了,立刻将此车的混凝土返回到厂内,再加入大量的水以及少量的减水剂,才勉强可以将其卸下来。除此之外,水泥过分的缓凝是由于减水剂导致水泥出现异常凝结现象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
2.2混凝土工作性不良
混凝土工作不良的主要表现是:在诱导期开始的时候,其流动性迅速降低;混凝土的泌水以及离析现象的主要表现是,混凝土在试配的时候出现了较为粘底板的现象,泵送的时候和管道内壁的摩擦阻力加大,容易发生堵泵的现象;炭对减水剂的吸附会导致分散的效能降低;缓凝、保塑不足;减水剂和缓凝剂不相融合;普通的引气剂和聚羧酸类的外加剂适应性较差,甚至有时还会出现混凝土泌水离析的加重。
3、影响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的因素
由于水泥熟料不同,所以其对吸附减水剂的性能也不相同,其作用次序主要是:C3A&C4AF&C3S&C2S,将减水剂加到水泥浆体系之后,因为C3A的水化速度是最快的,所以其对减水剂的吸附量也是最大的,就会首先将减水剂大量的吸附。所以,含量较高的C3A的水泥,在减水剂的掺量相同的条件之下,吸附数量越多的减水剂,就一定会对水泥浆体之中的其他矿物组分所需要的减水剂数量产生影响,主要表现为混凝土的流动性低。这时就需要适当将减水剂的掺量增加。水泥之中的含碱量会对减水剂的作用产生很大的影响,一般情况下,水泥之中的碱有显著的早期与促凝作用,所以使得混凝土流动性降低,进而导致使用减水剂的效果到不到预期的效果。所以,应该尽量使用低碱的水泥。
3.2.1减水剂的种类
多数羧酸类的混凝土的外加剂对于水泥的适应性是比较好的,这时由于羧酸类的外加剂主要是通过接枝共聚所形成的。但是聚羧酸类的外加剂有有时候会对某一些水泥掺量的范围有一定的限制,稍微多一点就极容易出现相当严重的泌水离析的现象;有的时候就对种水泥的适应性是比较差的,对混凝土需要的用水量特敏感,如,C30的混凝土,105kg/m3用水量的时候,混凝土的坍落度只有5cm,而将其增大5kg/m3用水量的时候,坍落度就会高于21cm,甚至还可能出现严重的泌水离析现象。
3.2.2减水剂复掺
很多生产企业经常将萘系减水剂与氨基磺酸盐类外加剂复合使用,这样能够改善减少混凝土坍落度的损失,掺萘系减水剂混凝土的施工和易性,确保泵送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施工性能。但将聚羧酸系外加剂与萘系减水剂混合混用,就会导致混凝土强度降低,工作性能变差。案例一:生产人员通过把剩下的少许的用萘系减水剂所配制的混凝土,掺入用聚羧酸系减水剂所配制的混凝土之中,结果发现混凝土在出厂的时候的坍落度是190mm,而混凝土的塌落度到达工地之后只有100mm,其流动性也几乎为零,振捣的时候,在振动棒拔出后孔洞较长时间之后,其才能弥合。案例二:搅拌站的工人将少量的萘系减水剂,不小心卸到了聚羧酸系的外加剂之中,通过混合之后的外加剂对混凝土进行配制,不仅仅会使得拌合物的流动性变差,而且还会是的外加剂的掺量变大,凝结的时间延迟,坍落度的损失变快,相比相同水泥用量的混凝土,混凝土的试件强度较低。所以,复合使用不同品种的外加剂的时候,应该考虑到相容性对于混凝土性能所产生的影响,在进行复合之前先进行试验,结果满足要求方可使用。
3.3外加剂添加技术的采用
外加剂的掺加方法,包括同掺法、先掺法、还有后掺法三种。同掺法,即在搅拌混凝土时,将水和外加剂溶液同时掺入混凝土中。先掺法,即先将外加剂干粉与水泥混合,然后再与砂、石、水混合一起进行搅拌。后掺法,即在混凝土拌好后分次加入外加剂进行搅拌。后掺法又分为滞水法和分批参加,滞水法,即在搅拌混凝土过程中,先加入水,外1~3min之后再加入外加剂;分批添加就是分批掺入外加剂,恢复和补偿坍落度值。通过研究发现,木质素磺酸盐先掺法的塑化效果与滞水法、同掺法基本上是一样的;而萘系高效减水剂先掺法塑化效果稍微较差。因此,通过以上研究表明,使用后掺法比其他方法更加经济合理。后掺法减水剂用量小,后掺法的减水剂用量仅为先掺法的60%,而流动性是相同的。除此之外,在强度以及流动性相同的情况下,后掺法还可节省水泥的用量。在某些水泥中,高效减水剂在加入水之后再参入会显著提高新拌混凝土的流动性,而且还可以节省减水剂的用量。硫酸盐严重影响水泥品种与减水剂的适应性。复合适量硫酸盐,可提高减水剂的塑化效果,适量的硫酸盐,能够增加溶液中的减水剂,提高减水剂的保坍能力以及分散能力。
4、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的改善措施
4.1正视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
从目前来看,我国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施工单位、混凝土生产单位不能足够重视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因此,我们要加强宣传力度,提高施工人员对混凝土外加剂和水泥适应性的重视程度,能够在施工过程中,采取积极的措施解决这个问题。
4.2合理搭配外加剂与水泥
在使用混凝土外加剂的过程中,混凝土搅拌站要对各个批次的,外加剂和水泥进行质量检测,按照原料的特性,通常情况下将水泥与适应性较好的外加剂混合使用,这样可以确保工程质量。
4.3各生产单位进行合作
要提高混凝土中,水泥与外加剂的适应性,就需要外加剂合成厂、水泥厂以及混凝土指导单位这三方面联合起来,在制造水泥的过程中,我们外加剂合成厂应该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改进生产工艺,水泥厂要采用一些,吸附能力较弱的组成物质,混凝土搅拌站,则应该对水泥和外加剂的掺加过程采用适当的掺加方法以及比。
4.4在制作混凝土之前完成外加剂与是你的适应性试验
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需要非常多的混凝土,因此,在大规模对混凝土进行制造之前,混凝土的搅拌站要进行水泥和外加剂的适应性试验,从而保证在大规模制造混凝土之中,能够及时采用合适的外加剂剂量以及水泥品种。
4.5对不同混凝土之中的外加剂的使用量予以重视
混凝土的种类有很多,它组成的成分也有很多,混凝土不同,那么其所要求的外加剂的种类和外加剂的需求量是也是不一样的,因此,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对于外加剂的使用情况要考虑这些因素,千万不能为了节约工程成本而忽略了对这些因素的重视。
使用混凝土外加剂,不但可以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还可以改变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在使用混凝土外加剂的过程中还面临着很多的问题,因此,在使用混凝土外加剂的过程中要采取措施改善混凝土与水泥的适应性。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混凝土掺合料和混凝土外加剂分别指什么东西 在使用功能上有什么区别_百度知道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混凝土掺合料和混凝土外加剂分别指什么东西 在使用功能上有什么区别
我有更好的答案
掺合料指矿物掺合料,比如粉煤灰、矿粉等,粉料,作用各不相同,如替代水泥、改善和易性;外加剂指减水剂、膨胀剂、早强剂等,掺量一般不超过粉料的5%,多是液体,起特殊的作用,如减水剂可降低用水量等
采纳率:42%
混凝土外加剂是指混凝土拌合前掺入不大于水泥质量的5%,并能显著改善混凝土的性能,调节混凝土强度等级,在混凝土掺入天然的或人工的矿物材料混凝土掺合料是为改善混凝土性能,节约水泥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图文】水泥与混凝土外加剂的适应性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水泥与混凝土外加剂的适应性
大小:3.95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水泥混凝土外加剂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