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针头型号时针头纤维毛进入我的血管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在挪威,只有快要死去的病人才打吊瓶!输液的危害你知道多少?[转载] | 谣言粉碎机小组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1284981人加入此小组
南方人物周刊 : 我生病了,被人带到医院以便打点滴。打点滴?在挪威,只有快要死去的病人才打点滴;而在中国,得个感冒都要打点滴,还不止一瓶液体,而是5瓶以上。——挪威人埃玛·格里森在中国日报撰文,讲述自己在中国的经历(297期声音)
输液的危害你知道多少?
导读: 发改委最近透露2009年中国医疗输液104亿瓶,相当于13亿人每人输了8瓶液,远远高于国际上2.5至3.3瓶的水平。在西方国家,输液是仅对急救患者、重症患者和不能进食的患者使用的“最后给药方式”;而在中国,输液简直成为一种就医文化,好像不输液就治不了病。医药一家的体制导致民众的医疗观念长期受错误引导,以致大部分人患上“输液病”。 知道见效快,不知道风险
“1991年7月《人民日报o海外版》刊登一篇“在美国求医”故事,一位在美国中国人因流感发烧就诊,医生只开了一个处方让他自己买了一瓶布洛芬;该病人找医生辩论要求医院给予退烧针和输液处理,医生说“中国才作这样处理,美国没有退烧针”。处理发热的关键在于诊断而不是急于输液退热,但一些人过于迷恋消炎药抗生素,这是国内医疗体制的长期误导所致。” 输液将药物直接送进血液,满足患者急功近利心理
输液成为中国独有的医疗文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由于输液作为一种持续的静脉注射,和口服药及皮下注射相比确实有疗效快疗程短的优势。口服药物进入胃部后,有一个人体吸收接纳的过程,最安全;打针则是将药水打针到肌肉里,逐步流到血液,产生药效;而用输液方式,进入体内的药没有接收过程口服药物起效缓慢。此外,由于肌肉针又存在一些明显的缺陷,例如对青少年来说其臀肌发育不成熟,如果打针次数越多就越导致肌纤维坏死,挛缩严重,严重者将会影响骨骼发育,所以在考虑治疗方案的时候医生会选择输液这种既能快速起效又看上去相对安全的疗法。输液之所以快,就是在于药物可以直接进入人体血液,但也就是这种优势成了病人并不知道的风险。 中国抗生素使用率超英美3倍,成输液兴盛推手 而且跟注射的药物多为抗生素有关,可以说,输液在中国的普及是跟抗生素的滥用分不开的。在中国购买和使用抗生素的门槛非常低,长时期以来人们已经习惯了把抗生素当做家庭的常备药,以至于稍有头疼脑热人们就要使用抗生素。有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抗生素医院内使用率是30%。在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院内使用率是22%-25%,近5年在中国医院的使用率在67%到82%之间。抗生素加输液带来了一时的快速和少痛苦,让越来越多的人放弃了吃药、肌肉注射等治疗手段,甚至在医院就医时会直接指定医生开抗生素输液用药,这往往让医生陷入容易被误解的处境。 ▊输液存在诸多安全风险 “输液方式会导致进入体内的药没有接收过程,省略了体液免疫以及细胞免疫环节,药液直接经由血液进入心脏。要是有伤害,会当即暴发并且十分凶险。据国家卫生部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推算,目前中国每年因为药物的不良反应住院的病人高达250万。而长期输液更会导致一些健康隐患,严重者还会导致癌症。” ▊注射剂微粒会在体内积蓄,常输液体内会长“肉芽肿” (恐怖!!!!)
任何质量好的注射剂都达不到理想的“零微粒”标准。北京某医院在对“吊瓶”检查中发现,在1毫升20%甘露醇药液中,可查出粒径4-30微米的微粒598个。在1毫升50%葡萄糖加入青霉素的药液中可检出粒径2-16微米的微粒542个,500毫升药液中就会有20万个微粒。由于人体最小的毛细血管的直径只有4-7微米,如果经常打“吊瓶”,药液中超过4微米的微粒就会蓄积在心、肺、肝、肾、肌肉、皮肤等毛细血管中,长此下去,就会直接造成微血管血栓、出血及静脉压增高、肺动脉高压、肺纤维化并致癌。微粒堵积还会引起局部供血不足、组织缺血、缺氧、水肿和炎症、过敏等。随输液进入人体中的大量微粒被巨噬细胞吞噬后,可使巨噬细胞增大,形成肉芽肿。有一学者对一个一生输过40升“吊瓶”的尸体进行解剖,发现该尸体仅肺部就有500多个肉芽肿及大量微血管塞堵。由于输液对血管也是一种刺激,长期输液常会导致静脉发炎,出现红肿疼痛、局部体温升高,甚至硬化等。 输液药物直接进入血液,易将病毒细菌带入体内 在几种给药方式中,打点滴是最危险的。打点滴穿透皮肤屏障,直接把药液输入血液中,需要严格的无菌处理。如果药液在生产或储藏过程中被污染,或者没有使用一次性针头,或者针刺部位的皮肤没有消毒好,就有可能让病毒、病菌进入体内,轻则引起局部发炎,重则病原体随着血液扩散到全身,引起败血症,会有生命危险。如果医疗环境中不能做到完全无菌,则会导致交叉感染。 输液药物的不良反应强烈,严重会导致休克甚至死亡
打点滴也比口服药物更容易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特别是过敏反应。如果是口服,药物中能引起过敏的杂质可能就在消化道中被消化掉,或无法被身体吸收,但是打点滴时这些杂质却直接进入了血液,严重的能引起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近来媒体频频出现患者因为使用了中药注射液而突然死亡,就是这个原因引起的,还曾有媒体曝光某医院在输液瓶中发现黑色絮状物。有医生表示“药物不良反应最终还是药物本身的原因,但是静脉滴注导致了这种不良反应的加剧。”口服药物可以先通过肠胃进行吸收,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而肌肉注射等注射方式,因所给药物的剂量较小,也不太容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 美国没有“退烧针”
“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合理用药原则是:能口服的不肌肉注射,能肌肉注射的绝不静脉注射。但这在国内应该并没有引起我们的重视;而即使输液,美国医院也有严格的操作规程。” 美国严守“可口服不注射,可注射不输液”
美国医生对用药十分谨慎,非常重视药物副作用的问题。一般医生不随便给病人输液,除非遇到不得已的情况。这主要有四方面原因:一是输液比较容易产生不良反应;二是交叉感染;三是为了减少病人在用药时的疼痛;四是避免病人产生抗药性。其中,第四点是考虑最多的。对于普通的感冒发烧等疾病,美国医生也严格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规定“能口服的药尽量要求口服,可肌肉注射不静脉输液”,而且不用抗生素;在美国医院,病人不到重病或紧急抢救,都不主张患者打针或打点滴。 体温超过38.5℃高烧不退或严重缺水时才考虑输液 即使输液,美国医院也有严格的操作规程,如设备必须彻底消毒,使用一次性针具等。美国甚至没有“退烧针”,一般提倡非药物疗法,像休息,加强营养。很多美国人得知中国人感冒发烧动辄就要输液之后表示相当惊讶,因为当他们病了的时候,医生只是说多休息多喝水。而一般当病人的体温在38.5℃以下,才服用药物或者使用冰袋物理退热;当体温超过38.5℃高烧不退或者病患严重脱水导致体液电解质紊乱时,静脉点滴退热才是不得已的选择。 结语:显然,感冒发烧这样的小病绝大多数没必要通过输液来解决。中国人治病对速度和效果急功近利的追逐,其实是建立在一种中国特色的医疗体制的背景下。如今误导已经造成,而且“医”和“药”之间的利益同盟使让种输液迷信依然在延续。在这种情况下,一份国家用药分级规范显得尤为重要。 我也不知道真假了。。。求粉碎
+ 加入我的果篮
为什么急功近利?你发烧了能放心请假么?能请几天?假期过了病还没好怎么办?扛着去上班?发着烧被当正常人用什么滋味?
至少在欧美,抗生素类药物不是想买就能买到的。必须有处方。
至少在欧美,抗生素类药物不是想买就能买到的。必须有处方。
食品安全学士,科普爱好者
已有讨论,烦请LZ移步。
活了20多年的,从来没打过吊瓶的飘过
的话:活了20多年的,从来没打过吊瓶的飘过+1
环境的恶劣程度不同,人摄入的营养不同,人的体质不同。这些不同导致了,同样的病症,体质强健的人,如果平时营养足够丰富,所处周围环境比较干净卫生的情况下,口服药物或仅仅是饮水和休息,就有可能康复。而对于身体本来就不够健康的人,平时吃的喝的又是些有中国特色化工产品,满大街垃圾污水狗shit 痰迹,空气中充满了已经具有抗药性的病菌,这种情况下采用“正常”的治疗手段可能就难以见效。见到别人的好,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对”就行了。想直接模仿,是学不到的,无论病人和医生都没有这个动力。
我就没打过吊瓶 顶多打打针吃吃药
央视在去年就做过专题报道
我觉得很大程度上和病人也有关系……比如第一天病人去了医生开了药第二天病人又来了,说还是不行,那么医生就打针了第三天病人对医生说还是不行,那么只能输液喽……况且很多人因为以前对抗生素管制不严,都一些基础的抗生素都有了耐药性
美国的医疗体制在整个西方世界都是排倒数的在精英医疗领域完爆中国,在大众医疗领域被中国完爆拿美国医疗举例子,纯属“外国的月亮都是最圆的”的妄想
国外现在都信中医了来自
最终还是要加强医生的培养,我们又不是学医的 懂什么啊,医生的话还怎么信?
为什么急功近利?你发烧了能放心请假么?能请几天?假期过了病还没好怎么办?扛着去上班?发着烧被当正常人用什么滋味?
输液这个事儿,我觉得八成就是因为医生想赚钱,盈利,所以鼓励输液。与打狂犬疫苗道理无异。
引用 的话:活了20多年的,从来没打过吊瓶的飘过我今年都45了,也还没有个第一次呢。。。郁闷
……是不是有点太夸大其词了
因为政府不给钱了,医院只能自己赚钱养家,所以一切向钱看。。。小病不打吊针赚不到钱
这个标题可以吐槽你不快死都没医生来看你?
在中国,只有死透了的人才不打吊瓶!不输液的危害你知道吗?
整个产业链存在那么多年,打吊针哪里能停?
打吊针泛滥成灾,什么病都打吊针。暴利行业来自
(C)2017果壳网&&&&京ICP证100430号&&&&京网文[-239号&&&&新出发京零字东15000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举报电话:如果输液时空气进入了血管,病人会什么样? - 知乎1405被浏览444312分享邀请回答44467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24742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8 个回答被折叠()输液时异物进入血管
输液时异物进入血管
输液时异物进入血管输液时在第二瓶药时,不久就不流了,一看滴管里浑浊,就拔掉了,现在已经过去46小时了,没什么异常,是不是就没事了
医院出诊医生
擅长:脉管炎、静脉曲张、动脉栓塞、动脉硬化
擅长:小儿内科
共3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及药品推荐仅供参考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高血压,糖尿病
&&已帮助用户:633
问题分析:您好,一般是不会出现异物进去血管的,浑浊可能是液体的原因。意见建议:给你的建议是不要在为这个担心了,现在没事以后就不会有事的。
职称:主治医师
专长:小儿腹泻,痤疮,养生,月经不调,入睡困难,顽固性口...
&&已帮助用户:4882
问题分析:你好,根据你的问题来看,如果是这样的情况,应该是药物之间的反应引起的这样的情况,如果是没有输入到血管应该是没有问题的。意见建议:首先我是建议你不要过于的紧张,已经过去这么长时间了,应该是不会有问题的,再说没有进入血管应该是会对身体不会有影响的,所以放心吧,祝孩子健康的成长。
职称:主治医师
专长:动脉硬化,心肌缺血,高血压
&&已帮助用户:31284
问题分析:你说的那种情况,应该考虑有药物之间有了不良反应,才出现的那种浑浊的异常情况。但是药物在体内会被血液稀释,如果现在没什么异常表现,应该是没问题了。意见建议:针对那种异常情况,需要检查一下身体,尤其是血液循环方面的问题,如果没有血管栓塞的情况,应该身体不会有事的。
问输液时小刺等异物能进入血管吗、如果进入怎么办
职称:医师
专长:内科综合
&&已帮助用户:157
问题分析:我们输液时都用输液器是吧,输液器里有过滤网,能阻止很多看得见和看不见的东西进入我们的血管里意见建议:不会进入的,放心吧,输液器里都有过滤网,一般情况是不会有事的
问小孩输液有异物进入了血管多久才算过危险期?
职称:医师
专长:外科、尤其擅长骨折综合等疾病
&&已帮助用户:74954
病情分析: 你好,你现在的情况不用担心,一般是不会进去的,书用清水有过滤器在的。意见建议:建议你加强营养,注意个人卫生的, 如果有异常的,到医院检查治疗的。
问静脉滴注时血管进入异物怎么办。
职称:医师
专长:急性腰扭伤,膝骨性关节炎,漏肩风
&&已帮助用户:41842
问题分析:静脉输液时有异物进入血管的话,这个要看是什么异物,再就是异物的大小,意见建议:一般情况下没有太大感觉,因为这个异物是很小的,异物要经过输液针头才能进入体内,而输液针头是很细的。
问输液时如有异物【头发屑细毛毛灰尘等】少量进入血管,...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高血压糖尿病
&&已帮助用户:1293
病情分析: 输液微粒污染:输液微粒是指输液微粒污染指在输液过程中输入液体中含有的非代谢性颗粒杂质,其直径一般为1~15μm,大的直径可达50-300μm,随液体进入人体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过程。意见建议:  输液微粒污染对机体的危害主要取决于微粒的大小、形状、化学性质以及微粒堵塞血管的部位、血流阻断的程度及人体对微粒的反应等。肺、脑、肝及肾等是最容易被微粒损害的部位。输液微粒污染对机体的危害包括:   1、直接阻塞血管,引起局部供血不足,使组织缺血、缺氧,甚至坏死。   2、红细胞凝集在微粒上,形成血栓,引起血管栓塞和静脉炎。   3、微粒进入肺毛细血管,可引起巨噬细胞增殖,包围微粒形成肺内肉芽肿,影响肺功能。   4、引起血小板减少症和过敏反应。   5、微粒刺激组织而产生炎症或形成肿块
问输液时有异物进入血管
职称:医师
专长:阑尾炎,上消化道出血,疝气,腰肌劳损,脂肪瘤,胆囊息肉
&&已帮助用户:0
你好,如果真正的有异物进入血管的话,这些异物就有可能导致器官堵塞的。特别是肺栓塞等,但是现在的输液器都有过滤的功能,所以不会发生这个事情的。
问中药代煎袋里有浑浊污是不是药坏了呀
职称:医师
专长:胃溃疡,肠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急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肠炎,急性胃肠炎,十二指肠炎,慢性腹泻
&&已帮助用户:12439
问题分析:从你的描述来看,主要是代煎的中药里面可见少量浑浊,考虑主要是药渣的可能性大。意见建议:建议如果日期在7-10天内,且在常温下的中药,一般不会出现变质等现象。
关注此问题的人还看了
大家都在搜:
免费向百万名医生提问
填写症状 描述信息,如:小孩头不发烧,手脚冰凉,是怎么回事?
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
百度联盟推广
百度联盟推广
搜狗联盟推广
同类科室问答排行x
日累计回答人
评价成功!春雨诊所App
扫描二维码
安装春雨诊所App
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关注春雨医生公众号
小程序 春雨医生+
扫描二维码
无需下载快速问诊
【付虹专栏】输液的时候忘了拔针会有什么后果?
【付虹专栏】输液的时候忘了拔针会有什么后果?
如果只是单纯的输液,液快走光了或者已经走光了,有可能发生静脉回血,但不会发生空气栓塞。但如果您是加压输液,就会有空气栓塞的风险!
输液是一个连贯的过程,全程都需要患者的观察和护士的巡护,尤其是应该拔液的时候,否则也是会发生一定的风险的:静脉输液空气栓塞是输液的严重并发症临床大量空气进入血管很少见,原因是当输液管内残留液体的压力与静脉压相等时,液面便不会再下降,呈相对静止状态,液体不能完全进入血管,从而不会发生空气栓塞。如果只是单纯的输液,液快走光了或者已经走光了,您还没来及叫护士,这种情况不用太担心,有可能发生静脉回血,但不会发生空气栓塞。只需要把输液管上的调节器关闭,然后尽快的叫护士过来拔液就可以了,不必惊慌。但如果您是加压输液,输液管的中间有一段空气,同时上面还在继续输液,就会有空气栓塞的风险!一旦发生空气栓塞,患者会感到呼气困难、胸闷,并严重发绀。此刻应该由护士和医生到场组织抢救,立即停止输液,进行抢救。那输液的时候都要注意什么呢:可以叮嘱护士在输液前将导管内的空气排尽,检查输液管是否紧密;尽量找亲朋好友安排陪护,能够及时的召唤护士换液和拔液,防止液体输完后的空气进入。嘿,以上就是新一期的【付虹医生专栏】,本专栏每周二、四、日更新,有兴趣的朋友定期来春雨看哦 !专栏历史文章:
微信关注春雨医生,查看更多健康资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静脉输液针头型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