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佳能18-135 STM 18 135stm二代镜头长焦镜头 ,这款镜头拍摄成像效果好不好。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佳能新18-135mm镜头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对焦无声又顺滑 佳能新18-135mm镜头评测
出处:pconline 原创&
作者:野渡有人
责任编辑:zhaolianyu&
1先评后测  【PConline评测】佳能EF-S 18-135mm F3.5-5.6 IS STM是佳能2012年6月与佳能650D同期发布的7.5倍光学变焦的EF-S卡口镜头,其等效35mm焦距达到了28.8mm-216mm,最大光圈为F3.5-5.6。在前代产品佳能EF-S 18-135mm F3.5-5.6 IS的基础上加入STM步进式对焦马达,使得镜头对焦操作更加迅速宁静,可以媲美顶级USM马达。作为新一代的套机镜头,无疑是一个给力的升级。18至135毫米的焦距范围兼顾了常用的广角与长焦端,非常适合经常轻装出游的用户。一、先评后测&&&&&&&&  对于入门用户而言,焦距的覆盖范围往往是他们选择单反相机以后考虑的重点。由于新手用户大多数的器材都是从卡片相机过渡到单反相机的,从而对相机的要求更多的会集中于&拍得到&,所以相机的镜头选择更多会倾向于大倍率变焦,而且是尽可能的大倍率。然而入门用户在购买大倍率变焦镜头时,镜头的情况却大多不如他们所料&&既有大倍率变焦同时价格低廉的&理想&镜头。在他们面前面对的往往就是那么几款所谓的&驴头&(也就是驴友常用头,以大变焦为主),动辄18-200mm的镜头一下子俘虏了入门用户的心,甚至达到300mm的镜头也即将面世。&佳能EF-S 18-135mm F3.5-5.6 IS STM&顶级的大变焦镜头往往非常昂贵  遗憾的是,现今变焦镜头还是很难做到与定焦镜头直接抗衡,想拥有与定焦镜头几乎同等素质的变焦镜头几乎是不可能;而且直接打击买家的一大原因,就是镜头本身的价格,且不谈一些副厂针对驴友推出的大变焦头,就看佳能,尼康等原厂的&天涯头&就在五千以上了(佳能红圈的天涯头更攀上了万元级别)。更重要的是,在驴友的使用当中,200毫米以上焦段的使用频率并不高,使得很多入门用户开始嫌弃大变焦镜头带来的不便携以及画质低等问题。&新款镜头配合650D  不过用户总不能经常换镜头来达到拍摄目的。幸好的是,佳能在考虑当中问题以后,在18-55mm、18-200mm两种镜头中间添加了一款镜头,EF-S 18-135mm F3.5-5.6 IS既能照顾长焦用户,又能比18-200mm轻巧很多,更能优化整个入门级EF-S镜头的统一性,有利于用户作出更好的选择。三年后的今天,这支被誉为最畅销的&大套头&得到了不少用户的赞许,如今推出了新一代的产品,自然也是受到入门用户的关注的。&佳能EF-S 18-135mm F3.5-5.6 IS STM主要参数卡口佳能EF-S卡口&镜头结构(组-片)12-14焦距范围(35mm等值)&27-202.5&&视角(APS-C画幅)&约74&-11&&&光圈叶片(数)7(圆形光圈)&放大倍率(倍)&&约0.28最近对焦距离(m)&0.39&&滤光镜直径(mm)&67尺寸(最大直径x长)(mm)约76 x 96重量480g&点击进入样张库  虽然如此,不过在入门镜头当中的机械弧形马达成为了不少用户心中的一个美中不足:对焦速度不高是一个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在拍摄视频当中对焦操作的不平缓让他们感到一丝苦恼。然而这时,改进后的镜头却又改善了这个问题,也就是我们今天要评测的佳能EF-S 18-135mm F3.5-5.6 IS STM。2佳能18-135mm IS STM整体参数二、佳能EF-S 18-135mm F3.5-5.6 IS STM整体参数&佳能EF-S 18-135mm F3.5-5.6 IS STM正面   佳能EF-S 18-135mm f/3.5-5.6 IS STM是一款高达7.5倍的大倍率变焦镜头,在风景、人像摄影等领域都能够轻松实现。在上面的文章我们也介绍了镜头的来源以及其合理性,镜头即使在最长焦端也能保持F5.6的较大光圈,在暗光下保持足够快的快门速度,得到非常优秀的成像。同时,广角端等效约28mm能将比较宽广的场景拍下,F3.5的最大光圈能使背景得到充分的虚化。&佳能EF-S 18-135mm F3.5-5.6 IS STM镜头结构  虽然佳能EF-S 18-135mm F3.5-5.6 IS STM的焦段上的配置十分不错,然而解像力不足的话还是不能使得它成为一支优秀镜头。采用了12组14片镜片数目相比前代大套头有所减少。超低色散(UD)镜片的镜头光学系统中,镜头的远摄焦段易产生的色像差可得到有效补偿。搭载了高精度非球面镜片抑制残存像差,实现了高画质。值得注意的是,UD的位置做了一个比较大的调动,新款镜头的UD镜片被放置于前镜组中,想必这是为改善广角的色差而设计的。小编相信这两块矫正专用的镜片会继续让新一代镜头的画质得以保证。&佳能EF-S 18-135mm F3.5-5.6 IS STM侧面&镜头广角端时配合650D&镜头长焦端时配合650D  佳能18-135mm这枚镜头的外观与上一代的产品一致、但是做工上要精致一些,镜身主体采用工程塑料材质,表面施以皮革纹理涂层。宽大的变焦环与位于镜头前端的对焦环均采用橡胶材质,镜头自重480g,相比之前一代的455g有所加重,但不算太多。升级后的镜头最大亮点莫过于对焦镜片的驱动采用了全新开发的STM步进马达,短片拍摄时非常安静、而且对焦能非常流畅地进行。3佳能18-135mm IS STM局部外观三、佳能EF-S 18-135mm F3.5-5.6 IS STM局部外观佳能EF-S 18-135mm F3.5-5.6 IS STM镜头卡口&佳能EF-S 18-135mm F3.5-5.6 IS STM镜头标识  由于佳能EF-S 18-135mm F3.5-5.6 IS STM是定位入门型的变焦镜头,镜身做工并没有过多地采用金属材质,而更多地使用了工程塑料材质,拿在手中没有金属镜头那么有分量,塑料感比较强。不过即使是入门级镜头,卡口依然延续了金属材质的设计,同时其做工十分精细,镜头最后端带有橡胶环设计。总的来说做工符合其定位。&常规的镜头切换键&新增的锁定变焦键  相比上一代产品,佳能EF-S 18-135mm F3.5-5.6 IS STM还是有不少改进的。拥有基本的自动手动切换、防抖功能开关键以外,镜头新增加的锁定按钮引起了小编的注意,设计非常贴心,特别在大变焦镜头上避免在一些情况下&自由落体&还是非常有效的。在使用时间长之后,这个锁定键也许就会起作用了。&佳能EF-S 18-135mm F3.5-5.6 IS STM对焦环  要说佳能EF-S 18-135mm F3.5-5.6 IS STM相比于前作最大的改变就得数对焦马达的更换了。相信曾经使用一代镜头的用户会有以下的体会:用户会在拍摄视频的时候感觉对焦总有那么一点&迟钝&,过渡不够平滑。在这个问题上或许STM步进式马达已经解决。而在这样的操作当中对焦环就体现镜头手感之处。在这款带STM步进式镜头支持全时手动对焦,对焦环的阻尼适中,使用时比较舒适。小编同时试用过佳能的40饼干头,发现佳能EF-S 18-135mm F3.5-5.6 IS STM的对焦环操作手感比40饼干更为舒适,或许是马达设计的差异和对焦环的厚度问题吧。4佳能18-135mm IS STM技术亮点四、佳能EF-S 18-135mm F3.5-5.6 IS STM技术亮点  这次佳能发布的新型镜头当中采用的STM马达自然是卖点之一,这也可能是今后在微单系统镜头开发上的一个新的思路。因为大部分用户也是第一次接触这个新名词,所以小编在这里也简单介绍一下关于佳能佳能EF-S 18-135mm F3.5-5.6 IS STM用的最新STM马达的相关信息。&两种不同的STM马达方案  STM步进马达是与电脉冲同步动作,接收一个电脉冲信号转动一个固定角度,根据脉冲信号的增减控制马达转动的动作,可获得启动、停止的良好反应性。这种马达的特点就是在驱动的过程中仅需要通过简单的机械结构实现。在我们常见到的小型卡片相机当中,对焦马达往往采用了过多的减速齿轮;在对焦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过多的机械传动,效率会显得比较低下,而STM利用少量的机械运动即可实现对焦。&佳能EF-S 18-135mm F3.5-5.6 IS STM使用了STM马达  相比EF 40mm F2.8 STM 使用的带有齿轮组的STM马达,佳能EF-S 18-135mm F3.5-5.6 IS STM采用的马达方案则是由导向杆及导螺杆等一系列非齿轮部件组成的对焦模块,这样这款镜头的对焦声音比40mm镜头更加宁静,几乎听不到声音。  以上这段视频是佳能EF-S 18-135mm F3.5-5.6 IS STM配合了佳能650D的进行拍摄,利用新式混合式自动对焦和STM镜头的配合下很明显对焦的过程中,几乎听不到对焦马达的声音,而且从实际的拍摄来看,佳能EF-S 18-135mm F3.5-5.6 IS STM连续自动对焦还是是十分出色的,STM镜头在拍摄视频确实有了更大的保证,期待佳能发布更多的STM镜头让混合式对焦发挥更大的作用。5佳能18-135mm IS STM锐度测试五、佳能EF-S 18-135mm F3.5-5.6 IS STM锐度测试  我们将18-135mm镜头搭配EOS 650D使用,在广角端、中焦段、长焦端进行了实拍测试,我们通过实拍截图来了解一下这支镜头在各档光圈下的实拍表现。 拍摄时,我们使用佳能EOS 650D机身,最大最优JPEG格式、光圈优先模式和评价测光。1、广角端各档光圈下成像对比截图如上图红框所示&佳能EF-S 18-135mm F3.5-5.6 IS STM的18mm锐度测试 F3.5F5.6F8F11F16F22  通过截取靠近中央的画面区域同进行对比,在全开光圈F3.5下成像相比前作没有很大的提高,F5.6时有了明显改善,中心与边缘成像均较最大光圈时好上不少。F8.0达到了最佳水平,中心画质达到了最好的的效果;从F11开始画质有所下降,最小光圈F22为成像质量逊色于最大光圈,细节与对比度均有明显下降,使用价值不大。2、中焦端各档光圈下成像对比截图如上图红框所示佳能EF-S 18-135mm F3.5-5.6 IS STM的50mm锐度测试F5F8F11F16F22F32  在镜头中焦段50毫米下,最大光圈F5画面的锐度接近于18mm最大光圈处,但在收小至F8成像同样有不错的质量。F8时的成像最为理想也证明了这款镜头的成像还是较为稳定的,不过轻微的紫边问题还是没有因为两块特殊镜片的引入而得到根本解决。至于小光圈F16到F32画面细节损失较为明显。3、长焦端各档光圈下成像对比佳能EF-S 18-135mm F3.5-5.6 IS STM的135mm锐度测试F5F8F11F16F22F32  在镜头长焦端,我们采用与广角端测试相同的测试方式,使用镜头各档光圈拍摄。与广角端不同的是,这支镜头在长焦端下光圈范围是F5.6-F36,自动对焦速度与广角端差异不大,都准确而迅速。  在镜头135mm长焦端,最优画质仍然出现在F8.0,F11反而没有明显的下降,F5.6次之,F16以下就逐级降低,且与之前这3档光圈的成像差距明显。所以大家在使用这枚镜头长焦端进行拍摄时,还是尽量使用F8.0和F11等光圈,小光圈下成像水品降低明显,同时也得注意避免高反差条件下拍摄光亮的物体,以防紫边的明显显现。6佳能18-135mm IS STM暗角测试六、佳能EF-S 18-135mm F3.5-5.6 IS STM暗角测试  暗角,就是镜头画面周边出现亮度不均匀的情况,可以理解成镜头对画面边缘光线捕捉的缺失。一般情况下,暗角当然是越不明显越好。但这也不能一概而论,特殊拍摄需求下,暗角也可以成为烘托画面气氛的手段。这里以暗角越少越好为对比前提。&佳能EF-S 18-135mm F3.5-5.6 IS STM的暗角测试 修正开启前修正开启后18mm18mm50mm50mm135mm135mm   以上两组图片均显示了佳能EF-S 18-135mm F3.5-5.6 IS STM搭配EOS 650D分别在关闭和开启镜头补偿修正功能以后的暗角呈现情况。可以看出在没有启用修正功能的时候,特别是18mm处的暗角情况还是有些严重的,开启校正功能后,情况有所好转,50mm处和135mm处最大光圈时的暗角明显减少,但仍存在轻微的暗角。  由此可见,佳能EOS 650D上的周边光量校正功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暗角现象,但暗角效果没有想象中的显著,由于篇幅关系,小编只提供不同焦段在最大光圈处的暗角情况,以便大家更清楚地看到其常用光圈下的表现。实际上,当小编尝试着把光圈收缩至F11时,暗角已经达到肉眼难辨的水平,不过在每个焦距中暗角最明显时还是最大光圈处。而我们平时照相时,很少会遇到如天空般均一的画面,因而暗角并不会过多影响到我们的拍摄。七、佳能EF-S 18-135mm F3.5-5.6 IS STM虚化及眩光测试&佳能EF-S 18-135mm F3.5-5.6 IS STM的虚化测试 F5.6F8F11F16F22F32  柔美的焦外成像一直是摄影爱好者,特别是人像爱好者们津津乐道的话题,被认为是入门级的新一代18-135mm镜头又会呈现怎样的焦外成像呢?我们在拍摄时使用了镜头最长焦端,手动调整焦距对焦,使用各档光圈比较变化。为了更为直观地呈现镜头焦外成像中最理想的一种情况,我们使用镜头长焦端,观看其&纯焦外&的成像效果。我们首先由大光圈开始,发现在F5.6时有轻微的口径蚀,不过由于虚化的程度较高,所以这个问题并没有影响到整体的成像。抗眩光能力还需提高  从眩光测试结果来看,佳能EF-S 18-135mm F3.5-5.6 IS STM抗眩光能力一般。不过有时候拍摄风光,逆光出来的眩光效果也能够增加照片的韵味,不过还是得眩光好看才行,但大多数情况下我们还是尽量避免眩光更好。7佳能18-135mm IS STM样张分析八、佳能EF-S 18-135mm F3.5-5.6 IS STM样张分析1、风景样张分析光圈:F8& 快门:1/165 sec& ISO:100&光圈:F8& 快门:1/127 sec& ISO:100&&光圈:F5.7& 快门:1/165 sec& ISO:400& (点击查看原图)  佳能EF-S 18-135mm F3.5-5.6 IS STM是一支定位于入门级别的变焦镜头,其广角端可以达到等效的28mm,拍摄较大场景或者风景的时候显得非常有优势。在拍摄风景时小编建议多使用F8左右的小光圈,这样可以达到最佳的画质。此外,利用长焦端较大的放大倍率,也可以获得不错的微距性能。对焦安静平顺是这支升级镜头最大的改进点。2、室内样张分析&光圈:F4& 快门:1/5 sec& ISO:800(点击查看原图)光圈:F5.7& 快门:1/49 sec& ISO:800& (点击查看原图)光圈:F4.6& 快门:1/41 sec& ISO:800&(点击查看原图)  由于佳能EF-S 18-135mm F3.5-5.6 IS STM的最大光圈只有F3.5,长焦端的为F5.6,因此在拍摄弱光情况的照片算不上得心应手。不过配置接近于4级快门补偿的IS系统,成功率还是非常有保证的,被摄物体静止的情况下,弱光环境的出片率还是很高的。8更多样张、总结九、更多样张&&&十、PConline评测室总结&佳能EF-S 18-135mm F3.5-5.6 IS STM  可以说,这一次佳能对于18-135mm镜头的升级是成功的。非球面镜片和UD的配置使得画质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另外,最为关键的升级在于新型&STM+导螺杆型&马达的加入,给佳能EF-S 18-135mm F3.5-5.6 IS STM带来更为安静迅速的使用体验。要知道视频拍摄中镜头对焦时的顿挫感在后期处理当中非常难完全去除,而且弧形马达齿轮运作时带来的声音更是毫不保留地录取到视频文件中。上述这两个问题在新型的STM马达当中会得到非常完美地解决,拍摄者可以放心地录制现场声音而不需要额外的设备。配合650D的视频自动对焦功能更能够实现非常平滑的对焦过渡,实时取景对焦的速度不亚于顶级镜头。同比使用了&STM+齿轮组&的EF 40mm F2.8 STM,减少齿轮数量更能最大程度降低对焦时产生的噪音。总体上,佳能EF-S 18-135mm F3.5-5.6 IS STM是一款成功的升级作。佳能EF-S 18-135mm F3.5-5.6 IS STM  鉴于镜头还是定位于入门级别,不少功能在现在看来是有待完善的,不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具有创新性,挑战性的。例如在对焦速度方面,平滑的对焦效果尽管为视频拍摄带来巨大的方便,然而STM马达的驱动机制决定了它的对焦速度并不能完胜顶级镜头,不过在短对焦行程当中,STM马达却是最佳选择。特别是在较大倍率变焦镜头上,STM马达是兼顾了较低成本和逼近超声波马达对焦速率的不二选择。而2500元恶上市价格也是实实在在的,并没有因为采用新技术而吊高来卖。 
Intel Inside宝典
编辑推荐热点活动热销推荐 商用超极本
参考价:¥2199
网友评分:3.9
处理器:Intel Atom Z3740
内存容量:2GB
硬盘类型:EMMC
屏幕尺寸:8.0英寸
厚度:8.35mm
重量:约0.35kg
参考价:¥999
网友评分:4.3
处理器:Intel Atom Z2580
内存容量:2GB
硬盘类型:闪存硬盘
屏幕尺寸:8.9英寸
厚度:8.3mm
重量:约477.8g
参考价:¥2999
网友评分:3.9
处理器:Intel Atom Z3740
内存容量:2GB
硬盘类型:SSD固态硬盘
屏幕尺寸:10.1英寸
厚度:10.2mm
重量:550g
热点商用本推荐
热点商用文章推荐
总排行榜我在第30位
网友评分:4.1
145元包邮送金士顿8GU盘
4599元包邮
低至1638元包邮()
1599元包邮
相机热门文章
浏览本产品的网友还关注:
相机产品库&主题:EF-S 18-135 STM 有人用过吗?
泡网分: 0.017
注册: 2012年08月
我500D的机身,想入一枚 18-135 STM
有摄友用过吗,评价一下。
微信扫一扫分享
&浏览:4869&&回帖:31 &&
泡网分: 27.294
帖子: 4307
注册: 2007年03月
今天刚到手,拆机头2340.
稍试了下,感觉全开的锐度非常不错,比18-55的好不少。
泡网分: 0.017
注册: 2012年08月
xjcan 发表于
看上市的价位了,最多3000块,我会考虑买来专门摄影用。买拆机的吧。2500带原厂遮光罩,划算啊。
泡网分: 0.503
注册: 2012年04月
正打算伺机入此头,其实一代此头就已不错,拍个活动,甚至婚礼都完全够用,因为给外行看片他们不会放大到100%去看边角。配合非全幅的高机动性,可谓拍摄活动及旅游之佳品。
二代在佳能展会上看过,广角端画质边缘提升确实明显,看来镜片确实没白挪位置!
本帖由移动终端发布
泡网分: 159.955
帖子: 29270
注册: 2005年01月
看上市的价位了,最多3000块,我会考虑买来专门摄影用。 本帖最后由 xjcan 于
22:48 编辑
泡网分: 0.017
注册: 2012年08月
rogetxu 发表于
讲究画质的长焦可以加个莹石镜片的镜头(70-200/F4L),不过加了就不是普通消费者了。除非我一夜暴富,否则不会考虑白头。
摄影器材这东西,一分钱一分货,一毛钱二分货,一块钱三分货。
器材品质的提升跟投入的钱是不成比例的,旅行付出的代价还有重量、便携性和更重的三脚架等等。
现阶段的我还是放弃对画质提升的追求,而在理念、构图、摄影技术等其他方面下点功夫吧,毕竟这是花钱买不到的,只能靠积累。
不过真想玩长焦的话,我比较看好腾龙A005,焦段,价位,外观都不错,画质也对得起价钱了。
网上找个图 本帖最后由 激昂无谓 于
15:54 编辑
泡网分: 0.024
注册: 2012年08月
阿本阿本 发表于
嗯,我平时没事就看外国各大相机网站测评,得出结论就是
“1.普通消费者用不着任何高端镜头(红圈金圈);
2.普通消费者用不着任何超广角镜头。
3.普通消费者最需要的定焦是24mm、35mm、50mm,
& &常规变焦(18-55、18-70、18-105、17-85、18-135(仅限佳能带防抖)、腾龙17-50、腾龙28-75)。
& &常规长焦(原厂55-200完全够,实在不满意的买70-300带防抖,带马达版本)
4普通消费者不需要任何全幅机器。”
至于那些虚荣之人,咱就不讨论了。
这不我是一家之言,国外很多主要网站都是这么说的,而我自己也是这个感觉。
牛头的心理因素远远大于实际效果。讲究画质的长焦可以加个莹石镜片的镜头(70-200/F4L),不过加了就不是普通消费者了。 本帖最后由 rogetxu 于
10:08 编辑
泡网分: 0.017
注册: 2012年08月
STM DC马达 USM三种马达的比较
/v_show/id_XNDIxMDkzODMy.html
泡网分: 0.017
注册: 2012年08月
烧味卤味 发表于
移轴吗?真不错。过奖啦!18-55 IS 拍的,买不起移轴啊
泡网分: 0.017
注册: 2012年08月
MCP 发表于
刚给我的老30D配了18-135stm,总算圆了一镜天涯的愿望。总体感受:
对焦安静且足够迅速
足够高的解像力,且全开就接近最佳光圈
适合旅游的恰当焦段
焦外不算难看
愣要说缺点嘛,就是遮光罩浅点,不威武,呵呵;边缘有色散(后期可矫正),倾向和15-85差不多,近摄色散不明显。
结论:性价比高的旅游头
18-135stm是内对焦,应该不会出现40mm那样压按不对焦问题
stm只是佳能取的名字而已,成熟技术,其实摄像机镜头里的马达都差不多,只不过用到了相机上
这只镜头对焦环是电子控制,因此与传统的usm镜头全时手动原理略有不同。其实佳能的遮光罩都很丑,内变焦的高级头还行,总觉得能伸缩的镜筒带个遮光罩听搞笑的。哈哈
反正是白送的,值啦。
论造型的话,尼康和适马腾龙的罩罩都挺威武的。
泡网分: 0.084
注册: 2012年02月
激昂无谓 发表于
是呀!像我这种泡菜可舍不得把钱仍在器材上啊。
有钱不如去旅游啊,一个红圈头的钱不如去趟欧洲啦,,空气好的地方拿什么头拍都是蓝天白云啦。
而且全幅镜头焦段不合适,又粗又重背不动,那是给专业人士设计的啦。
上张钱塘江大桥
移轴吗?真不错。
泡网分: 31.192
帖子: 5428
注册: 2003年08月
激昂无谓 发表于
是呀!像我这种泡菜可舍不得把钱仍在器材上啊。
有钱不如去旅游啊,一个红圈头的钱不如去趟欧洲啦,,空气好的地方拿什么头拍都是蓝天白云啦。
而且全幅镜头焦段不合适,又粗又重背不动,那是给专业人士设计的啦。
上张钱塘江大桥
刚给我的老30D配了18-135stm,总算圆了一镜天涯的愿望。总体感受:
对焦安静且足够迅速
足够高的解像力,且全开就接近最佳光圈
适合旅游的恰当焦段
焦外不算难看
愣要说缺点嘛,就是遮光罩浅点,不威武,呵呵;边缘有色散(后期可矫正),倾向和15-85差不多,近摄色散不明显。
结论:性价比高的旅游头
18-135stm是内对焦,应该不会出现40mm那样压按不对焦问题
stm只是佳能取的名字而已,成熟技术,其实摄像机镜头里的马达都差不多,只不过用到了相机上
这只镜头对焦环是电子控制,因此与传统的usm镜头全时手动原理略有不同。
本帖最后由 MCP 于
00:00 编辑
泡网分: 0.952
注册: 2012年03月
如果不是特别在乎广角的话,18135实用多了,1785紫边重、畸变大,还比18135贵
不过最理想还是15-85...
泡网分: 0.017
注册: 2012年08月
阿本阿本 发表于
嗯,我平时没事就看外国各大相机网站测评,得出结论就是
“1.普通消费者用不着任何高端镜头(红圈金圈);
2.普通消费者用不着任何超广角镜头。
3.普通消费者最需要的定焦是24mm、35mm、50mm,
& &常规变焦(18-55、18-70、18-105、17-85、18-135(仅限佳能带防抖)、腾龙17-50、腾龙28-75)。
& &常规长焦(原厂55-200完全够,实在不满意的买70-300带防抖,带马达版本)
4普通消费者不需要任何全幅机器。”
至于那些虚荣之人,咱就不讨论了。
这不我是一家之言,国外很多主要网站都是这么说的,而我自己也是这个感觉。
牛头的心理因素远远大于实际效果。是呀!像我这种泡菜可舍不得把钱仍在器材上啊。
有钱不如去旅游啊,一个红圈头的钱不如去趟欧洲啦,,空气好的地方拿什么头拍都是蓝天白云啦。
而且全幅镜头焦段不合适,又粗又重背不动,那是给专业人士设计的啦。
上张钱塘江大桥
本帖最后由 激昂无谓 于
22:01 编辑
泡网分: 0.234
注册: 2012年08月
嗯,我平时没事就看外国各大相机网站测评,得出结论就是
“1.普通消费者用不着任何高端镜头(红圈金圈);
2.普通消费者用不着任何超广角镜头。
3.普通消费者最需要的定焦是24mm、35mm、50mm,
& &常规变焦(18-55、18-70、18-105、17-85、18-135(仅限佳能带防抖)、腾龙17-50、腾龙28-75)。
& &常规长焦(原厂55-200完全够,实在不满意的买70-300带防抖,带马达版本)
4普通消费者不需要任何全幅机器。”
至于那些虚荣之人,咱就不讨论了。
这不我是一家之言,国外很多主要网站都是这么说的,而我自己也是这个感觉。
牛头的心理因素远远大于实际效果。 本帖最后由 阿本阿本 于
21:39 编辑
泡网分: 0.017
注册: 2012年08月
阿本阿本 发表于
不用担心镜头技术问题,佳能不是小孩子了,STM是新技术,应该完全顶得住。放心的买吧,如果我不是尼康的死忠,我也会买这个头。它除了价格贵点,其他近乎完美了。尼康18-135死活没有VR,而且还停产了。听仁兄一席话,舒坦多了,哈哈
泡网分: 0.234
注册: 2012年08月
激昂无谓 发表于
对。我就是这么想的。
看MTF的话,2代是有提升的,而且带了镜头锁,而且带原厂遮光罩。
只是担心STM马达不够成熟。
再上张照片。
不用担心镜头技术问题,佳能不是小孩子了,STM是新技术,应该完全顶得住。放心的买吧,如果我不是尼康的死忠,我也会买这个头。它除了价格贵点,其他近乎完美了。尼康18-135死活没有VR,而且还停产了。
泡网分: 0.017
注册: 2012年08月
阿本阿本 发表于
17-85跟18-135在同焦段,同光圈下成像几乎没有差别。而后者多了50MM,在1.6*机器上就实用多了。对。我就是这么想的。
看MTF的话,2代是有提升的,而且带了镜头锁,而且带原厂遮光罩。
只是担心STM马达不够成熟。
再上张照片。 本帖最后由 激昂无谓 于
20:05 编辑
泡网分: 0.234
注册: 2012年08月
17-85跟18-135在同焦段,同光圈下成像几乎没有差别。而后者多了50MM,在1.6*机器上就实用多了。
泡网分: 0.017
注册: 2012年08月
烧味卤味 发表于
就我粗略使用这两个头来说,18~135还没有这个问题,可能因为镜筒运动牵引方式不同(我猜想饼干头因为体积要做到极致引起了一些麻烦)这就好。我在商场的体验区还没遇到真镜头试试呢。这周末再找找,我想亲手试试手感和分量。
泡网分: 0.017
注册: 2012年08月
rogetxu 发表于
不是650D没有大意义。主要录像静音。
不如15-85/17-85实在。做旅游头可以。感谢摄友的回帖!
我很看好15-85的,不过预算不够啊。哈哈
17-85焦段不如18-135方便,广角也没广多少,比18-135还贵些。
作为业余玩家,我感觉18-135更适合我。
泡网分: 0.084
注册: 2012年02月
激昂无谓 发表于
毕竟是新研制的马达,不知18-135没有有这样的问题。就我粗略使用这两个头来说,18~135还没有这个问题,可能因为镜筒运动牵引方式不同(我猜想饼干头因为体积要做到极致引起了一些麻烦)
泡网分: 0.024
注册: 2012年08月
不是650D没有大意义。主要录像静音。
不如15-85/17-85实在。做旅游头可以。
本帖最后由 rogetxu 于
15:08 编辑
泡网分: 0.017
注册: 2012年08月
烧味卤味 发表于
就是40mm/2.8 STM在镜头前筒受压的时候,有时候机身就出现无法对焦,要拆镜头或者拆电池才能解决。佳能官方有公布这个问题,可以升级镜头固件。
40mm这个STM头很好玩,前筒可以用手按进去……这个麻烦就是按出来的。毕竟是新研制的马达,不知18-135没有有这样的问题。
泡网分: 0.084
注册: 2012年02月
激昂无谓 发表于
你的15-85 USM就是全时手动。
15-85可是好东西啊,只可惜没那么多预算,不然我就上了。
刚才你说的“按压对焦问题”是什么意思啊?就是40mm/2.8 STM在镜头前筒受压的时候,有时候机身就出现无法对焦,要拆镜头或者拆电池才能解决。佳能官方有公布这个问题,可以升级镜头固件。
40mm这个STM头很好玩,前筒可以用手按进去……这个麻烦就是按出来的。
泡网分: 0.017
注册: 2012年08月
烧味卤味 发表于
我这种泡菜还真没用过全时手动……你的15-85 USM就是全时手动。
15-85可是好东西啊,只可惜没那么多预算,不然我就上了。
刚才你说的“按压对焦问题”是什么意思啊?
泡网分: 0.084
注册: 2012年02月
激昂无谓 发表于
非常感谢您的真诚解答!
有网友说,18-135 stm头的全时手动只能在半按快门时好用,是这样吗?我用过17-85 usm,全时手动好像任何时候都可以手动对焦吧。
我不是器材党,也没那么多钱烧,有钱不如去旅游,到好看的地方拍什么都好看啦哈哈。
更多考虑到轻便和焦段,出去旅游带的太重影响心情,看到有趣的瞬间如果因为换镜头儿错过了岂不可惜?我这种泡菜还真没用过全时手动……
泡网分: 0.017
注册: 2012年08月
烧味卤味 发表于
我家里有18~55狗头一个(以前300D配的)
15~85 USM IS(7D套头)一个
18~135 STM (650D大套)一个
(由于和LD一人一部机器,所以无所谓焦段重叠问题)
18~135STM很轻便,对焦速度很多人说不如USM,但我没什么特别的感觉(相比另外2个头),色彩有点淡,STM很安静,锐度无明显感觉,大概就这么多。
另外手头还一个40mm STM,遇到了按压对焦问题,很是烦恼,18~135目前没有。
由于轻便,焦段又好,带出去旅游还是不错的。但如果是器材党,要讲究画质、锐度、成像、色彩甚至玻璃加工工艺和产地,可能还是不太适合。非常感谢您的真诚解答!
有网友说,18-135 stm头的全时手动只能在半按快门时好用,是这样吗?我用过17-85 usm,全时手动好像任何时候都可以手动对焦吧。
我不是器材党,也没那么多钱烧,有钱不如去旅游,到好看的地方拍什么都好看啦哈哈。
更多考虑到轻便和焦段,出去旅游带的太重影响心情,看到有趣的瞬间如果因为换镜头儿错过了岂不可惜?
上张在圆明园拍的荷花
本帖最后由 激昂无谓 于
09:54 编辑
泡网分: 0.084
注册: 2012年02月
激昂无谓 发表于
我是业余摄影爱好者,一直用18-55套头。
拍风光时18对于我也够用了,但是相加CPL就遭罪了,你懂的。。。
想换个内对焦的标变,顺便扩展一下焦段。
比较了一下,17-85和18-135都符合我要求
18-135焦段更理想,17-85有usm和全时手动
18-135最近出来新款STM版本,变焦宁静(但好像没有18-55快),加了镜头锁防止了镜筒滑落,MTF也比一代强了一些。
上面提到的头都,我比较倾向于18-135 STM,但是不太放心STM马达,不知有摄友用过吗?对焦速度啦,手感啦等等,多多指教。
谢啦!!我家里有18~55狗头一个(以前300D配的)
15~85 USM IS(7D套头)一个
18~135 STM (650D大套)一个
(由于和LD一人一部机器,所以无所谓焦段重叠问题)
18~135STM很轻便,对焦速度很多人说不如USM,但我没什么特别的感觉(相比另外2个头),色彩有点淡,STM很安静,锐度无明显感觉,大概就这么多。
另外手头还一个40mm STM,遇到了按压对焦问题,很是烦恼,18~135目前没有。
由于轻便,焦段又好,带出去旅游还是不错的。但如果是器材党,要讲究画质、锐度、成像、色彩甚至玻璃加工工艺和产地,可能还是不太适合。
泡网分: 0.017
注册: 2012年08月
我是业余摄影爱好者,一直用18-55套头。
拍风光时18对于我也够用了,但是相加CPL就遭罪了,你懂的。。。
想换个内对焦的标变,顺便扩展一下焦段。
比较了一下,17-85和18-135都符合我要求
18-135焦段更理想,17-85有usm和全时手动
18-135最近出来新款STM版本,变焦宁静(但好像没有18-55快),加了镜头锁防止了镜筒滑落,MTF也比一代强了一些。
上面提到的头都,我比较倾向于18-135 STM,但是不太放心STM马达,不知有摄友用过吗?对焦速度啦,手感啦等等,多多指教。
泡网分: 0.084
注册: 2012年02月
如果你想旅游轻便要一个大变焦基本覆盖常用焦段的镜头,是可以入的;
如果追求画质色彩做工一类的,还是算了。
&版权所有:&&桂ICP备号&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佳能18 135 stm 和usm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