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化学的角度来看自然观与自然科学化学化学元素的发展有怎样的联系

导读:自然辩证法课后习题答案绪论,一、自然辩证法和科学技术有什么关系?,1、从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看:自然辩证法的对象是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自然界存在和演化的一般规律(即自然界的辩证法),人类通过科学技术活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规律(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法),作为一种认识现象和社会现象的科学技术发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即科学技术发展的辩证法,以及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相互作用的一般规律(科 自然辩证法课后习题答案 绪论 一、自然辩证法和科学技术有什么关系? 1、从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看:自然辩证法的对象是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或者可以说,自然界存在和演化的一般规律(即自然界的辩证法),人类通过科学技术活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规律(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法);作为一种认识现象和社会现象的科学技术发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即科学技术发展的辩证法),以及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相互作用的一般规律(科技与社会相互作用的辩证法)。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因而自然辩证法必然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丰富与发展,自然辩证法是开放的、发展的理论体系。 2、从自然辩证法的历史渊源看: 自然辩证法是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以及相应的自然观的逐渐成熟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1)古代的自然哲学:自发的唯物主义和朴素的辩证法;有直观、思辨和猜测性质。 (2)中世纪宗教神学的自然观。 (3)16世纪科学的兴起:1543年哥白尼及其《天体运行论》。观察、实验和数学方法的结合。弗朗西斯?培根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经验论的认识论和归纳法的方法论――近代科学的人文主义传统。笛卡儿唯物论的认识论和演绎法的方法论。――17-18世纪自然科学主要的方法是分析解剖:将整个自然界分成许多部分分别深入研究;将某一自然事物解析成许多局部研究其细微结构;将某一自然过程分成若干阶段静止地研究其某一截面,逐渐形成孤立地静止地思考问题的习惯,此乃近代科学的机械论和形而上学的方法论。 (4)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从18世纪末开始,主要是在19世纪科学技术进入全面发展时期。搜集经验材料到理性概括材料,形成黑格尔哲学的科学基础,黑格尔哲学第一次把整个自然界、社会历史和人类精神描绘成一个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试图揭示其内在联系,在其概念辩证法中猜测到了自然事物的辩证法。自然科学先后经历了五次大的突破,打开了自然科学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五个缺口,尤其是其中的19世纪30-70年代期间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表明:有可能建立整个自然界的内在联系;自然科学只有回归到辨证思维才能继续发展。 3、从自然辩证法的创立及其划时代的意义看 (1)自然观:依托近代自然科学成果,揭示了自然界本身的辩证发展过程,克服了形而上学机械论的自然观点缺陷和错误,树立了自然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辩证观点,以及人与自然对立统一的观点。 (2)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克服了培根经验论和笛卡儿唯理论的缺陷,把归纳法和演绎法辩证地结合起来;批判了康德先验论和黑格尔理念论的错误,将黑格尔关于思维能动性的观点加以唯物主义的改造;第一次把社会实践的观点提到了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首要地位,阐述了实践基础上科学技术发展的辩证法。 (3)科学技术观(包括科学技术社会观):揭示了科学技术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把科学技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来考察表明:自然科学属于一般生产力的范畴;科学技术并入生产过程转变为直接生产力;社会实践的需要,首先是经济、生产的需要,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基本动力;科学技术又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各门力量。 4、从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看:自然辩证法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它从自然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方面,研究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因而自然辩证法是科学技术研究(即正在形成的科学技术学)的思想理论基础,在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新形势下,它的问题、内容与范围有了很大的发展。 5、从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内容看: (1)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在自然观方面,系统科学与系统观的发展,提出了系统自然观,它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丰富和发展。生物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观的发展,提出了生态自然观,它是可持续发展观的哲学基础。 (2)科学观和科学方法论:在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方面,从实践的观点、经验与理性相结合的方法,沿科学哲学的规范方向与实证方向,深入地阐明了科学理论的本质特征、形成、检验与发展等问题。 (3)技术观和技术方法论:在技术观与技术方法论方面,从实践的观点,从技术与科学相互联系与相互区别上、深入地阐明了技术的本质特征、技术的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技术的社会建构,特别是技术创新与高技术产业化的问题。 1
(4)科学技术与社会: 在科学技术与社会方面,由于科学技术业已经成为国家的战略产业,必需阐明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社会建制、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及其与中国现代化的关系,批判地吸收国内外不同学派与此相关的论述。 二、从两个方面论述自然辩证法在现代有哪些发展?P12-20 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自然辩证法的问题和内容又有了新的大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自然观方面: (1)系统自然观:系统自然观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丰富和发展,是现代自然科学最新成果(系统科学)基础上辩证自然观的一种形式,其科学基础是现代系统科学。 (2)生态自然观:现代生物科学、环境科学和生态学的发展提出了生态自然观。首先,生态学深入研究了人类生态系统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揭示了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系列矛盾,比如人口数量与环境质量之间的矛盾,人的生活质量与环境质量之间的矛盾等。其次,生态学研究了人类经济活动对自然界的影响,揭示出,人类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有两种方式:一是以建造人工环境的方式加深了人与自然的矛盾,二是以创造人工自然的方式加深了人与自然的矛盾。最后,生态学研究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认识到,生态危机的根源是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巨大影响,是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为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彻底改变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2、在科学观和科学方法论方面: 19世纪末以来,在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以及科学分界思想的基础上,在逻辑学革命、数学革命和物理学革命的影响下,出现了两个方向的发展: (1)规范认识论方向。A逻辑经验主义把实证主义与逻辑分析方法相结合,以数理逻辑与现代物理学为科学理论的典范,形成了过那主义和实证主义的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原则;B波普尔从批判理性主义出发,对科学认识中的猜测和假说进行了深入研究,形成了演绎主义和证伪主义的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原则;C库恩从历史主义观点出发,对科学发展中的革命性环节进行了深入研究,形成了由与科学范式紧密相关的科学共同体所承担的因科学范式的变革所引起的科学革命的理论;D拉卡托斯的历史主义把波普尔和库恩的观点结合起来形成了“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揭示了科学进步的复杂性。 (2)规范认识论方向。在重点研究科学理论的形成与建立问题上,又把重点放在科学理论的辩护或合法性问题上,甚至把科学理论的发展问题归结为创造性思维问题,比如爱因斯坦、彭加勒、海森堡等,特别重视科学思维中的直觉、想象、灵感和顿悟等问题。 3、在技术观和技术方法论方面: 马克思主义传统认为,物质生产活动中劳动工具是劳动者影响、调节和控制自然的手段,劳动工具的创造和使用不仅是人类独有的,而且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科学-技术-生产一体化,提出了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技术的本质特征、技术的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论、技术的社会建构,以及技术创新与技术产业化等问题,自然辩证法界坦然应对并深入阐述了这些问题,形成了自然辩证法学科的新内容,。 4、在科学技术与社会方面: 在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不仅是科学-技术和生产的一体化,而且出现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一体化,科学技术对社会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而社会体系和机制也对科学技术的发展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科学技术的产业化、科学技术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愈益紧密,科学投资、研发以及推广运用的社会伦理、法律和自然生态风险也越来越大,也提出了许多尖锐的综合性问题。对此,自然辩证法届也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最初了相当深刻的而及时地回应。 第一章 1自然观定义(P23)?它与自然科学的发展有怎样的联系?(没找到??) 一、在自然观的研究中应该时刻注意两点:第一、自然观要把握住其本身作为对自然界的总的看法而应该对自然科学技术起到相应的指导作用,第二、自然观作为自然辩证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对国家的相关政策要有参考和借鉴的作用。 二、自然辩证法研究人才稀缺,应该培养具有较高哲学素养和科学修养的人才,以便使自然观的研究能同步于或者紧随自然科学的发展。自然观作为哲学的核心之一,与科学的关系是直接互动,辩证作用的。但无论自然观具有什么样的内容和形式,总是要受到作为实践的科学的制约,科学的发展决定着自然观的形态,自然科学的进步决定哲学家前进的隐喻是自然科学的发展决定着哲学的2
发展,自然观是与自然科学直接联系的哲学思想.理应受到科学的制约。 三、对自然观的作用重视不够。自然观的研究有和实际脱节的倾向,针对这个问题,应该加强强调自然观对科学技术的指导作用以及对社会.经济(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影响与作用。紧密联系社会现实,经济生活以及生态环境,加大宣传自然观的现实意义。 2、唯物主义自然观经历了哪几个重要型态?评述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和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 三种形态:古代自然科学和朴素辩证法自然观、16世纪17世纪自然科学和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19世纪古代自然科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1、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1)这一自然观认为万物的本原是物质性的元素,并且是具体的物质,比如水、火、气、种子等。整个物质世界(宇宙)是从没有任何规定性的“无限”中产生的,又复归于它,连续地产生于本源,又复归于本源;或者几种物质性的元素通过“爱”和“恨”的相互作用而分离和结合;“自然”就是一个自身有生命的、不断地生长发育着的有机体。(2)这种自然观具有直观性、思辩性和猜测性,缺乏严格的科学基础,大多来自经验直观、理性的思考和大胆的猜测。(3)这种观点坚持从自然界本身去寻求对自然界的解释,坚持在自然界的总体联系和运动、发展、变化中认识自然界,这种自发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一方面在哲学上成为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思想渊源,另一方面在科学上孕育了许多在以后被发展和证实的天才预见。 2、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注意:着重根据教材P33-34,以下整理仅供参考] (1)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是建立在与近代自然科学相适应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基础上的。与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状况相适应,形成了观察、实验、分析、还原等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这种方法,是近几百年来在认识自然界方面获得巨大进步的基本条件。但是,它也给人们留下了一种习惯:把自然界的事物和过程孤立起来,撇开广泛的总的联系去考察,堵塞了人们从了解部分到把握整体、洞察普遍联系的道路。由于牛顿力学的成功典范,形成了科学史上的力学终极解释体系,而早期自然科学的这种研究方法被培根和洛克从自然科学移到哲学中以后,就造成了最近几个世纪所特有的局限性,即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经典力学一统天下,分析还原方法盛行于世,只注意局部,不注意整体;只注意研究个别,不注意研究一般;把为了研究方便而人为地割裂和分离看成是自然界本身存在地界限和鸿沟,把活物归结为死物,把运动归结为静止,把复杂归结为简单,把高级运动归结为低级运动,把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和现象看成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一成不变的东西。 (2)形而上学自然观: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导致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其基本观点是:整个自然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的性质取决于组成它的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的数量组合和空间结构;物质具有不变的质量和固有的惯性;一切物质运动都是物质在绝对、均匀的空间和时间中的位移,都遵循机械决定论的因果关系;物质运动是由于外力的推动。于是,自然界、宇宙被设想成一种不是能动的实在,而是一架处于自然之外的神操纵的庞大机器。人与自然是分离对立的,人处于自然之外,是与自然不同的存在者。简言之,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及其种类和形态都彼此孤立、互不联系,永不变化,有变化,也只是机械运河动量的交换,而这种变化的原因只是事物的外在因素(外力)所推动。 (3)与神学、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关系:这一自然观没能从根本上截断与神学的联系。哥白尼与神学绝交,牛顿、林耐又与神学妥协,把神学引入科学。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必然导致神学自然观。但由于它建立在比较扎实的科学知识基础上,也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产生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料。后来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形而上学思维方式愈益显示出它的局限性,也相继在五个方面打开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缺口,从而成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产生的必不可少的思想理论发展阶段。 3、阐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的自然科学基础和自然哲学思想渊源? 系统自然观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它植根于相对论、量子力学、分子生物学和以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论、突变论、混沌理论等为代表的系统科学的基础之上。相对论否定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揭示了空间与时间、空间时间与物质及其运动、质量与能量之间存在的辩证联系;量子力学标志着对微观世界认识的深入,揭示了连续性与间断性、波动性与粒子性的辩证统一,突现了量子现象的整体性,突破了机械决定论的观念;分子生物学由细胞水平深入到分子水平,在生物大分子层次上揭示了生物界基本结构和生命活动的高度一致性;系统论以“系统”的观点看自然界,提出了系统与要素、结构与功能等新的范畴,揭示了自然界物质系统的整体性、层次性、动态体和开放性; 非平衡系统自组织理论不仅指出自然界的演化是自组织的、自己运动的,而且揭示了自然演化的自组织机制;混沌理论则提供了一种关于系统演化的分叉与混沌方式,它把简单性与复杂性、有3
序性与无序性、确定性与随机性、必然性与偶然性等统一在新的更为深广的自然图景之中。
4、论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思想和特征(P40-41) 5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有何重大意义(P41-43) 第二章 1、阐述系统自然观产生的现代自然科学前提。(根据教材P44-47论述) 系统自然观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它植根于相对论、量子力学、分子生物学和以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论、突变论、混沌理论等为代表的系统科学的基础之上。相对论否定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揭示了空间与时间、空间时间与物质及其运动、质量与能量之间存在的辩证联系;量子力学标志着对微观世界认识的深入,揭示了连续性与间断性、波动性与粒子性的辩证统一,突现了量子现象的整体性,突破了机械决定论的观念;分子生物学由细胞水平深入到分子水平,在生物大分子层次上揭示了生物界基本结构和生命活动的高度一致性;系统论以“系统”的观点看自然界,提出了系统与要素、结构与功能等新的范畴,揭示了自然界物质系统的整体性、层次性、动态体和开放性。 非平衡系统自组织理论不仅指出自然界的演化是自组织的、自己运动的,而且揭示了自然演化的自组织机制;混沌理论则提供了一种关于系统演化的分叉与混沌方式,它把简单性与复杂性、有序性与无序性、确定性与随机性、必然性与偶然性等统一在新的更为深广的自然图景之中。 2、什么是系统?如何理解系统是自然界物质的普遍存在方式?(根据P51-53) 1、系统。(1)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与功能的有机整体这一概念包含以下四个要义:1)系统是由若干要素组成的,要素是构成系统的组成部分或单元,单一要素不能成为系统;2)系统在于“系”,即系统内诸要素之间,系统要素与系统整体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特定的结构;3)系统还在于“统”,即要素彼此之间联系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4)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对环境表现特定的功能,功能之所以为整体所具有,是由于功能以结构为载体,并在系统诸要素的功能耦合中突现出来。 确认系统是自然界物质存在的普遍形式,不仅要把整个自然界看作一个系统,而且要认识到自然界中的所有物质客体都自成系统。自然界的一切物质客体不仅自成系统,而且又互成系统 2、系统是自然界物质存在的普遍形式。(1)不仅整个自然界是一个系统,而且其各个组成部分又自成系统、互成系统。自然系统具有物质、能量和信息“三要素”,根据系统与外界环境是否交换物质、能量、信息,可以将其分为孤立系统、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现实的自然界是一个开放系统。自然界物质系统具有整体性、层次性、动态性、开放性等基本特点。(2)自然界的普遍联系与相互作用构成自然界物质系统的层次结构。整个自然界可以划分为非生命世界和生命世界。非生命世界又可以划分基本粒子、原子核、原子、分子、凝聚态物体、行星系、恒星系、星系、星系团、超星系团、总星系等层次;生命世界又可以划分为生物大分子、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种群、生态系统、生物圈等层次。不同层次之问具有不同的质的规定性和量的规定性,是部分与整体、间断性与连续性的统一。自然界物质系统之间及其与子系统之问、子系统与子系统之间的纵向联系与横向联系,形成了无穷嵌套的立体网络结构图景。 3、何谓演化与进化(P59)?怎样理解自然界的进化是一个不断发生对称性破缺的过程(P61最下方)?
演化:是一种具有不可逆性的运动形态.包括:1.事物的上升的,从无序到有序的,从低级有序到高级有序的,2. 与这个相反的过程..3.从宏观的有序态到远离平衡的混沌态以及两者之间的更替状态。 进化:是一种不可逆性的或复杂性和多样性的增长。通常指演化内容的第一部分,他是开放系统通过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以及子系统与要素的协同作用和环境的相互作用,经过渐变与突变而发生远离平衡态的复杂化和有序化的过程。 对称:是指在一定变化下的不变性。破缺是指在一定变化下所表现的可变性。 自然界的有序化是对称性破缺的结果,正是由于对称性破缺才使得系统向有序化、组织化和复杂化演化。然界的进化是一个不断发生对称性破缺的过程,自然界每发展到一个新的里程碑,都必有一个基本的物质的或相互作用的、时间的或空间的对称性破缺与之相适应;高度有序化、复杂化和组织化的系统,即是对称性逐步破缺过程的产物。 4、自组织的概念以及自然系统演化的自组织机制、基本条件?概念:P65机制:P65特征条件 自组织是自然界物质系统自发地或自主地有序化、组织化和系统化的过程。 开放性、远离平衡态、非线性相互作用和涨落,是自然系统演化的自组织机制。 (1)开放性、远离平衡态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通过与外界环境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4
就能够从原来混乱无序的状态,转变为一种在时间、空间或功能上有序的结构。无序与增熵是封闭系统运行的唯一方向,这是由封闭系统所决定的,而对抗这种决定的运动路线的关键就是开放。所谓开放,就是借助外部环境输入的抗熵克服,抵消系统内部的增熵。因此开放式系统自组织得以形成的必要条件。 远离平衡态也是系统实现自组织的必要条件。因为在近乎平衡态的情况下,即使系统开放,它也会返回平衡态的。“非平衡是有序之源”,只有非平衡态才能导致有序,形成稳定的有序结构。 (2)非线性相互作用。非线性相互作用是较为复杂的作用方式,是具有相干性的作用机制,胸内部的作用关系不再是各种作用的简单叠加所能说明的,而是多种作用相互制约、耦合而成的全新的整体效应。这意味着系统内要素独立性的丧失,各要素按一定方式在大范围内协调运动,从而导致系统新质的出现。 (3)涨落生序原理通常由大量相互作用的子系统所构成的体系,总是经常不断的受到来自系统内部和外部环境的扰动。扰动就会使得系统在某个时刻、某个局部的空间范围内产生对宏观状态的微小偏离,这种微小的偏离就称为涨落。涨落是由组成系统的大量微观元素的无规则运动及外部环境不可控制的微观变动引起的,是一种随机的,不可预言的事件。一般说来,当系统的宏观状态为平衡态和平衡态附近的某个定态,系统的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线性的,涨落都是衰减的。涨落本是很微小的,衰减的涨落当然不可能对系统状态产生什么大的影响。而当系统处在远离平衡态,系统内部各构成要素或子系统之间存在着非线性相互作用,那么,某种微小的涨落就会使系统的状态发生微小变化,这种微小变化将通过非线性的反馈机制而被放大,使系统跃迁到一个新的稳定有序状态。 5、怎样理解自然界循环发展的无限性?(P67) 1)恩格斯关于物质永恒循环的思想 他指出“宇宙的演化史物质赖以运动的一个永恒的循环”。在这个循环中,除了永恒变化着和永恒运动着的物质和其运动和变化的规律意外,再没有什么永恒的东西了。既然在我们地球上,在自然界本身的发展过程中,在一定的物质条件下产生了无数的有机物知道能思维的人类,那么当它在某个时候一定以铁的必然性被毁灭以后,在另外的地方和另外一个时候又一定会以同样的铁的必然性把它重新产生出来。这就是物质运动的一个永恒的循环。 2)自组织理论和混沌理论:进化和退化的交替 自然界的演化,既不是单调地走向有序和进化,也不是单调的走向无序和退化。有序和无序的不断转化,进化与退化的不断交替,使自然界处于永恒的物质循环之中。首先,进化与退化是同存共生的;其次,进化与退化是相互转化,相互交替的;最后自然界经历了“混沌――有序――新的混沌――新的有序”的循环发展过程,总的趋势呈现上升的特征,也就是辩证法所理解的“否定的否定――发展的螺旋形式”。 3)现代宇宙学对于宇宙未来演化趋势的推断 现代宇宙学的研究表明,宇宙未来演化的趋势取决于宇宙的质量密度。若宇宙的质量密度小于临界密度,那么宇宙是开放的、无限的,就会像现在这样一直膨胀下去;若宇宙的质量密度等于临界密度,那么宇宙是平坦的、无限的,它也会永远膨胀下去;若宇宙的质量密度大于临界密度,则宇宙是闭合的、有限的,引力吸引将最终是宇宙停止膨胀而转变为收缩。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发现了静止质量,可以使宇宙由膨胀转变为收缩,从而形成宇宙的永远重复的连续更替。
第三章 1从生态自然观的产生说明这种自然观是对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丰富和发展? 生态自然观是系统自然观在人类生态领域的具体体现,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现代形式之一。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是现代生态自然观的直接的理论来源。 1)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基本观点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自然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基础。人要与自然和谐一致。改革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是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2)以生态科学为基础的生态自然观是当代人类对“生态危机”进行反思和对生态科学进行概括与总结的结晶。“生态危机”是指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在全球规模或局部区域导致生态过程即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损害、生命维持系统瓦解,从而危害人的利益、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现象。其表现为:人口激增、自然资源消耗、短缺、环境污染。现代生态学的发展,特别是人类生态学的研究彰显了人在生态系统中的位置,具体而生动的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3)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生态系统具有显著的整体性;生态系统是自组织的开放系统;生态系统是动态平衡系统;生态系统是稳定性与变化性相5
包含总结汇报、党团工作、专业文献、办公文档、考试资料、教程攻略、人文社科、工作范文以及自然辩证法课后习题答案等内容。本文共3页
相关内容搜索《自然科学发展简史》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 导学园地 - 榆林电大小教专信息网
当前位置: >
《自然科学发展简史》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作者:榆林电大&&&&来源:榆林电大小教专信息网&&&&更新时间: 18:03:39&&&&浏览次数:1618
1794179419
&&&&&&&&&&&&&& &&&&&
&&&&&&&&&&&&&&&&& &&
&&&&&&&&&&&&&&&& && 20
&&&&&&&&&&&&&&&&&& &&&
00045096版权所有(c)
榆林电大小教专信息网地址:陕西电大榆林分校电话: E-mail:
QQ: 本站由&&提供技术支持科技发展与自然观演变的关系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科技发展与自然观演变的关系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4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自然辩证法思考题 CH11. 弄清科学和技术本质特征的意义?人们为什么对科学、 技术有不同 的理解?(部分)什么是科学?什么是技术?科学和技术的本质特征是什么?(原来的问题) 答1:科学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社会继续向前发展,人 们对科学的认识将进一步深化。科学概念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历史范畴。 技术作为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标志,它也是一个历史的范畴。本世纪以来,技术除了指工具 和机器之外,还包括制作方法、工艺流程和技阿才术思想。按照这样的观点,技术乃是实践 经验、物质设备和科学理论有机结合的整体,是劳动技能、技术、理论、物质手段和方法的 综合。 作为人类认识自然的成果, 自然科学是关于自然界各种物质运动形式的本质和规律的系统化、 理论化的知识体系。依据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它具有以下的本质特征: 首先,自然科学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它本身是没有阶级性的。作为反映外部世界的 知识体系,自然科学表现为一种观念形态,它的存在和发展也受社会存在的制约和影响,因 而它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但自然科学又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它不是依赖于特定经 济基础上的上层建筑,它的内容是人类对自然现象和规律的正确反映; 其次,自然科学作为精神产品,属于一般生产力的范畴,是精神生产力。 技术的本质特征有: 首先,技术是直接的生产力。技术虽然不是生产力结构内的独立因素,但它渗透到生产力的 全部要素之中; 其次,技术是物质因素与精神因素的结合。依据现代技术的涵义,技术即属与物质因素,又 属于精神因素; 再有,技术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所谓技术的自然属性,是指人们在运用技术变天然自 然为人工自然的工程中,技术无论作为劳动手段、工艺或技能,都必须遵循自然规则。所谓 技术的社会属性,是指人们在运用技术变天然自然为人工自然的过程中,技术严格地受到各 种社会条件的制约。 答2:科学的定义:(1)科学是一种知识体系;(2)产生这种体系的认知活动;(3)一种 社会建制,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活动。 科学的特征:(1)实证性(可检验性);(2)理性(逻辑性):陈述性知识(实验)→程 序性知识(预言)→解释性知识(假说);(3)创造性;(4)共享性(相对于技术的优势); (5)生产力(潜在生产力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技术的定义:人们为了满足社会需要,利用自然规律,在改造和控制自然的实践中所创造的 劳动手段、工艺方法和技能体系的总和。 技术的特征:(1)中介性(社会需求和自然规律相结合的产物);(2)二样性(技术是主 体要素和实体要素的结合体);(3)过程性(潜在技术向现实技术转化);(4)表征着生 产力的水平和结构。2. 科学与技术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弄清它们之间的关系有什么意义?答1:首先,二者之间存在着一系列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性质功能:科学提供精神财富,技术提供物质财富。 (2)问题结构:科学研究“是什么”的问题,以知识单元为结构;技术研究“怎么做”的问题, 以操作单元为结构。 (3)研究过程和方法:科学由特殊到普遍,采用分析的方法;技术由普遍到特殊,采用整合的 方法。 (4)目标:科学追求唯一的知识;技术追求多元化形式。 (5)评价标准:科学采用真理性标准;技术则是功利性和效用性标准。 (6)劳动特点:科学劳动存在不确定性,个体性强;技术劳动确定性强,协作性强。 (7)社会价值:科学主要是认知价值,技术主要是生产价值和军事价值。 其次,二者又是紧密联系的:技术是科学的基础,为科学发展提供手段和经验材料,是检验 科学的重要手段;科学对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新技术的发明往往依赖于某个科 学原理,科学成为技术的先导,而技术则是科学原理的有目的的应用,两者相互促进、共同 发展。 再次,二者有相互转化的趋势:科学正逐步技术化,科学越来越依赖于技术的发展;技术在 不断科学化,技术是科学的物化,发源于科学;科学与技术日益一体化,一些研究同时兼备 科学和技术的特点。 弄清科学和技术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更好地把握科学和技术的各自特点,充分认识和利用二 者发展的客观规律,使科学与技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在科研中有效利用技术手段,以技术 推动科学发展;在技术活动中加强科学的引导作用,以科学为指导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同时 注重科技一体化趋势,以此来指导我们的研究工作并取得成果。 答2:科学与技术的区别: (1)性质、功能:科学的性质是认识天然自然,发现规律,属于精神文明范畴;技术的性质 是改造自然手段的总和,属于物质文明范畴。 (2)问题、结构:科学的问题是:为什么,是什么,即 why,what,when,where,how;技术的 问题是:怎么做,做什么,即五个 m,money,manpower,material,management,machine;科学 的结构:由知识单元构成;技术的结构:由操作性单元构成 (3)相关知识的关系:科学:纯科学,单一方面的知识;技术:相关知识的结合 (4)活动过程的特点:科学活动:由经验→理论,即由个别→一般,多元→一元;技术活动: 由理论→经验,即由一般→个别,把科学知识转化为存在 (5)目标:科学:发现排它性的真理,由多元→一元;技术:多样化,由一元→多元 (6)评价标准:科学:客观性,真理性标准,具有较强排它性;技术:实用性,功利性标准, 排它性较弱 (7)劳动特点:科学:不确定性,有随机性,个体性强;技术:计划性强,由团队工作来合 作实现 (8)工作主体:科学:科学家、教授;技术:技术工作者、工程师 (9)对社会的影响:科学:潜在;技术:较密切 (10)历史发展:起源:技术较科学的出现较早;发展:技术的系统性较科学的系统性早, 技术革命和科学革命不同时发生科学与技术的联系: 科学与技术的联系:(1)技术是科学发展的基础和动力,为科学提供素材和检验手段; (2)科学的发展依赖技术的发展,科学的技术化是科学发展的主要表现; (3)技术的发展依赖科学的发展,技术的科学化是20世纪技术发展的本质特征; (4)科学技术的一体化使得科学活动和技术活动不可严格划分。 CH23.为什么用科学革命来表征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答:进入20世纪以来,以物理学为开端的自然科学革命,把科学技术推进到一个崭新的现代 发展阶段。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从宏观领域深入到微观领域,扩展到宇观领域,使得自然科 学中出现了新发现、新发明,并对自然科学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挑战性的重大问题,围绕这些 问题,必然孕育着新的自然科学。科学革命使得自然科学不断的向深度和广度拓展,这样, 一些综合性很强的横断学科和交叉学科就相继涌现。(去年) 15世纪下半叶到18世纪,随着欧洲社会的大变革,自然科学发生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1543 年,哥白尼提出和论证太阳中心说的《天体运行论》的出版,标志着自然科学开始从神学的 束缚中解放出来,走上独立的发展过程。与建立在直观基础上的古代科学不同,近代科学吧 自己对自然界的认识建立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并把实验方法与数学方法结合起来。伽利 略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惯性定律和抛体运动规律,奠定了动力学的基础。开普勒发现了行 星运动的三条定律,解决了天体运动学方面的问题。牛顿总结出力学运动三大定律,推导并 论证了万有引力定律。他1678年发表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确立了经典力学的基本理论 体系,揭示了宏观低速运动的最一般规律。 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是人类有关自然的知识第一次达到系统的、科学的总结,形成了一牛 顿力学为基础的科学体系。在自然科学从哲学独立出来的过程中,哲学发展也进入了近代阶 段。概括和总结近代科学创立和发展的一实验和归纳为主的科学方法,哲学家围绕什么是认 识自然的可靠方法进行了研究和讨论。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人们对科学技术本质规 律的研究。 因此说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使用科学革命来表征的。4.为什么说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有它的历史的理由?答:形而上学是指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自然,认为自然事物是从来如此和一成不变的。而 近代的科学是实证科学,它是以观察实验所获得的事实为基础的,以经验归纳和数学演绎为 主要方法。为了获得事实,为了进行归纳,为了进行定量的数学分析,必须先对自然现象分 门别类,并使其暂时割断关系,使其暂时静止下来进行研究。相对于古代自然哲学的思辨性、 笼统性,是巨大的进步,且不可避免,所以说它的出现有它历史的理由。 近代科学是实证科学,它是以观察实验所获得的事实为基础的,一经验归纳和数学演绎为主 要方法。为了获取实施,为了进行归纳,为了定量的数学分析,必须先对自然现象分门别类, 并使其暂时割断联系,使其暂时静止下来进行研究。近代科学思维方式抛弃了古代自然哲学 的思辨性、笼统性,无疑是巨大的进步,也确实使近代自然科学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然而就 是这种思维方式带来了形而上学性。所以说形而上学的思维有它的历史理由。5.从现代科学技术的成就来看,什么才是科学的思维方式?答:20世纪以来现代科学技术的成就表明它在通过自己的道路从经典的“机械论”思维方式 向辨正思维方式复归。其特征是:确立了物质、能量、信息以及时间、空间大统一的观念。 在这个基础上,把微观世界、宏观世界和宇宙世界统一起来;原子论、机械论的思维方式被 系统组织论所代替,从追求简单到追求复杂;从确定性到不确定性;新概念的创造已成为这个 时代科学精神的重要内容。同时提出了许多需深入研究的哲学问题,来丰富和发展辨正的自 然观,推进科学方法论和认识论的深入研究。所以说辨正的思维方式才是科学的思维方式。 CH36.为什么不仅要从量的方面,而且要从质的方面理解运动不灭原理?答:自然界的各种运动形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然而物质运动与物质本身一样是不生不灭的。 一种运动形式的“退隐”,必然有一种较高运动形式的“显现”,运动总是不增不减的。能 量守恒定律揭示,在运动形式转换时,一种形式的能量总是以一定的当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 的能量。能量守恒定律从量的方面反映了运动的不生不灭,自然界各种运动形式无不在一定 条件下相互转化,而且这种转化的能力是物质固有的,也是不生不灭的,转化的条件也必然 会被它自身发生出来。仅仅从量的守恒来表达这一定律是消极的,而再加上从质的方面即转 化能力的守恒来表述则是积极的。我们也应该把量何质两方面结合起来,全面地理解这个定 律。 7.运动、变化和演化有什么关系?演化的观点对认识社会的现实意 义?答:运动指宇宙间一切变化和过程,包括位置变化、质量变化、形式变化等。变化有可逆与 不可逆变化。而演化是指不可逆变化。演化的观点有:矛盾是自然物质系统演化的根本动力; 自然物质系统运动转化的守恒定律;自然物质系统发展的周期性。由于我们的社会是一个存 在多种矛盾的复杂的社会,为了使社会稳步、向前发展,就必须解决各种矛盾,处理好各种 矛盾之间的关系。因为主要矛盾双方的力量对比发生转变使系统的每一次非平衡相变的根本 原因,所以要抓矛盾的主要方面,解决社会中的主要问题,使社会的各方面得到平衡的发展。 自组织理论认为,自然物质系统演化使一个自发过程。演化条件的实现,系统内部各要素的 协同作用,不需要借助任何神的力量或外在的指令。也就是说,自然物质系统演化的条件和 系统要素的协同作用都是自然物质系统所固有的属性。在永恒的进化和退化的交替进行中, 任何一个具有的运动形式都不是永恒的,总会向其它的运动形式转化而去,但是,在某一过 程中丧失的运动形式,一定会在其它某个时刻或某个地点,当其产生的时间被再生产出来时 再次出现。自然物质系统演化的周期性是普遍存在的。它不是简单的重复,是从肯定到否定 再到否定之否定,自然物质系统不断地螺旋式地向上延伸。在这个过程中,进化的内容不断 地发生着有更新的回归。自然物质系统周期性循环不仅仅是矛盾双方的力量对比此消彼长的 轮换,每一次循环都会产生新的矛盾,并在历史中留下不同印记。 CH48.整体和部分有什么关系,怎样来理解整体既是部分的加和又不是它 的各个部分的加和,为什么会出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情况?答:整体和部分是存在于系统中的一对矛盾,二者可以经由两种方式――加和性和非加和性 而相互过渡。 加和性指的是,如果一个复合体可以通过一步一步加进原来分散的元素来构成;反过来,复 合体的特征可以完全分解为独立的元素的特征,那么这种关系就是加和性的。 然而,各部分之间并不能通过单纯的加和性耦合关系而形成新的系统,系统的基本特征决定 了其中必然存在着非加和性关系。这种非加和性关系的存在,才能使系统出现其组成部分所 没有的新属性,使系统与其构成要素之间出现质的差异。这种非加和性特征表明,物质系统 的整体特征既不能归结为它的组成部分的特征,也不是其组成部分的简单堆积。它所反映的 是某种具有新质的联系,是标志物质系统具有整体性的一种必不可少的联系方式。9.什么是事物的整体性,整体观念对我们认识自然、认识社会和实际 工作有什么现实意义?答:事物的整体性是指:系统是由若干要素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各个作为系统 子单元的要素一旦组成系统整体,就具有独立要素所不具有的性质和功能,形成了新的系统 的质的规定性,从而整体的功能不等于各个要素的性质和功能的简单加和。整体性是系统内 各要素或子系统之间相互沟通的共同指令,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将出现它的组成部分所没有 的性质或者失去其组成部分所具有的性质。一个系统性能的优劣,不仅取决于系统要素的性 能,还决定于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整体观念的现实意义: 当我们在认识自然、认识社会时,必须要从系统的整体性出发,如果只着眼于局部,就难免 要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片面错误。 人与自然是一个统一的,协调发展的整体,人与自然息息相关,互相制约,不可分割。而如 今随着大规模工业生产的发展,人却在不断的破坏着生态平衡,早在100年前,恩格斯就告诫 我们: “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的胜利, 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 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 如今我们不得不审视自己的行为,反省自己的认识。不能再盲目的与大自然对抗、决斗下去 了。如果人只考虑自己的需求,而无视自然规律,无视系统,无视其他生物,自然就会反过 来制约人,报复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才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最佳方法。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模宏大,涉及到工业、农业、交通运输、能源、通讯、教育科学 等各个方面,按照整体性要求,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同时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调整其内在的不合理结 构,实现合理的,优化的整体结构,从而产生最佳的整体效益。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一分子, 我们应该处处以大局为重,不计个人得失,一切从国家的利益出发,全面的、正确的看待问 题,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潮中。 在实际工作中,从系统整体论观点出发,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如果系统中诸要素能达 到协调一致、结构合理,则会形成一个优化的系统。中国民间俗话“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 亮”,便是这一道理的生动表达。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该互相协作,互帮互助,发挥团队合 作精神,把集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如果互不协调,相互掣肘,只会导致“一个和尚挑水喝, 两个和尚没水喝”的尴尬局面。所以我们应站在整体的高度,提纲挈领,统观全局,防止和 反对个人利益损害集体利益,同时又要重视个体的积极作用,处理好个体与整体的关系。10.物质系统进化必须有外部条件,为什么又说系统是自组织的?答1:(去年的答案) 物质系统进化是在一定的外部条件下进行的,但是任何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形成总有一个过 程,若系统特定结构和功能的形成不是按照某种指令来实现的,而是由于系统内部各要素彼 此之间具有协同,向干活自发的默契行为,那么这种形成特定结构与功能的过程就叫自组织。 自组织是在特定条件下,在事物自身的运动变化规律的支配下实现的,是自然物质系统演化 过程中的普遍现象,每一具体形态的物质系统的形成都可以认为是自组织过程。 自组织也需要和外部环境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如耗散结构。 答2: (1)任何系统都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有一个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或者说系统的出现有 一个组织化或有序化的过程。一个系统可能是“被组织”产生的,也可能是自组织产生的。 如果系统的空间结构、时间结构和功能结构,是在有特定的外界干预的情况下获得的,这就 是他组织。如果系统在获得其空间结构、时间结构的过程中并没有特定的外界干预,而是一 个自然自发的组织化、有序化和系统化的过程,这就是自组织。自组织是在特定的条件下, 在事物自身的运动变化规律的支配下实现的。 (2)自组织是自然物质系统演化过程中的普遍现象,每一具体形态的物质系统的形成,都可 以认为是自组织过程。通过建立稳定性分析、系统分叉分析、极限环理论和涨落分析等理论 分析方法,可以证明: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通过不断地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的交 换,当环境变化使系统内部的某个或某些参量的变化达到某一临界值时,系统原有的无序状 态就会失去稳定性,内部的某些涨落由于复杂的非线性作用会被放大,使系统发生突变,由 无序或低序状态自组织地形成具有时间上、空间上或功能结构上的有序或高序状态。 (3)所以说物质系统进化必须有外部条件,同时系统又是自组织的。 CH511.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看法经历了哪些阶段?什么是正确的人工 自然观?9(看法经历的阶段没有)答: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对立和统一的关系,并且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类一步步地从自然 中分化出来。首先,人与自然是统一的。人依赖自然而存在,自然是人的“无机身体”。人 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不能脱离自然而存在和发展。其次,人与自然之间又是相互对立 的。自然从来不会自觉地适应人的意愿,它在“供养”人类的同时,也向人类“提供”困难 和灾难,甚至威胁着人类的生存。这种人与自然的对立性推动着人去认识自然与改造自然, 导致了人类自身的进步,也使得自然界深深的打下了人类活动的烙印。同时,人类文明的发 展进程也就是人与自然逐步分化的过程。从学会打制石器到懂得使用火,乃至最终形成语言, 这些都促使人从自然中分化出来,形成人类社会。 人工自然是指人通过劳动实践进行改造后的自然物质系统。人工自然观是人类对人工自然的 总的看法。正确的人工自然观就是要充分认识人的能动性和受动性之间辩证统一的关系,在 顺应自然的基础上改变自然。人具有能动性,能进行自觉主动的实践活动来改变自然。同时 作为主体的人又有受动性,在实践活动中必须受到作为客体的自然规律和自然条件的制约。 只有遵从客观规律、利用客观规律,人类才能更好的改造自然。12.你认为人类能否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能否向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发展?答:人类产生于自然,又以其能动性反作用于自然。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看:人与自然的对 象性关系是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卡人与自然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再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实 践过程中,既要发挥人类的主观能动性,也要正确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不能以纯粹自我规 定的活动来实现自己的主观愿望; 人类改造自然是人类的内在尺度与自然的外在尺度的统一; 人类既是自然的征服者、消费者,又是自然的调控者和协同进化者。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的发展。自 本世纪60~70年代人类困境的荆该被提出以来,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了几乎全人类的关注。1992 年的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大会体现了世界各国对环境和发展的关住和共同行动的愿望,把可持 续发展有理论和概念推向行动。 因此,在在正确地认识和科学的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基础上,通过促进科技、经济、社会 与自然得协调发展来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向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 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1)思想前提 a.确立科技、经济、社会和自然相统一的整体观念;b.确立新的协调发展观念;c. 确立全球意识。 (2)科学技术前提 a.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一体化;b.科技产业化和产业科技化;c.物质生产、 精神生产、人口生产相适应,促进人的现代化;d.以现代科技革命为先导,建立一种真正造 福于人类的经济,结束盲目力量左右社会生产的局面,达到科技、经济、社会与自然的协调 发展。 (3)社会前提 a.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方式既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也激化了人与自然的冲 突;b.资本主义社会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与自然的尖锐矛盾;c.只有共产主义才能实现科技、 经济、社会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此题为论述各人观点的题,所以不太好答,也不容易有一个标准答案,在此将相关内容写上, 请大家理解后可自己发挥。(答题重点可参考最后一段。)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所带来的人对自然的巨大干涉能力,现代人类对自然平衡的干预已超过了 自然界的再生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使不同水平的自然平衡都已濒临自我修复的极限,而这 种平衡的改变又明显地带来了不利于人类生存发展的后果, 从而引出了所谓的 “全球性问题” 。 主要表现在:生态危机、环境污染、资源短缺、人口膨胀。70年代以来,鉴于人与自然关系 问题对于人类未来发展的极端重要性,世界各地已先后成立十多个研究“全球性平衡”,探 索未来发展模式的国际性组织。对人类未来持“悲观主义”看法的组织从人口、工业化、污 染、粮食生产和资源消耗等重大全球性因素出发,建立了全球分析模型,得出这五种增长因 素的共同特征是“指数增长”,其表现形式就是“倍增时间”,增长速度愈快,倍增时间愈 短。他们预测,如果按照现在的趋势继续下去,那么我们这颗行星上的增长极限将在今后一 百年中发生。而唯一可行的解决办法就是奉行“零增长”。与此相反,“乐观主义”则试图 从更广阔的视野上勾画未来世界的蓝图。 他们坚信随着新技术的开发和人类自身能力的提高, 未来是一派稳定、繁荣、充满希望的景象。“全球危机”和“人类困境”都被摆脱,一直困 扰资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阶级对抗、失业和危机、两极分化和社会腐朽以及由之而来的社 会变革的需要都不存在了,人类未来将是美好的时代。 但不论是悲观主义还是乐观主义,都把社会生活的变化、人类的祸福、未来的缔造等,看成 是单纯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他们离开各种社会条件和社会关系的制约和影响, 把科学技术本身同科学技术的社会应用及其后果混为一谈, 要么把全部希望寄托于科学技术, 要么把全部罪孽归咎于科学技术。他们回避变革资主义制度的必要性,从两个相反的极端陷 入了片面性。 “可持续发展” 是指社会发展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要考虑后代人满足自身的需求,不对后 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发展既体现未来取向的代 际平等,也体现整体观念的代内平等。可持续发展即要坚持公平原则,也要坚持可持续原则 和和谐原则。就我个人的观点我认为人类随着实践和认识的不断发展,是能够协调人与自然 的关系,能够向可持续发的方向发展的。因为目前,可持续发展战略已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 强烈的反响,各国都在尽最大可能的宣传和制定各种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和制度,所以人们对 于自然、生态、污染等环境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理论也正在不断探讨、 深化和完善之中。随着实践和认识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实现科技、经济、社会与自然协调发 的思想前提、科学技术前提和认识也必将愈来愈更加全面和更加深刻。在自然方面,可持续 发展将自然生存权作为重要前提,不仅人类,自然界的其它要素,从生物的种类到生态系统, 都具有持续存在和发展的能力;在经济方面,要保证经济稳定增长,使环境和资源具有明显 的经济内涵;在社会方面,要长期满足社会的基本需要,并做到资源和收入的公平分配。在 相应的具体策略上则体现为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在控制人口方面,要制定合理 的规划和政策,加强计划生育;在节约资源方面,在实行从粗放型发展战略到集约发战略的 转变;在保护环境方面,其根本点是改造现有生产技术,走“洁净生产”和“绿色技术”的 道路,谋求基本无废弃物的新生产方式,同时还要做好开展国土整治、治理城市、推广生态 农业等工作。能够从以上几点做到改善,我想人类是能够向可持续发展方向发展的。另外一 个国家或地区的政府是推动该国家和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第一位力量。决策者和领导者在人与 自然关系上能够有正确认识,才可自觉地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战略贯穿于管理中,带动所 在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公众参与是可持续发展的群众基础。就目前世界各国政 府和公众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程度,和以上各个方面工作的改进,可以使我们相信人类通过 共同的努力是能够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能够向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的。13.该怎样评价“人要做大自然的主人”、“人类征服自然”的提法, 是应当完全抛弃,还是要适当保留?为什么?答:对于“人要做大自然的主人”、“人类征服自然”这些提法,要适当的保留。 人与其他生物一样,是自然界的存在物;但人又不同于其他生物,是自然界的对立物。人既 依赖于自然,同时又能动地认识自然和变革自然,创造出适应自己的生存环境。 人依赖于自然,人能动地作用于自然,这两者是不可分割的。人除了具有能动性外,还与其 他生物一样具有受动性。所谓人的受动性是指作为主体的人必然要受到客体的制约。在改造 自然的实践中,人不能以纯粹自我规定的活动来实现自己的主观愿望,不能对人所具有的能 动性滥加发挥。人的实践活动虽然能改造自然,能使自然适应自己的生存,但是,被改造了 的自然又会以其他方式反过来制约人的生存和发展。因此,人的实践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 任何一种特定的能动性,都必须以某种特定的受动性为依据,必须适应于自然。能动性与受 动性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和相互促进的。 在现代条件下,人们依然有着不可忽略的受动性,尽管其能动性已大大提高。这不仅是指人 在其活动中要受到自然条件和自然规律的制约,而且是指许多自然因素的作用认识人们不可 抗拒和不可控制的。 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里,人们主要是受自然力控制和支配的,人在自然界面前乃是弱者, 与之相应则有顺从天命的自然观。但随着人类力量的增强,人们就越来越多地控制和支配自 然力了,人在自然界面前逐渐成为强者,与之相应,就有了人能胜天的自然观。 现代的人们,大都自觉或不自觉地陶醉与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常常把自然界当作异己的对 象去对待,乃至当作自己的奴仆。于是,就有了许许多多惊天动地的提法或口号,如人定胜 天、征服自然、向地球开站、做大自然的主人等等。他们常常“忘掉”了在自然界面前曾打 过败仗,更没有注意到即或打胜也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 一百多年以来的人类实践,仍然是在以向自然开展的思想指引下进行的,人们仍然把自己凌 驾于自然之上,无所顾忌地向自然索取,并似乎把顺应自然、服从自然当作过时了的东西, 看作只是弱者的呼唤。在这种情况下,不仅仍在发生乱砍滥伐森林、破坏植被造成水土流失 和家具自然灾害的现象,还发生了许多因环境污染而造成的公害。 基于历史的教训和当前的问题,现代的人们有必要在自然观上有相应的变化,或做出本质性 的调整,即要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不仅要与自然做“斗争”,还要与自然“友好相处”; 不仅要制天、用天,还要顺天。这与古代人的“听天命”是有原则区别的,决不是说人们只 能屈服于自然。 当然,我们说的要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生态环境的演化向着有利于人类生存的方向 发展, 这决不是简单地说不要发展, 或要恢复到过去的自然平衡上去 (这也是不可能办到的) , 而是要通过人的干预和利用自然本身的力量, 造成适合于人类长远和可持续发展的动态平衡。 新自然观仍然是以人类为主体的自然观――人与自然要和谐共处:一切活动仍以人类的利益 为根本出发点,要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改造自然――不盲目、不过度。 CH614.科学问题与通常所说的“不知道”有什么区别和联系?答: 科学问题泛指科学研究中主体与客体的矛盾、已知与未知的矛盾。从结构上看,一切科学问 题都有两种成分:一种是已知成分,另一种是预知而未知的成分。后者主要是指以“什么”、 “怎样”、“为什么”等来表现的疑项,前者则是组成问题的一定概念和判断,它包含着问 题的指向,即问题所涉及的研究对象,还隐含着对问题的可能回答范围的主观假定。问题的 提出反应了已知与未知的依存,规定着可能求解的范围和方向。 根据提出问题的内容、性质和角度的不同,可以把科学问题划分为不同的类型。(该部分内 容可按需删节) 1.陈述性、过程性和因果性问题 陈述性问题通常要求对被研究客体是什么做出判断、识别或界定,或称为“是什么”型问题 (what 型),解决这类问题是对客体对象进行科学分析的基本前提。 过程性问题要求说明研究对象发生、发展和变化的状态和过程,以及主体对研究对象所采用 的实验方式和操作程序,或称为“怎么样”型问题(how 型),解决这类问题有助于揭示客 体对象运动的规律性。 因果性问题要求解释决定研究对象属性和演化过程的内在机制,或称为“为什么”型问题 (why)型,解决这类问题可以提出假设、学说,形成科学理论。 2.真问题与假问题 这是就问题的应答域是否存在而作出的划分。一个问题如果其应答域存在,就是真问题;反 之,就是假问题,即问题的提法是不合理的或是错误的。在科学研究中要尽量避免陷入假问 题的圈子,认真分析问题的应答域设定,同时又要注意不要把假问题与真问题的区别绝对化。 3.常规问题与非常规问题 这是依据问题在科学发展的常规化时期与革命时期所起的作用来划分的。常规问题是在已有 科学理论的概念框架下提出的,它与现有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不发生根本性冲突。这 类问题的解决,能充实和扩展已有的理论体系,使之更加完善和巩固。非常规问题是跳出原 有理论的概念框架而提出的,它与已有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明显不同或尖锐对立,带 有鲜明的破旧立新、转变观念的特点。这类问题的解决,可以导致旧理论的解体和新理论的 建立。常规问题与非常规问题的划分也不是绝对的,科学问题的解决总会有不同程度的创新。 4.待解问题与无知问题 这是就认识主体对问题的背景知识是否了解而作的划分。如果认识主体提出的问题关系到知 识的扩展和进步,并且是以往人们未曾提出或没有解决的,这就是待解问题。相反,如果提 出的问题是科学上早已解决或根本无法解决的,就是无知问题。科学研究要求尽量占有材料 提出待解问题,力戒无知问题。 科学问题与通常所说的“不知道”就是待解问题与无知问题的关系。 科学研究的问题是待解问题,它不同与通常所说的“不知道”。一般来说,日常生活中人们 的许多问号还只是逻辑上的提问或语言上的疑问句,可以从已有知识或常识中找到答案,还 不能成其为科学研究中的问题或课题。 待解问题与无知问题的区分不是绝对的,即科学问题与通常所说的“不知道”也不是完全相 对的,这与人们的知识背景和提出的问题的深度有关。例如,怎样制造出打不碎的玻璃,怎 样从水中提取可燃物质,在人们缺乏相应的背景知识时,这类问题只能被认为是无知问题, 即“不知道”,在有了一定的物理和化学知识后,这类问题则是科学研究中的待解问题。“夜 晚的天空为什么是黑的”在小孩嘴里可能是无知问题,在天文学中则可能是待解问题。15.“有人说科学认识始于问题,有人说科学认识起源于观察”,试评 述这两种说法。答:“有人说科学始于观察”:这是传统的归纳主义科学方法论,它们认为,科学研究是从 观察和搜集材料开始的,然后经过归纳上升为理论。这种模式与现代科学发展的实际过程不 相符,受到不少科学家和哲学家的质疑和批评。 “有人说科学始于问题”:这是历史主义的方法论观点。西方科学哲学家、证伪主义者波普 尔明确指出:科学研究始于问题而不是始于观察。他把科学看成一个不断提出问题的进步过 程,从简单问题到深刻问题,从旧问题解决到新问题提出的过程。这是正确的。 科学始于问题,对问题提出大胆的猜测性解决方案,各种假说和理论在竞争中接受批判并且 遭到证伪,产生新困难,新困难导致新问题。 从宽泛的意义上说,“科学技术研究活动始于问题”中的“问题”既包括科学问题,也可包 括简单问题。 坚持“科学技术研究活动起始于问题”的理由是: (1) 从科学理论发展的总体过程看, 只有发现了原有理论不能解决的问题, 人们才会去修正、 补充它,或者着手建立新理论; (2)从科学技术研究的具体进程看,人们总是以问题为框架有选择地搜集事实材料,与问题 无关的材料则不在科学技术认识主体中引起信息效应; (3)从科学技术研究本身特点来看,科学技术研究是创造性的探索活动,是要解决尚未解决 或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因为有问题,才需要研究,才有科学技术研究活动。 观察到了事实,学习了前人的知识,固然是研究的必要条件,但如果不从中引出问题或提出 新问题,即使是观察到了人们以往所不曾观察到的新事实,也决不会对研究者有何触动,更 不会引导其进入研究。 CH716.科学事实、客观事实、经验事实有哪些区别和联系?答1:科学事实:人们在观察和实验中所得到的经过科学整理和鉴定确定的经验事实。经验事 实有两类:一是客体与仪器相互作用的结果的表征,二是对观察实验所的结果的陈述和判断。 客观事实:物质对象的客观的现象和过程。 科学事实是建立在经验事实之上的,离开经验事实,科学事实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 而经验事实作为世界的物质现象或过程,其真理性有待科学共同体的进一步审查,只有经过 了科学共同体鉴定的事实才能成为公认的科学事实。 科学事实是对客观事实的反映,两者具有同一性。但由于反映过程中的复杂性,两者往往不 能直接相一致。如果科学事实不仅是被检验着的,而且是被检验过的,不仅被检验过一次, 而且是被多次相互独立的实验所检验,在此意义上,科学事实和客观事实可以说是一致的。 从另一个角度说,科学事实属于认识论范畴,其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存在着可错 性,而客观事实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客观的,第一性的。不存在可错性。 答2:科学事实,是指人们在观察和实验中所得到的经过科学整理和鉴定确定的经验事实。 科学事实和客观事实是不同的。经验事实是指客体与仪器相互作用结果的表征和对观察实验 所得结果的陈述和判断。客观事实是指物质对象的现象和过程,它不依赖人的意志为转移, 是客观的、第一性的。科学事实则是人们通过观察和实验获得的关于对象的映象及其对它的 描述。 科学事实属于认识论范畴,所以它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科学事实虽然是对客观 事实的反映,但二者往往并不能一致。对同一客观事实,可以因为认识条件设置得合理而描 述为精确的科学事实,也可以因为认识条件设置得不合理而描述为粗糙的乃至歪曲的事实。 客观事实不存在正确或错误的问题,而科学事实则存在着可错性。17.运用观察方法应坚持哪些基本原则,为什么人们有时做不到?答:1.为了提高观察效率和保证观察材料的准确性,观察者在观察中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第一:必须坚持观察的客观性原则。所谓客观性原则,就是要求观察者按研究对象的本来面 目去观察它反映它。也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坚持观察的客观性,首先,要避免 把某种假定或者预想凝固化,僵化。其次,要排除假相和错觉的干扰。 第二:必须坚持观察的全面性原则。观察的全面性原则就是要求在观察中,尽可能的观察研 究对象的各个方面、各种因素、各种关系和各种规定,力求获得丰富而完整的事实,客观的 反映事物的全貌。在科学史上,由于观察的片面性而导致不同学派或者不同见解的争论的实 例是很多的。 第三:必须坚持观察的典型性原则。由于事物的复杂性和各种条件的限制,在特定情况下和 特定阶段里,要毫不遗漏的观察到对象的一切方面和一切过程是很难的,也是不必要的。因 此,要确保观察的可靠性,注意选择具有代表的对象和干扰比较小的观察环境就是非常必要 的。选择观察的对象,一定要能够反映同类特点及其规律而且便于观察的具有一定代表性的 客体。 2.人们有时做不到这些原则,是因为观察方法的局限性:观察在相当程度上依赖于人的感觉 器官,观察范围、观察的精确度和观察的速度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即使运用观察仪进 行观察,观察者若不主动干预和控制观察对象,那么观察对象的许多属性和特性也不会自动 显示在观察仪上,因为观察还是有一定局限性的。18.通过科学实验认识自然有什么特点和优越之处?答:实验方法具有同观察方法和生产实践方法不同的特点,最基本的特点是它能在人为控制 的条件下变革认知对象。实验方法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实验方法可以简化和纯化研究对象。自然界中的任何一个自然事物都是非常复杂的, 单凭观察方法很难揭示各种现象之间的本质联系。实验方法却可以借助于精密仪器,根据研 究的目的,把研究对象加以简化和纯化,即排除其他偶然的、次要的因素和外界干扰,把研 究对象的某种属性或联系的纯粹的形式呈现出来,从而准确的认识它。 第二,实验方法可以强化和激化研究对象,在极端的条件下揭示对象的本质和规律。自然界 中的许多事物和过程常常处于某种稳定状态,不易暴露其本质和规律。实验方法却可以创造 出自然条件下难以得到的各种激发状态和特殊条件,人为的使对象处于某种极端状态,从而 去研究和揭示研究对象的性质和运动规律。 第三,实验方法可以再现、加速、延缓或模拟研究对象。在自然条件下发生的现象,有的转 瞬即逝,有的旷日持久,有的细小入微,有的规模巨大,有的则时过境迁。对于这样的研究 对象,很难进行研究。这是人们可以利用实验方法对自然现象发生的过程加以控制和干预, 使自然过程得以加速或延缓,有的还借助模型进行模拟,从而就可以使人们在极有利的条件 下观察研究对象。 第四,实验方法还是一种经济可靠的认识和变革自然的方法。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使一种不 断探索、反复实验的过程。但由于实验方法相对于生产实践来说,规模较小,周期短,费用 少,同时实验环境比较安全,因此,有利于人们的研究。 (注:以上包括特点和优越性,以下是补充的实验方法的作用和分类) 基于以上特点,实验方法对科学研究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实验使检 验在科学认识中得到的各种学说观点的真理性的标准,使证实科学知识的手段;第二,实验 是获得新假说、新理论的直接来源,是发展科学知识的手段 实验方法分类:根据测量手段的不同,可以分为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根据实验手段是否直 接作用于实验对象,可分为直接实验和模拟实验;根据实验直接目的的不同,又可分为探索 性实验、验证性实验、析因实验、对照实验和判决性实验等。19.举例说明什么是判明因果联系的方法?答1:判明因果联系法把因果规律作为推理的依据,并以观察和实验为前提。例如为了研究太 阳黑子的作用,人们要尽力的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条件下,对比出现太阳黑子与不出现黑子时 发生的不同现象,从而判断黑子同某种现象(如无线电传播失常)间的关系,这就是利用求 异归纳法来设计观察。 答2:归纳由推理得前提和结论两部分组成,其前提室若干已知的个别事实,是个别或特殊的 判断和陈述。结论就是从前提出发通过逻辑推理而获得一般特征,是普遍性的陈述和判断。 归纳有多种不同的类型,总的可以分为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其中不完全归纳法还可 以根据是否运用了因果规律,区分为简单枚举归纳法和科学归纳法。其中科学归纳法引进了 因果关系作为推理依据,因此又称为判明因果联系的方法。 判明因果联系的方法包括:求同法、求异法、共变法和剩余法: 求同法。如所研究现象 a 分别在不同的场合出现,但每个场合中只有情况 A 相同,由此判明 A 与 a 有关。 求异法。如果所研究的对象 a 在第一个场合出现,在第二个场合不出现,而这两个场合只有 情况 A 不同,由此可判明 A 与 a 有因果关系。 共变法。如在所有考察的场合中,A 发生变化时被研究现象 a 也随之相应变化,则可判明 A 与 a 有因果关系。 剩余法。如果得知被研究的某一复合现象是由一组条件引起的,把其中已判明因果联系的部 分减去,那么,可判定剩余部分有因果联系。即:在 A、B、C 与 a、b、c 同时存在的场合, 且已知 B、C 是 b、c 的原因,就可以判定 A 是 a 的原因。 (注:上述为各种判明因果联系的方法定义,例子自己举吧。) CH820.怎样理解爱因斯坦关于“知识不能单从经验中得出”的观点?答:爱因斯坦指出“知识不能单从经验中得出,而只能从理智的发明同观察的事实两者比较 中得出。”在所谓“理智发明”中,必须要运用科学抽象方法。 科学研究不能只停留在经验层次,还必须上升到理论层次,否则,不能称其为科学。 科学抽象,是指在科学研究中通过对经验材料的比较和分析,通过分离、提纯和概括,抽取 和把握本质因素,形成科学概念或科学符号,已达到揭示研究对象的普遍规律和因果关系的 思维方法。分离就是撇开对象之间的总体关系,专注于其中的某一种研究对象。提纯就是要 排除研究对象的次要的、表面的因素,突出其本质因素,使人们能在纯粹状态下进行考察。 概括,就是对纯态研究结果进行必要的处理,用概括的表达来揭示对象的本质和内涵。 借助于观察、实验所获取的科学事实,以及通过归纳统计等所作的初步整理,还只能反映事 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还只是科学认识的初级阶段,只有对经验材料进行思维加工,通过科 学抽象的途径,才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和内部联系。 从一定意义上说,科学抽象是把事物间活生生的联系割断了,把复杂的现实联系简化了,科 学抽象的东西不像现象界那样丰富多彩,但正因为科学抽象抓住事物的本质,才更全面、更 深入地反映着现实世界。哲学上的物质概念、自然科学中论及的各种规律、经济学中的价值 学说都离不开科学抽象。 善于掌握和运用科学抽象的方法,决定着科学家能把经验层次的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丹麦 天文学家第谷?布拉赫竭尽大半生精力从事天文观测,获得了极为丰富而精确的事实材料,这 当然已是科学史上的重要贡献。但他未能对这些材料进行科学抽象的加工制作,而是停留于 经验层次的认识上。而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主要以第谷所搜集和积累的经验材料为基础,充 分发挥了科学抽象方法的功能,概括出了行星运动三定律。 开普勒的惊人成就,就是证明爱因斯坦那句话的一个很好的例子。21.为什么在科学研究中要用理想化模型,怎样运用理想化模型?答1:理想模型是在思维中设想出来的与客观存在的原形本质相似的,高度抽象的具有某种极 限特征的理想客体.它由思想映象的形式所构成,可被用来在思维中进行逻辑推理,数学演算和 “理想实验”。作为理想化的形态,在现实世界中不存在与它完全一致的事物.但它并不是虚无 飘渺的,而是以现实的客观存在为原形的.理想模型是建立科学概念,原理,规律的基础.确切的 说,科学理论研究的对象是理想模型,所以科学规律只有在相应的理想模型中才能得到严格和 精确的体现. 根据原形的性质和特点,利用形象的模型或符号的模型来设计,充分认识到理想模型的若干特 性,如流动性,互补性,和条件性.流动性是指随着实践的发展,理想模型也在流动,变化中.我们应 该抛弃错误的模型,修正不完善的模型,证实正确的模型,提出新的模型.又因为物质世界是高度 复杂的,无层次的,要用一个模型详尽地,精确的反映原形的结构,属性和行为往往是和困难的, 必须通过建立互补模型来完成.我们在建模时使用了简化法.只是提供了关于原形的局部的知 识或不完全的真理性,所以这种知识知识在一定的条件下,在一定的适用范围内才是正确的. 答2:理想模型是在思维中设想出来的与客观存在的原型本质相似的、高度抽象的、具有某种 极限特征的理想客体。它由思想映像的形式所构成,可被用来在思维中进行逻辑推理、数学 演算和“理想实验”。理性模型不是虚无飘渺的,而是以现实的客观存在为原型。 作为抽象思维的结果,它是对客观存在的某种近似反映。理想模型是建立科学概念、原理、 规律的基础。确切地说,科学理论研究的对象是理想模型,所以科学规律只有在相应的理想 模型中才能得到严格的和精确的体现。 a)为什么说科学是一柄双刃剑 答:(1)科学技术有多种社会功能,首先是生产力功能。科学技术推动了人类物质生产水平 提高,物质产品日益丰富,物质生活不断改善,物质文明持续进步。在现代社会条件下,科 学技术的生产力功能更加突出,科学技术已经成为影响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显示了科学 技术的巨大的经济价值。 (2)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功能和经济效益,是其最重要的社会价值。科学技术在创造人类物质 文明的基础上,对社会生活质量的提高,对社会文化和社会意识的发展,对社会进步都有极 为重要的影响。 (3)虽然科学技术可以造福于人类,推动社会进步,但是,科学技术的应用又并非全然是有 益无害的,它也可能导致与人类利益相悖的消极后果乃至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人类利用 科学技术改造自然,创造人工自然,又会影响乃至破坏人与自然的协调。例如当代的全球生 态问题,如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等,都是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 (4)因此说科学技术是一柄双刃剑,这就要求我们全面认识科学技术应用的两重性,正视科 学技术应用种可能出现的消极后果,提醒人们要争取科学技术的合理应用,尽力达到去趋利 避害的社会效果,而不应当步入反科学技术主义的歧途。 CH9 21.在科学研究中为什么不能只用逻辑思维的方法,也不能只用非逻辑思维的方法? 答:创造性思维存在与整个科学研究活动中,它以新颖的思路来阐明问题和解决问题。它既 可以是逻辑思维,也可以是非逻辑思维,在跟多的情况下是二者的整合。逻辑思维有形式化 的逻辑规则和程序,更带有规范性;而非逻辑思维没有固定的逻辑规则,不采取形式逻辑的 推理方法,更带有灵活性。仅靠逻辑思维不足以突破已有的基本概念的框架体系乃至会束缚 创新,而必须通过非逻辑的思维形式和方法来提出新概念。 创造性思维发端于问题并且是现实的反映和概括;同时它还具有整体性、综合性、突跃性和 独创性的特征。 整体性:创造性思维是左右脑思维的有机统一。左右脑各施其职又协同工作。右脑主要产生 设想,左脑主要分析判断。产生设想和分析判断两个过程相互渗透、相互关联、交叉进行。 任何一方面的缺少、缺陷或不相匹配,都不能或不利于产生创造性的思维成果。 综合性:调动使用各种思维形式和方法,从不同角度和不同层次上对思维对进行综合研究。 21.有人说在严密的科学中不应当有幻想和猜测的成分,你对此持何看法? 答1:我认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因为幻想和猜测都属于想象的范畴.想象具有创造性,概括性和 幻想性的特点,想象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它在科学研究中具有强大的创造性功能.首先,它是建立 新的概念,形象,发现新的联系,规律的有效且重要的思维途径.其次,想象可以超越客观对象及 其所处的环境条件的各种限制,通过在头脑中纯化和概括客观对象,是认识直接触及事物的本 质,是科学研究表现出极大的创造性.第三,人类的科学想象还可以转化为激发人们投身科学,献 身科学的强大动力.所以,严密的科学中也应当有幻想和猜测的成分。 答2: 科学假说和科学理论是自然科学发展的重要形式和基本方法。 在科学研究的发展过程中, 假说经过实践检验,转化为理论。理论随着实践的发展为新的假说所代替,新的假说又在实 践中向新的理论转化。自然科学正是循着由假说到理论,又由新的假说到新的理论的辩证途 径不断的向前发展的。 假说是根据已知的科学事实和科学原理,对所研究的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性提出的一种假定性 的推测和说明。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和猜测性、假定性、或然性。作用: (1)假说是形成和发展科学理论的必经途径; (2)假说是发挥思维能动性的有效方法; (3)不同假说的争论有利于科学的发展。22.怎样理解“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说”?答:在科学研究过程中,人们运用各种思维方法对由观察实验所获得的经验材料进行加工, 起直接的认识结果往往是以科学假说的形式呈现出来的。在自然科学的发展过程中,科学假 说连续更替,假说的内容不断精确并转化为理论。 科学假说是根据一直的科学知识和科学事实,对未知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性所作的推测性的解 释和说明,是自然科学理论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 科学假说具有科学性、假定性和易变性等特点。科学假说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它在科学研究中 具有重要的方法论作用。首先,科学假说是科学观察和实验的先导。科学假说作为工作模型, 既决定着观察实验的设计和构思,有直接用项着观察实验过程中主题对经验材料的确认和选 择,使科学活动避免盲目性。其次,科学假说是科学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桥梁。科学研究的根 本任务是达到对自然现象的本质和规律性的理论把握。当客观事物的本质尚未充分暴露,人 们掌握的科学资料不够完备时,只有借助于假说的形成,提出猜测性的假定,才能进一步探 索客观事实的本质和内在规律。自然科学就是沿着“经验事实―假说―理论―新经验事实― 新假说―新理论??”的途径不断发展的。科学假说的上述作用,使它成为科学发展的一种 重要形式,所以可以说,“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说”。 CH1023.探索复杂性和探索简单性的主要区别是什么?什么说探索简单性 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无助于解决复杂性问题?答:两者的主要区别是:各自的科学历程、探索的方法、及基本出发点不同。 探索简单性的方法:“原子论方法”或“还原论方法”。 探索简单性的基本出发点:整体等于部分之和,部分决定整体;部分间只具有线性关系; 变化服从机械因果律;事物运动过程是可逆的;“由细至总”的评价方式――简单是美。 探索复杂性的科学历程:“三体问题”和“贝纳德花纹”――“老三论”和“新三论”―― 混沌科学或系统科学。 探索复杂性的基本出发点: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整体决定部分;部分间具有非线性关系; 变化服从统计因果律;事物运动过程是不可逆的;“由总至细”的评价方式――复杂是美。 探索简单性的思维方法无助于解决复杂性问题,是由探索简单性思维方法的特点和复杂性问 题的特点决定的。从上面探索简单性和探索复杂性的区别也可看出。 复杂性问题的研究对象往往都是规模巨大、结构复杂、因素众多、功能综合的大系统,这些 系统都是复杂的、动态的。从探索简单性的思维方法的出发点可以看出,它对复杂性问题是 不能够进行透彻的研究的。还必须运用新三论的方法,着眼于综合,从对象系统本身组成的 相互联系的整体出发,建立模型,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来对对象研究。 现代科学表明,复杂性在世界中随处可见。把复杂性完全约化为简单性,实质上是人为的消 除了复杂性。对于复杂系统来说,它是不能通过完全消除复杂性而加以理解的。新的科学观 和方法论要求在保留系统的非线性、非平衡性、不可逆性、不规则性、不确定性和无序性等 因素,保留产生复杂性的根源。而探索简单性的思维就把这些产生复杂性的根源都去掉了。 复杂性的背后蕴涵着精致而“古怪”的结构,只有靠复杂性思维方法去把握。24.整合系统和混和系统有哪些区别?答:1)二者内部联系的方式不同。整合系统中的要素互相依赖,始终处于一种有序的联系之 中,混合系统中的要素之间则只是一种机械组合的联系。 2)各自要素的关联性不同。凡整合系统中的要素都不能完全独立于系统整体;而混合系统中 的要素则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 3)二者量的规定性不同。整合系统中的要素之间具有严格的、固定的量的规则和比例性;而 混合系统则不具有这种严格固定的量的规则个比例性。 4)各自质的特点不同。整合系统中少了一个要素,它的整体质便丧失了;而混合系统中的要 素或增或减,不会立即丧失系统的整体质。 5)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不同。整合系统具有各组成要素在孤立状态下不可能具有的新质;而混 合系统的整体质则是各组成要素性质的简单的线性叠加。 CH1225.有人说在科学发展中科学实验比科学理论更重要, 有人说科学理论 比科学实验更重要,试具体分析这两种说法。答1:科学实验是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借助一定的物质手段,变革自然、探索自然的活动。科学 理论是在科学实验提供的经验材料的基础上,惊醒科学抽象、概括的理论成果。 二者是对立统一的。一方面科学实验是形成科学理论的直接基础,科学实验也是检验科学理 论真理性的直接标准。另一方面北科学实验证实的理论有成为科学实验的思想指导。(科学 理论为科学实验课题的选择和确定指明方向;为实验进程的构思和设计提供理论依据;为实 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提供指导)因而二者是相互渗透互相统一的。 科学实验与理论的统一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可变的。当旧的理论解释不了科学实验的结果 时往往预示着新理论的诞生。科学的发展就是有理论与事实的统一到不统一,又有不统一到 统一,无限发展的过程。 在科学实验与科学理论的矛盾中,科学实验一般来说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答2:科学实验是从生产实践中分化出来,又区别于生产实践的一项独立的、迅速发展的社会 实践活动。它与生产实践的基本区别在于它是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之下,借助于一定的物质手 段,变革自然,探索自然规律的活动。科学理论是在科学实验提供的经验材料的基础上,进 行科学抽象、概括的理论成果。 科学实验是形成科学理论的直接基础。只有通过科学实验,获取了大量的数据和资料,并对 这些原始材料通过思维加工,才能为科学理论的概括提供有效、可靠的客观依据。科学实验 又是检验科学理论真理性的直接标准。反过来,被科学实验所证实的理论又成为科学实验的 思想指导。在实验活动的整个过程中,人们都要受到科学理论的指导。因而科学实验和科学 理论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相统一的。但这种统一又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可变动 的。当新的科学实验所获得的事实发现和原有理论框架发生矛盾时,便会产生新的理论。 在科学实验与科学理论这对基本矛盾中,科学实验一般来说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最活跃的 因素。因为从科学实验中经常会获得一些新的科学事实,有时这些事实同原有的理论和概念 会发生尖锐的矛盾。 科学在其自身的发展中,表现为多种矛盾的综合运动。在科学发展的诸多矛盾中,一般地说, 科学理论与科学实验地矛盾,影响、制约、支配和决定着其他矛盾得发展,因此,它成为科 学发展得基本矛盾。26.不同学派的争论对科学发展有重要作用, 怎样才能组织和鼓励学术 争鸣?答: ?科学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它没有国界或地域的限制。某门新科学的传播及引起的社会 对它的共识,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学术交流来实现的。 ?不同的学术观点的争论能激发科学新思想的萌发。 不同的学术观点的争论能够促进原有理论 的日臻完善。通过学术论争更加有助于学术交流。 ?科学上的是非不能采取武断的方式作出结论或少数服从多数的方式裁决, 必须贯彻百家争鸣 的方针。学术上的是非从根本上说不是靠论争而是靠实践来解决的,提倡学术争鸣,更要提 倡科学试验,并把二者结合起来。 27.举例说明技术目的和技术手段的矛盾在技术发展中的作用?答1:技术是人类关于自然界的认识和社会物质生活紧密结合的产物,因此技术目的与技术手 段的矛盾是影响技术发展的一对基本矛盾。 技术首先是因为社会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技术目的就是在技术上为实现社会需要而对技 术发展的方向和技术系统的功能所作的设定。但依据一定技术原理所形成的任何一项技术都 有其固有的功能极限,由此产生了新的技术目的和原有技术手段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构成 了技术发展的内在直接动力。 解决这一矛盾必须通过发明创造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的组织管理方式,还包括对原 有技术的重组和综合。比如,当人们对纯字符界面的 DOS 计算机操作系统感到使用不便时, 工程人员们就发明了鼠标并开发了图形界面的 Windows 系列操作系统。为实现这一目的,就 要解决图象显示卡等相关技术,并对原有技术进行改造,通过新的技术手段来实现新的技术 目的,即开发了图形界面操作系统。 在技术目的和技术手段的矛盾运动中,技术手段因新的技术目的的实现而获得更新,同时在 一定条件下,技术手段反过来也会推动、唤起新的技术目的和新的技术手段的产生。比如为 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引起了制造体积更小功能更强的计算机芯片的新的技术目的,而这种更 小更快芯片的制造,必将“创造”出新的社会需要,比如利用计算机实现三维虚拟世界等等。 正是技术目的和技术手段之间矛盾的不断产生,又不断解决,推动了技术的发展。技术目的 和技术手段的矛盾运动成了技术发展的直接动力。 答2:技术目的和技术手段的矛盾是影响技术发展的一对基本矛盾。 技术首先是因为社会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社会需要促进技术的发展,技术的最终成果, 总是对社会需要的满足。这种社会需要既可以是个人生活的需要,也可以是产业发展的需要, 也可以是社会公共事业。国防军事等方面的需要。 技术目的就是在技术上为实现社会需要而对社会发展的方向和技术系统的功能所作的设定。 它既要考虑社会需要,也要考虑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自然科学发展概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