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梁高差相差200时,梁的梁支座筋筋需要分开表示吗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梁的钢筋算量
下载积分:400
内容提示:梁的钢筋算量
文档格式:PPT|
浏览次数:13|
上传日期: 09:13:59|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4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阅读此文档的用户还读了
梁的钢筋算量
官方公共微信梁平法施工图识读,简直比学校的课件还详细
梁平法施工图识读,简直比学校的课件还详细
梁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梁平法施工图是在梁平面布置图上采用在相同编号的梁中各选一根梁,在其上注写截面尺寸和配筋具体数值的方式来表达梁的构造。平面注写包括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集中标注表达梁的通用数值,原位标注表达梁的特殊数值。当集中标注中的某项数值不适用于梁的某部位时,则将该项数值原位标注。施工时,原位标注取值优先。梁编号的规定:在平法施工图中,各类型的梁应按下表进行编号。梁平面注写方式1.平面注写方式集中标注的具体内容梁集中标注内容为六项,其中前五项为必注值,如图所示。框架梁集中标注(1)梁编号注写梁编号,该项为必注值。其中,对井字梁,编号中关于跨数的规定见梁编号规定。梁编号带有注在“()”内的梁跨数及有无悬挑信息。应注意,当有悬挑端时,无论悬挑多长均不计入跨数。(2)截面尺寸注写梁截面尺寸,该项为必须值。当为等截面梁时,用b×h表示,其中b为梁宽,h为梁高。当为加腋梁时,用b×h YL1×L2表示,其中L1为腋长,L2为腋高,如图所示。加腋梁截面尺寸注写示意当为悬挑梁且根部和端部的高度不同时,用斜线分隔根部与端部的高度值,即为b×h1/h2,其中h1为梁根部较大高度值,h2为梁根部较小高度值。如图所示。悬挑梁不等高截面尺寸注写示意(3)箍筋注写梁箍筋,该项为必注值。梁箍筋包括钢筋级别、直径、加密区与非加密区间距及肢数。当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箍筋肢数相同时,则将肢数注写一次;箍筋肢数应写在括号内。加密区范围见相应抗震级别的标准构造详图当为抗震箍筋时,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用“/”分开,箍筋的肢数注在“()”内。当为非抗震箍筋,且在同一跨度内采用不同间距或肢数时,梁端与跨中部位的箍筋配置用“/”分开,箍筋的肢数注在“()”内,其中近梁端的箍筋应注明道数(与间距配合自然确定了配筋范围)(4)上部跨中通长筋或架立筋配置(通长筋可为相同或不同直径采用搭接连接、机械连接或对焊连接的钢筋)该项为必注值。所注规格与根数应根据结构受力要求及箍筋肢数等构造要求而定。当同排纵筋中既有通长筋又有架立筋时,应用加号“+”将通长筋和架立筋相连。注写时须将角部纵筋写在加号的前面,架立筋写在加号后面的括号内,以示不同直径及与通长筋的区别。当全部采用架立筋时,则将其写入括号内。当梁的上部纵筋和下部纵筋为全跨相同,且多数跨配筋相同时,此项可加注下部纵筋的配筋值,用“;”将上部与下部纵筋的配筋值分隔开来,少数跨不同者,按照图集规定:当集中标注的某项数值不适用于梁的某部位时,则将该项数值原位标注,施工时,原位标注取之优先。(5)梁侧面纵向构造钢筋或受扭钢筋配置该项为必注值。梁侧面构造纵筋以G开头,梁侧面受扭钢筋以N开头注写两个侧面的总配筋值。当梁腹板高度h(w)大于或等于450mm时,梁侧面须配置纵向构造钢筋,所注规格与总根数应符合规范规定。当梁侧面配置受扭纵筋时,宜同时满足梁侧面纵向构造钢筋的间距要求,且不再重复配置纵向构造钢筋。(6)梁顶面相对标高高差该项为选注值。梁顶面标高高差系指相对于结构层楼面标高的高差值。对于位于结构夹层的梁,则指相对于结构夹层楼面标高的高差。有高差时,须将其写入括号内;无高差时不注。当某梁的顶面高于所在结构层的楼面标高时,其标高高差为正值;反之为负值。2.梁平面注写方式原位标注的具体内容如图所示。梁的原位标注(1)注写梁支座上部纵筋当集中标注的梁上部跨中抗震通长筋直径相同时,跨中通长筋实际为该跨两端支座的角筋延伸到跨中1/3净跨范围内搭接形成;当集中标注的梁上部跨中通长筋直径与该部位角筋直径不同时,跨中直径较小的通长筋分别与该跨两端支座的角筋搭接完成抗震通长筋受力功能。当梁支座上部纵筋多于一排时,用“/”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当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用“+”将两种直径的纵筋相连,并将角部纵筋注写在前面。当梁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不同时,须在支座两边分别标注;当梁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相同时,可仅在支座一边标注配筋值,另一边省去不注。当两大跨中间为小跨,且小跨净尺寸小于左、右两大跨净跨尺寸之和的1/3时,小跨上部纵筋采取贯通全跨方式,此时应将贯通小跨的纵筋注写在小跨中间。如图所示。大小跨梁的平面注写示意(2)注写梁下部纵筋①当梁下部纵筋多于一排时,用“/”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②当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用“+”将两种纵筋相连,注写时角筋写在前面。③当下部纵筋不全部伸入支座时,将减少的数量写在括号内。④当在梁集中标注中已在梁支座上部纵筋之后注写了下部通长纵筋值时,则不需在梁下部重复做原位标注。(3)注写附加箍筋或吊筋直接将附加箍筋或吊筋画在平面图中的主梁上(附加箍筋的肢数注在括号内),见图中:当多数附加箍筋或吊筋相同时,可在梁平法施工图上统一注明,少数与统一注明值不同时,再原位引注。附加箍筋和吊筋的表达应注意:附加箍筋的间距、吊筋的几何尺寸等构造,系结合其所在位置的主梁和次梁的截面尺寸而定。(4)井字梁的平面注写方式井字梁通常由两向非框架梁构成,以框架梁为支座或以专门设置的非框架大梁为支座。为明确区分井字梁与框架梁或作为井字梁支座的其他类型梁,在梁平法施工图中,井字梁用单粗虚线表示,作为井字梁支座的框架梁或其他大梁仍采用双细虚线表示(当作为梁顶面高处板面时可用双实细线表示)。井字梁分布范围称为“矩形平面网格区域”(简称“网格区域”)。在由四根框架梁或其他大梁围起的一片网格区域中的两向井字梁各为一跨;当有多片网格区域相连时,贯通n片网格区域的井字梁为n跨,且相邻两片网格区域的分界梁即为该井字梁的中间支座。井字梁编号注写的跨数为其支座总数减1,如图所示。在该梁的任意两个支座之间,无论有几根井字梁与其相交,均不作为支座。井字梁跨数注写示意井字梁的端部支座和中间支座上部纵筋的延伸长度a0值,应由设计者在原位标注具体数值予以注明。当采用平面注写方式时,则在原位标注的支座上部纵筋后面括号内加注具体延伸长度值,如图所示。井字梁延伸长度注写示意截面注写方式截面注写方式,是在分标准层绘制的梁平面布置图上,分别在不同编号的梁中各选择一根梁用剖面符号引出配筋图,并在其上注写截面尺寸具体数值的方式来表达梁平法施工图。如图所示。梁截面注写方式示意对所有的梁按规定进行编号,从相同编号的梁中选择一根梁,现将“单边截面号”画在该梁上,再将截面配筋详图画在本图或其他图上。当某梁的顶面标高与结构层的楼面标高不同时,应在其梁编号后面注写梁顶面标高差(注写方式与平面注写方式相同)。截面注写方式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平面注写方式结合使用。在梁平法施工图的平面图中,当局部区域的梁布置过密时,除了采用截面注写方式表达外,也可以采用将过密区用虚线框出,适当放大比例后再用平面注写方式表示。当表达异形截面梁的尺寸与配筋时,用截面注写方式比较方便。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建筑行业你想要的资料,我都可以帮忙寻找
作者最新文章钢筋计算规则有哪些?
&&钢筋计算规则有哪些?
&&钢筋计算规则
&&&&第一章基础层
&&&&一、柱主筋
&&&&基础插筋=基础底板厚度-保护层+伸入上层的钢筋长度+Max{10D,200mm}&
&&&&二、基础内箍筋
&&&&基础内箍筋的作用仅起一个稳固作用,也可以说是防止钢筋在浇注时受到挠动。一般是按2根进行计算(软件中是按三根)。&
&&&&第二章中间层
&&&&一、柱纵筋
&&&&1、&KZ中间层的纵向钢筋=层高-当前层伸出地面的高度+上一层伸出楼地面的高度
&&&&二、柱箍筋
&&&&1、KZ中间层的箍筋根数=N个加密区/加密区间距+N+非加密区/非加密区间距-1
03G101-1中,关于柱箍筋的加密区的规定如下
&&&&1)首层柱箍筋的加密区有三个,分别为:下部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取Hn/3;上部取Max{500,柱长边尺寸,Hn/6};梁节点范围内加密;如果该柱采用绑扎搭接,那么搭接范围内同时需要加密。
&&&&2)首层以上柱箍筋分别为:上、下部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均取Max{500,柱长边尺寸,Hn/6};梁节点范围内加密;如果该柱采用绑扎搭接,那么搭接范围内同时需要加密。
&&&&第三节顶层
&&&&顶层KZ因其所处位置不同,分为角柱、边柱和中柱,也因此各种柱纵筋的顶层锚固各不相同。(参看03G101-1第37、38页)
&&&&一、角柱&
&&&&角柱顶层纵筋长度=层净高Hn+顶层钢筋锚固值,那么角柱顶层钢筋锚固值是如何考虑的呢?
&&&&&&&&&&&&&&&&&&&&&&&&&&&&&&&&&&&&&&&&&&&&&弯锚(QLae):梁高-保护层+12d
a、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直锚(RLae):梁高-保护层
&&&&&&&&&&&&&&&&&&&&&&&&&&&&&&&&&&&&&&&&&&&&&&
&&&&&&&&&&&&&&&&&&&&&&&&&&&&&&&&&&&&&&&&&&&&&&R1.5Lae
b、外侧钢筋锚固长度为&&&柱顶部第一层:R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8d
&&&&&&&&&&&&&&&&&&&&&&&&&&&&&&&&&&&&&&&&&&&&&柱顶部第二层:R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
注意:在GGJ&V8.1中,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弯锚(QLae):梁高-保护层+12d
&&&&&&&&&&&&&&&&&&&&&&&&&&&&&&&&&&&&&&&&&&&&&&&&&&&&&&&&&&&&&&&&&&&&&&&&&&&&&&&&&&&直锚(RLae):梁高-保护层
&&&&&&&&&&&&&&&&&&&&&&&&&&&&&&&&&&&&&&&&外侧钢筋锚固长度=Max{1.5Lae&,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
&&&&二、边柱
&&&&边柱顶层纵筋长度=层净高Hn+顶层钢筋锚固值,那么边柱顶层钢筋锚固值是如何考虑的呢?
&&&&边柱顶层纵筋的锚固分为内侧钢筋锚固和外侧钢筋锚固:
&&&&a、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弯锚(QLae):梁高-保护层+12d
&&&&&&&&&&&&&&&&&&&&&&&&&&&&&&&&&&&&&&&&&&&&直锚(RLae):梁高-保护层
&&&&b、外侧钢筋锚固长度为:R1.5Lae
&&&&注意:在GGJ&V8.1中,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弯锚(QLae):梁高-保护层+12d
&&&&&&&&&&&&&&&&&&&&&&&&&&&&&&&&&&&&&&&&&&&&&&&&&&&&&&&&&&&&&&&&&&&&&&&&&&&&&&&直锚(RLae):梁高-保护层
&&&&&&&&&&外侧钢筋锚固长度=Max{1.5Lae&,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
&&&&三、中柱&
&&&&中柱顶层纵筋长度=层净高Hn+顶层钢筋锚固值,那么中柱顶层钢筋锚固值是如何考虑的呢?
&&&&中柱顶层纵筋的锚固长度为&&&弯锚(QLae):梁高-保护层+12d
&&&&&&&&&&&&&&&&&&&&&&&&&&&&&&&&&&&&&&&&&&&&&&&&&&&&&直锚(RLae):梁高-保护层
&&&&注意:在GGJ&V8.1中,处理同上。
&&&&第四章&板
&&&&在实际工程中,我们知道板分为预制板和现浇板,这里主要分析现浇板的布筋情况。
&&&&板筋主要有:受力筋&(单向或双向,单层或双层)、支座负筋、分布筋&、附加钢筋&(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钢筋)、撑脚钢筋&(双层钢筋时支撑上下层)。
&&&&一、受力筋
&&&&软件中,受力筋的长度是依据轴网计算的。
&&&&受力筋长度=轴线尺寸+左锚固+右锚固+两端弯钩(如果是Ⅰ级筋)。
&&&&根数=(轴线长度-扣减值)/布筋间距+1
&&&&二、负筋及分布筋
&&&&负筋长度=负筋长度+左弯折+右弯折
&&&&负筋根数=(布筋范围-扣减值)/布筋间距+1
&&&&分布筋长度=负筋布置范围长度-负筋扣减值
&&&&负筋分布筋根数=负筋输入界面中负筋的长度/分布筋间距+1
&&&&三、附加钢筋(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钢筋)、支撑钢筋(双层钢筋时支撑上下层)
根据实际情况直接计算钢筋的长度、根数即可,在软件中可以利用直接输入法输入计算。
&&&&第五章&常见问题
&&&&为什么钢筋计算中,135o弯钩我们在软件中计算为11.9d?&
&&&&我们软件中箍筋计算时取的11.9D实际上是弯钩加上量度差值的结果,我们知道弯钩平直段长度是10D,那么量度差值应该是1.9D,下面我们推导一下1.9D这个量度差值的来历:
按照外皮计算的结果是;如果按照中心线计算那么是:1000-D/2-d+135/360*3.14*(D/2+d/2)*2+300,这里D取的是规范规定的最小半径2.5d,此时用后面的式子减前面的式子的结果是:1.87d&1.9d。
&&&&梁中出现两种吊筋时如何处理?
&&&&在吊筋信息输入框中用&/&将两种不同的吊筋连接起来放到&吊筋输入框中&如2B22/2B25。而后面的次梁宽度按照与吊筋一一对应的输入进去如250/300(2B22对应250梁宽;2B25对应300梁宽)
&&&&当梁的中间支座两侧的钢筋不同时,软件是如何处理的?
&&&&当梁的中间支座两侧的钢筋不同时,我们在软件直接输入当前跨右支座负筋和下一跨左支座负筋的钢筋。软件计算的原则是支座两侧的钢筋相同,则通过;不同则进行锚固;判断原则是输入格式相同则通过,不同则锚固。如右支座负筋为5B22,下一跨左支座负筋为5B22+2B20,则5根22的钢筋通过支座,2根20锚固在支座。
&&&&梁变截面在软件中是如何处理的?
&&&&在软件中,梁的变截面情况分为两种:
&&&&1、当高差&1/6的梁高时,无论两侧的格式是否相同,两侧的钢筋全部按锚固进行计算。弯折长度为15d+高差。
&&&&2、当高差&1/6的梁高时,按支座两侧的钢筋不同的判断条件进行处理。
如果框架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发生变化,我们如何处理柱纵筋?
&&&&如果框架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发生变化,柱纵筋的处理分两种情况:
&&&&1、若柱纵筋采用电渣压力焊,则按柱顶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设置;
&&&&2、若柱纵筋采用绑扎搭接,例如1~2层为C45,3~10层为C35,则柱要分开来建立两个构件:一个为C45,为3层,但3层只输入构件截面尺寸及层高,目的是不让2层作为顶层计算锚固;另一个构件建立1~10层,1~2层只输入构件截面尺寸及层高,钢筋信息自3层开始输入,这样就可以解决问题了。
&&&&每米高圆形柱螺旋钢筋长度计算公式:L=N(P*P+(D-2b+do)^2*&^2)^0.5+两个弯钩长度
&&&&N=螺旋圈数,N=L/P(L为构件长即圆形柱长)
&&&&P=螺距
&&&&D=构件直径
&&&&do=螺旋钢筋的直径
&&&&b=保护层厚度.
&&&&另外:
&&&&钢筋理论质量=钢筋计算长度*该钢筋每米质量
&&&&钢筋总耗质量=钢筋理论质量*[1+钢筋(铁件)损耗率]
&&&&钢筋理论质量计算捷径:
&&&&钢筋理论质量=钢筋直径的平方(以毫米为单位)*0.00617&&
我来说两句 ()
Copyright & 2007 -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E-mail: 手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梁支座上部纵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