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处理沥青混凝土质量通病工程质量通病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混&& 凝&& 土&& 工& 程
&混凝土工程一般质量通病
(一)和易性不好
(1)拌和物松散不易粘结
(2)拌和物粘聚力大,成团不易浇筑。
(3)拌和物中水泥砂浆填不满石子间的空隙。
(4)拌和物在运输浇筑过程中分层离析。
2、原因分析
(1)水泥标号选用不当,水泥标号与混凝土设计标号之比大于2.2时,水泥用量过少混凝土拌和物松散,当水泥标号与混凝土标号之比小于1.0时,水泥用量过多混凝土拌和物粘聚力大,成团不易浇筑。
(2)砂石级配质量差,空隙率大,配合比砂率过小,不易将混凝土振捣密实。
(3)施工坍落度大,混凝土在运输、浇筑过程中难以控制其均匀性。
(4)计量工具不精确,计量制度不严格或采用不正确的计量方法。
(5)搅拌时间短,混凝土拌和物质地不均匀。
3、预防措施
(1)应合理选用水泥标号与混凝土设计标号之经控制在1.3~2.0之间,客观情况做不到时可采取在混凝土拌和物中掺加混合材料或减水剂等技术措施,以改善混凝土拌和物和易性。
(2)在混凝土拌制和浇筑过程中,应按规定检查混凝土组成材料的质量和用量。
(3)在拌制地点及浇筑地点检查混凝土的坍落度或工作度,混凝土浇筑时的坍落度应按规范规定严格控制。
(4)在一个工作班内,如混凝土配合比受到外界影响而有变动时,应及时检查。
(5)随时检查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合易性。
4、治理方法
因和易性不好而影响浇筑质量的混凝土拌和物,只能用于次要构件。
(二)麻面
混凝土表面局部缺浆粗糙,或有许多小凹坑,但无钢筋外露。
2、原因分析
(1)模板表面粗糙或清理不干净,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换,出现麻面。
(2)木模板在浇筑混凝土前没有浇水润湿或润湿不够,浇筑混凝土时,与模板接触部分的混凝土水分被模板吸去,致使混凝土表面失水过多,出现麻面。
(3)钢模板脱模剂涂刷不均匀或局部漏刷,拆模时混凝土表面粘结模板引起麻面。
(4)模板接缝拼装不严密,浇筑混凝土时缝隙漏浆,混凝土表面沿模板位置表面出现麻面。
(5)混凝土振捣不密实,混凝土中的气泡未排出,一部分气泡停留在模板表面形成麻点。
3、预防措施
(1)模板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
(2)木模板在浇筑混凝土前,应用清水充分润湿,清洗干净,不留积水,使用权模板缝隙拼接严密。
(3)钢模板脱模剂要涂刷均匀,不得漏刷。
(4)混凝土必须按操作规程分层均匀振捣密实,严防漏振,每层混凝土均应振捣至气泡排除为止。
4、治理方法:麻主要影响混凝土外观,对于表面不再装饰的部位应加以修补,即将麻面部位用镪水刷洗,充分润湿后用水泥互浆或1:2水泥砂浆找平。
(三)露筋
钢筋混凝土结构内的主筋、架立筋或箍筋等,滑被混凝土包裹面外露。
2、原因分析
(1)混凝土浇筑振捣时钢筋垫块移位或垫块太少甚至漏放,钢筋紧贴模板致使拆模后露筋。
(2)钢筋混凝土结构断面较小,钢筋过密,如遇大石子卡在钢筋上,混凝土水泥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使钢筋密集处产生露筋。
(3)因配合比不当混凝土产生离析,浇捣部位或模板严重漏浆造成露筋。
(4)混凝土振捣时振捣棒撞击钢筋,使用权钢筋移位造成露筋。
(5)混凝土保护层振捣不密实,或木模板润湿不够,混凝土表面失水过多或拆模过旱等,拆模时混凝土缺棱掉角,造成露筋。
3、预防措施
(1)浇筑混凝土前,应检查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是否准确,发现问题及时修整,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墙板为15mm,梁柱为25mm,基础为35mm。
(2)为保证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要注意固定好垫块,一般每隔1米左右在钢筋上绑上一个水泥砂浆垫块,主筋保护层厚度偏差应符合设计要求。
(3)钢筋较密集时应选配适当的石子,石子最大颗料尺寸不得超过结构截面较小尺的1/4,同时不得大于钢筋净距的3/4。结构截面较小,钢筋较密时,可用豆石混凝土浇灌。
(4)为防止钢筋移位,严禁振捣棒撞击钢筋,在钢筋密集处可采用带刀片的振棒进行振捣,保护层混凝土要振捣密实。
(5)浇筑混凝土前应用清水将木板充分润湿,并认真堵好缝隙。
(6)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超过2m时,要用串筒或留槽等进行下料。
(7)拆模时不得踩踏钢筋,如钢筋有踩弯或脱扣者,应及时检查补扣绑好。
4、治理方法
将外露钢筋上的混凝土残渣和铁锈清理干净,用水冲洗润湿,再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平整,如露筋较深,应将薄弱混凝土剔除,冲刷干净润湿,用高一级标号的豆石混凝土捣实,认真养护。
(四)蜂窝
混凝土局部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出现空隙,形成蜂窝状的孔洞。
2、原因分析
(1)混凝土配合比不准确或砂、石、水泥材料计量错误或加水量不准确,造成砂浆少石子多。
(2)混凝土搅拌时间短,没有拌和均匀,混凝土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
(3)未按操作规程浇筑混凝土,下料不当,使石子集中,振不出水泥浆,造成混凝土离析。
(4)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滑分段分层,振捣不实或下料与振捣配合不好。
(5)模板空隙未堵好或模板支设不牢固,振捣混凝土时模板移位,造成严重漏浆或墙体烂换,因振漏而造成蜂窝。
3、预防措施
(1)混凝土搅拌时严格控制配合比,经常检查,保证材料计量准确。
(2)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一般不得超过2m,浇筑楼板混凝土时,自由倾落高度不宜超过1m,如超过上述高度要采取串筒、留槽等措施下料。
(3)混凝土应拌合均匀,颜色一致。
(4)在竖向结构中(柱、板墙)浇筑混凝土,应采取下列措施:支模前应在边模板下口抹8cm宽找平层,找平层嵌入柱、板墙体不超过1cm,保证下口严密。开始浇筑混凝土时,底部应先填以50~100mm与浇筑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砂浆应用铁锹入模,不得用料斗直接灌入模内。混凝土坍落度应严格控制,底层振捣应认真操作。
(5混凝土的振捣也应分层捣固,浇筑层厚度不得超过规范规定。
(6)捣实混凝土拌和物时,插入式振捣器移动间距不应大于其作用的1.5倍,为保证上下层混凝土结合良好,振捣棒应插入下层混凝土50cm,平板振捣器在相邻两段之间应搭接振捣3~5cm。
(7)混凝土浇捣时,必须掌握好每点的振捣时间,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混凝土表面出浆呈水平状态,并将模板边角填满充实。
(8)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观察模板、支架、堵缝等情况。如发现有模板走动,应立即停止浇筑,并应在混凝土凝结前修整完好。
4、治理方法
混凝土有小蜂窝,可先用水冲洗耳恭听然后用1:2水泥砂浆补修。如果是大蜂窝,则先将松动石子和突出颗粒剔除,尽量成喇口,外边大些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湿透,再用高一级标号的豆石混凝土捣实,加强养护。
(五)孔洞
混凝土结构内有空腔,局部没有混凝土或蜂窝特别大。
2、原因分析
(1)在钢筋密集处预留孔洞和埋件处混凝土浇筑不畅通,不能充满模板面,形成孔洞。
(2)未按施工顺序振捣混凝土,产生漏振。
(3)混凝土离析,砂浆分离,石子成堆或严重跑浆,形成特大蜂窝。
(4)混凝土工程的施工组织不好,未按施工顺序和施工工艺认真的操作而造成孔洞。
(5)混凝土中有泥块或杂物掺入,或将木块等大件料具打入混凝土中。
(6)不按规定下料,吊斗直接将混凝土卸入模板内,一次下料过多,下部因振捣器振动作用半径达不到出现松散状态,以致出现特大蜂窝和孔洞。
3、预防措施
(1)在钢筋密集处,如柱浆及主次浆交叉处浇筑混凝土时,可采用立石混凝土浇筑。
(2)预留孔洞处应在两侧同时下料,然后往上浇筑,防止出现孔洞。
(3)采用正确的振捣方法,严防漏振。
(4)控制好下料,要保证混凝土浇筑时不产生离析,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不超过2m(浇板时为1m),大于2m时要用溜槽、串筒等下料。
(5)加强施工技术管理和质量工作,认真检查。
4、治理方法
对混凝土孔洞的处理,通常要经有关单位共同研究,指定补强方案。经批准后方可处理,如混凝土浆柱的孔洞处理,应根据批准的补强方案。首先采取安全措施,在浆底用支撑支牢,然后将孔洞处不密实的混凝土和突出的石子颗粒剔凿掉,要凿成斜型,避免有死角,以便灌筑混凝土。
为使新旧混凝土结合良好,应将剔凿好的孔洞用滑水冲洗,或用钢丝刷仔细清刷,并充分润湿,保持润湿72h后,浇筑比原混凝土标号高一级的豆石混凝土,豆石混凝土水灰比可控制在0.5以内,并掺水泥用量万分之一的铝粉,采用小振捣棒分层仔细捣实,认真做好养护。
有的孔洞在浇筑混凝土前要支牢模板,再港币混凝土,伸出结构面的混凝土影响装修时,可将伸出部分再剔掉。
(六)缝隙夹层
施工缝处混凝土结合不好,有缝隙或夹有杂物,造成结构整体性不良。
2、原因分析
(1)在浇筑混凝土前没有认真处理施工缝表面,浇筑时不捣实不够。
(2)浇筑大面积钢筋混凝土结构时,往往分层施工,在施工停歇期间常有木块锯未等杂物,积存在混凝土表面未曾认真清理,再次浇筑混凝土时混入混凝土内,在施工缝处造成杂物层。
3、预防措施
(1)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浇筑柱、梁、楼板结构时,其间歇时间超过3~3.5h,则按施工缝处理,应在混凝土抗压强度不于12kg/cm2时,才允许继续浇筑。
2)对混凝土进行两次振捣可以提高接缝的强度密实度,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接缝时间往往超过规定的时间,也可以采取待先浇筑的混凝土终凝前后(4~6h)再振捣一次,然后浇筑下一步混凝土的方法。两次振捣处理施工缝的方法,应先进行试验,找再现规律后方可实际应用。
3)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上继续浇筑混凝土前,应除掉表面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或软弱混凝土层,并充分润湿和冲洗干净,残留在混凝土表面的水应予以清除。
4)在浇筑前施工缝宜先铺抹水泥浆与混凝土相同的减石子砂浆一层,混凝土施工缝处理方法与抗拉强度有密切关系。
(2)在模板上沿施工缝位置通条开口,以便清理杂物和冲洗。锯未等杂物采用高压空气吹扫,全部清理干净后,再将通条开口封板,并抹水泥浆再浇筑混凝土。
(3)承受动力作用的设备基础,施工缝混凝土表面应凿毛,用水冲洗干净,充分润湿,抹一层10~15mm厚水泥砂浆,其标号及水泥品种与基础相同,然后再继续浇筑混凝土。
4、治理方法
(1)当表面缝隙较细时,可用清水将裂缝冲洗干净,充分润湿后抹水泥浆。
(2)对夹层的处理应慎重。梁柱等补强前,首先应搭临时支撑加固后方可进行剔凿,将夹层中的杂物和松软的混凝土清除,用清水冲洗干净,充分润湿再浇筑,捻塞提高一级标号的豆石混凝土捣实,并认真养护。
(七)缺棱掉角
梁、柱、板墙和洞口直角边处,混凝土局部掉落,不规整,棱角有缺陷。
2、原因分析
(1)木模板在浇筑混凝土前未润湿或润湿不够,浇筑后混凝土养护不好,棱角处混凝土的水分被模板大量吸收,致使混凝土水化不好,强度降低,拆模对棱角被粘掉。
(2)常温施工时过早拆除侧面非承重模板。
(3)拆模时受外力作用或重物敲击,或保护不好,棱角被碰掉,造成缺棱掉角。
3、预防措施
(1)木模板在浇筑混凝土前应充分润湿,混凝土浇筑后应认真浇水养护。
(2)拆除钢筋混凝土结构侧面非承重模板时,混凝土应具有足够的强度(12kg/cm2)以上,表面及棱角才不会受到损坏。
(3)拆模时不能用力过猛过急,吊运时,严禁模板撞击棱角。
(4)加强成品保护,对于处在人多运料等通道处的混凝土阳角,拆模后要用角钢等阳角保护好,以免碰损。
4、治理方法
缺棱掉角较小时,可将该处用钢丝刷刷净清水冲洗充分润湿,用1:2或1:2.5的水泥砂浆抹补齐正,对于较大的掉角可将不实的混凝土和突出的骨料颗料凿除,用水冲刷干净湿透,然后支模用比原标号高一级的豆石混凝土补好,并认真养护。
(八)干缩裂缝
裂缝为表面性的,宽度较细多在0.05~0.2mm之间,其走向纵横交错,没有规律性,较薄的梁、板类构件,多沿短方向分布,整体性多发生在结构变截面外。平面裂缝多延伸到变截面部位或块体边缘,大体积混凝土在平面部位较多见,但侧面也常出现这类裂缝一般在混凝土露天养护完毕经一段时间后,在表层或侧面出现并随湿度和温度变化而逐渐发展。
2、原因分析
混凝土收缩分湿度收缩和自收缩。温度收缩是混凝土中多余水分蒸发,随湿度降低,体积减小而产生的收缩,其收缩量占整个收缩量的绝大部分。自收缩为水泥水化而引起的体积收缩,收缩量只有前者的1/5~1/10,一般可包括在湿度收缩内一起考虑。
干缩产生的原因是:(1)混凝土成型后养护不当,受到风吹日晒表面水分散失快,体积收缩大,而内部湿度变化很小,收缩也小,因而表面收缩变形受到内部混凝土的约束,出现拉应力引起混凝土表面开裂;或者构件水分蒸发,产生的体积收缩受到低级或垫层的约束,而出现干缩裂缝。
(2)混凝土构件长期露天堆放,表面湿度经常发生剧裂变化。
(3)混凝土经过度振捣,表面形成水泥含量较多的砂浆层。
3、预防措施
(1)混凝土水泥用量,水灰比和砂率不能过大,严格控制砂石量,避免使用过量粉砂,混凝土应振捣密实,并注意对板面抹压,可在混凝土初凝后,终凝前进行二次抹压,以提高混凝土抗拉强度,减少收缩量。
(2)加强混凝土早期养护,并适当延长养护时间,避免暴晒,并定期适当洒水,保持润湿,对裸露表面应及时用潮湿材料覆盖,认真养护,专人负责。
(3)浇筑混凝土前,将基层和模板浇水湿透。
4、治理方法
此类裂缝对结构强度影响不大,但会使钢筋锈蚀,且有损美观,故一般可在表面抹一层薄砂浆进行处理,对于预留构件,也可在裂缝表面涂环氧胶泥或粘贴环氧玻璃进行封闭处理。
&&&&&&&&&&
&混凝土工程一般质量通病
(一)和易性不好
(二)麻面
(三)露筋
(四)蜂窝
(五)孔洞
(六)缝隙夹层
(七)缺棱掉角
(八)干缩裂缝
我来说两句 ()
结构热门下载
本月推荐论文
Copyright & 2007 -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E-mail: 手机: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如何处理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如何处理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您的位置: &
建筑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及处理措施探讨
优质期刊推荐论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的质量通病与解决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混凝土是
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材料,混凝土施工技术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整体质量。因
此,对于影响混凝土最终质量的因素我们也有清晰的认识,对于这些影响因素
我们制定相应的处理方式,不断提高混凝土施工技术,并对整个施工过程实行
全过程施工管理。只要我们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施工的相应规定
,是完全可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的。
新疆博峰新业石油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年,卷(期)
机标分类号
本文读者也读过
加载中,请稍候
.客服电话
&&8:00-11:30,13:00-17:00(工作日)  (安徽新联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安徽,芜湖,241060)
  【摘& 要】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在工业建筑中,清水混凝土工程日益增多,这就提高了对清水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质量的要求。为使清水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得到保证,文章分析了经常出现在清水混凝土工程的一些质量问题,如:柱、梁线角不顺直;表面粗糙、色泽不匀、有蜂窝、气泡;预埋件歪斜、不平、内陷等,并针对这些问题,找出解决的方案。
  【关键词】清水混凝土;质量问题;措施
  我国建筑行业的相关政策,还没有一个统一清水混凝土的质量验收标准,在制定建筑混凝土质量验收标准时,要结合我国国内现有施工企业的实际技术水平,同时,引进其他国家的一些先进的建筑混凝土质量技术标准,使之既符合我国时代的要求。
  一、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
  大块木胶合板模板,是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经常使用的模板体系,在方木作模板支架材料制作现场;经过测量和计算后,使用对拉螺栓、槽钢、和钢管箍等,选择合适的方法加固混凝土构件;柱、梁角设置木线条倒角,首先用胶带纸全面粘贴木线条,使其表面光滑,然后在柱梁模板角部使用小钉固定住木线条;为保证与混凝土接触面光滑,使用1毫米的PVC板粘贴在模板内。另外,在工程施工前,合理的、科学地调配混凝土的比例,以保证其符合施工的质量要求。
  二、清水混凝土工程中的主要质量问题
  清水混凝土用清水混凝土一次浇筑成型的建筑表面,其优点不但棱角分明,且平整光滑、色泽良好,直接用保护剂涂刷1-2层就可以代替表面其它任何额外装饰,即自然,又环保,使建筑装饰风格简单大方,符合现在人们提倡的环保与崇尚自然的要求。所以,在新时代的建筑市场内,清水混凝土构造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受到各个施工企业的信赖和推崇,提高了绿色概念建筑的需求量,同时,也相应的增加了清水混凝土的使用量,然而,清水混凝土工程的质量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其中经常出现的一些质量问题有以下几点,第一,清水混凝土表面出现不光滑、色泽不匀、暗淡、有蜂窝、气泡等的质量问题,从而使其美观性受到严重影响;第二,柱和梁线角不顺直,在柱子底部或是模板接缝与施工缝处,出现漏浆、挂浆问题;第三,预埋件歪斜、不平、内陷,不符合施工要求,这些质量问题,使建筑的美观性和使用功能被大打折扣,降低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致使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受到影响。
  三、清水混凝土工程存在问题的防治
  1、防治表面气泡
  通过下面几种措施,来有效地防治清水混凝土表面出现气泡的质量问题,第一,在搅拌混凝土的过程中,可以适当的加长时间,或增大坍落度、或者是加入适量的外加剂,通过这些方法,避免表面产生气泡;第二,使用测杆测量分层厚度,将混凝土分层浇筑,期间用振动棒处理两层之间的接缝,同时需注意第一层混凝土表面要保持水平,从而使下一层混凝土浇筑下沉时,没有气泡产生;第三,在使用振动棒振捣的过程中,为避免气泡赶到模板边而不易排出,因此,振动棒与模板的距离应保持在大约150mm&200mm;第四,在混凝土振捣的过程中,振捣控制在30s&35s的速度,采取快插慢拔方式,以保证插点均匀。
  2、防治表面色泽不均匀
  为保障清水混凝土工程建筑表面的美观性,采取以下措施防止其表面色泽出现不均匀的现象:第一,将光滑的PVC粘贴在在木胶合板内层;第二,确保原材料质量,具有较好的安定性,对于同批次的清水混凝土构件,在浇筑时,要选择同一品种、标号、以及厂家的材料;第三,使混凝土更加均匀延长添加外加剂的清水混凝土搅拌时间;第四,整个工程要使用配比相同的清水混凝土材料贯穿施工过程;第五,注意混凝土振捣时间不要太长;第六,及时养护已完成浇筑的清水混凝土表面,避免水分过快流失,或有灰尘覆盖其表面。
  3、防治表面出现不平以及产生蜂窝麻面等现象
  为了使清水混凝土工程的表面的质量达到标准,避免出现一些影响美观性的质量问题,必须在PVC板接缝处和木线条上粘贴胶带,为防止胶带纸起皱,使用万能胶涂刷在木线条表面。同时,还必须注意以下事项:1)使用清水混凝土浇筑楼板且高度要低于1米,自由倾落高度不能高于2米;2)合理的调配清水混凝土比例还要搅拌均匀;3)确保模板缝隙的密合度注意在浇筑模板之前;4)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的测量;5)禁止在施工过程中踩踏钢筋;6)钢模板脱模剂要涂刷均匀;7)分段浇筑墙和隔墙注意高度要低于3米;8)分段浇筑柱子,边长不小于0.4米;9)振捣混凝土表面,保证其密实度,避免出现气泡;10)准确计算拆模时间,避免太早或太晚,在拆模之后,及时修补清水混凝土表面局部质量缺陷,使其表面光滑、没有浮浆,如有砂子、石子松动等问题,使用同一配比、同一色泽的混凝土修复缺陷部位,并重新进行打磨,确保其表面平整、色泽均匀,同时做好日后的维护工作。
  4、防治柱、梁线角不顺直,接缝挂浆和柱子根部漏浆的现象
  在模板上固定木线条时,要选择规格相同的钉子确保钉子间隔距离相同。测量木线条边线在对接木线条时,不能直接对接两头接头要保持垂直,防止木线条出现变形现象。为避免柱、两边要有10mm宽边距且梁模板角部PVC板被钉子钉裂,并将胶带顺直贴在木线条的钉帽处。另外,在选择木线条时,要一根一跟的挑选,使其规格相同。在工程设计时,在柱子根部设置排水孔;首先是进行接浆处理;在使用混凝土浇筑柱子时把握好柱子水平平整度,采用1∶2水泥砂浆进行找平,避免柱子根部出现漏浆现象;为加强模板底部与柱面之间的密实度,采用一定厚度的海绵胶带水平粘贴在柱与柱接头处;对齐柱子模板底部与柱内边尺寸,且采用双面海绵胶带保证柱子模板下口方正平直。
  5、防治预埋件不平与内陷、歪斜
  在安装预埋件时,为避免在进行清水混凝土浇筑时,造成预埋件发生不平、歪斜等问题,一定要保证操作方法正确。在钻孔之前,先在安装位置标画好,为避免预埋件与模板之间出现夹浆现象,用双面胶带贴在它们内侧,拆除模板以后,采用人工操作砂轮机,打磨平螺栓切除位置。另外,需要焊接预埋件上的锚筋和其他锚固件,因此,要检查每一个预埋件,并及时矫正,防止在焊接的过程中,造成变形,影响表面的平整性。
  6、模板接缝防治和混凝土错台的措施
  清水镜面混凝土工艺的施工过程中,PVC内贴薄膜、木胶合板、方木的选用非常关键,必须保证其厚度和规格是相同的。在之前要使用2厘米宽的透明胶带纸,粘贴在用腻子补齐过后的PVC板板缝间;在进行加固时,防止变形和翘曲,以使清水镜面混凝土表面保持平整;胶合板模板要具有较强的防水性、较高的强度、且重量轻、表面平整光洁等优点;在拼接之前大组合模板接头处应先刨光模板边缘,模板组合拼装时使用双面胶带使之对齐,并在模板拼缝垂直位置固定方木要错开缝隙。
  随着社会的进步,势必会更加注重绿色环保建筑的建设,因此,清水混凝土工程日益增多,这既是市场的需求,也是现在人们的需求,其优点:绿色环保、朴素、沉稳、节约、美观性好,且崇尚自然。因此,为保证工程建筑的质量,以及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我们更要采取有效地措施,防治出现质量问题,同时,制定出合理的、科学的建筑混凝土质量验收标准,从而保证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建君。浅谈清水混凝土模板设计与施工控制[J]。建筑技术,2010(1):51-52.
  [2]杜立祥。清水混凝土模板的设计与施工[J]。改革与开放,2011(12):37-39.
  [3]孟中君。试论清水混凝土高性能自密实施工[J]。交通标准化,2010(23):46-47.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站长推荐
&&期刊推荐
&&原创来稿文章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邮件地址:
写信给编辑
您的邮件地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