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下财务报告的列示与披露披露存在的问题

试论信息技术下财务报告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_会计电算化
试论信息技术下财务报告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发布时间:日 来源:应届生会计考证网 作者:编辑组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财务报告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有了相应的提高,但同时也引发了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多样性、原始化以及可靠性与安全性等若干方面的矛盾。对于信息技术给会计所带来的影响,应该辩证地加以看待,尽可能发挥信息技术对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所起的促进作用,从而推动会计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信息技术;财务报告;相关性;可靠性
  一、引 言
  进入20世纪90年代,高科技浪潮席卷全球,人类迈入了全球信息化的知识经济社会。信息技术产品、网络技术创新已经成为推动社会经济繁荣的主导力量,并将逐步引领人类进入一个崭新的经济环境。
  正如著名会计学家迈克尔?查特菲尔说的,“会计的发展是反应性的”。会计是对社会经济环境的反映,并随着会计环境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受到经济信息化的影响,会计作为经济的反映,也必然从各个层面发生深刻的变化。特别是财务报告的方式和内容有了更大的拓展,以网上发布代替了报刊发布,其形式也更为多样化。财务报告的内容也更重视相关性、可靠性等质量要求,能够更好地为不同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服务。
  二、信息技术对财务报告的影响
  财务报告的主要目的是向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FASB指出,信息是否有用主要取决于“相关性”和“可靠性”两个质量要求,如果完全不具备这两个质量中的任何一个,那样的信息将是无用的。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财务报告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一)信息技术对会计信息相关性的影响
  1.报告内容多样化
  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进步,使得企业增加财务报告披露内容的边际成本以及财务报告使用者获取和分析利用信息的成本大大降低。财务报告模式披露的信息将逐步向定性化、前瞻性、非财务化扩展。例如:增加对衍生金融工具的揭示,充分披露它的价值变动、风险与报酬的转移、潜在风险以及对财务报表的影响;拓展公司治理状况、高管人员介绍及其薪酬、担保诉讼事项、募集资金及其投资情况等非财务信息的披露等等。
  2.报告内容原始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相同、单一、通用、格式化的报告信息已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需要。全方位反映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和事项的即时信息将是发展趋势,即企业将反映各项交易的原始信息及时完整地储存到计算机中,由信息的使用者根据需要,对信息进行必要的归集、整理和分析,把原始信息转化为决策有用信息,实现会计信息使用者主动筛选会计信息的根本性转变,最终解决用户信息需求的差异问题。
  3.报告传递时效性
  企业经营风险日益加剧,不论是从企业控制经营风险的角度,还是从信息使用者进行决策的角度,都要求尽可能地缩短报告周期,将尽可能新的信息呈报出来,以便迅速控制风险。运用财务软件的自动生成功能,不仅节省了大量的人力,还缩短了账务处理时间。实时报告的应用,又使财务报告不再受到时间和周期的约束,不同时期的财务报告可以随机快速产生,使会计信息的传递更加快捷。
  (二)信息技术对会计信息可靠性的影响
  1.降低人工错误
  过去人工做账,由于账务繁多,登账、转账、核算等复杂手续,容易产生误差或错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普及,使传统的账簿系统彻底被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所代替,日常核算工作大大简化,节省了大量记账、登账、对账等工作时间,大大降低了误差,提高了准确度,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
  2.加强内部控制
  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大大简化了日常核算工作,从而使会计人员可以从烦琐的登账、转账、核算等过程中解脱出来,转而更多地关注原始数据审核、交易过程控制以及财务数据分析等方面,加强了企业内部控制环节,使进入会计信息系统的数据更具真实性,防止虚增利润,从而显著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3.减少虚假信息
  在因特网技术的支持下,网络会计系统能够更好地实现会计信息的外部使用者参与和使用会计信息的功能。大量的原始凭证业务直接由系统内部产生或外部提供,从来源上杜绝了只选择对企业有用的会计信息进行披露的可能,从而更有效地满足了会计信息可靠性的要求。
  4.防止信息失真
  以前,会计数据从最初的录入到报告输出,需要经历长时间的加工、处理过程。因此,会计信息的时效性会大打折扣,会计信息使用者无法及时查阅进而作出投资决策。信息技术的发展,会计信息处理速度的提高以及财务报告网络化,使得信息使用者不必担心因为时间过长而导致的数据陈旧和会计信息失真。
  三、信息技术下财务报告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虽然信息技术从可靠性和相关性两方面极大地提高了财务报告的信息质量,但其同时也凸现出来若干弊病,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视线,因而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
  (一)信息相关性与多样性的矛盾
  网络为会计领域提供了更为灵活丰富的信息空间,同时,随着信息使用者对于会计信息多样化的要求,财务报告披露的信息将逐步向定性化信息、前瞻性信息、非财务信息方向扩展。但反过来看,网络平台提供的多角度多方位的会计信息可能使本来就缺乏会计知识的投资者更加陷入无法甄别的境地,不知哪一种信息对自己有用,与投资决策更相关。因此,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也对信息技术提出了挑战,即系统应能帮助信息使用者从众多的会计信息中找出与自己最相关的信息,而不是将尽可能多的资料堆砌在一起呈现给使用者。
  (二)信息相关性与原始化的矛盾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对进入会计系统的原始数据只进行初步归类,用户可根据不同需求,从数据库中调取原始数据进行即时的适应具体需要的组合、报告,也即将信息的处理环节转嫁给了信息使用者。这种由会计信息原始化所带来的与相关性之间的矛盾,类似于多样性与相关性之间的矛盾,弱化了信息使用者进行快速、高效投资决策的能力。最后,会计信息使用者只能被若干原始信息所淹没,无法鉴别自身所需的决策有用信息;或者会计信息使用者会基于成本效益原则,最终放弃对于原始化的会计信息的加工、处理、筛选、甄别。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财务报告对于使用者的决策有用性这一初衷。
  (三)信息过载与使用者素质的矛盾
  会计信息过载一方面来源于会计信息多样化的趋势,另一方面也来源于所披露信息的原始化倾向。信息技术带来了企业财务报告信息量的激增,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信息使用者的视线,产生了信息过载与使用者素质的矛盾问题。目前财务报告所载信息量已经大大超过了使用者的阅读能力范围。目前,大多数的投资者仅仅是围绕着市盈率、净利润等数据打转,对于大量的会计信息是否真正需要以及如何使用,还是一个问题。因此,多数信息使用者对于财务报告的利用程度低下,也无法了解信息背后的经济实质,无法真正识别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四)可靠性与安全性的矛盾
  信息技术一方面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但其前提是要保证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问题,这也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在企业内部,会计信息系统缺乏成熟完善的监督机制,对于深谙电脑技术和会计操作的人来说,篡改账目和隐藏真实数据变得更加容易,严重影响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在企业外部,网络的安全性问题也日渐成为危及会计信息可靠性的重大问题,包括黑客入侵,网络技术因素引起的网络瘫痪以及电脑病毒引起的系统崩溃等,这些都是亟需弥补的安全漏洞。此外,虽然信息技术降低了手工操作可能导致的人工错误,但因工作疏忽、操作失误等所引起的后果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比手工系统的危害更甚,极大地冲击着会计信息质量。
  (五)信息透明度与保密性的矛盾
  信息技术的发展,财务信息由封闭走向开放,使得企业信息安全受到威胁。提高企业信息透明度可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但很可能会危及企业的商业秘密。出于维护企业自身利益,管理层势必会采取相应控制措施。例如,公布一些无用的财务信息,或者避重就轻地进行会计信息披露。这些信息就可能混淆本来就缺乏辨别能力的信息使用者。如果企业故意披露虚假信息对使用者进行诱导,那么就有可能阻碍资本市场的有序运行。特别是相关机构对互联网上的财务报告问题仍处于观察、研究阶段,尚未形成完善的规范,使用者很难识别经过审计的财务信息,这无疑将影响使用者对这些财务信息的使用。
  四、总结
  信息技术对于财务报告的影响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因此,不能一味地看到信息技术所带来的有利影响,也应该正确地看待其所引发的诸多应注意的问题。把握财务信息多样化、原始化“度”的问题,不断提高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自身素质,维护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从而尽可能发挥信息技术对会计信息质量所起的促进作用,减少其负面影响,从而使信息使用者对获取高质量可信赖的会计信息更加充满信心,提高资本市场的诚信度,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会计行业的推动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1]薛云奎.网络时代的财务与会计:管理集成与会计频道[J]. 会计研究,1998,(6).
  [2]吴东辉.信息技术发展与企业的实时报告系统[J]. 会计研究,1998,(6).
  [3]许永斌.基于互联网的会计信息系统控制[J]. 会计研究,2000,(8).
  [4]孙易祥.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会计的冲击与影响[J]. 武警工程学院学报,2001,(8).
? ? ? ? ? ? ? ? ? ?
? ? ? ? ? ? ? ? ?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关于网络环境下财务报告模式的研究.doc112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免费全文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200 &&
优秀博硕毕业论文,完美内部资料。支持编辑复制,值得参考!!!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题名(中英对照):关于网络环境下财务报告模式的研究
..A Study On Network-based Financial Reporting
作者姓名: 郑晓龙
指导教师姓名
及学位、职称:黄正瑞
学科、专业名称: 管理学
论文提交日期:日
论文答辩日期:2005年6月
答辩委员会主席:
论文评阅人:
学位授予单位和日期: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企业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已发生巨大改变,原有的财务报告模式已不适应社会的需求,要求改革的呼声日益强烈。企业如何在新形势下满足财务报告使用者的信息需求,实现双方的互动沟通已成为当前非常值得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采用规范性和描述性研究方法,以网络财务报告模式的现状调查为起点,在分析当前网络财务报告模式改革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的基础上,对基于XBRL的网络财务报告模式的构建与运作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并对我国应用XBRL网络财务报告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本文得出的基本结论与研究成果是:
(1)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当前的网络财务报告模式难以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对其改革已具备了充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考虑到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等因素,对网络财务报告模式的改革应以“渐进式”进行;
(2)未来网络财务报告模式将以满足用户的多元化需求为目标导向,逐步向披露内容与形式的多元化,报告系统的联机实时化以及报告技术的动态交互化演进,而以XBRL技术为基础构建的网络财务报告模式将是今后发展的重点方向。
(3)本文还对如何构建以XBRL为基础的网络财务报告模式进行了探索性研究,重点阐述了该模式的具体框架及其优势,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在我国应用XBRL网络财务报告模式面临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若干建议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关于网络环境下财务报告模式的研究--《暨南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
关于网络环境下财务报告模式的研究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企业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已发生巨大改变,原有的财务报告模式已不适应社会的需求,要求改革的呼声日益强烈。企业如何在新形势下满足财务报告使用者的信息需求,实现双方的互动沟通已成为当前非常值得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采用规范性和描述性研究方法,以网络财务报告模式的现状调查为起点,在分析当前网络财务报告模式改革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的基础上,对基于XBRL的网络财务报告模式的构建与运作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并对我国应用XBRL网络财务报告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本文得出的基本结论与研究成果是:
(1)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当前的网络财务报告模式难以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对其改革已具备了充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考虑到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等因素,对网络财务报告模式的改革应以“渐进式”进行;
(2)未来网络财务报告模式将以满足用户的多元化需求为目标导向,逐步向披露内容与形式的多元化,报告系统的联机实时化以及报告技术的动态交互化演进,而以XBRL技术为基础构建的网络财务报告模式将是今后发展的重点方向。
(3)本文还对如何构建以XBRL为基础的网络财务报告模式进行了探索性研究,重点阐述了该模式的具体框架及其优势,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在我国应用XBRL网络财务报告模式面临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暨南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05【分类号】:F231【目录】:
第1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11-20
1.1 财务报告的理论基础11-13
1.2 网络财务报告模式的已有研究13-20
第2章 网络财务信息披露的现状20-29
2.1 国外网络财务信息披露的概况20-22
2.2 对国内网络财务信息披露现状的调查22-27
2.3 基本结论27-29
第3章 网络财务报告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29-53
3.1 网络财务报告模式改革的必要性29-38
3.2 网络财务报告模式改革的可行性38-49
3.3 网络财务报告模式的改革方式—急剧式与渐进式的选择49-52
3.4 小结52-53
第4章 未来网络财务报告模式的基本特征53-60
4.1 满足使用者的多元化需求53-54
4.2 网络财务报告内容的多元性54-56
4.3 网络财务报告类型的多元性56-58
4.4 网络财务报告系统的联机实时性58-59
4.5 网络财务报告技术的动态交互性59-60
第5章 基于XBRL构建网络财务报告模式60-81
5.1 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60-67
5.2 基于XBRL的网络财务报告模式的构想67-76
5.3 基于XBRL的网络财务报告模式的优势76-80
5.4 小结80-81
第6章 XBRL网络财务报告模式在我国的应用研究81-93
6.1 XBRL在我国的应用现状81-84
6.2 在我国应用XBRL网络财务报告面临的问题84-91
6.3 在我国推广XBRL的步骤和建议91-93
结论与展望93-95
主要参考文献96-99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清单99-100
附录(上交所180指数公司网上调查表)100-114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胡爱萍;[D];湖南大学;2006年
李杨;[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崔子栋;[D];石河子大学;2008年
张宏军;[D];兰州大学;2009年
刘丽娟;[D];兰州商学院;2009年
夏源;[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肖泽忠;[J];北京商学院学报;1996年02期
夏维朝;[J];商业研究;2002年10期
沈颖玲;[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饶艳超;[J];财会通讯;2003年05期
李明华,何生棠;[J];财会通讯;2003年08期
任永平;;[J];财务与会计;2001年09期
肖淑女;[J];地质技术经济管理;2002年06期
李芳;王松;;[J];工业会计;2003年Z1期
田伟福;[J];北方经贸;2003年08期
杜兴强;[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周加来;[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陆竞红;[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汪家常,邱强;[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于宁;[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魏迎春;梅艳晓;;[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简立君,任守胜;[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刘晓春;[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王卉,马利华;[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周昭;[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鞠鸿志,王涛;[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谢晓燕;;[A];北方省市自治区会计学会第二十七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左宪民;;[A];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国社会科学院系统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第十一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胡仁昱;;[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彭启发;刘绍军;;[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袁根根;;[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李伟;朱卫东;;[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王小朋;朱开悉;;[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李玉菊;;[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第十五届年会)暨中央在鄂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文兴斌;;[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第十五届年会)暨中央在鄂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陈守德;;[A];企业财务报告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邓红平;[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吕志明;[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王娟;[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张华平;[D];河南大学;2011年
张晓明;[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年
朱军;[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宋仕杰;[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王文杰;[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肖华;[D];厦门大学;2001年
李维友;[D];厦门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红梅;[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龚超;[D];湘潭大学;2010年
王平;[D];湘潭大学;2010年
罗银云;[D];湘潭大学;2010年
李晓辉;[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蒋佳;[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谭俊魏;[D];兰州大学;2010年
陈建兴;[D];西北大学;2010年
王玉;[D];河北工程大学;2010年
刘媛;[D];河北工程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赵惠芳,水银银,徐晟;[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刘国英;;[J];办公自动化;2007年02期
刘国英;;[J];办公自动化;2007年22期
沈颖玲;[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沈颖玲;[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徐宗宇;[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沈颖玲;[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潘琰;林琳;;[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李荣梅,于洪波;[J];财经问题研究;2000年10期
王松年,沈颖玲;[J];财经研究;2001年0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潘琰;[D];厦门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魏清;[D];武汉大学;2004年
黄俊明;[D];暨南大学;2005年
苏秀花;[D];天津财经学院;2005年
高斌;[D];武汉大学;2005年
毛艺平;[D];武汉大学;2005年
刘国英;[D];山东大学;2005年
袁甜甜;[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胡爱萍;[D];湖南大学;2006年
李盼盼;[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金勇俊;[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雪鹏;;[J];经营管理者;2011年23期
何朋蔚;林中正;;[J];农业网络信息;201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唐文;胡仁昱;朱建国;;[A];第十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张泽枫;[D];北方工业大学;2011年
张琦琦;[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郎朝霞;[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刘菲菲;[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年
李杨;[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崔子栋;[D];石河子大学;2008年
成政;[D];厦门大学;2008年
祝勇军;[D];厦门大学;2008年
温振伟;[D];湖南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心合;[J];财经研究;2001年01期
杨平波;[J];财会通讯;2001年05期
葛家澍;[J];财会月刊;1998年06期
李汉兴,李忠诚;[J];财会月刊;2001年04期
项有志;[J];当代经济科学;1997年06期
许晓明,高松;[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5期
阎新华;[J];广西会计;1997年10期
宋颂兴,金伟根;[J];经济学家;1995年04期
俞乔;[J];经济研究;1994年09期
吴世农;[J];经济研究;1996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肖日霞;;[J];时代经贸(下旬刊);2007年08期
李宏;[J];经济问题;2002年10期
罗筱颖;;[J];财务与会计;2006年03期
傅建木;;[J];科学大众;2005年07期
魏小龙;;[J];金融经济;2006年18期
欧阳电平;付爱蓉;;[J];会计之友(下旬刊);2007年07期
宋昕;;[J];经济师;2010年10期
袁展斌;;[J];财政监督;2006年14期
张镅;朱大鹏;;[J];企业家天地;2007年08期
董文兰;;[J];中国集体经济(下旬刊);2007年07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吴建萍;[N];中国改革报;2003年
;[N];中国经营报;2003年
小径;[N];发展导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潘琰;[D];厦门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郑晓琳;[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郑晓龙;[D];暨南大学;2005年
马彦杰;[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于红;[D];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
庞圣玉;[D];湖南大学;2002年
程仲鸣;[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网络经济的财务问题_网络经济理论_3edu教育网
【】[][][][][][][][][][][][][][][][][][][][][]【】[][][][][][][][][][][][]【】[][][][][][][][][][]【】[][][][][][][][][][][]【】[][][][][][][][][][][][][]【】[][][][][][][][][][]【】[][][][][][][]【】[][][][][][][]【】[][][][][][][][][][][][]【】[][][]【】[][][][][][]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3edu教育网,教育第三方,完全免费,天天更新!
网络经济的财务问题
分类:&& 更新:&& 来源:本站原创
&&& 一、网络时代财务的优势分析
&&& 1.网络时代便于企业获取更加个性化的财务信息
&&& 传统财务报表只能按照一定的格式呈现,其内容也有较为硬性的规定,不能按照用户的需求单独设计,不能按照用户的独特需求产生相应的报表项目。网络实时财务报告能够按用户类别、权限及时有针对性地为使用者提供所需要的财务信息。计算机网络具有交互功能,改变了以往财务只能被动接受财务信息的状况,使财务人员在获取信息上具有选择性、互动性。网络经济下的财务人员,可以方便地获取自己所需要的财务信息,并可及时对这些信息做进一步的处理。
&&& 2.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资金的使用成本
&&& 网络经济时代企业通过应用网上银行的功能实现了企业资金支付的快捷性与安全性,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企业资金的效率。企业通过联网的财务软件,对于各个子公司的财务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督,便于企业集团资金的控制与监督,有利于及时发现企业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改进意见,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进一步提高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
&&& 二、网络经济时代财务管理的缺失分析
&&& 1.网络经济时代尚未形成会计信息的约束监督机制
&&& 我国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为企业的会计信息披露提供了更为有效的方式,但是,在当前国内企业财务信息披露程度来看,在互联网上企业财务信息披露失真的现象屡有发生,社会大众对于企业财务信息的约束和监督作用微乎其微,加之我国部分企业财务人员的法制观念以及职业道德观念比较薄弱,这样就造成了在互联网中很难形成一套对企业会计信息强有力的约束与监督机制,对于企业的自觉约束目前还尚未形成一定的网络影响力。
&&& 2.企业财务人员计算机网络知识技能不高
&&&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在企业财务工作中的应用,客观上要求企业掌握良好的计算机网络知识的会计人员的数量增加,但是,客观现实是企业对于一部分年长的财务人员的计算机网络培训以及其他网络配套服务技术的推广很不到位,这样就造成了企业财务人员的计算机网络技能参差不齐。企业一部分财务人员的计算机网络技能不能满足企业快速发展的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要求,企业急需提高这部分财务人员的基本计算机网络技能。
&&& 3.企业财务数据信息化面临严峻的挑战
&&& 互联网使得企业的财务组织形式以及财务管理制度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一方面,企业在充分享受互联网带给企业财务管理的优势的同时,另一方面企业的财务数据信息化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由于企业的财务信息存储的计算机介质很容易遭受到来自互联网黑客的攻击,互联网不法分子利用网络技术对企业进行敲诈和勒索的案件也时有发生,互联网环境下给企业财务数据的信息化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 三、网络经济时代财务管理的缺失的解决对策
&&& 1.建立健全网络会计信息监督机制
&&& 政府有关部门应积极建立互联网中企业会计信息的披露真实性的监督机制,对企业通过互联网上传到有关部分和在互联网向有关信息使用者提供的会计报表等财务数据的真实有效性进行核实,对于在互联网中会计信息披露失真的企业要有相应的惩罚措施,为广大企业投资者以及企业自身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网络发展的会计信息监督机制。
&&& 2.提高企业财务人员的计算机互联网技术水平
&&& 企业要对财务人员定期地组织有关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财务培训,[1]&&
上一篇论文: 下一篇论文: 没有了
网友同时还浏览了:
网络经济理论相关子栏目
&&&&(5)&(3)&&&&&&&&(4)&&&
网络经济理论热门文章
&&&&&&&&&&&&&&&&&&&&
网络经济理论推荐文章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论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披露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