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一氧化氮呼气测定物酶测定为什么不显色呢,我用的是愈创木酚法

4个仁用杏优株抗寒性比较探讨_愈创木酚_天天化工网
4个仁用杏优株抗寒性比较探讨
  每个方向各取20个花枝,每株树共取80个花枝组成混合样水培至实验室。1.2 方法1.2.1 材料处理。将各抗寒优株的盛开花枝分为8份,1份为常温对照(CK,20℃),其他7份分批放入以PID调节方式控温和FrosTem40数据采集的MSZ-2F型模拟霜箱内[1],试验设。个低温处理,分别用处理。表示。开始先以10℃/0. 5 h速度降温至4℃左右,再用1℃/0. 5 h速度降至所需温度,在该温度维持0.5 h后,以10℃/0.5 h速度升至室温[2]。然后分别将各优株的花瓣、雄蕊、雌蕊从花枝上取下来组成混合样,每份0.5 g,用塑封袋分装后液氮速冻,于-80℃的超低温冰箱保存备用。1.2.2 测定方法。过冷却点的测定:从常温水培的各抗寒优株的不同花枝上随机剪取3小段花枝(5 cm左右),作3次重复。测定时将PT-100型热电偶温度传感器探头安置在各抗寒优株花枝的待测部位上,选择花瓣、雄蕊、雌蕊进行测定(每段花枝3次重复)[2],温度传感器与FrosTem40数据采集系统和微机连接,自动连续记录数据、分析组织变化,绘制温度变化曲线并确定过冷却点;电解质渗出率的测定参照王华等的方法[3],用DDS-IIC型电导仪测定电导值;过酶(POD)活性测定用法[4];(SOD)活性测定用NBT显色法[5];可溶性蛋白含量测定用考马斯亮蓝G-250染色法[6]。2 结果与分析2.1 仁用杏花器官过冷却点温度 过冷却作用是植物抗冻途径的一种,植物过冷组织在结冰之前所达到的最低温度称为植物过冷却点。由表1可知,不同花器官过冷却点温度差异较大,花瓣的过冷却点较雄蕊、雌蕊低,花瓣可抗-5. 9-5.1℃的低温,雄蕊可抗-5. 3-4. 9℃的低温,雌蕊可抗-4.7-4.0℃的低温。表明花瓣比雄蕊、雌蕊具有更强的抗寒性,这与前人探讨结果相同。不同优株的花器官过冷却点不同,其中优异种质36表现最好,其花瓣、雄蕊、雌蕊的过冷却点均低于其他3棵优株,优株-号次之,优异种质43和新四号最差。不同品种间的差异也很明显,优异种质36和-号均属优-,过冷却点温度比龙王帽的优异种质43和新四号各个花器官平均要低0.6℃。安徽农业科学。责任编辑 熊章琴 责任校对 卢瑶表1 不同花器官过冷却点温度。  ℃品种Variety花瓣Petal雄蕊Stamen雌蕊。号。新四号。低温胁迫对仁用杏电解质外渗率的影响 当植物受到低温影响时,细胞的质膜透性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增大,电解质外渗,以致电导率增大。抗寒性强的品种,细胞透性增大程度较小,且透性的变化可以逆转,容易恢复正常。由图1可知,各优株随着温度的降低其外渗率不断升高,在-3.0-2.0℃时雌蕊、雄蕊增幅明显,-4.0-3.0℃时花瓣电解质外渗率出现跃迁,这是由于其细胞保护系统与所受伤害的平衡被打破所致,可以推断花瓣的抗寒性高于雄蕊、雌蕊。综合不同花器官表现,电解质外渗率最高的是优株43,新四号次之,优株36和-号较为接近,电解质外渗率均较低。2.3 低温胁迫对仁用杏花器官SOD、POD活性的影响 SOD、POD被称为植物细胞防御系统的保护酶,能清除低温逆境下体内产生的有害物质,保护植物细胞膜和生物大分子,以使植物本身尽快适应逆境而存活下来。SOD活性的大小能够表明在低温胁迫下其清除自由基能力的强弱。POD可由SOD代谢产生的H2O2激活,POD活性随温度下降的变化趋势与SOD类似。但POD活性开始降低的温度较SOD低。POD的活性越高,保护生物膜的作用就越图1 仁用杏花器官电解质外渗率的变化。强,抵御寒冷损害的能力也就越强。  由图2可知,伴随温度胁迫加剧,SOD活性都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5. 0℃之前各优株花瓣的SOD活性均呈明显上升趋势,-5.0℃之后优异种质43与新四号率先下降,而优异种质36、-号在-6.0℃才达到最高值,可见优异种质36、-号的SOD活性增幅较大。各优株的雄蕊和雌蕊SOD活性均在-3. 0℃达到最高值。不同优株比较而言,优异种质36与对照相比SOD活性增幅最高,花瓣是对照的6. 3倍,雄蕊是对照的5. 5倍,雌蕊是对照的3.7倍;-号次之;新四号最低。与对照相比,在-4.0-1.0℃时,随温度的降低,各优株花瓣、雄蕊、雌蕊POD活性上升趋势明显,-6. 0℃以后,均呈下降趋势。各优株花瓣POD活性在-6. 0℃达到最高值;除43外,其他优株的雄蕊在-4. 0℃时达到最高值;优异种质43和新四号的雌蕊在-5. 0℃时POD活性最高,但比相同温度下的优异种质36、-号低。不同花器官POD活性高低顺序为花瓣>雄蕊>雌蕊。从不同花器官POD活性最高值来看,优异种质36抗寒性最优。2.4 低温胁迫对仁用杏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低温胁迫下植物体内可溶性蛋白含量会有所增加,其增加能明显增强细胞的持水能力,使束缚水增多,从而减少原生质因结冰而伤害致死的机会。由图3可知,随着温度的不断降低,蛋白质含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不同花器官的可溶性蛋白含量高低顺序为雌蕊>雄蕊>花瓣。-号和36各花器官的可溶性蛋白均在-4.0℃达到最大值,43和新-号雄蕊、雌蕊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在-4.0℃时达到最大值,花瓣在-3.0℃达到最大值。综合不同花器官来看,可溶性蛋白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36、-号、新四号、43。3 结论与讨论过冷却作用是植物抗冻途径的一种,植物过冷组织在结冰之前所达到的最低温度称为植物过冷却点。过冷却点的大小体现了不同组织抵抗细胞内结冰的能力,过冷却点越低,抗寒性越强。通过过冷却点的测定可较精确地判断品种、器官间的抗寒性强弱。该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花器官过冷却点温度差异较大,花瓣的过冷却点较雄蕊、雌蕊低。不同的优株过冷却点也不同,其中优异种质36、-号表现良好,43、新四号表现较差。当植物受到低温胁迫时,细胞的质膜透性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增大,电解质外渗,以致电导率增大,抗寒性强的品种细胞透性增大程度较小,且透性的变化可以逆转,容易恢复正常。说明受到低温胁迫时,细胞原生质受到的伤害小,电导率值增加少,所以抗性较强[7]。已有探讨结果显示,电解质外渗率是评价植物抗寒性极为有效的指标,几乎可以单独地用于植物抗寒性评价中,且结果是可靠的。电解质渗出率越大,表明细胞膜受低温伤害越严重、品种抗寒性越差。试验中各优株不同花器官随着低温胁迫的不断加剧,电解质外渗率均呈上升趋势,且在某一温度下出现跃迁。不同优株不同花器官电解质外渗率差异显著。花瓣的抗寒性高于雄蕊、雌蕊。电解质外渗率最高的是优株43,新四号次之,优株36和-号较为接近,电解质外渗率均较低。4480  安徽农业科学  2010年低温逆境下植物体内O2一、OH、H2O2等活性氧的积累,对生物膜系统以及他一些生命物质具有潜在的危害,常引起蛋白质和膜脂质降解。抗寒性强的品种比抗寒性弱的品种酶活性高,O2一、OH、H2O2积累少[8-9]。伴随温度胁迫加剧,SOD、POD活性都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低温胁迫下,SOD活性下降温度较POD高1. 02. 0℃,说明SOD对低温胁迫反应敏感。而POD在维持低温膜稳定上更具持续效应。不同花器官SOD、POD活性高低顺序为花瓣>雄蕊>雌蕊。就不同优株而言,优异种质36的SOD、POD活性最高,抗寒性最好;-号次之;新四号最低。  可溶性蛋白是植物细胞内的重要渗透调节物质,在低温条件下对细胞起保护作用。可溶性蛋白的亲水胶体性质强,低温胁迫下植物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能明显增强细胞的持水能力,使束缚水增多,减少原生质因结冰而伤害致死的机会[10]。有探讨表明,遭受低温胁迫的植物,体内可溶性蛋白含量会增加,且细胞内可溶性蛋白和抗寒冻性之间表现出明显的正相关。低温下蛋白质的变化一般表现为随温度下降蛋白质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相同温度下,杏花器官蛋白质含量顺序为雌蕊>雄蕊>花瓣,花瓣中蛋白质含量虽较低,但其存在较多的其他保护物质,如激素、糖、膜保护酶类等,因而具强抗寒性。雌、雄蕊组织幼嫩,对低温较花瓣敏感,尽管具高含量的蛋白质作为冰冻保护剂,也难以抵消低温的破坏作用[1]。可溶性蛋白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36、-号、新四号、43。综合试验结果表明,优-优异种质36抗寒性最优,优-优异种质-号稍差,新四号居中,龙王帽优异种质43最差。不同品种间的抗寒性存在明显差异,优-抗寒性(下转第4485页)期  王晓燕等 4个仁用杏优株抗寒性比较研究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农民消费与其关联度仅为0.740 1;农村获得信息的渠道十分狭窄,大部分地区农民主要通过电视及广播获得信息,在网络普及的今天农村几乎没有网络,农民消费与信息开发的灰关联度仅为0. 623 4,在9个指标中排在最后。表4 农民消费与宏观、微观因素的灰关联度。指标Index关联度。排序Ranking人均纯收入。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衣食住行。水电气投资及供应业。交通运输仓储与邮政。信息开发计算机软件。卫生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结论与讨论通过分析农民消费与8项生活消费支出的灰关联度发现,农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已基本满足,农民当前的消费需求是改善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医疗保健、家庭设备及文教娱乐用品是农民今后消费的重点,这些方面消费需求的满足有赖于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完善、配套的基础设施的支撑。十-五规划将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作为一项重大任务,包括农村的水利工程、生态工程、农村公路、仓储设施、农村电网、信息通道等建设,为提高农村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而为启动农村消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0-11]。农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是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标志,分析其影响因素可以更加有效地挖掘农民的潜在需求、繁荣农村经济。农民收入是影响农民消费的关键因素,但要提高农民收入,首先应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同时,应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和畅通信息系统。不同地区农民消费与其微观、宏观因素的灰关联度研究证实了经济发达地区较完善的基础设施等外在环境使得农民有较强的消费信心,这也从另一方面反映了促进地区经济平衡发展是一项重大任务。  ----参考资源文献----[1]陈林顺.影响农民家庭消费的主要因素分析[J].金融与经济。孙文凯,白重恩.我国农民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J].清华大学学报。胡燕京,董迎迎.中国农民消费问题的计量分析[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梁达.关注新形势下的农村市场与农民消费[J].金融与经济。朱延松.农民消费的六大障碍及解除对策[J].科技创业月刊。李跃.我国农民市场消费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邓聚龙.灰色系统基本方法[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8]相丽驰,伍宪彬.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发达地区农民收入和消费变迁研究[J].中国农村观察。田青,马健,高铁梅.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影响因素的区域差异分析[J].管理世界。王宏伟.中国农村居民消费的基本趋势及制约农民消费行为的基本因素分析[J].管理世界。马树才,刘兆博.中国农民消费行为影响因素分析[J].数量经济化工技术经济研究。张建成,张弘旭,张汇娟,等.春小麦主要产量构成因素间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内蒙古农业科技。张文忠,宋殿珍,栗红生,等.灰色关联分析在玉米杂交种产量性状上的应用[J].内蒙古农业科技。王静,夏厚俊,盛国勇.基于消费结构变化的畜牧业发展对策―――以湖北省为例[J].畜牧与饲料科学。黄大鹏,游敏,金宝石.六安市农民收入与消费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潘培,杨顺顺,栾胜基.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化既然环境影响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任丽丽.中国农村居民不同年度家庭收入与消费支出关系的实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上接第4481页)最好,龙王帽最次。花器官抗寒能力大小顺序为花瓣>雄蕊>雌蕊。  本文作者 ----
下一篇:没有了
感谢您对本站的支持!愈创木酚法测定锰过氧化物酶活力--《纤维素科学与技术》1993年01期
愈创木酚法测定锰过氧化物酶活力
【摘要】:拟定了用愈创木酚测定锰过氧化物酶活力的方法。本方法通过测定465nm 处吸光度的变化,能直接反映愈创木酚被酶氧化的过程,而且,在吸收谱线的直线范围内,可以比较精确地计算出酶的活力。本方法的最适条件为:0.4mmol/L 愈创木酚,0.1mmol/L H_2O_2,0.2mmol/LMnS0O_和50mmol/L 琥珀酸钠缓冲液,pH4.0—4.5。
【作者单位】:
【关键词】:
【正文快照】:
自从1983年揭示了木质素大分子生物降解所需的过氧化物酶有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gninase)和锰过氧化物酶(m angan~dependent pero范dase,简称MnP户确之后,木质素的生物降解研究取得了迅速的进展,国际上已建立了木质素过氧化物酶活力的测定方法,但是锰过氧化物酶活力的测定方法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孙峥;[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吴坤,闵航,朱显峰,贾新成,张世敏,喻子牛;[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03年02期
李慧蓉;[J];微生物学通报;1996年02期
陶用珍,管映亭;[J];纤维素科学与技术;2003年01期
宋小双,赵敏,刘桂丰,王玉成,杨谦;[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阎宏涛,张英,韩权;[J];分析试验室;2003年06期
冀玲芳,石淑兰;[J];广西轻工业;2002年01期
胡平平,付时雨,李光日;[J];广州化学;2001年04期
张金梅,董元旭,杜予民,李毅群;[J];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黄俊;王行国;;[J];化学与生物工程;2006年03期
朱显峰,杨生玉,沈永红,刘宇鹏,于成德,王俊芳,吴坤;[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吴坤;[D];浙江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汪伦记;[D];河南农业大学;2002年
王艳婕;[D];河南农业大学;2004年
宋小双;[D];东北林业大学;2004年
陈展;[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钱程;[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王剑锋;[D];西北大学;2006年
李剑凤;[D];安徽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孙文全;[J];果树学报;1988年03期
周金燕;张发群;舒远才;;[J];纤维素科学与技术;1993年01期
崔黎,赵岩,冯朴荪;[J];生物工程学报;1994年02期
马登波,刘紫鹃,高培基,王祖农;[J];纤维素科学与技术;1996年01期
王佳玲,付时雨,余惠生,黄秀瑜;[J];纤维素科学与技术;1997年04期
邓耀杰,林鹿,詹怀宇,黎振球;[J];中华纸业;1998年03期
王佳玲,余惠生,黄秀瑜,付时雨;[J];纤维素科学与技术;1998年03期
;[J];造纸化学品;1998年03期
柯世省,夏黎明,张朝晖,岑沛霖;[J];林产化学与工业;2000年03期
;[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0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章燕芳;李华钟;华兆哲;陈坚;;[A];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第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李宗义;王海磊;王振宇;李培睿;;[A];微生物生态学研究进展——第五届微生物生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齐曼·尤努斯;安萍;杨文英;稻永忍;;[A];中国植物生理学会全国学术年会暨成立40周年庆祝大会学术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谢慧芳;李忠正;;[A];中国造纸学报2003年增刊——中国造纸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冀宪领;盖英萍;牟志美;刘训理;王洪利;;[A];中国蚕学会第四届青年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4年
周成;文湘华;赵曦;;[A];第十次全国环境微生物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侯红漫;[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江明锋;[D];四川大学;2005年
王海宽;[D];天津科技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徐淑霞;[D];河南农业大学;2003年
孙自玲;[D];浙江大学;2003年
张变英;[D];广西大学;2003年
林树梅;[D];沈阳农业大学;2004年
杨晓宽;[D];天津科技大学;2004年
张连慧;[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喻云梅;[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阮芳勇;[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孙汉鹏;[D];山东大学;2005年
李丽;[D];安徽理工大学;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文档分类: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
下载前请先预览,预览内容跟原文是一样的,在线预览图片经过高度压缩,下载原文更清晰。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进度条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播放器加载中,请稍候...
该用户其他文档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测定方法.doc
文档介绍:
抗氧化酶( SOD 、 POD 、 CAT )活性测定方法一、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活性测定( 氮蓝四唑光化还原法) 1 、试剂的配制(1) 0.05mol/L 磷酸缓冲液( PBS , pH7.8) : A 母液: 0.2mol/L 磷酸氢二钠溶液:取 Na 2 HPO 4· 12H 2O( 分子量 358.14 ) 71.7 B 母液: 0.2mol/L 磷酸二氢钠溶液:取 NaH 2 PO 4· 2H 2O( 分子量 156.01 ) 31.2g 。分别用蒸馏水定容到 1000ml 。 0.05mol/L PBS ( pH7.8 )的配制: 分别取A 母液(Na 2 HPO 4) 228.75ml ,B 母液(NaH 2 PO 4) 21.25ml ,用蒸馏水定容至 1000ml 。加入 10gPVP (聚乙烯吡咯烷***) 参考文献: 李合生主编: 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原理和技术.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 267 ~ 268 。(2) 130 m mol/L 甲硫氨酸溶液:取 1.399 g Met 用磷酸缓冲液( pH7.8 )定容至 100ml 。网上说定容到 100ML 我也不懂。拜托(3) 100 μ mol/L EDTA-Na 2 溶液:取 0.03721g EDTA - Na 2 用磷酸缓冲液定容至 0 μM 核黄素溶液:取 0.00 75g 核黄素用蒸馏水定容至 100ml ,避光保存, 随用随配,并稀释 10倍(5) 750 μ mol/L 氮蓝四唑( NBT ) 溶液: 称取 0.06133g NBT 用磷酸缓冲液定容至 100m l 避光保存; 酶液制备: 取一定部位的植物叶片( 视需要定, 去叶脉) 0.5g 于预冷的研钵中,加2ml 磷酸缓冲液在冰浴下研磨成浆,加缓冲液使终体积为 10 ml 。取 5 ml于 10000r/min 下离心 10min ,上清液即为 SOD 粗提液。提取酶液时如何保存; 如果没有测完的需要放在 4℃的冰箱里。 2 、酶活性测定 2. 显色反应取试管( 要求透明度好)5支,3 支为样品测定管,1 支为对照管,另外 1 支作为空白,按表 39-1 加入各溶液。混匀后将空白管置暗处,其它各管于 4000lx 日光灯下反应 20min (要求各管受光情况一致,反应室的温度高时时间可适当缩短,温度低时时间可适当延长)。表 39-1 各溶液加入量试剂(酶) 用量(ml) 终浓度(比色时) 0.05 mol/L 磷酸缓冲液 130m mol/L Met 溶液 750 μ mol/L NBT 溶液 100 μ mol/L EDTA-Na 2液 20μ mol/L 核黄素酶液蒸馏水总体积 1.5 0.3 0.3 0.3 0.3 0.05 0.25 3.0 13mmol 75μ mol 10μ mol 2.0 μ mol 空白和对照管加缓冲液代替酶液加核黄素时记得要快并且要避光, SOD 活性测定与计算至反应结束后,以不照光的作空白,分别测定其它各管 560n m 波长下的消光度值,已知 SOD 活性单位以抑制 NBT 光化还原的 50% 为一个酶活性单位表示。按下式计算 SOD 活性: SOD 总活性=10 05.0 )(V FW A VAA TS?????式中 SOD 总活性以每克鲜重酶单位表示;比活力单位以酶单位/mg 蛋白表示; A 0—照光对照管的消光度值; A S—样品管的消光度值; V T—样液总体积( ml ); V 1—测定时样品用量( ml ); FW —样重( g); 蛋白质浓度单位为每克鲜重含蛋白毫克数(mg/g) 。用荧光灯 20w 照 20min 可以吗不可以, 二、 POD 、 CAT 酶活性的测定粗酶液制备同 SOD 。 1、过氧化物酶( POD )活性测定(愈创木酚法) (1 )试剂配制: 100m mol/L 磷酸缓冲液(pH6.0) : 分别取A 母液(Na 2 HPO 4) 61.5 ml和B 母液(NaH 2 PO 4) 438.5 ml 混匀即为 1000ml PBS(0.2M , pH6.0) ; (2 )反应混合液配制: 取5 0ml PBS ( 100mm M, pH6.0) ,加入 28u l 愈创木酚( 2- 甲氧基酚)加热搅拌溶解,冷却后加入 19u l 30 %的 H 2O 2 ,混匀后保存于冰箱中备用。(3 )样品测定: 称取 1g, 放入预冷研钵, 加适量磷酸缓冲液研磨至匀浆以 4000r/min 离心 15min , 上清液转入 100ml 容量瓶, 用磷酸缓冲液定容至刻度,贮于冷处备用。取试管 3 支,一支取 3ml 反应液并加入磷酸缓冲液 1m l 作调零,两支取 3ml 反应液并加入 1ml 酶液, 立即计时,在 470nm 测定,酶隔 30s 读书一次。测一个样加一个,不要全部加上。( 边加样边测定,测定前等待 5 秒,动作要快,如果慢的话,要保证每个样品从加好样到开始记时的时间相差不大) (4 )酶活性计算: 以每 min OD 值变化(升高) 0.01 为1 个酶活性单位( u)。 POD= (Δ A470 × Vt)/(W× Vs × 0.01 ×t) (u/g min) Δ A470 :为反应时间内吸光度的变化; W 为样品鲜重(g) ;t 为反应时间(min) ; Vt 为提取酶液总体积; Vs 为测定时取用酶液体积。 2、过氧化氢酶( CAT )活性测定(1 )试剂配制: 0.2 mol/L 磷酸缓冲液( pH7.0 ):取A 母液(Na 2 HPO 4) 61.0 ml和B 母液(NaH 2 PO 4) 39.0 ml 混合后至 100ml 。(加 1gPVP) (2 )反应液配制: 吸取 5.68 ml 30% 的H 2O 2 (原液) 稀释至 1000ml , 摇匀即可。(3) 样品测定: 1. 酶液提取: 称取新鲜小麦叶片或其它植物组织 0.5g 置研钵中, 加入 2~ 3ml 4℃下预冷的 pH7.0 磷酸缓冲液和少量石英砂研磨成匀浆后,转入 25ml 容量瓶中,并用缓冲液冲洗研钵数次,合并冲洗液,并定容到刻度。混合均匀将量瓶置 4℃冰箱中静置 10min , 取上部澄清液在 4000rpm 下离心 15min , 上清液即为过氧化氢酶粗提液。4℃下保存备用. 2. 测定:取 10ml 试管 3 支,其中 2 支为样品测定管, 1 支为空白管( 加入酶液后在沸水中煮沸 5-10min , 冷却之后加入 H2O2 测定吸光值) ,按表 40-2 顺序加入试剂。表 40-2 紫外吸收法测定 H2O2 样品液配置表管号粗酶液(ml) pH7.8 磷酸(ml) 蒸馏水(ml) S1 0.2 1.5 1.0 S2 0.2 1.5 1.0 S3 0.2 1.5 1.0 25 ℃预热后, 逐管加入 0.3ml 0.1mol/L 的 H2O2 ,每加完一管立即记时,并迅速倒入石英比色杯中, 1
内容来自淘豆网转载请标明出处.
浏览:12次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乳过氧化物酶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乳过氧化物酶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细胞库/细胞培养
ELISA试剂盒
实验室仪器/设备
原辅料包材
体外检测试剂
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的作用
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的作用
来源:互联网
点击次数:1476
一、实验目的
1.了解过氧化氢酶的作用,掌握常用的测定过氧化氢酶的方法。
2.了解过氧化物酶的作用,掌握常用的测定过氧化物酶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氧化物酶是植物体内普通存在的、活性较高的一种酶。它与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及生长素的氧化等都有密切关系,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它的活性不断发生变化,因此测量这种酶,可以反映某一时期植物体内代谢的变化在过氧化物酶催化下,H
将愈创木酚氧化成茶褐色产物。此产物在470nm 处有最大光吸收,故可通过测470nm 下的吸光度变化测定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愈创木酚法)。
过氧化氢酶普遍存在于植物的所有组织中,其活性与植物的代谢强度及抗寒、抗病能力有一定关系。过氧化氢酶属于血红蛋白酶,含有铁,它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为水和分子氧,在此过程中起传递电子的作用,过氧化氢则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因此,可根据H
的消耗量或02的生成量测定该酶活力大小。
在反应系统中加入一定量(反应过量)的过氧化氢溶液,经酶促反应后,用标准高锰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滴定多余的过氧化氢,即可求出消耗的H
、原料和试剂
(一) 测定过氧化氢酶
722型分光光度计,离心机,研钵,容量瓶,试管,吸管
马铃薯块茎。
1. 0.05mol/LpH 5.5的磷酸缓冲液;
2. 0.05mol/L 愈创木酚溶液;
4. 20%三氯乙酸。
(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测定
研钵,三角瓶,酸式滴定管,恒温水浴锅,容量瓶;
2. 0.2mol/LpH7.8磷酸缓冲液
3. 0.1mol/L 高锰酸钾标准液:称取KMnO
3.1605g,用新煮沸冷却蒸馏水配制成1000mL,再用0.1mol/L 草酸溶液标定。
4. 0.1mol/LH
: 市售30%H202大约等于17.6mol/L,取30%H
溶掖5.68mL,稀释至l000mL,用标准0.1mol/LKMnO
溶液(在酸性条件下)进行标定。
5. 0.1mol/L 草酸:称取优级纯H
O12.607g 用蒸馏水溶解后,定容至1000mL。
相关实验方法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难度系数:
共423人点评打分
难度系数:
共186人点评打分
难度系数:
共156人点评打分
难度系数:
共150人点评打分
难度系数:
共128人点评打分
丁香通采购热线:400-
Copyright (C)
DXY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氧化碳检测仪测定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