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严重床上起身小便都引起心慌等,用纸尿裤不习惯,有没有省力有坚固传统的排便方法。感激不尽!!!

  陈文伯父子公开家传秘方  陈文伯是中国中医临床大家,两次被评为国家级名老中医。  我们或许可以将医生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临床医生,另一类是“学院医生”。临床医生的日常工作就是给患者看病,并且随着日积月累,直至晚年,在民间声誉卓著,医术进入化境,就像陈文伯一样。“学院医生”主要是在大学做医学教育工作,他们将学生集中起来,规模化、标准化地传授通用的知识,每年都会有批量的学生毕业,年复一年,桃李满天下,就像一些知名的大学教授。  有的人会问,医学大学的老师也经常在医院上班,他们不但有医学理论,同时也有医学实践,不就是具有双重优势?如果是说西医,我非常认同。而对中医来说,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  西医采用的是标准化的治疗方法,不同的人只要得了同样的疾病,往往可以采用同一种方法治疗。因此,西医适合集中教学,统一授课,可以在短时间内培养出大批的学生。相反,中医讲究辨证论治,认为同样的疾病,在不同的人身上会有不同的表现,需要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经常会出现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现象。这就导致中医无法进行统一的、集中的和和大规模的教学。一对一的传统的“师带徒”方式,是中医最好的教学方法。  因此,中医世家往往医术不凡,他们拥有代代相传、秘而不宣的治疗妙法。  陈文伯的医术传承充满传奇。他出身于中医世家,父亲是北平平民医院中医眼科名医陈明。1949年6月,13岁的陈文伯正式拜师京城名医陈世安。这是中国传统的“师带徒”的学医方式。陈世安曾是北平国医学院董事、北平平民医院中医科主任。陈世安的老师,是宫廷御医陈估家。  俗话说,中医不治喘,西医不治癣。可见中医很难根治哮喘,但是,陈文伯的老师陈世安,恰恰是因为治好了京城大富人家宝贝女儿的哮喘,赢得了美满婚姻。这个京城大富人家姓徐,解放前在北京拥有八大饭庄,一间大烟馆,一家盐厂,还有一间烧制瓷器的宫廷玉窑厂。徐家有一小女,已经20岁出头(姑娘在解放前算大了),因为身患哮喘,一直没有出嫁,在家帮父亲管帐,是个严格的女管家。  有一次,陈世安跟徐家三爷一起吃饭,席中还有不少朋友。徐三爷说,世安,为治我家小妹的病,所有的人我们都找了,西医找了,中医更别提了,全找过了,现在就只剩你了。陈世安听了心已经有些把握,开玩笑地问,如果我把你家小妹病治好了,怎么办?  徐家小妹管账,非常严谨,兄长们拿点钱出来不容易,自然希望小妹尽快嫁出去,方便花钱。于是徐三爷对陈世安说,你若真的治好了,我们跟父亲商量,把小妹聘给你。  陈世安为什么有把握治徐家小妹的哮喘呢?因为陈世安师傅是宫廷御医陈估家,医术高超,传给陈世安一个秘方,名叫保元汤,专治哮喘的。陈世安给徐家小妹治病,不到半年病就治好了,两人因为常有往来,日久生情,两家再请人做媒,成就了一段美满姻缘。徐家有钱,嫁庄是一座600平米的院子,20道宫廷瓷器,狐皮大衣几十卷,老妈子(佣人)一批。  陈世安的大女儿陈凤玮,是个大美女。陈文伯因为跟师学医,在老师家经常进出往来,一来二去,与陈凤玮有了感情,于是结为夫妻。这样一来,陈文伯的老师变成了岳父。有意思的是,从宫廷御医陈估家传下来的医术,始终没有离开陈家,因为大家都姓陈。  陈文伯有两个儿子,都学中医,已得家传。大儿子陈红在北京鼓楼中医医院工作,小儿子陈新,在北京金宝街开了一间中医门诊:京城易安中医门诊。家传秘方就是饭碗,通常不会对外公布,但是陈文伯、陈新父子完全看开了,竟然上了北京卫视养生堂,做了五期《小秘方,大疗效》的节目,公开他们的家传秘方。本书就是根据《小秘方,大疗效》节目中内容,通过对陈文伯、陈新父子的补充采访编辑而成。  国医大师贺普仁是陈文伯的好朋友,他们都是中医临床大家。“五十到一百健康丛书”专门出版名家的保健书籍,曾在《国医大师贺普仁:“一针一得”治百病》一书封底为本书做过广告,许多读者纷纷打电话来购买本书,由于我们的原因导致本书现在才正式问世,在此,特向读者致歉!  谢谢您关注“五十到一百健康丛书”!中国已经步入老年社会,我们将持续不断地为大家编辑出版名家的保健书籍,为五十岁到一百岁的中老人提供服务。  (未完待续)
楼主发言:102次 发图: | 更多
  第一章 京城名医家族的传奇  陈文伯,河北永清人,1936年出生,中国著名中医临床大家。早在1990年,陈文伯就被确认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经验师承制导师,被评为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中医专家、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1997年,再次被列入国家级名老中医、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陈文伯现任京城名医馆馆长、炎黄国医馆馆长、中国中医药学会男性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保健协会专家委员。  陈文伯有两个儿子,都学中医,大儿子陈红,在北京鼓楼中医医院工作;小儿子陈新,在北京金宝街开了一间“京城易安中医门诊部”,请了很多中医名家来坐诊,陈文伯也经常到儿子开的门诊部给患者看病。因为编写本书,有一星期,我几乎每天到这家门诊观察陈文伯的看病过程,没有想到,有一天我看到了奇景——藏传活佛亲自带人来看病。  一、藏传活佛亲自带人就诊  京城易安中医门诊部,虽然规模不太,但平常前来求诊的患者不少,那天恰好陈文伯、陈新父子连续五天在北京卫视养生堂主讲《小秘方,大疗效》,节目播出反响热烈,结果陈家门诊天天暴满,拥挤不堪。于是我在陈新房里,见到了西藏雍仲本教的塔德?泽旺吉美活佛和德格印经院的首座讲师。    日上午,泽旺吉美活佛带首座讲师到京城易安中医门诊找陈文伯大夫看病  找陈文伯看病的除一般患者外,还有一些是陈新朋友,或特别“嘉宾”,因为大家都要排队等候,嘉宾们先到陈新的房里喝茶交流,我就这样看见了了两位藏传和尚。虽说人不可貌相,众生平等,而且和尚我也见过不少,但是眼前这两位确实气度不凡,与众不同。我开始并不知道他们的身份,心里却有了疑问:天底下竟然有这种气质、气场的和尚?  细问之下,原来是西藏“雍仲本教”泽旺吉美活佛和德格印经院的首席讲师。这是日上午,日历上有5个“1”,非同寻常。  首席讲师脸色有些苍白,很少说话,一看是个满腹经纶的“知识分子”。所谓凡有所学,皆成气质,饱学之人自然会有一种特殊的风彩。旺吉美活佛是带首座讲师来看病的。首座讲师得了肝癌,有点晚了。吉美活佛说,首席讲师整天忙于工作,身体早就感觉不舒服,可是他一直忍着,不去看病,才造成这种情况。  吉美活佛告诉我,首席讲师的父亲,是西藏非常有名的藏医,其水平在西藏数一数二。这让人想起“门前有佛不求”的俗语——既然首座讲师的父亲医术这么高明,他们为什么会舍近求远跑到京城来找陈文伯呢?吉美活佛还告诉我,他们认识京城不少高水平的名医。  为什么偏偏找陈文伯呢?  泽旺吉美活佛说,这与西藏“雍仲本教”和当地的风俗有关。  吉美活佛网上有博客,他建议我上去看看。我很好奇,多次上网点开他的新浪博客。他的博客首页最近出现了一张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截图,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俞正声与吉美活佛会面握手的画面。图解文字是:“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俞正声同志在四川甘孜考察时,亲切的接见了当地藏传佛教的代表,其中包括雍仲本教的代表塔德泽旺吉美活佛。”  有关西藏“雍仲本教”,吉美活佛的博客是这样介绍的:  “雍仲本教”是幸饶弥沃佛祖所传教的觉悟正法,也被称为西藏最古老的佛法。在佛祖幸饶弥沃还未出世之前,象雄地区早就有一些原始宗教,比如神本、龙本、魔本和沃本等很多种“本”(原始宗教)类存在了,这些“本教”被统称为“斯巴本”,“时间本教”也叫做“原始斯巴本教”,为了有别于原始的“斯巴本教”,人们就把幸饶如来佛祖所传的佛教叫做“雍仲本教”。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斯巴本”是西藏最古老的原始宗教和传统文化,“雍仲本教”是在古象雄王朝时期所形成的西藏最古老的佛法,因为“雍仲本”他有着自己圆满的成佛的窍诀和利益众生的善巧妙法。“雍仲本教”起源于古象雄西藏阿里地区的“冈底斯山”一带。是以显、密、大圆满的理论为基础,以皈依三宝为根本,发菩提心为宗旨,讲究因果,导人向善,有着自觉觉他圆满成佛的教育,至今已有一万八千年的历史。  辉煌鼎盛的古象雄文明就是以“雍仲本教”的传播为主线而发展起来的。由于古象雄文化有着悠久灿烂的历史,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范围,也是西藏文明和精神的源泉和西藏佛教的根源。释迦牟尼佛的佛法传入西藏以后,两个伟大的觉悟妙法并融而形成了藏传佛教五大教派,“雍仲本教”是藏传佛教五大宗派之一,是集古代西藏文化之大成,也是现代西藏文化之母。“雍仲本教”与原始本教的根本区别在于雍仲本教具备了完整的教义理论体系和完善的实践修行法门,可以说“雍仲本教”就是在我国藏族地区土生土长的最早的佛教。据佛经中的有关记载,每次佛出世的时候,都是针对当时众生的种种根性,因材施教的予以教化(如燃灯佛、释迦牟尼佛、弥勒佛)。而辛饶弥沃佛的出现也正是基于当时众生的根器因缘所致。(网址:.cn/u/)  而泽旺吉美活佛的前世,可追溯到古象雄时代四大持明之一的东君特钦大师,他是本教前弘期著名的高僧,一直持愿转世。在“雍仲本教”众多的高僧大德中,住世弘扬佛法的活佛——塔德?泽旺吉美活佛是“雍仲本教”六大世袭家族中的,白大棚金翅鸟世袭的十七世世袭活佛和塔德寺第三世活佛。  2003年5月至2012年,泽旺吉美活佛在多方人士的共同认可下,被任命为德格印经院院长——藏传佛教所有教派的经文多出自于德格印经院,该印经院被公认为当今存世的三大印经院之首。至今,它奇迹般地完整保存着22万余块木刻古印版,这不仅是藏族,更是中华民族乃至世界的宝贵文化遗产。  这次找陈文伯看病就是德格印经院首席讲师。为首席讲师寻找医生的过程听起来非常复杂,很难复述,在我这个外人看来,首席讲师找医生看病像寻找活佛一样神秘,相信这与“雍仲本教”悠久历史和传统习俗有关,总之,他们不远千里找到了陈文伯,现在正坐在我面前,让我感觉自己生活在传奇的故事里,有照片为证。  陈文伯仔细询问首座讲师的病情,开了方子,最后不忘用上陈氏秘药——陈氏麝香止痛酒。  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末的一次卫生工作会议上,时任卫生部部长的李德全说,肝癌患者晚期的疼痛很厉害,要是中医有什么办法能解决一下就好了。当时的陈文伯大夫还很年轻也很有心,就一直寻求解决病人的痛苦的方法。后来,他终于配制了止痛的药酒,用于包括癌症、风湿、类风湿、痛风、外伤等多种疼痛的病人。陈文伯大夫说,这种止痛药酒也能缓解冠心病引起的心绞痛。  本书第五章将披露陈氏麝香止痛酒的秘方。
    本书撰稿人钟健夫在陈新大夫房里与吉美活佛合影
    日上午,泽旺吉美活佛带首座讲师伍金多吉到京城易安中医门诊找陈文伯大夫看病
  二、传奇的中医世家  (一)治好哮喘赢得了美满姻缘  陈新介绍了自己家族的传奇历史。  原来陈文伯出身于中医世家,父亲陈明,是中医眼科大夫,可是陈文伯不是向父亲学习中医,而是向京城名医陈世安学习中医——严格按解放前那种师带徒的方式,最后还娶了师傅的大女儿为妻。更为传奇的是陈新外公外婆的婚姻——陈世安竟然是因为医术了得而讨了一门美满亲事。  俗话说,中医不治喘,西医不治癣。可见中医很难根治哮喘。但是,陈文伯的师傅陈世安,恰恰是因为治好了京城大富人家宝贝女儿的哮喘,赢得了美满婚姻。  陈新的外婆家姓徐。说到外公娶外婆的故事,陈新十分自豪。他说,解放前外婆家有八大饭庄,其中最有名的是锄和居和同福居。除饭庄外,徐家有一间大烟馆,一家盐厂,还有一间烧瓷器的宫廷玉窑厂。当年外婆虽排行最小,也已经20出头(解放前姑娘的年纪算大了),因为身患哮喘,一直没有出嫁,在家帮父亲管帐,是个严格的女管家。  有一次,陈世安跟徐家三爷一起吃饭,席中还有不少朋友。徐三爷说,世安,为治我家小妹的病,所有的人我们都找了,西医找了,中医更别提了,全找过了,现在就只剩你了。陈世安听了心已经有些把握,开玩笑地问,如果我把你家小妹病治好了,怎么办?  那时陈世安的原配去世了,他正准备续弦。而徐家小妹管账,非常严谨,兄长们拿点钱出来不容易,自然希望小妹尽快嫁出去,方便花钱。于是徐三爷对陈世安说,你若真的治好了,我们跟父亲商量,把小妹聘给你。  陈世安为什么有把握治谢家小妹的哮喘呢?因为陈世安师傅是个宫廷御医,叫陈估家,医术高超,他传给陈世安一个秘方,名叫保元汤,专治哮喘的。陈新解释说,元就是元气,是补肾保肾的,治哮喘关键是调肾。  说到这,似乎有点乱,我们理一理:陈文伯姓陈,他的师傅陈世安也姓陈,陈世安因为善用陈皮,被誉为“陈皮大夫”。 陈世安的师傅陈估家,是个宫廷御医,也姓陈,传奇吧?似乎在冥冥中,陈家的秘方一直传给姓陈的。  再说陈世安给徐家小妹治病,不到半年病就治好了,两人因为常有往来,日久生情,两家再请人做媒,由此成就一段美满姻缘。徐家有钱,嫁妆是一座600平米的院子,20道宫廷瓷器,狐皮大衣几十卷,老妈子(佣人)一批。陈新说,那会儿当名医还能发财。我们开玩笑说,何止发财,连老婆都“治”回来了。      左图:陈新外婆徐淑瀛年轻的时候  。右图:陈新外公陈世安年轻的时候(1927年摄)。  陈世安的院子在北新桥二条,靠近雍和宫。北新桥二条当年是条大长胡同,能过几辆马车,陈家的四合院,从胡同中间一直到胡同口,家里墙上挂满了病人送来的匾。陈新说,都是被治好了的人送来的,头几个是张作霖、吴佩孚、段祺瑞送的匾。送来的匾太多了,后来时局发生变,全部当柴烧了。过去陈世安给穷人看病,常常不收钱,而富人的病被他治好了,出手阔绰,给一两百块大洋是常事。因此陈家养了大批闲人,亲戚都过来住了。  陈世安与徐家小妹生了8个孩子,其中7个女儿,1个儿子,没有一个学中医。陈文伯因为跟师傅学医,经常到陈世安家来,常来常往,陈文伯与师傅的大女陈凤帏有了感情,他们于1961春结婚。陈凤帏退休前是北京东直门中学的语文教师。
      陈文伯与妻子陈凤帏又有一段传奇:陈凤帏与陈文伯的4弟陈文华(上面右图下排左)不仅同年出生,而且在同一家医院出生,两人的母亲还住在同一间产房里,只不过陈凤帏比陈文华早出生了3天。当陈文伯去医院探望母亲和新出生小弟弟时,竟然见到了自己未来的丈母娘和刚出生的妻子。
  (二)陈新跟外公出诊治羊角疯  陈新小时候跟外公出过一次诊,那时他只有6岁,半夜,正下着雨,邻居来敲门,说陈大夫,请您出个诊,急死了,孩子抽羊角疯(癫痫),怎么也止不住。  陈世安每次出诊都很认真,穿得整齐。陈新觉得好玩,要求一起去。外公说行,陈新就帮忙提着小药箱跟着出去了。箱里面有针灸包、脉枕、方子等等。  他们到了患者家里,只见孩子身体抽搐,脸部痉挛,双眼紧闭,嘴角流着白沫,口中咬一块布——家属为防止孩子咬伤舌头塞进的一块手绢。陈世安迅速给孩子扎了一针,孩子的身体就不抽动了,但是牙关还紧咬着,眼晴没有睁开。陈世安从小药箱里拿出通关散,倒出来,用细管吸了一些,叫孩子用鼻吸——啜鼻。孩子没醒,听不见,陈世安只好吹进去,过了三五分钟,孩子慢慢睁开眼,醒了。  陈世安让家人扶孩子起来,喂了一些姜糖水,再给他把脉。开了5副药,每副5味,嘱咐不能让孩子受凉、受惊吓,也不能过累。孩子的羊角疯从此断了根。  解放后,因为跟别人合伙医院被收了,陈世安就在家附近的北新桥医院上班,图个上下班方便,但每天的门诊量也有百十来人。  陈世安活到91岁。最后不认得人了,但只要你把手伸过去,说您给把把脉吧。他也不知道什么意思,顺手一摸,噢,说摸着这脉了,沉悬,尺弱,肾气虚,然后说开什么药,有几味,每味多少钱。  陈世安走之前,有预告,他说我不吃饭了。17天之后,自己走了,没什么痛苦,身体一点异味都没有。陈新说,最后我妈他们给他穿衣服——我们小孩儿都不让进,发现他身体非常光洁,一个小疤痕都没有。可见老人家活得很谨慎,很在意。  之后是连着三天的吊唁,也没有专门通知人们,可是周围的居民互相传说,陈老大夫死了,大家都被陈世安治好过病,前来吊唁的人群络绎不绝,持续三天。
    晚年的陈世安、徐淑瀛夫妇。
  (三)少年陈文伯拜师京城名医陈世安为师  陈文伯出生于中医世家,父亲是个中医眼科专家。由于家境贫寒,父母与6个兄弟,一共8口人住在不足12平米的平房里。太拥挤了,父亲只好长期住在工作的地方——北平平民医院。陈文伯小时候深得父亲宠爱,每年寒暑假,他都跟父亲一起住在医院的宿舍里,因此经常有机会见识父亲的医术。    陈文伯的父亲陈明、母亲杨素贞(一九四二摄)。  北平平民医院主要是给穷人看病。有一天早上,陈文伯看见许多病人在中医眼科候诊,他好奇地走进父亲的诊室,见父亲在摆弄一个神奇的“药葫芦”,正往里面装中药水丸子,然后兑入白开水,摇晃几下,溶化了,产生了一种奇特的气体。父亲将“药葫芦”扣在患者的病眼上,十余分钟后,患者感到疼痛较重时,便拿出一根长钝针,在葫芦底部放气,再把“药葫芦”拿下,眼病立即好转。  父亲告诉陈文伯,“药葫芦”可以治疗暴发火眼、内外障眼和其他一些常见的眼病。只需根据不同的病症,用热水溶化不同的水丸子,将“药葫芦”扣在患者病眼上,利用里面蒸发的药气熏疗,药到病处,病随药愈。  陈文伯经常在候诊室听到患者称赞父亲,说神奇“药葫芦”治病,又快又好。他为自己有这样一位受人称赞和尊敬的父亲而自豪,心里暗暗立下宏愿,长大后一定要像父亲一样,做一名为穷苦人治病的大夫。  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北京全城沸腾,人人喜出望外。当时9岁的陈文伯感叹,与两个哥哥轮流排队买混合面的苦日子不会再来了!  有一次,邻居来求医,她的一个6岁的男孩得了“白口糊”(走马牙疳),如不及时治疗,不仅满口牙齿会烂掉,而且会危及生命。母亲听到后,很着急,对陈文伯说:“你赶快去医院告诉你爸爸,一定要想想办法!”  陈文伯急忙赶到医院,把详情告诉了父亲。晚上,父亲把配好的中药散无偿地赠给病儿。小儿痊愈后,邻居全家上门来致谢,说:“谢谢陈大夫,您送来的药,救了我们孩子的一条命啊!”  这一次,10岁的陈文伯参与了父亲治病救人的全过程,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志向。他正式地对父亲说:“我长大了也当一个大夫!”  父亲微笑地说:“你现在还小,要好好读书学习,不然看不懂中医书,怎么当大夫呀?”  陈文伯小时候贪玩好动,成绩中等,不是一个刻苦学习的孩子。父亲的话让他深受教育,暗下决心:我要刻苦学习,将来当一个为穷苦人治病的好大夫!  1949年,北京解放。大家相信北京“物价一日三涨,吃了上顿没下顿的苦日子”不会再有了。但陈家8口人,全靠父亲一个人的工资养活,实在很难维持让6个孩子同时上中小学生活,父亲决定让陈文伯去学医,严肃地对他说:“你从小就想当个中医大夫,现在就学吧。”陈文伯高兴地答应了。  1949年6月,13岁的陈文伯正式拜师京城名医、原北平国医学院董事、北平平民医院中医科主任陈世安门下。这是中国传统的师带徒的学医方式。  陈世安先让陈文伯背诵《药性赋》、《汤头歌诀》。2年后,让他以《医宗金鉴》为蓝本,重点读《伤寒论注》、《金匮要略》、《四诊心法》、《杂病心法》、《妇科心法》和《幼科心法》等。在此基础上,通读《内经知要》、《温病条辨》和《神农本草》原著。陈文伯对《内经》原文不理解请教老师时,陈世安会结合病例解释,耐心教导陈文伯:“看书要静下心来,心浮气躁难以读懂医书之理,要多读几遍,多看各家注解。”  随后,陈文伯跟老师抄方,进入临床。老师诊治风热感冒时,让他背诵银翅散;诊治风热咳嗽时,让他背诵桑菊饮。老师过去让陈文伯背的医书,在临证时真的用上了。一年四季跟师诊治感冒与热病,使陈文伯加深了对《伤寒论》和《温病条辨》的理解。  1954年,陈文伯加入了北京中医学会,成为预备会员,同时参加“中医讲习班”,随后,他考入了北京中医进修学校——3年系统的中医理论学习,使他对中医的整体论、内因论及辨证论治的理论有了系统的了解。1957年4月,陈文伯加入“报恩寺中医联合诊所”,担任主任医师,不仅跟师进一步学习,而且还受到原北京国医学院院长孔伯华先生的弟子——刘学文和唐泽丰的“中医汇通学派”的指导,唐泽丰还多次带来自己20世纪40年代跟师孔伯华的临证医案,让陈文伯大开眼界,获益匪浅,进一步认识到各大学派的独特观点及中医学的博大精深。  8年的中医学习与初步的临床实践,使陈文伯真正进入了中医的大门。此时,他才如梦方醒,意识到今后的学习,尤其是临证看病,审证求因更加艰难。陈文伯暗下决心,要在临床实践中苦读中医古籍10年。
  那楼主说说尿酸高怎么治好?啤酒喝的  
    陈文伯教授和夫人陈凤玮与恩师陈世安在一起。
  (四)为自己和家人治病的陈文伯  1961年,陈文伯因饮食不节,起居无常,罹患化脓性阑尾炎,经上级医院外科主任确诊后,要求立即动手术。此时陈文伯想起来了,过去不是曾以大黄牡丹汤加减方治疗急性阑尾炎取得良效吗?他虽然没有治过化脓性阑尾炎,但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书中有记载:“肠内有痈脓,薏苡附子败酱散言主之。”他决定自己用中药治疗,处方为:薏苡仁、败酱草、冬瓜子、蒲公英、紫花地丁、桃仁、甘草。  服此方一剂之后,陈文伯立即止痛,服二剂后便感身安,三剂痊愈。  1964年,长子陈红1岁半时,因患“腺病毒性肺炎”,住儿童医院。治疗半月有余,不见好转,反而越加严重,呼衰合并心衰,医院多次下病危通知。无奈,陈文伯只好将患儿接回家中。他发现小儿身热已退,唯鼻翼煽动,哭而无声,呼吸微弱,口唇紫绀,昏睡,尿少,脉微细欲绝,已属邪阻心肺、正气欲脱之证,非常危险。在老丈人陈世安指导下,急拟药方:西洋参、藏红花、桃仁、杏仁、川贝母、麦冬、五味子、生甘草、蛤蚧尾。煮好后用滴管从小儿口角处滴入,每日6次,每次10滴。  3天以后,小儿睁开双眼,尿量增多了,但仍是哭声细微,大便稀少,脉沉细弱。继续以前方加山药,7日后诸证悉减。再用前方加白术、生黄芪,每日仍滴6次,每次增至15滴,调理了一个多月后痊愈。在这期间,陈文伯被迫阅读《幼科心法》、《幼科新书》等多部儿科专著,倍感“临证用时方恨少”,特别是书中的哮喘篇,使他终生受益。  此后陈文伯多次给自己和家人治病,本书将在后面介绍。
  顶起来  
  作者:祛痘不留印印 来自:手机版 时间: 17:42:28     顶起来  ___________  谢谢
  三、陈新学医创业之路  陈新,1971年出生,1996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读的是三年半的成人大专。陈文伯晚年招收10个学生,其中一个就是自己的小儿子陈新,可见陈新小时候并不想学中医。  (一)反叛的陈新  陈新长得很帅,讨人喜欢,他跟父亲一样,口才极好,说起来话都是口若悬河,时常停不下来。陈新的口若悬河,有一事为证,他到电台普及中医知识,原本只是做几期节目,没想到开口之后,陈新就停不下来,讲了整整一年。但小时候的陈新不喜欢说话,非常叛逆,父亲让他背汤头歌诀,他不背,家长和老师都很难教育他。  读初中的时候,有一次陈新在作文中用了“大千世界”一词,被老师批评,说是乱用词汇。 陈新喜欢看课外书籍,“大千世界”是他在一本介绍佛教的书里看到的。因为受到批评,陈新心理上留下“创伤”,从此就不再作文,考试成绩总是不及格。母亲是中学语文教师,曾在全国各地推广教学经验,偏偏就是教不了这个反叛的小儿子。  初中毕业考试的作文,学校出的题目是“生日”。好家伙,陈新故意反过来,偏偏要写“忌日”,写奶奶的忌日。因为奶奶走的那天,在他心里复活了,所以奶奶的忌日就是生日,他的作文中多少还算扣了一点题,60分,刚好及格,被当语文老师的母亲臭骂一顿。  可能因为老是遭受批评,初中的陈新不喜欢说话,有点自闭症的样子,但是到了高中,陈新反过来,变得特别喜欢说话了,仿佛要把过去不说的话,全说了,像换了一个人,太贫了。更奇怪的是,从前不喜欢作文的陈新,读高中时竟然喜欢写诗,自己喜欢写就罢了,他还与同学们一起,组织了青藤诗社。   班主任反对他们搞诗社,教导主任也反对,副校长也反对。他们天天给校长写信,说办诗社不会影响学习,而是为了更好地学习。结果校长赞成了,另外三个老师不同意,一比三。但后来还是批下来了。  他们创作和朗诵青春诗、朦胧诗,用学校的礼堂搞活动。他们还搞横向联合,北京40多个学校近200个同学都来了。人越来越多,最后连操场也站满了。学校很担心。青藤诗社的组织者只有三人,一个社长两个副社长,陈新是青藤诗社的副社长。社长现在是首都机场人力资源部的主任,另一位副社长进入文艺圈,成了导演和制片人。  为了平衡,有关方面组织了学通社,跟他们争学生。后来因为高考,青藤诗社就散了。  陈新喜欢艺术,喜欢雕塑,家里让他考北京中医药大学,结果考了539分,差7分。那时候中医院校考分要求高,当年他的成绩上北师大、北航都够了,可是他不愿当老师,不想学理工。  陈文伯在鼓楼中医医院当院长,正是人生颠峰的时期,每天来鼓楼中医医院看病的病人,有500多个。此时的陈新还是有点叛逆,他想的不是向父亲学习,而是跟父亲竞争,他想自己如果学医,可能这辈子都无法超越父亲了。所以陈新想另辟蹊径,要在别的行业弄点名堂出来——他做过出版,开过酒屋,还到过深圳创业。
  楼主继续,期待中……  
  (二)学医创业的陈新  1996年,陈文伯在北京鼓楼中医医院退休了,但他仍然每天上班工作,他有众多职务,其中之一是北京灸黄中医馆馆长。中医越老,经验越多,越有价值。  陈新渐渐过了反叛年纪,知道自己出身中医世家,从宫廷御医陈估家,京城名医陈世安,再到国家级名老中医的父亲陈文伯,几代传承的医术是无价之宝,他应当继承和发展。陈新开始定下心来学中医,不仅跟父亲学,还到北京中医药大学读书,并于1996年修完的大专学历。  父母老了,陈新干脆从深圳回到北京,既可以陪伴父母,又可以向老父亲学习。他先在父亲任馆长的北京灸黄中医馆学了一年制药,接着又在公关部待了半年。之后到了几家私营中医院当院长助理。在清河的一家湖北人开的中医院里,他知道了私营医院怎么承包科室,怎么做广告,怎么挣钱。  之后,陈新又到同立中医院,承包了哮喘科和糖尿病科,用父亲甚至是外公那里传下来秘方,根据患者的病情做一些加减,病人服后效果很好,让陈新增加了自信。通过这种实践,陈新对从公立医院到私营医院的各种经营方式,包括药品怎么开等等,都比较了解——他觉得应当自己开医院了。  于是他与三个股东一起,开办了北京京城易安中医门诊。大股东是搞房地产开发的,出资300万,二股陈新出资100多万,三股东出资几十万。这三人之中,只有陈新是懂医的。由于大家的管理理念不同,管理方式也不同,最初易安中医门诊的经营很一般,后来,其余两个股东撤资,由陈新全面接收易安中医门诊。
    陈文伯与两个学中医的儿子——陈红(左)、陈新(右)。陈红学中医也有20年了。
  (三)重伤后静心学医  真正让陈新静心学医的是一场意外的重伤。  日,陈新刚从海南乘机回来,当天晚上,朋友非要叫他出去打台球。到了打球的地方,车停在北门,电梯在东门。他们到了东门电梯口,有两部电梯,第一个电梯口写着台球厅的广告,虚开着半扇门。周围比较黑,陈新没来过,以为前面是楼道,兴许有声控灯,脚一跺就亮了。他右手扶门,左手拿一个包,对后边人说,应该就是这儿。他走进去,一跺脚,“轰”一声就掉下去了,立即失去知觉。  下面有两层楼高,10米。当时是晚上9点多,四周黑咕隆咚。后边跟着的人发现突然陈新不见了,一找,唉哟,从电梯口掉下去了,立即叫来物业。大约八九分钟以后,他们才在电梯下面找到他,立即喊:陈新!陈新!  陈星被唤醒,第一个反应是先吸气,一吸气,感觉自己还活着,只是脑袋忽忽悠悠的晕。接着一看,起码自己身体上半部,无大碍,再摸一下脑袋,转转脖子,颈椎能动,没事。他想站起来,但下半肢没知觉。坏了,他动不了,高位截瘫,身体下半部骨头全碎了,需要立即送医院。大家报一批医院的名字,陈新说,去积水潭医院。  陈新说去积水潭医院的时候,身体没有感觉,麻麻的,但是一上救护车,就不行了,腰椎、柢骨、骨盆,两个脚腕等,全碎了,加上许多错位,骨头相互碰撞,疼得不能动了。陈新怕父母知道后受不了,对一起来的朋友说,谁都先别打电话,到医院再说。到医院一查才发现,全身八处粉碎性骨折!  为什么要上积水潭医院呢?因为积水潭医院水平高,陈新有熟人。  陈新让人先给自己的媳妇打电话,媳妇哭着就来了,一看傻了。然后,他跟媳妇说,给陈红打电话(陈新的哥哥)吧。陈红带着钱,也来了。就这两拨人,他不想告诉太多的人。  可是要做手术,还有中医配合手术及后面康复的问题,始终不能瞒着父母,他就让哥哥给老爸打电话。应当怎么说呢?陈新认为应这么说:小儿子出事了,没死,估计得残,但是呢——不必太紧张,您过来看看。  陈红心里太紧张了,生怕老爸受到刺激,不知该怎么打电话,他说:爸,您来吧!  怎么了?陈文伯问。  小儿子出事了,陈红说。  陈文伯以为小儿子死了,说:我不去。陈文伯怕自己承受不了。陈新母亲一听这消息,血压一下窜到200。说到这里,陈新心里很难受,说老头儿70多了,受不了。  陈新停了一下,继续说:我爸一看,我妈也不行了,说我不去,你得说清楚了,你要说不清楚你弟弟怎么回事,我肯定不去了,后边的事儿都由你负责。陈红这才把事情说清楚。  陈新浑身疼痛,脸色惨绿,他怕父亲来了受到刺激,打了两针杜冷丁,强说没事。  他知道积水潭医院骨科头一把是武老——武定华,是全国最好的大夫,要请他来看看。武老不用机器,用手摸一摸,就知道受伤的程度。武老看过之后,对陈新说:你的情况,做手术之后,不至于不能站起来。但是武老快80岁了,还因病被切除了一个肺,没有体力做手术了。最后由另一位专家给陈新做了手术。  做手术之前,陈新写好了遗书。也算陈新难中有福,因为“5.12”汶川大地震,专家给他做完手术,第二天就到灾区去了。积水潭医院骨科主任是陈新的哥们,他说现在留下的是实习大夫,主任级的都做走了,连康复都不能做了。另外,西医在术后解决不了感染和血栓的问题,由于陈新骨折的地方太多了,只要有一处血栓,三分钟后就可能危及生命。  陈新转到鼓楼中医医院,用中医做康复治疗。虽然当院长的老爸退休了,但哥哥陈红还在鼓楼中医医院上班,方便照看。陈新服的中药,自然是父亲陈文伯所开。药方不是小秘方了而是大方子,有80多味药——五脏六府和全身经脉都要调,其中很重要的一味,是通窍的麝香。  陈文伯的基本思路是,久卧必伤气血,所以保元调养气血为主;其二是活血化淤,通络防止栓塞;其三是止痛……5月份做的手术,陈新10月份就拄着拐上班了,比同样伤残程度的人早站起来4个月——这简直是个奇迹。  陈新一看自己能站起来,把写好遗书也撕了。这时陈新才把自己的遭遇告诉其他人,来看望他的朋友络绎不绝。陈新说,如果不能站起来,还不如无声地死去。  在中国古代战争中,粉碎性骨折的人无数,但许多人经过中医治疗都可以重新站起来,然后再次投入战斗。陈新感叹,中医精妙的骨科接骨(驳骨)术已经失传,否则自己前期就不用西医做手术了,中医可以做到全程治疗。  经此大难,陈新的精神经受了前所未有的洗礼,那颗躁动于“大千世界”的心终于清静下来,开始真正认真学习中医了。京城易安中医门诊也逐渐步入正轨。
  四、悬壶济世的陈文伯  (一)在北新桥医院独立门诊  1958年,陈文伯参与组建北京市东城区北新桥医院。这是一所基层的西医综合小医院,设有中医科、针灸科。陈文伯和老师陈世安都在中医内科工作。这时他虽然可以独立诊治病人了,但始终没有停止向陈世安学习。陈世安的门诊每天门庭若市,陈文伯却一天没有几个病人。但他并没有气妥,而是更努力地跟师学习和研读中医经典。  1959年冬季,北京市麻疹流行,麻疹合并肺炎导致死亡率极高,尽管西医使用青链霉素,但死亡率仍高居不下。陈世安认为:“麻疹不出致使诊毒阻肺,治疗关键在于透疹宣肺,使毒邪外出则安。”陈文伯经常与老师一起在麻疹合并肺炎病房会诊,采取中医治疗,获得良好的效果。由于病人多,医院实施24小时值班制度,许多病人住在家中,陈文伯每日往诊病人家中数十次,用中药治疗麻疹合并肺炎,使死亡率大幅下降。这几个月的麻疹合并肺炎防治工作使他认识到:看书学习固然重要,但在临床实践中学习更重要。  1962年,陈文伯正式从事中医门诊工作5年,求诊者日益增多。甚至本院外课手术病人也要求他会诊,如患者中有深部脓肿的,术后新肉不生,形成凹陷,陈文伯采用外科消、托、补三大法则之补法为主治疗,一周后新肉迅速生长,痊愈出院。再如丹毒高热病人不能上医院的,陈文伯就到病人家中看病,一般采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方法治疗,多在一周内痊愈。他在门诊以治疗内科热病、妇科、儿科疾病为主,同时坚持学习《外科正宗》、《外科证治全生集》等专著,以适应病人的需求。  1963年,北新桥地区一位72岁高龄的“支饮”病人,西医诊为“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合并心衰,经住院治疗病情未减,出院在家,请陈文伯往诊治病。陈文伯想起张仲景以木防已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治疗虚证之“支饮”病症,而此时病人已经心衰,动则喘促不安,仰卧或坐起时面如白纸,心悸汗出,有欲脱之势。陈文伯想了很久,决定用扶正祛邪治之。他模仿仲景的药方,用西洋参、生黄芪补元扶正,以炒白术、茯苓、山药健脾祛痰,重用薏苡仁化饮祛邪,每日服3次。山药粥频服。病人半月后可以下床行走,月余可骑自行车出门。
  (二)不断继承创新的陈文伯  20世纪70年代,陈文伯主持中医科研,亲自建立中医急腹症病房。他在收治“石淋”(肾结石)病人时采用两种方式:1、一般肾结石直径在1cm以下者,以清热利湿、通淋排石法,两周左右均可排石;2、肾结石直径在1.5cm以上者,则采用“化石法”,尤其是结石在肾盏部位者。他在前贤各家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以石化石”法,重用鱼脑石、滑石、芒硝等,获得良效。  有一个病人双肾都结石,被切除了一个肾,另一个肾的结石在1.8cm以上,无奈求助于中医治疗。陈文伯采用“以石化石”法,用中药方为主,治疗数月,结石从中间断裂成两块,顺利排出。此后,对于许多经中西医治疗效后排石疗效不佳的病人,陈文伯都用“以石化石”之法,均取得良效。  对病房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陈文伯以《金匮要略》中的大黄牡丹汤、核桃承气汤加减化裁治疗,对化脓性阑尾炎患者,则以薏苡附子败酱散为主方治疗。但对于反复性的“肠痈”(慢性阑尾炎),陈文伯则广泛吸取各家经验,给合自己临床实践,自拟“五子汤”(冬瓜仁、瓜蒌仁、甜瓜子仁、薏苡仁、桃仁)治疗,亦有良效。陈文伯还以多年临床经验,自拟“肠痈通用方”:马齿草、蒲公英、桃仁、丹皮、薏苡仁、冬瓜仁、生甘草,治疗肠痈屡用屡效,为众多患者免除了手术之苦。  20世纪70年代,陈文伯还主管过中西医结合工作。那时提倡“西学中”——西医学习中医,医院西学中医师以“中药剂暴露疗法”治疗患者。先后收治了800余例烧伤病人,其中深II度病人进行植皮治疗,除1例因深度烧伤面积达98%的病儿因气管黏膜脱落窒息死亡外,均治愈出院。在治疗过程中,为了防止败血症的出现,从病人从入院第2天起,服用陈文伯自拟的清火泻火、凉血解毒的中药汤剂。连服3天,无一例出现败血症,均平安度过了烧伤高热期,为日后治疗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些经验在全国烧伤学术会议上进行交流,受到了高度关注和好评。  另有一位西学中医师在陈文伯的指导下,用中药石灰、大黄制剂,用注射器注入结核瘘管内,使多年不愈的淋巴结核患者得到根治。此项成果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陈文伯在医院主管中西医结合工作期间,由于开展“中医急腹症病房”、“中西结合治疗烧伤”、“中药石灰、大黄治疗淋病结核”三项科研工作中突出中医特色,1979年被评为“北京市卫生系统科技先进工作者”。  1979年至1981年,陈文伯奉调至北京市卫生局中医处,负责中医工作。在此期间,他对全市中医和西医结合工作进行了调研,了解到中医发展的大好形势下尚有诸多困难,必须做到不跟风,不随流,不盲从,坚定走符合中医自身的发展道路。
    1998年陈文伯为美国旧金山共和党领袖、国会议员皮特先生诊脉。
  (二)不断继承创新的陈文伯  20世纪70年代,陈文伯主持中医科研,亲自建立中医急腹症病房。他在收治“石淋”(肾结石)病人时采用两种方式:1、一般肾结石直径在1cm以下者,以清热利湿、通淋排石法,两周左右均可排石;2、肾结石直径在1.5cm以上者,则采用“化石法”,尤其是结石在肾盏部位者。他在前贤各家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以石化石”法,重用鱼脑石、滑石、芒硝等,获得良效。  有一个病人双肾都结石,被切除了一个肾,另一个肾的结石在1.8cm以上,无奈求助于中医治疗。陈文伯采用“以石化石”法,用中药方为主,治疗数月,结石从中间断裂成两块,顺利排出。此后,对于许多经中西医治疗效后排石疗效不佳的病人,陈文伯都用“以石化石”之法,均取得良效。  对病房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陈文伯以《金匮要略》中的大黄牡丹汤、核桃承气汤加减化裁治疗,对化脓性阑尾炎患者,则以薏苡附子败酱散为主方治疗。但对于反复性的“肠痈”(慢性阑尾炎),陈文伯则广泛吸取各家经验,给合自己临床实践,自拟“五子汤”(冬瓜仁、瓜蒌仁、甜瓜子仁、薏苡仁、桃仁)治疗,亦有良效。陈文伯还以多年临床经验,自拟“肠痈通用方”:马齿草、蒲公英、桃仁、丹皮、薏苡仁、冬瓜仁、生甘草,治疗肠痈屡用屡效,为众多患者免除了手术之苦。  20世纪70年代,陈文伯还主管过中西医结合工作。那时提倡“西学中”——西医学习中医,医院西学中医师以“中药剂暴露疗法”治疗患者。先后收治了800余例烧伤病人,其中深II度病人进行植皮治疗,除1例因深度烧伤面积达98%的病儿因气管黏膜脱落窒息死亡外,均治愈出院。在治疗过程中,为了防止败血症的出现,从病人从入院第2天起,服用陈文伯自拟的清火泻火、凉血解毒的中药汤剂。连服3天,无一例出现败血症,均平安度过了烧伤高热期,为日后治疗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些经验在全国烧伤学术会议上进行交流,受到了高度关注和好评。  另有一位西学中医师在陈文伯的指导下,用中药石灰、大黄制剂,用注射器注入结核瘘管内,使多年不愈的淋巴结核患者得到根治。此项成果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陈文伯在医院主管中西医结合工作期间,由于开展“中医急腹症病房”、“中西结合治疗烧伤”、“中药石灰、大黄治疗淋病结核”三项科研工作中突出中医特色,1979年被评为“北京市卫生系统科技先进工作者”。  1979年至1981年,陈文伯奉调至北京市卫生局中医处,负责中医工作。在此期间,他对全市中医和西医结合工作进行了调研,了解到中医发展的大好形势下尚有诸多困难,必须做到不跟风,不随流,不盲从,坚定走符合中医自身的发展道路。
  (三)创立北京第一家“中医急诊科”  1981年2月,陈文伯被调到北京市鼓楼中医医院担任业务院长(其间巫君玉任院长,1983年巫调任北京市卫生局副局长)。上级指示鼓楼中医医院:“要把鼓楼中医医院办成名符其实的中医院,而不是西医综合医院和中西医结合知医院。”鼓楼中医医院前身是煤炭部职工医院,后改为西医综合医院,1974年成为中医医院,但实际上只有中医、针灸、骨科3个中医科室。陈文伯认为,要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医医院,首先要有中医用中药为患治病,要有中医的病房,要有24小时的值班的中医急诊室,要有一定数量的突出中医特色的科室,要以中医科研为龙头,中医学术为基础,否则只能是不伦不类的“中医院”,中医并不能真正得到发展。  在陈文伯的主持下,鼓楼中医医院的肠道门诊、肝炎门诊、肾病门诊全部由中医师接诊病人,设置了50张床位。1982在市卫生局的领导下,举办了第一期“中医急症理论学习班”,为北京市培训了一支由50多名中医主治医生组成的,从事中医急症工作的人才队伍。日,鼓楼中医医院创立了北京市第一家“中医急诊科”。  1984年,在重庆召开的中医急症工作会议上,陈文伯宣读了“开展中医急症工作的经验介绍”。同年在病房开展了中风、关格(肾衰竭)、真心痛(心梗)的中医诊治,院内制剂室研制了生脉饮肌肉和静脉给药制剂、增液汤静脉给药制剂,成功地用中药抢救了大面积心梗病人,用中药离子交换后保留灌肠的方式治疗水肿病晚期(肾衰)病人,也取得了良效。  陈文伯研制了众多有特别疗效的“中药产品”:  (1)陈氏“麝香止痛酒”:局部外涂,可使病人心前区疼痛得到快速缓解。  (2)“痛经丸”:可让妇科痛经病人迅速止痛。  (3)“解毒益肝丸”:治疗慢性肝炎疗效显著。  (4)“鼻通丸”:治疗鼻渊病(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有显著疗效。  (5)“三才降糖丸”:治疗消渴病取得良效。  (6)“定喘搽剂”:治疗哮喘有快速止喘之功,与西药氨茶碱对比,其肌注止喘效果优于氨茶碱,静脉给药与氨茶碱效果相似,从而为中医急症增加了新药,而且该药为外用型,简便易行,安全有效,外搽30分钟即可缓解症状,60分钟后两肺罗音减少。长期配合内服陈氏“定喘散”,2年内大部分病人可以根治。该研究成果于1987年获东城区科研成果二等奖、北京市科技二等奖、国际自然医学科学研讨会优秀论文铜牌奖。  1984年,陈文伯担任“北京热病组”副组长(组长为董建华院士)。1986年,陈文伯荣获卫生部乙级重大科研成果奖。
    陈文伯与国医大师贺普仁。他们都是中国中医临床大家。
  (四)创立北京第一家“中医男科门诊”  1981年,陈文伯在鼓楼中医医院创立了北京第一家中医男科门诊。  陈文伯主持立项“药膳‘合雀报喜’”治疗男性不育,这是北京市科委科研课题,通过对40例男性不育患者的临床观察,服用1个月的药膳,有效率达84%。证实药膳不仅对人体有补益作用,而且使80%以上的患者精子数量上升。其中2例服用药膳后妻子受孕;1例染色体检查证实:染色体中间断裂——曾导致妻子所生2女夭折,服用药膳1月复查:染色体中间断裂已经消失。证明中药不仅可以生发精子,改善精子的活动功能,还具备修复精子染色体的作用——此研究成果于1984年见报后,轰动了全市乃至全国。  1984年,由于男科病人过多,陈文伯在总结治疗经验的基础上,研制了“生精赞育丸”系列药,如“温肾增精丸”、“滋肾增精丸”、“益肾增精丸”、“清肾增精丸”、“活血生精丸”、“清肾解精丸”、“通肾丸”、“液化丸”、“振阳丸”、“固肾丸”、“抗体平”、“抗炎丹”(冲剂)、“阳痿灵”(胶囊)等市级批准的内部制剂,治疗男性不育病中的少精病、多精病、弱精病、死精病、无精病、滞精病、凝精病、畸精病、损精病等病种,均取得显著疗效;对精浊、阳痿、早泄、遗精等症状亦有较好疗效。  其中,治疗精凝不育(免疫性不育)的“抗体平”至今处于全国领先的地位,无论男女均有良效;“液化丸”治疗精化不育(不液化)有效率在90%以上,仍居国内先进水平。以上中药治疗无精不育病(无精症),特别是小睾丸无精症,提示有可喜的效果。年,《中外妇女》杂志、《健康报》公开发表《无精子症不是绝症》一文,介绍了鼓楼中医医院男科门诊的成果,让众多无精症患者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鼓楼中医医院建立中医男科近30年以来,在临床、科研和教研的实践中,陈文伯认识到:男性不育是一门涉及多学科、多病证的极为复杂的疾病。它涉及到内科病种中的心病、肝病、脾病、肺病;外科病种中的痈疽、痔疮;皮科病种的湿疮,以及性传播病症的等。因此,男性不育病证是一门系统科学,是男性学的轴心部分。  尽管病因、病机、治法、用药十分复杂,但是陈文伯运用中医学的“肾命学说”,把男性不育分为阴阳两纲,精、气、水、火四目。其病因尽管极其复杂,但归根到底,无非是导致人体的阴阳两大物质的失衡;其病机尽管及其复杂,无非是人体“精气不足”而致不育。治疗此病,其大法无非是调和阴阳两大物质的往偏虚偏亢,用药无非是添加人体的水液——真阴、元阴之精、万物生长之源,点燃人体生命之火——水中之火、肾之动气、生命之火、万物之火。  而在具体治疗男科各种病证中,运用传统中医五行理论,如治少精不育,在滋肾阴、益肾阴的基础上,加上被肺金之阴精的南北沙参等药物,补其母而壮其子,同时加用补脾阴的石斛等药物,以生金而达到补其祖而壮其子之功,以此类推,加用补心阴之麦冬、补肝阴之白芍等,以达到补曾祖、太祖之阴而生肾阴、肾精之效。  为什么呢?  因为,肾受五脏六腑之精气,五脏阴精不足必将导致肾所藏的阴精不足。为此以五行配五脏相生之法治疗肾阴不足的少精病取得良效。有意思的是,陈文伯在治疗女性孕后死胎病证时,用此法治疗2—6胎停育而致死胎者均有良效。  陈文伯在治疗男性不育病时,虽然辅以现代医学诊断,但始终把精液常规检查、内分泌检查等各项检验都融化在中医理论中。  2003年广州、北京等地“疫毒肺”(SARS)大流行,中医按照“温病”进行了辨证论治,收到良效。但是在这一场瘟疫大流行中,中医却忽略自身病证结合、辨证论治的规律,至今没有确立“SARS”的中医病名,陈文伯为此感到十分遗憾。  而陈文伯在诊治男性不育病症中,坚持以病名为纲,以辨证论治为目。如以少精病、多精病、弱精病、死精病、无精病、滞精病、凝精病、畸精病、损精病为名,诊治各类不同的男性不育症。陈文伯认为,只有建立中医病名,才能有专病专方。如治滞精病——精液不液化,中医认为其主要的病因病机为“阴虚液少”,其治法多为育阴增液使滞精液化,陈文伯为此研制了育阴增液的“液化丸”成药,治疗滞精不育病(不液化病)有效率在90%以上。  其中合并精室湿热者,陈文伯加清热药物;精脉瘀阻者加活血药物。对免疫不育症,陈文伯依据中医理论体系,认为其主要病机为“气滞血瘀”为主体,方用理气活血中药,使精子凝集状态化解而获痊愈。
  (五)科教育人、著书立说的陈文伯  为了办好中医男科,陈文伯主持的鼓楼中医医院先后与首都师范大学生物系、原冶金部检测中心等多家科研单位开展了跨学科合作研究,对患者开展了内分泌激素测定、微量元素测定、精子运动电脑自动分析测定、临床常用药物动物实验等观察项目。  通过这些科学测定,先后证实了“生精赞育丸”系列药物可促进实验小白鼠生殖系统功能,改善棉酚所致实验动物生育力损害状态,提高患者及实验动物睾酮等激素水平,对少精病、多精病、弱精病、死精病、无精病、滞精病、凝精病、畸精病、损精病等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又通过不同证型患者的激素水平和精液微量元素测试,探索了上述实验指标与中医证候的关系,丰富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内涵。  陈文伯后来还与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合作,开展精子冷冻蚀刻复形膜和精子超薄切片电子显微镜超微结构观察、精子超微弱发光等高科技检查项目,这些项目在国内外处于领先水平的。首次证实,陈氏“抗体平”具有改善精子膜蛋白颗粒分布、促进受损精子膜恢复正常的作用,对揭示中药治疗男性不育的机理有很大意义,使中药治疗男性不育的研究开始进入亚细胞乃至分子生物学水平。  陈文伯多次被邀请赴美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国及香港、台湾讲学、巡诊。国内各大报刊(包括香港《大公报》、台湾《中国时报》)以及美、日、法、德、澳大利亚等17个国家和地区的电台、电视台、报刊、网络,均为陈文伯及其研究成果做过专题报道。陈文伯也先后多次在中央电视台《中华医药》栏目、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北京电视台、亚洲电视台等做专题采访和专题讲座。  陈文伯在完成繁重的临床与科研任务的同时,十分重视青年一代中医人才的培养,不仅为中国中医科学院代培了3名硕士研究生,培养了2名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学习的台湾研究生,还带出了一批全面掌握中医男科疾病诊治规律、能系统进行有关科研项目研究的本院中青年中医。此外,陈文伯还根据国家和北京市中医局的师带徒计划按排,先后带出6名弟子。  陈文伯先后在国内外医学杂志和报刊公开发表文章200多篇:  1、《“药膳‘合雀报喜’治疗男性不育40例临床观察”》(1984);  2、《生精赞育丸治疗无精症66例临床报告》(1987);  3、《无精子症并非绝症》(1988);  4、《生精赞育丸对男性不育患者血浆睾酮水平的影响》(1991);  5、《男性不育症治纲要》(1991);  6、《调和阴阳治则在男性不育症中的应用》(1991);  7、《“抗体平”治疗免疫性不育的临床研究》(1991);  8、《生精赞育丸治疗棉酚所致男性不育的临床观察及动物实验》(1992);  9、《中医在急症中的应用》(1990);  10、《定喘茶剂治疗哮喘》(1987);  11、《脑中风的中医治疗经验》(1985);  12、《肝硬化腹水中的中医治疗》(1997);  13、《肝癌的中医调治》(1999);  14、《基因组织学与中医的切入点》(1999);  15、《肾为人体生命之本论》(2002);  16、《中医药治疗“非典”的科学性》(2003);  17、《论消渴病的中医治疗优势》(2004);  ……  陈文伯还撰著了《中医男科学》,主编了《中医男科丛书》、《男性功能障碍》、《男科新论》、《男科临床新探》、《家庭药膳500例》、《糖尿病药膳》,并与他人合编了《中国实用男科学》、《燕山医话》等专著。
  第二章 小秘方治高血压  一、一味 “地骨皮” 让慈禧气顺了  (一) 宫廷小官的小秘方  陈文伯、陈新父子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  说慈禧太后当政的时候,每天处理朝政,还要对付宫廷内部各种争斗,老觉着心里烦,脾气大,还伴有潮热、胸闷。怎么办呢?太医院的大夫想了各种法儿,都不管用。这医不好老佛爷的病,可是要杀头的呀,简直愁煞一众人等。  一个上书房行走的小官听说此事,与人聊起来,说:“在我们老家,把枸杞根的皮熬水喝,好像就治老佛爷这病。”这话传了出去,不知让哪个想升官的禀报上去,说谁谁有秘方。这下坏了,该官吏立刻被召见,让他速速回老家去取药,不得有误。  小官的老家在浙江嘉善一个叫魏塘的小镇。当地人把枸杞树的根挖出来以后,用木棒砸,把树心抽出,剩下的皮就是一味药材。小官回去后不敢怠慢,挑了很多整齐好看的枸杞根皮赶回京城。  太医院把这皮煎了以后端给慈禧太后喝。别说,还真管用。老佛爷喝完了以后,气顺了,胸也不闷了,也不那么热了。就问这小官,这药叫什么名字啊?一说名字这官冒汗了,枸杞根皮,“枸”同“狗”音,清代兴文字狱,万一老佛爷动怒,小命不保。小官脑子转得快,他想起来,这药材在老家还有个名字叫“地仙骨皮”。老佛爷一听,挺高兴,“地仙”,有灵气儿,说明我这个病不一般。好,你这药材出自什么地方?——魏塘。魏塘地仙骨皮,就这么出名了。后来叫着叫着,就叫地骨皮了。  话说回来,老佛爷到底得的是什么病呢?为何地骨皮能医好她的病?  陈文伯大夫分析,慈禧患的其实就是我们熟知的高血压。高血压在中医叫“眩晕”,慈禧心烦、胸闷、脾气大,都是这病引起的。《黄帝内经》里说,诸风掉眩。掉眩,皆属于肝。所以,眩晕这种病主要在肝经。中医讲,“肝火旺”、“ 肝风内动”,就是爱起急烦燥。这跟高血压很像,见什么事儿心里很烦,血压一上来,就头晕目眩了。  治高血压,很多人知道要清肝热,其效果是高压能降下来,可低压降不下来。陈文伯想到,中医讲“肝肾同源”,另外五行学说的“木火土金水”对应的是“肝心脾肺肾”五脏。肾主水,肝主木,如果没有水来涵养树木,如何开花结果呢?所以,陈文伯总结了“清肝同时调肾”的高血压治疗方法。所谓调肾,不是单纯的补肾,是清肝热的同时滋肾阴,把肾水补足了,肝火自然就平息了,这个理论能应用到很多病的治疗上,包括高血压。  地骨皮,主要入肾经,另外还有清热的作用。在临床上,地骨皮具有降压、降脂、降糖的作用。所以说,上面那个小故事里说的,给慈禧吃了地骨皮煎的水,让她气顺了、胸闷潮热减轻了,就是通过调肾清热,让她的血压降下来,这症状自然就缓解了。
  好。记号。  痒了二十年了。。。
  2、地骨皮的功效  【性味】甘,寒。   【归经】入肺、肝、肾经。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治虚劳潮热盗汗,肺热咳喘,吐血,衄血,血淋,消渴,高血压,痈肿,恶疮。   【宜忌】脾胃虚寒者忌服。
  电视里看到过呢  
  二、中西医眼中的高血压  (一)中国高血压人数超过2亿  说到高血压,很多人不陌生。2010年,中国高血压患者的人数已经超过2亿,而且每年还在以1千万的人数增加。这相当于,中国每10个成年人中就有2人患高血压。  如今,高血压不再是中老年人的“专利”,30岁以下的人高血压的患病率已经达到10%,上升的趋势远远高于老年人。有统计显示,在中国每年死亡的300万心血管病患者中,50%都与高血压有关。  高血压之所以年轻化,与当今社会压力大、生活节奏快有关。  如今的年轻人在上学、就业、生活等多方面普遍“压力山大”,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状态,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使得血管收缩,时间一长,就会引发高血压。  另外,很多年轻人生活方式不健康,作息不规律,营养过剩,经常熬夜,缺乏运动,爱吃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热量的食物,这些都是年轻人过早患上高血压的原因。  高血压患者一半多都没有任何症状,等到感觉头晕头痛等不舒服,一量血压,往往高得惊人。所以说,凭自我感觉估计血压高低的做法不靠谱。正确的做法是定期测量血压。统计显示,我国高血压的治疗达标率很低,即使在三甲医院,也只有30%左右。  专家强调,老年人的血压应低于140/90毫米汞柱,中青年应低于135/85毫米汞柱,而对于糖尿病病人或伴有心、脑、肾损害的病人应降到低于130/80毫米汞柱。  对于高血压的治疗,降低血压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保护心、脑、肾等靶器官,避免出现心肌梗死、脑中风、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威胁生命的问题。  高血压是西医的概念,中医里没有“高血压”一词。高血压在中医属于“眩晕”、“头痛”范畴。中医讲标本兼治,既然是生活方式病,治疗高血压也要从调整生活方式下手,否则吃再多再好的药也无济于事。
  好了  
  (二)西医说高血压  1. 什么是高血压  高血压,又叫“高血压病”,是一种全身性疾病。诊断高血压并不难,在未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下,如果收缩压≥139毫米汞柱和/或舒张压≥89毫米汞柱,就能确诊了。如果收缩压≥140毫米汞柱,同时舒张压&90毫米汞柱,叫做“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如果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用抗高血压药,即便血压低于140/90毫米汞柱,也应该诊断为高血压。得了高血压,或者发现自己血压高,到医院要挂心内科的号。  2. 高血压的危害  高血压是个全身疾病。随着病情的进展,高血压会对多个器官造成损害。首先是心脏,会出现心脏增大,到后期发展成心功能不全,出现心力衰竭;会导致中风,出现偏瘫、昏迷,威胁生命;会导致眼底出血,甚至失明;还会损害肾功能,可导致尿毒症,需要肾透析才能维持生命。高血压影响到下肢血管,会导致腿疼和间歇性跛行。最新发现,高血压还是老年性痴呆的“推手”。  3. 高血压的症状  高血压的早期,一般没有任何症状,患者往往是在体检的时候发现血压增高。有的病人,会在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或劳累后感到头晕、头痛、眼花、耳鸣、失眠、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病人的症状轻重与症状的严重程度没有太大关系,因此仅凭感觉来判断血压高低是不准确的。有的病人长期高血压,身体渐渐适应了,即便血压很高,也没什么不舒服;但在服用降压药以后,血压下降明显,反而出现头晕等不适。但是,如果血压在短时间内急剧升高,病人会出现剧烈头痛、视力障碍、恶心、呕吐、抽搐、昏迷、一过性偏瘫、失语等症状,这时有生命危险,需要医生紧急处理。
    动脉粥样硬化
  4. 高血压的病因是什么  目前高血压的病因还不完全清楚。但目前可知的是,高血压在体内是如何发生的。  我们可以把血管想成一根根的水管,里面流淌的水就是血液。所谓“血压”,就好比水对水管形成的压力。可以想象,无论水多了、水流急了,还是水管堵塞了,水管所承受的压力都会增大。反过来,水量少了,水流得缓了,或者水流没变,但水管变粗了,水管受到的压力就小了。  在人体内,如果心脏泵血的能力加强,比如心脏收缩力增加,每秒钟泵出的血液增加,血压就会升高。如果大动脉失去了正常弹性,变得僵硬,当心脏泵出血液时,不能有效扩张,当血流通过比正常狭小的管道时,压力会升高。动脉粥样硬化的病人动脉壁增厚,老年人的血管则越来越僵硬,因此这两类人容易得高血压。  如果受到神经和血液中激素的刺激,全身小动脉有可能暂时性收缩,同样也可能引起血压增高。另外,如果血液循环中的液体总容增加,也会导致血压升高。最常见的是肾功能不全时,肾脏不能将体内的水分排出,体内血容量增加,就会导致血压增高。反过来,如果心脏泵血能力不足(比如心衰)、血管扩张(比如严重过敏)或体液丢失过多(比如大量失血、剧烈腹泻),都可能导致血压下降。
  5. 哪些人容易得高血压  高血压的发病与五大危险因素有关,因此,相关的五类人容易患高血压:  (1)年龄: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40岁以上的人发病率明显高于年轻的人。  (2)食盐的摄入量:平时吃的食盐越多,高血压的发病率越高。每天吃盐小于2克的人,几乎不发生高血压;每天3—4克,高血压发病率为3%;4—15克/日,发病率为33.15%。现在,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每日食盐摄入量是5克以下。  (3)体重:越肥胖的人越容易得高血压。  (4)遗传:大约半数高血压患者有家族史。父母、兄弟姐妹中有得高血压的人,容易得高血压。  (5)环境与职业:在噪音大的环境中工作,或者从事精神过度紧张的工作,都易发生高血压,城市中的高压发病率高于农村。
  (三)中医说高血压  1. 高血压的病因  高血压是由阴虚阳亢、阴阳两虚、肝肾阴虚、气血两亏以及心火上炎等阴阳失调引起的。之所以会出现以上问题,有六类原因:  (1)过度劳累:过度劳累会损失人体的正气,尤其是会引起肝脾肾的气血阴阳失调,肝阳上亢,导致高血压。  (2)房事无度:人到中年以后,肾精逐渐亏损,应当适当节制性生活,如果一味追求“性福”,房事无度,就会导致阴亏阳亢,引发“阴精不足,虚火上炎”型高血压。  (3)劳逸失衡:生活过度安逸,缺乏运动,会气血滞涩不通畅,也会发生高血压。  (4)肥甘厚味:吃饭成天大鱼大肉,无肉不欢,就会伤及脾胃,生湿酿痰,风痰上扰,也会发生高血压。  (5)嗜辣酗酒:有的人特别爱吃辣的食物,或者喜欢喝大酒,都会伤阴化火,助湿留热,也容易导致高血压。  (6)着凉受寒:天气冷的时候,人的微小血管会收缩、痉挛,在中医叫做“寒性收引”,会让血压升高。对于已经患高血压的人来说,身体受凉会导致病情加重,甚至诱发中风。这也就是中风多发生在冬季的原因。
  2. 高血压的临床分型和治疗原则  根据病人的具体症状和脉象,中医将高血压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肝阳上亢型:病人往往神情紧张,头晕、易怒、目眩、舌红、苔薄、脉弦数,治疗上应该平肝潜阳。  (2)痰湿中阻型:病人常见胸闷、胃部胀满、苔腻、脉弦滑。治疗上应该健脾化湿。  (3)肝肾阴虚型:病人往往感觉头晕、耳鸣、双腿酸软、心烦,苔薄,脉弦细。治疗上需要滋阴平肝。  (4)阴阳两虚型:病人感觉头晕、眼涩、耳鸣、腰膝酸软、失眠多梦、遗精阳痿、腿冷、少尿、浮肿,舌淡,脉弦细。治疗上应该滋阴助阳。  (5)血脉瘀阻型:病人肢体麻木、心悸、口唇紫绀,舌紫,脉涩。治疗上应活血化瘀、疏通血脉。  (6)阳虚型:病人眩晕、四肢冷、尿频、脚底发软、耳鸣,舌质淡或胖,脉沉细弦。治疗上应壮阳益气。
  三.陈氏小秘方治高血压  (一)小秘方:蒸枸杞一个月让血压正常  医生成天面对的是愁眉苦脸的病人,可高高兴兴来的也不少,特别是陈文伯大夫的病人。有一天,一位多年的高血压病人进门就向陈大夫道谢。陈大夫奇怪,“这病还没看呢,你为啥谢我啊?”  原来,一个月之前,陈文伯大夫在一次公益健康讲座上,给很多老年人讲解了老年病的防治知识,其中就有关于高血压的治疗方法。陈文伯大夫介绍了一个小偏方——每天用30克枸杞子上锅蒸40分钟,然后嚼服,能很好地控制高血压。  这位病人记住了“枸杞子”几个字,可没记清楚用多大的量。凭着大概的记忆,他回到家每天用50克的枸杞子上屉蒸,也就是说,一天吃一两的枸杞子。结果,一个月以后,曾经高压到过190的他,血压竟然完全正常了。这次来看陈文伯大夫,就是专门来感谢他的。  陈新大夫解释说,枸杞子阴阳双补,走肾经,有很好的降压作用。其原理就在于,很多病人的血压高根源在肾气不足,将肾调节好了,肾水足,血压自然就降下来了。  枸杞子本身是甜的,很多人喜欢直接放嘴里嚼,就当是零食。之所以要把枸杞子蒸了而不是直接吃,原因是枸杞子有一定温热的作用,有可能导致上火。高血压病人多数火大,再加温热的药,就成了火上浇油,非但血压降不下来,还有可能加重。将枸杞子蒸过,水汽进入药材,有补水的效果,药性会更加温和;另外,还能让其中的药效成分——皂甙析出得更充分,因此适用于绝大多数高血压患者。  【小秘方,大疗效】  蒸枸杞子
降血压  枸杞子30克,用锅蒸40分钟,然后嚼服。每日一次。
    枸杞子
    作者:1984不再天真   连中医是巫术都看不出来,猪都不如:  中国中医药报:已故甘肃凉州名医席梁丞先生治疗婴幼儿小便不通,取母乳一杯,加入葱白一寸,煎沸分两次喂服,并嘱其母用口吸吮患儿心窝前后各一处,两手、足心各一处。外用妇女耳屎少许塞入患儿尿道口,上面覆盖半个花椒壳。内服兼外治后约一小时,其小便即通,此法屡治屡效。  作者:失足圣人   中医证明疗效的方法永远是:讲故事  作者:失足圣人   中医专治慢性病——这是中医最不要脸的地方  在一个漫长的进程中,有无穷多种因素可以干扰疾病的进程,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自愈,人体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在这个进程中,如果用中药了,就会错误的归结为中药的作用  给你讲个道理(不是故事),原发性肺结核的自愈率超过95% ,继发性的超过47%  作者:Hello特特  中医之所以存在上千年,看起来好像还救了不少人,是因为:1 人体自身有强大的自愈能力;2 安慰剂的效应提升了人体的自愈能力。  你说的没错,不管中医西医,能治病的就是好医学,然而,人类如何判断一种药物是否有效?如果我感冒了,喝了水,睡了觉,吃了饭,吃了板蓝根,几天之后,感冒好了,请问,是哪种方法治愈了感冒?喝水、睡觉、吃饭,吃板蓝根?  为了检验药效的真实性,我们必须排除一些混淆因素,实际上是排除好多混淆因素,我们必须设计良好的方法来排除,这种方法就叫作大样本随机双盲试验,它能明确的给出药物是否有效的答案。很不幸的是,没有任何一种中药能通过这种试验。  作者:绝情剑客:  中医为何治慢病?很简单,慢病一时半会死不了人啊。谁都疾病都是去医院挂急诊,除非活腻味了才去看中医呢。既然中医只治慢病,那么就引出一个问题,假如病人的病真的好了,怎么证明是中医治好的呢?别忘了,人是有自我修复能力的,腿断了骨头都能自己愈合,至于其他的感染类,病变类疾病,即使不用中医治疗,就不能自己康复吗?遗憾的是,中医大多数学不好,不承认统计数据,也拒绝随机双盲试验。  作者:芝娜肖邦二世   中医只能借疾病的自愈性和安慰剂效应苟且偷生,对传染病和急性病唯恐避之不及,因为这些疾病的可以立即否定中医的诊断和疗效。所以,中医热衷于慢性病和疑难杂症的治疗,中医最后的空间将是“治未病”和“养生”也就毫不奇怪了。  作者:春风刚吹过   中医郎中号称能治疗不孕不育,治十个病人,见效一个,就大肆宣传,其它九个就忽略不计了。  如果是这种有效率,现代医学早淘汰这种方法了。  作者:春风刚吹过   TNN的,中医都不了解人类孕育机理,都解释不了人类孕育=过程,却敢无耻的说能治疗不孕不育。  这种最简单的骗人话,会信的人,不是傻子吗?  作者:ynkmlzz   中医的欺骗性就在他从来没有治愈率有效率的概念,从不记录一共治了多少病的病人,其中治好多少,没治好多少。几千年来从来没有记录过任何一个方子的治愈率。所以中医就好蒙人了,只说那些病好了的。这所谓病好了的里面又混杂着自愈的、误诊的(其实没得这个病)、暂时好转最后又恶化的。用这种方法,脑白金都可以证明自己能提高学习成绩。 没有治愈率的概念就敢说治好,就是一种无知的表现。古人无知可以理解,现在已经有治愈率的概念了还那么无知,就是愚昧了。  作者:尤其拉   所谓的个例就是某种药治好了你的肝坏死,某种药偶然治好了你的肝坏死,其他人不一定吃这种药就会治好。这就是个例。如果这种药治好了大量的这种肝坏死,那么,还需要进行双盲实验。知道双盲实验吗?就是两组人,一组给这种药,一种给安慰药,对照结果看,是不是这种药确实有药效。这个很简单吧。你个人的感觉是完全排除在外的。这就是客观的对照。主观感觉顶个屁用。  棒棒医生《一句话》:  今日微博上看到一句话:【本世纪(二十世纪)以前,整个医学史只能说是安慰剂效应的历史罢了。】真是深刻无比!懂得了这句话,就真正懂得了医学和医学史;反之,没有进入真正的医学殿堂。  细细体会一下,你是否真正懂得了这句话?  作者:守护天使的精灵   感冒是很多种病症的通称,你还以为感冒是一个简单的疾病?  中医当然认为感冒是一个很常见、很容易治愈的疾病,哪种中药被公认对感冒有效?  中医认为先进的医学就是能治愈所有疾病,凡是不敢这样宣称的医学就是不先进的,就是不值得信任的,还不如信任中医。中医凭什么让人信任,凭那些编造出来的谎言,哪些经得起验证?  一种药治疗100个人,好了1个,中医就会吹嘘有奇效,须知一般疾病都有一部分人会自愈的。现代药物的疗效都要经过大样本、有安慰剂对照的双盲实验验证的。现代医学认为个案说明不了任何问题,因为有自愈,有安慰剂效应。  西医是这么进行双盲实验的:2000人,随机分成两组,年龄、性别、病情轻重等情况大致相当。1000人吃真药,1000人吃假药(含淀粉的安慰剂药丸),医生和患者都不知道谁吃真药,谁吃假药,为了避免心理作用。最后第三方统计结果,比如药物组有百分之30好了,和安慰剂组一样,药物没有效果。如果药物组有百分之80好了,安慰剂组有百分之30好了,则药物有效,净有效率为百分之50.  现代医学就是因为双盲这个伟大的验证方法才从传统医学里面挣脱出来,并获得飞速发展。  现代医学认为,传统医学发展史就是一部安慰剂的历史,无论东西方的传统医学。其实中医并不是传统医学里面最厉害的,西方的传统医学也用草药,也有类似经络理论,比中医更为精细,现代医学一出现,完全被抛弃,只有很多愚昧的中国人还在相信。  中医了解世界医学的发展史吗,井底之蛙,夜郎自大吧?    
    作者:棒棒医生  实证的本质依然是怀疑,因为不能轻易相信,所以才需要严格的证明。中医仿佛宗教,中医粉就是信徒,他们只有相信甚至迷信的本能,最缺乏的是实证的精神。如李时珍写《本草纲目》,他从八百多种古书里收集了1892种药,11096个药方。凡是古书中所说的疗效,再荒唐他都信以为真;不单是药书,就算是神话小说佛经诗词中的,也无不采录。李时珍“读书十年,不出户庭,博学无所弗瞡”,他没有时间,没有精力,没有能力,更重要的是,没有意识去“实证”这些千奇百怪的古书中的乱七八糟的药方。  中医害怕探索,远离理性,拒绝实证,不容怀疑,缺乏科学精神是它最大的特点。  作者:仲夏**  中医是古人蒙昧时代的产物,其理论是玄学,与现代科学根本不相容。中医理论基本上并非经验的积累,而是建立在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玄学基础上的臆想,并根据这套臆想来诊断、处方。  科学是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各个学科都相互联系、统一在一起,不存在一个与其他学科都无联系、甚至相互冲突的独立科学学科。现代医学建立在生物学基础之上,而生物学又建立在物理、化学的基础之上。  但是中医不仅在整体上(而不仅仅是个别细节)与现代医学不兼容,也与生物学、化学、物理学不兼容,它对抗的不仅仅是现代医学,而是整个现代科学体系。  日本人主要是采取现代科学方法,对中药进行检验,分析其中的药物成份,这就是反中医人士提倡的废医验药,与你的什么“中医要大发展”一定关系都没有,你就别自慰了。  作者:zhle***   中医不是依据中药发展起来的,中医是依据易经发展起来的。----更直白的说法是: 中医是套用易经想出来的,没有任何事实依据。  大部分的中药是依据中医理论想出来的,中医生在"理解"了中医理论后,觉得某些药可以治病,就给病人开方抓药,  作者:zhle***   西医是在科学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实验和临床,一点点积累出来的。  西药不是想出来的,是根据理论和实践,发现和发明的,  中医理论没有实践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去想,是空想。  同时中医没有疗效观察体系,所以说中药是长期积累的说法也是一厢情愿。  比如裤裆治病,从中医理论的角度不能指出这是错误的,从实践的角度,堂而皇之地上了本草纲目,说明对没有效果的东西,中医根本没有甄别的能力。   作者:zhle***
  有句话叫作巫医同源,在古代的时候,病了没有什么好办法,求神就是一个主要途径(找点偏方吃也是一种选择,但是偏方不是中医)。比如巫\跳大神之类,还比如吃香炉灰,就象现在还有人相信活佛摸一头顶也可以治病,  中医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由巫转化而来,依据的理论和算命\卜卦\风水一样,都是易经。在这套理论的基础上,就联想出来了很多药,经过几千年的发展,药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这些药有没有用,中医根本是没有验证的,死了就是没有找到好医生,没死就是中药起到作用。  对中医中药不要存一点幻想,其最大的作用就是安慰作用,和求神拜佛是一样的。  作者:coco55    西医的药品研发机构或企业,投入巨额研发资金和人力,耗时数年,研制出一种药物,审批过程严格,毒副作用明了。而中医们短时间内依据本草纲目或其他古人的什么秘方就能弄出一个什么“xx 丸” “xx 口服液”,晚上收音机里这个专家那个教授地和打进电话的病人开始组团忽悠,什么辩证施治,什么阴阳平衡,什么五行学说,金木水火土一通组合,就开始卖药! 我们都是现代人,在此的各位网友大多都受过教育,都有基本的独立思考能力,想一想,这是中医药发展的正确的道路吗?  作者:Hello特特  中医之所以存在上千年,看起来好像还救了不少人,是因为:1 人体自身有强大的自愈能力;2 安慰剂的效应提升了人体的自愈能力。  你说的没错,不管中医西医,能治病的就是好医学,然而,人类如何判断一种药物是否有效?如果我感冒了,喝了水,睡了觉,吃了饭,吃了板蓝根,几天之后,感冒好了,请问,是哪种方法治愈了感冒?喝水、睡觉、吃饭,吃板蓝根?  为了检验药效的真实性,我们必须排除一些混淆因素,实际上是排除好多混淆因素,我们必须设计良好的方法来排除,这种方法就叫作大样本随机双盲试验,它能明确的给出药物是否有效的答案。很不幸的是,没有任何一种中药能通过这种试验。  
  谢谢楼主分享,好文,顶。支持中医,支持中国传统文化。  
  2.枸杞的功效与用法  枸杞,又名苟起子、枸杞红实、甜菜子。    【性味】味甘;性平。   【归经】归肝经;肾经;肺经。  【功能主治】养肝;滋肾;润肺。治肝肾阴亏,益精明目。用于虚劳精亏,腰膝酸痛,眩晕耳鸣,阳痿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目昏不明。       【用药禁忌】外邪实热,脾虚有湿及泄泻者忌服。
  作者:绿野遐思 来自:UC浏览器 时间: 10:54:32    谢谢楼主分享,好文,顶。支持中医,支持中国传统文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谢谢支持!
  回“生活還要繼續”先生:  中西医都是人类的优秀成果,各有优点。
  @生活還要繼續 48楼
10:38:15  -----------------------------  呵呵,你这SB是哪个小数民族的?棒子族还是大和AV族?  你的民族有什么医学贡献可以发出来,有用可以为民造福.不要在意是中医(汉医)还是
  藏医或者其它.  你们这群垃圾小数民族,自己没有建树,又要天天抹黑中医.垃圾.  你被中医治到半身不遂,靠发贴赚钱吗,还是阳痿没治好,记恨在心.  每行业都有害群之马和骗子,别太偏激,这样很伤身的,无药可治.      中医和西医没有冲突,只有互补.  对你这种垃圾,只能说草你马一万次.
  谢谢支持中医人士。建议楼上用文明语言讨论。
  作者:失足圣人   中医专治慢性病——这是中医最不要脸的地方  在一个漫长的进程中,有无穷多种因素可以干扰疾病的进程,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自愈,人体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在这个进程中,如果用中药了,就会错误的归结为中药的作用  给你讲个道理(不是故事),原发性肺结核的自愈率超过95% ,继发性的超过47%  ——————————  中医比西医,确实对慢性病比较有效。但不能说专治慢性病。  中西医都强调人体的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不过西药对人体的自我修复能力比较有害。  中药使用不当,同样会损害自我修复能力。
  @童天一 55楼
12:05:10  谢谢支持中医人士。建议楼上用文明语言讨论。  -----------------------------  呵呵,你看那SB的贴,专门回复有关中医的贴,逢中医必反,我已经很文明了.  谢谢.
  (三)降压十二字方针  中共元老谢觉哉曾患高血压多年,一个原因是他脾气急,另一个原因就是战争年代南征北战,精神高度紧张。建国以后,谢老看了不少大夫,也吃了不少药,可血压还是高居不下。后来,他听从医生的建议,在生活上做出改变,血压真的正常了。关于降压的方针,他总结了十二个字:吃饭莫饱,走路莫跑,以步当车。  对于谢老的经验,陈新大夫的解读是:  1、吃饭莫饱  高血压患者的“吃”很有讲究。吃饭要节制,最好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以免摄入过多热量,此外还要避免少吃辛辣、肥甘之物。长期食量过大,易使痰湿内盛而肥胖,肥胖者又易发高血压病。高血压病患者,尤其是体胖者,要适当限制饮食,并且少食精白米饭,多食糙米及杂粮。另外,高血压病人要控制盐的摄入量。正常成人每日摄入食盐不超过6克,患高血压病尤其是合并有心、肾功能不全者则应减至每日3~4克。  建议饮食以清淡素食为主,少食肥甘油腻,饮食合理搭配。此外,还需注意三点:  1.宜以豆类及谷类为主食,如黄豆、大麦、小米、玉米、小麦、高梁等,以白莱、芹菜、西红柿、豆芽、菠菜、萝卜、海带等为主要蔬菜;多食新鲜水果如柑橘、山楂、苹果等。  2.少食或不食动物脂肪,而以植物油如豆油、棉油、糠油等为主;少食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蛋黄、螃蟹、带鱼、鱼子等。  3.少食雄鸡、猪头肉、狗肉、鹿茸等发物,因这一类发物易耗损肝阴,使肝阳易亢,使得病情复发或加重。  另外,控制高血压还须戒烟忌酒。烟草会引起血管痉挛,血压升高;长期大量饮酒,不仅易诱发中风,还会损失肝脏,引起血脂升高、动脉硬化和加重高血压病。
  2、走路莫跑  高血压的调养尤其强调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恐惧、焦虑和紧张。只要情志畅达,气血阴阳协调,才有益于疾病的康复。也就是说,人把心放宽,血压才能降下来。  高血压病人平时要注意劳逸结合,慎防劳心、劳力和房事太过。紧张的脑力劳动者尤需注意休息、娱乐。否则,长期精神紧张会使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小动脉收缩,从而使血压增高。房事太过也是这个道理。
  3、以步当车  就是要进行适当的锻炼,高血压患者既不能剧烈运动,也不能成天躺着不动。  陈新强调,高血压患者一定要分清什么是消耗性活动,什么是真正有益的运动。有的人说,我不用特意去运动了,每天上下班路上累得要死,上班当中也很辛苦,回到家还要做家务活,这每天的运动量难道还不够吗?陈新说,这些只能算是消耗性活动,对脏器是有损的,而早晚缓慢平稳的散步,能够养五脏,这才是真正适合于高血压患者的运动。除了散步,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外出郊游,走访名胜,可使气血阴阳平和,对降低并稳定血压大有帮助。
  请问有没有治疗糖尿病的中医药方?
  作者:山黑黑 时间: 15:26:12    请问有没有治疗糖尿病的中医药方?  _________________  有。我把目录发上来。
      
  天涯共此时()欢迎喜爱讨论时政的朋友加入,理性看待社会热点。20岁以下人士勿加!  
  第三章 小秘方治高血脂  一、中西医眼中的高血脂  (一)西医说高血脂  1、什么是高血脂  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被称为“三高”,都是人们常说的“富贵病”,也就是生活方式不良导致的疾病。  血脂主要包括胆固醇(或称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胆固醇有几种,其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如果增多了,是对人有害的,被称为“坏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对人体有益,被称为“好胆固醇”。高血脂,包括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或者二者皆有。高血脂分为原发性高血脂症和继发性高血脂症。绝大多数高血脂患者为继发性高血脂症。  高血脂的危害很大,通过对血管的伤害,最终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  诊断高血脂,依据的是血脂化验结果,总胆固醇&5.2毫摩尔/升是理想水平;5.2~6.2毫摩尔/升为临界;≥6.2毫摩尔/升为过高。甘油三酯&1.7毫摩尔/升为理想;1.7~2.3毫摩尔/升为临界;&2.3毫摩尔/升为过高。  胆固醇的检查,测定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总胆固醇更有意义。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与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和病死率升高相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则有利于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我母亲糖尿病2期,平时靠我父亲开的中药及降糖药维持,但最近有更严重的倾向,打了点胰岛素,楼主有好的建议没有?  
  作者:大角牛过河 来自:QQ浏览器 时间: 21:36:58    我母亲糖尿病2期,平时靠我父亲开的中药及降糖药维持,但最近有更严重的倾向,打了点胰岛素,楼主有好的建议没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不是医生。建议找专业医生咨询。  我理解,临床上糖尿病共分为两型:胰岛素依赖型(1型)和非胰岛素依赖型(2型)。你说的“糖尿病2期”应该是2型糖尿病吧。可以通过控制饮食、运动疗法和服药来治疗,把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只要血糖正常,就和正常人没有差别。  糖尿病是慢性病,用中西结合的方式,应当可以控制的。
  2、高血脂的症状  原发性高血脂一般发生于儿童。继发性者多在20岁以后发病,多数人没有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有的病人早年发生冠心病及其他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如中风、周围血管病。常常伴有肥胖、糖耐量异常(或糖尿病)、高胰岛素血症、高尿酸血症,可发生急性胰腺炎。有的患者在眼角可见到黄斑瘤。  3、高血脂的治疗  发现血脂高了,应该坚持长期综合治疗,主要是生活方式的调整,即“少吃多动”。如果控制饮食和锻炼身体效果不理想,需要辅以药物(他汀、烟酸等)治疗。目的就是:降低胆固醇,特别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甘油三酯。
  (二)中医说高血脂  在中医看来,高血脂是一组以脏腑功能失调,膏脂输化不利而导致以痰浊为主要致病起因的疾病。痰浊致病周身无处不到。高血脂是常见的老年性疾病之一,它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及微循环障碍,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起因。在中医学中无此病名,但其症状散见于“眩晕、中风、脑痹”等病证中,属“痰浊”、“痰痹”范畴。  中医认为,膏脂虽为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但过多则为患。凡导致人体摄入膏脂过多,以及膏脂转输、利用、排泄失常的因素均可使血脂升高。  导致高血脂的病因有以下几点:  1、饮食失当。饮食不当,摄食过度,或恣食肥腻甘甜厚味,过多膏脂随饮食进入人体,难以转化,滞留在血中,导致血脂升高。长期饮食不当,要么酗酒过度,损伤脾胃,导致饮食不能化为精微营养全身,反而变成脂浊,混入血中,引起血脂升高。  2、喜静少动。要么贪睡少动,要么因为职业工作所限,终日伏案,多坐少走,人体气机失于疏畅,气郁则津液输布不利,膏脂转化利用不及,以及生多用少,沉积体内,导致血脂升高。  3、年老体虚。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五脏六腑逐渐衰弱,以肾为主。肾主五液,肾虚则津液失去主宰;脾主运化,脾虚则饮食不归正化;肝主疏泄,肝弱则津液输布不利,三者均会导致膏脂代谢失常,引起血脂升高。若是性生活过度、辛劳忧愁,也会使人未老先衰。  4、体质禀赋。如果父母肥胖,自幼多脂,成年以后,形体更加丰腴,而阳气常常不足,津液膏脂舒化迟缓,血中膏质过多;或身体阴虚阳亢,脂化为膏,溶入血中,导致血脂升高。  血脂出现异常后,无论是否采取药物治疗,都必须进行饮食调理,倡导合理的饮食疗法。
  谢谢。慢慢看。
  中医一般分下面四类治疗:  1、痰浊阻窍型:高血脂病人症见善忘神呆、腰酸流涎者,选加温胆汤及菖蒲、郁金、熟地等。  2、痰瘀阻络型:症见神疲气短、肢麻不仁者,选加夏陈六君汤及僵蚕、红花等。  3、痰浊中阻型:高血脂病人症见头昏胀刺痛、耳鸣心悸、急躁善怒、腰膝酸软者,选加杞菊地黄汤;症见视物旋转、恶心欲呕、胸闷肢麻者,选加半夏白术天麻汤。  4、痰瘀痹胸型:症见心胸刺痛、气短心悸者,选加瓜蒌桂枝汤及降香、郁金等。  在临床上的高血脂病人中:有的因脾虚痰瘀阻络而肢麻;有的因肝肾不足聚痰生瘀}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