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35 和p32培养细菌时,什么物质被标记 除了细菌分解蛋白质产物和DNA

用32P和35S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将一个未标记的噬菌体在此细菌中培养9小时,经检测共产生了64个子代噬菌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32P和35S只能分别标记细菌的DNA和蛋白质B.子代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一定具有放射性C.DNA具有放射性的子代噬菌体占1/32D.噬菌体繁殖一代的时间约为 [子代噬菌体、细菌、噬菌体、蛋白质、放射性、培养基、宿主细胞][] - 高中生物试题 - 生物秀
用 32 P 和 35 S 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将一个未标记的噬菌体在此细菌中培养 9 小时,经检测共产生了 64 个子代噬菌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32 P 和 35 S 只能分别标记细菌的
和蛋白质 B .子代噬菌体的
和蛋白质一定具有放射性 C . DNA 具有放射性的子代噬菌体占 1/32 D .噬菌体繁殖一代的时间约为 1.0 小时  
答案:B【解析】32P还存在的细菌RNA等物质中。噬菌体利用宿主细胞中的原料合成子代噬菌体的和蛋白质,所有子代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均具有放射性,C为100% 。一个噬菌体产生64个子代噬菌体,共繁殖5代,故D为1.5小时。 
相关热词:
生物秀是目前国内最具影响力的生物医药门户网站之一,致力于IT技术和BT的跨界融合以及生物医药领域前沿技术和成功商业模式的传播。为生物医药领域研究人员和企业提供最具价值的行业资讯、专业技术、学术交流平台、会议会展、电子商务和求职招聘等一站式服务。
官方微信号:shengwuxiu
电话:021-生物高中学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用s35标记亲代的蛋白质外壳,用p32标记亲代DNA,那么子代的噬菌体的外壳有s35还是p32?
子代的DNA以及蛋白质的合成是依靠环境的,按你说的,那个实验里面,环境中的p应该是31的,S也应该是32的,所以合成的子代的外壳是s32,p31的.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都没有……
为什么啊...含有p32的dna不是进细菌里面了吗
你问的是外壳啊
扫描下载二维码教案设计1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上传于||文档简介
&&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教​学​设​计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高中生物复习课《基因的本质 概念图汇编》(必修2) - 同桌100学习网
您好,欢迎您来到![]或[]
&&&&您现在的位置:
>> 高中 >>
生物 >> 必修2 >>正文
高中生物复习课《基因的本质 概念图汇编》(必修2)
《基因的本质 概念图汇编》
本章主要内容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NA分子的结构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体内转化——格里菲斯
①无毒的R型活菌→注射小鼠→结果不死亡
②有毒的S型活菌→注射小鼠→结果死亡
③有毒的S型活菌→加热有毒的S型死菌→注射小鼠→结果不死亡
④无毒的R型活菌+加热杀死的S型菌→注射小鼠→结果不死亡
加热杀死的S菌中,必然含有某种促成这一转化的活性物质——转化因子
2、体外转化——艾弗里
S型肺炎双球菌→多糖→分别于R型细菌混合培养→R
S型肺炎双球菌→脂肪→分别于R型细菌混合培养→R
S型肺炎双球菌→蛋白质→分别于R型细菌混合培养→R
S型肺炎双球菌→DNA→分别于R型细菌混合培养→R、S
S型肺炎双球菌→DNA水解产物→分别于R型细菌混合培养→R
①S型细菌的DNA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
②S型细菌的其他物质不能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
——DNA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1、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其蛋白质变性失活,菌体死亡,失去感染能力,不再使人患病,但菌体内的DNA分子依然保持活性
2、转化的实质是S型细菌的DNA片段整合到了R型细菌的DNA中,即实现了基因重组。
三、吞噬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2、实验步骤及结果与结论
标记大肠杆菌
目的:货获得含标记元素的大肠杆菌
方法:分布用含P32和S35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
结果:分布获得含P32和S35的大肠杆菌
标记噬菌体
方法:分布用含P32和S35的大肠杆菌培养噬菌体
结果:分布获得DNA含P32和蛋白质含S35的噬菌体
让噬菌体侵染细菌
方法:分布用DNA含P32和蛋白质含S35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
搅拌器搅拌:使吸附于细菌上的噬菌体外壳与细菌分离
离心:让上清液中析出重量较轻的噬菌体外壳,而沉淀物中留下被感染的大肠杆菌
用S35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时;①上清液放射性很高;②沉淀物放射性很低;③新形成的噬菌体未检测到放射性
用P32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时:①上清液放射性很低;②沉淀物放射性很高;③新形成的噬菌体检测到放射性
结论: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进入细菌细胞,而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
子代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亲代DNA遗传的——DNA才是真正的遗传物质
1、上清液和沉淀物放射性分析
(10P32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上清液中含放射性的原因“
①保温时间过短,有一部分噬菌体还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上清液中出现放射性。
②保温时间过长,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释放子代,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也会使上清液中出现放射性。
(2)用S35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沉淀物中有放射性的
原因:由于搅拌不充分,有少量含S35的噬菌体吸附在细菌表面,随细菌离心到沉淀物中。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非细胞生物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有些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有些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结论: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少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所以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NA分子的结构
美国生物学家沃森和英国物理学家克里克在吸收和借鉴物理学和化学的实验成果的基础上,科学地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DNA的空间结构:由两条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成规则的⑥___结构。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特点如下:
DNA分子是由两条链组成的,这两条链按反相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
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A(腺嘌呤)与T(胸腺嘧啶)配对,G(鸟嘌呤)与C(胞嘧啶)配对。碱基之间的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叫做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DNA分子的多样性:DNA分子由碱基对的数量不同,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因而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
DNA分子的特异性:是指控制特点性状的特定DNA分子的碱基排列顺序是稳定不变的。这种特定的顺序包含着特定的遗传信息,从而使DNA分子具有特异性。
考点二 DNA的复制
1、DNA分子复制的原因、条件、过程及意义
DNA复制的概念
以亲代DNA分子为模板,在一定条件下和成子代DNA的过程&
DNA复制精确原因
&规则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高精确的模板;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了复制准确进行
能够进行DNA复制的生物
一切以DNA为遗传物质的生物
真核生物DNA复制发生的时间
在体细胞发生的有丝分裂期间、
在有性繁殖过程中国发生的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
DNA分子复制进行的基本条件
亲代DNA分子的两条链
四种游离的脱
解旋酶、DNA聚合酶等
DNA复制的过程
解旋→配对→螺旋→子代DNA分子形成
DNA复制的特点
边解旋边复制:半保留复制
DNA复制的结果
一个DNA分子形成两个完全相同的子代DNA分子
两个子代DNA的位置及分开时间
复制产生的两个子代DNA分子位于一对姐妹染色单体上,由着丝点连在一起,在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时分开,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中
真核细胞: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
原核细胞:核区、细胞质(如质粒的复制)
病毒:宿主细胞内
DNA复制的意义
保持遗传信息的连续性,向子代传递遗传信息
脱氧核苷酸序列具有相对稳定性,但也可能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产生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1、基因概念的理解
(10结构上看
①基因是青椒蘑菇鸡蛋分子上一个特定的片段,一个青椒蘑菇鸡蛋分子上有很多个基因。
②基因与青椒蘑菇鸡蛋结构一样,也是由四种脱氧核苷酸按一定顺序排列而成的序列。
③每个基因的脱氧核苷酸数目及排序是特定的。
④不同的基因,差别在于碱基数目及排列顺序不同。
⑤基因中碱基的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
(2)从功能上看:基因的遗传效应,即基因能控制生物的性状,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特定的基因决定特定的性状
①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青椒蘑菇鸡蛋片段,青椒蘑菇鸡蛋上有很多片段,其中有遗传效应的片段才叫基因,没有遗传效应的片段不叫基因
②基因有遗传效应,基因的遗传效应反映出来的效果是控制蛋白质合成,从而表现性状的。
③基因是青椒蘑菇鸡蛋上的片段,基因随青椒蘑菇鸡蛋分子的复制而复制,转录而转录。
共有1条评论
&&lipengfeill IP:1.27.*.*
发表时间: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细菌 蛋白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