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县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发病年龄与性别分布有何特点

昌平县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特征与预防对策-医学教育网-青年人
临床医学专科
医学影像及其他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昌平县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特征与预防对策
来源:青年人()&更新时间: 19:49:14 &【字体: 】
自1985年以来,昌平县周边地区开始出现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散发病例,1997年至今本县每年都有鼠类汉坦病毒(HV)抗体检出,1997年报告首例HFRS,1999年HFRS散发病例明显增加。为探索HFRS的流行病学特征与疫源地类型,以便制定科学的预防措施,控制其发生和流行,对1999年的病例进行了流行特征分析和血清学分型,并提出了预防对策。
1 材料与方法
1.1 流行特征分析 HFRS疫情资料由我站统计室提供;接到疫情报告后,对每个病例均进行详细地个案流行病学调查。鼠情资料由我站消毒科提供,对疫情、鼠情和其他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分类统计和对比分析。1.2 病例血清学分型 无菌采集病例恢复期(病后1个月)静脉血2ml,以间接免疫荧光实验(IFAT)检测特异性IgG抗体,阳性界值为1∶20。以微量细胞病变中和实验(MCENT)检测中和抗体,阳性界值为1∶10。上述抗体分别由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研究所和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协助检测,根据检测结果进行血清学分型,并作为确定疫源地类型的依据之一。1.3 鼠情监测 在监测点和疫区采用夹日法调查鼠密度,鼠HV抗原和抗体检测采用免疫荧光法,由北京市卫生防疫站协助检测。
2.1 HFRS流行情况 1997年昌平县历史上报告了首例HFRS病例,年均发生1例,1999年病例明显增加,共发生12例,发病率为2.86/10万,流行形式为散发,无死亡病例。2.2 1999年HFRS分布情况2.2.1 地区分布 12例病人主要分布在7个乡镇的11个村或街道,其中常住人口发病7例,发病率为1.67/10万;外地人口发病5例,发病率为10.51/10万。外地人口发病明显高于本地人口(χ2=12.99,P<0.01)。5名外地病例在昌平县的居住时间最短者半年,最长者6年,且在病前两个月内无外出史。全部病例中病前居住农村平房的11例,占91.67%(11/12)。病人发病前居住地或工作场所有鼠洞、鼠迹的占83.33%(10/12)。2.2.2 时间分布 1月份开始发病,2月份出现一个发病小高峰(表1),3月份病例所在乡镇及周边地区开展了HFRS双价疫苗接种工作,4月以后疫情基本得到控制。
表1 昌平县1999年HFRS时间分布
2.2.3 人群分布 发病年龄最小17岁,最大70岁(表2),病例主要集中在青壮年;男性占66.67%(8/12),女性占33.33%(4/12),男女发病之比为1∶0.5(χ2=4.21,P<0.05);患者职业以农民为主(66.67%),其次为工人和学生。
表2 昌平县1999年HFRS年龄、性别构成比
年龄组(岁)
构成比(%)
2.3 1999年10例HFRS的血清学分型结果 特异性IgG抗体阳性率为100.00%,GMT为1∶557.12±4.44。中和抗体检测:Ⅰ型无阳性结果,Ⅱ型阳性率100%,GMT为40.00±1.92。2.4 和1999年鼠情监测结果 3年常规监测鼠密度分别为1.86%、1.58%和1.78%,低于《全国流行性出血热防治方案》规定的居民区预防性灭鼠指标( 3%)〔1〕,其中褐家鼠占70.51%,其余为小家鼠。1999年HFRS疫点(区)灭鼠前鼠密度为2.33%,其中褐家鼠占78.57%,其余为小家鼠;灭鼠后密度为 0。疫点(区)鼠密度明显高于当年常规监测鼠密度(χ2=7.24,P<0.01)。  和1999年检测鼠标本122份,HV抗原未检出,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12%、3.45%和6.25%,各年HV抗体阳性率之间差异无显著性(χ2=0.52,P>0.05)。值得提示的是,HV抗原、抗体监测的标本量较少、未分型,也未开展野外鼠类监测工作。
3.1 1985年以来昌平县周边地区时有HFRS散发病例报告,1997年我们首次从褐家鼠中检出HV抗体,说明存在HFRS的鼠间感染和自然疫源地,1997年发生首例HFRS,1999年病例明显增加,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但流行形式仍为散发。3.2 从病例的个案调查资料和地区分布看,病人主要集中在农村,其居住、工作场所大部分为平房或简易房(外地病例),且鼠洞、鼠迹较多,所以发病以当地农民和当地居住的外地人口为主。而居住、工作条件良好的城镇居民发病很少。因此,HFRS发病与暴露机会有关。今后应开展HFRS的病例对照研究,以了解暴露因素与发病的关联程度。病例的时间和人群分布则基本符合家鼠型HFRS的流行特点,即病例集中在2~4月份,因4月下旬全县普遍开展HFRS疫苗的接种,所以疫情很快得到控制,说明预防接种对于控制HFRS具有良好的效果。发病年龄最小15岁,最大70岁,年龄分布跨越较大,说明人群对HFRS普遍易感,但病例主要集中在青壮年,可见其发病仍与暴露机会有关。3.3 虽然年昌平县常规鼠密度较低,但已经连续3年从褐家鼠中检出HV抗体(未分型),北京市卫生防疫站于1987年从本市某区黑线姬鼠中首次分离到2株Ⅰ型病毒(HTNV);年又从来自北京市城、近郊区及远郊县的10株代表性鼠肺阳性标本进行了基因型及核酸序列分析,结果均为家鼠型病毒(SEOV)〔2〕。由于各血清型HV具有明确而严格的鼠种依赖性,各血清型病毒的原始宿主是单一鼠种,各鼠种栖息活动习性不同,又决定了各型HFRS不同的流行因素及特征。因此,根据本次血清学分型结果及流行特征分析,结合历年周边区、县HFRS发病情况和宿主动物HV监测结果,初步认为当前昌平县属家鼠型HFRS疫源地;但因北京市曾检出过HTNV,所以尚不能完全排除存在姬鼠型疫源地的可能性。3.4 HFRS预防对策  (1)在全县范围内普遍开展预防HFRS的宣传、教育和培训活动,使群众掌握灭鼠、防鼠技术和预防HFRS的卫生知识。  (2)灭鼠、防鼠的目的是减少传染源的数量,切断传播途径,这是预防HFRS的主要措施。在每年HFRS流行季节高峰前,定期开展以灭家鼠为主的统一灭鼠活动,关键是搞好环境治理,清除鼠类隐蔽场所,断绝鼠粮;同时要加强宣传培训工作,使群众真正掌握灭鼠技术,采用安全、有效的灭鼠药物统一灭鼠,定期检查灭鼠效果。  (3)加强人间疫情监测工作,及时、准确地掌握疫情,分析疫情动态和发展趋势,为制定预防对策及采取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4)加强鼠类等宿主动物的常规监测,掌握宿主动物感染和带病毒情况,以便及时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5)预防接种,在HFRS流行季节高峰前1个月,对与鼠类接触机会多的高发人群进行以Ⅱ型疫苗为主的预防接种;发生HFRS疫情地区内15岁以上的健康人群均应接种Ⅱ型疫苗;如果发现存在混合型疫区,则应接种HFRS双价疫苗。在灭鼠效果不好,HFRS发病较多,群众有一定经济承受能力时,为尽快控制疫情,应以接种HFRS疫苗为主导措施。  (本文承蒙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研所陈化新主任技师和北京市卫生防疫站胡经畲主任医师指导,谨此致谢)
作者单位:北京市昌平县卫生防疫站(邮编 102200)
1 宋干,陈化新,汪诚信,等.流行性出血热防治手册.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 张秀春,周少莲,关增智,等.1998年北京市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报告.中国公共卫生, )∶627.
收稿日期:
&&&&责任编辑:喜羊羊&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字体: 】【】【】【】【】【】
┊ 热线:029- 传真:029-
投诉意见,或24小时QQ热线:. Copyright & 2005-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广州市一起肾综合症出血热实验室感染事件的调查与分析
肾综合症出血热(HFRS),是10余种病毒性出血热(VHF)在世界中分布较广、发病数目较多、危害性较大的一种,尤其在我国,姬鼠型和家鼠型HFRS每年都有较大的流行,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广州市自1983年出现首例HFRS病例后[1],每年均有病例报告,且近年来该病发病有呈不断上升的趋势[2]。2007年3月,广州市某大学动物实验中心发生一起肾综合症出血热实验室感染事件,通过对该典型案例的调查与分析,旨在探讨肾综合症出血热实验室感染的原因及流行病学特征,为类似感染事件提供相应的调查和处理模式,现将调查情况分析如下。1材料和方法1.1诊断标准按照卫生部流行性出血热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结合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判定。1.2资料来源采用统一的出血热流行病学个案表,对报告病例或疑似病例进行调查。1.3人体血清学标本检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分析,抗体滴度高于1∶20者判为阳性。Vero-E6细胞抗...&
(本文共3页)
权威出处:
肾综合症出血热(HFRS)病程中,多数病例出现休克,休克的轻重、持续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着病情的发展和预后,若不及时纠正,病死率极高。我们应用盐酸纳洛酮(北京四环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治疗HERS休克,取得了满意疗效。资料与方法1.11庙床资料1992年1月一2006年12月我科抢救治疗的248例病例中,88例HFRS出现休克,88例均符合1986年全国肾综合症出血热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并经检验血清IGM阳性证实,且血压下降,收缩压降至40一0~Hg,伴有明显的末梢循环灌注不足(如四肢冰冷、发给、无尿等)。 88例HFRS休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40例,男30例,女10例,年龄14一78岁,平均年龄34.1...&
(本文共2页)
权威出处:
抚宁县自1984年发现首例肾综合症出血热(HFRS)患者后,年每年均有散发病例,1992年以后呈波浪式上升趋势。为掌握全县HFRS疫情分布特点,探讨流行规律,为制定控制措施提供依据,现将抚宁县HFRS疫情报告资料分析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疫情资料来源于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人口资料来源于统计局。1.2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对抚宁县年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的肾综合症出血热疫情资料进行分析。2结果2.1流行强度自年抚宁县共报告HFRS患者982例,年平均发病率为8.41/10万。(表1)。表年抚宁县肾综合症出血热发病率/10万-1年份发病数发病率年份发病数发病率.)1......&
(本文共2页)
权威出处:
患者男性,32岁。因发热头痛10d、嗜睡2d,诊断肾综合症出血热。在外就医,治疗9d体温降至正常,尿量增多,日转入我院,诊断肾综合症出血热恢复期入住感染疾病科。29日11h55min患者突然胸痛、胸闷、烦躁不安,急查心电图(图1,胸前导联1/2电压)示:Ⅱ、Ⅲ、aVF导联P波直立高尖,0.4mV,aVR导联倒置,PT段低垂样压低0.1mV,QRS时限0.12s,平均心电轴-85°,Ⅰ、aVL导联呈qR型,Ⅱ、Ⅲ、aVF导联呈rS型,aVF导联S波3.0mV,aVR导联呈qR型,R波1.2mV。胸前导联V1~V6导联呈rS型,r波极小,S波宽钝,r波递增不良,ST段抬高,T波直立高尖,V3、V4导联高达2.0mV。心电图诊断:①窦性心律;②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③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心房梗死样改变。查体:体温36.4℃,心率95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80/70mmHg,WBC25.2×109/L,W-Lc...&
(本文共2页)
权威出处: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基本病理改变是全身及肾脏的血管内皮损伤,引起血浆外渗,肾素分泌增加,微循环障碍而造成肾脏的缺血性改变。超声对HFRS病程各期的肾脏改变多见报道,而对HFRS病程各期各级肾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报道甚少。我们于年间,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动态观察了380例HFRS患者病程各期各级肾动脉血流频谱参数,总结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380例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经血清学证实抗-出血热抗体阳性。其中男256例,女124例,年龄13~70岁,平均38.2岁。发热期260例,低血压期68例,少尿期287例,多尿期380例,恢复期380例。正常对照组320例。男198例,女122例,年龄16~61岁,平均年龄36岁。1.2仪器与方法1.2.1使用仪器东芝35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MHz,血流与声速夹角小于45°,取样容积直径2mm。1.2.2超声检查方法患者侧卧位或俯卧位,先以二...&
(本文共2页)
权威出处:
肾综合症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syndrome,HFRS)又称流行性出血热,是汉坦(Han-taan)病毒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急性传染病。近年来,该病的发生率在逐年下降,但在山区农村仍时有出现,若治疗不及时或重症病例多在短期内死于急性肾功能衰竭,作为基层医院,对该病仍不能忽视。本文旨在对血小板及其参数在肾综合症出血热诊断中的应用方面作一些探讨。肾综合症出血热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在其病程中存在病理性凝血、纤溶,循环血中血小板数量(PLT)锐减,而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也存在相应变化。我们采用F-820血细胞分析仪测定了53例HFRS患者循环血中的血小板参数PLT、MPV、PDW,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我院住院HFRS患者53例,其中男33例,女20例,年龄最大60岁,最小18岁,就诊时间从发病到20d不等。发热...&
(本文共2页)
权威出处:
扩展阅读:
CNKI手机学问
有学问,才够权威!
出版:《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京ICP证040431号
服务咨询:400-810--9993
订购咨询:400-819-9993
传真:010-您所在位置:
&& 文章详情
年瓦房店市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分析
作者:孙维功1,梅显刚2 &&&&作者单位:1 116300 辽宁瓦房店,瓦房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 辽宁大连,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目的 分析瓦房店市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流行规律,为制订防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瓦房店市年HFRS日常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瓦房店市13年间共报告HFRS病例175例,死亡8例,病死率4.57%。男女之比为3.49:1,20~50岁青壮年人群高发,占58.86%,发病高峰在3~6个月,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占84.00%。褐家鼠为主要传染源;5份阳性鼠肺经PCR分型,结果均为家鼠型。结论 瓦房店市是家鼠型HFRS低中发病区,加强监测,做好疫苗接种及灭鼠工作,是预防HFRS流行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鼠带毒率
 瓦房店市位于辽东半岛中西部,总面积3826.57平方公里。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千山余脉由东北向西南延伸,形成低山、丘陵、平原、陆地和滩涂结合的多种地貌类型,属暖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平均气温8.3~10.3℃,无霜期165~185天,平均降水量580~750mm。为掌握瓦房店市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流行特点,了解宿主动物感染情况,笔者于年进行了连续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来源
  资料来源于瓦房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日常统计。
  1.2 宿主动物监测
  按照《全国流行性出血热防治方案》要求进行[1],鼠密度调查采用农村夹夜法、城区粉剂法,无菌剖取鼠肺,置液氮罐保存,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及出血热抗体(ELISA)检测鼠肺抗原。
  2 结果
  2.1 发病概况
  年瓦房店市共报告HFRS病例175例,见表1。表1 年瓦房店市病例分布
  2.2 流行特征
  2.2.1 地区分布
  全市共有32个街道及乡镇,市区5个街道,农村27个乡镇,其中城区发病8例,农村发病167例,全市各乡镇均有发病。
  2.2.2 季节分布
  全年都有发病,具有明显的春季流行高峰,3~6月份发病数93例,占发病总数的53.14%,呈单峰型,见表2。表2 年瓦房店市HFRS发病月份分布
  2.2.3 人群分布
  175例患者中,男136例,女39例,男女之比为3.49∶1。发病年龄在11~76岁之间,主要集中在20~50岁年龄组,占总发病数的58.86%。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占94.29%(165/175),其次为学生4例,教师和工人各2例,医生、渔民各1例。
  2.3 鼠间疫情监测
  2.3.1 鼠密度及鼠种构成
  年瓦房店市城区室外布粉数(粉剂法)31534块,阳性数572块,阳性率1.81%。农村室外共布放鼠夹11841夹次,捕获鼠种3种325只,分别为褐家鼠、小家鼠和黑线仓鼠,平均鼠密度为2.75%。
  2.3.2 鼠带病毒率监测
  共检测256份鼠肺(农村)发现带病毒鼠5只,阳性率为1.95%,带病毒鼠均为褐家鼠。
  2.3.3 病原学分型
  对5只阳性鼠肺进行PCR分型,结果均为家鼠型。
  3 讨论
  流行性出血热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属肾综合征出血热,临床上以短期发热继之出现休克、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等特征[2,3]。瓦房店市自1996年首次发现HFRS病例以来,发病率逐年上升,疫区不断扩大。
  年瓦房店市共报告HFRS病例175例。季节特征呈春峰型,发病时间集中于3~6月份。城区和农村室外鼠类优势种均为褐家鼠,PCR分型均为家鼠型,符合家鼠型疫区流行特征。男女发病之比为3.49:1,20~50岁年龄组发病数占总发病数的58.86%,职业分布以农民发病最多,这与接触传染源及污染环境机会多有关。根据瓦房店市HFRS的流行规律,分别在2006年和2007年对发病率较高的地区进行2次HFRS疫苗接种。加强城区和农村的环境治理和灭鼠工作,降低鼠密度,减少发病。积极开展鼠类带病毒情况的监测,监测和综合防制相结合,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增强群众的自我防范和保护意识,同时在发病率较高的地区推广HFRS疫苗接种控制HFRS的流行等措施使瓦房店市HFRS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参考文献】
&  1 卫生部.流行性出血热防治方案.中国公共卫生,.
  2 卫生部疾病控制司.流行性出血热防治手册编写组.流行性出血热手册,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
  3 彭文伟.传染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编辑:石 岚)
&&订阅登记:
请您在下面输入常用的Email地址、职业以便我们定期通过邮箱发送给您最新的相关医学信息,感谢您浏览首席医学网!
耳鼻喉头颈外科
胸心血管外科
耳鼻喉头颈外科
胸心血管外科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技师
副主任药师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技师
副主任药师
论文写作技巧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第二十四章肾综合征出血热解读.ppt 72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需要金币:35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二十四章20世纪二、三十年代,发现了一类以“出血热”命名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其中存在伴有因肾脏受损引起的征候群的一类“出血热”,称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FeverwithRenalSyndrome,HFRS)。肾综合征出血热包括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hemorrhagicfever,EHF)及沙粒病毒引起的阿根廷出血热、玻利维亚出血热及拉沙热。1983年我国合肥会议将该病称为流行性出血热1994年卫生部将流行性出血热改称HFRS,目前仍使用“流行性出血热”这一名词引言炎症介质细胞因子图24-1引言图24-2引言图24-3引言流行性出血热临床表现图24-4引言HFRS病例分布30多个国家,疫源地分布70多个国家,是世界公共卫生问题。我国是肾综合征出血热的高发国家20世纪30年代初在中俄边境交界地区及纳维亚国家最早发现本例1932年Churilov最早对俄国发生的病例从临床上作了概述1934年芬兰、瑞典及挪威发生流行性肾病(NE)流行,其后在捷克、匈牙利、保加利亚及南斯拉夫先后发生NE流行引言1938年起进行全面综合性调查研究1940年Smorodintsev等证明本病由病毒所引起1951年朝鲜的美军等外国军队中流行本病。后延伸到南北朝鲜大部分地区1955年秋冬季,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及陕西秦岭北坡山区发生暴发流行1956年,我国将该病定为法定报告及重点防治传染病引言我国大陆31个省市中有28个省市有本病疫区台湾、香港证实有家鼠型EHF发生,在家鼠中查见带病毒鼠,表明亦存在本病疫区从1984年开始,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组建HFRS监测网络,设置了48个监测点1991年调整为41个HFRS监测点引言第一节病原学第二节流行过程第三节流行病学分布特征第四节预防策略与措施第一节病原学病毒学特征病毒形态学病毒基因结构和功能病毒分型一、病毒学特征1976年南朝鲜李镐汪在黑线姬鼠(Apodemusagravius)中发现了朝鲜出血热抗原第一节病原学1978年定名为“朝鲜出血热病毒”或称“汉坦病毒”(Hantaanvirus)1981年我国学者宋干等在黑线姬鼠中分离到汉坦病毒(A9和A16株)第一节病原学宋干最早在国内成功分离到两型出血热病毒。在病原学和免疫学研究基础上,与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等合作成功研制出国内外首创的地鼠肾细胞灭活疫苗。李镐汪在家栖的褐家鼠(Ruttusnorvegicus)中分离出一株出血热病毒,命名为汉城病毒(Seoulvirus)1981年春,我国河南、山西两省暴发疑似轻型HFRS,从当地褐家鼠肺组织中首次分离出我国家鼠型HFRS病毒(R22株等)第一节病原学日本学者从实验动物型HFRS爆发的大白鼠中分离到家鼠病毒世界各地陆续分离出普马拉病毒(Puumalavirus)(III型病毒)期望山病毒(ProspectHillvirus)(IV型病毒)重型HFRS病毒(V型病毒)Leakey病毒(VI型HFRS病毒)第一节病原学二、病毒形态学成熟的汉坦病毒颗粒呈圆形或椭圆形,形态具有多型性。病毒颗粒的直径在75~210nm之间,平均为122nm,有双层脂质包膜。在汉坦病毒感染的细胞内可以见到为数较多、形态不一的包涵体。用免疫电镜技术证明包涵体主要由病毒的核蛋白组成第一节病原学图24-5汉坦病毒为分节段的负链RNA病毒,其基因组由大、中和小三个RNA片段组成,分别编码依赖RNA的RNA多聚酶、包膜糖蛋白(G1和G2)和核壳体蛋白三、病毒基因结构和功能第一节病原学11个碱基的最末端序列“TAGTAGTAGAC”为所有汉坦病毒所共有,是汉坦病毒的重要基因特征之一,是区分汉坦病毒和布尼亚病毒科其他病毒的重要依据汉坦型病毒RNA的复制和转录在细胞浆内进行第一节病原学四、病毒分型分型依据核苷酸序列测定交叉空斑减少中和试验第一节病原学1994年,国际病毒命名委员会提出用汉坦病毒分子结构特征,即核苷酸序列分型的建议汉坦病毒的型(种):至少有一个基因片段的核苷酸序列和其他已知的汉坦病毒的同源性小于75%汉坦病毒亚型(亚种):至少有一个基因片段的核苷酸序列与该型的其他病毒有5~24%的差异同一亚型:同一亚型病毒之间,所有基因片段的核苷酸序列差别小于4%最好是已分离到病毒,若尚未分离到病毒,则由节肢动物病毒委员会决定第一节病原学分类汉坦型(HantaanViru,姬鼠型)汉城型(SeoulVirus,家鼠型)普马拉型(PuumalaVirus,棕背型)杜布罗瓦型(DobravaVirus,黄喉姬鼠型)辛努柏型安第斯型病毒第一节病原学病毒流行地区所致疾病主要宿主Hantaan(HTN)亚洲,欧洲HFRS(EHF)黑线姬鼠Seoul(SEO)全世界HFRS(EHF)褐家鼠Dobrava(DOB)欧洲HFRS黄颈姬鼠Pro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1三体综合征发病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