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师这个称谓只经济学属于理工科吗的吗

他的最新文章
他的热门文章
您举报文章:
举报原因:
原文地址:
原因补充:
(最多只允许输入30个字)导读:关于N+i工程师学院网络的介绍,希望赴法攻读理工科的学生请进,转自战斗在法国论坛,【原创】关于N+i计划的介绍,是一个帮助国外理工类本科毕业生就读法国工程师学校的计划,同时也帮助法国工程师学校的学生到法国以外留学,申请前提是获得国内理工科学士学位,正式进入法国学校,得工程师文凭,2.N+i有什么优势?法国最好的教育在GrandesEcoles中,而N+i是中国学生进入法国工程师学校最简便的方法【转贴】 关于N+i工程师学院网络的介绍,希望赴法攻读理工科的学生请进
转自战斗在法国论坛。 【原创】关于N+i计划的介绍,希望赴法攻读理工科的学生请进 看到很多同学关心N+i项目,发个帖子给后来人参考!说一下我了解的情况。 1.什么是N+i?N+i的意思是Nationale+Internationale,是一个帮助国外理工类本科毕业生就读法国工程师学校的计划,同时也帮助法国工程师学校的学生到法国以外留学。对于中国来讲,申请前提是获得国内理工科学士学位。也可以工作以后申请。留法计划包括:为期2个月的语言学期(暑假中进行),为期3个月的过渡学期,正式进入法国学校,完成余下的今两年课程,得工程师文凭。中间会夹带若干个月的实习期,一般是在假期。
2.N+i有什么优势?法国最好的教育在Grandes Ecoles中,而N+i是中国学生进入法国工程师学校最简便的方法。除去个别学校交流,其他的方式:巴黎高科50工程师项目,国内只有9个合作学校,不属于这九个就根本没戏;DIY,除非你法语水平超强。大学都考T,G去了,精通法语的没几个吧;通过中介,呵呵,纯粹找事。
3.N+i的学校属于哪一层次?这个问题很多人问,但是回答往往引起歧义。回答的人总是讲:N+i的合作学校大多很一般。“大多很一般”,这句话没有任何错误。我曾经核对过,N+i的60合作学校中,在各媒体排行榜上总体位于前40名的不过十几所而已。但是我说这样的回答是有误导性的。N+i的合作学校大多很一般,申请人就只能就读很一般的学校,这个逻辑是错误的。因为N+i里面还是有若干所著名学校的,而这几所好学校在这个项目里大多都有庞大的招生计划,如果你的条件还可以,拿到其中一所的录取问题不大。
简单的介绍一下: 凡是和工业,制造业有关的专业,选择ENSAM。该校在全法综合排名前十,是法国机械专业最好的学校,并且拥有最庞大的校友资源,在法国企业界名望很高。同时参加巴黎高科50工程师项目和N+i项目。同样的学校,哪个项目录取难度大,不用说了吧!这个学校是N+i的主办方,对N+i学生的照顾很好。
凡是和电相关的专业,包括强电弱电信息能源,选择Supelec.该校在法国综合排名5,6位,为信息,能源,电子领域最知名的工程师学校。综合来讲地位于巴黎高科中的ENSTP相当。这个学校为什么没参加巴黎高科是一件奇怪的事情,大概是因为高科里有ENSTP了,Supelec又是私立的。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Supelec和美国Georgia Tech的双学位项目。Supelec的学生可以选择在最后一年到Geogia Tech在法国的branch school Georgia Tech Lorraine读,毕业后再到美国的Georgia Tech(GIT)做4个月的毕业论文,然后可以拿到Supelec的工程师文凭和Georgia Tech的Master of Science学位。这个项目的学费是15000欧。
通讯领域,选ENSTB.通讯领域中仅次与ENSTP的学校。该校每年录取的中国学生不多,所以每个学生都得到了很好的照顾,实习有学校推荐,工作也号召。当然通讯也可以选Supelec,就是由于录取中国学生太多,校方就大撒把了,什么事情都要自己弄。
建筑土木领域,选ESTP.该领域内次于ENPC的第二位的学校。每年也招不少人。
材料领域,选Mines de Nancy,第二位的矿大。材料是该校拳头专业,美国的合作学校MIT,Stanford,Northwest等.工程师毕业后能到这样的名校读博士就牛了。
别的领域没有特别有名的学校,所以说N+i比较适合以上几个领域的毕业生。
4.N+i需要花多少钱?N+i的一大缺点,就是贵。服务费和巴黎四日游1000+语言学期学费1500+语言学期1住宿费700+过渡学期学费3400 +工程师学校本身两年的学费,需要交给N+i的钱总共是7600+两年学费,就是欧。平均在12000欧左右。很巨是吧!不过你要是法语好就可以免语言,就省了3200,要是更牛就可以连过渡也免了,就省了6800.这样也就没什么了。
5.怎么申请?登陆www.nplusi.com,可以选择法语或英语,注册,然后按照指示填写申请表格,寄材料,面试,收offer. N+i中国联系人 肖邱老师,很负责的老师,电话转321,也可以到北京法国文化中心三楼区找他。
可能有些牛人不屑于N+i,这也是经常发生的事情。我们自己努力做到最好就行了。但是同时也见到有一些很好的大学毕业的理工科学生,本来很适合N+i项目,不明所以找了中介,结果非常不好。我发这个帖子的目的是希望越来越多的优秀的中国学生来到法国!
包含总结汇报、文档下载、外语学习、教学研究、办公文档、旅游景点、IT计算机、人文社科、专业文献、应用文书以及法国N+i工程师学院网络的介绍,赴法理工科学生请进等内容。
相关内容搜索我家的工程师告诉你,理工男背后的那些事儿
大家听到工程师这个称谓时第一反应是什么?觉得他们是书呆子 ,还是满怀对学霸的崇敬……
在容声公司,工程师是一个自我定位很高、成就动机很强的优秀群体。他们的意志是坚定的,思维是睿智的,逻辑是理性的,光环是闪耀的。
今天,小编要给大家介绍的就是容声公司研发部工程师刘铁伟。
技术宅理工男的淳朴愿望
“我看着她的眼睛,视线的俯角约20度。我们六只眼睛(我有四只)的距离约20公分。所以我和她身高的差异约=20*tan20度=7.3。我171,因此她约164。至于她的头发,超过肩膀10公分……” 这是《第一次亲密接触》中理工男代表痞子蔡第一次见轻舞飞扬时的内心活动。很多人认为,数字与图形是理工男日常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容声的技术标兵,不管是搞研究、制图表还是设计产品,刘铁伟每天都要与大量的数字跟图形打交道,别人眼里枯燥繁琐的工作,他都能全身心投入,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韧劲。
在研发方面,刘铁伟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把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生产中,为消费者带来最具幸福感的生活体验,回馈容声公司对人才的培养,为中国家电整体竞争力的提高贡献一份力量。
企业理念与个人信念合二为一
“‘容声容声,质量保证’是容声的企业理念,更是容声人的一种信念”,刘铁伟说,容声之所以能34年在行业内备受消费者厚爱,与其始终传承“质量取胜”的发展基因息息相关,当然,这也离不开容声精湛的工程技术和创新的文化内涵。
刘铁伟表示,容声一向站在消费者的角度,严格把控产品质量,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外观精美、工艺优良、用户体验俱佳的产品。因为对于容声而言,工匠精神不只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全面植入企业研发、制造、营销、服务等各个环节的基因和文化。在容声,每位员工都时刻把质量观念牢记于心,尤其是研发工程师团队,更是坚信质量是技术水平的全面体现,始终将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贯穿每项工作的始终,确保交到用户手里的每一台产品都是精品。
对技术突破的孜孜以求
“在容声,工程师有好多,他们对技术创新的渴望都非常强烈。”刘铁伟认为,容声的任何一次技术突破,从来不是一个人的功劳,而是研发工程师集体智慧的结果。正是有了每一位工程师对技术突破的孜孜以求和他们的一点点小贡献,才有了容声产品的不断更新换代和品牌竞争力的持续加强。
从水离子技术,到正负离子除菌技术、双离子技术,再到容声全生态养鲜冰箱搭载的全生态杀菌养鲜技术。容声研发团队经过一年又一年的努力,一次次成就了行业创举,引领了行业技术的发展方向。
冰箱是呵护家庭健康的一员
“冰箱不止是家电,而是要成为家庭的一员去呵护家人的健康” 。作为容声全生态养鲜冰箱的研发工程师,刘铁伟在这款冰箱的研发上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对于以后家用冰箱的选择方面,刘铁伟毫不犹豫地说:“我会购买容声全生态养鲜冰箱,它搭载的全生态养鲜技术,保证食材新鲜,保护家人健康,是让消费者放心的优质产品。”
“容声全生态养鲜冰箱功能非常强大,其冷藏室有三个独立间室,互不串味。其中智能干湿随心室带有高湿、中湿、低湿三种模式,适合储存各类蔬菜、水果和干粮;超级变温抽屉适合存放短期内食用的鱼类和肉类,省去冷冻后解冻的麻烦;微孔均匀风道的360°环抱出风和快速均匀冷却金属风道盖板,使冰箱内食品温度更加均匀,减少温度波动,提高保质时间;极速冷冻室,能够减少对食材细胞膜的破坏,减少冷冻过程中食材营养的流失。”每次提及容声全生态养鲜冰箱,刘铁伟总是一脸骄傲与自豪。
容声全生态养鲜冰箱以全生态养鲜技术确保食材更新鲜,打造纯天然的食材生长环境,为消费者健康的高品质生活营造了更智慧的空间成果。相信,以全生态养鲜为起点,接下来容声还将会给家庭带去更极致的食物健康存储体验。
开心愉悦的幸福感源自哪里
很多人说,在每个人的职业生涯里,至少要有一部分,哪怕是一小部分的时间,希望可以比较纯粹地为了开心而工作。而判断一家公司是否适合自己,主要还是看这家公司能不能满足这个需求。
刘铁伟在容声的这些年,有时很紧张,当然有时也会很开心。研发工程师们在密切关注容声用户需求和痛点的同时,不断攻克一个个技术难题,确保容声在保鲜技术方面的领先性,这种开心、愉悦的幸福感,是任何语言都无法形容的。
听完刘铁伟的话,小编内心波澜起伏,久久不能平静。普通人其实拿不准社会到底需要不需要“学术大师”、“治国英才”或是 “兴业之匠”,但我们知道,社会肯定需要“工程师”和“科研工作者”,正是因为有了像刘铁伟这样一群积极面对市场需求和对技术孜孜以求的人,才会有冰箱等行业技术的重大突破与革新,我们的社会和生活才变得更加美好。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大学新工科的目标就是:培养伟大的工程师|大学新工科的目标就是|培养伟大的工程师-教育时讯_华商网教育
大学新工科的目标就是:培养伟大的工程师
[摘要]近日,在常州工学院举行的“地方高校转型与新工科建设”研讨会上,本文作者提出新工科的核心使命就是培养伟大的工程师,引起与会者的共鸣。为此本版特约请作者撰文,与读者分享。
& & 近日,在常州工学院举行的“地方高校转型与新工科建设”研讨会上,本文作者提出新工科的核心使命就是培养伟大的工程师,引起与会者的共鸣。为此本版特约请作者撰文,与读者分享。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现场。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什么是伟大的工程师  建设新工科首先要搞清楚其本质,新工科的外部表现形式是新专业,但是其本质就是培养创新型人才。什么是新工科要培养的创新型人才?理科是研究自然之理的科学,工科是运用自然之理的科学,新工科的核心目标就是培养伟大的工程师——应用自然之理进行伟大创新的人。  工程师(Engineer)源自拉丁语“ingeniator”,这一词汇是由ingeniare(聪明)加ingenium(设计)组成的,顾名思义,所谓工程师就是聪明的设计者。所谓设计,就是将设想通过计划变成现实。伟大的工程师就是那些能够卓越地运用自然之理,将伟大的设想变成现实的人。乔布斯之所以是一名伟大的工程师,首先在于他有一个伟大的设想:将简单的手机平台变成复杂的PC平台,其次他有卓越的能力利用触屏技术将这一设想变成了现实。由此可见,是伟大的设想和卓越的能力共同造就了伟大的工程师。因此,如何培养伟大的工程师,关键是两件事,第一,如何培养伟大的心灵,让那些伟大的设想从这些心灵中源源不断的流淌出来;第二,如何培养卓越的能力,让那些伟大的设想变成改变世界的现实。  伟大工程师之核在其心灵  如何培养伟大的心灵,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伟大”。“伟”者,奇也,设想将CPU的运算速度再提升一倍,这种缺少新颖性的设想难以担得上一个“伟”字;“大”者,宏也,发明一项专利来发大财的理想怎能担当上一个“大”字?伟大工程师的心灵是一个人超越了世俗而在内心世界中涌生出民胞物与的家国情怀、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和锲而不舍的求真意志的精神境界。  教育从本质上是一种心灵的点燃,培养伟大的工程师更是如此。首先,新工科教育要点燃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我们应该让学生铭记:现代工程师是技术变迁和人类进步的主要力量之一,对社会进步、国家发展和人类幸福负有重要的责任。我们的奋斗、坚持和担当,不仅决定着个体的成败荣辱,还将决定着中华民族的未来,甚至决定着各民族的世界史;其次,新工科教育要点燃学生创新精神。我们应该让学生领悟:创新不是负担和义务,而是一种生命的本能,生命仅仅是可能创造出意义的一次机会而已,它使人成为人;最后,新工科教育要点燃学生的求知欲。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将好奇心升华为求知欲,激发起学生通过掌握知识以认识世界进而把握自身命运的深刻而隐秘的精神渴望,进而将这种精神渴望锻造成改变世界的伟大雄心。  伟大的心灵养成,这是培养伟大工程师的第一步,也是最难的一步,但却是最重要的一步,一旦这一步完成,等于成功了一大半。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伟大的工程师也是如此,它需要一生的修炼来成就,它需要的是一种终身教育的信念。终身教育不是课程、不是教育机构,它是被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求知欲的火焰所点燃的一颗熊熊燃烧的心灵。为什么有些77级、78级本科生成就斐然,最重要的原因有三个:第一,国家命运的多舛激发起了他们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第二,天翻地覆的社会转变激发了他们强烈的创新精神,第三,知识改变命运的信念激发起了他们强烈的求知欲。这三者使得他们即使在大学毕业后依旧自我学习、自我成长。长期以来我们的工科教育过度关注知识教育和能力教育,而忽视了伟大心灵的养成,这才是过去工科教育的最大短板所在,也是新工科必须面对的重大挑战。  伟大工程师之本在其能力  如何培养卓越的能力是如何培养伟大的工程师所要解决的第二个问题。所谓能力,其实是一系列的品质所产生的综合效应状态,一个伟大的工程师至少需要如下几种重要的品质:  一是批判性思维  什么是批判性思维?首先,批判性思维是一种怀疑的心态:不轻信别人的思想和理论,坚信任何思想都没有受质疑的豁免权;其次,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刨根问底的心态:不放过任何细节,善于在别人从未发现问题的地方发现问题;最后,批判性思维是一种高度审慎的心态:凡事要靠可靠的证据来证明。批判性思维对于一个伟大的工程师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品质,因为,只有善于对他人的错误和局限进行批判,不盲从权威,超越前人,才有可能创新;同时,只有善于对自己的错误和局限进行批判,不故步自封,超越自己,才有可能成长。为了培养我们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新工科的教学模式必然要转变:首先要改变目前上大学就是听大学的多年积弊,要将“单声道”的课堂教学模式改变成为交流—质疑—辩论的“多声道”教学模式;同时,与教学模式改革相适应的是教学内容也要做相应的改革,应该构建以问题为导向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一言以蔽之,应该把独立思考和综合判断能力放在首位,而不是获得特定知识的能力。  二是自拓展的知识结构  要想将伟大的设想变成现实,必须要有能力综合运用各学科的知识。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复合型人才,我们过去的主要做法是增加课程。实践证明这种“加法”改革的成效并不明显:第一,这种一刀切式的“加课”并不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要;第二,这种自以为是的“复合”往往滞后于社会的需要;第三,尤为重要的是,这种做“加课”的“复合”往往分散了学生的学习精力,蜻蜓点水,门门通、门门稀松,大学变成了“杂学”。  伟大的工程师需要拓展型的知识结构,但是这种拓展不应该是一种“它拓展”,而应该是一种“自拓展”。拓展型的知识结构是为了解决现实问题的,是为了满足社会需求的,由于现实问题和社会需求这两者都是不可控制的变量,所以通过培养方案事前规划好的“它拓展”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不可能完成之任务”,纸上谈兵而已。所谓的“自拓展”是指学生通过深度学习,吃透了核心课程所蕴含的自然之理,从而具备了根据个人天赋和社会需求,自行向任何知识领域进行拓展的能力。因此,构建自拓展的知识结构需要的是“减法”,而非“加法”:构建少而精的核心课程体系,严格考核,强化基础,以不变应万变。“金77、银78”时代,必修的课程总量远远少于现在,但是却涌现出那么多高水平的人才,这难道不值得我们反思吗?“少才是多”,这既是埃隆·马斯克高度推崇的第一性原理所秉持的哲学理念,也是老子“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思想所蕴含的古老智慧。  三是技术理解力  人类因为善于使用工具,从而成为地球的主人。伟大的工程师只有善于使用现代工具,才能获得卓越的能力,从某种程度上说,工程师的能力取决于它所使用的工具水平。有一份资料对我产生了很大的触动:2015年癌症领域发表的文献为44万篇,最勤奋的医生一年也只能看1000篇,可是IBM公司的沃森机器人十几分钟就能看完,不但能全面记忆,还能进行总结分析。如果我们的工程师能够善于使用这些现代技术工具,其能力将会发生几何级数的倍增。新工科的课程结构中不仅要有专业知识的板块,更应该考虑纳入现代技术工具课程。通过该类课程,帮助学生学会应用现代技术工具仅仅是基础性目标,尤为重要的是它可以提升我们未来工程师的“技术理解能力”。  四是设计思维  工程师就是聪明的设计者,但是伟大的工程师光有“聪明”是不够的,伟大的设计是科学的设计思维的产物。设计思维是近年来在斯坦福大学等国际一流大学所兴起的一种新的工程教育理念。什么是设计思维?简而言之,就是以人为本的思维。这一点在设计思维的每一个环节中都获得了深刻的体现:同理心——设计者首先要通过观察、互动甚至是亲身体验去了解客户的需求;定义——设计者明确要解决客户的哪些需求;构思——设计者准备通过什么样的设计来满足客户的需求;原型——用最短的时间和最低的成本做出解决方案;测试——请客户体验并点评解决方案。长期以来我们的工科教育过于注重技术思维,培养出来的学生擅长与物打交道,拙于和人打交道,以至于社会普遍产生了对于“工科男”的揶揄。伟大的工程师既要善于驾驭物,更要能够深刻的理解人,他是能够高超地协调人与物的关系并解决问题的艺术家。如何将设计思维融入工程教育中去,这是新工科必须要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五是领导能力  基辛格说过:“领导就是带领人们从他们现在的地方去他们还没有去过的地方”。领导力是伟大工程师卓越能力中不可缺少的软实力。领导力的关键有二:第一,用坚定的意志力来激励团队。没有坚定的意志力,柳传志不可能从二十平方米的传达室走向联想帝国。第二,用宽广的包容力来凝聚团队。“一根筋”的工科生包容力往往相对不足,容易得理不饶人,越是杰出者问题常常越严重。“峣峣者易折,皎皎者易污”,由于不善于与人合作导致伟大的梦想最终折戟沉沙的例子比比皆是。面对难题如钢铁般坚韧,不言败,不退缩,面对矛盾如大海般宽阔,不固执,不撕扯,新工科教育要将这种风范烙印在每一个学生的心中。其实MIT(麻省理工学院,编者注)自2002年以来就每年定期在全校各个实验室中展开领导力培训,我们难道还不警醒?  目前教育部将“新工科”归纳为“五个新”,无论几个“新”,归根到底还是培养一代新人。为了荷担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这批新人应该具有九种品质:詹天佑的家国情怀、袁隆平的创新精神、黄大年的求真意志、李书福的批判性思维、钱学森的自拓展的知识结构、李彦宏的技术理解力、马云的设计思维、任正非的领导能力和董明珠的坚定意志。作者:张进明(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 编辑:崔好
相关热词搜索:
相关阅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
陕网文许字[7号
本网法律顾问 陕西赢弘律师事务所
王正兴 律师 联系方式:
华商应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金融学属于理工科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