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拉肚子如何调理怎么办,中药如何调理

总是腹泻怎么办 这六种偏方治腹泻
本文导读:春季的天气比较不稳定,一个没注意就会拉肚子,那么遇到腹泻应该怎么办?容易拉肚子的你不如跟着小编来看看有什么偏方秘方可以治疗腹泻吧。
腹痛(pain)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也是促使患者就诊的原因。腹痛多由腹内组织或…
  六种可以治
  黄瓜叶速溶饮
  材料:鲜黄瓜叶1000克,白糖500克。
  做法:将鲜黄瓜叶加水适量,煎煮1小时,去渣,再以小火煎煮浓缩,至将要干锅时停火,冷却后拌入干燥的白糖粉,吸净煎液,混匀,晒干,压碎,装瓶备用。每日3次,每次10克,以沸水冲化,顿服。
  炮姜粥
  材料:炮姜6克,白术15克,八角茴香、花椒少许,粳米30克。
  做法:将炮姜、白术、花椒、八角茴香装在纱布包里,放入锅中加水先煮20分钟,然后下粳米煮粥。每日1剂,分3次温月艮。连服1~2周。
  苦瓜拌蒜泥
  材料:苦瓜100克,紫皮大蒜1头。
  做法:苦瓜切丝,大蒜加工成泥,再加米醋、酱油、香油拌匀。
  姜橘椒鱼羹
  材料:鲫鱼250克,生姜30克,橘皮10克,胡椒3克。
  做法:生姜片、橘皮、胡椒用纱布包扎后填入鲫鱼肚内,加水适量,小火煨熟,加食盐少许调味。空腹喝汤吃鱼。
  鲜马齿苋粥
  材料:鲜马齿苋50克,粳米50克。
  做法:将马齿苋洗净切碎,与粳米同入砂锅,加水800~1000毫升,煮成菜粥,适当调味。可作早晚餐服食。
  莲子生姜粥
  材料:莲子50克,生姜30克,红糖30克,粳米100克。
  做法:莲子、粳米先煮半小时,再放入姜、糖,煮10分钟食用。
  腹泻的原因有哪些
  细菌感染
  人们在食用了被大肠杆菌、沙门菌、志贺菌等细菌污染的,或饮用了被细菌污染的饮料后可能发生肠炎或菌痢,出现不同程度的、腹泻、呕吐、里急后重、发热等。
  病毒感染
  人体通过或其他途径感染多种病毒后易引起病毒性腹泻,如:感染轮状病毒、诺瓦克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等病毒后,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
  是由于进食被细菌及其毒素污染的食物,或摄食未煮熟的扁豆等引起的急性中毒性。变质食品、污染水源是主要传染源,不洁手、餐具和带菌苍蝇是主要传播途径。患者可出现呕吐、腹泻、腹痛、发热等急性胃肠道症状。
  生冷食物
  喜食生冷食物,常饮冰啤酒,结果可导致胃肠功能紊乱,肠蠕动加快,引起腹泻。
  食物滞留
  消化不良,饮食无规律、进食过多、进食不易消化的食物,或者由于胃动力不足导致食物在胃内滞留,引起腹胀、腹泻、恶心、呕吐、反酸、烧心、嗳气(打嗝)等症状。
  现代人喜欢呆在空调房内或开着空调,腹部很容易受凉,致使肠蠕动加快导致腹泻。
(责任编辑:吴紫蝶)
中医热门文章
您还可能喜欢
医院排行榜
一周热文排行中草药良方治疗拉肚子见奇效
我的图书馆
中草药良方治疗拉肚子见奇效
中草药治疗拉肚子偏方 方1 〔组成〕草珊瑚30g,鬼针草30g,车前草30g。 〔用法〕水煎服。 方2 〔组成〕凌霄花9~15g,生姜2 片。 〔用法〕水煎服。 方3 〔组成〕玉叶金花60g,大叶桉15g。 〔用法〕水煎,1 日分3 次服。 方4 〔组成〕女菀15g,陈皮6g,菖蒲6g。 〔用法〕水煎服。 〔附注〕此方用于肠鸣腹泻。 方5 〔组成〕无花果5~7 枚。 〔用法〕水煎服。 〔附注〕此方用于久泻不止。 方6 〔组成〕生粤蛇葡萄45g,生姜15g。 〔用法〕加水2 碗煎,一次或分次服。小儿、老人及症轻者酌减。 〔附注〕此方用于嗜盐菌食物中毒,上腹部绞痛,腹泻,大便如洗肉水 样。 方7 〔组成〕车前草12g,铁马鞭6g。 〔用法〕洗净,共捣烂,冲凉开水服。 方8 〔组成〕牛奶子根15g。 〔用法〕水煎服。也可用牛奶子果3g,捣烂,对红糖开水冲服。 〔附注〕此方用于水泻。 方9 〔组成〕毛大丁草15~30g。 〔用法〕水煎服。 〔附注〕此方用于风寒泄泻。 方10 〔组成〕乌豆根1.5g。 〔用法〕磨水服。 〔附注〕此方用于水泻。 方11 〔组成〕红辣蓼30g。 〔用法〕水煎,日分3 次服。 〔附注〕此方用于水泻。 方12 〔组成〕地瓜根60g,红六合草60g,臭椿根60g。 〔用法〕煎水服。
海蚌含珠,又叫掌上珠。不管是拉稀还是拉痢疾,只要用一、二株,洗净,用一小碗水煮开,分二次服下即可。
海蚌含珠是铁苋菜(又称铁杆头,止泻草等)。因开花后结的种子,其外皮如蚌,但很小,如孩儿的小拇指甲大,种子颗粒在其中,就像海蚌中的珠子。所以叫海蚌含珠”。
经常拉肚子不但影响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导致精力和体力的下降,还会带来心理压力。夏秋两季正是慢性腹泻高发期,我们请来山西省中医内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胡兰贵教授、北京东方医院消化内科陈润花博士为我们分析常见的几种慢性腹泻,分别能用什么中药治疗。
参苓白术散
案例:林女士身材高挑而消瘦,从小胃口就不好,稍微多吃点东西就会肚子胀,老觉得身上没劲儿,大便还总是不成形。这段时间天热,可晚上开着空调睡觉又会跑肚子,令她烦恼不堪。
专家分析: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主运化饮食。脾胃虚弱的人常面色萎黄、容易疲劳、胃口差、食欲不好,由于营养吸收较差,这类人身体通常比较消瘦。脾虚导致饮食不易消化,还会“生湿”,表现为腹泻,主要选用健脾益气类的中药治疗。
推荐药物:参苓白术散。该药组方中有人参、白术、扁豆等健脾益气,以恢复脾胃功能;还有白术、茯苓等健脾化湿,减少腹泻次数。另外,对于伴有两胁胀满、胃脘隐痛的人可以选用药性偏温的香砂养胃丸。▲
附子理中丸
案例:老张捂着肚子来看病,夏季天气热,每次吃一点寒凉的东西,哪怕一块冰镇西瓜,就会腹泻。他自己吃过很多止泻的药都不管用。
专家分析:这也是慢性腹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属于脾胃虚寒,主要表现在腹泻次数多,大便清稀少异味,称为水样便,伴有腹痛、腹部怕凉喜暖,手脚冰凉。治疗时偏重温中健脾。
推荐药物:附子理中丸或丁蔻理中丸。附子理中丸是由附子、党参、白术、干姜、甘草组成的传统中成药。丁蔻理中丸比前者多加了丁香和豆蔻。注意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不易消化的食物。▲
案例:51岁的张先生,苦恼地说自己早上很少能睡到七八点,因为每天早上五六点时他都会因为腹部疼痛而起来上厕所,上过厕所腹痛就会消失。平时比较怕冷,受凉后容易拉肚子。
专家分析:这种腹泻与年老体虚、阳气不足及房事过度有较大关系。肾阳虚衰不能温养脾胃,就会导致运化失常,而黎明之前人体阳气较弱,阴寒较盛,容易腹痛肠鸣,有便意,泻后阴寒之气随之而去,腹部不适感就会缓解,所以本型腹泻又称为“五更泻”,也叫“鸡鸣泻”。
推荐药物:四神丸。该药是由二神丸与五味子散两方组合而成,能补脾益肾,涩肠止泻。▲
丁桂儿脐贴
案例:小赵抱着不满周岁的孩子愁眉苦脸地对大夫说:“我家宝宝这几天老是拉肚子,开始以为是着凉了,后来还是止不住,听说好多药孩子不能吃,我该怎么办呢?”
专家分析:夏秋换季时节,天气时暖时热,腹泻的小儿就会多起来,且以2岁内的婴幼儿多见。一种是消化不良或者着凉引起的腹泻,这种粪便多数呈绿色。第二种是脾胃虚寒型的儿童,此种腹泻常会伴有手脚冰凉。
推荐药物:第一种可以用生山楂炒焦熬汤,加红糖饮用。第二种脾胃虚寒的小儿,可用丁香和肉桂各3克(可选择免煎剂),冲开后分三次服用,或用由丁香、肉桂、荜茇组成的丁桂儿脐贴贴肚脐。▲
案例:42岁的刘女士,与丈夫感情不是很好,平时老感觉胸口胀闷,每次和丈夫吵架、生闷气时就会打嗝连连,腹痛腹泻。吃了很多药,效果却都不好。
专家分析:其泄泻属肝郁脾虚型。中医认为,肝对调节人体气机有重要作用,脾胃消化功能的正常也有赖于肝的调节。各种不良情绪的刺激均可使肝脏气机不畅,干扰脾胃的消化功能,出现腹痛泄泻等症状。
推荐药物:痛泻要方。它由白术、白芍、防风、陈皮4味中药组成,在疏肝解郁的同时,还具有益气健脾的功效。
另外,要注意患者的情绪对治疗效果有着显著的影响,所以在药物治疗的同时,病人应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平稳乐观的精神状态。▲
案例:37岁的冯先生,是某单位干部,大便不成形已有6年,排便时前段正常,后段则呈糊状不成形。饮食油腻、辛辣时大便就会更加稀薄甚至如水样,且排便次数增多,腹部满闷。
专家分析:这属于食积化热导致的泄泻。主要是因为长时间饮食不节制,损伤了脾胃的功能,饮食得不到正常消化,下趋肠道而成泄泻。脾胃是人体气机升降出入的枢纽,脾胃功能异常则腹部胀闷不适,饮食减少。由于消化不良,本型病人还常出现食积内热的表现,
推荐药物:保和丸、葛根芩连片。保和丸有消食、导滞、和胃的功效,是治疗食积最常用的药方之一,药性平和,适合大多数人,故以“保和”名之。葛根芩连片能解表、清热、止泻,适用于泄泻腹痛、大便黏腻、肛门灼热的人。▲
发表评论:
馆藏&66010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经常拉肚子怎么回事 常拉肚子需用中药调理
15:31:59  来源:网络
现如今,很多人在平时对于自己身上出现的小症状和小问题都会投以高度关注的目光,而拉肚子就是一种在日常生活中最常发生的事情,对于有拉肚子的症状出现的人来说,其在此状况发生后,是应当尽快进行调理的。 常拉肚子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肠道疾病:如慢性细菌性疾病、肠结核、吸血虫病、难辨梭状芽胞杆菌肠炎、大肠癌、淋巴瘤、类癌综合症、炎症性肠病、尿毒性肠病、胶原性肠炎等病症。 2、季节因素:由于季节高温多雨的季节变化,为细菌、病毒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滋生环境,在日常生活中不注意的就很容易感染,外伤的感染、疾病的传播等都会引发腹泻。 3、消化不良:春秋季节刚刚回暖,饮食无规律、进食过多、进食不易消化的食物,或者由于胃动力不足导致食物在胃内滞留,引起腹胀、腹泻、恶心、呕吐、返酸、烧心、嗳气等症状。 4、食物中毒:由于患者进食被细菌及其毒素污染的食物,或摄食未煮熟的扁豆等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其特点是患者出现呕吐、腹泻、腹痛、发热等急性胃肠道症状。 常拉肚子的调理中药方: 因稍进油腻食物或饮食稍多,大便次数即明显增多而发生泄泻,伴有不消化食物,大便时泻时溏,迁延反复,饮食减少,食后脘闷不舒,面色萎黄,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脉细弱。 治法:健脾益气,和胃渗湿。 方药:参苓白术散。 人参20、白术20、茯苓15、炙甘草6、砂仁10、陈皮15、桔梗15、扁豆15、山药10、莲子肉10、薏苡仁10、黄芪15、党参15。(单位:g)3付水煎服一日一付一天喝3道。 其实,经常拉肚子对人体的健康损害是极大的,在出现此种状况后,患者首先是应当找到自己拉肚子的原因的,而在对其进行治疗的方法选择上,则可以按照文中所述的中药调理方法来进行治疗。对于身体上的一些不适,很多人都会选择喝中药来调理,尤其是一些热性体质的人,经常是比较容易出现一些皮肤毒疮之类的,而这时往往选择一些清热解毒的药物服用的话,是可以得到很好的调治作用的,中药相对于西药来说,副作用是很少的,不过也有部分人喝药后会出现一些反应,像有人喝中药后会出现拉肚子的现象,那么这是不是排毒现象呢?还是药物不适宜而引起的?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
步骤/方法:
1好多中药喝了是会拉肚子的,因为中药本来就是排毒的一种药物,拉肚子多是排毒现象,像金银花、连翘、蒲公英、黄芩等等这些清热解毒清热解毒药物就会使大便稀薄,所以出现拉肚子也是正常的。只要不是很严重就没事。
2喝中药虽然不良反应比较少,但喝中药有的方面也要注意,一般是在饭30-60分钟服用为宜.以减少药物对胃粘膜的刺激.另外.喝中药前后一小时左右最好不要喝茶,咖啡,牛奶或豆浆,以防妨碍药效,影响到疗效.
3另外有的人一喝中药就拉肚子,可能是药物药性太凉引起的,如果腹泻严重的话要停药。另外并不是喝所有的中药都会拉肚子,主要是看喝的哪类方子的药,像上面所说的如果是清热解毒的方子,里面有寒的药物,喝了拉肚子就是正常的。最好是抓药前咨询一下医生会有哪些不良反应。
注意事项:
不管吃什么药,身体出现一些反应是难免的,只要属于药物的正常反应就没事,但是如果反应严重,像喝中药如果一直腹泻不止的话,那就要及时停药复诊,选择更合适的药物。
订阅到邮箱
温馨提示:以上经验分享由网友原创,仅供参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违者必究
用药知识热门相关
用药知识精彩推荐
用药知识相关药品
功能主治:1.消化性溃疡出血﹑吻合口溃疡出血。...
参考价格:¥40
功能主治:1. 预防和治疗肿瘤放疗或化疗后引起...
参考价格:¥0
咨询实录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药调理拉肚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