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挥粤港澳湾区大湾区的辐射引领作用课程的考试100分

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打造世界湾区经济新高地
09:03: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4月12日消息(记者田芳毓)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今年全国两会上,“粤港澳大湾区”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上升为国家战略,媲美世界三大湾区的第四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中国经济新引擎受到世界瞩目。昨天传来消息,今年,中央要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粤港澳三地应该如何紧密结合,优势互补,共同打造世界湾区经济新高地?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时机成熟、实力雄厚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设想覆盖了广东省包括广州、深圳、珠海在内的9座城市,以及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占地5.6万平方公里,人口6000多万。
  这里所说的“湾区”,一般指的是围绕沿海口岸分布的众多海港和城镇所构成的港口群和城镇群,由此衍生的经济效应被称为“湾区经济”。全球较为明显的湾区有三个: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东京湾区。
  数据显示,全球60%的经济总量来自港口海湾地带及其直接腹地,75%的大城市、70%的工业资本和人口集中在距离海岸100公里的海岸带地区,湾区已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引领技术变革的领头羊。当今,世界高端繁华的国际大都市大都有其引以为傲的海岸线,代言着它们在全球经济的地位。
  广东省发展改革委主任何宁卡认为,粤港澳已经具备建成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基础条件。
  何宁卡说:“一是经济发达活跃。2015年粤港澳大湾区经济规模为1.36万亿美元,是亚太地区经济最具活力、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二是外向型经济特征明显。2015年粤港澳大湾区对外货物贸易额超过2万亿美元,近三年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平均存量超过1900亿美元。三是产业结构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呈现高级化发展特征。四是初步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五是粤港澳区域合作进入深化升级阶段,三地在经贸、技术、金融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交流,正进入全面、深层次合作阶段。”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还需解决一些现实问题
  就在前天,港珠澳大桥珠海连接线拱北隧道实现全线贯通,经过对世界级技术难题5年的攻关,港珠澳大桥真正意义上“登陆”内地,打开粤港澳大湾区想象空间。欣喜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当前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水平仍然和世界三大湾区存在一定差距。湾区强调的是高度的区域融合,不同城市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机会、消费水平、房价等方面的差异很小,十分接近均衡发展的形态。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研究员马庆斌指出,粤港澳大湾区在空间、体制以及贸易等方面都存在一定限制。
  马庆斌表示:“从硬件来看,比如交通方面。在细节上,交通规则不一样,需要协调。再从经济规则来看,比如金融管理、企业管理等方面。以企业注册为例,珠三角地区和香港、澳门地区相比,还是存在差异的。如何更快地实现贸易规则包括投资、科技等其他方面上的通力合作,打造一个更高水平的、完全符合国际的贸易规则或是市场运行规则,甚至领先于这些规则,这也是个重要问题。”
  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应该如何发力?
  针对这类问题,何宁卡建议,要从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构建“一带一路”开放新格局等方面谋划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
  何宁卡认为:“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重点共建‘一中三网’,‘一中心’是指世界级国际航运物流中心,‘三网’是指多向通道网、海空航线网、快速公交网,形成辐射国内外的综合交通体系。携手构建‘一带一路’开放新格局。深化与沿线国家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及经贸合作,强化“一带一路”战略的枢纽和引擎“双重功效”。培育利益共享的产业价值链。发挥产业互补优势,加快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迈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先导区。共建金融核心圈,培育金融合作新平台,扩大内地与港澳金融市场要素双向开放与联通。”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也激发起企业家们的热情。腾讯董事会主席马化腾提议,发挥协同创新优势,打造粤港澳世界级的科技湾区。“能否以更开放的政策来吸引高科技的人才来到香港、深圳、珠三角工作。一个企业可以跨几地发展、又很好地融合,比如说研发中心、服务可能在香港,研发在深圳,制造在珠三角等等,通过提供绿色通道(税收及其他鼓励措施)来实现,这个大有可为。”
  不少专家认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雏形,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进程中已自发形成。国家层面的发力,将把湾区轮廓描画得更为清晰:它不仅会是我国进一步推动对外开放的示范区,还将成为世界湾区经济的新高地。
粤港澳大湾区;世界湾区经济;发展规划
在昨天(5日)开幕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推动内地与港澳深化合作,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发挥港澳独特优势,提升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地位与功能。” 听取报告后,全国人大代表、深圳市委书记许勤对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谈了看法。他说,就按照总理的报告的说法,国家正在编制粤港澳大湾区的规划,来共同推动这个区域的发展,特别是在全球的经济版图上,进一步形成这个区域的合力。
这也是万达在国内目前最大的单笔文旅项目 。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梁振英25日在海南博鳌会见传媒时表示,25日上午和广州委书记任学锋会面,主要讨论两方面,一个是香港和广州如何可以一起做好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里面提出,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群的规划工作;第二方面,就是香港和广州如何可以一起“走出去”,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推动五个互联互通。
视频推荐
点击排行粤港澳大湾区:筑核心枢纽 引湾区启航
10:44:00来源:广州日报
  在南沙办理金融业务。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黎旭阳摄
  “天河二号”也为港澳地区提供计算服务。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苏俊杰摄
  广中珠澳城际轨道。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张宇杰摄
  广州CBD珠江新城。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杨耀烨摄
  大湾区粤港澳(一)
  开篇语
  7月1日,《深化粤港澳合作 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在香港签署,这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速,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已来。
  回望历史,每一次世界经济格局大调整,都会产生一个世界级湾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粤港澳大湾区必将成为中国经济“湾”道超车的重要引擎,成为广东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开放性经济新体制的有力抓手。
  时代不同,国情各异,使得粤港澳大湾区与纽约、旧金山和东京湾区都不尽相同,因此,与之简单对标既不可取,也不可行,这就需要在官方主导下广纳民智。为此,本报从今日起,陆续推出粤港澳大湾区特别报道,以期各级政府、公众的广泛关注和参与。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耿旭静
  中国南海边,珠江入海口,一张世界级湾区的蓝图勾勒得愈发清晰。作为国家重要中心城市、广东省省会,广州理所当然成为这张蓝图上最令人瞩目的焦点之一。在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中紧扣门户枢纽定位,发挥引领带动和服务周边功能,是广州当仁不让的使命。
  金融中心
  国际金融岛启动 打造世界级金融中心
  6月1日,广州南沙国际金融岛正式启动,国际金融论坛(IFF)永久会址项目正式落户南沙,南沙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功能得到进一步增强。金融,成为广州在粤港澳大湾区中打出的一张靓牌。广州作为区域金融中心,其在金融领域的综合实力,将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尤其是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专家认为,粤港澳大湾区所涉区域的经济总量较大,可打造成为世界级金融中心。
  IFF被誉为全球金融领域的“F20”。按照《战略合作协议》,全国首个国际金融岛落户广州南沙,充分发挥IFF金融外交平台和战略智库作用,吸引国际资本和高端金融人才在南沙集聚,助力广东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和广州南沙新区城市副中心建设,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中发挥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
  南沙金融业正形成集聚态势。数据显示,南沙区金融业发展更加迅猛,截至2017年4月,落户南沙的金融及类金融企业共1966家。其中,持牌法人金融机构10家。总规模1500亿元的国新央企投资运营基金、全国首个军民融合基金(302亿)等大项目纷纷落户南沙。已落户融资租赁企业284家,注册资金总额达834.5亿元人民币,融资租赁企业累计业务合同余额超1000亿元,全国融资租赁“第三极”正加速形成。
  创新高地
  形成国际创新城格局
  纵观纽约、东京、旧金山世界三大湾区,科技创新是湾区经济的重要增长极。4月7日,国家发改委印发了《2017年国家级新区体制机制创新工作要点》。
  小米、阿里、腾讯、复星、科大讯飞的落户,让琶洲成为新的创新基地。坐拥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等名校的广州,在华南的优势独一无二。一批IAB序列的世界先进项目纷纷落户广州。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领域,投资总额达610亿元、全球最大电子专业制造商――富士康公司投资的10.5代8K显示器全生态产业园在广州增城动土。
  生物医药领域,总投资22亿元、全世界领先的抗肿瘤项目――百济神州生物药项目在中新广州知识城破土动工,全球最领先的抗癌药有望“广州造”。
  人工智能领域,亚信、微软、科大讯飞、国机智能等人工智能巨头企业率先进驻广州,带来沉甸甸的人工智能创新项目。广州正迈向世界人工智能研发新高地,打造“人工智能之城”。成立一个100亿元规模的“广州人工智能产业基金”,在南沙庆盛自贸片区选址打造一个3000亩的“南沙人工智能产业园区”,支持成立“广州南沙国际人工智能产业高级研究院”,以及大力扶持进驻该AI研究院的高端人才团队或企业。据了解,进驻落户的高端人才团队最高可获得1亿元的补贴和奖励支持。
  广东自贸试验区南沙片区在科创方面与香港的合作不断取得实质性突破。香港科技大学霍英东研究院累计承担科研项目432个;粤港共建的南沙资讯科技园总规划面积43万平方米,孵化出包括晶科电子在内的30多家企业。
  广州,国际创新城的格局大器初成。
  核心枢纽
  打造大湾区核心枢纽城市
  打开地图,广州处在粤港澳大湾区A字形结构顶端和中部,是大湾区核心枢纽城市。广州是千年商都,也是中国历史上从未间断的开埠城市,自古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和起点之一,去年广州白云机场吞吐量近6000万人次。广州去年一口气拿下了多个“第一”,向世界证明了广州的实力:实现直接融资占比全国第一、保费同比增长全国大城市第一位、新增新三板挂牌增长率全国大城市第一位、广州国资规模等3个指标位居第一、汽车产量第一……在粤港澳大湾区中,广州能否夯实自己的核心枢纽地位备受关注。
  粤港澳大湾区定位国际航运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和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广州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实施“枢纽+”战略,打造高端资源吸附器和辐射源。国际航运枢纽、国际航空枢纽,国际科技创新枢纽三大国际战略枢纽,是广州打造枢纽型网络城市的战略支撑。这也成为广州在粤港澳大湾区中建立核心枢纽城市地位的“底气”。
  未来广州要修建10座火车站,其中高铁广州南站将成为九省门户;明年2月9日,白云机场扩建工程完毕,未来旅客吞吐量数以亿计。随着港珠澳大桥的建成开通,湾区城市群实现“一小时”经济圈目标。穗港及珠三角城市群的航运中心地位将进一步加强。
  粤港澳大湾区
  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海港群和空港群
  “9+2”: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以及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惠州和肇庆九个城市。
  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超过1.4万亿美元,对外贸易总额超过1.8万亿美元,就经济体量而言,粤港澳大湾区已超过旧金山湾区。
  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海港群和空港群
  是继美国纽约湾区、美国旧金山湾区、日本东京湾区之后世界第四大湾区
  将形成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支撑点
  南沙致力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核心门户城市。3月14日,南沙区三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以南沙为中心,强化周边城市在规划布局、交通基础设施、港口等方面与南沙的对接与整合,集聚全球高端资源要素,使南沙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核心门户城市。”
  近来,南沙大动作不断。南沙发布招商引智“1+1+10”产业政策体系,对新引进的新型研发机构,给予最高1亿元的建设运行费;对新落户的先进制造业企业,给予最高1200万元的落户奖励、最高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补助;对高端领军人才给予最高1000万元安家补贴,或最高200平方米人才公寓,进一步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加快集聚国内外高端要素资源,打造产业发展新高地,加快建设成为承载门户枢纽功能的广州城市副中心。
  目前,南沙大力推进粤港澳合作,提升国际化营商环境。南沙组建国际航运、国际金融、知识产权等仲裁机构,设立了全市首家粤港合伙联营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国际化水平明显提升。
  此外,以粤港深度合作区建设为抓手,加快推进与港澳在人才交流、游艇自由行、数据传输、社会事务等领域的合作。2016年是广州邮轮母港发展元年,邮轮游在南沙实现零的突破,助推广州一跃成为全国旅客规模第二大邮轮城市。2019年南沙国际邮轮母港综合体建成投入使用后,年旅客通过能力预计达75万人次,拉动邮轮经济的迅猛发展。
  轨道交通方面,广中珠澳城际铁路已纳入省整体考虑。航运方面,未来南沙港主航道可满足20万吨级集装箱船舶双向对开,带动南沙港区成为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专业化深水集装箱港区之一。
  此外,南沙正在着力构建资本市场服务基地,建设企业上市集聚区,通过搭建信息服务系统、上市路演中心、高端论坛,及对上市企业业务发展、办公用房购买和租赁等提供便利化等措施,集聚上市企业。截至2017年5月,南沙已有4家企业在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上市,2家企业在香港上市,9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另有超过20家企业正在筹备在境内外上市,其中进入辅导期的有两家企业。
  如今,在南沙自贸片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服务一体化,香港企业在港就可办理投资注册。
  众多电商总部“大咖”企业云集于此,阵容强大。未来的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将形成“一核双轴两区” 的产业空间发展格局,将重点发展互联网服务及新媒体、新兴信息技术服务、量子通信、电子商务、新兴金融、人工智能等六大产业,并从产业细分领域与企业准入门槛两方面设置正面清单。
  力争到2025年,示范区互联网产业规模达到2000亿元,带动琶洲西区企业主营收入向5000亿元迈进。
  富士康公司投资的10.5代8K显示器全生态产业园为何落户增城?郭台铭表示,广州的大数据、物联网产业近年来发展强劲,此次SDP同广州签约,通过8K影像不仅让大数据、物联网行业如虎添翼,未来还将继续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投资。富士康未来将以珠三角为根据地,转型成为工业互联网、车联网龙头。
  中山大学
  依托“天河二号”级计算机系统搭建的广州超算中心,是广州市重点建设的科技一号工程。2015年7月,在德国举行的国际超级计算机大会上发布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最新榜单,“天河二号”以每秒33.86千万亿次的浮点运算速度第五次蝉联冠军。
  目前,依托南沙分中心,超算中心已为港澳地区50余家高校、科研机构、政企单位提供计算服务。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的推进,超算中心将进一步拓宽辐射范围,为更多港澳地区用户提供服务支撑。
  “天河二号”已应用于生物医药、新材料、工程设计与仿真分析、天气预报、智慧城市、电子商务等多个领域,还将广泛应用于大科学、大工程、信息化等领域,为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提供重要支撑。
  观点:
  坚持核心带动
  发挥窗口作用
  随粤港澳大湾区各个城市如何根据自身特点和比较优势,合理分工、功能互补,找出“错位协同”发展之路,被提上了议程。
  温国辉(广州市市长):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应携手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利用各类国际交流合作平台,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加强设施畅通、贸易联通、金融互通、信息和文化沟通,促进经贸深度合作,推动湾区城市融入全球城市网络。
  郭台铭(台湾鸿海集团董事长):如果把港澳比作旧金山的话,增城科技小镇就是中国硅谷。
  林旭初(广州市城发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广州应充分发挥“窗口作用”,利用粤港澳之间的地缘人缘以及经济发展互动频繁优势,在原有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与深化,将广州和周边地区建成粤港澳全面合作宣传的窗口,大珠三角产业合作信息交流的窗口,粤港澳参与全球贸易的窗口,粤港澳人才流动与技术引进的窗口,粤港澳物流对接整合的窗口。
大湾;粤港澳;国际金融论坛;IAB;晶科
日,在改革开放近40周年,香港回归20周年之际,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推动内地与港澳深化合作,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发挥港澳独特优势,提升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地位与功能。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推动内地与港澳深化合作,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发展规划。粤港澳大湾区呼之欲出,这个规划不是随意“归堆儿”,更不是“画地为牢”,而是以三地之间的紧密联系为依托。
(记者 索有为)香港中华总商会和香港工业总会负责人6月23日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要资源互补,提升整体竞争力。香港工业总会副主席郭振华表示,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中,香港要充分利用好内地城市这些年高速发展带来的红利。
视觉焦点
视频推荐
点击排行
粤港澳大湾区:筑核心枢纽 引湾区启航
在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中紧扣门户枢纽定位,发挥引领带动和服务周边功能,是广州当仁不让的使命。专家认为,粤港澳大湾区所涉区域的经济总量较大,可打造成为世界级金融中心。积极发挥粤港澳大湾区的辐射引领作用
  国务院日前印发的《关于深化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泛珠三角区域的战略定位,即全国改革开放先行区;全国经济发展重要引擎;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核心区;“一带一路”建设重要区域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先试区。笔者认为,强化粤港澳大湾区的辐射引领作用,对打造区域共赢、开放互动、功能强大、产业协调的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推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向更高层次、更深领域、更广范围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利于泛珠三角区域在国家新一轮改革开放中探索新路径、提供新经验。  增创体制机制新优势  建立泛珠三角改革开放先行区需要借鉴粤港澳大湾区体制机制创新的先行经验。笔者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地处两种制度交汇的最前沿,首先应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发挥引领带动作用。粤港澳大湾区内的前海、横琴、南沙三大自贸区首先要创新粤港澳合作机制,引入港澳的体制资源和社会管理模式,使粤港澳大湾区成为引领泛珠三角区域制度创新的试验平台和配套改革试验区。粤港澳大湾区应在坚持“一国”共性前提下突出“两制”的互补性,在有利于内地和港澳长远发展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挖掘“一国两制”的经济社会价值,使体制机制创新更有效地促进珠三角区域合作共赢,为泛珠三角建设全国改革开放先行区战略迈出坚实步伐。  提升营商环境新优势  打造泛珠三角经济发展重要引擎需要借鉴粤港澳大湾区构建国际化、法治化、市场化营商环境的先行经验。未来20年,全球围绕制度、规则、标准、科技、市场、资源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一场新的国际规则大博弈正在展开。因此,粤港澳大湾区率先打造与国际规则相衔接的优良营商环境,形成可复制经验,引导泛珠三角区域经济更加重视形成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加快推进符合国际规则的质量、技术、安全、环境、劳工等标准,提升对高标准国际规则、标准的适应力,从而推动泛珠三角深化与东盟国家合作,推进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实现新发展。  增强创新驱动新优势  增强泛珠三角区域创新驱动优势需要借鉴粤港澳大湾区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先行经验。目前泛珠三角区域已进入发展与转型的攻坚期,必须通过深化改革,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破解传统发展模式的瓶颈制约,才能在未来的全球一系列产业大变革中赢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一是提升泛珠三角制造业的发展质量。培育先进装备制造业,改造消费品工业和优化原材料工业,增强产业配套和协调发展能力,推动制造业由大变强。二是培育泛珠三角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新一代信息技术、绿色环保、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为战略重点,攻关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加快培育先导性和支柱性产业。三是提升泛珠三角产业的再创新力。四是扩大泛珠三角科技对外开放,吸引跨国公司在泛珠三角设立研发中心、采购中心和地区总部,支持泛珠三角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和大型企业与国际前沿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开拓重大科技计划和专项成果的全球市场。  发挥服务贸易合作优势  建设泛珠三角与港澳深度合作核心区需要借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服务贸易的先行经验。目前泛珠三角已进入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提升泛珠三角与港澳深度合作新优势需要发挥粤港澳服务业的独特作用。一是利用港澳优势发展服务贸易,发挥香港作为重要的以世界金融、贸易、物流为主的服务中心作用,利用澳门作为世界上具有吸引力的博彩、旅游中心这一区域性的商贸服务平台,制定港澳服务业投资泛珠三角的促进政策,改善CEPA框架下港澳服务业进入泛珠三角的便利化措施,通过发挥港澳的服务业优势推动泛珠三角的服务贸易加快发展。二是发展现代服务贸易,在现代服务贸易领域,推动信息服务做大做强,发展基于互联网、物联网的服务产业,健全物流、信用、支付等电子商务体系。建立高水平的技术进出口交易平台。在传统服务贸易领域,加快培育和发展商务、游艇、邮轮、度假等高附加值旅游服务。三是承接服务外包业务,重点承接软件外包业务,拓展业务流程外包业务。  形成联合“走出去”新优势  要将泛珠三角建设成“一带一路”的重要区域,需要借鉴粤港澳大湾区搭建优良投资环境的先行经验。当前泛珠三角迫切需要通过深化合作,加快“走出去”的管理体制改革,把握“一带一路”建设机遇,提升泛珠三角国际经济合作的竞争新优势。一是构建“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中心,泛珠三角要注重发挥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把泛珠三角建成生态环境优美、海洋经济发达、海洋科技创新、海洋文化丰富的海洋强区。二是提高境外投资的质量,要充分发挥泛珠三角家电、轻工、电子信息等行业的比较优势,鼓励企业“走出去”,在境外投资设厂;支持石油、化工、建材等行业到境外建立生产基地。推进国际能源资源开发和加工互利合作;鼓励企业通过港澳开展境外基础设施投资和建设。三是提升外贸出口竞争新优势,推动泛珠三角出口从传统的要素成本优势向新的核心竞争优势转化,强化企业技术创新、自我转型的内生动力,夯实出口产业技术基础,鼓励泛珠三角技术含量高的科技产品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开拓国际市场。四是提高境外承包工程的效益和质量,加强项目咨询设计、投融资和运营服务能力,规范对外劳务合作,优化外派劳务结构,加强劳务培训工作,擦亮“泛珠三角劳务”的国际品牌。
欢迎免费订阅招商网邮件周刊,每周行业资讯,最新政策信息、项目信息为您推送
相关阅读:
产业园区选址服务平台
招商选址 一扫而知登录没有账号?
&登录超时,稍后再试
免注册 快速登录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再迎利好 把握主题投资机会
  #记者#  在20周年之际,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省省长共同签署了《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下一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六方面重点工作确立。同日,粤港澳大湾区论坛在香港召开。受此影响,粤港澳大湾区概念再次成为市场关注焦点。  据悉,粤港澳大湾区指的是“9+2”,即“广州、佛山、肇庆、深圳、东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门”9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形成的城市群。早在今年3月召开的上,媲美世界三大湾区的第四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上升为国家战略。在今年4、5月份,全国政协副主席多次率团考察粤港澳大湾区,探讨港深合作及配合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共同发展问题。在粤港澳大湾区论坛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表示,大湾区建设有利于发挥粤港澳大湾区龙头作用,加快推进珠江――西江经济带建设,辐射带动中南、西南地区发展,优化全国区域发展格局。有利于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助推中国经济向中高端迈进。林念修透露,基础设施等六大方面将是大湾区发展重点,创新是大湾区建设的(,)泉。  从二级市场表现看,根据财汇大数据终端数据,A股粤港澳概念股共51只。截至昨日,今年以来涨幅居前的个股有江龙船艇(287.38%)、广州港(276.42%)、雄塑科技(151.42%)、(,)(103.34%)、金溢科技(99.54%)、深赤湾A(56.33%)等;跌幅居前的个股包括中装建设(-55.52%)、凯中精密(-54.55%)、(,)(-43.28%)、*ST中富(-35.34%)、(,)(-34.77%)等。  估值(市盈率TTM)方面,截至昨日,PE在100倍以下的股票有41只,(,)、深物业A、(,)、(,)、粤高速A、招商蛇口、(,)、(,)、(,)等个股估值在20倍以下。  (,)表示,《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的签署,香港深入参与“”、推进粤港澳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将利好建筑央企及本地建筑企业。  (,)建议按三条投资主线布局。首先,“粤港澳大湾区”最为受益的核心区,即珠海市本地股,个股推荐珠海港、格力地产、(,)、(,)等。其次,大基建类如港口、物流、航运、高速公路,个股推荐广州港、(,)、深赤湾A、粤高速A等;(土地储备),个股推荐招商蛇口、珠江实业、(,)等;水泥、玻璃、路桥施工、水利工程、园林工程,受益标的包括塔牌集团、南玻A、达安股份、(,)、棕榈股份等。最后,休闲类,如(,)等。
(责任编辑:何一华 HN110)
和讯网今天刊登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再迎利好 把握主题投资机会》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
提 交还可输入500字
你可能会喜欢
热门新闻排行榜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 传真:010- 邮箱:yhts@ 本站郑重声明:和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系政府批准的证券投资咨询机构[ZX0005]。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粤港澳大湾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