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第41题题,第十二题

几道历史题-百谷歌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历史常识练习题(十二)_事业单位招聘_中公教育网
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历史常识练习题(十二)
1.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会议为中国制定了( )。
A.第一部宪法
B.第一部民主宪法
C.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
D.第一部具有宪法性质的文件
2.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民国约法》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内容是( )。
A.民主集中制
B.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C.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D.广泛的人民参与
4.1958年中共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愿望,但忽视了( )。
A.群众的积极性 B.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C.党内不同意见 D.自然灾害的严重性
5.下列对于人民公社的认识,正确的是( )。
A.符合当时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是切实可行的
B.违背了&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
C.&吃饭不要钱&,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群众的生产积极性
D.短短两三个月时间就实现了人民公社化,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责任编辑:xxfb_zm)
关键词阅读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真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2016届高三历史12月联考试卷(带答案)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2016届高三历史12月联考试卷(带答案)
作者:佚名 资料来源:网络 点击数: &&&
2016届高三历史12月联考试卷(带答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
文 章来 源莲山 课件 w ww.5Y k J.cO m 2016届高三12月联考试卷历史分值:100分& 时间:80分钟 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1卷()和第Ⅱ卷(非)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 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填写到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第I卷(选择题& 共48分)&&& 本卷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1.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 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 在于&&& A.构建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文化心理认同& B.形成了地方绝对效忠中央的制度&&& C.确立了以土地国有为基础的社会公有制& D.实现了以家天下为核心的集权机制2.比较中国明朝郑和下西洋和西方早期殖民时代的三角贸易,可知东西方海外贸易结果有很大& 差异。从中国方面分析其根源是&&& A.君主专制强化&&& B.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 C.自然经济&&& D.封建儒家思想3.战国赵括“纸上谈兵”,两晋学士“虚谈废务”,历来是治国理政的大忌。今天习近平总书记强& 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 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与之最接近的思想是&&& A.程朱理学思想主张&&& B.陆九渊的心学思想&&& C.王阳明的心学主张&&& D.明清活跃的儒家思想4.有学者列表对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进行成本分析。对下表的解读最准确的是&&&& A.洋务企业刺激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B.近代工业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扩张&&& C.近代工业创办克服了诸多困难&&& D.洋务派官僚草率决策影响企业效益5.“历史上的‘华北事变’,是指继‘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之后,1935年日本侵略军蚕食侵犯华& 北地区的一系列事件的统称。华北事变是日本侵略中国的一个重要步骤。”日本在华北地区& 驻军始于&&& A.《马关条约》签订之后&&& B.《辛丑条约》签订之后&&& C.1935年华北事变之后&&& D.九一八事变之后6.毛泽东在一次会议的开幕词中说:“我们在一个地广人多、情况复杂的大国内,彻底地完成了&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又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决定性的胜利。……我们的党是一个政治上成& 熟的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政党。”据此判断,这次会议&&& A.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B.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组织上的准备&&& C.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建立&&& D.是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成功探索7.“日,‘习马会’正式开始,两岸领导人习近平、马英九就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 展交换意见,双方以两岸领导人身份和名义举行、见面时互称‘先生’。双方各白召开记者会& 后,两岸领导人将共进晚餐。”这最能说明&&& A.“一国两制”得到台湾同胞普遍认可&&& B.和平统一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C.“一国两制”方针在台湾得到实现&&& D.“一国两制”方针是两岸共同主张8.伯利克里时期几乎各级官职向一切公民开放,并都以抽签方式产生,雅典人相信抽签是天意& 所归,赋予它以一定的神圣意义,因此也更显得公平。据此不能表明古代雅典&&& A.政治环境有利于人文精神产生&&& B.旧贵族退出政治舞台&&& C.提供了相对广泛的参政机会&&& D.民主政治具有局限性9. 2016年美国总统选举将于日星期二举行,此次是美国第58届总统选举,关于& 将要进行的这场美国大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总统选举是由选民投票直接选举产生&&& B.选举的根本法律依据是美国1787年宪法&&& C.新当选总统会完全改变现任总统的政策&&& D.赢得总统选举的政党将获得国会的多数10.“据俄新社日消息,英国首相戴维•卡梅伦将向英议会提议,批准英国参与& 在叙利亚打击‘伊斯兰国’恐怖组织的行动。”首相提议能否通过取决于&&& A.民众对议会的满意度&&& B.英国女王对提议的态度&&& C.该提议的民意支持率&&& D.议会对政府的信任度11.早期殖民垄断公司英国东印度公司于1874年解散,与此同时,托拉斯、卡特尔、康采恩等形式& 的垄断组织在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形成。下列关于两种类型“垄断”的表述,正确的是&&& A.后者是对前者的继承与发展&&& B.实质都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C.都是自由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 D.都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12. 1927年底,联共(布)十五大通过决议,党在农村的基本任务是“把个体小农经济联合并改造& 为大规模的集体经济”,并指出这一过渡“应是逐步的”,因为个体经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 将是整个农业的基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决议意图解决苏俄T业化进程中的难题&&& B.中国农业生产合作社与其有渊源关系&&& C.决议标志着农业集体化运动的全面推行&&& D.决议在实践中得到了全面的贯彻执行13.有历史学家把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称为“疯狂的20年代”。这一称呼的依据应该是当时& 美国&&& A.两党之间斗争激烈&&& B.经济危机、社会动荡&&& C.经济社会盲目发展&&& D.政府强化对经济的干预14.“新的力量和新的学说已经兴起,向19世纪正统的自由主义挑战。乌托邦式的以及其他的& 社会主义者已经发射了若干小排炮,现在轮到大炮开火了。”材料中的“自由主义”是&&& A.启蒙思想&&& B.资本主义&&& C.社会主义&&& D.帝国主义15.关贸总协定发展为世界贸易组织,从根本上看是由于&&& A.美国巩固经济霸主地位的需要&&& B.关贸总协定体制和规则的局限&&& C.贸易白由化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D.发展中国家融人全球化的努力16.《关于多极化格局的几点思考》一文认为:“目前多数学者主张用‘一超多强’来概括多极化趋& 势中各大力量的基本状况。……‘多强’的说法不一样,一些人认为,应包括日、德、英、法、& 俄、中等国;另一些人把英、法、德等欧洲国家合起来当作一极;还有人认为,美、欧、日、俄、中& 五大力量支撑新格局的雏型”,这在本质上反映了&&& A.国际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B.发展中国家的迅速崛起&&& C.美国实力受到严重削弱&&& D.一超多强局面的基本瓦解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2分)&&& 本卷包括3小题,第17题25分,第18题12分,第19题15分,共52分。17.(25分)今年是甲午中日战争120周年,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分水岭。材& 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朝鲜为我大清藩属,二百余年,岁修职贡,为中外所共知。各国公论,皆以日本师出无& 名,不合情理,劝令撤兵,和平商办。乃竟悍然不顾,迄无成说,反更陆续添兵,朝鲜百姓及中& 国商民,日加惊扰,是以添兵前往保护。&&&&&&&&&&&&&&&&&&&&&&&&&&&&&&&&&&&&&& ――摘自《光绪皇帝宣战上谕的咨文》&&& 朝鲜乃帝国首先启发使就与列国为伍之独立国家,而清国每称朝鲜为属帮,干涉其内& 政。使东洋平和永无保障。事既至此,朕亦不得不公然宣战,赖汝有众之忠实勇武.而期速& 克平和于永远,以全帝国之光荣。&&&&&&&&&&&&&&&&&&&&&&&&&&&&&&&&&&&&&& ――摘自《明治天皇的宣战诏书》&&& 美国报纸对甲午战争的报道:日本在朝鲜的作为将有利于整个世界,日本一旦失败,将令朝& 鲜重回中国野蛮的统治;美国公众毫无疑问地同情日本,认为日本代表着亚洲的光荣与进步。&&&&&&&&&&&&&&&&&&&&&&&&&& ――摘编《甲午战争日本取胜另一秘闻:舆论战中击败清朝》& 材料二&&& 满清氏元(原)塞外之一蛮族,既非受命之德,又无功于中国,乘朱明之衰运,暴力劫夺& ……我国之所惩罚在满清朝廷,不在贵国人民也……卿等速起。&&&&&&&&&&&&&&&&&&&& ――摘自宗方小太郎( ()《绝版甲午:从海外史料揭秘甲午战争》& 材料三&&& 在中国近代,赴日留学生数以万计,其盛况不仅在中国留学史上是空前的,也是“世界史& 上最大规模的学生出洋运动。”日本政府在甲午战后,为达到永远独霸中国的目的。势必扶& 植一批死心塌地地为日本服务的各方势力。所以积极怂恿清政府派遣学生留日,他们妄图& 使中国留学生在接受日本文化时,培植亲日情绪以利于其统治中国。&&&&&&&&&&&&&&&&&&&&&&&&&&&&&&&&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中国的奋斗》(1)根据材料一,分析中日出兵朝鲜的理由并指出美国是如何看待中日战争的。(10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宗方小太郎的意图。(6分)(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留日学生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9分)18.(12分)历史图片包含了政治、经济等多种信息。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材料二&结合材料一、材料二,提取出我国有关经济发展的两项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19.(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16年奥地利小说家弗兰兹•卡夫卡的《变形记》出版,这部作品被认为是20世纪世& 界10部影响深远的小说之一,在书中卡夫卡描述了小职员格里高尔•萨姆沙突然变成一只& 使家人都厌恶的大甲虫的荒诞情节,借以揭示人与人之间(包括伦常之间)表面上亲亲热热,& 内心里却极为孤独和陌生的实质,生动而深刻地再现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冷漠。& 而不久之后的1933年,前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 的》出版,书中“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是这样度& 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这& 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 业――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的名言激励了很多有志青年,影响深远!&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卡夫卡与奥斯特洛夫斯基所属文学流派的主要特&&& 征。(8分)& (2)根据所学知识,分别分析两部文学作品产生的社会背景。(7分)
&&& 2 0 1 6届高三1 2月联考试卷•历史&&& 参考答案1.A& 2.C& 3.D& 4.D& 5.B& 6.D& 7.B& 8.B& 9.B&& 10.D& 11.D& 12.B& 13.C& 14.B& 15.C& 16.A17.(25分)& (1)理由:中国:朝鲜是中国的属国,去帮助朝鲜平息内乱;(3分)日本:帮助朝鲜巩固独立,维护东亚与世界和平。(3分)美国:日本代表了正义(美国同情日本);(2分)巾国代表了野蛮。(2分)& (2)意图:挑拨满汉之间(民族)的矛盾;分化减轻反日的力量(惩罚在满清朝廷,不在贵国人民);为发动甲午战争寻找借口。(每点3分,共6分,任答二点即可)& (3)影响:(消极)扶植了一批亲日势力;(3分)(积极)培养了一批推动巾国进步的政治人物;传播了新思想,推动了思想解放;促进了巾国的近代化。(每点2分,共6分,其它言之有理也可给分)18.(12分)& 信息一:建国以来,我国水稻亩产不断增长。(2分)说明:大跃进、人民公社时期,浮夸风盛行,粮食产量实际偏低;(2分)袁隆平发明高产杂交水稻,加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产量不断提高。& (2分)& 信息二:建国以来,我国经济政策在不断探索。(2分)说明:1958年我国正在搞“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违背了经济发展舰律,严重阻碍了经济发展;(2分)1978年以后,我国开始了伟大的改革,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促进了经济迅速发展。(2分)19.(15分)& (1)卡夫卡:表现自我;荒诞(无理,迷惘);反传统(悖离传统);意识流(象征流)(每点2分,共4分,任答二点 即可)奥斯特洛夫斯基: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热情洋溢;革命激情);社会责任感(社会担当感);无产阶级的 文学(以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为主题;批判旧的资产阶级世界)(每点2分,共4分,任答二点即可)& (2)卡夫卡:世界大战;经济危机;严重的社会矛盾;西方社会精神危机。(每点2分,共4分,任答二点即可)奥斯特洛夫斯基:苏联处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五年计划建设时期;斯大林领导的建设时期。(3分)(说明:只答“斯大林模式”不给分)& 文 章来 源莲山 课件 w ww.5Y k J.cO m
上一个试题: 下一个试题:
? ? ? ? ? ? ? ? ? ?豆丁微信公众号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2017届高考考前文综模拟历史试题(十二)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http://www.docin.com/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考历史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