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做检查病理切片癌症会误诊吗为癌要承担责任吗?

济宁:三医院误诊为癌症 一市民煎熬两年
07:59:00&&& 作者:&& 来源:SRC-5353
癌症?!两年煎熬一场误会
三家医疗机构因误诊一审赔偿患者6万多元
  齐鲁晚报济宁讯 身患肺结核却被误诊为肺癌,先后在3家医疗机构进行化疗等治疗,不仅身心备受打击,还花了不少冤枉钱。近日,金乡县法院审理了这起因误诊引发的医疗纠纷赔偿案,并一审判处3家医疗机构共同赔偿患者李先生损失62000余元。  2002年3月,金乡县的李先生因腹部不适、咳嗽胸闷到济南一家防治研究所就诊,结果被诊断为淋巴瘤,住院6天,花费住院费、医药费1万多元。出院诊断李先生为左肺鳞癌并肝、脾、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建议化疗。同年7月9日,李先生在金乡一家综合医院就诊并住院治疗。该医院医生经对李先生查体,初步诊断:高度怀疑肺癌。该医院根据李先生在济南这家防治研究所的诊断结果和有关医嘱安排,对李先生进行化疗,住院19天。2004年3―6月份,李先生又根据自己的病情在镇上的一家卫生院打针剂治疗。  后李先生到省胸科医院进行重新检查和治疗,经过全方位检查,结果显示李先生并未患癌症,而是患上了肺结核。随后李先生被转入省胸科医院进行了70多天的抗结核治疗,病情明显好转,现已经痊愈。2006年2月和2007年3月,济宁市医学会和省医学会先后对这起医疗误诊事件做出鉴定,鉴定为四级医疗事故,院方承担主要责任。  一审法院审理后认为,济南的这家防治研究所诊断错误,应负主要责任,金乡县两家医疗机构也应承担一定责任,并一审判处三家医疗机构赔偿原告李先生62000多元。(记者 张宏磊 李蕊)
您对其他相关新闻感兴趣,请在这里搜索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Please click
if you are not redirected within a few seconds.
癌症误诊漏诊 是谁惹的祸
本文导读:癌症最容易被误诊,尤其是乳腺癌和直肠癌,那么癌症误诊的原因是什么呢,有该如何避免一起来看下吧。
性病,全名性传播疾病。STD是英文性传播疾病sexuallytransmitteddisease缩写。性病是…
偏头痛介绍
偏头痛是一类有家族发病倾向的周期性发作疾病。表现为发作性的偏侧搏动性头痛,伴恶心…
乳腺癌介绍
乳腺癌(mammary cancer)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
  问诊不够,分科太细,医生过于草率、自信
  被确诊为,全家人都跟着担惊受怕,化疗放疗都做了,最后一,原来所谓的&癌细胞&根本是虚惊一场;或者相反,去医院检查时一切正常,但患者竟一年后发现是癌症晚期而;本应是左腿手术,医生却误切除了患者的右腿&&这样的事近年来屡见报端。人们不禁奇怪,为什么误诊、漏诊屡屡发生?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曾指出,资料显示,医生的诊断有三成是误诊:门诊误诊率为50%;住院做过各种检查后的误诊率为30%。甚至有人说,只要当医生,没有不误诊的。在美国,误诊率更高,达到15%&40%,英国的误诊率为50%左右。如此多的误诊、漏诊到底是怎么发生的,我们究竟有没有办法避免?
  中癌症误诊率最高
  在所有疾病中,癌症是最容易被误诊的。这是哈佛大学针对美国大量医疗事故进行调查后得出的结论。而在所有癌症中,最易被误诊的又是和直肠癌。在美国,6%&16%的乳腺癌因医生误诊或漏诊而耽误。此外,还有一些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疾病,如中风可能被误诊为眩晕、或内耳疾病,心脏病发作有可能被误诊为压力或恐慌,甲状腺功能减退有可能被误诊为抑郁症&&
  日,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25岁的妮卡&奇特温自8岁起就被医生诊断为某种癌症,经过漫长的化疗及手术后才发现被误诊,不仅耽误了她真实疾病的最佳治疗时机,而且导致她终生失去生育能力。这一事件,被称为英国历史上最严重的误诊丑闻。
  误诊、漏诊的危害并不限于此。哈佛大学医学院杰罗姆&葛洛普曼教授指出,一半的误诊、漏诊都会给病人带来严重危害。廖新波也说,在中国,脑肿瘤的误诊率在70%左右,甚至高达100%。无论是器质性还是功能性的病变都能引起头痛、头晕,而CT和核磁共振不能检查出功能变,只能依靠医生的经验做判断。一旦判断不出来,病人就面临着延误治疗、加快病情恶化,甚至死亡的风险。
  误诊、漏诊是怎么形成的
  &其实,人体是个很复杂的系统。每个医生都希望手到病除,也都希望把误诊率降到最低,但还是有挂一漏万的情况发生。只要当医生,没有不误诊的。小医生小错,大医生大错,新医生新错,老医生老错,这并不是说大医生、老医生的医术比不上小医生、新医生,而是他们遇到的疑难病例更多,诊断难度也更大。&全国全军及北京市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北京武警总医院病理科主任医师纪小龙表示。
  最新一期美国《》杂志也援引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教授帕梅拉&茜因的话指出,现代医学比我们想象的复杂得多,走错一个方向或错过一个路口,都会让治疗结果截然不同。医生治疗中的灵活性越大,可能带来的风险也随之增加。以下4点,是增加患者看病风险的最主要原因:
  1.诊断时间过短
  在美国,平均每次门诊时间为7分钟。而在中国,暨南大学一附院副院长陈剑教授公布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门诊医生平均只肯听病人述说病情19秒,超过这个时间,医生就会打断病人开处方。如此短的交流时间,导致误诊、漏诊率大大增加。美国2004年一项研究显示,每100起医疗事故,就有63起因沟通不畅引起。
  2.医院分科太细
  一个患者总是同时和很多医生打交道,比如血液问题需要看内科、血液科医生;乳房X光检查涉及到放射科医生;宫颈涂片涉及到妇科和病理科&&看的医生越多,被误诊的几率就越大。如果这些医生开的药物互相影响,可能导致更加严重的后果。
  3.医生草率、自信、古板
  &三种医生最容易误诊患者的疾病。&葛洛普曼说,第一种人草率,仅凭表面症状就很快下结论;第二种人有思维定势,如果有15个患者因为流感来就诊,他会理所当然地认为第16个患者也是流感,而不去仔细排查其他症状相似的疾病;第三种人是古板的&书呆子&,如果一个更年期女性因为头疼、焦虑来就诊,他会认为这都是因更年期而起,而不考虑其他可能性。
  4.医生很少吸取教训
  &虽然所有的医院和医生都在强调就医的安全性,但事实上,他们从中得到的教训只是很少的一部分。&波士顿布里汉姆女子医院质量与安全部主任泰嘉&甘地表示,如果病人的某种疾病在A医生处漏诊了,一年后在B医生处被查出来,A医生很可能对自己的漏诊一无所知。
  其实,导致误诊、漏诊的原因远不止以上几种。《临床误诊误治》杂志主编、中华医院管理学会临床误诊误治研究会副主任陈晓红在调查分析了64万份文献误诊病历报告后,将误诊误治的原因归纳为16种,主要是:医生经验不足,缺乏对疾病的认识;问诊与检查没有取得共识;医生没有选择最有力的检查项目;过分依赖或重视检查结果;疾病本身缺乏特异性症状;医生的诊断思维方法有问题;疾病属国内罕见病、新病;并发症掩盖原发病;以罕见的症状反映疾病;病人主诉不确切,代诉病史不确切;病理诊断错误;病理切片不到位;多种疾病并存,漏掉主病;缺乏特异性诊断设备;对专家、权威盲从;病人故意隐瞒病情。
  此外,误诊、漏诊率的高低也和病人的就诊时间有关。病人可能在疾病发生、发展的任何时期前来就诊。一般来说,就诊越晚,病症表现越完整和明显,诊断相对容易,但治疗效果却可能很差;就诊越早,可能是治疗的较好时机,但对早期病例,医生在诊断上却会碰到更大的困难。比如,急性心肌梗死最初1&2小时内,病人虽有明显症状,但心电图表现可能不典型,血清酶也无异常表现;过1&2天,一切诊断依据都已展现,却已丧失了溶栓治疗的时机。
  5种方法远离看病风险
  &尽管会出现漏诊、误诊的情况,但大家绝不能因噎废食,有病也不看。&北京天坛医院副院长王拥军表示,患者有责任协助医生做出正确的诊断:
  1.准备详细的病情资料
  看病前准备好以前的病历、检查结果、就诊卡、身份证等;仔细回忆自己的病情,像头疼从哪天开始,疼痛程度和部位,一天内什么时间最疼,是否伴有其他症状;想想有没有家族病史,是否处于生理期、更年期等特殊时期,是否正在进行其他治疗或服用其他药物。这些信息都会帮医生对你的病情做出正确判断。
  2.不要暗示医生
  要说&我肚子某某部位疼了3天&,而不要说&我觉得自己肯定得了阑尾炎&,这种带有暗示的话会影响医生的正确判断。
  3.和医生互相尊重
  &候诊的时候不要喧哗,等待前一个患者离开再进入诊室,坐下时向医生问个好&&&王拥军说,医生并非冷漠无情,事实上,礼貌、懂得体谅人的患者比那些嚣张、喧哗的人更容易获得医生的关注。
  4.不懂就问
  医嘱中有不明白的地方,一定要问清楚,不论医生是非常耐心还是不耐烦。
  5.重大疾病要复查
  纪小龙提醒,涉及到重大疾病的诊断,最好在两家以上医院做检查,等检查结果一致后再下结论。不要急于手术、放疗等会对身体造成损伤的治疗。&但如果是急性病,最好听从医生的安排,有些急病只有几个小时的抢救期,此时如果不信任医生到处转院,反而会耽误治疗。&王拥军说。&
(责任编辑:张小凤)
肿瘤科热门文章
您还可能喜欢
医院排行榜
一周热文排行被医院误诊为癌症的患者可以告医院吗?
我的图书馆
被医院误诊为癌症的患者可以告医院吗?
我奶奶于今年年前被一医院诊断为肺癌,我们没敢和老人家说,大家都有了心理负担。吃了一阵子的药,住了院,后来又说不是,现在老人家还能下地干活!
我们能起诉那医院误诊么?
【的回答(73票)】:
常人眼中的“误诊”与上的“误诊”是两个概念。在一般人眼中的误诊,是从上帝的角度来看的,只要医生所作的判断与实际不相符合,不论何种原因,就是误诊。而法律上的误诊,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违反有关的医疗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制度, 在诊疗活动中有过错,或未尽到与当时的医疗水平相应的诊疗义务,造成患者损害的行为。
误诊的“误”,不一定是医务人员的“误”,有可能是整个的“误”。人类的医疗科技、医护水平是一个有限的、不断发展中的科学,人类的医疗还不能达到包治百病的水平。在今天的医疗水平上是这个病,过几天新技术出来了又是另一个病。这种“误”的责任不应该归结到医生的头上。而且人的身体状况也是处在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中,不同人具有的不同体质、不同病情、病症的不同阶段、不同生理特征,往往会导致在现有的医疗水平上,穷尽所有的检测方法都无法检测出病情。一个活生生的人,医生也不可能为了确定病情,要开刀以亲眼看看,那个活生生的人也不可能同意。因此,有些医疗错误在法律上的允许的,否则没有人敢去当医生。
医生跟法官不一样,法官只需要依据现有法律作出判决,新法律出来了跟旧判决冲突的,不算误判。而医生治病救人,新的医学研究出来了否定了前面的诊断或治疗,在常人眼里这就算误诊误治。这种是不能怪罪到医生头上的。
因此,不能说误诊了医生就绝对要赔偿,要看医生在此过程中是否存在过错或未尽到与当时医疗水平相应的诊疗义务。你应该到有关的医疗事故鉴定机构或司法鉴定机构进行鉴定之后才能得出结论。
另外,侵权责任法中关于医疗损害责任的规定都是以“造成损害”为条件的,如果没有造成什么损害,就算医生有过错,我想最多也就是退个挂号费、诊疗费、药费什么的。
【荆外的回答(47票)】:
大家都在争论医生能不能误诊的问题,但是我想提出另外一种可能:这不是医院的误诊,是你的误解。
为什么?癌症的诊断,必须在有病理诊断后才能下100%肯定的结论。没有病理,医生是不敢诊断为癌症的。但是一旦有了病理,就板上钉钉是癌症了,不存在误诊一说。
我想可能是这样的情况:你奶奶有了某种症状(比如咳嗽、咳痰等),去医院做了CT,发现一个占位,考虑癌症可能性大。于是医生告诉你们,你奶奶可能是肺癌。也许这时你们把它理解成“大夫下了明确诊断,就是癌症”了。其实并非如此,这时的诊断只是影像学诊断,只是一个参考。癌症的诊断最终还是要靠病理。
然后大夫让你们住院,进一步检查,以明确到底是什么病。
然后做了可能是支气管镜检查,或者是肺穿刺活检,病理诊断出来了,不是癌症。
这时诊断明确了,的确不是癌症。
在这个过程中,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是没有错误的,但是患者误解了,以为医生一开始诊断为癌症,后来又推翻诊断,所以认为是误诊。这其实是误解。这种情况其实也非常多,患者和家属经常认为是误诊了,然后十分不满。其实并不是这样。
请楼主出示你奶奶住院的病历,一看便知。
【朱蓓英的回答(7票)】:
1 同意李季的部分观点,如果真的不是癌症,应该先恭喜你。
2 其次,肺部有个阴影其实很难鉴别的,一定要慎之又慎,建议多复查,因为肺癌不一定有症状,等到有症状了一般都错过治疗机会了。
3 如果已经确定不是癌症了,可以告医院。但不意味着医院在这过程中一定有过错,也不保证一定会告赢。虽然以我的态度,不希望发生患者和医生关系总是闹得那么僵的事。但我觉得,楼主既然能想到找律师告医生,而不是找一堆流氓痞子去医院闹,这已经是巨大的进步了。毕竟跟法院和律师打交道,比面对拳头和刀子还是要文明人道多了。
【杨光的回答(5票)】:
首先支持@荆外的观点,在他的回答中已经把最可能的就医过程进行了分析,不再罗嗦了。
然后发牢骚。
以下仅代表个人观点,如带来了某些人的不适,请绕过,不必用评论来发动论战;
因为没有做过具体的调查,我也不能提供详尽的数据,有要求详实资料的也请绕过;
就现阶段而言,大多数的医疗纠纷并没有真正去关注医疗问题。以医疗纠纷中,患者损伤最严重的可能由于医疗原因导致死亡的情况为例:如果焦点在于医学,那么以天朝的人口,每年在医院中死亡的人数,每年由于这些死亡人群导致的医疗纠纷数为基础的话,我朝的尸检率应该是世界第一的,但事实是在我工作的7年时间中,从无一例死亡病例提出尸检请求,包括可能或确实发生医疗纠纷的病例,也许我所面临的是很个别的情况,如有异议,请绕过。由于只有通过尸检才能从解剖学和病理学以及其他方面发现现阶段医疗水平下最确切的死亡原因,从而推断在正个医疗过程中是否存在过错,所以从尸检率的低下及可推断在这个过程中,确切的死亡原因并不是争论的焦点。(请不要用所谓国人习惯来否定尸检的可操作性,既然可以用30摄氏度气温下停灵于病房的形式来抗争的话,那么我想专业的医学解剖一定比气温,肠道细菌,飞虫等对遗体的损伤要小得多。)
既然争论的最关键原因可能不是具体的死因,那么我就不得不怀着恶意去揣测经济因素在其中所占的比重了。诚然我是会同情那些确实困苦的人们,但是因病致贫至困现实的始作俑者却一定不是医生这个群体,请开火前调整准星的参数。
最后我承认无良医生的存在,对此不作更多的评论,承认既是我的态度。
【EcWon的回答(0票)】:
其实这个问题,在实务中,确实有胜诉的个案。如单纯从物质角度来看,误诊造成的实际损失实际上是可以忽略不计的。但相对印的,误诊很可能会给他人造成严重的精神损害,不过主张该损失的话,该误诊行为必须比较严重,而且被误诊后病患也确实因此受到“实际的精神伤害”才行。不管如何,我觉得LZ的情况,主张精损还是有把握,但赔偿数额估计比较低就是了。
【广木木的回答(0票)】:
证据,只要有证据肯定可以告,而且很可能会赢。不过我相信你仔细看病例诊断肯定是“肺癌待查?”这样的字眼。看好病了会被挑刺,检查完排除了疾病患者也不满意,总之觉得医生就是在坑蒙拐骗,不相信医生的同时医生难以信任患者。可以到医院问问现在哪个医生带实习生不是首先告诉他们作为医生要如何自保...个人认为这样的现状既是医生的悲哀同样也是患者的悲哀,真正欢喜的肯定不是在目前医患关系中苦苦挣扎的医患双方
【Clane的回答(0票)】:
除非医生有明显的过错,不然只要病误诊就可以告,估计没有医生愿意看病了。
【李季的回答(5票)】:
能确定不是癌症么,如果能确定(一定要多家医院复查),你们应该高兴才对,只要没对患者造成实质性伤害(比如治疗引起了其他严重的伤害),为什么要告医院,医院对待病情其实应该是用最谨慎最保守的态度才对,早期癌症的确认在诊断上是非常非常难得事情,有多少人发现了就已经是晚期了?反过来想想,要是有癌症,却给你们误诊没查出来,那才是最悲哀的事情。
医生从来都不是一个人,他代表的是现代医疗体系,是一个医疗机构意志的具体表现。你说的例子,那是悲剧,而且是很多人的悲剧,但当你用个人的悲剧去质疑一个医生的时候,你其实要挑战的是一个跟他们比信息永远不对称的专业人群,一个坚定维护自己利益的商业机构,一个默认潜规则,毫无自律的行业,一个只依照所谓客观其实扯淡的医学鉴定结果裁决的法律原则,一个对此无能为力的社会舆论氛围。最后,如果你依然能赢,得到一个发自良心深处的真诚道歉。那就写本书吧《如何跟医院打官司》,来指导那些因病而成为社会弱者的人们。
馆藏&67104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被医院误诊为癌症的患者可以告医院吗? - 知乎1036被浏览378881分享邀请回答0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Access denied |
used Cloudflare to restrict access
Please enable cookies.
What happened?
The owner of this website () has banned your access based on your browser's signature (392b99f3b22222a0-ua98).}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医院误诊的法律责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