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际产量 边际报酬和边际效用公式的区别是什么

微观经济学!问一下边际产出和边际报酬的关系!我认为边际报酬是不是边际产出获得的效用啊?而且还有一问题,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不是不是说边际报酬从一开始就减小,而是先增加到最大值再减小?是不是边际产出也有这个规律啊?急死了!还有!边际报酬为负的时候 边际产出是不是也为负数?
操妈狂魔0914
边际报酬是指既定技术水平下,在其他要素投入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一单位某要素投入所带来的产量的增量,因此,边际产出就是边际报酬.这里的两者是相同的意义.边际报酬不是边际产出获得的效用,你所认为的事实上是边际物质产品(MPP)和边际产品收益(MRP).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是说在其他要素的投入不变的情况下,不断增加某一单位的要素投入所带来的产出的增加先会上升,而后会不断减少.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苹果/安卓/wp
积分 1165, 距离下一级还需 210 积分
权限: 自定义头衔, 签名中使用图片, 隐身
道具: 彩虹炫, 涂鸦板, 雷达卡, 热点灯, 金钱卡, 显身卡, 匿名卡, 抢沙发下一级可获得
权限: 设置帖子权限道具: 提升卡
购买后可立即获得
权限: 隐身
道具: 金钱卡, 彩虹炫, 雷达卡, 热点灯, 涂鸦板
开心签到天数: 690 天连续签到: 1 天[LV.9]以坛为家II
本帖最后由 wanghaidong918 于
04:12 编辑
按语:边际收益、边际效用和规模报酬的增减一直是困扰我的几个概念,今天重温萨氏的名著,觉得有必要在家拓展。下面使一些从网络上收集的解释,暂且贴出来,希望有一天有突破。
边际收益递增与递减
1、边际收益递减是指在保持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某一生产要素的投入,当该生产要素投入数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增加一单位该要素所带来的产量增加量是递减的。应该注意保持技术水平和其他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的不变为前提。收益递减,胜者通吃(winner—take—most),也就是领先者更领先,并最终一统市场。这种情形即一般所形容的“锁入效应”。最经典的例子是80年代的个人电脑操作系统之争,在技术上领先的苹果公司在市场上所占的份额却远远不如DOS/IBM。阿瑟在他的《收益递增与两个商业世界》一文中提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世界:马歇尔的稳定、缓慢、连续因而是收益递减的世界;和当代不稳定、不可预测并且有多种可能结果并且收益递增的世界。
2、生产所需的基本要素有四大类:土地、劳动力、资本财货和企业家才能。生产一定量的产品就的消耗一定的要素,一定的技术条件下这个要素比例是确定的,即当其他要素不变的情况下,改变某个要素的投入量势必会影响产量。从开始投入这个要素,边际产量比较平稳(也有可能因为其他要素的非最佳贡献导致边际产量递增),因为其他要素过剩,能保证这个要素按最佳比例充分利用;达到确定的要素比例之后边际产量则会下降,因为这个要素过剩,没有按最佳比例充分利用,因而会使边际产量递减,最终在其他要素耗尽的之后继续投入该收益递减要素出现产量不增。
3、制度变迁或者制度创新的出现是因为“出现了制度非均衡的机会”,从而一些“企业家”会主动响应这些获利机会,推动制度变迁。这大体上可以理解为,当制度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时,变迁就是必须的。典型的案例就是废除收容遣送制度。然而,如果说制度本身同劳动、资本等一样属于某种推动经济增长的要素的话,那么这种“要素”一定也有一个边际收益递减的趋势。我们可以把一系列制度看作一个系统,这系统中不同的制度调整时间不同,因此必然出现边际收益递减现象。按照标准的新古典理论,应该进行制度变迁。比如,现行核心期刊制度尽管有一定作用,但是作用明显逐步下降,应该引入更加规范的制度取而代之。对比前面所言,我们发现,从新古典理论出发和从新制度理论出发,得出的制度变迁的动力或原因是不同的,“阻碍”有时与“收益递减”是无关的。理论上,从“收益递减”角度出发要求制度变迁的速度应该更快、更及时。它们之间的差别究竟在哪里?更进一步地,这涉及到制度选择的机会成本是否可以为至少大部分经济主体所了解。在实践中,我们也可以思考一下,中国进行的诸多制度变迁是因为“阻碍”还是因为“收益递减”呢?
边际效用递减
1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级边际替代效用是递减的。
2、理论上的解释:一是从人的生理和心理的角度来进行解释,认为随着相同消费品的连续增加,从每一单位消费品中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和对重复刺激的反应程度是递减的。 二是从商品的多用途的角度来进行解释,认为消费者总是将第一单位的消费品用在最重要的用途上。三是从演化论的角度,因为人所生活存在的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如果一群生物,他们的口味(就是偏好)不是“边际效用递减”的话,他们一定会消费某种物品到“上瘾”的状态,形成难以改变的消费习惯。按照主流的演进理论,这个物种肯定是要灭亡的。因为自然环境一旦改变,食物供给结构也会跟着改变,这个生物群体的消费“细观”必须随着改变,否则就会面临灭绝的前途。
3、&&几个反例:成套的产品(如集邮)。边际效用递减的前提:“拟凹效用函数”或者“凸偏好”。
规模报酬递增与递减
1、&&规模报酬(Returns to scale)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内部各种生产要素按相同比例变化时所带来的产量变化。企业的规模报酬变化可以分规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不变和规模报酬递减三种情况。产量增加的比例大于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这种情形叫做规模报酬递增。
2、&&规模报酬递增的原因:劳动的专业化分工、几何尺度的因素(大型机器分摊的费用低而产出高)、生产要素的不可分割性、财务方面的因素(筹资和购买原材料)。
3、规模报酬递减的原因:其一是生产要素可得性的限制。其二是生产规模较大的厂商在管理上效率会下降,如内部的监督控制机制、信息传递等,容易错过有利的决策时机,使生产效率下降。
扩展阅读:、
A.Young,报酬递增与经济进步。
汪丁丁,网络产生递增收益的两条根本途径。
1、试说明由于规模不经济而形成的规模报酬递减和收益递减规律的异同。
2、完全竞争市场中的厂商一定是规模报酬不变的吗?
载入中......
总评分:&学术水平 + 2&
热心指数 + 2&
信用等级 + 2&
写得不错啊,我觉得应该申请精华帖子。
不错啊,水平高啊,我学习了啊!
无限扩大经管职场人脉圈!每天抽选10位免费名额,现在就扫& 论坛VIP& 贵宾会员& 可免费加入
加入我们,立即就学扫码下载「就学」app& Join us!& JoinLearn&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如有投资本站或合作意向,请联系(010-);
邮箱:service@pinggu.org
投诉或不良信息处理:(010-)
京ICP证090565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微观经济学“边际”相关概念整理_百度文库
微观经济学“边际”相关概念整理
1.边际效用MU (基数效用论——边际效用分析法;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边际效用: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商品消费量所增加的满足程度。
边际效用递减: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对某商品消费量的增加,人们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个消费单位中得到的满足程度逐渐下降。
生理原因:兴奋度递减。
心理原因:人性。
物品本身用途的多样性。
2.边际替代率
MRS (序数效用论——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商品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量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被称为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商品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消费两种商品,维持效用不变,随着一种商品量的连续增加,所需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是递减的。 原因:
对某一商品拥有量较少时,对其偏爱程度高;而拥有量较多时,偏爱程度较低。
随着消费量的增加,想要获得更多这种商品的愿望就会减少,所愿意放弃的另一种商品量就会越来越少。 边际替代率递减,意味着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越来越小,因此该曲线必定凸向圆点。
1+2.边际替代率与边际效用的关系
任意两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该两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之比。
1.边际产量MP(marginal product):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所增加的产量。(短期生产函数)
2.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短期生产函数)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在技术和其他要素投入量不变的情况下,连续增加一种要素投入,当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数值时,边际产量递增;当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某一特定值时,边际产量最终会递减。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短期生产的一条基本规律;
是消费者行为理论中边际效用递减法则在生产理论中的应用或转化形态。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存在的条件:
第一,以技术水平不变为前提;
第二,以其它生产要素投入不变为前提;
第三,并非一增加投入这种生产要素就会出现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只是投入超过一定量时才会出现;
第四,所增加的生产要素在每个单位上的性质都是相同的,先投入和后投入的在技术上没有区别,只是投入总量的变化引起了收益的变化。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原因
生产中,可变要素与不变要素之间在数量上都存在一个最佳配合比例,即最佳技术系数
开始时,由于可变要素投入量小于最佳配合比例所需数量,随着可变要素投入量的逐渐增加,越来越接近最佳配合比例。边际产量是呈递增的趋势。
当达到最佳配合比例后,再增加可变要素的投入,可变生产要素的边际产量就是呈递减趋势。
贡献者:星月ling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一件商品的总效用和一件商品的边际效用有什么区别?
014椎俳迸煌
大神来了边际效用指在一定时间内消费者增加一个单位商品或服务所带来的新增效用,也就是总效用的增量.在经济学中,效用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或者说,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总效用(TU):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一定数量商品或服务所带来的满足程度的总和. 两者的区别是:边际效用是组成总效用的一个因素
这张图中间价格不反应一件商品的总效用,而是反应他的边际效用
怎么理解?
不知道你听懂了没…
有一个间接关系,但不是绝对的,所以无法反映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边际报酬和边际产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