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6日北京晚报报1992年合订本那里能找到

孔夫子旧书网该图书“1963年9月《北京晚报》合订本,早期优秀报刊,内容丰富时代特征强烈”已经找不到了, 还有其他店铺销售此图书。Copyright(C)
孔夫子旧书网
京ICP证041501号
海淀分局备案编号我的图书馆
&&&&张充和女士书法作品
&&&&张家六兄弟与四姊妹抗战时期留影
  ■王道  从来没有哪个家庭杂志可以流动这么长的时间。如同一条长河,张家的《水》,已经走过了八十七年(2016年)的路。  如今,它还在继续流动着,且辐射面越来越广,从纸质走进了互联网,从家人到亲友,到不相识的爱好者。一份小小的杂志,折射出丰富的历史意蕴,也透出温馨的人情世故。  从最初的姐妹兄弟连同好友自发撰稿、印发,到抗战停刊,再到新时代的复刊,主编的年龄也从十五六岁的少年到了八旬九旬的老人。无论年轮如何前行,世事如何更迭,《水》的风格一如既往,始终未变。  1929年夏,《水》在苏州九如巷张家创刊;1996年春,《水》在北京张允和家里复刊。复刊主编历任为张允和、张寰和、沈龙朱。现任主编沈龙朱虽属于退休年龄,但依旧兢兢业业,为《水》的流动默默地做着贡献。  今年是《水》复刊二十周年,对于一份小小的刊物,值得纪念。因为它的二十年,发生了很多的历史变迁,张家的人也是去去来来,元和、允和、兆和、充和、寰和、晓平……用周有光先生的话说这是“残酷的自然规律”。当然,《水》也在创造着一份家庭刊物的历史和奇迹,它引起的关注也如水,淡淡地荡出涟漪——在文学家、社会学家、出版家、曲家、普通读者那里,《水》已经成为一个话题,一个很多人愿意深研的题目。因此,主编曾巧妙地策划了一期“水的回流”,让张家人与关注《水》的家外读者隔空对话,实现文字交流。  《水》对于张家的朋友们来说,是一个传奇,是一段长长的斯文流动;《水》对于张家人自己来说,则是一份情感,是一个大大的家庭的亲情纽带;作为一份家庭杂志,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它可能更是最小分子的历史亲历和见证。不管如何,《水》会继续办下去,因为每个张家人都无比地爱着这份刊物,就像是他们相互关爱着对方一样,无论他们是在大洋彼岸,还是大海的另一边,没有什么能阻隔了亲情的联系,就如同没有什么能够阻止了自然生物的生长和延续。  《水》实际上已经是自然之物了。它将继续地给予我们无私的馈赠。我们期待着它的新一期的面孔,就像是在等待一朵寻常浪花的绽放。  水之&创办时间  关于张家的《水》的创办日期,可以从张家大弟(即张宗和,曲家,清华大学历史系毕业,执教贵州师范大学历史系,作者注,以下加括号处均为作者注)的日记进行追溯。查询宗和日记可见:日,《水》九月份来了,他们叫我不要给四姐(即张充和)和二弟(即张寅和)看,但是我今天带了回来,四姐已经看了;日,把做好一篇的东西誊在稿纸上,寄给祖麟(即窦祖麟,张家十姐弟的朋友,曾帮助张家办《水》),题目《夏天的晚上》。祖麟叫我多寄些稿子,以备有哪一个月缺稿可以补上,这样合订本不至于太薄;日,我最近做好一篇《星期六的下午》,预备这一期(11月号)《水》的稿子。抄了12张才抄完,抄得我手都酸了;日,宗和与充和一起作诗:春风无意拂花枝,花与春风两(本)不知(依)。春自残兮花自落,何须惆怅忆芋时;日,第十八期《水》,是特大号,共有111张,222页;日,写《逃难日记》,共五张纸,讲民国十四年,江浙战争,一家人跑反去上海的情形;日,出22期(五月号)《水》;日,乐益(即张家创办的苏州乐益女中)下星期一要开欢迎会,所以今天她们都来练习。许文锦(张充和的好友,后成为图书馆学者钱存训的妻子)也来了,坐在四姐的旁边,看我们水社开会。会后,到乐益去试印打字机。真讨厌,我觉得没有钢板好写。写时用的墨水,其中有阿摩尼亚,臭不可闻。写了几个字,头都被它冲昏了。我想还是以笔板油印便当些,好省去不少手脚;日,上午拼命写蜡纸,一共印了19张。照这样下去,不到一星期,我们的《水》的选文就可以产生了;日,早上我在楼上印《水》的文章的时候,二姐叫我到图书馆去找周耀(语言文字学家周有光以前的学名)……周耀到乐益里,帮我们工作。折纸头堆起来成一本一本的书;日,做《水》的工作,把封面装好这才大功告成;日,祖麟带来一本最近一期的《水》,25期,8月号。  从宗和的日记可见,《水》最初创办时为月刊,但出版日期不定,到日已经出了25期了。&根据张家小五弟张寰和先生推测,“关于《水》的确实创办时间,如今很难准确记得,根据宗和大哥的日记,为每月一期。日出版总第15期,日出版总第25期依此推算,可能创办于1929年8月。”  水之&抗战时期  张家三子、音乐家张定和曾撰文回忆张家孩子成立社团的旧事:“1928年我12岁时,和四弟、五弟寰和,还有紧邻小友高奕鼎等组成一个文艺爱好者的社。我们都住在苏州城内近小河、小桥的一条小巷——九如巷中,社名就叫九如社。”1928年还谱写了社歌:“九如巷中九如,我等振起精神。前途之广大永无尽,努力努力向前进。”10岁的四弟宇和作词,12岁的定和谱曲。对于三哥的回忆,张家小五弟张寰和则有不同记忆,他记得姐姐和大哥最早成立的文艺社团,叫水社,后来其他哥哥又成立了九如社,当时嫌他年纪小,就不带他加入。他小时候顽皮,就拉起了自己的“队伍”,趁着哥哥们社团开会,就过去捣乱,被哥哥们一顿好训,还编了词训斥他:“九如巷中强盗头,戳戳捣捣扔砖头。你不要以为是没人管,吃苦的日子在后头”云云。于是张寰和就和巷子里的孩子们成立了涓流社。不过几经变迁,几个社还是自觉合并了,并出了刊物《水》。姐姐哥哥们自然是出版的主力队员,但也有窦家兄弟、周有光等人“外援”。  在平时《水》的出版上,父母基本是不管事的,任由孩子们去自由完成采写、编辑、印刷、发行以及出《文选》,还会借出乐益女中的印刷工具给他们用。  《水》的文章不限题材,散文、小说、诗歌、杂文等可以刊登,当张家的孩子陆续出去到外地上高中、大学时,《水》仍没有停刊。有一年,因为江浙战争,张家全家搬迁到上海避难,但《水》仍旧照常出版。  直到抗战时期,这个刊物还在张家人手里传递着,张家的朋友、戏剧研究学者赵景深曾撰文回忆:“抗战期间,他们姐妹弟兄,流转各地,但仍编订抄本刊物,轮流邮寄。我曾在立煌安徽学院与宗和同事一年半,看到他们的家庭刊物《水》。这是二姐写的诗,她害了怀乡症,就以此为题。三姐的外子沈从文和孩子虎雏都有大作在上面。刊末订有规约:一、收到刊物的人须将他的近作附在里面;二、刊物到后,一星期以内请寄予某人。这的确很有趣。”  按照张家人的说法,《水》在抗战期间停刊了。后来战后忙于复兴乐益女中学校和各顾家庭,《水》也没有继续办下去,而那些先前出版的《水》也因为战争下落不明。这是最为可惜的事情。  下转34版  上接33版  水之&复刊点滴  从20世纪90年代起,在北京的张家二女允和就打算复刊《水》,她已经年过八旬,由于年事已高,不是没有过身体或者其他方面的考虑。但是到了1996年初,她还是撑起了复刊的旗,在当年2月出版的复刊第一期《水》,允和的复刊词这样写道:  六十六年前,我们张家姐妹兄弟,组织了家庭小小的刊物叫《水》。那时我们年少,喜欢水的德行。正如沈二哥(沈从文)说过:  “水的德行为兼容并包,从不排斥拒绝不同方式浸入生命的任何离奇不经的事物,却也从不受它的玷污影响。水的性格似乎特别脆弱,极容易就范。其实则柔弱中有强硬,如集中一点,即涓涓细流,滴水穿石,却无坚不摧。”  如今,我们的“如花岁月”都过去了。但是,“人得多情人不老,多情到老情更好”,我们有下一代、下下一代。我们像细水长流的水一样,由点点滴滴的细水,流到小溪——流到小河——流到大江——汇入汪洋的大海!  水啊!你是生命的源泉!  允和还在复刊的《水》上发倡议信说:  “多少年来我有一个心愿,想写我们的爸爸张吉友。叶圣陶先生几次催我写,寰和五弟也要我写。我想,不但要写爸爸的事,还要写我们一家人的真人真事。这是一个宏大的工程,不是我一家人的力量可以完成的,我要发动张吉友一家人,就是我们爸爸的10位子女和他们的配偶来完成,也要他们的子女共同努力来完成。  首先,大家都来写我爸爸的回忆录。其次,写自己,写配偶,写子女,甚而至于孙子、重孙都可以。最后,写在我们家的外人,如教书先生、保姆、门房、厨子等。  我自幼在家塾念古书,最佩服古人司马迁。我想用司马迁的体裁,写一篇叫《保姆列传》。”  日《水》复刊号的目录如下:  复刊词&&&从文、允和  启蒙教育家张冀牖&&余心政  一封电报和最后的眼泪&&张允和  《从文家书》后记&&张兆和  张宗和日记摘录  附录  张蔼青手书  张冀牖诗词、寿周企言手书  张冀牖词送周有光远行  韦均一山水画送有光、允和赴美  张充和词《望江南》  在复刊号上,还有张寰和先生的夫人周孝华女士代写的《编后》,可谓是介绍了《水》之复刊的来龙去脉:  《水》,复刊的第一期,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写张冀牖和《水》的事;第二部分是用原件复印,张冀牖等人的信和诗词。  我去年12月来北京,和有光兄、二姐朝夕相处了两个多月。二位老人的生活是十分充实而愉快的。两个人各拥有一台sharp电脑,有光用了七八年,得心应手不必说,而二姐苦苦学习不到一年,《水》的第一部分大半是她一人、日夜敲打出来的,她是用汉语拼音转变汉字打出来的。她半夜起来、把衣服遮住灯光,怕吵醒有光兄。有时光线不足时,还站着打。87岁高龄的她,一连七八天紧张地将稿子打出来。她不但自己打电脑,还培养了六七个6岁到13岁的孩子。她说:“我们要向世界看,我们要为孩子着想,要为后人留下点东西。”国家语委同事们来向有光祝贺90岁生日说:“看到老奶奶学电脑、培养孩子们使用电脑,真叫我们汗颜!”  不常出门的86岁高龄的三姐(即张兆和,作者注)也特地来二姐家编审稿子,一住就是三天,还叫沈红(即沈从文的孙女)画封面。让我们向几位老人学习吧!  ……  张家的《水》在北京复刊,引起了各界的关注。张家的友人、出版家范用先生特地给允和写了封信,说《水》的复刊,乃“本世纪一大奇迹,可喜可贺!”范用还附去15元作为一、二期订费&,说“请接受我做它的‘长期订户’”。但是被允和以“家规”婉言谢绝了,而《水》则是按时奉上。漫画家丁聪以此为题材作了幅漫画《范用买“水”》刊于报端,叶至善又撰文推介这份家庭小杂志……一时间,《水》成了一个话题。  张家的《水》除了在张家国内外亲族间流通外,也会给有意的友朋,如叶圣陶后人、范用、葛剑雄、胡忌等。《水》上发表了大量的张家十姐弟以及配偶、孩子、朋友们撰写的回忆文章和文艺作品,并编辑过一期《水的回流》,用来刊发朋友们对《水》的关注的文章。  第10期时,张允和写了一封信给姐妹兄弟们,即《给无花果树下的人们的一封信》  亲爱的姊妹兄弟们:  第十期《水》又和大家见面了。过去九期《水》大都是张家的作品,这期是《水》的回流,都是人家写我们。我手边收到的有六十多篇,这里只登了不多几篇。他们夸我们,勉励我们,我们非常感谢他们。我希望他们以后多多给我们批评和指教。有光的《语文闲谈》续编中有一篇《木乃伊写书》,里面有句话:“英国剑桥大学的霍金教授,得了肌肉退化症,全身干瘪麻木,只有三个指头可以活动。大家说他是活的木乃伊。但是他头脑没有萎缩,他用三个指头,在电子打字机上写成一本著作《时间简史》。”这篇报道,给我莫大的启发,也是我复刊《水》的推动力。我想,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人都应该努力表现自己的才能,这样才不是虚度年华。即使是一点一滴的水,也对人类有益。我在这里希望姊妹兄弟们源源来稿。凡是能在纸上承载的都要,我们的《水》承载的是“真”和“爱”。苏州九如巷三号的无花果老树,我多么想你:“你在74年前,有情有义地忽然飞到了我家,在墙边瓦砾堆上生根。你不占好地,你不需要人工精心栽培,自然叶茂枝繁、果实累累。你实际不是没有花,不过是把美丽的花藏在果实里,不在人前花枝招展罢了。我在此祝你——多情多意的无花果老树永远年轻!”  ……  《水》流向全国各地,又流向了世界。当《水》出版到第19期时,张允和于日去世。第21期的《水》即作了一期纪念允和的专刊。封面写着:“你是一个‘平凡的家庭妇女’,但却为了家庭、亲友和祖国的文化事业,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大家以悲痛、真挚的情意,写下了纪念你的文章,为你送行。亲爱的二姐,大家怀念你,九如巷怀念你。老井庭树依旧在,魂兮归来!”  水之&主编交替  根据张寰和先生的自定年谱,2000年2月,允和嘱托五弟寰和:“我已年过九十,《水》13期起正式交给你接编”。自此,《水》的主编成为张寰和,他虽也已经迈入老年行列,但仍接棒继续组织出版这份家庭刊物。  在编辑《水》后,张寰和先生还向周有光先生学习使用电脑,将手写稿件一一录入,并使用电脑编辑版面。张寰和先生本就是摄影家,利用这一优势,他对版面的组合很是得心应手。&张寰和先生曾在《水》选集序言里提及:“《水》的文体有诗词、随笔、书信、书法、绘画、摄影等;文字包括中文、英文、法文;作者有耄耋老人、名家,也有幼童、小字辈;从时间上讲,既有上至19世纪50年代长辈张树声、张华奎的历史事迹,又有21世纪新一代稚童趣事,时间跨度150多年,涉及了7代人;从内容讲,既有家庭琐事,又有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研究和弘扬。《水》真的与‘兼容并包’的德行彻底吻合了。”  只是年事已高,眼睛和精力都不饶人了,于是,再后来张寰和将《水》的主编任务就交接到了沈从文长子沈龙朱先生手里。母亲张兆和女士本就是复刊副主编,且龙朱先生常常助理五舅编辑《水》,只是在做了多年幕后工作后,主编的名字还是张寰和先生,龙朱先生请五舅把关每一期的出版,而且沈红、周和庆等晚辈也会主动助编。龙朱先生文图兼具,他的不多的文字却简洁富有韵味,具有一种明亮的色调,而他的绘画更是风格夺人,鲜明、质朴、隽永。《水》到了龙朱手里,版面更为雅致、明快。  随着人们阅读习惯的变化,龙朱还把《水》搬到了互联网上,从传统的打印稿,到形成电子版,后来通过亲情信箱传递制作好的《水》,这样更加方便、快捷,还便于查找以往的《水》。张家的《水》与世界接轨了,万涓成水,终将汇流成河,汇入江海,这是《水》的前行,也是水的丰富。  日,张寰和先生在苏州去世。时代变化太快了,为《水》的组稿和编辑都带来了困惑,但龙朱先生仍然克服着家庭和现实的困难种种,把《水》办了下去。张寰和先生的纪念专辑我曾参与编辑,从参与的整个过程中切实体味到了一份家庭杂志坚持的不易。尤其是龙朱先生对每一个文字谬误不放过的认真精神,令人自然会联想沈从文先生的遗风。
馆藏&20728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北京晚报58年一路有你
北京晚报58年一路有你
& &3月,春回大地,草长莺飞。
&&&&58年前的3月15日,《北京晚报》在东城区麻线胡同3号创刊。自诞生之日起,她就受到了读者的欢迎,很快就与这座城市,这里的市民融合在一起。
&&&&58年来,《北京晚报》见证并记录了北京城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以及市民生活、社会情态的流转衍变,这些都伴随着时间凝结成文字、图片呈现在《北京晚报》上。
&&&&半个多世纪的相伴,《北京晚报》已经悄然成为京城的文化符号。
&&&&半个多世纪的相伴,《北京晚报》已经深深印在每位读者的心里。
&&&&一位网友给本报的留言或许能诠释这种水乳交融的关系——“过去俺爷爷、俺娘都是《北京晚报》的铁杆读者。后来,俺娘有时糊涂得连俺都不认识了,但她却认识《北京晚报》。这是融入骨髓的情,一生的缘。现在俺也是一看到《北京晚报》就感到亲切。”
&&&&今天,就让我们开启尘封的记忆,重拾《北京晚报》与北京、与读者一路相伴的故事。
公众建言会的“点子”写进“十三五”
如果说每个北京五年规划都是一副巨型蓝图,等待政府与百姓一同提笔绘制,那么由《北京晚报》一手策划,并与市发改委联合举办的“公众建言会”活动,就是那根一起握在政府与百姓手中的笔。笔端流淌的,是政府决策与百姓智慧调和之后的亮丽色彩。
&&&&北京五年规划公众建言会活动,已经有10年的历史。从市民使用BP机建言“十一五”,到发送微信共话“十三五”;从十年前各委办局相关负责人听取民意,到如今市长、副市长、宣传部长与百姓代表共坐一堂;从“十一五”未雨绸缪“人口控制”热门话题,到百姓建言真正被写入“十三五”规划纲要……建言活动一直紧跟时下最流行的沟通方式,呈现最接地气的智慧之思,为政府与百姓间架起了一道畅通无阻的桥梁。
&&&&76名建言代表各献妙计
&&&&四排长桌围成正方形,红色的桌布上摆着绿色的桌垫,白色的茶杯里已装好茶叶,只待热水冲泡。日上午,京报集团冷气充足的一楼会议室,就是以这样的容貌等待19名建言代表的到来。
&&&&五场建言代表中,年龄最小的王子航被安排在首场发言。这名来自首都师范大学的学生,一上来便亮出“修复古建筑是延续文明”的观点。他在会后向记者展现出“90后”直截了当的一面:“没想到一个没背景的大学生,也能当面把心声说给市领导听。”这场建言会上,还有一名特殊的建言者,那就是来自北京晚报社区新闻部的记者许前程。7年多的采访经历让许前程对古城风貌有着说不完的眷恋,一直在报道别人的他,在那天转换了一次身份,做了一次被报道的对象。
&&&&“不仔细看还以为今天来了个‘外星人’。”5天后的第二场建言会上,另外19名建言代表悉数到齐。其中,百度高级研究员赵世奇带着形似“外星人”的智能机器人“小度”率先登场。让大家会心一笑的是,“小度”不仅会用“冷笑话”暖场,还为所有建言人的发言开了个好头;赵世奇很自然地接下“小度”的话茬儿,呼吁把人工智能作为科技发展的重要方向。
“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与京津冀协同发展”,既是时下热点,也是第三场建言会的焦点。市人大代表郭继孚、市政协委员连玉明等10位代表来到现场,为这一政策的具体实施建言献策。
&&&&举办后两场建言会时,建言活动已接近尾声,而会上发生的一幕幕却让与会嘉宾十分感动。中国工程院院士尹伟伦刚一来到会议室,就开始提笔写字,在早已准备好的打印纸空白处填满铅笔字迹:“要用更多的数据和立论来证明‘森林包围城市’新格局的重要”;来自湖南省常德市武陵区老干部局的李安国,在最后一场建言会上举起五份《北京晚报》的剪报,一边叙述着上面的新闻,一边提议用经济手段调控京城拥挤的车流。
&&&&记者统计发现,五场建言会上,共有76名百姓代表来到现场,并在北京的文化、科技、生态、城市治理及疏解非首都功能方面各献妙计;而参加整个建言活动的市民数量,则远远超出这一数字——截至最后一场建言会当天,共有3.1万余人参与了“十三五”规划编制公众建言活动,建言收录达10832条,居民社会调查问卷参与数量达2.4万份。
&&&&5位市领导组成“最强阵容”
&&&&建言代表说得这般起劲儿,会不会说说就算了?与前两次建言活动不同,“十三五”公众建言会请来了5位“重量级”嘉宾——5位市领导的亲临,让建言代表们倍感兴奋。
&&&&市委宣传部部长李伟在首场建言会中说:“今天各位代表的发言不光有宏观的,还有许多很实在的、可以实现的,后面相关部门会进行研究。”
&&&&出席第二场建言的副市长隋振江表示,当天的头脑风暴信息量很大,大家提的措施和建议值得深入研究。
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安顺出席了日召开的第三场建言会,他对代表们的真知灼见表示衷心感谢,要求有关部门在规划编制中认真研究吸纳。他还强调,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凝聚各方智慧力量,精心编织好首都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
&&&&第四场建言会上,代表们见到的是副市长林克庆。他表示:要抓好造林绿化,抓好水环境治理,并把加强北京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京津冀的大区域里谋划实施。
&&&&“当我向副市长建言时,能感受到他目光中的信任、支持与鼓励。”参加最后一场建言会的百姓代表王超至今还记得当时的场景:副市长张延昆出席了那次会议,并表示要牢牢把握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把加强城市治理摆在更重要的位置。
&&&&请市长来“坐镇”,这其实是北京晚报常务副总编辑张明非十年前的设想。作为公众建言会活动的策划人,张明非在2005年策划“十一五”建言会时,就希望能把市长请到建言会中,与民众做面对面的交流。这一心愿终于在本次建言会中实现了。在她看来,这也是本次建言会上的最大亮点。
&&&&说起三次活动的不同,张明非还回忆起一个细节:现在,市民可以通过电话、微信、微博等7种形式参与活动;而“十一五”时的参与方式没有这么多,记得那时有人用BP机发送建言——当时是很先进的技术了。
&&&&“十三五”规划频现建言内容
&&&&五场建言会给建言代表的生活带来不少可喜的改变:“机器建言人”备受关注,在近日围棋界“人机大战”事件的带动下,作为中国版智能机器人的代表之一,“小度”再次吸粉无数;记者建言人许前程体验了一把被采访、被报道,并以受访读者身份急切翻阅当天晚报的感受,当他发现自己的名字出现在标题中而不是末尾时,觉得“特别荣幸”;北京联合大学机电学院教师王超收到了许多记者寄来的名片,“关注我课题的媒体越来越多”……
然而,这些并不是最让建言代表兴奋的。真正的惊喜是在今年1月22日,当绘制着北京未来五年多幅“风景画”的“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完整亮相时,这些来自民间的代表们发现,自己的部分建言竟真的被写入了纲要中!
&&&&王子航、许前程等建言人对古都风貌的关心被这样写入:“加大旧城保护力度,结合非首都功能疏解和棚户区改造,有序腾退不合理使用的文物建筑。”阿卡农庄创始人江宇虹是一位女建言人,她倡议的农业新思路也在纲要中清晰可见:“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发展精品农业,打造管理服务精细,产业产品高端的都市现代农业‘升级版’。”一同被写入的,还有北京语言大学退休教师鲁健骥的分散办学理念、北京绿创环保集团董事局主席姜鹏明有关“严格机动车排放管理”的观点……
&&&&阿卡农庄创始人江宇虹高兴地对记者说:“每个人都有社会责任,如果自己的想法和革新理念能受到政府关注,并帮助、影响一个行业,为行业带来清新的空气,我会觉得这件事特别有价值!”老干部李安国则说:“很高兴我的想法得到了市领导的重视和倾听。《北京晚报》架通了北京市民和市委市政府的信息建议通道,拉近了普通老百姓与北京市决策机关的互动!”
&&&&“办报纸和搞活动都是传播。把办报纸和做活动结合起来,有助于扩大报纸的影响力,提升其核心竞争力。”北京晚报常务副总编辑张明非告诉记者:“办活动,对于晚报来说是有历史的。比如,1980年,北晚举办的新星音乐会,既富有激情又表达个性,推出朱明瑛、苏小明等为大家熟识的歌手;1984年,北晚举办的“爱我中华,修我长城”活动十分成功,引起海外华人对中国文化的重视,连希腊船王都来捐款。如果把活动和报纸联起手来,使人们参与进来,就会使报道更吸引人,影响力也更大。”
&&&&市发改委高度评价北晚作用
北京市发改委对《北京晚报》在这次活动中所起到的作用给予了高度评价,其相关负责人表示:“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坚持‘开门编规划’,广开言路、广集民智,开展了历时近半年的‘十三五’规划公众建言活动。《北京晚报》作为北京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媒体之一,全程参与、精心策划、深入报道,充分发挥了沟通、宣传、动员和组织的作用,搭建了政府与市民公众互动的平台,为活动的成功开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活动期间,晚报围绕非首都功能疏解、城市治理、科技创新等内容,刊发170余篇报道;刊登42个专版,全景展示活动台前幕后的故事,激发了群众关注规划、参与规划的热情。”
&&&&该负责人还总结道,近年来,《北京晚报》连续参与了“十一五”、“十二五”和“十三五”规划三次公众建言活动,体现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水准,为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有力的舆论支持,“祝福《北京晚报》越办越好”。
您的难处“我们日夜在聆听”
86岁的罗秀兰老人住在木樨地北里七排的平房里。虽然年事已高,但是老人闲不住,总爱“活动活动”。每天老人家都会做同一件事儿——打扫公厕。
&&&&从当初恨不得捏着鼻子,打着手电筒,提着凳子,点着蚊香上厕所不同,如今就连打扫厕所,老太太都乐在其中。
&&&&上公厕要“全副武装”
&&&&2011年,一位市民拨打了北京市非紧急救助服务中心12345热线,反映木樨地北里有一个公厕建于上世纪60年代,早已破旧不堪,附近7户人家日常上厕所,必须“全副武装”。
&&&&本报记者闻讯赶到现场。傍晚6点,虽然天还亮着,可是这个公厕里却已漆黑一片。年过八旬的罗秀兰老人说,由于没有灯,没有安装扶手,老年人来上厕所必须拎着凳子,打着手电筒,甚至还得点上蚊香。
&&&&在厕所里只站了短短5分钟,记者腿上就被蚊子叮了21个包!平时这里的居民上厕所有多难,可想而知。经过仔细采访后,记者连夜写下了第一篇报道《这儿的人上厕所需全副武装》。
&&&&随后,本报“我们日夜在聆听”栏目成立了专项小组,持续关注此事。记者一趟趟地跑市信访办、西城区信访办,并数次深入社区走访。前后奔走协调50多天,终于有了结果。同年10月27日,施工人员开始动工拆除旧公厕,进行翻建改造。经过近一个月的施工,崭新的公厕建成了!
&&&&居民至今都感谢北晚
&&&&时隔5年后,记者第8次来到了木樨地北里七排。86岁的罗秀兰老人一见到记者,就乐开了花:“真是多亏了《北京晚报》啊,从那以后,大家再也不用为上厕所烦恼了。”
&&&&老人边说还边领着记者去参观这座厕所。和5年前扑鼻而来的是臭味不同,这座新厕所没有什么异味,还安装了扶手,贴上了瓷砖。
“你看,我们打扫得干净吧?”老人边说边指着洗手池说,几户人家还放上了洗洁精和香皂,平时都很爱护这座公厕,就像对待自己家的厕所一样。
&&&&从公厕走出来后,老人依然不停地说感谢。她不止一次地说,当年如果不是这么多单位和人们上下共同努力,就没有这座翻新的厕所,“你们《北京晚报》的报道不仅为我们解决了一个大难题,更是温暖了我们的心啊!”
&&&&随后,老人还和记者话起了家常。聊起《北京晚报》“我们日夜在聆听”这个专栏,老人一个劲儿地说:“这个为老百姓实实在在地解决问题的栏目,应该好好坚持下去,我们相信它会越办越好。”
&&&&记者手记
&&&&百姓事无小事
&&&&早在十多年前,《北京晚报》就和市信访办联合开办了“我们日夜在聆听”栏目,从关注市民身边的“小问题”着手,一点一滴地做着群众利益的“大文章”,切实地解决生活难题。
&&&&十多年来,“我们日夜在聆听”共反映读者生活难题超过1500件,其中85%的问题,通过相关部门得到了妥善解决,十万余市民从中受益。
&&&&去年,“我们日夜在聆听”改版,每周二、周四推出专题化报道。每一位民生记者都在尽最大努力,通过自己深入的采访报道让生活变得更美好。报道问题并非目的,而推动问题的解决,为民办实事,这才是“我们日夜在聆听”追求的目标。
眼瞅着千亩大沙坑变身大型公园
初春的山桃花已经悄悄绽放,京西的园博园又开始蓄势待发,进入赏花季。周末中午,停车场内几乎已经没有了车位,停车场门口还排着三五辆等候入场的车子。从2009年首度“亮相”《北京晚报》,到如今成为市民休闲旅游、参与大型活动的好去处,园博园完成了从千亩大沙坑到城市公园的华丽转身,《北京晚报》也一直见证、助力着它的成长。
&&&&北晚见证园博园从无到有
&&&&日,“园博园”三个字首次出现在《北京晚报》上。一个预计4年多后才建成的项目,头回上晚报是因为一个“大沙坑”。
&&&&园博园原址是一个南北长约3500米,东西最宽处有300米的永定河新右堤大沙坑,这里被倾倒了大量的建筑垃圾,成为北京的一个污染源。
&&&&丰台人舍弃了硬件条件与此有天壤之别的北宫国家森林公园,选择这块京城的“伤疤”建设园博园,就是为了通过生态修复、生态改造,使大沙坑成为一个永久性的城市生态公园,为百姓提供娱乐休闲的场所。
&&&&报道刊发之后,本报一直关注着园博园,从拆除违法建设到平整土地,从场馆奠基到园博湖种荷……而日开园后,《北京晚报》更是进行了一系列的宣传报道,成为首家刊登园博园游园路线图的媒体,连续24周走进北京市各个社区开展“绿色园博进我家”活动,推出16期32个版的《品园》特刊,报道内容从园博园的手艺人到园博园里的树和花,既介绍塔、亭、阁,又记述品秋赏月,还联合园博园推出海选“赏秋八景”……
& & 风沙源变身活力休闲中心
&&&&7年前的这块地儿,时常因为环境脏乱被曝光;如今的这块地儿见诸报端,是因为美景、彩跑、“铁三”、游园会、花车巡游……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许多建筑工地将建筑垃圾运至该地消纳,吸引了众多流动人口在该区域内圈地占道、租房赁地、捡拾建筑垃圾,以致该地区私搭乱建房屋达920余间,居住拾荒者1500人左右,区域内甚至还有超市、饭馆,来自各地的拾荒者形成一个小社会。
&&&&如今的园博园,弥补了京西地区城市公园的空白,已经成为市民尤其是京西市民休闲的好去处。这里有200多公顷的园博湖,有200多公顷的绿地,还有源自世界各地的经典园林景观。除了这些固态的景观,园博园还成为大型运动健身类活动的首选场地,也受到大型文化类活动的青睐。从2014年开园开始,彩色跑、北京国际铁人三项赛、国际风筝节等具有国际性、规模性的大型活动便落户园博园,每年参与活动人员超过5万人。除了大型运动健身活动外,园博园还吸引了众多节庆文化活动,比如体育音摇跑、国际旅游节、中秋游园会、端午游园会、国庆游园会、花车巡游……单次节庆活动吸引游客都在10万人以上。
&&&&2015年,北京园博园举办千人以上大型活动14场,万人以上大型活动6场,吸引客流量就达到50多万人。
&&&&助力长辛店城镇化进程
&&&&刘玉梅,长辛店镇新农村建设办公室主任。对于园博园的华丽转身,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上,刘玉梅都有着切身的感受。
& & 风沙源变身活力休闲中心
&&&&7年前的这块地儿,时常因为环境脏乱被曝光;如今的这块地儿见诸报端,是因为美景、彩跑、“铁三”、游园会、花车巡游……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许多建筑工地将建筑垃圾运至该地消纳,吸引了众多流动人口在该区域内圈地占道、租房赁地、捡拾建筑垃圾,以致该地区私搭乱建房屋达920余间,居住拾荒者1500人左右,区域内甚至还有超市、饭馆,来自各地的拾荒者形成一个小社会。
&&&&如今的园博园,弥补了京西地区城市公园的空白,已经成为市民尤其是京西市民休闲的好去处。这里有200多公顷的园博湖,有200多公顷的绿地,还有源自世界各地的经典园林景观。除了这些固态的景观,园博园还成为大型运动健身类活动的首选场地,也受到大型文化类活动的青睐。从2014年开园开始,彩色跑、北京国际铁人三项赛、国际风筝节等具有国际性、规模性的大型活动便落户园博园,每年参与活动人员超过5万人。除了大型运动健身活动外,园博园还吸引了众多节庆文化活动,比如体育音摇跑、国际旅游节、中秋游园会、端午游园会、国庆游园会、花车巡游……单次节庆活动吸引游客都在10万人以上。
&&&&2015年,北京园博园举办千人以上大型活动14场,万人以上大型活动6场,吸引客流量就达到50多万人。
&&&&助力长辛店城镇化进程
&&&&刘玉梅,长辛店镇新农村建设办公室主任。对于园博园的华丽转身,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上,刘玉梅都有着切身的感受。
北晚系列报道打通“生命通道”
周日早8时刚过,31岁的急救医生张驰接到了任务,跟随救护车上路去接送病人。4年前的2012年,张驰就正式跟随救护车上路,行话叫“出车”。
&&&&出车第一年,张驰见证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而这个变化就源自于《北京晚报》有关“打通生命通道”的一系列报道。
&&&&时隔4年,记者再次来到了北京急救中心北区分中心,见到了张驰。一见面,她就笑着说:“这几年,我亲眼看到了《北京晚报》报道带来的变化。”
&&&&晚报报道催生联合应急机制
&&&&2012年那个寒冬,一场看似平常的车祸,经《北京晚报》报道后,引发了一场有关“生命通道”的大讨论。
&&&&张驰清楚地记得,那是12月初一个周五的晚高峰,在大兴区黄村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一名骑车人身受重伤。从车祸现场到医院不到3公里的路,120救护车竟然走了40分钟!途中很少有社会车辆主动避让。
&&&&最终,由于时间延误,伤者不治而亡。心有不甘的随车急救医生王雨竹发微博呼吁:“请给‘生命通道’让道!”
&&&&得知这一线索后,本报记者连续5天跟随120救护车出诊,对“生命通道”的现状进行了解,对如何保证其畅通,如何建立保障机制进行深入采访。
&&&&就在北京晚报推出报道3天后,市公安局、卫生局、应急办、交通委、市政市容委联合启动了应急交通勤务机制。应急机制规定,在紧急情况下,急救车、消防车或其他应急救援车如果遭遇严重拥堵,在交管局指挥中心值班的应急指挥员将统一协调指挥车辆以及路面执勤交警,迅速开通绿色通道,保障应急车辆的通行。
& & 救护车扩音器快“下岗”了
&&&&在本报系列报道的推动下,本市“生命通道”的畅通终于有了制度保障。张驰笑着说,自从“四台联动”(120、122、119和110联动)应急交通勤务机制施行后,救护车里的扩音器都快“下岗”了。原来,出车第一年,由于“生命通道”不通畅,赶上堵车,社会车辆又不主动给救护车让路,张驰少不了拿起扩音器提醒“前方车辆请让行”。如今,基本不需要这么做了。
&&&&唤醒给急救车让路的意识
&&&&张驰说,2012年《北京晚报》的系列报道不仅推动了制度的建立,更唤醒了给急救车让路的全民意识。
&&&&2013年初,一位老太太因为肺部感染引起了心脏衰竭,需要从军区总医院转到家附近的通州潞河医院。当时正是下班晚高峰,家属主动向急救人员提出,拨打122,请求联动。
&&&&原来,病人家属也关注了本报的“生命通道”系列报道,知道有了新制度。就这样,在警车的一路护送下,戴着吸氧面罩的老人顺利抵达目的地,路上缩短了近一半的时间。张驰说,这说明大家都很关注“生命通道”。正是因为全民让路意识的提高,如今救护车在路上好走多了,“你会看到,社会车辆只要一见救护车,就会往两旁闪,真心让道。”
&&&&记者手记
&&&&留学生阿遥的
&&&&心愿实现了
&&&&4年前,远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阿遥向记者讲述了其在美国的经历。初到美国时,她遭遇了一起严重的车祸,生命垂危。救护车将她送往医院时,沿途所有的社会车辆都主动让出了“生命通道”。就这样,她被第一时间送抵医院抢救。医生说,如果再晚送到一点儿,抢救的结果很难说。
当时,阿遥说,她相信,总有一天,咱们国人也能做到这一点。
&&&&4年后,阿遥的心愿基本变为现实。如果把这个消息告诉阿遥,她一定会特别欣慰。
老洼里人和北晚的奥运情缘
&&&&如今提起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人们想到的是城市氧吧和健身步道,很少有人再把这里跟洼里乡挂钩。
&&&&十几年前,为了北京奥运会,洼里进行了集体拆迁,村里老老少少没有一个人犹豫过,洼里的村民变成了奥运村的“村民”。《北京晚报》全程见证了这些感人的故事。日,土生土长的洼里乡洼边村人那和利当奥运火炬手替父圆梦的故事上了《北京晚报》;2008年,那和利作为奥运村“村民”,再次成了晚报报道的主角。
&&&&如今,记者再访老洼里人那和利和贾桂玲,他们仍有一肚子话要说:“希望《北京晚报》能把老洼里人与奥运的故事记下来,留给儿孙看。”
&&&&当年的《北京晚报》已成传家宝
&&&&“这么多年没见,除了我老了,别的没啥变化。”在位于鸟巢附近的新奥物业公司办公室里,那和利看到记者,打开了话匣子:“说没变化也不完全对,再过几天交接完这边的工作,就要到新的办公地点去上班了,不过也没离开咱们的奥运中心区,还是奥运村人。”
&&&&即将走马上任新奥和元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职位的那和利告诉记者:“以前肯定没有想过,咱们土生土长的洼里农民可以和奥运会搭上边儿,更没想到这么多年走过来还能从事文化产业方面的工作。以后我办公的地方就在新奥购物中心的下沉花园那儿,我们家搬迁前的位置就在景观大道旁边,每天看着这里日新月异的变化,挺自豪的。”
&&&&提起七八年前《北京晚报》的报道,那和利记忆犹新:“当时接受的媒体采访太多了,但《北京晚报》是咱们北京人都爱看的一份报纸,必须好好保存,而且我父亲也特别爱看《北京晚报》,当年的《北京晚报》在我们家一直珍藏到现在,以后也要留给孩子,让他们好好保存,这是一份难得的记忆。”
&&&&那和利到现在都还能清晰地记得,自己当时所在的是洼里乡洼边村14生产队,“我们当时村委会的位置就是现在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南门,我们家就在中轴线边儿上,现在有时候晚上到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里遛弯,还能看见当时拆迁腾退时从村子里挪过来的那些老树,基本上根据大方位,这附近原来哪哪儿是啥样,都还能说得出来呢,原来的景儿都刻在了心里。”那和利告诉记者,“从2002年开始为奥运场馆的建设启动拆迁,一直到2005年搬进位于奥运村的新居,我们村一共转工824个人,我们的很多老街坊都还住在这边,虽然老院子、老家没了,但我们的心一直在一起。”
&&&&那和利告诉记者,现在奥运中心区里的很多大型活动都是他们公司主办或者协办的,“老父亲如果还在世,肯定也挺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开心和骄傲的,而且将来北京冬奥会的开闭幕式也会在这里举行,那肯定又是终身难忘的经历和记忆。”那和利说,“每年到清明,都会在给爸妈扫墓的时候跟他们念叨念叨我们现在的日子,还有我们老家现在的变化。”
&&&&把老洼里人的事儿记下来给儿孙看
&&&&在国奥村社区活动中心见到贾桂玲的时候,她正和社区舞蹈队的编导老师在讨论节目。一袭红衣、特有精气神儿的贾桂玲,一看就是个热情干练的爽快人。“从当年搬迁腾退到现在,一直都有媒体想约采访,但都被我谢绝了,可是《北京晚报》的采访不能推,这是咱北京人最爱看的一份报纸,我也想把咱们老洼里人、尤其是关西庄村村民的故事讲给你们听,希望记录下来将来给儿孙看。”
&&&&土生土长在关西庄村的贾桂玲,从1996年开始就担任村里的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在当时的奥运工程拆迁中,我们村也是全乡唯一的一个村子两个拆迁价格的特例。”回忆起当年的拆迁经历,贾桂玲终生难忘,“根据当时的拆迁政策,五环路以北的地价为1900元,五环路以南200米以内的拆迁地价为2200元,而五环路以南200米以外的其他村子的拆迁地价为2500元。有很多村民都对这个政策不理解,甚至出现了抵触情绪。当时的拆迁工作真的是太难了,不过我们的村干部和党员在这样关键的时刻不仅顶住了,而且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贾桂玲告诉记者,当时的村干部和党员除了挨家挨户做村民的思想工作,更是第一时间带头量房、搬家,用无声的行动感染村民,“最终在奥运工程的拆迁工作中,我们村在全乡创立了三个第一,一是全乡唯一一个一个村子两个拆迁价的特例;二是全乡没有一户上访的村子之一;同时也是全乡第一个完成拆迁任务的村。”
&&&&在2006年圆满完成撤村撤队、家底分配、产权改革任务后,已经转工转居的贾桂玲,也从一名村干部成了奥运村街道办事处文化中心的文化干部,后来又相继在万科星园社区和国奥村社区担任书记、主任。如今,贾桂玲已经从当年关西庄村的“当家人”,变身成为了国奥村这个国际化社区的“大管家”。“唯一遗憾的是,当年很多街坊都搬迁到了全市的四面八方,大家现在见一面不容易。”贾桂玲告诉记者,“不过当年我们一起经历拆迁动员的老党员们,基本上一年还能见上一两面,一起聊聊以前的那些事儿,由衷地为我们关西庄村为奥运工程作出的贡献感到骄傲和自豪。”
从新星音乐会到“梦回1980”
&&&&追溯国内流行音乐“拼盘”演唱会的源头,不得不提到一场重要的演出——由《北京晚报》发起并主办的“新星音乐会”。
&&&&日和24日,在北京首都体育馆,朱明瑛、苏小明、郑绪岚、远征、吴国松、王静、李默、任燕这8位青年歌唱演员,在36000名现场观众的见证之下,唱响他们最拿手的经典歌曲,这两晚不仅宣告了新中国流行音乐的诞生,还在音乐界引发了一次强大的地震,从而成为其后许多年流行音乐的风向标。
&&&&由一家新闻媒体运作和推动中国内地流行音乐的诞生和发展,这本身就是在书写历史和创造历史。30年后2010年的9月23日,“梦回1980”纪念新星音乐会30年纪念演出再次回到首体,又一次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历史中有属于未来的东西,找到了,意义就永恒,价值就永恒,思想就永恒。”
&&&&对于经历过那个时代的所有人来说,“新星音乐会”这个响亮的名字,早已被牢牢铭记心中,成为一座历史的里程碑。
&&&&新星音乐会
&&&&缘起&“把人们心中想说的东西抒发出来”
&&&&上世纪80年代初,《北京晚报》刚刚复刊,人们对晚报有一种寄托,希望借助晚报去反映心声,希望能够看到人民群众真正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于是展示新人、新音乐的“新星音乐会”应运而生。
&&&&时任晚报文体组组长的李士民当时做了一番调研,发现社会上有一批年轻人非常有艺术才华,但是音乐没有解除禁锢,群众听不到好歌,“我们报纸不是要起桥梁作用的吗?我们应该带头做点什么。”
&&&&不久之后,苏小明在工人体育馆有演出,北京晚报文体记者铁池拽着晚报总编辑王纪刚专门跑去看了一场。他当场向总编辑提出:“就是这种唱法,就是这种音乐,咱们到各地发掘演员去,来这么一场,怎么样?”王纪刚当即拍板:“好,你们就去办吧!”
&&&&不过在筹办之初,能否挖掘到真正的“新星”,用铁池的话说是“一点儿谱都没有”,所有这些当年的新人,都是年轻记者们从北京的各家演出团体和大小音乐会中发掘出来的。
&&&&谈到新星音乐会的诞生,时任北京晚报文体组副组长的张滨龙曾经有一段准确的描述:
&&&&“新星音乐会是一个历史的必然。这不是你想推就能推得出来的,而是当时的社会气候已经形成了这样的条件。过去的观念对文艺形成了一种桎梏,怎样才能做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怎样才能打破过去的框框?这是在人们心中酝酿却没法诉说的,我们搞新星音乐会,就是把人们心中想说的东西抒发出来了。”
&&&&演出&3万张票不到3个小时售完
&&&&日,北京晚报在头版头条位置宣布,“应首都广大读者和听众的要求,本报举办《新星音乐会》”。19日、20日两天,又以《歌坛新星竞芳华》为题,对音乐会的歌手、乐团、报幕员等进行了详细的配图介绍。两场演出3万张票,不到3个小时就售完了。
&&&&9月23日、24日,“新星音乐会”在首都体育馆隆重上演。朱明瑛、苏小明、郑绪岚、远征、吴国松、王静、李默和任燕8位青年歌唱演员相继登场,还包括报幕员阚丽君,海政歌舞团和新影乐团两支轻音乐队。
&&&&9月24日,《北京晚报》头版头条发表了《〈新星音乐会〉昨晚首场演出受到观众热烈欢迎》的消息和“本报编辑部”的评论《新星展示着未来》,还在四版头条刊登了“新星”们的合影照片以及《著名作曲家刘雪庵昨晚出席〈新星音乐会〉》的消息。
&&&&9月25日,北京晚报头版刊发“本报编辑部”的《新星要戒骄戒躁》一文,四版大篇幅刊登《观众盛赞〈新星音乐会〉》的报道。
&&&&演出结束后的当晚,北京晚报文体组的记者们便立即赶回报社。没想到,这一夜报社里电话持续不断,人们纷纷打来电话,诉说他们观看演出之后的激动之情。由于当时没有录音设备,负责接电话的程玲一边听着观众的感言,一边复述,铁池、过士行等记者用这种原始的方式记录下了那一句句真实的心声。铁池回忆说,在那个打电话只能去公用电话的时代,这情景是不可想象的。
&&&&反响&“流行音乐发轫时期的里程碑”
&&&&在这之后“新星音乐会”推荐的以朱明瑛、苏小明、郑绪岚为代表的新人以及以《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军港之夜》、《咪咪曲》为代表的新歌,经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向全国播放,又经中国图片社发行上百万张现场实况唱片,由此掀起了一场席卷全国、影响深远的流行音乐热浪。值得一提的是,因卡式录音机的出现已陷入困境的中国唱片社,因为在“新星音乐会”演出现场架了一副麦克风,将现场演出实况灌制成唱片,一举扭亏为盈。直到今天,这套曾经在全国被广为播放的“新星音乐会”唱片,还是网上的收藏佳品。
&&&&在追忆当年新星音乐会的文章《历史尚未远去》中,曾经的北京晚报文艺记者沙青满怀深情地写道:“现今的年轻人已难想象,物质匮乏却孕育着一个抒情年代,不过一场音乐会,竟留下了如此多的抒情诗篇。新星音乐会成为了历史,成为中国上个世纪80年代流行音乐发轫时期的一座里程碑,同时也成为一张报纸与她的读者休戚与共、相濡以沫的历史实证。”
&&&&梦回1980
&&&&“不仅是怀旧更是追求一种精神”
&&&&当年的新星音乐会在成功的同时也留下一些遗憾,比如当时只有13岁的程琳与这场音乐会擦肩而过,但是她一定不会想到,在30年后的2010年,自己和朱明瑛、郑绪岚、吴国松、王静等当年的“新星”一起,站在了“梦回1980”纪念新星音乐会30年演唱会的舞台上。日,由北京晚报携手多家主流媒体主办的“梦回1980——新星音乐会30年纪念演出”在首体上演,立刻成为当年的重要事件,正如中国音协分党组书记徐沛东所说,“新星音乐会是中国音乐史上的一个重要记忆,但‘梦回1980’不仅仅是怀旧,更是在追求一种精神。”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当年那场新星音乐会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北京晚报》连续五周推出“梦回1980”新星音乐会30年纪念演出的专题报道,包括寻找30年前音乐会的见证人,开展“梦回1980——我的愿望”征集活动,邀请王昆、谷建芬、沙青等当年新星音乐会的主创人员讲述鲜为人知的幕后故事,采访当年参加新星音乐会的演员和主持人,介绍甲丁担任总导演的音乐会的策划方案和最新进展等。
&&&&30年前新星音乐会中的8位新星中,朱明瑛、郑绪岚、远征都来自于东方歌舞团,就在很多艺术团体都顾虑重重之时,时任东方歌舞团团长的王昆毫不犹豫地同意三位演员参加演出。30年后回想往事,王昆仍然认为那场音乐会意义非凡,“我当时心里有底,别说三个,多要几个我也支持。新星音乐会的举办冲破了很多禁锢,人们渴望一种新的精神状态,新星音乐会又刚好展现给观众不一样的艺术品种,这种对观众巨大的感染力挡也挡不住。”
&&&&郑绪岚也特别珍惜这次机会,她和这些当年同台的朋友已经很多年没见了,如果不是这个活动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再见,30年有这样的缘分不容易,在聚首真的很难得,因为增加了更多的阅历和成熟,他们演唱时比30年前更加有内容。
&&&&正如郑绪岚所说,“梦回1980”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座无虚席的首都体育馆里,人们如醉如痴的欣赏着那些耳熟能详的旋律,相比起30年前的清新亮丽,“梦回1980”多了一份历久弥新的从容,和老友相见的默契和温馨。
32年百队杯陪伴两代人成长
&&&&《北京晚报》创刊58周年,其中一项公益活动做了32年,那就是北京晚报百队杯。
&&&&32年的百队杯已经陪伴两代人成长,走出过邵佳一、刘英等多位国脚。如果向中国球迷提问:中国哪项赛事历史最悠久,至今从未中断过?可能十个球迷会有九个猜不对正确答案。而北京的球迷、北京的孩子们,则可以自豪地说:“北京晚报百队杯!”
&&&&1984年
&&&&第一届比赛报了112个队
&&&&日,在《北京晚报》第四版上有一则消息,题目是“市少年宫将举行班级足球赛”。这样一篇不足200字的“豆腐块”,拉开了百队杯的序幕。百队杯创始人之一、时任市少年宫老师的王斌回忆说:“当年《北京晚报》刊登的这则消息就是从我这里发出去的。我们原本以为会有二三十支球队报名,没想到经过晚报一宣传,一下子就有超过100支队伍报名。从那以后,百队杯一发不可收拾,到1998年参赛队达到2062支,创下这项比赛的新纪录。”
&&&&《北京晚报》体育部原主任吕会民回忆说:“1984年暑假,为实践邓小平同志‘足球要从娃娃抓起’的号召,《北京晚报》、北京市体委和市少年宫联合创办了百队杯赛。其实,一开始就打算叫北京市中小学生足球赛。没想到,第一届比赛就报了112个队,这在当时已是不小的规模了。受此感染,组委会后来决定把这项比赛命名为百队杯足球赛。”
&&&&初创时
&&&&曾举步维艰四处化缘
&&&&最初的两届百队杯,没有专门的经费,社会上也还没时兴赞助。王斌说:“百队杯一创办,就引发了孩子们极大的兴趣,会踢不会踢的全都参与。这也是我们的初衷,百队杯就是让北京所有喜欢足球的孩子们在暑期一起来玩儿的一个活动,但虽然是玩儿,也得花钱啊!”
&&&&百队杯初创时期的经费可谓非常紧张。吕会民说:“几千元办一个上百支球队规模的比赛,经费确实少得可怜。为了赛事的顺利举行,大家都不讲报酬,就这样,我们一年一年挺了过来。”
&&&&第一届百队杯可以说是“化缘”化出来的。吕会民说:“那时,我们都是四处求钱。市体委群体处、教育局体卫处都曾拨过几千元。我也曾凭个人的面子向一个朋友求助。他叫刘彬,当时是北京祥云体育用品商店的经理,商店刚刚开业,我一开口,他便给了3000元。当时捧着那张支票的激动劲儿,至今令我难忘。”
&&&&雪中送炭&企业出资赞助履行承诺
&&&&1986年,中国足协官员韩重德被邀请来给百队杯发奖,他看到了百队杯的困境,于是给百队杯赛事组委会想办法,找来了赞助厂家。这是石家庄一家生产各种运动鞋的企业,提供了5000元的比赛经费和足球鞋作为奖品。从1986年的第三届百队杯开始,石家庄长征胶鞋厂连续赞助了四年。
&&&&吕会民说:“在当时还没有形成社会办体育的大环境下,这确实要有点儿胆识。钱虽不多,但非常令人钦佩。”从日第四届开始,北京中小学生足球赛正式更名为“北京晚报百队杯”小足球赛。
&&&&1992年,广东喜乐公司赞助百队杯,每年赞助费达几万元,与初创时期相比,这种规模的赞助已经相当可观,而且,广东喜乐公司北京分公司经理王东林一拍板就决定赞助5年。但谁知到了第五个年头,喜乐公司出现了经营上的困难,但王东林表示,企业即便有再大的困难,也由他们自己克服,定了的事就要干完。就是在那种情况下,喜乐依然出资赞助百队杯,履行了自己之前的承诺。
&&&&高峰期&参赛球队突破了2000支
&&&&进入上世纪90年代中期,百队杯的规模越来越大,名气也越来越响,引起了社会上更大的关注。1996年,百队杯迎来了高峰期,报名队数超过1000支。1997年,为了迎接香港回归,百队杯历史上第一次限定了参赛队数,最终确定为1997支。
&&&&吕会民说:“1997年开幕式那天,1000多支球队从四面八方涌向市少年宫,上万个孩子竟把整条景山后街拥得满满的,场面实在是太壮观了。记得当时的市体委主任万进庆高兴地对我说:‘我们是不是可以把百队赛改为千队赛了。’我回答:‘百队’已是一种象征,十几年都这样叫过来了,孩子们也叫顺嘴了,还是叫‘百队’吧。”
&&&&随着中国足球步入职业化的第一个高峰,百队杯的参赛球队逐年递增,很快就突破了2000支。2004年亚洲杯在中国举行,时任亚足联秘书长维拉潘特地赶来为百队杯开球。2008年,时任国际足联主席的布拉特先生专门为百队杯题词,祝百队杯好运。此后,跨国公司可口可乐、安利、北京奥德赛食品公司、北京艾莱发喜食品公司、北京合力万盛等公司都以不同的形式赞助过百队杯。
&&&&抗击“非典”&百队杯险些遭遇停摆
&&&&百队杯30多年的历史上,也曾经有过面临中断的时刻。
&&&&2003年,“非典”肆虐京城,在当时几乎所有的社会活动都停顿了,百队杯也一时无法顾及。时至7月,峰回路转,抗击“非典”取得成功,顿时百业复兴,百队杯又被重新提上日程。但当时暑假已经放了一个多月,时间紧迫,而比赛经费尚没有一点儿着落。
&&&&吕会民说:“当时,我们心急如焚,一方面紧急行动,一方面也做好最坏的打算,就是一旦经费全无,《北京晚报》和北京市足协就算自己出钱,也要把比赛办下去!苍天不负有心人,柳暗花明又一村。关键时刻,在报社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我们和安利公司接洽上。”安利成为那一年雪中送炭的公司,“非典”过后,百队杯重新启动。而且那一年,恰逢百队杯20周年,最困难的一届,也是办得最成功的一届。
&&&&三十而立&提升中国足球首先要抓青少年
&&&&经历过几次低谷后,百队杯迎来了30年的生日。吕会民说:“古人说,三十而立。百队杯成长起来直至今日,也终于到该立住的时候了。要想提升中国足球,首先要抓青少年。而要办好百队杯,抓好比赛是前提。希望能有更多的孩子参与到百队杯中来,也希望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献计献策,积极投入进来,力争将这一传统品牌赛事做得更好。”
&&&&随着国务院推进中国足球改革,全社会对于足球的支持不断加强,近两年,百队杯参赛球队开始回升,踢球的孩子们重新变得多了起来。
&&&&今年,北京晚报百队杯将迎来第33届赛事,让我们相约暑假见,百队杯上见!
&&&&人物讲述
&&&&高洪波:
&&&&父子齐上阵
&&&&备战百队杯
&&&&说起百队杯,高洪波是个必须提及的人物。为了百队杯,父子齐上阵,也是一段佳话。2010年,高洪波的儿子自己组队参加了百队杯,当时身为国家队主教练的高洪波自然也义不容辞抽空指导了一番。最终,高指导儿子所在的球队顺利提前小组出线。
&&&&说到百队杯,说到自己和《北京晚报》的缘分,高洪波说:“每年的百队杯,只要我有空都会去看看。一方面,百队杯给了孩子们足够大的舞台来踢球。另一方面,也给孩子们创造一个很好的氛围,让他们在比赛的过程中学会互相帮助,学会与人合作、交流,这对现在的独生子女是一种很好的磨炼。所以那年我才会放手让儿子和同学们自己组队、报名、备战百队杯。”
&&&&至于高洪波自己,倒是真没有踢过百队杯。“我小的时候没有百队杯,那时有个叫‘传统杯’的足球赛我倒是参加了三届。后来,《北京晚报》创办了这个百队杯,孩子们是真幸福了。这种比赛对于足球在青少年中的普及发展有很好的作用。”高洪波说,“百队杯一坚持就是三十多年,确实非常不易。”
复排《四郎探母》促京剧老戏解禁
&&&&取材自中国民间杨家将故事的京剧《四郎探母》是中国京剧历史上最著名的传统京剧骨子老戏之一,但这出命运多舛的老戏曾经长期背负政治和道德的双重压力,清末被称为“背离汉族立场”,民国被认定“叛徒”身份,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甚至被定为禁戏。
&&&&1980年,刚刚复刊的《北京晚报》突破性地主办了京剧全本《四郎探母》连续七场的演出,让包括《四郎探母》在内的一批长期禁演的中国传统经典剧目得以重见天日,与此同时还大力推出了一批当时非常年轻的京剧新人。“禁戏”复演轰动了整个社会,《四郎探母》也成为“文革”后首个公开演出的传统京剧剧目。
&&&&三十年之后的日,恰逢《北京晚报》复排《四郎探母》三十周年,为了纪念这一在京剧界、思想界有着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北京晚报》纪念复排《四郎探母》30周年纪念演出在长安大戏院上演,再次邀请王蓉蓉、李宏图、郑子茹、李文林、范永亮、陈淑芳等30年前《四郎探母》公演时的原班演员登台献艺,再现昔日辉煌。
&&&&人物讲述
&&&&当年参演《四郎探母》的京剧新苗们,如今已成长为京剧舞台上的栋梁之材,王蓉蓉、李宏图等都是当今京剧界的领军人物,而跨界发展的郑子茹在艺术上不断创新并走向了国际。回忆这30多年的成长与经历,他们都感慨万千,并且认为《北京晚报》在推动京剧艺术发展方面,起到了功不可没的作用。
&&&&郑子茹
&&&&北京晚报做出了不可取代的事情
&&&&1980年的时候,我才十几岁,刚刚从学校毕业,进了中国戏曲学院实验京剧团。那个时候《北京晚报》做了一件不可取代的事情,就是让禁演多年的《四郎探母》复排公演,起到了把京剧推向社会、推向市场的先锋作用。
&&&&2010年,《北京晚报》又搞了纪念复排《四郎探母》三十年的演出,我很惊喜:这也是对京剧艺术的进一步推广。当年推动《四郎探母》上演的晚报总编辑王纪刚,他是一位懂京剧艺术的人。正是因为他们这些热爱中国传统文化、迷恋京剧艺术的人,意识到这些曾经被禁演、被埋没的传统老戏的珍贵,对它们将来有可能失传感到担忧,因此才会积极的推动此事。这么多年,这些老戏被保留至今,家喻户晓,广为传唱,我们不应该忘了,这其中有《北京晚报》、有当年主办此事的人的功劳。
&&&&王蓉蓉
&&&&30多年后更加敬佩王纪刚总编辑
&&&&1980年的时候,我20岁。当时是中国戏曲学院大专班的学生,《四郎探母》那个时候一直都没有开禁。当时告诉我们这个戏被禁的原因,一是因为宣传封建思想,杨四郎有两个夫人;二是因为有叛国投降思想,所以被禁演了很多年。
&&&&但当时《北京晚报》的总编辑王纪刚非常了解京剧,他说那些看法都是历史,《四郎探母》这个戏是一出艺术水平很高、非常有人情味的好戏。在王纪刚总编辑的倡导下,晚报主办上演了《四郎探母》。因为当时剧团还都不敢演,因此让我们这些学生演。1980年的12月3日至9日,在天桥剧场一连演了七场,引起了巨大轰动,观众极其踊跃。我觉得这么好的戏能让我来演,特别高兴。
&&&&我还记得那时晚报记者过士行,还很年轻,经常往学校、剧院跑,每次都拿着个小本子记笔记。尤其是排《四郎探母》这个戏的时候,他跟我们在一起的时间最多,基本上每次都在。
&&&&30多年后再看解禁《四郎探母》这件事,也就更加敬佩30多年前王纪刚总编辑做出的决定,这个决定经受住了这么长时间的历史检验。他对京剧事业的贡献太大了,他打开了一个闸口,自从《四郎探母》解禁,很多以前不让演的传统戏都可以演了,这对中国戏曲的传承和发展是多么重大的事情啊。
&&&&李宏图
&&&&邓颖超夸过“北京晚报办得不错”
&&&&30年前,和现在的时代完全不一样。那个时候,很多老戏都没被解禁。“文革”以后,由于长期受到思想上的禁锢,所以对待像《四郎探母》这样的作品有方方面面的看法,不是把其单纯看成戏、看成艺术作品,而是把它和政治联系在一起。没人敢提出来公演这个戏。但是《四郎探母》是最经典的传统京剧剧目,涵盖了老生、小生、青衣、老旦、小花脸等各个戏曲行当,内容题材也让人津津乐道。所以1980年的时候,听说北京晚报主办解禁复排《四郎探母》这出戏,大家都非常兴奋。
&&&&后来听说提议和策划解禁复排《四郎探母》的《北京晚报》总编辑王纪刚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承担了各方面的压力,觉得真的是很佩服他老人家。他很早就参加革命,做过地下工作,帮助过很多艺人,所以他对艺人、对京剧、对传统文化,都有一种情结,一定要把这些推出来。当时的《北京晚报》红红火火,记得邓颖超当年都夸过“北京晚报办得不错”。所以晚报大篇幅的对《四郎探母》进行报道,影响非常大,对京剧艺术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特别需要像王纪刚这样不计个人得失的人。
&&&&赵景勃
&&&&总编登门请求联手推动京剧发展
&&&&1980年,《四郎探母》正处在无法登报、一直不能真正公演的情况当中。时任《北京晚报》总编辑的王纪刚先生对京剧艺术颇有研究,对民族文化充满热爱,他来到剧院,表示《北京晚报》愿意和学校联合起来,借《四郎探母》推动京剧界的思想解放。他和时任中国戏曲学院院长的史若虚院长一拍即合,后来又得到了当时文化部部长黄镇、副部长林默涵的支持。当时的《北京晚报》以罕见的大篇幅和连续报道,对《四郎探母》的演出进行大力宣传,引起了社会巨大轰动。
&&&&后来,王纪刚总编辑因为此事遭受了很多不公平的责难,但他为推动中国戏曲艺术的发展做出的贡献是无法抹杀的。我想,正如过士行先生的回忆文章中所言,王纪刚和史若虚二老,如果在天有灵,看到了今天的情景,应该会含笑九泉的。
&&&(赵景勃,中国戏曲学院京剧研究所所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80年和2010年都亲历和见证了北京晚报复排《四郎探母》公演。)
&&&&记者手记
&&&&从老戏解禁
&&&&到京剧“申遗”成功
&&&&日,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公布京剧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和举办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全国京剧优秀剧目展演之际,长安大戏院迎来了《北京晚报》复排《四郎探母》三十周年的纪念演出。
&&&&短短的一天,如同一部飞速倒放的历史纪录片,浓缩了中国京剧艺术三十年来走过的风雨历程:从当年恢复经典传统老戏,到全国各院团多年来排演大量精品新作;再到京剧成功入选“非遗”,今日的京剧人不断推陈出新,努力创新发展国粹艺术……这其中,既有当代京剧人为毕生事业付出的巨大心血和不懈努力,也有媒体和观众对这门古老艺术的关注和支持;既有党和国家、政府对民族传统艺术的重视与关爱,也有世界对中国宝贵文化财富的欣赏与认可。
&&&&有人感叹:没有当年《四郎探母》的解禁,就没有日后京剧艺术的繁荣发展,也就没有今天京剧的成功“申遗”。确实,如果不是2010年晚报大张旗鼓举办纪念复排《四郎探母》三十周年演出,就连很多戏曲界人士都不知道这出传统老戏曾经被禁演,曾经有过那样坎坷多舛的命运,曾经有人为了让其重见天日,冲破了时代的种种阻力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
&&&&《北京晚报》这家始终关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发展的媒体,和京剧艺术一样,虽然受到很多时代新生事物的冲击和影响,但依然在老百姓的心中有着难以取代的地位和情感,吸引着一代又一代人与之相伴。
外交部信使带回蓝天野专稿
&&&&北京人艺和《北京晚报》,一个是戏剧艺术的最高殿堂,一个是日日相伴的都市报纸,作为北京两张非常有代表性的文化名片,在北京人心目中都有着沉甸甸的分量;而且彼此资历相当、共承风雨,之间也有着很密切深厚的关系。
&&&&北京人艺成立于1952年,比《北京晚报》“年长”6岁。自晚报创刊之日起,就与人艺结下不解之缘。日,刚刚创刊10天的《北京晚报》就报道了北京人艺下乡体验生活的消息。1980年复刊后一周,就又开始对北京人艺的各种演出动态进行报道。2012年,北京人艺院庆六十年之际,晚报曾经以“艺魂”为主题,推出分量颇重的系列报道,对北京人艺的历史现状、台前幕后、好戏名人进行了全方位的细致梳理,为人艺60岁大寿献上了一份“厚礼”。
&&&&直到今天,北京人艺仍是出现在《北京晚报》文化新闻中频率最高、分量最重的戏剧院团。58年来,《北京晚报》与北京人艺相伴成长,为市民奉上精神大餐。人艺诸多艺术家如蓝天野、林兆华、濮存昕等,不仅是晚报报道的对象,同时也是读者,蓝天野甚至还曾是晚报的特约记者,他们都对《北京晚报》有着一份令人感动的特殊情感。
&&&&人物讲述
&&&&蓝天野
&&&&我曾是晚报特约记者
&&&&我跟《北京晚报》有着很深的渊源和感情。晚报老总编王纪刚是我中学同班同学,我们上学时曾在一起出过班级壁报,共同接触文艺文化。1980年晚报复刋后,我即为《北京晚报》特约记者,并以特约记者的身份写过几篇文章。比如《两代“面人汤”》写的是老一代捏面人的汤子博和他的儿子汤夙国,当时在《北京晚报》上连载了两天。1980年9月、10月,北京人艺话剧《茶馆》赴欧洲演出,这是中国话剧第一次走出国门,我也应时任总编的王纪刚之邀,以《北京晚报》特约记者的身份为《北京晚报》写了三篇报道,其中至少两篇是《茶馆》尚在欧洲演出期间就在《北京晚报》发表的,当时是由外交部信使带回国的。1980年北京人艺《王昭君》赴香港演出,这也是新中国成立后内地话剧首次去香港演出,晚报连续用两至三个整版介绍该剧演员,时间在8月下旬或9月上旬。
&&&&这些年《北京晚报》也给了我很多帮助和支持,除了大力报道我的演出、我的画展、我的新书之外,还整版发表过我写的纪念许麟庐先生的文章以及去年12月31日刊登的纪念裘盛戎先生诞辰100周年的文章,完成了我的心愿。其他还有我写的《吴王金戈越王剑》的创作经历等文章以及专文介绍北京人艺剧目和导演、演员的文章就更多了。
&&&&《北京晚报》和北京人艺的关系很深厚,《北京晚报》和北京老百姓的关系更贴近,要想知道北京的事情,就看《北京晚报》。
&&&&濮存昕
&&&&父子两代都爱看《北京晚报》
&&&&记得五十年前,我小的时候,傍晚我会到大门口的木头报箱里取回《北京晚报》,父亲会边吃饭边翻报,他要是有演出,就会把晚报带到化妆室去看。我虽然还小,但晚报上的标题插图还是能看懂的。后来“文革”袭来,晩报休刊。1980年晚报复刊了,我家又订了一份。
&&&&每次打开晚报,仿佛迎面吹来春风洒起细雨,喜欢《北京晚报》,也是因为这里有更多的反映市民生活和文学艺术报道。我们家每天吃晚饭看晚报,睡前仿佛踏实了很多。
&&&&几十年来,北京人艺和我个人演艺的成长进步,每台新戏,每个角色在《北京晚报》上都有记述,从中也了解到社会对我们艺术创作的评价,给我们很大的帮助。同时我相信,太多的观众是经《北京晚报》的推介,像通过一座桥梁一样走进首都剧场,走近舞台,爱上人艺,喜欢上我们这些角儿的。《北京晚报》58岁华诞之际,我们感谢《北京晚报》多年的支持帮助。愿为文化北京,我们更多合作,更多努力!
&&&&林兆华
&&&&当年只有《北京晚报》敢挺我
&&&&《北京晚报》是我的朋友。我从导演《绝对信号》开始,就一直受到争议,当时除了《北京晚报》的过士行,没有人敢写评论。后来我独立做戏,别人不敢发表文章,只有《北京晚报》敢写文章支持我。从过士行到满岩,再到王润,《北京晚报》的几代戏剧记者,都跟我是很好的朋友,我的每部戏都给予我支持。
&&&&《北京晚报》不仅对我非常支持,对中国戏剧事业的关注、关心也比其他媒体都多得多。《北京晚报》的文章既专业,又通俗易懂,能够发表别人不敢发表的意见。我家里现在唯一订的报纸就是《北京晚报》。祝愿《北京晚报》越办越好,天天向上!
&&&&记者手记
&&&&两位晚报人作品
&&&&登上人艺舞台
&&&&《北京晚报》在北京人艺乃至整个戏剧界当中,都很受重视很有威信。这源自于晚报的媒体影响力。晚报记者不仅写关于人艺的报道,还给人艺写剧本呢。
&&&&人称“过爷”的过士行,由于在“大导”林兆华的支持下,从《北京晚报》文化记者转型成为中国著名剧作家,已经是人尽皆知的一段佳话,他的作品《鸟人》、《渔人》都登上了北京人艺的舞台,不仅成为了如同璀璨明珠一样熠熠发光的北京人艺经典之作,而且载入中国戏剧史册。
&&&&今年,晚报又一位资深记者——刘一达的剧本《玩家》,将被北京人艺排演成话剧在首都剧场上演。一家晚报,出了两位给北京人艺写戏的剧作家,这在整个媒体行业中,都是绝无仅有的。
&&&&《北京晚报》也是北京人艺最可信任的朋友,是人们了解北京人艺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窗口。从北京人艺的院长、导演、演员,到北京人艺的食堂大师傅、保安,都曾被写进新闻报道中;北京人艺的每一部作品,《北京晚报》都会进行报道和评论;这么多年来,遇到重要事件、重大新闻,例如陈道明生病回戏,人艺演员金汉见义勇为斗歹徒等,北京人艺总是第一个联系《北京晚报》进行报道。即便如北京人艺演员工资内幕这样容易引起争议的是非话题,北京人艺也特别相信和认可《北京晚报》的报道,客观、真实、准确、透彻。
&&&&《北京晚报》和北京人艺有着很多共通之处。《北京晚报》是一份属于老百姓的报纸,北京人艺是一座属于人民的剧院,二者都接着北京的地气儿,都有着浓郁的北京风情,而且也都追求着既有情怀和文化,又通俗易懂老少皆宜。
&&&&58年来,《北京晚报》经历了种种风雨考验,未来依然面对着更大的考验。在各种新的文化、娱乐、消费形式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的时代,如何坚守自己的阵地,坚持自己的品位和个性,同时又与时俱进、不断进取,这对于《北京晚报》和北京人艺来说,都是摆在面前最重要的课题。愿相惜相伴,再创辉煌。
那些年,晚报记录的长跑故事
&&&&在不少喜欢长跑、希望挑战马拉松的跑者心目中,北京国际长跑节是很好的“试炼场”。长跑节的前身有多个名称,如北京春季长跑暨国际长跑节、春季长跑赛。它更久远的名字是春节环城赛跑,这项开始于1956年,由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新体育杂志、北京日报、北京青年报主办的长跑赛事,在老北京人记忆中留下了专属于“环城跑”的印记。
&&&&1981年9月,首届北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鸣枪。今年,北京马拉松将迎来第35届赛事。
&&&&长跑节和北马,分别占据了每年的春、秋两季。在它们与市民相伴的漫长岁月中,《北京晚报》也记录着与此有关的点滴。
&&&&旧报寻踪
&&&&图文并茂
&&&&大幅报道长跑赛事
&&&&■环城跑
&&&&日,农历正月初四,1450人冒着冬季猛烈的寒风,从天安门出发,经过西单、西四、平安里、地安门、铁狮子胡同、米市大街、东单,最终跑回到天安门,全程“一万二千公尺”(据《北京日报》)。这是首届北京环城赛跑,以“胜利杯”命名,被称为“我国有长跑比赛以来空前的盛况”。
&&&&日,第四届环城赛跑举行。当天《北京晚报》第四版以《春节环城赛跑今晨盛大举行》为题进行了规模化报道——1959年的《北京晚报》每天只有四个版面,专门刊载文体类报道的第四版在当天有三分之一版广告,环城赛的报道占据了约半个版面。这是目前能够查到的《北京晚报》对环城赛最早的报道资料。
&&&&■北京马拉松
&&&日,清晨小雨。中午11点05分,发令枪响,包括我国在内、分别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75名参赛选手先绕天安门广场跑了两圈,渐渐分散成纵队,沿西长安街向西跑去。一路护卫着运动员的是乳白色摩托车。经西单、五棵松至古城后,选手们折返回天安门广场。此次马拉松赛,国外选手的最好成绩是由瑞典的谢尔·埃里克斯塔尔创造的2小时15分20秒,我国选手的最好成绩由彭家政跑出,为2小时26分3秒。
&&&&这是首届北京马拉松赛。当天,晚报头版以《北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今天举行》为题刊发了文图报道。第三版五色土“夜读拾零”配发了《元代的“马拉松”》,向读者介绍在元朝即有一年一度类似马拉松的比赛,参赛选手被称作“贵由赤”,而比赛线路有两条,其中一条是“由京、津之间的河西务至大都(今北京),都是一气跑至皇帝御前”。同版还刊登了一则谜语,谜面为“马拉松赛奖杯”,谜底为一则成语。第四版同时刊发了《我国马拉松运动发展概况》一文。
&&&&更加鲜活的报道刊发在第二天,日《北京晚报》第四版。与1956年第一届北京环城跑的天气非常相似,第一届北京马拉松比赛日同样风力稍大,以至于夺冠的瑞典选手埃里克斯塔尔虽没突破自己的最好成绩,也并不觉得失望,因为“今天风刮得厉害,影响了速度”。
&&&&对于第一届北马,《北京晚报》的相关报道从赛前一周持续到赛事结束,先后有7个版面刊发了8篇报道和相关文章,有赛时交通管制的服务信息,有比赛报道,更有古今中外与马拉松有关的历史知识。
&&&&人物讲述
&&&&“80后”柳毅:
&&&&跟岳父一起跑北马
&&&&2015年7月初,一位叫柳毅的“80后”火了,因为他在自己生日那天刷了五环一圈,122公里用时近14个小时。柳毅与北马有交集——有些纪念意义的是,2013年的北马是他的“首马”,那时的他刚开始跑步不久。这次北马,柳毅跟喜爱长跑的岳父一起跑。
&&&&2014年,柳毅参加了北京国际长跑节。柳毅的岳父曾多次参加长跑节。这次长跑节报名前夕,岳父提醒柳毅。“他跟我说你查查是不是长跑节快报名了,然后我在网上搜出来的。”随后,柳毅跟朋友一起报了名。“因为是10公里,好多人抱着玩的心态,又是从天安门广场出发,还是特别有吸引力的。”这次,柳毅和朋友一起,10公里大约跑了58分钟,“体验挺好的,加上没参加过什么比赛,还是特别新鲜的。”
&&&&夫妻官兔:
&&&&长跑节的线路透着亲切
&&&&王静,地道北京人,体育记者,2013年下半年开始长跑。
&&&&在刚刚结束的2016无锡国际马拉松赛上,王静和丈夫李朝晖携手踏过终点,他们的身份是“500锡马官兔”,计时毯显示用时刚好5小时。这对夫妻官兔“首秀”的核心任务是帮助参赛者按照500配速完成全马。锡马之后,王静的全马完赛场次达到10场,丈夫李朝晖全马完赛13场。
&&&&夫妻二人中,先开始长跑的是李朝晖,起因是他下决心减肥。2013年,他在北京长跑节上完成了10公里,随后参加了当年的北马全程。王静在丈夫的撺掇下,完成了北马半程马拉松。
&&&&2014年,王静开始认真跑步,当年参加的第一次长跑活动就是北京长跑节。“我周边很多跑步的朋友,都是从长跑节起步。”王静说。对很多跑友而言,10公里,是测试自己能力的最佳距离,是跑马者的入门,加上以往10公里级别的赛事并不多,长跑节自然集聚了人气。
&&&&对老北京而言,脱胎于环城跑的长跑节,似乎带着温馨怀旧的气息。“确实是一条经典路线,”王静说,“北京长跑节从天安门广场一直往南跑,沿途经过的正是我儿时成长的地方,跑在路上,所有周边的建筑、商店都很熟悉,这条线路是很亲切的。”长跑节线路经过之处,恰恰承载着老北京市井风情和民间特色。
&&&&而在王静小时候,环城跑是她挤在路边看的热闹,是她在电视里看到的新闻,是她在报纸上读到的报道。“当年媒体很少,报道体育的就更少了,主要是北京本地的媒体。”《北京晚报》便是其中之一。
&&&&由于夫妻二人都有全马完赛记录,他们被称为“全马夫妻”,现在成了“夫妻官兔”。目前,他们的女儿已经完成两个半马。未来,他们希望能晋级为“全马家庭”。
&&&&记者手记
&&&&见证赛事
&&&&每个细节都弥足珍贵
&&&&关于环城跑和北马,我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从春节环城跑到北京马拉松”。
&&&&可事实上,这个在我脑海中勾勒的“从……到……”的关系并不成立——60年过去了,环城跑虽脱胎换骨,也依然还在;经历了35年的北马也还是那个北马。它们,更像京城里每年在春秋两季相互呼应的全城狂奔。
&&&&如果非要说这两项赛事之间的关系,我想,一定是人。
&&&&于参赛选手而言,一年又一年的报道中经常看到熟悉的名字,有的还会出现在两场赛事之中。还有更多“跑马”的新人,轮番成为赛事报道的主角。这未尝不是对他们跑者生活的记录。
&&&&于北京而言,赛事中的一些小事也很有趣。比如,第一届春节环城跑时,路边助威的观众可以燃放爆竹,放在今天,他连地铁安检都不能通过,更不用说在比赛现场出现了。再比如,1987年北马比赛过程中,作为赛事起终点的工人体育场内踢了一场足球甲级比赛,山东队3比1胜北京队;1988年,当380多名中外选手闷声跑步时,还是在工人体育场内,一场女子足球比赛正在进行。
&&&&读过《北京晚报》几十年间对两项赛事的报道后,当把这些细节不断拾遗、串连起来,愈发觉得,它们或许不能勾勒出谁的整个人生,却让北京人、北京城以一种松散又连续的方式鲜活起来,跟随两场长跑赛事一起,在时间的长河里流动着。
&&&&《北京晚报》对北京城里人、事、物的见证和记录,每一个细节都弥足珍贵,闪闪发光。
“穿越大墙的鸿雁”传递心声修复亲情
&&&&2004年底,《北京晚报》和北京市监狱管理局合作,在北京市未成年犯管教所开展了“穿越大墙的鸿雁”征文活动,利用书信的形式,让大墙内外的孩子和亲属之间说一说自己的真心话。
&&&&对于当时在未管所服刑的未成年犯来说,在监区里开展征文活动本就是个新鲜事。而若是写得出色,自己的文字还有可能见报,这一点对他们有着极强的吸引力。短短十多天时间,干警就收到了几十封书信。很快,家属们的回信也纷至沓来。
&&&&日,《北京晚报》编辑部经过筛选,摘登了部分未成年犯与家属间的信件,制作了四个版面的“穿越大墙的鸿雁”专题报道。大墙内服刑人员的悔悟,父母对狱中儿女的担忧,这些融入到书信中的情感,在薄薄的纸张与读者间传递着。
&&&&一封书信
&&&&找回了
&&&&失联多年的“爸爸”
&&&&天宝写给“爸爸”的书信及回信刊登在日的《北京晚报》第18版。但其实,天宝的父亲早已因车祸离世,与天宝通信的“爸爸”,是北京市海淀区的一位老师。
&&&&天宝有着一个残缺的家庭,父母离异后,父亲因车祸不幸去世。一直和爷爷一同生活的天宝,因不愿忍受爷爷严厉的管教,便离家出走,流浪街头。
&&&&一天晚上,天宝在路上遇到了杨老师。杨老师收留了天宝,并将他带到家中休息。几天后,杨老师给天宝留下了一些现金,让他回家去上学。但回家后的天宝却在牌桌上把这些钱输了个精光,恼羞成怒的天宝抄起刀便砍向了对方。因故意伤害罪,天宝走进了高墙。
&&&&天宝将杨老师视作他的第二个“爸爸”,但因为监狱管理的要求,他无法与不是直系亲属的“爸爸”通信,表达自己的思念和忏悔。这次征文活动额外允许未成年犯给自己的老师写信,天宝这才得偿夙愿。在信中,天宝感谢了“爸爸”对他的帮助,以及现在入狱后对“爸爸”的愧疚。
&&&&信件寄到后,杨老师才得知天宝出事了。在当年未管所举办的“春节团聚”活动中,天宝再次见到了“爸爸”。随后的几年中,杨老师一直坚持每年的大年初一都来看望天宝,直到天宝出狱。
&&&&不可替代
&&&&书信始终
&&&&是帮教的载体
&&&&“书信是一种恒久的感情沟通形式,它有着现代通信方式替代不了的作用。”未管所教育改造科心理咨询师万智英说,即使十多年的时间过去,当下在对未成年犯的教育改造中,书信仍然是常用的一种方式。在写信的过程中,孩子能够有思考、沉淀的过程,表达出的感情也更充沛。
&&&&鼓励孩子与家长进行书信往来,正是管教干警帮助未成年犯成长和改造的重要手段。当时在法律的允许下,每个服刑人员每月都可以给自己的直系亲属写三封信。但即使干警们鼓励未成年犯与家人多进行沟通,孩子们的书信中却几乎看不到对父母流露的感情,更多的只是寄出一份“物品清单”,向父母索要下次会见时要带来的物品。
&&&&在万智英看来,这其中固然有孩子与父母之间感情淡漠的因素,但问题的重点其实在于,孩子与父母双方都没有学会要如何与对方沟通。虽然此次征文活动的主题不过是一封家书,但活动开展的初衷,正是为了帮助这些未成年犯修复亲情关系。
&&&&承载重任
&&&&通信纳入
&&&&传统文化教育课程
&&&&“就从这次活动之后,好多孩子开始保存家长寄来的信了,厚厚一摞放在那,时不时还拿出来看看。”原未管所教育科副科长刘清龙说,因为征文活动要求寄出的信件要留下底稿,父母的回信也要保留下来一起提交,这就让孩子们养成了保存信件的习惯。一些原本与父母关系比较紧张的孩子,也借此机会与父母恢复了通信。
&&&&十几年后的今天,未管所将与父母的通信纳入到了未成年犯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中,要求服刑人员每月与家人通信一封,聊一聊自己近期的所学所想。现在,信件已经超出了家书这个简单的含义,它更承载起了对未成年犯的改造教育任务。
呼吁网络外卖行业共同保障食品安全
百度外卖首发“外卖行业自律公约”
&&&&3月30日上午,“中国质量万里行诚信质量中国行”&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办,会议发布了2015年外卖网络平台服务质量明察暗访情况分析报告。作为网络外卖平台代表,百度外卖现场发布了《第三方网络订餐行业自律公约》,呼吁网络外卖行业主动遵守公约,为确保消费者食品安全和第三方网络订餐行业健康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自律公约严守食品安全“红线”
&&&&据了解,本次发布的《第三方网络订餐行业自律公约》具体内容包括严格遵守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积极配合政府监管部门、严格审核商户证照信息、确认商户的线下实体门店、加强对商户的巡查抽检工作、对违法商户的惩治措施、建立健全网络订餐纠纷处理机制、完善先行赔付机制、对入网商户进行线上排名、开拓品牌连锁商户等。
&&&&按照自律公约的内容,当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又因为特殊原因无法联系商户赔偿,第三方网络订餐平台应该为消费者进行先行赔付;同时,第三方网络订餐平台还应建立对入网餐饮单位的惩罚机制,一旦发现入网餐饮单位存在违法行为,第三方网络订餐平台应该立即制止,并停止为违法商户提供网络交易平台服务,同时立即报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业内专家表示,随着国家进一步推动“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深化与落实,未来会依据大数据平台形成可查可追溯的生态体系,使市场监管更加规范。百度外卖此次发布的“行业自律公约”填补了网络外卖行业空白,有助于网络外卖平台用明确的规则来守住食品安全的“良心底线”,保障广大消费者网络订餐安全。
&&&&百度外卖“五招”拒绝黑外卖
&&&&除了发布行业自律公约,百度外卖在完善第三方网络外卖平台监管体系方面已经做了大量工作。目前已经形成了加强前期审核、开拓连锁商户、对商户进行“明察+暗访”、线上排名推荐品质商户、在页面前端进行信息公示等一整套的成熟监管机制,来保障消费者食品安全。
&&&&第一,加强前期审核。店铺入驻前,百度外卖BD人员会亲自拜访商户,考察商户的卫生条件及服务水平,进行初步审核,品控部门会对上传的商家证照信息进行核查,确保证照及身份信息真实有效。
&&&&第二,开拓连锁商户。出于对自己品牌的爱惜,连锁商户会更加注重保障食品安全,所以百度外卖会更加注重开拓连锁商户。
&&&第三,对商户进行“明察+暗访”。百度外卖的品控人员会联系商户或者化身普通消费者对商户进行抽查,核查证照信息、监督后厨卫生等。
&&&&第四,线上排名,推荐品质商户。百度外卖会通过大数据积累对商户进行排名,好评度越高、环境越好的商户,在百度外卖APP页面的位置越靠前。
&&&&第五,在页面前端进行信息公示。百度外卖积极配合政府监管部门,通过与政府部门数据对接,在页面前端展示食品安全监督公示信息,为用户选择商户提供了更多参考因素。
&&&&新闻链接:
&&&&“透明厨房”:全景直播餐厅后厨
&&&&如何确保外卖平台上的商户能够给消费者提供安全、健康的餐品,也让消费者能够吃得放心?近日,百度外卖还携手百度云加快推进落实“透明厨房”计划,申请加入“透明厨房”计划的百度外卖餐厅,将通过百度云提供的云存储、云直播等技术,对餐厅的厨房进行实时直播,餐厅后厨的每一个细节、厨师的每一道工序流程全部可以通过视频传递给消费者,完善了消费者的监督机制,同时也推动了餐饮行业向更加透明、开放的方向发展。
&&&&“透明厨房”计划对食品加工制作环节进行了透明化展示,可以严把消费者的食品安全卫生这一关。百度外卖负责人表示,“透明厨房”是百度利用技术手段解决餐饮行业安全卫生痛点的一次突破性尝试。只有将监管过程公之于众,充分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监督权,才能真正受到用户的信赖。通过对食品安全的坚守,百度外卖已经赢得了更多白领用户的信赖,成为业界有品质的外卖平台。
从“包律师”到专家团免费法律服务促成三赢
&&&&“包律师”免费答疑&开创法律服务传统
&&&&1989年的《北京晚报》,每天还只有4个版。从那年的1月5日开始,每到周四,这仅有的4个版会专门用一个版,来说说人和法律的那点事,专版取名《人与法》。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7年6月2日北京晚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