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斑狼疮早期症状对眼睛会产生影响吗

以眼睛损害为突出表现的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
  患者男, 15岁。于2001年2月初, 眼睑、鼻梁、面颊、耳垂、掌跖部陆续出现豆大红斑, 呈暗红色或紫红色,
无痛无痒。伴疲乏、不规则间断发热, 体温在38-39℃ 之间。曾拟诊为“ 多形红斑” , 服赛庚啶、息斯敏、退热药治疗后,
皮疹渐消退。但1个月后, 发现双眼视力下降, 视野缺损, 以左眼为重。查抗核抗体阳性, 拟诊红斑狼疮住院。患者平素健康,
病后无关节痛、脱发、口腔溃疡、水肿等表现, 家族无结缔组织病家族史。
  体查:一般情况好, 心、肺、腹未见异常。双颧部、鼻梁、耳垂见散在分布10多个黄豆大或稍大的圆形或椭圆形斑疹,
略呈暗红色, 边界清楚。个别表面少许脱屑, 耳垂红斑轻度萎缩。视力右0.9左0.05,外眼正常。眼底:右视乳头色泽尚好,
黄斑中心反光白化, 左视乳头色浅, 双眼底后极部见广泛棉絮状渗出及小点状出血, 以左眼为重。
  实验室检查:HB108g/L,WBC9.9,尿常规、肝功能均正常,ESR18mm/h,补体c3c4降低,ANA+,抗Sm+。
  治疗经过:查患者形体消瘦,面色泛红,脉来弦细,舌红少苔,给予中药益气养阴汤剂每日一剂,五痹胶囊每日三次口服,每次3粒,同时考虑患者病情处于活跃期,予甲基强的松龙50-80mg/日静滴,
环磷酰胺0.6/周, 冲击治疗, 同时予复方丹参、血栓通注射。50天后复查, 视力:右1.5 左0.1 右眼底炎症消退,
但左眼底鼻上限仍见大片出血灶,
棉絮状渗出。因效果不佳且出现肝功异常而改用强的松30mg/日、雷公藤多甙片40mg/日治疗。2周后复查, 左眼底炎症消退,
仅见少数陈旧性出血灶, 但视神经萎缩, 视力恢复至0.2。药量逐渐递减。半年后仅用强的松10mg/日,口服五痹胶囊3粒,
复查血、尿常规、肝功能均正常,补体含量上升,抗Sm+-, 视力右1.5 左0.2,双眼底无炎症改变,
左视乳头萎缩好转不很明显。
  临床报道SLE并眼睛损害的病例很少, 而且所报道的病例眼受损者一般出现较晚。而本病例为男性儿童, 眼损害出现早,
症状突出, 实属少见。本例临床表现极不典型, 皮疹似多形红斑, 而非蝶形红斑和盘状红斑, 眼底病变又缺乏特异性,
而且又无关节炎、脱发、口腔溃疡、蛋白尿等SLE表现, 故临床上很难确诊SLE, 是临床误诊的主要原因。但本例检查证据确切,
符合诊断标准, 故诊断是明确的。SLE引起眼底病变主要表现为视网膜炎和脉络膜炎,
导致视力下降, 严重者可致视神经不可逆病变。如本患者左眼底损害严重, 后遗视神经萎缩。所以, 及早治疗对保护视力至关重要。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眼部损害
发布时间: 13:40&&&来源:飞华健康网&&&编辑:kangdongxu
  系统性是一种可以累积多器官和系统疾病,如皮肤黏膜损害、关节肌肉损害、肾脏损害、心血管损害等等,部分患者还会累及到眼部,该病的眼部损害主要表现为以下3个方面:
  1、视网膜血管病变
  视网膜血管病变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最常见到的眼部病变,可伴或不伴视网膜的棉絮斑,棉絮斑的发生率为3%~28%。视网膜血管阻塞性疾病包括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视网膜分支动脉阻塞以及弥漫性视网膜血管阻塞,弥漫性血管病变也称为视网膜血管炎,是最为常见的病变类型,其发病机制并不清楚,可能与免疫复合物沉积有关。严重的视网膜血管病变可导致患者失明,应注意积极治疗。
  2、脉络膜病变
  狼疮性脉络膜病变较少见,主要表现为浆液性、浆液性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等,常伴有全身血管的改变。
  3、神经病变
  神经眼科的病变发生率为1%~2%,包括颅神经、狼疮性视神经病变、视交叉后中枢病变引起的视觉改变等等,神经病变可导致患者出现幻视或甚至丧失,其发生基础为微血管病变。
常见的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但是,有很多患者觉得在早期症状并不怎么明显,因此,不能及时去发现病症,这样就会容易错过病症的最佳治疗时机,有很多患...
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系统性疾病,这种疾病如果长期得不到治疗是会引发多种并发症的,因此,患有这种疾病的患者只有尽早进行治疗才能减小疾病对我们身体的伤害...
在进行红斑狼疮的治疗期间,患者及家属也对红斑狼疮的护理有一定的了解,这对有效控制病情也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红斑狼疮是世界性难题,目前是无法彻底根治的,是全身性的免疫疾病,给身体造成的伤害是很大的。红斑狼疮的治疗费用也是很多患者关注的问题,其实,治疗费用有很...
患有红斑狼疮不管从心理上还是身体上都会对患者造…
北京市西城区德胜门外安康胡同5号
北京市海淀区花园北路51号→ 红斑狼疮会导致眼睛失明么?
红斑狼疮会导致眼睛失明么?
健康咨询描述:
我的最近四肢无力,乏力,食欲不振,头昏眼花,脸上,耳朵,头皮位置,绿豆黄豆大的鲜红色斑,上覆白色皮屑,呈圆形和不规则形,去了医院一查是红斑狼疮,看到同是这个病的人有的都失明了,心情很低落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红斑狼疮会不会导致失明?
其他类似问题
医生回复区
帮助网友:29423称赞:76
&&&&&&你好,一般情况下,红斑狼疮侵犯眼睛者,占病人总数的20-25%,但根据临床所见,远低于此百分数。尽管红斑狼疮影响视力的情况比较少见,但往往是疾病活动期的一个重要表现,并且后果严重,必须引起医生和患者的高度注意。红斑狼疮侵犯眼睛,往往视网膜最容易损害,并且大多呈双侧性,严重的可致失明,给患者造成极大痛苦和不便。建议及时就医进行针对性治疗
疾病百科| 红斑狼疮(别名:sle)
挂号科室:风湿免疫科
温馨提示:红斑狼疮的治疗较困难,需到正规医院进行治疗。平时要注意预防。
红斑狼疮(LE)是一种典型的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多见于15~40岁女性。红斑狼疮是一种疾病谱性疾病,可分为盘状红斑狼疮(DLE)、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SCLE)、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深在性红...
好发人群:所有人
常见症状:红斑结节、红斑鳞屑、盘状红斑、水肿、肌痛
是否医保:医保疾病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参考价格:5
参考价格:0
参考价格:14.1
您可能关注的问题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1. 成人:本品适用于各种皮质激素可缓解的炎症性...
参考价格:¥59
本品主要用于过敏性与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疾病。适用于...
参考价格:¥5
下载APP,免费快速问医生专题推荐:
您的位置: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眼睛有何病变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眼睛有何病变
核心提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眼睛有何病变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个慢性的,累及多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约有三分之一的患者会有眼部表现,少数患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会出现有视神经病变,其中包括视神经炎和缺血性视神……
系统性是一个慢性的,累及多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约有三分之一的患者会有眼部表现,少数患系统性患者会出现有视神经病变,其中包括和缺血性视变。
有视变的系统性患者,男女比例约一比五,平均发病年龄是三十岁左右,平均发病周期是三年。最有可能的病理机制包括:抗体依赖的细胞毒性导致视网膜细胞死亡和视神经脱髓鞘();视神经小血管的闭塞引起视神经缺血(缺血性视变)。
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的视神经炎并不多见,但是医生能把它与特发性视神经炎正确的鉴别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会有很严重的视力损害以及激素依赖性。早期诊断和及时的治疗对视功能的恢复非常重要。表现为急性的单侧眼的视力丧失并伴有眼球转动痛。患者的视变通常是累及双眼的无痛性视力丧失,伴有高度和弓形的视野缺损。的年轻,在排除了其它病因之后,应该考虑到系统性的可能。
该病的治疗可以选择皮质激素和环磷酰胺,有些患者还需要应用抗凝剂或者免疫抑制剂。系统性患者发生视变后,视力的预后常常不好,虽然有视力恢复较好的病例报道。复发会进一步恶化视力预后。但是并未发现长期激素治疗对视力恢复的益处。
由此可见,系统性红斑狼疮对人体的危害之大,能夺去患者的光明,给患者带来沉重的打击。由于系统性病因复杂,患者在治疗后,视力的恢复程度各不相同,早期接受治疗的患者视力恢复相对较好。&>>&&>>&&>>&
新手上路:319
帖子/回复:181/0
在线时:1979分钟
当前状态:离线
  红斑狼疮是一种常见疾病,患有该病后会对患者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很多患者因为出现视力下降等影响,所以经常会跟专家咨询:“红斑狼疮会对眼睛有损伤吗?”。对于这一问题,下面我们就请专家来为大家具体介绍一下,希望可以解答大家心中的疑问。  红斑狼疮对眼睛的损伤:  专家表示,红斑狼疮是会对眼睛会造成一定的伤害,最明显的表现就是视网膜病变,给患者造成极大痛苦和不便。对这些病人的眼睛进行眼底镜检察,可发觉眼底出血、视乳头水肿,视网膜有棉絮状的渗出物及出血,有的还有玻璃体内出血,巩膜炎等。  一般表现为结膜炎、葡萄膜炎、眼底改变、视神经病变等。眼底改变包括出血、视乳头水肿、视网膜渗出等,与视网膜血管炎有关。视神经病变可以一夜间忽然致盲。  红斑狼疮对眼睛视网膜的影响,主要是因为对微细血管首先造成了影响。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尸检结果表明,在眼部血管壁中有免疫反应物,主要是免疫球蛋白和补体,它们可能是微血管病变的原因。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结果显示,视网膜微血管瘤和毛细血管扩张是相对常见的。  关于红斑狼疮会对眼睛有损伤吗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可以使大家加深对红斑狼疮的了解,一旦发现患有红斑狼疮一定要尽早采取治疗措施,以免病情恶化对身体造成严重影响。如果您还对红斑狼疮存在疑问,可以点击在线专家咨询。
论坛精彩推荐
还没有帐号?
论坛最新话题
论坛最热话题
24小时论坛热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红斑狼疮传染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