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写过宋词花间派创始人的词的人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花间派”词的代表人物及其创作风格对后世诗歌的影响.doc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古代诗人称号_名人资料网
当前位置: >
古代诗人称号
来源:名人文化 作者:名人
古代诗人称号
诗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浑奔放,色彩绚丽,语言清新自然,被誉为&诗仙&。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李白与合称李杜(小李杜则是、)。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诗侠&、&酒仙&、&谪仙人&等称呼,公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其作品天马行空,浪漫奔放,意境奇异,才华横溢;诗句如行云流水,宛若天成。
2、诗圣&&杜甫
其诗紧密结合时事,思想深厚。境界广阔,人称为&诗圣&。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一号杜陵野客、杜陵布衣,唐朝现实主义诗人,其著作以社会写实著称。生于中国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又被称杜拾遗、杜工部、杜少陵、杜草堂。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虽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在身后,杜甫的作品最终对中国文学和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作品集为《杜工部集》。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也被称为&诗史&。
其诗流利婉畅,宏放浑厚,独具一格,人称&诗杰&。王勃(649或650~676或675年)唐代诗人,字子安。绛州龙门(今万荣)人。王勃与于龙以诗文齐名,并称&王于&,亦称&初唐二杰&。王勃与、、齐名,齐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冠。
白居易写诗非常刻苦,正如他自己所说:&酒狂又引诗魔发,日午悲吟到日西。&过份的诵读和书写,竟到了口舌生疮手指成胝的地步。所以人称&诗魔&。白居易(772年&846年),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山西太原,晚年曾官至太子少傅。到了其曾祖父时,又迁居下(音guī)(今渭南北)。与李白、杜甫并称&李杜白&。现实派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5、诗骨&&陈子昂
其诗词意激昂,风格高峻,大有&汉魏风骨&,被誉为&诗骨&。陈子昂(661年-702年),字伯玉,中国唐代文学家。梓州射洪(今属)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青少年时轻财好施,慷慨任侠。24岁举进士,以上书论政得到武后重视,授麟台正字。后迁右拾遗。曾因&逆党&反对武后而株连下狱。在26岁、36岁时两次从军边塞,对边防颇有些远见。38岁辞官还乡,后被县令段简迫害,冤死狱中,时年四十二岁。有《陈伯玉集》、《感遇》三十八首传世。
6、诗狂&&贺知章
秉性放达,自号&四明狂客&。因其诗豪放旷放,人称&诗狂&。贺知章(659年-744年),字季真,号石窗,晚年号四明狂客,唐代越州永兴(今萧山)人,著名诗人。三国时东吴名将贺齐的十八世孙。惟流传下来的诗不多,收录于《全唐诗》中的只有二十首,著名的有《咏柳》、《回乡偶书》等。
7、诗家天子七绝圣手&&王昌龄
其七绝写的&深情幽怨,音旨微茫&,因而举为&诗家天子&。王昌龄(公元690-756年)字少伯,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约生于圣历元年(690年),约卒于玄宗天宝十五年(756年)。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晓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世称王龙标,有&诗家天子王江宁&之称,存诗一百七十余首,作品有《王昌龄集》。
古代诗人称号
8、诗囚&&孟郊
作诗苦心孤诣,惨淡经营,无好问,曾称之为&诗囚&。孟郊(751~814)唐代诗人,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县)人,祖籍平昌(今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因病去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9、诗奴&&贾岛
一生以作诗为命,好刻意苦吟,人称其为&诗奴&。贾岛,省涿州市人。早年贫寒,落发为僧,法名无本。曾居房山石峪口石村,遗有贾岛贾岛题跋版刻像庵。19岁云游,识孟郊等,因和推敲。还俗后屡举进士不第。唐文宗时任长江(四川蓬溪县)主簿,故被称为&贾长江&。其诗精于雕琢,喜写荒凉、枯寂之境,多凄苦情味,自谓&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但后又普州司仓参军,卒于任所。有《长江集》10卷,录诗370余首。另有小集3卷、《诗格》1卷传世。
10、诗豪&&
其诗沉稳凝重,格调自然格律粗切,白居易赠他&诗豪&的美誉。刘禹锡(772年-842年),苏州嘉兴(今属浙江省)人,字梦得,祖先来自北方,自言出于中山(今河北省定州市)(又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唐朝著名诗人,中唐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因曾任太子宾客,故称刘宾客,晚年曾加检校礼部尚书、秘书监等虚衔,故又称秘书刘尚书。
11、诗佛&&
这种称谓除了有王维诗歌中的佛教意味和王维的宗教倾向之外,也表达了后人对王维在唐代诗坛崇高地位的肯定。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祖籍山西祁县,其父迁居于蒲州(今山西永济市),遂为河东人。盛唐山水田园派诗人、画家,外号&诗佛&,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维摩诘菩萨讲学的书。王维很钦佩维摩诘,所以自己名为&维&,字&摩诘&。
12、五言长城&&刘长卿
擅长五言诗,他的五言诗作是全部诗作的十分之七八,人称其为&五言长城&。刘长卿,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字文房。宣城(今宣州)人,一作河间(今属河北)人。刘长卿诗以五七言近体为主,尤工五言。五律简练浑括,于深密中见清秀。如《新年作》、《岳阳馆中望洞庭湖》、《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海盐官舍早春》等。七律也多秀句 ,如&细雨湿衣看不见 ,闲花落地听无声&(《别严士元》)、&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长沙过宅》)。五绝如《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江中对月》、《送灵澈上人》,以白描取胜,饶有韵致。但他的大部分诗内容单薄,境界狭窄,缺少变化,有字句雷同之感。
13、诗鬼&&李贺
其诗善于熔铸词采,驰骋想象,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璀璨多彩的鲜明形象,故称其为&诗鬼&。李贺(790~816),唐代著名诗人,河南福昌人。字长吉,世称李长吉、鬼才、诗鬼等,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李贺诗受楚辞、古乐府、齐梁宫体、李杜、韩愈等多方面影响,经自己熔铸、苦吟,形成非常独特的风格。李诗最大的特色,就是想象丰富奇特、语言瑰丽奇峭。长吉上访天河、游月宫;下论古今、探鬼魅,他的想象神奇瑰丽、旖旎绚烂。
14、诗神&&
苏轼诗,挥洒自如,清新刚健,一帜独树,人称诗神。苏轼(日-日),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市)人,中国北宋文豪,&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其散文与并称欧苏;诗与并称苏黄,又与并称苏陆;词与并称苏辛;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现存诗3900余首,代表作品有《水调歌头&中秋》、《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
15、杜紫薇&&杜牧
曾写过《紫薇花》咏物抒情,借花自誉,人称其为&杜紫薇&。杜牧(803年-852年)字牧之,樊川,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士族。晚唐著名诗人和古文家。擅长长篇五言古诗和七律。曾任中崛耍ㄖe名紫微省),人称杜紫微。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时人称为(小杜),以别于杜甫;又与李商隐齐名,人称(小李杜)。
16、温八叉&&温庭筠
才思敏捷,每次入试,八叉手即成八韵,人称他为&温八叉&。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17、郑鹧鸪&&郑谷
以《鹧鸪诗》而闻名,故有&郑鹧鸪&之称。郑谷,唐诗人。字守愚,宜春(今属)人。僖宗时进士,官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又以《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其诗多写景咏物之作,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逸致。风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浅率。曾与许裳、张乔等唱和往还,号&芳林十哲&。原有集,已散佚,存《云台编》。
18、崔鸳鸯&&崔珏
赋《鸳鸯诗》,别具一格,人称&崔鸳鸯&。崔珏(音jue决),字梦之,尝寄家荆州,登大中进士第,由幕府拜秘书郎,为淇县令,有惠政,官至侍御。其诗语言如鸾羽凤尾,华美异常;笔意酣畅,仿佛行云流水,无丝毫牵强佶屈之弊;修辞手法丰富,以比喻为最多,用得似初写黄庭、恰到好处。诗作构思奇巧,想象丰富,文采飞扬。
如果您觉得名人资料网古代诗人称号这篇文章很好,请告诉您的好友,一起分享!收藏!
评论/建议/挑错“花间派”鼻祖 唐代的浪漫词人温庭筠
更新时间: 18:05:36来源:腾讯旅游整合
温庭筠画像温庭筠 (约812&870),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汉族,祁(今)人,是花间词派的重要作家之一。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新唐书》与《旧唐书》均有传。年轻时苦心学文,才思敏捷。晚唐考试律赋,八韵一篇。据说他叉手一吟便成一韵,八叉八韵即告完稿,时人亦称为&温八叉&、&温八吟&。诗词兼工,诗与李商隐齐名,并称&温李&;词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温庭筠,古籍上记载的有两位:一位是唐代著名文学家,另一位是五代十国晋丞相桓文之门客。温庭筠虽为并州人,但他同白居易、柳宗元等名诗人一样,一生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外地度过的。据考,温庭筠幼时已随家客居江淮,后定居于鄠(h&)县(今)郊野,靠近杜陵,所以他尝自称为杜陵游客。早年以词赋知名,然屡试不第,客游淮间。唐宣宗朝试宏辞,温庭筠代人作赋,因扰乱科场,贬为隋县尉。后刺史署为巡官,授检校员外郎,不久离开,客于。唐懿宗时曾任尉,官终国子助教。性喜讥刺权贵,多触忌讳;又不受羁束,纵酒放浪。因此一生坎坷,终身潦倒。其诗词工于体物,有声调色彩之美。诗辞藻华丽,多写个人遭际,于时政亦有所反映,吊古行旅之作感慨深切,气韵清新,犹存风骨。词多写女子闺情,风格秾艳精巧,清新明快,是花间词派的重要作家之一,被称为花间鼻祖。现存词数量在唐人中最多,大都收入《花间集》。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辑有《温庭筠诗集》《金荃词》。另著有传奇小说集《乾巽子》,原本不传,《太平广记》引录甚多。作品风格和代表作后人为温庭筠的词配图温庭筠是第一个专力于&倚声填词&的诗人,其词多写花间月下、闺情绮怨,形成了以绮艳香软为特征的花间词风,被称为&花间派&鼻祖,对五代以后词的大发展起了很强的推动作用。惟题材偏窄,被人讥为&男子而作闺音&。代表词作有《梦江南》([一] 、[二])、《蛮》([一] 、[二] 、[三] 、[四] 、[五])、《更漏子》([二] 、[六])、《子》(一) 、《杨柳枝》([一] 、[二] 、[三] 、[四])、《南歌子》([一] 、[二])、《河渎神》(一)、《诉衷情》等,尤以《梦江南》(二)和《蛮》(一)为最著名。其中《梦江南》(二)是温词中别具一格的清新自然之作,该词明显受到民间曲子词的影响,以白描手法刻画一位思妇在江楼期盼丈夫归来的图景,&过尽千帆皆不是&,&肠断白频洲&,可谓风格清雅,语短情长。文学成就温庭筠的词现在已经出版发行作为晚唐著名诗人,温庭筠诗词俱佳,以词著称。温庭筠诗词,在艺术上有独到之处,历代诗论家对温庭筠诗词评价甚高,被誉为花间派鼻祖。王拯《龙壁山房文集忏庵词序》云,词体乃李白、王建、温庭筠所创,&其文窈深幽约,善达贤人君子恺恻怨悱不能自言之情,论者以庭筠为独至&。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云:&词有高下之别,有轻重之别。飞卿下语镇纸,端己揭响入云,可谓极两者之能事。&又载张惠言语云:&飞卿之词,深美闳约,信然。飞卿蕴酿最深,故其言不怒不慑,备刚柔之气。&&针缕之密,南宋人始露痕迹,花间极有浑厚气象。如飞卿则神理超越,不复可以迹象求矣。然细绎之,正字字有脉络。&刘熙载《艺概》更云:&温飞卿词,精妙绝人。&温庭筠在词史上的地位,确是非常重要的。《花间集》收温词最多达66首,可以说温庭筠是第一位专力填词的诗人。词这种文学形式,到了温庭筠手里才真正被人们重视起来,随后五代与宋代的词人竞相为之,终于使词在中国古代文坛上成蔚为大观,至现在仍然有着极广泛的影响。温庭筠对词的贡献,永远受到后人的尊敬。温庭筠的诗,写得清婉精丽,备受时人推崇,《商山早行》诗之&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更是不朽名句,千古流传。相传宋代名诗人欧阳修非常赞赏这一联,曾自作&鸟声茅店雨,野色板桥春&,但终未能超出温诗原意。 有温庭筠的词的扇面温庭筠诗词集,据《新唐书&艺文志》,当时曾有《握兰集》三卷,《金荃集》10卷,《诗集》5 卷,《真稿》10卷,又有与段成式、余知古等人诗文合集《汉上题襟集》10卷,知其创作颇丰,可惜其集不传。今所见温庭筠之诗词,为《花间集》、《全唐诗》、《全唐文》中所保存者。现存诗310多首,有清顾嗣立重为校注的《温飞卿集笺注》;现存词有王国维所辑的《金荃词》收70首,林大春汇集《唐五代词》录70首。   除诗词外,温庭筠还是一位小说作家、学者。据《新唐书&艺文志》,温庭筠撰有小说《乾巽子》3卷、《采茶录》1卷,编纂类书《学海》10卷。可惜几乎全部亡佚,仅《乾巽子》部分文句在《太平广记》里尚有所引录,现在无从探知其详。尤其是《学海》10卷的亡佚,实在是我国学术史上的一大损失。如果《学海》能保存下来,必然会对学术研究和辑佚等工作大有贡献。   作为晚唐著名诗人、我国词史上的重要人物,温庭筠诗文集的亡佚,是十分令人痛惜的,实在是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一大损失。不但诗文集亡佚,连有关温庭筠的重要史料也亡佚了,以至现在难以考知温庭筠的详细情况,《唐才子传》所载温庭筠传,也时序颠倒,舛错支离。虽经有关专家的研究,也只能知其大概。虽则如此,温庭筠还是在文学史上大放光辉,名垂千古。
襄阳酒店推荐
免责申明:① 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②如您因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请在30日内发送邮件至。
相关目的地:&&
正在发生的旅游热点
京公网安备号
新出网证(京)字242号 全国统一客服电话:古代文学重点总结(四)_课外知识_我爱台球网
您的当前位置: >
古代文学重点总结(四)
  第四部分& 宋辽金文学
花间集(派)
五代后蜀时,卫尉少卿赵崇祚将晚唐五代词人温庭筠、韦庄等十八家词编为《花间集》,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人词总集,花间词派因此得名。其核心内容不脱冶游宴乐、男女私情,风格绮艳婉丽,对宋词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
指的是中主李璟,后主李煜。元宗李璟即位,政治开始腐败。李煜即位,更是沉醉于声色狗马之中,不以国事为虑。南唐君臣,终日酣歌醉醉舞。李煜,李璟都带头写词,使南唐形成了西蜀以外的另一个文学艺术的中心。宋人刻有&南唐二主词&。南唐词人比起花间派来,所写虽然同样有不少描写宫廷生活和女人、相思之类的作品,但不象花间派那样令人发腻,一部分作品清丽多彩,委婉传情。成就最高的李煜,被虏开封后,词风变化较大,充满了深沉的亡国之痛,词章内容更加充实。 南唐词派词作感情深挚,语言秀婉,内容也较花间派更为拓展,对后世词的发展影响极大。
是宋初诗坛上声势最盛的一派,以《西昆酬唱集》而得名。宋初馆阁文臣的唱和风气到真宗朝而臻于极盛,到了大中祥符元年(1008),杨亿将包括他在内的17位馆阁文士平日相互唱和的诗作编成一集,题作《西昆酬唱集》,收录了247首诗。《西昆酬唱集》行世后,西昆体风行一时,时人竞相仿效,成为当时诗坛上独领风骚的诗歌流派。
&晚唐体&诗人是指宋初模仿唐代贾岛、姚合诗风的一群诗人,由于宋人常常把贾、姚看成是晚唐诗人,所以名之为&晚唐体&。&晚唐体&诗人中最恪守贾、姚门径的是&九僧&,其中惠崇的成就比较突出。&晚唐体&的另一个诗人群体是潘阆、魏野、林逋等隐逸之士,其中林逋最为有名。这一群诗人的作风稍异于九僧,他们一方面模仿贾岛的字斟句酌,另一方面也颇有白体诗平易流畅的倾向,内容也稍为充实一些。
[共28页]&&&&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花间派诗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