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金属镁反应哪个产生氢硫酸铝与碳酸氢钠,氯化铵气

镁与氯化铵溶液反应原理的探究
活泼金属镁和水的反应不明显,但镁与氯化铵溶液反应有明显现象。对此现象的解释有两种不同见解:观点A认为氯化铵水解显酸性,溶液中的氢离子跟镁发生反应;观点B认为镁跟水产生出氢氧根离子被铵离子结合从而促进反应的发生。
思路I:首先我们要验证的是,氢离子和铵根离子和金属镁的反应。氢离子能和金属镁反应,如果铵根离子不能和镁反应,那么我们可以直接否定观点B。氯化铵溶液显酸性,而醋酸铵溶液显中性。因此醋酸铵是否和金属镁反应就可以鉴定出判断铵根离子是否参与镁的反应。
实验I:分别取3 ml 3mol/L的氯化铵和醋酸铵溶液,放入表面已擦干净的相同大小和质量的镁条。发现两个溶液均产生气体,且产生气体的速度相似。
由于醋酸铵溶液显中性,溶液中只含有极其少量的氢离子。按照第一种观点,醋酸铵溶液和镁条不反应(或者速度较低);按照第二种观点,醋酸铵溶液和镁条发生反应(或者速率和对照组接近)。从实验现象来判断,铵根离子是可以和金属镁(加上水反应的)。
思路II:由于醋酸铵溶液较难获取,有没其它方法可以确定铵根离子参与了反应呢?由于观点A认为反应会消耗氢离子,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的酸性逐渐减弱,且溶液接近中性时反应停止,因此反应结束时溶液应该呈酸性或中性;而观点B认为反应主要和铵根离子进行,在溶液碱性时反应仍然可以发生,因此反应结束时溶液应该呈碱性。
实验II:取3ml 0.1mol/L的氯化铵溶液,滴入酚酞,发现溶液无明显变化。放入表面已擦干净的镁条。发现有气体产生,一段时间后溶液慢慢变红后仍有气体产生。
由于开始时氯化铵足量,溶液呈酸性,酚酞不应变红,而实验结束前溶液却变红了,变红后说明溶液显碱性,此时缺少氢离子的溶液却仍有气体产生。因此说明观点B是正确的。
镁和氢离子参加反应,生成镁离子和氢气;铵根离子参与反应,则会生成氢气和氨气,因此检测生成气体的成分,也可以判断观点B是否正确。
实验 III:在盛有4.0mL1.0mol/L 氯化铵溶液中加入0.50g镁粉,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产生的气体,发现试纸变蓝。
试纸变蓝说明有氨气生成,说明有氨气生成。氨气生成说明了铵根离子参与了反应。
回顾刚才的实验现象,我们会发现,镁与中性溶液的反应速率远远大于镁与水反应速率。因此镁与铵盐溶液的反应,有没有可能会是阴离子,也就是氯离子也起到一定的作用呢?我们可以设计一下的实验。
实验 IV:取氯化钠溶液,滴入酚酞,发现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放入表面已擦干净的镁条,发现有气体产生,一段时间后溶液慢慢变红后仍有气体产生。
中学化学课本已经学习过,氯化钠不与镁发生反应,但是从实验IV中我们可以看出,氯化钠同样可以加速镁与水的反应,可能的原因是金属镁、杂质以及氯化钠溶液形成原电池。
其实这个实验可以继续设计下去,怎么排除原电池或者证明原电池的干扰呢?我们可以利用原电池的形成条件来设计新的实验,留待同学们自己思考。在早年的一次会议上,化学教育家戴安邦先生找到当时还是后辈的严宣申老师,问道:“化学的定义是什么?”严宣申老师回答:“化学是研究......”戴安邦先生又说到:“你发现没有,我们很多人是不是忽略了‘研究’两个字。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氯化铵是不是这样形成的?就是N结合三个氢形成共价键,然后再来一个H,失去一个电子,给了氯原子,使得氯原子变成氯离子,H变
氯化铵是不是这样形成的?就是N结合三个氢形成共价键,然后再来一个H,失去一个电子,给了氯原子,使得氯原子变成氯离子,H变成H离子,H离子与N再形成配位键?
可以这样理解.
与《氯化铵是不是这样形成的?就是N结合三个氢形成共价键,然后再来一个H,失去一个电子,给了氯原子,使得氯原子变成氯离子,H变》相关的作业问题
1.(NH4)2SO4+BaCl2→2NH4Cl+BaSO4(沉) K2CO3+BaCl2→2KCl+BaCO3(沉)2.BaCO3+2HNO3→Ba(NO3)2+H2O+CO2(气)3.KCl+AgNO3→AgCl(沉)+KNO3
氢氧化镁的溶解也是因为氢氧根离子与铵根离子生成了一水合氨,参考下:百度知道里那个不可靠.有实验为证:醋酸铵是中性的,但是氢氧化镁能溶于醋酸铵溶液,所以铵根离子结合氢氧根才是氢氧化镁溶解的主要原因.
盐类的水解促进水的电离
你问的问题事实上都是一类 因为水解是极其少量的 一般不到1% 所以很明显 以NH4Cl为例 水解的NH4+物质的量很小 产生的H+浓度相对于剩下的NH4+来说 是少量的后面的问题 是一样的 记住 水解是微弱的 是少量的如果还有疑问 百度HI找我 详谈
溶于水的离子化合物在溶于水是就被破坏了如氯化钠,不容的如碳酸钙要加热熔融才会破坏.共价键如氯化氢溶于水会破坏,三氯化铝要加热熔融才会破坏.氯化铵是离子化合物,但是铵离子中间有三个氢是共价键一个配位键,在溶于水时,只破坏离子键形成氯离子和铵离子.很复杂先说这么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是氯化铵,NH4Cl.NH4+与Cl-是离子键.NH4+有三个N-H是共价键,还有一个N-H是配位键(配位键是共价键的一种)
NH4Cl===(加热)NH3+HCl 记住 断键吸热 成键放热 化学键包括:离子键 共价键 金属键 它们分别存在于 离子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 金属单质 中.化学键存在于原子之间,分子间作用力存在于分子之间(如二氧化碳分子之间,氯气子之间) 分子与分子之间只有两种力: 分子间作用力 和 氢键. 常见的有: 分子间作用力:
水解 铵根+氢离子=氨气+水 铝离子+氢氧根=氢氧化铝 自己配平
一般三种组合之一:NH4CL/氨水NH4Cl/NaOH氨水/HCl最后总得用pH计来微调溶液的pH.但是,pH=11 已经出了氨-氯化铵缓冲液的缓冲范围(pH=8-10).应该用HPO42-/PO43-缓冲液.,
加入HCl气体,考虑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增大,所以铵根离子的水解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NH4+浓度增大,氯离子浓度增大,氢离子浓度增大,使水的电离平衡H2O=H++OH-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OH-浓度减小,OH-来自于水的电离.加入水稀释,铵根离子的水解平衡向右移动,平衡向右移动及水的稀释两个因素均使NH4+浓度减
因为 铵根离子+水 ←→ 一水合氨+氢离子,加入碱就是加入氢氧根离子,将氢离子反应掉了,因此平衡正向移动,促进了水解.LZ的看法2中忽略了原溶液本身就呈酸性,水本身的电离已经被抑制了,所以LZ的看法2是错误嘀~
紫色石蕊试剂可以啊,区分一下前面三个,氯化铵有刺鼻气味
这是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实验,氨气易极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只能采用向下排空法,有知道氨气有毒,只能采用密闭的排空法,后面加个尾气吸收.密闭排空法:一个空集气瓶,一个橡胶塞,一支长导管,一只短导管,氨气短进长出
首先 溶液中存在 铵根 氯离子 氢离子 氢氧根 四种离子比较离子浓度大笑的话 一般采用溶液中的各种平衡时电荷守恒 NH4+ +H+ =OH- +Cl-在氯化铵中 铵根物质的量等于氯离子的 所以氯化铵与氨水等体积等浓度混合后 铵根的浓度肯定大于氯离子的,所以氢离子就小于氢氧根了又因为此时溶液中的氢氧根主要来自氨水的电离
氯化铵加热时会分解生成氯化氢和氨气,其中,铵根的共价键被破坏,铵根和氯离子之间的离子键被破坏NH4Cl ==(△)== NH3↑ HCl↑
Mg(OH)2难溶,在溶液存在电离平衡:Mg(OH)2 ←→ Mg2+ + 2OH-而OH-和氯化铵中的铵根离子有反应:OH- + NH4+ = NH3↑ + H2O该反应会一直进行下去,因为有气体放出,导致电离平衡正向移动.故氢氧化镁溶于氯化铵.但氢氧化钠没有任何手段促进平衡移动,故不溶.关键是二者的差别就是一个有铵
氯化铵不是,五水硫酸铜是.含配位键的不一定是配合物,比如三氯化氯的多聚体.水中的K电子层有一个s轨道、三个p轨道,但其中只填充了六个电子.s轨道中两个,p轨道中共四个.根据洪特规则,四个电子中的三个分别填充了三条p轨道,然后,剩下的一个电子填充在能量最低的p轨道中.经sp3杂化后,一条s轨道和三条p轨道形成了4条sp3
在氯化氨溶液中加入适量氯化钠晶体 既降低氯化铵的溶解度有降低了溶解的氯化铵的质量分数.因为同离子效应.尽管溶液中的氯离子浓度变大了,但是溶解的氯化铵质量分数还是变小了.您的访问出错了(404错误)
很抱歉,您要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1、请检查您输入的地址是否正确。
进行查找。
3、感谢您使用本站,3秒后自动跳转至网站首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硫酸铝铵和氢氧化钡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