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日记怎么写怎么做?

美国小学一年级这样学数学,你还觉得简单吗?
外滩教育Diana
有一种常规印象,美国数学课在基础教育阶段比国内容易。尤其在低年级,中国孩子可能早就熟练了两位数加减法的心算,而美国小学生还只会数指头。原在世界五百强外企从事人力资源工作的Diana,在儿子进入美国公立小学读一年级时,也曾担心美国数学课简单,结果发现他们的一年级课程中同样有丰富练习,不同的是,这种训练不是重复的计算练习,而是从各种日常生活中认知数学概念和原理,并在这种认知中融会心算、几何和应用题等各类数学运用,一年级结束,Diana的感觉是,再也不担心儿子会落后国内读奥数班的小孩了。没来美国之前,一直有个感觉:中国的数学教育比美国的进度快,难度深;中国孩子学数学比美国孩子学得好,做的题目程度高;简单来说,同样两个一年级的孩子比赛做题,感觉会是中国孩子先做出来了,美国孩子还在数手指头。情况是否如此?为什么一向在教育范畴领先的美国要这样教他们的孩子?他们有没有奥数班?让儿子跟着美国方式学数学会不会落后于国内同龄但有种种鞭策在后的那些孩子们?正因为有着种种的疑惑,我一直没有写儿子学数学的故事,也是第一次把这门主课的内容介绍给大家:严格来说,我这里介绍的是跟随学校进度的家庭作业,他们叫homelink(这个字由家和联系两个字组成)。这本书有几个特点:1)运用解决日常实际问题的方法:将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让孩子感受到“鲜活”的数学内容。当孩子越能把数学和生活联系起来时,他们的信心和理解程度就会越高。2)使用多种不同的方法反复演练基本技巧:避免枯燥的习题形式,孩子在游戏和不同形式的练习中演练基本的数学技巧。3)引导领孩子有规律地重温概念:整个学年的习题设计有规律地重温以前学过的概念,螺旋式上升。4)在基本的算术基础上探索数学的内容:算术只是数学的开始,这本书除了让孩子们练习基本的算术技巧,还会有以下的数学话题:数字和计算:数数,读写数字,认识整数的位数,探究分数和钱币运算和结果:加减法,换算,应用题数据和机会:用表格和图表收集,组织,陈列数据度量衡和参考框架:实用工具衡量长度,容积和重量。使用钟表,日历,实践表,温度计以及序数(如一五一十地数数)几何:探究两维的形状如正方形,三角形和长方形,探究三维的形状如金字塔,圆锥体和立方体)规律,功能和代数:探究性质,规律,序列,关系,功能,找出漏了的数字和问题中隐藏的规则,研究运算的特性。这本书每个单元以一封给家长的信开始,概述孩子在这个单元将会学习什么新的概念,作业有什么特点,介绍可以借助玩什么游戏进行这个单元的学习,后面还附有单元习题的答案。下面把十个单元的内容简单介绍一下:第一单元:建立规则本单元目的是帮助孩子们熟悉合作学习的环境。另一目的是介绍和建立本年度都要遵守的规则。(比如反对不按进度超前学习,因为会打破这本书和课堂进度的紧密联系和内在理论框架)在本单元,孩子们复习数数的方法,逢一,逢二,逢五和逢十地数。他们将利用不同的物体来数和记录,如手,手指,眼睛,耳朵等。此外,他们会学习用一分钱的硬币数钱,学写数字,学习使用温度表。第二单元:每天都使用的数字在本单元,孩子们将学习3种在生活中常用的数字:电话号码,时间和钱币。他们将学习哪些部分组成一个电话号码,说出整点的时间以及数1分和5分的硬币。学习认识钟点时,孩子们先学认只有时针的钟点,如果时针不指在整点上,孩子将学习估算时间。先认识只有时针的钟,可以避免说慢一小时的常见错误。学习认识数钱币时,我们将使用真正的硬币。这个单元集中在认识1分钱和5分钱,第三单元会学习1角钱,再稍后将学习2角5分。孩子们将在数字表的帮助下锻炼数数的能力,并开始做简单的加减法,以及解一些数字故事题。第三单元:视觉规律,数字规律和数数学生们会学习在物体,颜色和数字中找规律。在数字中找规律的过程中,孩子们会学习在奇数和偶数中找规律。他们要学习观察以2,3,5和10结尾的数字的规律。箭头和框框的图表会被介绍给孩子来探究数列。孩子们继续学习识别时间和计算钱币。认识时间方面,他们将学习认识整点和半点。计算钱币方面,他们将学习计算1角钱。我们将继续学习加减法,这是一个重要的基础,我们将在整个学年中不断学习。第四单元:度量和基本数值本单元侧重学习测量长度,孩子们会学习非标准的测量单位和方法,比如用手掌和步子来测量,也会学习用标准的测量单位,比如英尺和英寸,学习使用尺子来度量。孩子将练习基本的测量技巧,比如将尺子上的刻度0和要测量的物体对齐,比较尾部的长短;以及如何测量比尺子长的物体。很多情况测量结果都是估计的,孩子们将学习估计测量出来的结果。比如差不多有5掌宽,快到8英寸长等等。孩子们还会练习其他测量方法。他们会学习读2度为间隔的温度计,读最靠近以1刻钟为单位的时间,他们还将学习时间表,认识时间顺序的概念。在本单元里,孩子们会在延伸了的数字表(数字表就是从1到100的一个10行乘10列的表格,是美国小学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辅助工具,延伸的数字表有-9到0)里写数字。这不但是为了学写数字,重要的是让孩子们感觉数字中的规律和数字的位数(个,十,百)。本单元最后两课中,孩子将学习加法中“算式的力量”。熟练掌握基本运算就象在阅读中掌握望而会读的字一样重要。我们会用多米诺骨牌作为例子来开始。(骨牌上的点数让孩子很容易就看出2+3=5,5+4=9等等) 第五单元:位数,应用题(数字故事)和基本算式本单元里,孩子们开始在理解位数的内涵的基础上,学习如何写大一点的数字。比如72这个数,7是十位,意思是7个10;2是个位,意思是2个1。孩子们会以10为单位来表达数字以及求两个数字之和。利用位数的概念,他们要学会比较“大于”和“小于“的关系。稍后,孩子们继续学习加法。加法的捷径将被介绍给他们,其中一个捷径就是前后换算,比如4+3和3+4都是等于7,他们还会学习在任何数字上加0和1是什么意思。孩子们会利用数字故事(应用题)来练习加减法以及位数的概念。他们会用实际物品来表现出这些数字故事,并将故事以数字模式来表示。孩子们还会有很多不同的练习,锻炼他们在数字中找规律的能力。第六单元:发展算式的力量熟练掌握基本运算和阅读中掌握望而会读的字一样重要。孩子们到学年末时已经会学习到很多加法和减法的算式。学习算式需要练习,练习的时间并不用很长,但需要经常做。一个练习的方法就是利用所附的游戏。这个单元稍后的几课中,孩子们将学习识别最靠近以5分钟为单位的时间,并学习认识数字钟。你的孩子将使用算式三角形来练习和复习加减法。三角形中的3个数字体现了这些数字之间的加减关系。(如三角形中三个角分别写上7,3,4,中间是+,-号,孩子们要知道代表着这样的算式:3+4=7,4+3=7,7-3+4,7-4=3)孩子会用一种想像出来的机器把输入的数字导入,经过一个规则,输出得数。他们从中学习找规则。(比如输入12,输出是17,规则就是+5)孩子们会学习用一种图表记录表示一个数字的所有办法。比如9的表示方法有画9个记号(类似我们写正字),7+2,3+4+2,9-0,10-1,nine, 9点的骨牌等等。 第七单元:几何和特质本单元,孩子会学习两维的几何图形。首先,孩子先学习按图形的形状,颜色和面积分类,然后学习几何图形的特性,比如边的数量和直角等等。最后他们会学习制造自己的几何图形,辨别哪些是多边形,哪些不是。孩子们还会学习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3维几何物体。学校会请他们从家里带些东西回学校,经过标注,摆成教室里的“几何博物馆”。比如汤罐头的罐子就是一个圆柱体,一个网球就是一个球体。用带到班上的物体进行实验,孩子们学习辨认5种3维几何形状的相近和不同之处:立方体,金字塔体,球体,圆柱体以及圆锥体。他们将学习区分特性,使用平面和圆这样的词汇。我们将使用这些3维几何形状的名称,但不要求他们记住它们的定义。本单元的最后,孩子们将学习对称。他们将发现生活中有对称形状的物体,比如蝴蝶,铃铛,吉他,花瓶等,他们会用纸和剪刀创造自己的对称形状。第八单元:心算,钱币和分数在本单元里,孩子会用一元钱做实验,把一元和他们原来学过的钱币单位相加(1分,5分,1角,2角5分)。他们继续学习用不同的方式得出同一个答案,并开始学习找零。孩子们要自己发展出加法,减法和比较的题目,给班上的孩子来做,并分享他们的解题方法。我们将强调解题方法的分享以增加他们表达自己想法的自信。本单元的最后,孩子们会学习分数。他们会学习分数是一个整数中平均分配的部分。整数和分数的概念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这一点我们将会强调。比如一个苹果和一美元的1/2是完全不同的,因为原来的整数1是不同的种类。第九单元:位数和分数本单元中,孩子们将利用数字表(就是哪个10行乘10列的表格)中的规律学习个,十,百位数的数值。比如,他们会被要求找出数字表中一个缺失的数字并描述他的解题思路。他们会做这样的练习后,就开始玩数字拼图:在一小片缺失了几个数字的数字表上填空。孩子们将学会所有的数字都是由0,1,2,3,4,5,6,7,8,9十个数字组成的。他们将学习2位数和3位数。他们同时还将知道这些数字同样可以用来表示分数。在这个单元里,孩子们将学会把分数的概念和他们看到的分数表示法,含义以及标志联系在一起。每个单元都附这个单元的词汇,象这里就有分子(numeration)和分母(denominator)两个词。 第十单元:学年复习和评估:本单元将复习所有本年度学过的概念和技巧。孩子们会复习运用有意义的收集数据形式,比如测量高度。特别是他们可以对比年初时测量的高度来判断自己在本年度长高了多少。孩子们继续学习用心算解有关钱币的应用题。孩子们会复习下面的技巧:读出时钟上指针所指的钟点用吸管编造对称的图形读出和比较温度计上的刻度懂得位数的含义使用数字表 展望二年级,孩子们将学习:乘法和除法用阵式,图表和图画来解关于乘法和除法的应用题读和写5位数比较分数找出一系列数据的范围和中位值将2维和3维的图形分类使用工具衡量长度,面积,重量,容积和体积不知不觉一个学年快要结束了,儿子昨天的进展是上图9.8的那张作业,一切进展顺利。现在来重读这本书的10封给家长的信,比较我看到的国内关于奥数班的几篇文章,我对美式数学教育的信心大大增强了。用最简单和最联系生活实践的方式打下广阔和有逻辑深度的基础,目标并非在于教会孩子几个公式,解开几道题,而是为了揭示数字,规律(公式),结论中的种种内涵,锻炼孩子思考,探究,应用,发展,延伸的能力,这是真正的数学教学而不是急功近利的高分术传授。这两天儿子科学课关于“简单机器”的考试得了100分,听着他告诉我一个螺丝钉是什么简单机器,由哪几种几何图形组成,它是如何着力的,发挥哪些作用,我感慨,还需要担心他会落后于读奥数班的那些孩子吗?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腾讯教育官方微信
扫描左侧二维码或添加qq_edu
总有一种力量推动教育前行
校园好时光
扫描左侧二维码添加“小园同学”
交朋友长知识收礼物
[责任编辑:laineyliu]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哪个不是"假离婚"产生风险?
离婚后感情问题
子女抚养问题
离婚后遗产继承
课程提供:
恭喜您,答对了!看一下您是不是和老师们的思路一样
每位回答正确的答题者,都将进入本期抽奖池。每期抽取1名幸运答题者,奖励10Q币。
上期答题获奖者:QQ
很遗憾,答案错误。赶快看看正确答案和思路是怎么样的吧
每位回答正确的答题者,都将进入本期抽奖池。每期抽取1名幸运答题者,奖励10Q币。
上期答题获奖者:QQ
答对啦,看看老师的思路吧!
有问有答&&  最近,有家长晒出了在南京洪武北路小学上一年级儿子的一道数学题。"一条船上有牛13头,羊有6只,请问船长今年几岁?"小学生写出的答案是19,结果被老师打了个叉。网友表示,这是史上最坑爹的数学题。为此记者找到了出题的魏琼老师,她表示,这道题没有出错,但并不是简单的加减法,目的是让孩子提出疑问,培养孩子的发散性思维。  作者:迪侃ing来源江苏网络电视台)小学一年级趣味数学问题,和孩子一起做吧
& 互动体验
小学一年级趣味数学问题,和孩子一起做吧
  有的家长跟小编反映说小学一年级数学问题太简单了,计算题算来算去就那几种,小孩子做起来觉得非常乏味,大人也觉得很无奈。所以,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小学一年级趣味数学问题,把一年级数学的简单知识,融入到生活问题中,相信只要家长们使用得当,一定可以让孩子觉得原来做题也是很有趣的事情。
  小学一年级数学问题:第一练
  1.哥哥有4个苹果,姐姐有3个苹果,弟弟有8个苹果,哥哥给弟弟1个后,弟弟吃了3个,这时谁的苹果多?
  2.小明今年6岁,小强今年4岁,2年后,小明比小强大几岁?
  3.同学们排队做操,小明前面有4个人,后面有4个人,这一队一共有多少人?
  4.有一本书,小华第一天看了2页,以后每一天都比前一天多看2页,第4天看了多少页?
  5.同学们排队做操,从前面数,小明排第4,从后面数,小明排第5,这一队一共有多少人?
  小学一年级数学问题:第二练
  6.有8个皮球,如果男生每人发一个,就多2个,如果女生每人发一个,就少2个,男生有多少人?女生有多少人?
  7.老师给9个三好生每人发一朵花,还多出1朵红花,老师共有多少朵红花?
  8.有5个同学投沙包,老师如果发给每人2个沙包就差1个,老师共有多少个沙包?
  9.刚刚有9本书,爸爸又给他买了5本,小明借去2本,刚刚还有几本书?
  10.一队小学生,有8个学生比李平高,有9个学生比他矮,这队小学生共有多少人?
  小学一年级数学问题:第三练
  11.日落西山晚霞红,我把小鸡赶进笼。一半小鸡进了笼,还有5只在捉虫,另外5只围着我,叽叽喳喳闹哄哄。小朋友们算一算,多少小鸡进了笼?
  12.一只猫吃掉一条鱼需要1分钟。照这样,100只猫同时吃掉100条鱼需要几分钟?
  13.5个小朋友同时吃5个苹果需要5分钟,照这样,10个小朋友同时吃10个苹果需要几分钟?
  14.小华有10个红气球,小花有8个黄气球。小华用4个红气球换小花3个黄气球,现在小华、小花各有几个球?
  15.13个小朋友玩&老鹰抓小鸡&的游戏,已经抓住了5只&小鸡&,还有几只没抓住?
  小学一年级数学问题:第四练
  16.天色已晚,妈妈叫小明打开房间电灯,可淘气的小明一连拉了9下开关。请你说说这时灯是亮还是不亮?拉20下呢?拉100下呢?
  17.小青有9本故事书,小新有7本连环画,小青用3本故事书换小新2本连环画,现在小青、小新各有几本书?
  18.小敏到商店买文具用品。她用所带钱的一半买了1支铅笔,剩下的,一半买了1支圆珠笔,还剩下1元钱。小敏原来有多少钱?
  19.欢欢和乐乐去买练习本,欢欢买了4本,乐乐买了6本,欢欢比乐乐少花1元钱,一本练习本多少钱?
  20.李老师带有60元钱,正好买一个足球和两个排球。如果只买两个排球,还剩28元。一个足球多少钱?一个排球多少钱?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小学一年级数学问题了,是不是和书本内容也有不同呢?这些问题也建议家长们每天给孩子做一部分就好。在此,因为暑期将至,想必家长们也要给孩子选报暑假数学培训班了,我们至慧学堂为小学生开设的有数学培优课程和数学精英强化课程哦。培优课程较为基础,精英强化课程可以对孩子的思维潜能进行深度开发,可以让孩子提前为数学思维竞赛做好准备哦。
  扫一扫关注至慧学堂微信
  至慧学堂官方微信服务功能介绍:
  1.每日精选育儿、教育资讯推送;
  2.重要通知、活动预告及新闻内容;
  3.孩子学习的配套家长用书,祝您全程了解孩子学习进度,为孩子提供配套辅导;
  4.有问必答:您的建议、意见可以随时在线与我们沟通;
  5.最新课程介绍及预约试听;
  6.奖品丰富的在线互动活动。
马上为您的孩子申请免费试听课程
2017春季班火热招生
至慧兔乐园
友情链接:
Copyright (C)
至慧学堂 沪ICP备号
上海长宁区至慧学堂培训中心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报纸怎么做
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报纸怎么做
09-02-04 &匿名提问
万花筒---六年级学生数学日记 2月10日 星期三 晴 八路实验小学六(7)班马维力 利用除法来比较分数的大小 今天阳光明媚, 正在家中看《小学数学奥林匹克》忽然发现这样一道题:比较111/1111两个分数的大小。顿时, 来了兴趣,拿起笔在演草纸上“刷刷”地画了起来,不一会儿,便找到了一种解法。那就是把这两个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然后利用分数的规律,同分子 分数,分母越小,这个分数就越大。解出11/1111。解完之后, 高兴极了,自夸道:“看来,什么难题都难不倒 了。”正在织毛衣的妈妈听了 的话,看了看题目,大声笑道:“哟, 还以为有多难题来,不就是简单的比较分数大小吗?”听了妈妈的话, 立刻生气起来,说:“什么呀 ,这题就是难。”说完 又讽刺起妈妈来:“你多高啊,就这题对你来说还不是小菜啊!”妈妈笑了:“好了,好了,不跟你闹了,不过你要能用两种方法解这题,那就算高水平了。” 听了妈妈的话又看了看这道题,还不禁愣了一下“还有一种解法。” 惊讶地说道。“当然了”妈妈说道,“怎么样,不会做了吧,看来你还是低水平。” 扣了妈妈的话生气极了,为了证明 是高水平的人 又做了起来。终于经过 的一番努力,第二种方法出来了,那就是用除法来比较它们之间的大小。你看,一个数如果小于另一个数,那么这个数除以另一个数商一定是真分数,同理,一个数如果大于另一个数,那么这个数除以另一个数,商一定大于1。利用这个规律, 用111/1111,由于这些数太大,所以不能直接相乘,于是 又把这个除法算式改了一下,假设有8个1,让你组成两个数,两个数乘积最大的是多少。不用说,一定是两个最接近的,所以111/1×、&111×11111,那么也就是11/1111。 -------------------------------------------------------------------------------- --作者:翱翔 --发布时间: 13:36:26 -- 2月12日 星期五晴 八路实验小学六(7)班 马维力 今天, 在数学1+2训练上看到这么一题,在一底面积为648平方厘米的立方体铸体中,以相对的两面为底去掉最大的一个圆柱体,求剩下的立体图形面积是多少? 看到这个题目, 犯糊涂了,想:只告诉一个底面积,这怎么求啊?坐在椅子上的妈妈看了,嘲笑 说:“哼,还说高水平哩,连这道题都不会做。”
知道妈妈用的是激将法,目的是激怒 的好胜心,让 把这题做完。为了让妈妈认为她的激将法成功了, 就硬着头皮做了下去,可是怎么想也理不出头绪来。但是 并没灰心,继续做了下去, 做了出来。 根据图(要画图)可以发现,切掉一个圆柱,又出来一个同原来圆柱同样大的洞,虽然这洞与圆柱体体积相同,但是它们的表面积并不相同,而是比原来圆柱少了两个底面的面积。 所以剩下的图形面积应该等于正方体6个面的面积减去圆柱的两个底面+圆柱的侧面。 列算式是628×6-628×3.14÷4×2+628×3.14 -------------------------------------------------------------------------------- --作者:翱翔 --发布时间: 13:36:49 -- 2月14日 星期六 晴 八路实验小学六(7)班马维力 今天又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 在大街上闲逛,突然看到不远处有很多人围在一起。 跑过去一年,原来是抓奖游戏。“哼,抓奖有什么好玩的。” 厌烦地说旁边的人一听,连忙说:“抓奖虽不好玩,但有重奖,可吸引人了。” 急切地问:“是什么呀!”“50元钱。”那人噔大眼睛说。一听这话, 可来劲了,“这么诱人的的奖品,说什么, 也得试试。”说完, 便问店主怎么抓法。店主说:“这是24个麻将,麻将下写着12个5,12个10,每次只可抓12个麻将,如果12个麻将标的数总和为60,那么你便可得50元大奖。” 听了也没多卷起了袖子,从兜里掏出5元钱给了店主。 尽管,这可以抓10次,但那份大奖 还是没有拿到。 回到家之后, 想了想,感觉有点不对劲。 想,抓60分,那必须抓得那12个麻将必须都标5,最好的情况就是第1次抓到1个5,第2次抓2个5,第3次抓3个5……第12次抓12个5至少得花去6元钱。但万一抓得那些麻将标的数是10或有的总和是相同的,那么得抓多少次花多少钱。 最后经过一番考虑,终于把问题弄清了, 抓紧到街上找那算帐,可已经跑得无影无踪了。 -------------------------------------------------------------------------------- --作者:翱翔 --发布时间: 13:37:21 -- 2月16日 星期一晴 八路实验小学 六(7)班 欧创 题目:有粗细不同的两枝蜡烛,细蜡烛之长是粗蜡烛之长的2倍,细蜡烛点完需1小时,粗蜡烛点完需2小时。有次停电,将这样的两枝求用过的蜡烛同时点燃,来电时,发现两枝蜡烛所剩的长度一样,问停电多长时间? 解题思路:如高粗蜡烛长为1,燃烧的速度分别为:(1)1÷2=1/2(2)2÷1=2要设停电时间为X小时那么式子就是:1—1/2X=2—2X分析已知细蜡烛占粗蜡烛的1/2,粗蜡烛就是细蜡烛的2倍,求停电多少小时,也就是第一根燃烧多少时。 解:设停电时间为X小时。 1—1/2X=2—2X X=2/3 答:停电时间为2/3小时。 -------------------------------------------------------------------------------- --作者:翱翔 --发布时间: 13:37:57 -- 2月18日星期三晴 八路实验小学六(7)班 徐瑞祥 今天下午, 在《小学生双色课课通》上看到了这样一道题。 一个圆锥底面半径是8分米,高的长度与底面半径的比3:2,这个圆锥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分析:这是一道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与圆锥方面的题相结合的应用题。求圆锥的体积是多少,要知道圆锥的底面积和高,题中告诉了底面半径,可求出底面积,而高却不知道,可以根据一个条件求出,可将比转化成一个数占已知数的几分之几,即可知道高占底面半径的3/2。算出高后,然后根据“V=SH÷3”算出圆锥的体积。 -------------------------------------------------------------------------------- --作者:翱翔 --发布时间: 13:38:34 -- 2月21日星期六阴 八路实验小学六(7)班王光普 生活中的小发现 今天早晨, 制作了一个小电灯,用的是两节电池和一根钢丝和一个小电灯泡制做的,先准备了两个电灯泡,生怕晚上玩的时候会闪了。到了晚上, 出去转悠一圈, 拿出了小电灯一照了一圈, 发现有时照出一个面,有时照出的是一条线,这是一次意想不到的小发现,给 带来了兴趣,去探索它到底为什么并且获得了答案。它不但给 带来了对数学的兴趣,又提高了 对生活新的看法,希望大家在生活中,要勤于发现,要做一个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好学生。 -------------------------------------------------------------------------------- --作者:翱翔 --发布时间: 13:39:19 -- 2月22日 星期日阴 八路实验小学六(7)班马维力 这几天 一直在思考着另外一种求圆柱体积的方法,凭着 的感觉 列出了这样一个算式:直径×直径×高×3.14÷4。 放学回到家, 就开始证明这个式子到底对不对, 试了一下,用课本上的解法和 的这种解法来算一个圆柱的体积完全一样, 又试了很多次结果都一样。
感到非常地纳闹, 的这种解法到底是什么意思,经过 一番的思考和证明发现原来是把圆柱看成一个相当于直径和高相等的正方体。然后求出正方体的体积,再根据圆柱与正方体的比是:3.14∶4就成了一个圆柱的体积了。 这只是 个人的想法,请广大爱好者参与研究,给予指正。 -------------------------------------------------------------------------------- --作者:翱翔 --发布时间: 13:40:00 -- 2月28日星期六 晴 八路实验小学六(7)班侯京 今天 在看报纸的时候看见了这样一个题目:求圆锥的表面积。 [题目]一个圆锥,底面直径是6米,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周上任点长是5米,求这个圆锥的表面积。
虽没有学习过求圆锥的表面积,但已经学习过圆柱的表面积,通过圆柱的表面积的解题方法知道:圆柱的表面积等于一个侧面加上两个底面积,而圆锥的表面积就是一个侧面积加上一个底面积,侧面是一个扇形, 虽没学过但 查了资料知道求扇形的面积是:扇形的面积=弧长×圆半径×1/2,题目中已经告诉了 们圆锥顶点到底面圆周上任一点长是5米,而弧长是3.14×6=18.84(米),扇形面积是18.84×5×1/2=47.1(平方米),最后用扇形面积加上底面积,就得到圆锥的表面积:47.1+3.14×(6/2)×(6/2)=75.36(平方米)。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 们只要勤学善思,就一定会攻克难题,走上成功之路! -------------------------------------------------------------------------------- --作者:翱翔 --发布时间: 13:40:31 -- 2月27日 星期六阴 八路实验小学六(7)班 马维力 今天, 学习了比例的基本性质, 感到万分的不解,为什么比例的外项之积等于内项之积。 经过了冥思苦想终天明白了。 假如 B/A=C/D,将A扩大D倍,要想使比值不变,也必须将B扩大A倍,也就变成了BD/AD;再把等号右边比中的D扩大A倍,要想使比值不变,也要把C扩大A倍,就变成了CA/DA。那么比例就变成了BD/AD=CA/DA,把等号左右的AD消去,所以就变成了AD=CA。 -------------------------------------------------------------------------------- --作者:翱翔 --发布时间: 13:41:01 -- 3月2日星期二 晴 八路实验小学六(7)班马维力 每逢清明节,巨山上便会人山人海,于是一些骗子便想出了一些骗人的把戏来骗人,比如:像圆盘赌物。 道具非常简单,在一块木板上画一个大圆,大圆中心用钉子固定一根可以转动的指针。大圆被分成24个相等的格,格内的针可以转,格内分别写着1—24个相等的数,在单数格中没有值钱的,而双数中差不多都是值钱的。 玩法也很简单,把指针先拨到1,然后你拨动指针,指针就开始旋转,最后停在某个格内,接着再按着指针所在的格上标的数,再把指针拨动,N-1格,N是格子上所标的数。 这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数学游戏,其实你无论拨到哪格,只能吃亏,不能得利。因为当指针转到奇数格上,拨动的格数便是奇数-1=偶数,奇数+偶数只等于奇数,所以不可能转到偶数格上,就得不到值钱的东西,假如指针转到偶数格上,拨动的格数便是偶数-1=奇数,奇数+偶数=奇数,还不能得到值钱的东西。 -------------------------------------------------------------------------------- --作者:翱翔 --发布时间: 13:41:37 -- 3月8日 星期一 晴 今天 听了一节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质数和合数》的一堂公开课,听后彼有一番感慨,本来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是为了帮助教者的一种组织手段,能够更好得为教学服务,增加教学的新颖性、独特性、深化性,更加具有吸引性,这么长一段时间提出对学生进行素质化教学,但是听了几节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课,却都流露出注入式的影子,不错注入教学以前已经扎根,但 们一定在平时的教学中得慢慢改之;另一方面运用多媒体教学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是围绕学生服务的并不是围绕计算机服务。是否能引出广大一线教师的共鸣! -------------------------------------------------------------------------------- --作者:翱翔 --发布时间: 13:42:16 -- 3月6日星期六晴 八路实验小学六(7)班侯晶晶 今天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中午, 正在家里看数学报,无意中看到求比值与化简比这个题目, 想这不是上学期学过的吗?但是 又一想, 还是看一看吧! “求比值”与“化简比”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同学们学习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求比值的目的是求一比的前项除以后项的结果;化简比的目的是把一比化成和它相等并且前、后项互质的整数比。 2、求比值与化简比的方法类似。有以下几种: (1)运用比的基本性质。如: 5/6∶1/2=(5/6×6)∶(1/2×6)①比值为5/3;②化简比为5∶3。 (2)运用比与除法的关系。如: 6.3∶0.9=6.3÷0.9①比值为7;②化简比为7∶1。 (3)运用比与分数的关系。如: 16∶20=16/20=4/5①比值为4/5或0.8;②化简比为4∶5。 3、求比值的结果是一个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和分数;化简比的结果是一个比,它可以写成真分数或假分数的形式(见上例),不能写成整数、小数或带分数的,化简比的结果要读成几比几,如:16∶20化简比为4/5,应读作:4∶5。 通过这就可看出,只要 们多看一些关于数学方面的资料,你的成绩会提高的。 -------------------------------------------------------------------------------- --作者:翱翔 --发布时间: 13:43:26 -- 3月12日星期五 八路实验小学六(7)班 李田利 算工钱 中午爸爸下班回来,哼着小调,兴高采烈地跨进家门 迎上去问道:“爸爸,今天有什么事这么高兴?”爸爸说:“这个月 涨工资了。” 问道:“那你现在一个月拿多少工资?”爸爸想了想,微微一笑说:“ 比你妈的工资高, 俩的月工资加起来是2800元,月工资差是100元,你说 一个月拿多少工资?” 听了爸爸的话, 动手在纸上画出了线段图帮助 理解: 通过观察和思考, 很快算出了答案,并且告诉爸爸。首先把妈妈的工资看作和爸爸同样多,那么爸爸、妈妈的月工资一共是()=2900元,再把月工资和平均分成2份,求出的1份就是爸爸的月工资。列式是:()÷2=1450元。 爸爸听了,满意地直点头。这时,正在做饭的妈妈对 说:“你还有其它方法吗?”“还有其它方法?” 惊奇地说。 报着好奇的心情静下心来再次观察、思考, 发现此题关键是找出以谁作标准的问题,标准不同,方法也就不同。于是, 有了第二种方法:就是以妈妈的工资作标准,假设爸爸和妈妈的工资同样多,那么俩人的月工资和就是()=2700元,再把月工资和平均分成2份,求出的1份就是妈妈的月工资最后加上爸爸比妈妈多的100元,就是爸爸的月工资。列式为()÷2+100=1450元。 听完了 第二种方法的介绍,爸爸、妈妈笑了…… -------------------------------------------------------------------------------- --作者:翱翔 --发布时间: 13:44:00 -- 3月16月星期二 晴 八路实验小学六(7)班侯晶 容积与体积的区别 由于容积与体积的计算方法相同,因此不少同学认为容积就是体积。其实,体积与容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是有区别的: 一、意义不同。体积是指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而容积是指木箱、油桶等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一个物体有体积,但它不一定有容积。 二、测量方法不同。求物体的体积是从物体的外面测量它的长、宽、高进行计算,而求物体的容积则必须从里面来测量它的长、宽、高,然后计算。因此,对于同一个物体,一般地说,它的容积要比体积小。 三、单位名称不完全相同。体积单位一般用: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固体、气体的容积单位与体积单位相同,而盛液体的容积单位一般用升、毫升。 -------------------------------------------------------------------------------- --作者:翱翔 --发布时间: 18:01:14 -- 从整体考虑 [问题]如图(1)这样的8行8列的数阵,其中A、B、C、D、E、F、G、H、I、J、K、L、M、N、O表示从小到大的15个连续自然数,把这个数阵分成四个4行4列的数阵图(2)。已知图(2)的第四部分中所有数的和是576。试问,这个8行8列的数阵中所有数的和是多少? 图(1)图(2) (分析与解)大家看到这个题目,也许会把工作为切入点,把它设为X,然后根据题目所提供的条件把图(2)的第四部分列成一个等式X+2(X+1)+3(X+2)+4(X+3)+3(X+4)+2(X+5)+X+6=576,求出X=33,也就是I=33。这样的15个自然数依次便为25、26、27……39。求出了每个数的大小,那么就可以计算出图(2)的所有数字之和了,等于2048。 或者算出工之后,只算出H=32。然后把这15个连续自然数两两配对组成中间数H、,A与O等于2H,2个B与2个N组成4H,3个C与3个M组成6个H……这样一共可以组成56个H,再加上原有的8个H,共是64个H。所有数字之和就是64×32=2048。 其实这题还有一个最简便的方法,从整体考虑,就是说不需要求出数阵上任何数的具体大小,只需要比较一下4个部分之间存在的关系就行了。第二部分的第一个数E比第四部分的第一个数I少4,第二部分中的第二数F比第四部分中的第二个数J少4……,第二部分中的每个数都比第四部分中对应的数少4,第二部分就比第四部分少了16×4=64。同理,第一部分比第二部分少64。而第二部分与第三部分相等。所以这个数阵的所有数字之和就是576-64×2+(576-64)×2+576=2048。 邳州市八路实验小学六(7)班马维力 -------------------------------------------------------------------------------- --作者:翱翔 --发布时间: 18:01:47 -- 假设青蛙可以继续跳 [问题]在正六边形ABCDEF上,一只青蛙在顶点A处开始跳动,它每次可随意地跳到相邻两个顶点上,如果在5次之内跳到D点,那就停止跳动;如果5次之内不能到达D点,那在跳到第5次之后就停止跳动。试问:这只青蛙从开始到停止,不同的跳法有几种? [分析与解] 这题可分为两种情况: 一、5次之内跳到D点。有2种跳法:AFED,ABCD。 二、青蛙跳了5次。先假设5次之内青蛙跳到D点之后还能继续跳。青蛙从A点开始,有两种跳法(到F或B),其实青蛙每一次都有两种跳法。根据乘法原理,青蛙跳了5次便有2*2*2*2*2=32种跳法。而实际上,青蛙跳3步到D处就停止跳动了,所以还要减去跳到D处又跳的走法。在第一种情况中,已经明确青蛙从A跳3次到D有两种走法,从D跳两步有DED,DEF,DCD,DCB四种跳法。再一次根据乘法原理,便有2*4=8种跳法。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青蛙有32-8=24种跳法。 综合以上两种情况,青蛙有2+24=26种跳法。 江苏省邳州市八路实验小学六(3)班晁雪傲 -------------------------------------------------------------------------------- --作者:翱翔 --发布时间: 18:03:14 -- 3月21日 星期日小雨 八路实验小学六(7)班 侯晶 今天由于下雨, 不能出去玩只好在家无聊之余, 便从书包里拿出一张数学报看,突然看到:怎样防止写错0。正好 们将要进入全面复习,一开始就得复习整数的读写法。由于在多位数的读法中,对“零”的处理有多种情况。如读一个“零”,有的表示一个0,有的却表示几个0,有时没有读0,但写数时却要写一个或几个0。这样在写多位数时就很容易出现少写或多写0的错误。怎样防止写错多位数中的0呢?可以采取以下几条措施: 1、按级分段写数。 在写多位数时,先找出级名“亿”、“万”字,在级名下各画一条竖直的虚线,表示分级线,然后在万绒有,个级部分分别画四条短横线,表示这两级应写满四个数字。写数时,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写万级、个级数时,如果每级不足四个数字,就在一个单位也没有的数位上,用0补足。 2、确定最高位及位数。 当多位数“级中”连续有两个零,“级头”连续有两个或三个零时,最容易少写0。如上面第二个数,错写成。如果在写数时能确定它的最高位是十亿位,有十位数,那么马上就会发现肯定写错了,因为这是八位数。 -------------------------------------------------------------------------------- --作者:翱翔 --发布时间: 15:37:43 -- 3月24日 星期三晴 八路实验小学六(7)班 徐瑞祥 电扇厂计划20天生产电扇1600台,生产5天后,由于改进了技术,工作效率提高25%,完成任务还需要多少天? 分析:这题可以通过转化,用正比例方法解,设原来效率是“1”,则实际效率是原来的(1+25%)=5/4,那么实际效率与原来效率的比是5/4∶1=5∶4,因为效率与时间成反比例,因此实际与计划所需时间的比是4∶5,如果设实际还需要X天,原来的天数是20-5=15(天),于是,可用正比例方法解: 解,设完成计划需X天。 4∶5=X∶(20-5) 5X=4×15 X=12 答:完成计划还需12天。 -------------------------------------------------------------------------------- --作者:翱翔 --发布时间: 15:38:12 -- 3月24日 星期三晴 八路实验小学六(7)班侯京 数字传奇 有人说:“1、2、3、4、5、6、7、8、9、0,世间一切事,离它都不行。” 有人说:“数学真枯燥,十个数字颠过来倒过去。” 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谁对?谁错?还是让事实说话吧!18世纪,英国有位叫桑克斯的数学家,用了近二十年的时间仅凭手算,将π值计算到小数部分第707位。如果数字真的枯燥的,他能耐得住那么长时间的寂寞吗? 中国当代数学家陈景润,为了攻克“哥德巴赫猜想”,演草纸用了几麻袋,如果数字真的是乏味的,他那持久的兴趣从何而来?“万物皆数”。颠来倒去的1、2、3、4……其中蕴藏着无穷奥妙。 也大也小的“1”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是自然数的单位。从它开始,1、2、3、4、5……无限地排列下去,形成一个有头有尾的“数字大军”,其队伍之大,可以绕地图无数圈。其中1最小,它站在数列的最前面。然而1又是最大的。整个地球,整个宇宙,整个……只需用1,就可以把它们概括无遗。 人类语言每时每刻都离不开1:一成不变、一目了然、一见如故、一日三秋、一暴十寒、一念之差、一孔之见、一枕黄梁……瞧,这个令人不起眼的1,不是很有趣吗? -------------------------------------------------------------------------------- --作者:翱翔 --发布时间: 15:38:39 -- 3月27日星期六晴 八路实验小学六(7)班 侯京 今天,显得非常地无聊,就随手拿出一张《数学报》,突然一个非常的特别的题目把 吸引了。 [题目]有一张长方形铁皮,剪下图中的阴影部分,正好能做成一个圆柱体这个圆柱体的底面半径为2分米,那么原来 长方形铁皮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分析与解题]仔细观察右图,可以发现阴影长方形的宽不可能是这个圆柱体的底面周长,那么,圆柱体的底面周长是阴影长方形的长,另外, 们还可以发现长方形铁皮的宽,即圆柱体的高是圆柱底面直径的2倍,圆柱的底面直径+底面周长=长方形铁皮的长。因此,长方形铁皮的长是2×2+2×3.14×2=16.56(分米)宽是2×2×2=8(分米)原来长方形铁皮面积是16.56×8=132.48(平方分米)。 -------------------------------------------------------------------------------- --作者:翱翔 --发布时间: 15:39:19 -- 3月27日星期六晴 八路实验小学六(7)班曹少青 要结合实际想问题 想一想,他的错误在哪里? [题目]某大厅有两根圆柱形木柱,木柱的底面直径是0.6米,柱高是6米,如果要在它们的表面积重新涂上一层油漆,油漆的部份面积有多少平方米? 小强看完这题之后,觉得这题很简单,很快列出算式并求出油漆的部份是多少平方米。 3.14×(0.6÷2)×(0.6÷2)+3.14×0.6×6×2=23.7384(平方米)。仔细分析题意, 们可以发现,小强的这样想法是完全错误的,错误的原因就是没有结合实际想问题。木柱虽然是圆柱形,但就实际问题来说油漆的部分不包括上底面和下底面。因此要求油漆部分的面积就是求这两根圆柱形的木柱的侧面积,列式应为:3.14×0.6×6×2=22.608(平方米),答:油漆部份的面积有22.608平方米。 -------------------------------------------------------------------------------- --作者:翱翔 --发布时间: 14:05:25 -- 3月31日星期三 晴 八路实验小学六(7)班 侯京 成双成对的“2” 2、是偶数是最小的质数,也是质数中存在的唯一的一个偶数,“一分为二”。任何一个数用2去除,都能分得公平,不会留下余灵数。 2、反映了事物的两个方面:阴与阳、奇与偶、天与地、生与死、方与圆、大与小、高与低、长与短、前与后、动与静、虚与实、黑与白、贵与贱、贫与富……等等,它们两两成对,彼此依存,果真有“无独有偶”! 在平面上,只有具备两点才能画一条直线;两条直线相交才能构成角;两条直线永不相交,就叫做“平行”。 瞧,2的神通够大吧! 完善的“3” 古希腊人把3称作“完善数”,说它体现了“开始、中期和终了”,因而具有神性。 在中国,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3、在数字链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三人为众,三人成虎,三人行必有 师,三棱镜可以分析光谱。爱因斯坦总结成功的经验也是三条:艰苦的工作+正确的方法+少说空话。 看,这里都是“3”!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核心提示:19日,吉林一小学生数学寒假作业上的一道题,难倒了全家人。12位网友参与了解答,都没有给出答案。另有131位读者发来了答案,126位答案不准确,另5位认为无解。 视频:小学一年级数学题大学生不会做  
  作者:恋由变和态组成     20:00   回复此发言     -------------------------------------------------------------------------------- 2 回复:【一一】小学一年级数学题雷人   答一答这道“邮递员送信”题 记者 张鹏飞 摄 新文化报1月22日报道19日晚,上小学一年级的外孙拿出数学寒假作业上的一道题,全家用了3分钟又3分钟,不知道几个3分钟过去了,他们仍被难在这道数学题上…… 这是小学一年级该有的题么? 题目:邮递员送信图 老韩的外孙做的是北师版的小学一年级数学寒假作业,上面这道题的题目是:邮递员送信。 参见右上图,邮递员叔叔要把信送往各地点,由于送信地点多(“·”代表送信地点),道路不好走(两个送信地点之间必须要经过一个空白方格“□”,而且不能走对角),还要绕过楼房,出发前他设计了一条送信路线,从邮局出发不但把信送到了每一个地点,而且路线不重复,最后回到邮局。在图中画出邮递员叔叔的行走路线。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这个题可以通过找规律的方法来解决.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年级数学绘本怎么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