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算法初步 为什么算的结果不一样?

热门推荐: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差异一:知识量变大
  总体来说,初升高知识跨度非常大。初中三年学习的知识总量甚至不如高中一年的学习量。比如数学,高中数学理科生需要学习十本书,每一本书都有高考的重要考点。英语单词量从初中要求的1600个,上升到3500词+500短语。所以在新高一一开始很多学生会有“撞墙”的感觉,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陡坡效应。
  差异二:高一内容在高考直接考查
  因为高中知识量大,所以高一和初一完全不同。初一学的知识更多是实现学生从小学到初中的过度,比如有理数、线段与角等内容,在中考中并不直接考查。高中就不同了,高一学的知识在高考中直接考查40%~50%(如数学大概考65分左右)。
  差异三:授课方式不同
  初中教师常常采用直观形象教学方法,以反复讲解,教师要用较多的时间给学生以具体辅导。进入高中后,教师上课更注重分析,反复讲解的做法少了,学生活动多了,许多问题要求学生独立思考。而且高中学科多,教师多,每个教师教学方法不同、教学内容不同,对学生的学习要求也经常不一致,所以,只有适应每个教师的教学方法,才能促进自己的学习。
  差异四:学习方法不同
  初中生学习方法比较单一,习惯于“听、背、默”,习惯于书面作业,习惯于依赖教师。高中的学习,要求学生学会独立学习、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学习方法要求灵活、多样,并要防止和克服单纯死记硬背、重记忆轻理解、重做题轻读书、重计算轻概念等不正确的学习方法。
  两大问题必须高度重视:
  要警惕――初高中衔接的陡坡效应
  一般的成绩分布,是高分和低分都少,处于中间水平的比例最高。但是在初升高衔接阶段,高中前几次考试,成绩却会出现类似社会结构的2/8规律分布,即:成绩不好的人占八成,成绩好的人只占两成,因为很多人都会经历人生第一次挂科啦。
  产生“陡坡效应”的根本原因,就是高中知识和能力要求的急剧变化和学生心理、方法调整慢的矛盾造成的一个结果。外现出来就是“陡坡效应”。
  同时由于高中高考对于综合能力要求较高,不再是义务教育阶段的记忆+套用模式,太多松散的知识掌握在考试成绩中没有太大的体现,所以造成多数学生成绩不理想。“陡坡效应”会使学生压力倍增,名次迅速落后,甚至开始怀疑自己,对学习失去兴趣。
  由于知识难度和能力要求是一个个逐步提升的陡坡,不进则退,学生在爬坡过程中多数会处于山脚,在开端就造成知识的烂尾,就很难在后续的爬坡过程中继续足够的知识储备和信心。
  要留意――心理变化莫忽视
  初高中衔接时期是一个生理和心理巨变时期。一些学生的适应性很强,能迅速调整,坦然过渡;也有一部分学生由于种种原因,产生了一些心理问题,走过了一段黯然神伤的历程。由于环境的转变,很多学生心理上还会产生诸如失落感、孤独感、失重感等现象。
  失落感
  特别是对于那些能考上重点中学的学生来说,原先的遥遥领先的成绩优势已不复存在,“落差”太大。不少同学则很难摆正心态。
  孤立感
  进入高中有相当一部分同学不善于交往,不知道如何与同学相处,不懂得去理解他人。虽然大多数同学会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融合到群体之中,但其中也有少数性格内向,具有一定社交障碍的同学,因种种原因其“闭锁心理”不断增强,形成一种心理缺陷,严重影响其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失重感
  上了高中后就发现,沿用初中的那些学习方法已经不灵了,茫茫然无所适从,各科考试全线告急,很是失落。在高一,还有一种比较“经典”的理论:“告别初三,进入高一,终于可以好好地歇一口气了”。于是,一些同学趁机放纵自己,武打、言情小说铺天盖地,电脑游戏、网上聊天天昏地暗,结果是“中毒”太深,难以自拔。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高中学生的学习助手,考爸考妈的家教顾问,教师教学的得力参谋...
中国高校校报协会副会长......
北京教育音像报刊总社评论部评论员.....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首席专家
美国独立教育顾问协会认证顾问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教授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为什么数字一样算出来答案不一样呢&
遗弃的小纸333
不光抄错了,还算错了,下面是2000的那个算式算出的答案比上面的还大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不要那么急
括号中前面是20000后面是2000
我相信你是天才
2抄错了。。。没有对,就是两千,算出来也是不一样单位换算呢<img class="ikqb_img" src="http://d./zhidao/wh%3D600%2C800/sign=dfe/023b5bb5c9ea15ceddb8beb6bb23f.jpg...
对,就是两千,算出来也是不一样
单位换算呢
我计算器按出来303360
你把单位统一,试试啊
好像是331800哦,我用了计算器
扫描下载二维码用户等级:小学四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592 小时
金币:1463
<em id="authorposton14-8-20 09:44
查看: 8507
初中数学重基础,强调做题一步一步来。
高中数学重能力,强调做题思路。
潜规则1:凡是初中的内容,高中都不需要过程。
& && & 比如某道高中的题目,其中有一步是解方程,初中解方程要一步步变形,但高中不这么写。高中要的是三步:(1)方程原始来源的式子(也就是这个方程怎么来的)。(2)将方程整理成标准形式,二次项,一次项,常数项按顺序来(告诉别人我要解方程了)。(3)直接写结果:解得:x=...(解得两个字包含了所有的过程)。
初中看重满分,强调一笔一笔的计算。
高中别说满分了,能做完就是高人,强调计算速度。
潜规则2:高中的很多题其实数都凑好了,所以计算的时候可以靠猜。
& && &&&比如:某道题需要解方程3-2/x=x,你真的可以猜一猜,x=1, x=2。很多时候速度怎么来的,刚才那方程,一步步去解,需要2分钟,猜一猜,需要3秒钟。当然猜的前提是,你知道方程的根的个数和良好的数感。而且你深信出题老师真的和你没仇。
用户等级:小学三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42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4-9-3 00:26
学习了!谢了!
用户等级:小学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8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4-9-29 08:06
试题简单,则会讲究些步骤了吧?
用户等级:研究生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062 小时
元宝:2689
金币:34265
<em id="authorposton14-12-9 12:31
学习了。。。
用户等级:小学四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86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5-3-5 14:18
用户等级:小学六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22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5-4-16 10:28
用户等级:小学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25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5-4-22 14:05
chenj1029 发表于
试题简单,则会讲究些步骤了吧?
试题简单的话,应该会讲些思路,切入点还有易错点吧
用户等级:高中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460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5-4-29 16:35
学习了,谢谢分享!
用户等级:初中一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2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5-5-20 21:00
谢谢分享,非常实用
用户等级:小学三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37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5-6-26 20:02
用户等级:大学一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2582 小时
金币:1047
<em id="authorposton15-7-12 00:03
用户等级:小学六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4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5-9-15 14:01
很好谢谢分享
用户等级:小学六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4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5-9-16 13:27
谢谢分享。。。
用户等级:幼儿园大班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0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5-11-18 09:18
对的,参考了
用户等级:小学五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04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6-5-15 15:50
谢谢分享。。。
Powered by从点到面――谈初高中数学的不同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从点到面――谈初高中数学的不同
上传于|0|0|文档简介
&&从点到面――谈初高中数学的不同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6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中数学算法初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