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伦国际读音是什么

一键安装桌面版,查词翻译快三倍
选择要添加的生词本
词霸Android版
牛津词典免费使用! 立刻扫码下载
牛津词典免费使用! 立刻扫码下载
创建新的生词本
i该生词本已经创建啦!
i不可以出现中文,英文,数字之外的符号哒!
i生词本名称长度不能大于24字符!
i请填写生词本名称!“伶伦作笛”考_笛箫论文_笛箫_音乐知识_华音网站
“伶伦作笛”考
&&& 现在关于笛史的文章中,大多将笛子的创始人定为黄帝时期的伶伦。论据亦常引用下列几句话:
&&& 1、《玉海》称:“黄帝使伶伦伐竹而作笛,吹之作凤鸣。”
&&& 2、《史记》曰:“黄帝使伶伦伐竹于昆谿,斩而作笛,吹之作凤鸣。”
&&& 3、《吕氏春秋》记载:“黄帝使伶伦伐昆仑之竹为笛。”
&&& 4、《风俗通》记载:“黄帝令伶伦伐昆溪之竹,作笛,吹之如凤鸣。”
&&& 那么,伶伦是笛子的创始人吗?
&&& 首先,《史记》(岳麓书社出版社1996年5月第11次印刷本)并未提及伶伦伐竹,更谈不上“伶伦伐竹作笛”;唐代司马贞等编的《史记三家注》也没有这段文字;《史记集注本》中,在索隐(注释)部分只提到过“伶伦造律”,却没有 “伶伦伐竹”或“伶伦伐竹作笛”的记载。那么,这段文字出自哪个版本的《史记》?
&&& 其次,《吕氏春秋》也没有这段文字,在《吕氏春秋》的第五卷,《仲夏记& 古乐篇》中倒有这样的记载:
&&& 昔黄帝令伶伦作律,伶伦于大夏之西,乃之阮隃之阴,取竹于嶰溪之谷,以生空窍厚钧者,断两节间,其长三寸九分而吹之,以为黄钟之宫,吹曰[舍少],次制十二筒,以之阮隃之下,听凤皇之鸣,以别十二律。其雄鸣为六,雌鸣为六,以比黄钟之宫适合,黄钟之宫,皆可以生之,故曰黄钟之宫,律吕之本。
&&& 第三,《风俗通》(东汉应邵著,王利器校注本)中说:“昔皇〔一〕帝使伶伦〔二〕自大夏之西〔三〕,崑崙之阴〔四〕,取竹于嶰谷(以)生(空)其竅厚均者〔五〕,断两节而吹之〔六〕,以为黄钟之管〔七〕,制十二筩〔八〕,以听凤之鸣;其雄鸣为六,雌鸣亦为六,天地之风气正而十二律定,五声于是乎生,八音于是乎出。
&&& 这段话有几条注释倒值得注意:
〔一〕「皇」,吴本、钟本、汪本作「黄」,拾补曰:「「皇」与「黄」通。」
〔二〕《呂氏春秋& 古乐篇》高(汉高诱)注:「伶伦,黄帝臣。」
〔三〕《古乐篇》高注:「大夏,西方之山。」器(王利器)案:逸周书史记篇有西夏之国,盖即谓此,非华夏之夏也。故高云「大夏西方之山」也。《汉书 律历志上》注,应劭曰:「大夏,西戎之国也。」
〔四〕「崑崙」,汉志作「昆仑」。
〔五〕汉志注,应劭曰:「生者,治也。竅,孔也。」
〔六〕汉志「节」下有「间」字,《呂览& 古乐》(即《呂氏春秋古乐篇》)、《说苑& 修文》并有。
〔七〕「管」,拾补曰:「《汉书》、《呂览》皆作「宮」。」器案:《说苑》亦作「宮」,高注云:「段竹长三寸九分,吹之,音中黄钟之宮。」《五行大义四》引《帝王世纪》作「管」。
〔八〕「筩」,吴本误「筩」。《晋书?律志上》引传亦作「筩」。《呂览》作「筒」,高注云:「六律六呂各有管,故曰十二筒。」
关于“筒”
&&&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说:“筒通箫也。” (中华书局2005年第4次印刷本)而“箫”的注释是:“参差管乐,像凤之翼。”《风俗通》曰:“按舜作,其形像凤翼。”是舜造,与伶伦无关。闻一多先生考证说:“籥就是箫。(时代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11版155页)笔者“籥”不应该是“竹”字头,应该是“炊”字头。(见《说文解字》第49页,版本同上)但目前没有任何记载说伶伦造的是“籥”。
关于“筩”
&&& 《说文解字》中说:“筩:断竹也。”
&&& “筒”、“筩”既然与“笛”无关,那么“作笛说”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 《玉海》(南宋王应麟著,中文出版社)第110卷《音器& 杂乐篇》(第2097页“黄帝笛”部分)中说:“《太平御览》引《史记》曰:黄帝使伶伦伐竹于昆溪,斩而作笛,吹之作凤鸣。”同时(第2097页“黄帝十二箫”部分)还转引了《长笛赋》的内容:“黄帝命伶伦制十二箫,听凤鸟之鸣,以别十二律。”
&&& 《文选& 音乐下》卷十八确有此文。只是注释中说:“箫”当作“筒”,下同,各本皆误。“奇怪的是《长笛赋》的这几句话,也说是引用《吕氏春秋》的,可《吕氏春秋》压根就没有“制十二箫”这话。很显然,王应麟不但没有考证,也没有思考,否则怎么会看不出这几个句子出自同一段话呢?
&&& 《太平御览》(宋 李昉)卷580《乐部十八》确有这句话,文字无出入。同时卷565《乐部?雅乐?律吕》中说:“《吕氏春秋》曰:“黄帝诏伶伦作为音律,伶伦自大夏之西,乃之昆仑之阴,取竹於嶰溪之谷,以生窍厚薄均者,断两节间,其长九寸,而吹之,以为黄锺之宫,日含少,次制十二管。以昆仑之下,听凤之鸣,以别十二律。其雄鸣为六,雌鸣亦六,比黄钟之宫,适合,皆可生之,而律之本也。”
&&& 卷565这段引文与原文出入很大,显然不是照原文抄录的,严谨程度远不如王应麟。那么李昉引《史记》的“作笛说”是应该受到质疑的。奇怪的是李昉也看不出这几个句子出自同一段话?还是他记错了?
&&& 由此可见,“作笛说”最早有明确记载的是《太平御览》。但无实据。
&&& 那么,“伶伦伐竹”造的是什么?“筒”?“筩”?“管”?
&&& 明代朱载育在《律吕精义》中说:“所谓管者,无孔,凡有孔者,非也。惟管端开豁口,状如箫口……吹时不可性急,急乃焦声,非自然声……故《汉书》曰:‘断两节间而吹之。’此不掩端之证明也……吹之得法,则出中和之音,甚幽雅可爱,故人称为‘凤律’,良以有哉。”(转引自林克仁教授著的《中国箫笛》第16页)朱氏认为:“管”是校音用的,直径三分,空围九分,形制如今天的箫,无指孔。这是符合《吕氏春秋》的说法的。与高诱的注释也吻合。唐代魏徵、长孙无忌等著的《隋书》中也说:“传称黄帝命伶伦断竹,长三寸九分,而吹以为黄钟之宫,曰含少。次制十二管,以听凤鸣,以别十二律。”(《志第十一律书上?和声》)
&&& 因此,“作管说”较为可信。
参考书目:
《玉海》南宋.王应麟撰 京都:中文出版社 影印宋元刊本。1977年12月发行本。
《史记》 汉.司马迁& 著& 岳麓书社出版社1996年5月第11次印刷本。
《隋书》唐.魏徵、长孙无忌等著 中华书局& 1973年版
《尔雅》国学电子版
《风俗通》东汉. 应邵著,王利器校注本 国学电子版
《吕氏春秋》学林出版社1984年版
《春秋左传》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年出版
《说文解字》东汉. 许慎 著 中华书局2005年第4次印刷本
《太平御览》宋.李昉 著 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出版
《中国箫笛》林克仁 著 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出版
《艺文类聚》唐.欧阳询等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出版
《四库全书》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出版
《史记集注本》国学电子版
《史记三家注》唐. 司马贞等著国学电子版
《中国古代音乐史》金文达著 人民音乐出版社1994年版yú古通“逾”,越过;超过。yáo古通“遥”,遥远。shù〔西〕古大陵名,又名雁门山,在今中国山西省代县西北。笔画数:11;部首:阝;笔顺编号:
搜索本词:
1.见"隃冠"。 搜索本词:
1.见"隃麋"。 搜索本词:
1.指隃麋墨。古墨形圆如丸﹐因称。泛指名墨。 搜索本词:
1.古县名。汉置﹐因泽而得名。故地在今陕西千阳东。东汉为侯国﹐晋并入汧县。参阅《汉书.地理志上》。2.亦作"隃糜"。以产墨着称﹐后世因借指墨或墨迹。3.引申指文墨。 搜索本词:
1.隃麋产的墨。借指名墨。 搜索本词:
1.遥测。 搜索本词:
1.远近。 搜索本词:
1.传说中的奇兽名。 搜索本词:
1.超过﹐超越。 搜索本词:
(輿)yú车中装载东西的部分,后泛指车:马。肩。古代奴隶中的一个等级,泛指地位低微的人,亦用以指众人的:台。论。情(群众的意见和态度)。疆域:地。图。堪(相地,风水)。笔画数:14;部首:臼;笔顺编号:34 輿yú【名】(形声。从车,舁(yú)声。本义:车厢)同本义〖cabin〗,车也。——《说文》。按,车中受物之处。人为车。——《考工记》木... 搜索本词:
晨起 晨起作者:陆游年代:南宋戒婢篝衣彻扊扅,呼儿涤砚作隃麋。须臾开卷东窗下,即是先生无病时。【作者小传】: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绍兴中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后孝宗即位,赐进士出身,曾任镇江、隆兴通判,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他是南宋的大诗人,词也很有成就。有《剑南诗稿》、《放翁词》传世... 搜索本词:
牛相公 牛相公作者:刘禹锡年代:唐剧韵新篇至,因难始见能。雨天龙变化,晴日凤鶱腾。游海惊何极,闻韶素不曾。惬心时拊髀,击节日麾肱。符彩添隃墨,波澜起剡藤。拣金光熠熠,累璧势层层。珠媚多藏贾,花撩欲定僧。封来真宝物,寄与愧交朋。已老无时疾,长贫望岁登。雀罗秋寂寂,虫翅晓薨薨。羸骥方辞绊,虚舟已绝縆。荣华甘死别,健羡亦生憎。玉柱琤... 搜索本词:
孙莘老寄墨四首 孙莘老寄墨四首作者:苏轼年代:宋徂徕无老松,易水无良工。珍材取乐浪,妙手惟潘翁。(潘谷作墨,杂用高丽煤。)鱼胞熟万杵,犀角盘双龙。墨成不敢用,进入蓬莱宫。蓬莱春昼永,玉殿明房栊。金笺洒飞白,瑞雾萦长虹。遥怜醉常侍,一笑开天容。溪石琢马肝,剡藤开玉版。嘘嘘云雾出,奕奕龙蛇绾。此中有何好,秀色纷满眼。故人归天禄,古漆窥... 搜索本词:
纸墨皆渐竭戏作 纸墨皆渐竭戏作作者:陆游年代:南宋官库谁能饷陟厘?汉宫无复赐隃麋。不如扫尽书生事,闲伴儿童竹马嬉。【作者小传】: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绍兴中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后孝宗即位,赐进士出身,曾任镇江、隆兴通判,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他是南宋的大诗人,词也很有成就。有《剑南诗... 搜索本词:
1.典出《吕氏春秋.古乐》:"昔皇帝令伶伦作为律,伶伦自大夏之西,乃之阮隃之阴……以之阮隃之下,听凤鸟之鸣,以别十二律。"后以""谓知音。 搜索本词:
1.即隃麋墨。隃麋,汉县名,属右扶风。以产墨闻名。 搜索本词:
1.《吕氏春秋.古乐》:"﹝伶伦﹞次制十二筒,以之阮隃之下,听凤皇之鸣,以别十二律﹐其雄鸣为六,雌鸣亦六,以比黄钟之宫,适合。黄钟之宫,皆可以生之,故曰黄钟之宫,律吕之本。"后世因以""指音律。 搜索本词:
当前第1/1页 [首页] [上一页] [1][下一页] [尾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伶伦造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