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烧制陶瓷工艺流程去皮行吗?能去毒吗?和药煎一小时行吗?

请教:附子多少克以上需要先煎? - 中医临床经验版 - 爱爱医医学论坛
查看: 6955|回复: 10
请教:附子多少克以上需要先煎?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请教:附子多少克以上需要先煎?需要先煎多少分钟?黑附片,天雄片,炮附片有什么区别?谢谢。
  没有什么特殊的规定,这全凭自己的经验。
  当前附子的质量有很大的问题,有人指出附子中毒的原因不在于附子本身,而在于加工炮制的过程,当前加工附子常加入非法的药品,比如为方便去皮而加入,以前都是人工去皮,但费用昂贵。以后的过程更复杂,也加入不应该加入的东西,对人体有害。而且这些东西不会因为煎煮而被破坏,中毒之情可想而知。
  20g以下的附子,即便是生品,其中毒的可能性也很小,但一定要注意配伍,如配伍生姜、甘草等,且生姜、甘草的量要大于附子。
  不知能不能有用,仅供参考!敬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谢谢!
& & 但就目前的各种环境的影响,20g以上还是先煎的好。医生用药要安全,不仅仅是为患者着想,同时也要注意保护自己。
[ 本帖最后由 经方派 于
08:21 编辑 ]
[quote]原帖由 经方派 于
08:19 发表
  没有什么特殊的规定,这全凭自己的经验。
  当前附子的质量有很大的问题,有人指出附子中毒的原因不在于附子本身,而在于加工炮制的过程,当前加工附子常加入非法的药品,比如为方便去皮而加入,以前都是人工 ... [/quote
阅读权限20
制附子、制川乌、制草乌从外观上看跟以前的很不一样,可能加了不应该加的辅料,以增加重量和染色,我个人以为现在的15克只相当于过去的10克,这仅仅是个人观点。
至于往原药材里头掺非必需的辅料我有切身体会:我们当地盛产野生旱半夏,收购商在剥皮时往里头加入大量的焦亚硫酸钠,说的是防腐,实际上是增加重量。当然我自己用的半夏是绝对不会要这个的。
药材不好,中医的发展大受损害
我用了很多,一般30克先泡一个小时,再煮一小时就好了
先泡一小时 用姜同煮40-60分钟&&可用舌舔舔 不麻 即可
阅读权限100
附子用量,因体质、病情而异。素体阳虚者可偏重,证情危笃者可重用。用量数字,居士常用15克以上,一般30--60克。且必嘱患者先煎2个小时。今有免煎之颗粒剂,因已经煎过,乌头碱之毒大减。有用一次13袋冲服(每袋3克,相当于饮片10克13袋相当于39克附子饮片),一日3次,折合水煎附片120克。并无不良反应。
然而,现在用附子的,愈用愈多,似乎愈显示其胆大,挣个“某火神”的名字。其实只能浪费药材,甚至伤害患者。合理应用,当用必用,不当用不得沾唇也。
[ 本帖最后由 邯郸居士 于
13:25 编辑 ]
阅读权限20
看下 《扶阳讲记》里面有详细的论述
阅读权限20
我也想明白知道:call:
一般20克为界,20克以上须先煎.
Powered by副主任医师
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赵东奇大夫本人发表
当前位置:
& 大夫个人网站
& 文章详情
临床经验录
附子类方3——1
名称:&&&&&&& 附子汤组成:&&&&&&& 附子(炮裂,去皮脐)1枚(重半两者),軃桂(去粗皮)半两,葛根(锉)1两半,犀角(镑)1两,地骨皮1两,白术1两,独活(去芦头)1两,芎?1两,石膏(碎)3两。出处:&&&&&&& 《圣济总录》卷八。主治:&&&&&&& 中风,身体不随,不能言语,精神恍惚。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水2盏,加生姜5片,煎至1盏,去滓温服,空心并2服,夜1服;或夜并2服,空心1服。服迄以热姜粥投,衣覆微汗出,慎外风。不欲汗即不必食粥。制备方法:&&&&&&& 上锉,如麻豆大。
名称:&&&&&&& 附子汤组成:&&&&&&& 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赤茯苓半两,赤芍药半两,人参半两(去芦头),白术半两,桂心半两。出处:&&&&&&& 《圣惠》卷九。主治:&&&&&&& 因下后,脾胃虚冷,腹胁胀满。用法用量:&&&&&&& 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制备方法:&&&&&&& 上为散。
名称:&&&&&&& 附子汤组成:&&&&&&& 大附子1枚,甘草6铢,蜀椒200粒。出处:&&&&&&& 《医心方》卷十一引《范汪方》。主治:&&&&&&& 呕吐。用法用量:&&&&&&& 以水3升,煮取1升半,分2次服。
名称:&&&&&&& 附子汤组成:&&&&&&& 附子3分(炮),当归1两,人参1两,黄连1两,甘草(炙)1两,干姜2两,桂心2两,芍药2两,蜀椒(去汗,去目,闭口者)半分。出处:&&&&&&& 《鬼遗》卷四。功效:&&&&&&& 断下,补胃。用法用量:&&&&&&& 以水5升,煮取1升5合,去滓,分温3服。
名称:&&&&&&& 附子汤组成:&&&&&&& 附子(炮)2两,甘草(炙)2两,宿姜4两,半夏(洗,破)4两,大枣20枚(擘,去皮核),白术3两,仓米半升。出处:&&&&&&& 《外台》卷十六引《删繁方》。主治:&&&&&&& 肺虚劳损,腹中寒鸣切痛,胸胁逆满气喘。用法用量:&&&&&&& 以水1斗,煮取3升,去滓,分为3服。制备方法:&&&&&&& 上切。用药禁忌:&&&&&&& 忌猪羊肉、饧、海藻、菘菜、桃、李、雀肉等。
名称:&&&&&&& 附子汤组成:&&&&&&& 附子(炮)5分,白术5分,独活5分,川芎3分,肉桂3分。出处:&&&&&&& 《济阳纲目》卷四十四。主治:&&&&&&& 手足厥冷,筋脉拘急,汗出不止,项强,口噤,痰涌。用法用量:&&&&&&& 上作1服。加大枣1枚,水煎服。
名称:&&&&&&& 附子汤组成:&&&&&&& 附子3枚,芍药3两,桂心3两,甘草3两,茯苓3两,人参3两,白术4两。出处:&&&&&&& 《千金》卷七。主治:&&&&&&& 风湿寒痹,骨节疼痛,皮肤不仁,肌肉重着,四肢缓纵。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以水8升,煮取3升,分3服。各家论述:&&&&&&& 《千金方衍义》:南阳太阳例中,甘草附子汤本治风湿相搏,骨节烦疼掣痛,《千金》借治湿痹缓风,可谓当矣。又恐辛温太过,津随汗泄,更合少阴例中附子汤,取人参固气,芍药敛津,茯苓渗湿,并助桂、附之雄,庶无风去湿不去、虚风复入之患矣。
名称:&&&&&&& 附子汤组成:&&&&&&& 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半,干姜(炮)1两半,甘草(炙)1两半,防风(去叉)1两半,独活(去芦头)1两半,石膏(碎)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白术1两,芎?1两,柴胡(去苗)1两,当归(酒浸,切,焙)1两,人参1两,杏仁(去皮尖双仁,炒研)20枚,细辛(去苗叶)1两。出处:&&&&&&& 《圣济总录》卷七。主治:&&&&&&& 风曳,手足不随,身体不能俯仰。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水、酒共1盏半,煎至1盏,去滓温服,日3次。人羸弱者,只用水煎服。制备方法:&&&&&&& 上锉,如麻豆大。
名称:&&&&&&& 附子饮组成:&&&&&&& 附子两枚(大者。1枚炮裂,去皮脐,1枚生用),桂(去粗皮)2两,麻黄(去节,先煎,掠去沫,焙干)4两,甘草(炙,锉)2两,杏仁(汤退去皮尖双仁,炒)2两。出处:&&&&&&& 《圣济总录》卷八。主治:&&&&&&& 中风,四肢拘挛,屈伸不得。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以水2盏,煎至1盏,去滓温服,相去如人行5里再服。以衣被盖之,通体有汗即愈。未汗,用热生姜葱豉稀粥投之。常服,空心、临卧服3合甚佳。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名称:&&&&&&& 附子汤组成:&&&&&&& 附子2枚(共称重1两半者,炮),生姜3两,干姜3两,桂心1两,石膏6两(碎,绵裹),生犀角(屑)2两,地骨白皮2两,白术2两,独活2两,芎?2两。出处:&&&&&&& 《外台》卷十四引《许仁则方》。主治:&&&&&&& 风病有因饮酒过节,不能言语,手足不随,精神昏恍者。用法用量:&&&&&&& 以水8升,煮取2升半,去滓,分温3服,服后相去如人行10里久再服。服汤后如觉欲汗,少覆之令汗出,须臾歇汗后,以药末粉身。其汤须服5-6剂,间3-4日服1剂。其方服1剂后,量病情进退。加减:&&&&&&& 热多,加生麦门冬1两(去心);冷多,加桂心1两;有痛,加当归2两;不能食,加人参2两;大便涩,加槟榔7枚,合皮子用之。制备方法:&&&&&&& 上切。用药禁忌:&&&&&&& 忌猪肉、生葱、桃、李、雀肉等。
名称:&&&&&&& 附子饮组成:&&&&&&& 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白术半两,桔梗1两,细辛(去苗叶)1两。出处:&&&&&&& 《圣济总录》卷二十一。主治:&&&&&&& 伤寒头疼壮热,恐成阴毒。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用水1盏半,煎至7分,去滓,空心温服。衣盖取汗,或得吐即愈。如未吐、汗,再服。制备方法:&&&&&&& 上锉,如麻豆大。
名称:&&&&&&& 附子汤组成:&&&&&&& 附子(炮裂,去皮脐)2两,桂(去粗皮)2两,白术2两,甘草(炙)1两。出处:&&&&&&& 《圣济总录》卷八。主治:&&&&&&& 中风,四肢挛急,不得屈伸,身体沉重,行步艰难,骨节烦疼。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每服3钱匕,水1盏,加大枣2枚(擘破),生姜3片,同煎至7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如有汗出为效。
名称:&&&&&&& 附子防风散别名:&&&&&&& 防子防风汤组成:&&&&&&& 白术1两,白茯苓3分,柴胡1两半(去苗),五味子1两,干姜3分(炮裂,切),甘草3分(炙微赤,切),附子3分(炮裂,去皮脐),桂心半两,防风3分(去芦头)。出处:&&&&&&& 《活人书》卷十七。主治:&&&&&&& 伤寒阴痓,闭目合面,手足厥逆,筋脉拘急,汗出不止。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盏,加生姜4片,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制备方法:&&&&&&& 上为粗散。附注:&&&&&&& 防子防风汤(《医统》卷十四)。《得效》有川芎三分。
名称:&&&&&&& 附子灸组成:&&&&&&& 附子。出处:&&&&&&& 方出《千金》卷二十二,名见《串雅外编》卷二。主治:&&&&&&& 痈疽久漏,疮口冷,脓水不绝,内无恶肉。用法用量:&&&&&&& 削令如棋子,安肿上,以唾贴之,乃灸之,令附子欲焦。复唾湿之,乃重灸之,如是3度,令附子热气彻内即愈。各家论述:&&&&&&& 《串雅外编》选注;附子性温,加艾热灸能促进寒性脓肿周围循环增强,有助于排脓、收敛。
名称:&&&&&&& 附子羌活散组成:&&&&&&& 附子(去皮脐)1两,槟榔(锉)1两,芎?1两,羌活(去芦头)1两。出处:&&&&&&& 《圣济总录》卷八。主治:&&&&&&& 风脚软,筋骨缓弱,行履不得。用法用量:&&&&&&& 每服1钱匕,空心、日午煎绿豆汤调下。制备方法:&&&&&&& 上药并生为细散。
名称:&&&&&&& 附子苁蓉丸组成:&&&&&&& 附子(炮裂,去皮脐)1枚,肉苁蓉(酒浸1宿,切,焙)半两,楮实(酒漫1宿,蒸熟)半两,茴香子(炒)半两,菟丝子(酒浸1宿,蒸熟,研,焙)半两,牛膝(酒浸,切,焙)半两,补骨脂(炒)半两,杏仁(去皮尖双仁,炒)半两,白茯苓半两,当归(切,焙)半两,荜茇(炒)半两,桃仁(去皮尖双仁,炒)半两,远志(去心)1两,山茱萸(打破,炒)1两,柴胡(去芦头)1两,黄耆(锉细)1两,巴戟天1两,芜荑(炒)1两,山芋1两,大蒜(煨)6颗,蜀椒(去目及闭口,炒出汗)2两,黄蜡2两。出处:&&&&&&& 《圣济总录》卷一八五。功效:&&&&&&& 平补,壮元阳。用法用量:&&&&&&& 每服15丸,加至20丸,空心盐酒或盐汤送下。制备方法:&&&&&&& 上除苁蓉、桃仁、杏仁、楮实、蒜、黄蜡外,并为末。先取精羊肉(去皮骨)一斤半,细切,用水煮熟,次入好酒3升熬烂,次入黄蜡候熔,都取出细研。入楮实、桃仁、杏仁、苁蓉、蒜等,一处烂研如膏。入前药末为丸,如梧桐子大。
名称:&&&&&&& 附子补中汤组成:&&&&&&& 人参2两,干姜2两,白术2两,甘草2两,橘红1两,茯苓1两,附子1两。出处:&&&&&&& 《易简》。主治:&&&&&&& 溏泄不已。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每服4钱,水1盏半,煎至6分,食前热服。
名称:&&&&&&& 附子补汤组成:&&&&&&& 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半,石膏(碎)1两半,干姜(炮)1两半,桂(去粗皮)1两,犀角(镑)1两,地骨皮2两,白术2两,独活(去芦头)2两,芎?2两。出处:&&&&&&& 《圣济总录》卷五。主治:&&&&&&& 中风。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半分(切),煎至8分,去滓,空腹温服。3服后,用热生姜稀粥投之,以厚衣覆令汗出。汗不止,以牡蛎粉粉身,觉热壅即疏服。病势损,不必尽剂。先服葛根汤,后服本方。制备方法:&&&&&&& 上挫,如麻豆大。
名称:&&&&&&& 附子赤石脂丸组成:&&&&&&& 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赤石脂(烧)半两,巴戟天(去心)半两,补骨脂(炒)半两,茴香子(炒)1两,益智(去皮)1两。出处:&&&&&&& 《圣济总录》卷九十二。主治:&&&&&&& 虚劳,下元冷弱,膀胱气寒,小便数。用法用量:&&&&&&& 每服20丸,食前盐汤送下。制备方法:&&&&&&& 上为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名称:&&&&&&& 附子赤石脂丸组成:&&&&&&& 附子(炮,去皮脐,取末)2两,赤石脂(研细)1两。出处:&&&&&&& 《杨氏家藏方》卷七。主治:&&&&&&& 老人、虚人肠胃虚寒,洞泄不禁。用法用量:&&&&&&& 每服50丸,食前温米饮送下。制备方法:&&&&&&& 上为末,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名称:&&&&&&& 附子汤组成:&&&&&&& 附子2枚(炮,去皮,破8片),茯苓3两,人参2两,白术4两,芍药3两。出处:&&&&&&& 《伤寒论》。功效:&&&&&&& 温经散寒,温肾助阳,祛寒化湿。主治:&&&&&&& 少阴病。用法用量:&&&&&&& 上以水8升,煮取3升,去滓,温服1升,日3次。服药前先灸之。各家论述:&&&&&&& 1.《注解伤寒论》:辛以散之,附子之辛以散寒;甘以缓之,茯苓、人参、白术之甘以补阳;酸以收之,芍药之酸以扶阴。所以然者,偏阴偏阳则为病。火欲实,水当平之,不欲偏胜也。2.《金镜内台方议》:以附子为君,温经散寒;茯苓为臣,而泄水寒之气;以白术、芍药为佐,而益燥其中;以人参为使,而补其阳,以益其元气而散其阴邪也。3.《医方考》:伤寒以阳为主,上皆阴盛,几无阳矣。辛甘皆阳也,故用附、术、参、苓以养阳;辛温之药过多,则恐有偏阳之弊,故又用芍药以扶阴。经曰:火欲实,水当平之。此用芍药之意也。4.《医方集解》:肾主骨,寒淫则痛,此一身骨节尽痛,乃阳虚阴盛而生内寒所致,非外寒也。若以外感之痛治之,则杀人矣。故用参、附助阳而胜肾寒,加芍药敛阴以为阳之附也。5.《古方选注》:附子汤,少阴固本御邪之剂,功在倍用生附,力肩少阴之重任,故以名方。其佐以太、厥之药者,扶少阴之阳,而不调太、厥之开阖,则少阴之枢终不得和,故用白术以培太阴之开,白芍以收厥阴之阖,茯苓以利少阴枢纽。独是少阴之邪,其出者从阴内注于骨,苟非生附,焉能直入少阴,注于骨间,散寒救阳?尤必人参佐生附,方能下鼓水中之元阳,上资君火之热化,全赖元阳一起,而少阴之病霍然矣。6.《金鉴》:少阴为寒水之脏,故寒伤之重者,多入少阴,所以少阴一经最多死证。方中君以附子二枚者,取其力之锐,且以重其任也;生用者,一以壮少火之阳,一以散中外之寒,则身痛自止,恶寒自除,手足自温矣。以人参为臣者,所以固生气之原,令五脏六腑有本,十二经脉有根,脉自不沉,骨节可和矣。更佐白术以培土,芍药以平木,茯苓以伐水,水伐火自旺,旺则阴翳消,木平土益安,安则水有制,制则生化,此诚万全之术也。7.《伤寒论讲义》:本方重用附子,温经驱寒镇痛,与人参相伍,温补以壮元阳,与白术、茯苓相伍,健脾以除寒湿,佐芍药和营血而通血痹,可加强温经止痛的效果。
名称:&&&&&&& 附子汤组成:&&&&&&& 龙骨1两,甘草1两,芍药1两,干姜1两,黄连1两,石榴皮1具(大者),阿胶2两,附子1枚,黄芩半两,粳米3合。出处:&&&&&&& 《千金》卷十五。主治:&&&&&&& 暴下积日不住及久痢。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以水8升,煮取3升,分3服。各家论述:&&&&&&& 《千金方衍义》:暴痢势剧,火迫之象,日久不止,热烁津枯,不独下多亡阴,而真阳亦已告匮,故于驻车丸中除去当归之行血,掺入芍药辅阿胶以滋耗竭之真阴,附子助干姜以扶伤残之虚阳,黄芩佐黄连以屏宿蕴之余火,甘草、粳米缓清脾胃之虚热,龙骨、橘皮急收二肠之滑脱也。
名称:&&&&&&& 附子丸组成:&&&&&&& 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当归3分(锉,微炒),艾叶3分(微炒),木香半两,厚朴3分(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诃黎勒皮半两,龙骨1两,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出处:&&&&&&& 《圣惠》卷七十九。主治:&&&&&&& 产后冷痢不食,腹痛乏力。用法用量:&&&&&&& 每服30丸,以粥饮送下,不拘时候。制备方法:&&&&&&& 上为末,用醋煮饭令熟为丸,如梧桐子大。
名称:&&&&&&& 附子丸组成:&&&&&&& 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川乌头1两(炮裂,去皮脐),天雄1两(炮裂,去皮脐),桂心1两半,干姜1两半(炮裂,锉),防风1两半(去芦头),槟榔2两半。出处:&&&&&&& 《圣惠》卷四十四。主治:&&&&&&& 腰久痛,不可转侧。用法用量:&&&&&&& 每服20丸,食前以温酒送下。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名称:&&&&&&& 附子丸组成:&&&&&&& 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吴茱萸1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细辛1两,川乌头1两(炮裂,去皮脐),藁本1两,槟榔1两。出处:&&&&&&& 《圣惠》卷四十八。主治:&&&&&&& 寒疝冷气,心腹积聚,绕脐切痛,食饮不下。用法用量:&&&&&&& 每服20丸,以暖酒送下,1日3-4次。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名称:&&&&&&& 附子丸组成:&&&&&&& 附子1枚(炮裂,去皮脐),诃黎勒1分(煨,用皮),甘草1分(炙微赤,锉),白矾3分(烧令汁尽)。出处:&&&&&&& 《圣惠》卷九十三。主治:&&&&&&& 小儿洞泄。用法用量:&&&&&&& 每服5丸,以粥饮送下,1日3-4次。制备方法:&&&&&&& 上为末,煮饭为丸,如绿豆大。
名称:&&&&&&& 附子丸组成:&&&&&&& 附子(大者,生,去皮脐,切破,生姜汁煮透,焙)1两,丁香半两。出处:&&&&&&& 《圣济总录》卷六十二。主治:&&&&&&& 膈气噎壅,不思饮食。用法用量:&&&&&&& 每服15丸,食前温米饮送下。制备方法:&&&&&&& 上为末。细研硇砂少许,掺枣内蒸熟,去皮核,和药为丸,如梧桐子大。
名称:&&&&&&& 附子丸组成:&&&&&&& 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干姜(炮)1两,白术1两,甘草(炙,锉)1两,桃仁(去皮尖双仁,炒)半两,乌头(以黑豆2合,水5升,同煮水尽,别用酒3升,兼前五味同煮酒尽,焙)1两,肉苁蓉(酒浸,切,焙)1两,陈橘皮(去白,焙)1两,蓬莪荗(煨,锉)1两,青橘皮(去白,焙)1两,芎?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桂(去粗皮)1两,木香1两,槟榔(锉)1两,茴香子(炒)1两。出处:&&&&&&& 《圣济总录》卷八十七。功效:&&&&&&& 顺气开胃。主治:&&&&&&& 气劳,心腹疼痛,饮食减少,四肢羸弱,五脏虚损。用法用量:&&&&&&& 每服1丸,温酒嚼下;如上气喘,不思饮食,煎草豆蔻汤嚼下;如小肠气,炒茴香汤嚼下。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樱桃大。
名称:&&&&&&& 附子丸组成:&&&&&&& 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五加皮3分,丹参3分,麋角霜1两,石斛1两(去根,锉),牛膝1两(去苗),蛇床子3分,巴戟3分,桂心3分,海桐皮3分,木香3分,菖蒲3分,汉椒3分(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磁石2两(烧,醋淬7遍,捣碎细研,水飞过)。出处:&&&&&&& 《圣惠》卷七。主治:&&&&&&& 肾脏风冷气,腰脚疼痛,头目昏闷,耳鸣腹胀,四肢无力。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心以温酒送下,晚食前再服。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名称:&&&&&&& 附子丸别名:&&&&&&& 巴戟天丸组成:&&&&&&& 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巴戟1两,天麻1两,牛膝1两(去苗),防风3分(去芦头),桂心3两,芎?3分,独活3分,石斛1两(去根,锉),肉苁蓉1两(酒浸,去皱皮,微炙),补骨脂1两,干蝎3分(微炒),萆薢1两(锉),椒红1两(微炒去汗),仙灵脾1两,沉香1两,安息香1两,木香1两。出处:&&&&&&& 《圣惠》卷二十三。功效:&&&&&&& 补虚损,暖脏腑,利腰脚。主治:&&&&&&& 脏腑虚,血气不足,受风冷之气,使人面青心闷,呕逆吐沫,四肢疼冷。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空心及晚食前以温酒送下。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附注:&&&&&&& 巴戟天丸(《圣济总录》卷十二)。
名称:&&&&&&& 附子丸组成:&&&&&&& 附子1枚(去皮脐,生用),菖蒲1分,麝香1钱,杏仁1分(汤浸,去皮尖),白矾1分(烧灰),蓖麻子30粒(去皮)。出处:&&&&&&& 《圣惠》卷三十六。功效:&&&&&&& 拔风毒。主治:&&&&&&& 痛。用法用量:&&&&&&& 大针穿透,插于耳中,每日1换。制备方法:&&&&&&& 上先以附子、菖蒲、白矾为末,次以杏仁、蓖麻为膏,加入麝香相和为丸,如枣核大,以蜡裹。
名称:&&&&&&& 附子丸组成:&&&&&&& 附子3分(炮裂,去皮脐),牛膝1两(去苗),海桐皮半两(锉),桂心半两,延胡索半两,安息香半两,天麻3分,羚羊角屑3分,芎?3分,当归3分,白芷半两,木香半两,干蝎1分(微炒),酸枣仁3分(微炒),羌活3分,防风3分(去芦头),漏芦1两。出处:&&&&&&& 《圣惠》卷七十一。主治:&&&&&&& 妇人血风流注,腰脚骨节痠疼不可忍。用法用量:&&&&&&& 每服30丸,食前以温酒送下。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名称:&&&&&&& 附子丸别名:&&&&&&& 白花蛇丸组成:&&&&&&& 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莽草半两(微炒),白花蛇2两(酒浸,炙令黄,去皮骨),天南星3分(炮裂),川乌头半两(炮裂,去皮脐),天麻3分,干蝎半两(微炒),桂心3分,防风半两(去芦头),薏苡仁1两,枫香1两,芎?3分,萆薢1两,羌活3分,仙灵脾1两。出处:&&&&&&& 《圣惠》卷十九。主治:&&&&&&& 风湿痹,精神昏沉,四肢缓弱,皮肤不仁。用法用量:&&&&&&& 每服10丸,以荆芥汤送下,暖酒下亦得,不拘时候。制备方法:&&&&&&& 上为末,以糯米粥为丸,如绿豆大。附注:&&&&&&& 白花蛇丸(《圣济总录》卷二十)。
名称:&&&&&&& 附子丸组成:&&&&&&& 附子2两(炮裂,去皮脐),食盐1两,当归1两(锉碎,微炒),干姜1两(炮裂,锉),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皂荚1两(去黑皮,涂酥,炙令黄,去子)。出处:&&&&&&& 《圣惠》卷六十。主治:&&&&&&& 积年肠风泻血,面色萎黄。用法用量:&&&&&&& 每服20丸,食前以陈米粥饮送下。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名称:&&&&&&& 附子丸组成:&&&&&&& 人参2两,桂心2两,干姜2两,蜀附子2两,巴豆2两。出处:&&&&&&& 《医心方》卷六引《深师方》。主治:&&&&&&& 三十年心痛。用法用量:&&&&&&& 食前服3丸,每日1次。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大豆大。
名称:&&&&&&& 附子丸组成:&&&&&&& 附子(炮裂,去皮脐)4两,硇砂半两(用浆水半升,同附子慢火煎干),沉香1两,蒺藜子(微炒,去角)3两。出处:&&&&&&& 《圣济总录》卷一八五。主治:&&&&&&& 元脏气衰,风虚劳冷,腰脚无力,筋骨疼痛,日加痿瘁,饮食不化,脾泄泻痢,面无颜色。及伤寒头痛。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空心温酒送下。如不饮酒,即以盐汤送下。渐加丸数,久服。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名称:&&&&&&& 附子丸组成:&&&&&&& 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硫黄(研)1两,干姜(炮)1两,赤石脂1两。出处:&&&&&&& 《圣济总录》卷一五二。主治:&&&&&&& 妇人经血不止,并下五色,脐腹痛。用法用量:&&&&&&& 每服20-30丸,空心热米饮送下。制备方法:&&&&&&& 上为末,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名称:&&&&&&& 附子丸组成:&&&&&&& 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硇砂1钱(水煎,炼成霜)。出处:&&&&&&& 《圣济总录》卷一八六。主治:&&&&&&& 男子元气虚冷,妇人赤白带下,血海诸冷。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男子盐汤、妇人醋汤送下,空心服。制备方法:&&&&&&& 上为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名称:&&&&&&& 附子丸组成:&&&&&&& 附子(炮)5钱,巴豆霜1钱,砒半钱(研细)。出处:&&&&&&& 《保命集》卷中。主治:&&&&&&& 下焦吐食,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大便不通。用法用量:&&&&&&& 每服1-2丸,冷水送下,利则为度。后更服紫沉丸。常服不令再闭。制备方法:&&&&&&& 上为极细末,熔黄蜡为丸,如梧桐子大。
名称:&&&&&&& 附子丸组成:&&&&&&& 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茛菪子1两(水淘去浮者,水煮令芽出,候干,即炒令黄黑色),干姜3分(炮裂,锉),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青橘皮3分(汤浸,去瓤,焙干),厚朴2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当归3分(锉,微炒),艾叶3分(微炒),白术3分。出处:&&&&&&& 《圣惠》卷五十九。主治:&&&&&&& 冷痢不愈,四肢不和,腹痛,不欲饮食。用法用量:&&&&&&& 每服30丸,以粥饮送下,不拘时候。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名称:&&&&&&& 附子丸组成:&&&&&&& 附子半斤(炮裂,去皮脐,捣罗为末),生地黄10斤(捣续取汁,拌附子末,日中煎令干),肉苁蓉2两半(酒浸1宿,刮去皱皮,炙干),五味子2两,天麻2两,白蒺藜1两半(微炒去刺),干姜2两(炮裂,锉),鹿角胶2两(捣碎,炒令黄燥),干漆1两(捣碎,炒令烟出),牛膝3两(去苗),桂心3两。出处:&&&&&&& 《圣惠》卷九十八。功效:&&&&&&& 补益驻颜,去风利气,暖腰膝,充肌肤,强志力,久服变白发令黑,齿落更生,延年不老。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心以温酒送下。渐加至40丸。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名称:&&&&&&& 附子丸组成:&&&&&&& 附子2两(炮裂,去皮脐),蛇床子2两,钟乳粉2两,菟丝子2两(酒浸3日,晒干,别杵为末),鹿茸1两(去毛,涂酥炙微黄),肉苁蓉2两(酒浸,去皴皮,炙干)。出处:&&&&&&& 《圣惠》卷七。主治:&&&&&&& 肾脏衰弱绝阳,手足多冷。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心及晚食前以温酒送下。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与医生电话交流
网上免费问医生
看更多新文章>>
1.扫码下载好大夫App
2.在知识中添加您关注的疾病
3.添加成功后,最新的医生文章,每天推送给您。
发表于: 21:29
赵东奇大夫的信息
赵东奇大夫电话咨询
赵东奇大夫已经开通电话咨询服务直接与大夫本人通话,方便!快捷!
网上咨询赵东奇大夫
在此简单描述病情,向赵东奇大夫提问
赵东奇的咨询范围:
颈肩腰腿痛以及相关中医内外妇儿皮科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
赵东奇主治疾病知识介绍
推拿科好评科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富贵土是什么烧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