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人格发展理论阶段论?有谁知道

弗洛伊德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弗洛伊德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更新时间:
弗洛伊德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内容提要】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以无意识为基础的人格理论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弗洛伊德人格理论的内容主要包括人格结构、人格发展动力、人格适应及人格发展阶段。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是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它包含着许多合理的成分,也包含许多谬误。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是奥地利著名的医生和心理学家,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他把心理学的研究带进了人的深层精神世界,为现代心理学展现出一个全新的领域。就影响而言,弗洛伊德超过了其他任何心理学家,他开创的精神分析学冲击了现代西方社会意识和社会生活的几乎每一个侧面。其中以无意识为基础的人格理论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弗洛伊德的人格学说涉及范围极广。本文拟从以下几方面对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作以介绍,并略作评价,供读者分析研究。
人格结构图式
  按弗洛伊德的看法,人格是一个整体,在这个整体之内包含着彼此关联且相互作用的部分。早期,弗洛伊德提出了“二部人格结构”说,即无意识和意识的结构说,实际上他把人的心理机制视为由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系统所构成。
  潜意识是弗洛伊德论述最多的部分,也是他的早期人格结构的核心。究竟什么是潜意识呢?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包括人的原始冲动、各种本能和出生后所形成的与本能有关的欲望。这些冲动和欲望不见容于人类的风俗习惯、伦理道德和宗教法律,而被排斥或压抑在意识之外,但它们并没有被消灭,仍在不自觉地积极活动,追求满足。潜意识是心理的深层基础和人类活动的内驱力,它决定着人的全部有意识的生活,人的言行无不受其影响。
  前意识是指没有浮现出意识表面的心理现象,它是人们能够回忆起来的经验。它处于潜意识和意识之间,担负着“检查员”的任务,严把关口,不准潜意识的本能和欲望随便侵入意识之中。但是,当“检查员”丧失警惕时,被压抑的本能或欲望也会通过伪装而迂回地渗入意识。
  意识是人清醒知觉的思想和情绪等,是随时可以观察到的心理现象。它负责调节进入意识的各种印象,压抑心理中那些先天的、兽性的本能和欲望。
  在弗洛伊德看来,意识仅仅是人的整个精神活动中位于表层的一个很小的部分,只代表人格的外表方面;无意识才是人的精神主体,处于心理深层。他认为只用意识来解释人的精神活动是不完整的,只有假定人们精神过程中有无意识领域存在,才能合理地解释人们的精神生活。弗洛伊德宣称:“精神分析的第一个令人不快的命题是:心理过程主要是潜意识的,至于意识的心理过程则仅仅是整个心灵的分离的部分和动作。”(注:[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商务印书馆,1988 年,第8页)
  晚期,弗洛伊德在《自我与伊底》(1923年)中对他的理论做了修正,提出了新的“三部人格结构”说,即人格是由伊底(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组成。
  弗洛伊德认为本我是一个原始的、与生俱来的和非组织性的结构,它是人出生时人格的唯一成分,也是建立人格的基础。本我过程是无意识的,是人格中模糊而不可及的部分,我们对它几乎什么都不知道。不过,只要当一个人有冲动的行为时,我们就可以看到本我在起作用。例如,一个人出于冲动将石块扔进窗户,或惹事生非,或****妇女,这时,他就处于本我的奴役之中。本我是非道德的,是本能和欲望的体现者,为人的整个心理活动提供能量,强烈地要求得到发泄的机会。本我遵循着“唯乐原则”工作,即追求快乐,逃避痛苦。弗洛伊德说:“我们整个的心理活动似乎都是在下决心去追求快乐而避免痛苦,而且自动地受唯乐原则的调节。”(注:【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商务印书馆,1988年,第285页)
  自我是意识结构部分,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和对环境的接触发展起来的。弗洛伊德认为无意识结构部分的本我,不能直接地接触现实世界,为了促进个体与现实世界的交互作用,必须通过自我。个体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学会了不能凭冲动随心所欲,他们逐步考虑后果,考虑现实的作用,这就是自我。自我是遵循“现实原则”的,因此它既是从本我中发展出来,又是本我与外部世界的中介。弗洛伊德在《自我与伊底》一书中把自我与本我的关系比作骑士和马的关系,马提供能量,而骑士则指导马的能量朝着他想去游历的路途前进。这就是说,自我不能脱离本我而独立存在,然而由于自我联系现实,知觉和操纵现实,于是能参考现实来调节伊底。这样,自我按照现实原则进行操作,现实地解除个体的紧张状态以满足其欲望。因此,自我并不妨碍伊底,而是帮助伊底最终合理获得快乐的满足。
  假如人格中仅有本我和自我这两个结构部分,那么人就将成为快乐主义和兽欲主义的有机体,当他处于一种需要状态时,他就会从合适的环境对象中寻求对需要的直接满足。然而人格中还存在着使情况变得更加复杂的第三个结构部分,即“超我”。超我是人格中专管道德的司法部门。
友情链接: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分为哪三个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本我即原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本我按快乐原则行事,它不理会社会道德、外在的行为规范,它唯一的要求是获得快乐,避免痛苦,本我的目标乃是求得个体的舒适,生存及繁殖,它是无意识的,不被个体所觉察.自我,其德文原意即是指“自己”,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自我的机能是寻求“本我”冲动得以满足,而同时保护整个机体不受伤害,它遵循的是“现实原则”,为本我服务.超我,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内化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其机能主要在监督、批判及管束自己的行为,超我的特点是追求完美,所以它与本我一样是非现实的,超我大部分也是无意识的,超我要求自我按社会可接受的方式去满足本我,它所遵循的是“道德原则”.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查看: 1393|回复: 8
《护理学导论》课程考核要求?
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对教育的启示 弗洛伊德把人的行为的基本动力置于人的本能范围内,断言人的全部行动在于追求快乐或满足有机体的需要。他过分强调生物因素对人格形成的影响,过分强调了本能和潜意识的作用,忽视了意识在人的括动中的重要调
我热爱生活
人格理论(Personality Theories) 探讨人格的结构、形成、发展和动力性的理论。包括:(1)人格的结构,即人格由哪些部分构成,如何构成;(2)人格的发展,即人格发展的阶段和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3)人格的动力机制,即人的行为动力是什么
(1) 弗洛伊德的发展心理学理论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中的性本能是人心理的基本动力,是决定人和社会发展的永恒力量。他认为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是本能,尤其是性本能。性本能的心理能量称为里比多。弗洛伊德把里比
两个二混子
弗洛伊德认为,这是患者经历过的情绪经验受到压抑,被排挤到意识之外,潜伏在无意识之中,因此产生了病症。从这一早期的设想开始,弗洛伊德逐渐形成了他的意识和无意识的概念。这样,导致他认为,人的心理包括意识和无意识的两部分。 弗洛伊德认
从动力学的观点来研究人格的结构系统是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的一个重要特点。 19世纪中叶,德国的物理学家赫尔姆霍茨提出了能量守恒定理。这个定理说明,“能”实际上是一个量,它可以转换形式,但不可以被消灭;当能在一个系统的某部分里消失时,它
比如洁癖中的一部分,按照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理论,可以认为是肛门期性欲时期的心理固着。 解释(早期精分的特点就是范性论,现在已经不适用了):当性敏感度从口腔转移到肛门时,并没有进一步转化到生殖器,而是由于如厕训练时的挫折,心理能
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观: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是人的本能,尤其是性本能。性本能表现为一种理想,这种力量被称为“力比多”(libido),力比多几种的某些身体部位就是个体获得快感的重要区域,即“性感带”。儿童时期,三个重要的性感带
口唇期(oral stage):从出生到 1 岁半左右。此期婴幼儿以吸吮、咬和吞咽等口腔活动为主满足本能和性的需要。 肛门期(anal stage):1-3 岁左右。此期儿童性欲望的满足主要来自于肛门或排便过程。 性器期(phallia stage):3-7 岁左右。此
受了伤的农民
佛洛依德精神分析理论包括了精神层次理论、人格结构理论、性本能理论和心理防御机制理论这四个基本理论。其中我们最熟悉的会是精神层次理论_人的各种精神活动,包括思维、欲望、幻想、判断、情感、决定等会在不同的意识层次里发生和进行,这些不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弗洛伊德的哪本书详细阐述了人格发展阶段理论?_百度知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弗洛伊德 人格发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