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活性基团改性的双酚a双酚a甲醛环氧树脂脂有哪些

您的访问出错了(404错误)
很抱歉,您要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1、请检查您输入的地址是否正确。
进行查找。
3、感谢您使用本站,3秒后自动跳转至网站首页双酚A型环氧树脂的改性研究--《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
双酚A型环氧树脂的改性研究
【摘要】:
环氧树脂由于其优异的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电子、胶粘剂、涂料等各领域,随着环氧树脂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对其性能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而环氧树脂的研究开发正朝着精细化、功能化和高性能化的方向发展。然而,环氧树脂粘度大,流动性差,固化后交联密度高,存在内应力大、质脆等缺点,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它在某些高技术领域的应用,因此必须加强环氧树脂的设计和开发,尤其是新型环氧树脂的合成和应用的研究,以满足高科技领域的应用要求。
由于环氧树脂粘度较大,给RTM、浇注、灌注等工艺操作带来一定的不便。为了满足环氧树脂在多种工艺中对低粘度的要求,本文首先使用了、HEXION型三种普通双酚A型环氧树脂与低粘度固化剂XCT-802、XCT-804、XCT-806-a、XCT-806-b,设计出四种低粘度的环氧树脂体系,并对其粘度、固化物的力学性能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四种体系在常温下均具有较长的适用期;在中温(80℃)条件下即可凝胶并固化,其固化物的力学性能较优异。
用双酚A、双酚酸及环氧氯丙烷等为原料合成了多官能团环氧树脂,并通过FTIR光谱对所得环氧树脂进行了表征,确定了所合成产物为多官能团环氧树脂结构。试验表明加入了少量多官能团环氧树脂的树脂体系比未加入多官能团环氧树脂的树脂体系的力学性能要好,突出的表现在拉伸强度及弯曲强度上,但固化物的冲击韧性产生了小幅度下降,因此对提高该改性树脂体系韧性的研究还有待进行。
本文使用特殊催化剂,选用普通双酚A型环氧树脂6002,利用聚乙二醇(PEG)和双酚A型环氧树脂之间的化学反应,将亲水性基团如醚键和羟基引入到环氧树脂链中,在获得亲水性的同时,尽可能多的保留环氧基,从而制得既可分散于水中,又具有较高反应活性的改性环氧树脂。同时讨论了聚乙二醇与双酚A型环氧树脂的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水性环氧树脂乳液的分散性和稳定性的影响,并以此确定了合成水性环氧树脂的最佳原料配比和反应条件。并选用三种表面活性剂为两性淀粉、PVA、KIA-96来改善水性环氧树脂乳液稳定性。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理工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09【分类号】:TQ323.5【目录】:
ABSTRACT5-9
第1章 绪论9-23
1.2 环氧树脂概论9-13
1.2.1 环氧树脂的类型及合成方法9-11
1.2.2 环氧树脂性能与应用特点11-12
1.2.3 环氧树脂主要应用领域及发展方向12-13
1.3 固化剂13-14
1.4 环氧树脂的反应注射成型14-16
1.4.1 反应注射成型优点15
1.4.2 低粘度环氧树脂15-16
1.5 新型环氧树脂16-21
1.5.1 多官能团环氧树脂16-19
1.5.2 水性环氧树脂19-21
1.6 本课题的选题意义和主要内容21-23
1.6.1 选题意义21-22
1.6.2 主要内容22-23
第2章 低粘度环氧树脂体系及其固化物性能的研究23-33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23-24
2.1.1 实验原料23-24
2.1.2 仪器设备24
2.2 实验部分24
2.2.1 低粘度固化剂的合成24
2.2.2 试样制备24
2.3 测试分析24-25
2.4 结果分析与讨论25-32
2.4.1 XCT-802型改性胺固化剂固化体系的研究25-29
2.4.2 XCT-806-a型改性胺固化剂固化体系的研究29-30
2.4.3 XCT-806-b型改性胺固化剂固化体系的研究30-31
2.4.4 粘度测试31-32
2.4.5 环氧树脂固化物硬度32
2.5 本章结论32-33
第3章 多官能团环氧树脂的合成及其对双酚A型环氧树脂改性的研究33-41
3.1 实验试剂与仪器33-34
3.1.1 实验原料33
3.1.2 实验仪器设备33-34
3.2 实验部分34-36
3.2.1 多官能团环氧树脂的制备34
3.2.2 多官能团环氧树脂制备过程中的实验现象34
3.2.3 多官能团环氧树脂的合成机理34-36
3.2.4 试样制备36
3.3 测试于表征36
3.4 结果分析与讨论36-39
3.4.1 多官能团环氧树脂的FT-IR光谱分析表征36-37
3.4.2 浇铸体力学性能37-39
3.5 本章结论39-41
第4章 双酚A型环氧树脂的水性化改性及其水性体系的制备41-52
4.1 实验试剂与仪器41-42
4.1.1 实验原料41-42
4.1.2 实验仪器设备42
4.2 实验部分42-43
4.2.1 水性环氧树脂合成机理42-43
4.2.2 改性环氧树脂水性体系的制备43
4.3 测试与表征43
4.3.1 水性环氧树脂水溶性的测定43
4.3.2 水性环氧树脂乳液稳定性测试43
4.3.3 改性环氧树脂的结构分析43
4.4 结果与讨论43-49
4.4.1 原料种类及配比对改性环氧树脂水溶性及稳定性的影响43-45
4.4.2 反应时间对乳液的影响45-46
4.4.3 反应温度对乳液的影响46
4.4.4 聚乙二醇分子量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46-47
4.4.5 加入表面活性剂改善改性环氧树脂乳液稳定性47-49
4.5 改性环氧树脂结构表征49-50
4.6 本章结论50-52
第5章 结论及展望52-54
5.1 结论52-53
5.2 展望53-54
参考文献54-58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董新;[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吴明清;[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张淑娴;[D];中北大学;2013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梁志勇,段跃新,林云,赵大涌,张佐光;[J];玻璃钢/复合材料;2000年05期
尹昌平;刘钧;曾竟成;;[J];玻璃钢/复合材料;2006年02期
梁志勇,段跃新,林云,肇研,路遥,张佐光;[J];材料工程;2001年08期
赵磊,梁国正,孟季茹,秦华宇;[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1年06期
蒲建光;[J];化工新型材料;2005年03期
林云,段跃新,梁志勇,邓燕平,张明习;[J];航空学报;2000年S1期
武龙,沈宁祥;[J];化学与粘合;2001年06期
徐永芬;虞鑫海;赵炯心;傅菊荪;;[J];绝缘材料;2007年04期
沈大理,吴良义;[J];热固性树脂;2001年05期
毛建;王钧;段华军;;[J];热固性树脂;2006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刘桂明;查五生;刘锦云;储林华;;[J];四川有色金属;2008年03期
宋中健,王玲,张敬国;[J];工程塑料应用;1997年05期
高树理,柴孟贤,张明习;[J];工程塑料应用;2000年05期
张振,李桂珍,赵志鸿;[J];工程塑料应用;2001年05期
张振,赵志鸿,李桂珍;[J];工程塑料应用;2002年05期
惠雪梅,张炜,王晓洁;[J];工程塑料应用;2004年02期
杨洁颖,梁国正,房红强,宫兆合;[J];工程塑料应用;2004年02期
牛牧童;吴伟端;郭胜平;;[J];工程塑料应用;2006年01期
刘柏松;刘国栋;张留成;;[J];工程塑料应用;2006年03期
张振;赵志鸿;张锐;;[J];工程塑料应用;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江涛;范基升;陈萍;陈焕铭;王亚红;;[A];第十五届全国涂料与涂装技术信息交流会暨商用车、工程机械、轨道交通涂装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万超;王宏芹;王玲;王鹏程;杜彬;;[A];2011中国电子制造与封装技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朱建华;杨振;金权;刘毛毛;张旭;;[A];“润禾杯”第八届全国印染后整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郭淑齐;王明寅;;[A];复合材料——基础、创新、高效:第十四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6年
刘金刚;陶志强;陈建升;赵晓娟;杨海霞;范琳;杨士勇;;[A];复合材料——基础、创新、高效:第十四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6年
李艳亮;梁子青;;[A];复合材料——基础、创新、高效:第十四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6年
崔溢;白树成;蔡良元;姜健;杨明;嵇培军;张华;陈梦怡;;[A];复合材料——基础、创新、高效:第十四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6年
胡亮;李煊;颜鸿斌;蒋文革;;[A];复合材料——基础、创新、高效:第十四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6年
夏敏;罗运军;李晓萌;赖振峰;;[A];第十五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8年
周文英;牛国良;张娴;寇静利;杜泽强;;[A];第十五届玻璃钢/复合材料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秦麟卿;[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赵立英;[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曹海建;[D];江南大学;2010年
许文娇;[D];东华大学;2011年
刘万双;[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刘正堂;[D];兰州大学;2011年
丁妍羽;[D];山东大学;2011年
田晓伟;[D];复旦大学;2011年
刘秀生;[D];机械科学研究总院;2011年
万金涛;[D];浙江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永珊;[D];郑州大学;2010年
霍萃萌;[D];郑州大学;2010年
孙传明;[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王宝刚;[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李芳亮;[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陈海洪;[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丁立微;[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寇大凯;[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朱江峰;[D];南昌大学;2010年
杨萌;[D];华东理工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姜兴三;邱桂花;于名讯;;[J];工程塑料应用;2009年06期
王旭,徐日炜,余鼎声,江涛;[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张炳伟,徐日炜,丁雪佳,余鼎声;[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曹宏伟,徐日炜,陈桥,张炳伟,丁雪佳,余鼎声;[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郝建薇;熊燕兵;张涛;;[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张英强;徐微;吴海霞;梅莉文;陈洁;乔江;奚敏婕;吴威;;[J];玻璃钢/复合材料;2009年05期
肖丽群;余若冰;赵圩;焦扬声;;[J];玻璃钢/复合材料;2010年06期
刘建勇,滑钧凯,张建飞;[J];非织造布;1996年03期
曹宏伟,徐日炜,张炳伟,丁雪佳,余鼎声;[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5年07期
江学良,张勇,张隐西;[J];高分子学报;2004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军;[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史子兴;[D];北京化工大学;2000年
向海;[D];四川大学;2005年
任华;[D];浙江大学;2008年
门薇薇;[D];山东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叶朝阳;[D];四川大学;2002年
田巧;[D];四川大学;2006年
黄东平;[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张凯;[D];北京化工大学;2007年
王科;[D];内蒙古工业大学;2007年
闵峰;[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孙兰兰;[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曹国萍;[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蔡宏洋;[D];北京化工大学;2008年
张洪春;[D];山东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仲伟虹,梁志勇,张佐光,宋焕成;[J];材料工程;1995年01期
黄金满,杨毅,杨柏,刘式墉,沈家骢;[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5年12期
周继亮;涂伟萍;;[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6年01期
王庭慰,陈逸范;[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1996年05期
井新利,郑茂盛,金志浩,许晓玲;[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1998年04期
章永化,龚克成;[J];高技术通讯;1995年07期
程义云,陈大柱,何平笙;[J];功能高分子学报;2004年04期
官建国,王维,龚荣洲;[J];中国胶粘剂;2000年05期
陈连喜,张惠玲,刘全文,雷家珩;[J];中国胶粘剂;2005年09期
张肇英,黄玉惠,廖兵,丛广民;[J];广州化学;2000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J];热固性树脂;2010年05期
梁平辉;;[J];绝缘材料;1993年05期
蒋燕兮;邓天宁;;[J];中国胶粘剂;1992年03期
李宝库;;[J];微特电机;1984年03期
胡玉明;;[J];化工新型材料;1985年12期
;[J];绝缘材料;1974年02期
胡美些;王宁;郭小东;;[J];玻璃钢/复合材料;2007年01期
杨晓东;郑亚萍;张娇霞;;[J];中国胶粘剂;2009年02期
禢永祯;;[J];广州化工;1987年01期
李桂林;;[J];涂料工业;198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韶华;汤成荣;;[A];第五次全国环氧树脂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3年
梁平辉;;[A];第五次全国环氧树脂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3年
王雷;吕金艳;柴红梅;李鹏;薜忠民;;[A];第十七届玻璃钢/复合材料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段华军;王钧;杨小利;王翔;黄茂喜;;[A];第十一次全国环氧树脂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李亚锋;程珏;刘小頔;张军营;杨万泰;;[A];200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王雷;李鹏;吕金艳;柴红梅;孙超明;薛忠民;;[A];第十七届玻璃钢/复合材料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聂小安;徐秋云;张燕;;[A];第十一次全国环氧树脂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胡高平;高杰;胡小超;何培新;;[A];第十四次全国环氧树脂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暨学会长三角地区分会第一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胡高平;高杰;胡小超;何培新;;[A];“两区”同建与科学发展——武汉市第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王熙;郑水蓉;司小燕;;[A];第十二次全国环氧树脂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王雄伟;[N];中国化工报;2006年
王雄伟;[N];中国化工报;2006年
王雄伟;[N];中国化工报;2008年
彭展;[N];中国石化报;2010年
王雄伟;[N];中国化工报;2005年
曾安君;[N];电子报;2008年
王雄伟;[N];中国化工报;2006年
王雄伟;[N];中国化工报;2006年
王雄伟;[N];中国化工报;2007年
赵引德 通讯员
吴铎;[N];中国化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洪晓斌;[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陆绍荣;[D];湘潭大学;2005年
刘黎明;[D];武汉大学;2005年
王秀霞;[D];浙江大学;2006年
胡兵;[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李士伟;[D];吉林大学;2009年
王建国;[D];浙江大学;2006年
蔡红莉;[D];吉林大学;2007年
贾丽亚;[D];北京化工大学;2007年
王秀宇;[D];天津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佘振银;[D];湖南大学;2009年
蔡宏洋;[D];北京化工大学;2008年
叶虎;[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马卜;[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陈晓军;[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闵玉勤;[D];浙江大学;2006年
张丽;[D];沈阳理工大学;2008年
区耀光;[D];北京化工大学;2005年
黄振宇;[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陈以会;[D];四川大学;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端活性聚醚的合成及对环氧树脂的改性作用.pdf
下载积分:1500
内容提示:端活性聚醚的合成及对环氧树脂的改性作用.pdf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8|
上传日期: 22:45:40|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端活性聚醚的合成及对环氧树脂的改性作用.pdf
官方公共微信有机钛改性环氧树脂
由行业门户网运行
最新公告:
&&没有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文章正文
&&&&&&&&&&
&&&&&&&&&&
没有相关文章
如果您有设备方面好的文章或见解,您可以送到我们的投稿信箱
有机钛改性环氧树脂
&&&&&&&&&&
有机钛改性环氧树脂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不详
更新时间: 19:43:25
有机钛环氧树脂是元素环氧树脂之一,它是由正钛酸丁酯与二酚基丙烷环氧树脂中的羟基进行反应得到的一种改性环氧树脂。有机钛改性环氧树脂是由于正钛酸四丁酯和低分子双酚A环氧树脂的羟基进行脱醇反应而得:&
双酚A型环氧树脂中存在羟基,虽然羟基的存在对提高环氧树脂的粘结力起一定的作用,但是固化反应残留下来的羟基在高温下是不稳定的,加上羟基是吸水性基团,容易吸潮,往往是造成固化后环氧树脂吸水率增大、防潮性、电性能下降、耐老化性差的一个主要原因。用有机钛来改性,能是树脂在这方面的性能有根本的改善。&
由于环氧树脂的羟基被钛氧基取代,因此其吸水性、防潮性、介电性等都有很大提高。另一方面,由于树脂中含有p电子的氧原子和具有d电子缺位的钛原子直接相连,导致大分子链中存在p-d共轭效应而有较大的键能,使树脂耐热性和耐老化性能得到显着提高。高温下介电损耗角正切大幅度减少,热稳定性有很大提高。&
由于有机钛环氧树脂有较好的电性能、耐热性和黏合性,因此广泛用于电器、它广泛用于电气、电机工业。如作为云母黏结剂的产品在大容量发电机的绕阻绝缘上大量使用,提高了绝缘层的电气性能,并对电机的使用期限及运行可靠性给予了决定性的保证。&
有机改性环氧树脂合成路线&
&&& 采用6101#环氧树脂和正钛酸四丁酯在加热情况下,使树脂中的羟基和正钛酸丁酯中的丁氧基反应生成丁醇,使得环氧树脂通过Ti-O键和钛连接起来。&
生产工艺:&
(1).生产原料&
原料名称&&& 规格&&& 质量份&
#6101环氧树脂&&& 工业&&& 100&
正钛酸丁酯&&& 化学试剂&&& 1&
纯苯&&& 无水无硫工业纯&&& 12&
(2).生产过程:&
&&& 将6106#环氧树脂投入反应釜中,升温搅拌,升温到100~110℃进行真空脱水,真空度要求在0.09MPa以上。这一步操作的作用主要是排除水分对正钛酸丁酯的影响,有水分存在时,正钛酸丁酯会发生水解,因此必须把水分排除干净。&
&&& 水分排除完后,冷却到55~60℃,将配方量的苯加入,继续冷却,冷却至40~50℃时滴加正钛酸丁酯的苯溶液,约20~30min滴加完毕。加完后维持在原温度15min,逐渐升温至120~130min,将苯和副产物一起蒸出,随后用真空泵将所有的低沸物全部蒸出,冷却后放料。
文章录入:admin&&&&责任编辑:admin&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字体: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  |
机电之家设备管理网
致力于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技术
服务热线:7 传真:8 电子邮件: 服务 QQ:
()旗下网站 杭州滨兴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机电之家--中国机电行业门户?设备维修与管理
主办:杭州高新(滨江)机电一体化学会
浙ICP备号 网站经营许可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双酚a型环氧树脂图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